登陆注册
1325300000013

第13章 儒效第八(3)

那些伟大的儒者,就算隐居在偏僻的里巷与狭小简陋的房屋中,贫无立锥之地,但天子诸侯也没有办法和他竞争名望;就算他只是处在一个大夫的职位上,但不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所能单单任用的,不是一个诸侯国所能独自容纳的,他的盛名超过诸侯,各国诸侯无不希望让他来当自己的臣子;他统辖百里见方的封地,那千里见方的国家也就没有哪一个可以与他争胜的;他惩治强暴的国家,统一天下,也没有谁能掀动他。这就是伟大的儒者所具有的特点。他的言论合乎法度,他的行为合乎礼义,他做事没有因失误而引起悔恨,他扶持危险的局面、应付突发的事变处处都十分恰当;他顺应时世,因时制宜,就算采取上千种措施,遇到上万次变化,但他奉行的原则是终究不变的。这是伟大的儒者的考核准则。当他穷困潦倒的时候,庸俗的儒者嘲笑他;他显达得志的时候,英雄豪杰都受到他的感化,怪诞鄙陋的人都远离他,持异端邪说的人都惧怕他,一般百姓都愧对他。他得志了就统一天下,不得志就自己树立高贵的名声。上天不能使他消亡,大地不能把他掩埋,桀、跖的世道不能侮辱他。不是伟大的儒者就没有谁能如此立身处世,仲尼、子弓就是如此的人。

有庸俗的凡夫,有庸俗的儒,有高雅的儒,有大儒。

不学不问,不讲正义,以获得财富私利为最高标准,这是庸俗的人。

穿着宽衣阔带,头戴像果皮一般裂开的帽子,稍稍效法先王而足可扰乱当世;荒谬地学习,混乱地处事,不晓得效法后王而统一制度,不晓得推崇礼义而又把《诗》、《书》置于次等地位;他的穿戴做法已经与社会流俗一样了,但又不知讨厌这一套;他的言谈议论已经没有什么不同于墨子的话语了,但又不能清楚辨别;他赞美先王来欺骗愚昧的人而获得衣食,得到人家一点积蓄可以糊口,就洋洋得意了;跟着君主的太子,侍奉君主的宠幸小臣,赞美君主的贵客,提心吊胆好像终身奴隶而不敢有其他想法,这是庸俗的儒。

学习后王,统一制度,崇尚礼义却把《诗》、《书》置于次等地位;他的言论行为已符合基本准则,但他的智慧却不能弥补法教所未涉及的、视听所未抵达的,即他的才能还不能触类旁通;知道就称知道,不知道就称不知道,内不自欺,外不欺人,靠这个来尊重贤人、敬畏法令而不敢懈怠傲慢,这是高雅的儒。

学习后王,以礼义为纲,统一制度,以不多的见闻掌握广博的知识,以古代的经验掌握今天的情况,以一件事的情况掌握万件事物;如果是合于仁义的事情,即便存在于鸟兽当中,也像分别黑白一样容易;奇特的事物和怪异的变化,就算是从未听见过的,从未看到过的,忽然在什么地方发生,也可以应付自如而不会疑惑不解;衡量以礼法,就好像符节相合一样,这便是大儒。

故而,君主要是任用庸俗的人,就算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也会灭亡。如果任用庸俗的儒,那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就能存活。要是任用雅正的儒,就算只有千辆兵车的国家也能安定。要是任用大儒,就算是百里的国家也能长久,并且三年之后,天下就可以统一,诸侯就会成为臣子;如果是治理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那么一采取措施就能稳定天下,一个早上就会称霸。

[原文]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他故焉,已呼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

敌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①于天地矣。

故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斲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②使然也。

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性情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为君子则常安荣矣,为小人则常危辱矣。凡人莫不欲安荣而恶危辱,故唯君子能得其所好,小人则日徼其所恶。《诗》曰:“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此之谓也。

[注释]

①参:并列。②靡(mó):通“摩”,接触,指受外力的影响。

[译文]

没有听到比不上听到,听到比不上见到,见到比不上了解到,了解到比不上应用到。学习达到应用就是抵达了顶点。能应用,就是透彻地清楚了事理。透彻地清楚了事理就是圣人。所谓圣人,能以仁义为根本,合适地判断是非,言行一致,不出现丝毫的差错。这没有别的道理,终究在于能使用习到的东西。故而只听不见,即使听到的很广博,但一定有谬误;见到了而不真正了解,即使有所认识也必定有错误;了解了但不运用,即使了解的内容充实也必定感到困惑。没有听到,没有看见,就算做对了,也不符合仁,这种方法办事一百次就会有一百次的失败。

故而一个人没有师长没有法度而有智慧,那一定会做出盗贼的事。他勇敢就一定会成为贼寇,有才能一定会为非作乱,明察一定会兴妖作怪,善辩一定会妄诞邪僻。一个人要是有师长有法度而又有智慧,就会很快地通达显赫。他勇敢就一定迅速地树立权威,有能力就会很快地获得成功,明察就可以很快地穷尽事理,善辩就可以很快地决断疑难。故而,有师长有准则,是人的最大财富;没有师长没有准则,是人的最大的灾难。

人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育,不懂法度,就会任性胡为;有了老师的教授,懂了法度,就会看重后天的学习的积累;而老师、法度,是从后天的学习中获得的,并不是由先天的本性获得的,故而不能够独立地得到完善。本性,是我们所不能选择的,却能够通过教育来改变;学习的积累,不是我们天生就有的,却能够通过后天加以造就。人的生活方式还有习惯风俗,是能够改变本性的;专心致志地学习而不三心二意,是用来形成知识积累的。风俗习惯能改掉人的思想,保有一种习俗的时间长了就会改掉人的本质;学习时专心致志而不三心二意,就能通于神明,与天地相共存了。

故而积土成山,积水成海,夜与昼积累起来就叫作年。最高的叫天,最低的称地,宇宙最边远的六方叫作极。普普通通的人,积善到全尽的程度就称为圣人。人们要追求才获得向往的东西,要行动才能获得成功,要积累才能提高,达到完美的程度称为圣人。故而,圣人,就是人们长期积累美德而成的。

人们积累耕耘的经验作为农夫,积累砍削的经验作为工匠,积累贩货的经验作为商人,积累礼义的经验作为君子。工匠的儿子无不继承父辈的事业,都市的百姓都安稳地习惯于他们的职业。住在楚国就习惯楚的风俗,住在越国就习惯越的风俗,住在夏地就习惯夏地的风俗,这不是天性,而是长期的磨炼使他们如此。

故而人们要是懂得谨守举止,慎重地对待习俗,重视长期的磨炼,就能够成为君子。放纵性情而不去充分地学习,就成为小人。成为君子就经常得到安乐和光荣,成为小人就经常遭到危难和耻辱。所有的人,没有不希望安乐光荣而厌恶危难耻辱的。故而,只有君子才能获得自己所喜好的,而小人每天都会招来自己所厌恶的。《诗经·大雅·桑柔》说:“有如此善良的人,你不寻求也不任用;对那些心地狠毒的人,却反复顾惜庇护。民众图谋造反,谁甘受此蹂躏。”说的便是这种情况。

[原文]

人论:志不免于曲私,而冀人之以己为公也;行不免于污漫,而冀人之以己为修也;其愚陋沟瞀①,而冀人之以己为知也,是众人也。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公、修而才,可谓小儒矣。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大儒者,天子三公也;小儒者,诸侯士大夫也;众人者,工、农、商贾也。礼者,人主之所以为群臣寸、尺、寻、丈检式也。人伦尽矣。

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②,道有一隆。言道德之求,不下于安存;言志意之求,不下于士;言道德之求,不二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法二后王谓之不雅。高之,下之,小之,臣之,不外是矣,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廷也。故诸侯问政,不及安存,则不告也;匹夫问学,不及为士,则不教也;百家之说,不及后王,则不听也。夫是之谓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也。

[注释]

①沟瞀(mào):浅陋无知。②防表:标准。

[译文]

人的类别及等级分为:思想没有摆脱私心杂念,却想要别人觉得自己大公无私;行为没有摆脱污秽肮脏,却想要别人觉得自己品行美好;极其愚昧浅陋,却想要别人觉得自己聪慧明智。这样的人是普通的民众。思想上克制了私心,之后才能大公无私;行动上抑制了邪恶的本性,之后才能品行美好;聪明而又爱好请教他人,之后才能多才多艺。去私为公、行为美好又有才干,能够称为小儒了。思想上习惯于公正无私,行动上习惯于善良,智慧可以精通礼仪,像如此的就是大儒了。大儒,能够担任天子的三公;小儒,能够当诸侯的大夫或士;民众,只能当工匠、农夫、商人。礼仪,是君主用来判定群臣等级的标准,人的关系伦常也就在当中了。

君子说话有一定的限度,行为有一定的准则,言论与行动的根本准则是有所推崇的。讲到政治方面的要求,那就是不能低于关系到国家安危存亡的问题;讲到思想方面的要求,那就是不低于士的准则;讲到道德方面的要求,那便是不能背叛当代的帝王。言行的根本原则超过了夏、商、周三代就称为放荡荒诞,法度背离了当代的帝王就称为不正。使自己的主张或高、或低、或小、或大,不过都不能超越这个限度,这便是君子能在一定的限度、范围内使自己的思想驰骋无阻的原因啊。故而,诸侯询问政治方面的问题,要是不涉及国家的安危存亡,就没必要教导他;普通的人来向他请教问题,要是不涉及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士,就不要教他;各家的学说,要是不涉及当代的君王,就不必听他的问题。这就称为君子说话有一定的限度,行动有一定的准则。

同类推荐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中国人说话术

    中国人说话术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说话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说话的把握上,不仅讲一个“情”字,更讲一个“巧”字。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急于说服对方,往往易招致对方与己拉开距离,使谈话进入被动之中。要借题发挥,避重就轻,巧妙应付对方的刁难,使己方摆脱不利的窘境。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热门推荐
  • 武战乾坤

    武战乾坤

    父母双亡,家族阴谋,一切的一切让他不得已踏上了一条复仇之路。雷霆灭世,灵魂不朽,上古时期的惊天秘密让他掌握,是苟活?还是踏破青天?
  • 晋商:中国第一商帮的经营之道

    晋商:中国第一商帮的经营之道

    一部以晋商为题材的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引起人们对晋商的极大兴趣。该剧以晋商中的杰出代表乔致庸的一生为主线,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但由于该剧偏重于故事性和传奇性,所以对晋商并未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而乔致庸一人也并不能代表整个晋商史;另一方面,由于市面上关于晋商的书籍又多以历史事实为主,其研究性大于可读性,故此,本书编者本着为广大读者服务的目的,经过多方考究,在材料的使用及篇章的布局上大费功夫,以此编著了《晋商——中国第一商邦的经营之道》一书。
  • 至尊煌神

    至尊煌神

    吞世间武体,噬万般法相,强己身本源,铸就无上霸体!被封印了血脉的废柴少年,意外吞噬灵丹令血脉觉醒,神奇的功法、妖异的心法都能瞬间掌控!踩踏天才、威压圣王,他逆天修行,凭借自身的天赋与无数的奇遇,最终踏上了无极巅峰。皇族娇女、妩媚魔姬、美艳师妹……在他身边争奇斗艳。
  • 相逢是首歌

    相逢是首歌

    包括《相逢是首歌》、《女孩的金秋》、《不买车票的小女孩》、《重逢的意义》等,主要以情感类、校园类小说为主。阎耀明的小小说大都把笔触延伸到社会的最底层,本书收录了阎耀明的作品,在关注那些小人物的际遇和命运的同时,营造着一个具有他自己特色的文学空间。 作品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于质朴中见幽默,于调侃中见温情,于娓娓叙述中蕴含人生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厚体验和独特思考,对广大读者和写作者有着极其特殊的启悟意义
  • 虎嗅蔷薇

    虎嗅蔷薇

    心如猛虎断得三两心相随细嗅蔷薇斩不断的却是万千佛心菩提今生绝不是我孤单血冷只是望得来世轻念,转生归眅,世事轮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剑杀

    剑杀

    【原名《艳夫难追》】——不小心穿越的方叙叙被魔头压榨恐吓威逼利诱,进而吃尽豆腐。虽然她怕死怕鬼还很狗腿,但是魔头你听着,想吃豆腐没门!魔头美少年似乎不懂“爱你就要欺负你”的大道理,在一次次凶猛的背后输了心,极其不情愿的陷入方叙叙温暖的微笑里。……为了躲避魔头美少年的追杀,方叙叙女扮男装混入武当,阴错阳差做了微步歌的师弟。师弟出尘脱俗,素骨凝冰,眉目如画,这是男人还是没有性别的仙?方叙叙真真尝到了煎熬的滋味,每天同住一个屋檐下上演古代版《花样少男少女》,还不敢表白,但怕吓坏了冰清玉洁的师弟。女追男,没面子,叙叙只能继续女扮男装厮混着,偶尔沾点小便宜,师弟,你的心是不是真的不会动?微步歌——你只是道貌岸然的凡夫俗子,否则,为何没有涟漪的心,会在她的笑窝里有了男人的知觉?……好一个生猛的小师伯,原本以为是个糟老头,孰料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花样美男。可是水深火热的方叙叙逐渐了解了美男的猥琐本质,争风吃醋,找茬斗殴,样样拿手。方叙叙可不是好惹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不信摆不平这个臭小子。宗卿朔——他真的出问题了,为何每次看到这个勾引他女人的臭小子就发热,为何抗拒她无意识的碰触,该死的,一切都因为只要靠近她,他就会有反应!!。。。。。。这是一个看似狗腿的女主,但彪悍的美男们没有虐到她反被其虐的故事。。。。何谓绝世?是姿容艳绝,亦或是执掌荡平天下的宝剑。拔剑为仁,横剑为杀。身无内力,武无章法且看这天下蓝颜魔鬼为她竞折服★这是一个貌满缺点多的女主,但看文的你一定会耐上她所有的缺点★★☆潇湘精彩vip文☆★《谁动了朕的娘亲》《云狂》好友风行烈当红作品,女扮男装的文,世间风华尽在手,风云天下第一人《失身为妾》《霹雳妃》《家有妖男三两只》★☆潇湘精彩公众文☆★《狂邪》《绝殇恨》《七彩情狐》《我要勾引你》《娘子偷欢》《宫舞醉》《月下欢》
  • 花凤戏修罗

    花凤戏修罗

    原名<恶女硬上轿>不以风骚惊天下,就以淫荡动世人这是她放浪形骸的行事标准,也是她的至理明言谁让她生来就是尊贵的皇姑婆受尽万千宠爱,特权一堆宫内,调戏美貌妃子、待嫁公主、俊俏皇子人人闻而丧之宫外,浪荡青楼倚卧美人膝是众家美女姐妹都爱的风流俊俏公子苏十三少某一天路上偶遇一美男――惊艳当下扬州将之掳来做驸马哪知他人前温文尔雅,好欺负得很人后却是富可敌国拥有神秘势力的北方修罗推荐好友茶茶JOJO的(我们离婚吧)很好看哦,各位亲亲要去瞧一瞧才行.......嘿嘿
  • 一舞倾人城

    一舞倾人城

    她,只因身上存有对前世的记忆,从小就远离繁华被送入清静的寺庙。原以为20岁过后便可以回归幸福,却不料被阴错阳差的带到了另一个世界,还莫名的绞入仇恨和争夺帝位的阴谋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婆跷家跷上瘾

    老婆跷家跷上瘾

    【全文完结】该死的女人,强放倒他还盗他的种逃了,连黑道帝国的少主也敢惹,他发誓,抓到她之后,他一定会狠狠地‘回报’她,困她七天七夜,看她还有没有力气逃。她不过是想要个天才宝宝而已,他用得着发帝尊令全世界通缉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