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0800000047

第47章 第三编(1)

许怡荪

七月五日,我与子高过中正街,这是死友许怡荪的住处。傍晚与诸位朋友游秦淮河,船过金陵春,回想去年与怡荪在此吃夜饭,子高、肇南都在座,我们开窗望见秦淮河,那是我第一次见此河;今天第二次见秦淮,怡荪死已一年多了!夜十时我回寓再过中正街,凄然堕泪。人生能得几个好朋友?况怡荪益我最厚,爱我最深,期望我最笃!我到此四日,竟不忍过中正街,今日无意中两次过此,追想去年一月之夜话,那可再得?归寓后作此诗,以写吾哀。

怡荪!

我想像你此时还在此!

你跑出门来接我,

我知道你心里欢喜。

你夸奖我的成功,

我也爱受你的夸奖;

因为我的成功你都有份,

你夸奖我就同我夸奖你一样。

我把一年来的痛苦也告诉了你,

我觉得心里怪轻松了;

因为有你分去了一半,

这担子自然就不同了。

我们谈到半夜,

半夜我还舍不得就走。

我记得你临别时的话:

“适之,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车子忽然转弯,

打断了我的梦想。

怡荪!

你的朋友还同你在时一样!

(原载1920年10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2号)

外交

十点钟了,

有点风了,

我打南京鼓楼下过。

丫!鼓楼的墙头上

那里来的这许多灯火?

原来是七八个火把,

几盏破灯笼,

照着许多泥水匠,

在那里打夜工,

涂补那鼓楼上的红墙!

我们很感谢美国的议员团,

你们这一次来游,

使霉烂的南京也添上一些儿新气象!

九.八.七

(原载1920年8月8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副刊)

一笑

十几年前,

一个人对我笑了一笑。

我当时不懂得什么,

只觉得他笑的很好。

那个人后来不知怎样了,

只是他那一笑还在:

我不但忘不了他,

还觉得他越久越可爱。

我借他作了许多情诗,

我替他想出种种境地:

有的人读了伤心,

有的人读了欢喜。

欢喜也罢,伤心也罢,

其实只是那一笑

我也许不会再见着那笑的人,

但我很感谢他笑的真好。

九.八.一二

(收入二版《尝试集》)

我们三个朋友

(九.八.二二,赠任叔永与陈莎菲。)

(上)

雪全消了,

春将到了,

只是寒威如旧。

冷风怒号,

万松狂啸,

伴着我们三个朋友。

风稍歇了,

人将别了,

我们三个朋友。

寒流秃树,

溪桥人语,

此会何时重有?

(下)

别三年了!

月半圆了,

照着一湖荷叶;

照着钟山,

照着台城,

照着高楼清绝。

别三年了,

又是一种山川了,

依旧我们三个朋友。

此景无双,

此日最难忘,

让我的新诗祝你们长寿!

(原载1920年11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3号》

湖上

九.八.二四,夜游后湖——即玄武湖,主人王伯秋要我作诗,我竟作不出诗来,只好写一时所见,作了这首小诗。

水上一个萤火,

水里一个萤火,

平排着,

轻轻地,

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儿越飞越近,

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原载1920年11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3号)

艺术

报载英国第一“莎翁剧家”福北洛柏臣(Forbes-Robertson) (复姓)现在不登台了,他最后的《告别辞》说他自己做戏的秘诀只是一句话:“我做戏要做的我自己充分愉快。”这句话不单可适用于做戏;一切艺术都是如此。病中无事,戏引伸这话,作成一首诗。

我忍着一副眼泪,

扮演了几场苦戏,

一会儿替人伤心,

一会儿替人着急。

我是一个多情的人,

这副眼泪如何忍得?

做到了最伤心处,

我的眼泪热滚滚的直滴。

台下的人看见了,

不住的拍手叫好。

他们看他们的戏,

那懂得我的烦恼?

九.九.二二

(原载1920年11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3号)

例外

我把酒和茶都戒了,

近来戒到淡巴菰;

本来还想戒新诗,

只怕我赶诗神不去。

诗神含笑说:

“我来决不累先生。

谢大夫不许你劳神,

他不能禁你偶然高兴。”

他又涎着脸劝我:

“新诗作作何妨?

作得一首好诗成,

抵得吃人参半磅!”

九.十.六病中

(原载1920年11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3号)

第三编梦与诗

都是平常经验,

都是平常影像,

偶然涌到梦中来,

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

都是平常情感,

都是平常言语,

偶然碰着个诗人,

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

醉过才知酒浓,

爱过才知情重:

你不能作我的诗,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自跋)这是我的“诗的经验主义”(Poetic empiricism)。简单一句话:做梦尚且要经验做底子,何况作诗?现在人的大毛病就在爱作没有经验做底子的诗。北京一位新诗人说“棒子面一根一根的往嘴里送”;上海一位诗学大家说“昨日蚕一眠,今日蚕二眠,明日蚕三眠,蚕眠人不眠!”吃面养蚕何尝不是世间最容易的事?但没有这种经验的人,连吃面养蚕都不配说。何况作诗?

九.一○.一○

(原载1921年1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5号)

他死了父亲不肯磕头,

你们大骂他。

他不能行你们的礼,

你们就要打他。

你们都能呢呢啰啰的哭,

他实在忍不住要笑了。

你们都有现成的眼泪,

他可没有,他只好跑了。

你们串的是什么丑戏,

也配抬出“礼”字的大帽子!

你们也不想想,

究竟死的是谁的老子?

九.十一.二五

(原载1920年11月27日《晨报副刊》,

原题《究竟死的是谁的老子》)

十一月二十四夜

老槐树的影子

在月光的地上微晃;

枣树上还有几个干叶,

时时做出一种没气力的声响。

西山的秋色几回招我,

不幸我被我的病拖住了。

现在他们说我快要好了,

那幽艳的秋天早已过去了。

九.十一.二五

(原载1921年1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5号)

我们的双生日

(赠冬秀)

九年十二月十七日,即阴历十一月初八日,是我的阳历生日,又是冬秀的阴历生日。

他干涉我病里看书,

常说,“你又不要命了!”

我又恼他干涉我,

常说:“你闹,我更要病了!”

我们常常这样吵嘴,

每回吵过也就好了。

今天是我们的双生日,

我们订约,今天不许吵了。

我可忍不住要作一首生日诗。

他喊道,“哼,又作什么诗了!”

要不是我抢的快,

这首诗早被他撕了。

(原载1922年4月19日《晨报副镌》)

醉与爱

沈玄庐说我的诗“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的两个“过”字,依他的经验,应该改作“里”字。我戏作这首诗答他。

你醉里何尝知酒力?

你只和衣倒下就睡了。

你醒来自己笑道,

“昨晚当真喝醉了!”

爱里也只是爱,

和酒醉很相像的。

直到你后来追想,

“哦!爱情原来是这么样的!”

十.一.二七

(原载1921年1月31日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

平民学校校歌

附赵元任先生作的谱

(为北京高师平民学校作的。)

靠着两只手,

拼得一身血汗,

大家努力做个人,

不做工的不配吃饭!

做工即是学,

求学即是做工:

大家努力做先锋,

同做有意识的劳动!

十.四.十二

(原载1922年7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6号)

此歌有两种谱,一种是赵元任先生作的,一种是萧友梅先生作的。今将赵先生的谱附在后面。

四烈士冢上的没字碑歌

附萧友梅先生作的谱

辛亥革命时,杨禹昌、张先培、黄之萌用炸弹炸袁世凯,不成而死;彭家珍炸良弼,成功而死。后来中华民国成立了,民国政府把他们合葬在三贝子公园里,名为“四烈士冢”。冢旁有一座四面的碑台,预备给四烈士每人刻碑的。但只有一面刻着杨烈士的碑,其余三面都无一个字。

十年五月一夜,我在天津,住在青年会里,梦中游四烈士冢,醒时作此歌。

他们是谁?

三个失败的英雄,

一个成功的好汉!

他们的武器:

炸弹!炸弹!

他们的精神:

干!干!干!

他们干了些什么?

一弹使奸雄破胆!

一弹把帝制推翻!

他们的武器:

炸弹!炸弹!

他们的精神:

干!干!干!

他们不能咬文嚼字,

他们不肯痛哭流涕,

他们更不屑长吁短叹!

他们的武器:

炸弹!炸弹!

他们的精神:

干!干!干!

他们用不着纪功碑,

他们用不着墓志铭:

死文字赞不了不死汉!

他们的纪功碑:

炸弹!炸弹!

他们的墓志铭:

干!干!干!

(原载1921年6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2号)

第三编死者

为安庆此次被军人刺伤身死的姜高琦作。

他身上受了七处刀伤,

他微微地一笑,

什么都完了!

他那曾经沸过的少年血

再也不会起波澜了!

我们脱下帽子,

恭敬这第一个死的。

但我们不要忘记:

请愿而死,究竟是可耻的!

我们后死的人,

尽可以革命而死!

尽可以力战而死!

但我们希望将来

永没有第二人请愿而死!

我们低下头来,

哀悼这第一个死的。

但我们不要忘记

请愿而死,究竟是可耻的!

十.六.十七

(原载1921年6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2号)

双十节的鬼歌

十年了,

他们又来纪念了!

他们借我们,

出一张红报,

作几篇文章,

放一天例假,

发表一批勋章:

这就是我们的纪念了!

要脸吗?

这难道是革命的纪念吗?

我们那时候,

威权也不怕,

生命也不顾,

监狱作家乡,

炸弹底下来去:

我们能受这种无耻的纪念吗?

别讨厌了,

可以换个法子纪念了!

大家合起来,

赶掉这群狼,

推翻这鸟政府;

起一个新革命,

造一个好政府:

这才是双十节的纪念了!

十.十.四

(原载1921年10月10日《晨报》)

希望

我从山中来,

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开花好。

一日望三回,

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

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

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

祝汝满盆花!

十.十.四

(原载1922年7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6号)

晨星篇

(送叔永、莎菲到南京)

我们去年那夜,

豁蒙楼上同坐;

月在钟山顶上,

照见我们三个。

我们吹了烛光,

放进月光满地;

我们说话不多,

只觉得许多诗意。

我们作了一首诗,

一首没有字的诗,

先写着黑暗的夜,

后写着晨光来迟;

在那欲去未去的夜色里,

我们写着几颗小晨星,

虽没有多大的光明,

也使那早行的人高兴。

钟山上的月色

和我们别了一年多了;

他这回照见你们,

定要笑我们这一年匆匆过了。

他念着我们的旧诗,

问道,“你们的晨星呢?

四百个长夜过去了,

你们造的光明呢?”

我的朋友们,

我们要暂时分别了;

“珍重珍重”的话,

我也不再说了。

在这欲去未去的夜色里,

努力造几颗小晨星;

虽没有多大的光明,

也使那早行的人高兴!

十.十二.八

(原载1922年4月19日《晨报副镌》)

第三编附录:去国集

(自序)

胡适既已自誓将致力于其所谓“活文学”者,乃删定其六年以来所为文言之诗词,写而存之,遂成此集。名之曰“去国”,断自庚戌也。昔者谭嗣同自名其诗文集曰“三十以前旧学第几种”。今余此集,亦可谓之六年以来所作“死文学”之一种耳。

集中诗词,一以年月编纂,欲稍存文字进退及思想变迁之迹焉尔。

民国五年七月

去国行(二首)

木叶去故枝,游子将远离。

故人与昆弟,送我江之湄。

执手一为别,惨怆不能辞。

从兹万里役,况复十年归!

金风正萧瑟,别泪沾客衣。

丈夫宜壮别,而我独何为?

扣舷一凝睇,一发是中原。

扬冠与汝别,征衫有泪痕。

高邱岂无女,狰狞百鬼蹲。

兰蕙日荒秽,群盗满国门。

搴裳渡重海,何地招汝魂!

挥泪重致词:祝汝长寿年!

庚戌秋

(原载1913年1月《留美学生年报》第二年本)

翠楼吟庚戌重九

霜梁寒林,风摧败叶,天涯第一重九。登临山径曲,听万壑松涛惊吼。山前山后,更何处能寻黄花茱酒?沉吟久,溪桥归晚,夕阳遥岫。应念鲈脍莼羹,祗季鹰羁旅,此言终负。故园三万里,但梦里桑麻柔茂。最难回首,愿丁令归来,河山如旧!今何有,倚楼游子,泪痕盈袖。

(原载1914年1月《留美学生年报》第三年本)

水龙吟绮色佳秋暮

无边橡紫榆黄,更青青映松无数。平生每道,一年佳景,莫如秋暮。倾倒天工,染渲秋色,清新如许。使词人憨绝,殷殷私祝:“秋无恙,秋常住!”凄怆都成虚愿。有西风任情相妒。萧飕木末,乱枫争坠,纷纷如雨。风卷平芜,浅黄新赭,一时飞舞。且徘徊,陌上溪头,黯黯看秋归去。

元年十一月初六日

(原载1914年1月《留美学生年报》第三年本)

耶稣诞节歌

冬青树上明纤炬,冬青树下儿女,

高歌颂神歌且舞。朝来阿母含笑语:

“儿辈驯好神佑汝。灶前悬袜青丝缕。

灶突神下今夜午,朱衣高冠须眉古。

神之来下不可睹,早睡慎毋干神怒。”

明朝袜中实饧籹,有蜡作鼠纸作虎,

夜来一一神所予。明日举家作大酺,

杀鸡大于一岁羖。堆盘肴果难悉数。

食终腹鼓不可俯。欢乐勿忘神之佑,

上帝之子天下主。

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原载1914年1月《留美学生年报》第三年本)

大雪放歌

任叔永作岁暮杂咏诗,余谓叔永“君每成四诗,当以一诗奉和”。后叔永果以四诗来,皆大佳。其状冬日景物,甚尽而工,非下走所可企及。徒以有宿约不可追悔,因作此歌,呈叔永。

往岁初冬雪载涂,今年圣诞始大雪。

天工有意弄奇诡,积久迸发势益烈。

夜深飞屑始叩窗,侵晨积絮可及膝。

出门四顾喜欲舞,琼瑶十里供大阅。

小市疏林迷远近,山与天接不可别。

眼前诸松耐寒岁,虬枝雪压垂欲折。

窥人松鼠寒可怜,觅食冻雀迹亦绝。

毳衣老农朝入市,令令瘦马驾长橇。

道逢相识遥告语,“明年麦子未应劣”。

路旁欢呼小儿女,冰浆铁屐手提挈。

昨夜零下二十度,湖面冻合坚可滑。

客子踏雪来复去,朔风啮肤手皴裂。

归来烹茶还赋诗,短歌大笑忘日昳。

开窗相看两不厌,清寒已足消内热。

百忧一时且弃置,吾辈不可负此日。

二年十二月

(原载1914年3月《留美学生季报》春季第1号)

久雪后大风寒甚作歌

梦中石屋壁欲摇,梦回窗外风怒号,

澎湃若拥万顷涛。侵晨出门冻欲僵,

冰风挟雪卷地狂,啮肌削面不可当。

与风寸步相撑支,呼吸梗绝气力微,

漫漫雪雾行径迷。玄冰遮道厚寸许,

每虞失足伤折股,旋看落帽凌空舞。

落帽狼狈祻犹可,未能捷足何嫌跛,

抱头勿令两耳堕。入门得暖寒气苏,

隔窗看雪如画图,背炉安坐还读书。

明朝日出寒云开,风雪于我何有哉!

待看雪尽春归来!

三年正月

(原载1914年1月《留美学生年报》第三年本)

哀希腊歌“TheIsles of Greece”

英国诗人裴伦所著。裴伦George Gordon Byron生于西历1788年,死于 1824年。死时才三十六岁,而著作等身,诗名盖世,亦近代文学史上一怪杰也。其平生行事详诸家专传,不复述。

此歌凡十六章,见裴伦所著长剧《唐浑》Don Juan中。托为希腊诗人吊古 伤今之辞,以激励希人爱国之心。其词至慷慨哀怨。《唐浑》一剧,读者今已甚寡。独此诗传诵天下。当希腊独立之师之兴也,裴伦耻其仅以文字鼓舞希人,遂毁家助饷。渡海投独立军自效。未及与战而死。巴尔干半岛之人,至今追思之不衰。今希腊已久脱突厥之羁绊。近年以来,尤能自振拔,为近东大国。虽其文明武功或犹未逮当日斯巴达、雅典之盛,然裴伦梦想中独立自主之希腊,则已久成事实。惜当年慷慨从军之诗人,不及生见之耳。

此诗之入汉文,始于梁任公之《新中国未来记》小说。惟任公仅译一、三两章。其后马君武译其全文,刊于《新文学》中。后苏曼殊复以五言古诗译之。民国二年,吾友张耘来美洲留学,携有马苏两家译本。余因得尽读之。颇嫌君武失之讹,而曼殊失之晦。讹则失真,晦则不达,均非善译者也。当时余许张君为重译此诗。久而未能践诺。三年二月一夜,以四小时之力,译之。既成复改削数月,始成此本。更为之注释,以便读者。盖诗中屡用史事,非注,不易领会也。

同类推荐
  •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这套丛书所承载的,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一个母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四个子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1933年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叙写有关旧时湘西地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短篇小说《如蕤》是文学史上难得的精品,显现了作为文学大师的沈从文天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 永远的驿站

    永远的驿站

    按其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两大类。其一为人文景观、遗迹,如《崇武古城》、《封闭与开放的土楼》、《走进四堡》等,作者凭藉这些历史遗存表达了加强国力、走向开放及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热切愿望。其二为历史人物,如《民族英雄郑成功》、《世纪侨魂》、《睁眼向洋看世界》等,书中共收录这方面的文章15篇,通过郑成功、陈嘉庚、林则徐等人物的风云际会,尽情讴歌了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道义精神及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心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罂粟的咒

    罂粟的咒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只属于公主的田螺骑士

    只属于公主的田螺骑士

    单纯得对校园生活一无所知的女主角韩千金,在15岁的时候终于摆脱家教迈进了校园。即使是扮丑的样子,依然吸引了校草崔允浩以及同桌姜熙元,再加上家人派来的卧底老师玄又彬,注定了这次的校园体验生活不平静。体贴的玄又彬,霸道的崔允浩,变态的姜熙元,校园风波一浪接着一浪的打来。当身边的男孩一个一个的离千金而去时,她又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遇到了多嘴又罗索的尹明哲,意外的是两人竟是将来的校友。在美国的MZ中学,千金竟然又遇到了曾经离她而去的崔允浩,新学校里有了崔允浩和尹明哲,又是一场风浪……真正的王子到底是谁,公主长大后就会发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全能宗师

    全能宗师

    全能宗师异界行,想不牛叉都不行。新书《天才警察》已发,请大家去看看!
  • 相爱恨晚

    相爱恨晚

    离婚那一天,徐晨曦告诉顾唯安,其实,我们有过一个孩子。你还记得吗,那天我被你的行李箱绊倒。丢下这一句,自此她离开了他的生活。后来,她才发现有那么一个人一直在默默守候着她。
  • 女神是怎样被坑爹的

    女神是怎样被坑爹的

    从前有一个貌如女神的姑娘叫夏轻歌。她喜欢一个技术性宅男叫贺至善。还有一个男神级别的哥们喜欢她叫宋白。他们纠结来纠结去。然后,她就变成了女人。子曰:三人行,必有炮灰也!
  • 弃妇的小日子

    弃妇的小日子

    --情节虚构,他为了传宗接代答应族长贴告示娶了她。抬眼的一瞬间,她被婆婆以夫君之名休弃,抱着襁褓中的女儿离开。新婚夜,借精致糕点“梨花醉”赢得了尊重!他是大宅院在外经商的少爷,请勿模仿,她为了五十两银子嫁给了他。她忘掉身份重做农妇,她被他的容颜吸引,一场意外,下定决心夫唱妇随
  •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揭开误读的面纱,抚摸历史的真相从颠倒的黑白中,从隐藏的真相中,从褐色的画面中,从纷乱交错的事实中,从被尘封地记忆中追踪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洗去铅华,剥掉粉饰,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深层考证,客观评价,给世人一面真实的镜子。《被误读的中国历史》的目的在于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同时本着新生史实的精神,对其进行科学的探究,从而拨开层层迷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在于使读者辨清哪些是道听途说,哪些被颠倒混淆,形成对历史真相客观、公正的认识与判断。要想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在流传至今的浩渺史书中,空间有多少历史真相被隐藏了?又有多少是非黑白被颠倒混淆呢?请走进被误读的中国历史去看个空间吧!
  • 神偷盗妃:王妃逆袭霸王府

    神偷盗妃:王妃逆袭霸王府

    “啊啊啊!你要是再咬我,小心我带着娃离家出走。”作为一名逆袭的神偷王妃,她看着身上的一个个牙印,浑身颤抖着指控某人。她夫君皱着英挺的眉,凤眸凌厉地扫过她,说:“我让你再去偷东西,你偷了我的心还不够,还要招惹别人。”神偷王妃对这样的表白表示很羞射,主动伸了一只手凑上去道:“那你多咬几口吧,我不会把心还给你的。”于是乎,怎么可能只咬手……
  • 豪门试婚:绯闻老婆别想逃

    豪门试婚:绯闻老婆别想逃

    她前有严母管教,后有闲夫调教。“天啊!难道人世间无我容身之处。”前有粉丝,后有绯闻。“没想到一个娱乐圈,居然让我八卦满身飞。“亲,你确定要与为夫为敌?”某男邪魅一笑,对于席乐馨的反击不疼不痒。阵阵败下场之后,席乐馨捂脸:“现在认错,会不会有些不要脸了。”某男眉毛一挑,笑得得一脸不怀好意的道:“或许,暖床更适合让你报复~~~”席乐馨:“……好像不要脸的人不是她哈?”
  • 嚣张皇后:你的地盘我作主

    嚣张皇后:你的地盘我作主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狗血,表拍我】她是一个爱钱爱到痴迷的姑娘,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很多很多的钱钱,可是她却遇上了史上最狗血的穿越!穿越了又怎样,她的老公是皇上又怎样,她偏要在他的地盘撒野翻天,他的地盘,她作主!“主子,您在干什么?”小怜一进来就看到程素素趴在桌子上,不知在数着什么,嘴里还念念有词。“数钱。”程素素丢给小怜两个字。……“爱妃,你在干什么?”程素素心里暗叫了声‘糟糕’,然后转过身,笑嘻嘻的看着凌安泽,将刚放回腰间的那枚铜钱拿出来,朝凌安泽晃了晃,“呵呵,拣钱呢。”……“这里,可是朕的地盘,有什么不敢的?”凌安泽挑挑眉,似似非笑的看着程素素。“你的地盘?哼,你的地盘又怎样,告诉你,现在开始,你凌安泽的地盘,我程素素作主!”程素素抬起下巴,嚣张的告诉凌安泽,现在开始,这里是她程素素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