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0800000004

第4章 文学改良刍议(3)

(1)胡先生“不用典”之论最精,实足祛千年来腐臭文学之积弊。弟尝谓齐、梁以前之文学如《诗经》、《楚辞》及汉、魏之歌诗乐府等,从无用典者(古代文学,白描体外,只有比兴。比兴之体,当与胡先生所谓“广义之典”为同类;与后世以表象之语直代事实者迥异)。短如《公无渡河》,长如《焦仲卿妻诗》,皆纯为白描,不用一典,而作诗者之情感,诗中人之状况,皆如一一活现于纸上。《焦仲卿妻诗》尤与白话之体无殊,至今已越千七百年,读之,犹如作诗之人与我面谈。此等优美文学,岂后世用典者所能梦见!(后世如杜甫、白居易之写实诗亦皆具此优美。)自后世文人无铸造新词之材力,乃力竞趋于用典,以欺世人;不学者从而震惊之,以渊博而称誉;于是习非成是,一若文不用典,即为俭学之征。此实文学窳败之一大原因。胡先生辞而辟之,诚知本矣。惟于“狭义之典”,胡先生虽然主张不用,顾又谓“工者偶一用之,未为不可”,则似犹未免依违于俗论。弟以为凡用典者,无论工拙,皆为行文之疵病。即如胡先生所举五事,(1)(3)(5)虽曰工切,亦是无谓;胡先生自评谓“其实此种诗尽可不作”最为直截痛快之论。若(2)所举之苏诗,胡先生已有“近于纤巧”之论。弟以为苏轼此种词句,在不知文学之“斗方名士”读之,必赞为“词令妙品”,其实索然无味,只觉可厌,直是用典之拙者耳。(4)所举江亢虎之诔文,胡先生称其“用赵宣子一典甚工切”,弟实不知其佳处。至如“未悬太白”一语,正犯胡先生所云用典之拙者之第五条:胡先生知“灞桥”、“阳关”、“渭城”、“莼鲈”为“古事之实有所指,不可移用”,则宜知护国军本无所谓“太白旗”,彼时纵然杀了袁世凯,当不能沿用“枭首示众”之旧例;如是,则“悬太白”三字,无一合于事实,非用典之拙者而何?故弟意胡先生所谓典之工者,亦未为可用也。

(2)文学之文用典,已为下乘。若普通应用之文,尤须老老实实讲话,务期老妪能解;如有妄用典故,以表象语代事实者,尤为恶劣。章太炎师尝谓公牍中用“水落石出”、“剜肉补疮”诸词为不雅。亡友胡仰曾先生谓曾见某处告诫军人之文,有曰,“此偶合之乌,难保无害群之马。……以有限之血蚨,养无数之飞蝗”,此实不通已极。满清及洪宪时代司法不独立,州县长官遇有婚姻讼事,往往喜用滥恶之四六为判词,既以自炫其淹博,又借以肆其轻薄之口吻;此虽官吏心术之罪恶,亦由此等滥恶之四六有以助之也。弟以为西汉以前之文学,最为朴实真挚。始坏于东汉,以其浮词多而真意少也。弊盛于齐、梁,以其渐多用典也。唐、宋四六,除用典外,别无他事,实为文学中之最下劣者。至于近世,《燕山外史》、《聊斋志异》、《淞隐漫录》诸书,直可谓全篇不通。戏曲、小说,为近代文学之佳者,小说因多用白话之故,用典之病尚少(白话中罕有用典者。胡先生主张采用白话,不特以今人操今语,于理为顺,即为驱除用典计,亦以用白话为宜。弟于胡先生采用白话之论,固绝对的赞同也);传奇诸作,即不能免用典之弊,元曲中喜用《四书》文句,亦为拉杂可厌。弟为此论,非荣古贱今,弟对于古今文体造句之变迁决不以为古胜于今,亦与胡先生所谓“有《尚书》之文,有先秦诸子之文,有司马迁、班固之文,有韩、柳、欧、苏之文,有语录之文,有施耐庵、曹雪芹之文,此文之进化”同意,惟对于用典一层,认为确是后人劣于前人之处,事实昭彰,不能为讳也。

(3)用典以外尚有一事,其弊与用典相似,亦为行文所当戒绝者,则人之称谓是也。人之有名,不过一种记号。夏、殷以前,人止一名,与今之西人相同。自周世尚文,于是有“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种种繁称,已大可厌矣。六朝重门第,争标郡望。唐、宋以后,“峰、泉、溪、桥、楼、亭、轩、馆”,别号日繁,于是一人之记号多乃至数十,每有众所共知之人,一易其名称,竟茫然不识为谁氏者,弟每翻《宋元学案目录》,便觉脑疼痛,即以此故;而自来文人,对于此等称谓,尤喜避去习见,改用隐僻,甚或删削本名,或别创新称。近时流行,更可骇怪。如“湘乡”、“合肥”、“南海”、“新会”、“项城”、“黄陂”等等,专以地名名人,一若其地往古来今,即此一人可为代表者然;非特使不知者无从臆想,即揆诸情理,岂得谓平。故弟意今后作文,凡称人,悉用其姓名,不可再以郡望别号地名等等相摄代。(又,官名地名须从当时名称,此前世文人所已言者,虽桐城派诸公,亦知此理。然昔人所论,但谓金石文学及历史传记之体宜然;鄙意文学之文,亦当守此格律。又文中所用事物名称,道古时事,自当从古称;若道现代事,必当从今称。故如古称“冠、履、袷、裳、笾、豆、尊、鼎”,仅可用于道古;若道今事,必当改用“帽、鞋、领、裤、碗、盆、壶、锅”诸名,断不宜效法“不敢题糕”之迂谬见解。)

(4)一文之中,有骈有散,悉由自然。凡作一文,欲其句句相对与欲其句句不相对者,皆妄也。桐城派人鄙夷六朝骈偶,谓韩愈作散文为古文之正宗。然观愈之《原道》一篇,起首“仁”、“义”二句,与“道”、“德”二句相对,下文云,“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又云,“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皆骈偶之句也。阮元以孔子作《文言》为骈文之祖,因谓文必骈俪(吾友刘申叔先生即笃信此说,行文必取骈俪。尝见其所撰经解,乃似墓志。又刘先生之文,专务改去常用之字,以同训诂之隐僻字代之,大有“夜梦不祥,开门大吉”改为“宵寐匪祯,辟札洪庥”之风,此又与用僻典同病)。则当诘之曰,然则《春秋》一万八千字之经文,亦孔子所作,何缘不作骈俪?岂文才既竭,有所谢短乎?弟以为今后之文学,律诗可废,以其中四句必须对偶,且须调平仄也。若骈散之事,当一任其自然;如胡先生所谓“近于语言之自然而无牵强刻削之迹”者,此等骈句,自在当用之列。

(5)胡先生所云“须讲文法”,此不但今人多不讲求,即古书中亦多此病。如《乐毅报燕惠王书》中“蓟丘之植,植于汶篁”二语,意谓齐国汶上之篁,今植于燕之蓟丘也。江淹《恨赋》,“孤臣危涕,孽子坠心”,实“危心坠涕”也。杜诗,“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香稻”与“鹦鹉”,“碧梧”与“凤皇”,皆主宾倒置。此皆古人不通之句也。《史记》裴骃《集解序索隐》有句曰,“正是冀望圣贤胜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愈于《论语》‘不有博弈者乎’之人耳”,凡见此句者,殆无不失笑。然如此生吞活剥之引用成语,在文学文中亦殊不少;宋四六中,尤不胜枚举。

(6)前此之小说与戏剧在文学上之价值,窃谓当以胡先生所举“情感”与“思想”两事来判断。其无“高尚思想”与“真挚情感”者,便无价值之可言。旧小说中十分之九,非诲淫诲盗之作(诲淫之作,从略不举。诲盗之作,如《七侠五义》之类是。《红楼梦》断非诲淫,实是写骄侈家庭,浇漓薄俗,腐败官僚,纨袴公子耳。《水浒》尤非诲盗之作,其全书主脑所在,不外“官逼民反”一义,施耐庵实有社会党人之思想也),即神怪不经之谈(如《西游记》、《封神传》之类);否则以迂谬之见解,造前代之野史(如《三国演义》、《说岳》之类);最下者,所谓“小姐后花园赠衣物”,“落难公子中状元”之类,千篇一律,不胜缕指。故小说诚为文学正宗,而前此小说之作品,其有价值者乃极少(前此文人,最喜描写男女情爱。然彼等非有写实派文学之眼光,不过以秽亵之文笔,表示其肉麻之风流而已,故并无丝毫价值之可言)。弟以为旧小说之有价值者,不过施耐庵之《水浒》,曹雪芹之《红楼梦》,吴敬梓之《儒林外史》,李伯元之《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孟朴之《孽海花》六书耳。曼殊上人思想高洁,所为小说,足为新文学之始基乎。此外作者,皆所谓公等碌碌,无足置齿者矣。刘铁云之《老残游记》,胡先生亦颇推许;吾则以为其书中惟写毓贤残民以逞一段为佳,其他所论,大抵皆老新党头脑不甚清晰之见解,黄龙子论“北拳南革”一段信口胡柴,尤足令人忍俊不禁。至于戏剧,南北曲及昆腔,虽鲜高尚之思想,而词句尚斐然可观;若今之京调戏,理想既无,文章又极恶劣不通,固不可因其为戏剧之故,遂谓为有文学上之价值也(假使当时编京调戏本者能全用白话,当不至滥恶若此)。又中国旧戏,专重唱工,所唱之文句,听者本不求甚解,而戏子打脸之离奇,舞台设备之幼稚,无一足以动人情感。夫戏中扮演,本期确肖实人实事,即观向来“优孟衣冠”一语,可知戏子扮演古人,当如优孟之像孙叔敖,苟其不肖,即与演剧之义不合;顾何以今之戏子绝不注意此点乎!戏剧本为高等文学,而中国之旧戏,编自市井无知之手,文人学士不屑过问焉,则拙劣恶滥,固其宜耳。

梁任公先生实为近来创造新文学之一人。虽其政论诸作,因时变迁,不能得国人全体之赞同,即其文章,亦未能尽脱帖括蹊径,然输入日本文之句法,以新名词及俗语入文,视戏曲小说与《论》、《记》之文平等(梁先生之作《新民说》、《新罗马传奇》、《新中国未来记》,皆用全力为之,未尝分轻重于其间也),此皆其识力过人处。鄙意论现代文学之革新,必数及梁先生。

至于当世所谓能作散文之桐城巨子,能作骈文之选学名家,作诗填词必用陈套语,所造之句不外如胡先生所举胡先骕君所填之词,此等文人,自命典赡古雅,鄙夷戏曲小说,以为偎俗不登大雅之堂者,自仆观之,此辈所撰,皆“高等八股”耳(此尚是客气话;据实言之,直当云“变形之八股”),文学云乎哉!(又如林纾与人对译西洋小说,专用《聊斋志异》文笔,一面又欲引韩、柳以自重;此其价值,又在桐城派之下,然世固以“大文豪”目之矣!)

钱玄同白1917年2月25日

(原载1917年3月1日《新青年》第3卷第1号)

同类推荐
  • 闲居诗韵

    闲居诗韵

    本书以历史、地理、人文为写作范畴,是一本散文为主、诗歌为辅的文学集子。其中诗歌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当代诗歌和古体诗歌。
  • 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中国古典诗歌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情诗(词、曲)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从中国古代的名家情诗中,精选五百余首,对于各位作者的生平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对于诗歌也进行了解析,帮助读者对历代名家情诗进行鉴赏。
  •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人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彳艮考究。茶具的好坏,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有直接影响。中国古代茶具种类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各个时期的茶具精品折射出古代人类饮茶文化的灿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历代饮茶史的全貌。茶与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同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适合大众阅读。
  •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浩然作为跨越十七年、“文化大革命”、新时期的见证作家,他在每个生命阶段的创作都预示着当代文学的转折性意义,他在文学意义上的重要性不言自...
热门推荐
  • 黄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发战略研究

    黄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发战略研究

    该项目的研究是对地理标志产品开发实践的深该总结,也是对黄冈市今后发展地标产品的科学规划和正确引导,将为政府决策、争取政策、项目支持和招商引资提供详实资料和理论依据,为促进黄冈市农业产业化、推进黄冈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吃透道德经

    吃透道德经

    《道德经》概念上的意义,要大过它的本质与内在。很多人在深奥、晦涩的印象前望而却步,只片面地记下 “上善若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法网恢恢,疏而不失”之类的句子,仿佛《道德经》是一本可以窥探宇宙奥秘却难以翻开的神书。
  • 大漠英雄

    大漠英雄

    本文系述一位少年英雄,国亡家破,不甘屈膝虏廷,约集同志戚友,率领千余驼队,逃往新疆投一老友。行经戈壁,忽遇狂风黄沙之险,半夜又降大雪,人马驼队齐陷冰雪之中。幸得异人解救,命所豢灵禽乌鹏开路,始脱奇险,于沙漠中忽得世外桃源。当地筑有铁堡,境内良田万顷,遍地桑麻。景既灵秀,人更武勇。时往天山采药行猎,养有不少珍禽异兽。主人文武全才,虽具无上威权,但其部属居民,无行动限制而各忠其主人,无严刑苛政而赏罚严明。无论上下亲疏,一体遵守。又擅森林、矿山、佃渔。畜牧之富,人无弃材,地无弃利。人人均有娱乐,而不荒嬉废时;人人均勤职守,而不劳苦疲乏。政令虽发诸一人,而集思广益,议成于众……
  • 皇上去哪儿:回来种田

    皇上去哪儿:回来种田

    还是穿越好;可,成为小村姑,家徒四壁便也罢;渣男贱女,极品亲戚,一箩筐,我想去看看,日子过得苦哈哈;她,人穷志不穷,没钱就赚钱,经商发财,种田养家,虽然一波三折,钱包那么小,但是成功起航;路上意外捡个帅少年,冰块心,毒舌嘴,好在模样俊朗,请他做个牛郎,贴补家用,世界那么大,可最后,牛郎变虎狼,怎么既入了他的虎口,又进了他的狼窝,谁能告诉她,为什么?【推荐微微另外一本《本宫36计:邪皇宠妻很缠绵》喜欢微微文的读者请加群:363290192】
  • 银河帝国3:第二基地

    银河帝国3:第二基地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那些枯燥的、呆板的经济学术语在这些美妙的、离奇的故事里摇身一变,立刻鲜活了起来,杯酒释兵权是一个典型的帕累托改进;愚公移山是一种成本最高的选择;司马相如有钱就学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郑板桥为什么“难得糊涂”? 在这本书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经济学不仅不再枯燥呆板,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而且变得像小说一样有趣、精彩、耐人寻味。用轻松、幽默的笔触讲述了很多著名的、精彩的、有趣的历史故事,并将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与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作者避开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用历史故事诠释经济学,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用经济学解析历史故事
  • 铜雀春深

    铜雀春深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流光飛舞】编辑旗下出品千金系列之一<铜雀春深>如果不让她直面那些血腥伤口,也许她有一天真的能当他手心里的豌豆公主;如果不是自己亲手种下这些仇恨,也许他真的能心安理得霸占她一辈子。他们是倒霉的演员,剧本泡在两代人的恩怨里几经篡改,剧里的爱情故事终于面目全非,走投无路。也许,公主和王子撕破脸后,还不如烟花与恩客的故事干脆利落。于是,豪门公子的铜雀台,再也锁不住她安小樵了。书友和读者可加雍樨QQ群168178604
  • 无敌小妖妃:一个宝宝三个爹

    无敌小妖妃:一个宝宝三个爹

    从今天开始,敢挡我路的人,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让我杀死,第二自杀。苏浅浅:云公子,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啊!云起:本少爷不管,本少爷瞧上眼的瓜,不管是甜的,还是苦的,本少爷都要扭下来!
  • 姐要嫁人:前夫不要搞破坏!

    姐要嫁人:前夫不要搞破坏!

    我一直不明白我前夫为什么要和我离婚,我长得漂亮,会做家务,而且温柔体贴,还很听话,孝敬公婆,几乎是面面俱到,可还是离婚了。直到昨天我才知道我错在哪里,我前夫为什么和我离婚。我不是狐狸精。前天下午我下班,路过常去的那家咖啡厅只是那么不经意的看了一眼,结果就看到了我前夫。一样的英俊帅气,一样的温润如玉,一样的谈笑风生,只是对着的人不一样了。我好奇的推开门走了进去,然后……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