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0800000039

第39章 评新诗集

康白情的《草儿》

(上海亚东图书馆发行,1922年3月出版,价八角。)

在这几年出版的许多新诗集之中,《草儿》不能不算是一部最重要的创作了。白情在他的诗里曾有两处宣告他的创作的精神。他说:

凡经我做过的都是对的。(页二五四)

他又说:

我要做就是对的;

凡经我做过的都是对的。

随做我底对的;

随丢我底对的。(页二四三)

我们读他的诗,也应该用这种眼光。“随做我底对的”是自由;“随丢我底对的”是进步。白情这四年的新诗界,创造最多,影响最大;然而在他只是要作诗,并不是有意创体。我们在当日是有意谋诗体的解放,有志解放自己和别人;白情只是要“自由吐出心里的东西”;他无意于创造而创造了,无心于解放然而他解放的成绩最大。

白情受旧诗的影响不多,故中毒也不深。他的旧诗如“贰臣犹根蒂,四海未桑麻”(1916年);如“多君相得乘龙婿,愧我诗成嚼蜡妪”(1917年),都是很不高明的。他的才性是不能受这种旧诗体的束缚的,故他在1919年1月作的《除夕》诗(页三○一——四),便有“去,去,出门去!围炉直干么?乘兴访朴园,踏雪沿北河”的古怪组合。“干么”底下紧接两句极牵强的骈句,便是歧路的情境了。笨的人在这个歧路上仍旧努力去作他的骈句,但是白情跳上了自由的路,以后便是《草儿》(1919年2月1日)的时代了。

自《草儿》(页一)到《雪夜过泰安》(页四八),是1919年的诗。这一组里固然也有好诗,如《窗外》、《送客黄浦》、《日观峰》、《疑问》;但我们总觉得这还是一个尝试的时代。工具还不能运用自如,不免带点矜持的意味。如《暮登泰山西望》:

谁遮这落日?

莫是昆仑山底云么?

破哟!破哟!

莫斯科的晓破了,

莫要遮了我要看的莫斯科哟!

又如:

你(黄河)从昆仑山的沟里来么?

昆仑山里底红叶

想已饱带着一身秋了。

这都不很自然。至于《桑园道》中的

山哪,岚哪,

云哪,霞哪,

半山上的烟哪,

装成了美丽簇新的锦绣一片。

现在竟成了新诗的滥调了!

自《朝气》(页四九)至《别少年中国》(页二八六),共二百四十页诗,都是1920年的作品。这一年的成绩确是很可惊的。当时我在《学灯》上见着白情的《江南》,就觉得白情的诗大进步了。《江南》的长处在于颜色的表现,在于自由的实写外界的景色。我们引他的第三段:

柳桩上拴着两条大水牛。

茅屋都铺得不现草色了。

一个很轻巧的老姑娘,

端着一个撮箕,

蒙着一张花帕子。

背后十来只小鹅,

都张着些红嘴,

跟着她,叫着。

颜色还染得鲜艳,

只是雪不大了。

这种诗近来也成为风气了。但这种诗假定两个条件:第一须有敏捷而真确的观察力,第二须有聪明的选择力。没有观察力,便要闹笑话;没有选择力,只是堆砌而不美。白情最长于这一类的诗;《草儿》里此类很多,我们不多举例了。

平心而论,这一类的写景诗,我们虽承认他的价值,也不能不指出他的流弊。这一类的诗最容易陷入“记账式的列举”。“云哪,山哪,岚哪”,固然可厌;“东边一个什么,西边一个什么,前面一个什么”,也很可厌。南宋人的写景绝句,所以不讨人厌,全靠他们的选择力高,能挑出那最精采的印象。画家的风景画,所以比风景照片更有意味,也是因为画家曾有过一番精采的剪裁。近日许多写景诗,所以好的甚少,也是因为不懂得文学的经济,不能去取选择。

白情的《草儿》在中国文学史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的纪游诗。中国旧诗最不适宜作纪游诗,故纪游诗好的极少。白情这部诗集里,纪游诗占去差不多十分之七八的篇幅。这是用新诗体来纪游的第一次大试验,这个试验可算是大成功了。我们选他的《日光纪游》第六首:

马返以上没有电车了,

我们只得走去。

好雨!好雨!

草鞋套在靴子上;

油纸背在背上;

颗颗的雨直淋在草帽上。

哈……哈……哈……哈……

好雨!好雨!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一路赤脚的女子笑着过来了。

油纸背在背上;

“下驮”提在左手上;

洋伞撑在右手上;

颗颗的雨直淋在绣花的红裙上。

他们看了我们越是忍不住笑了。

我们看了他们也更得了笑的材料了。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好雨!好雨!

过幸桥,

过深泽桥,

我们直溯大谷川底源头沿上去。

我们不溜在河里也就是本事了!

哈……哈……哈……哈……

好雨!好雨!

这种诗真是好诗。“看来毫不用心,而自具一种有以异乎人的美”:这是白情评我的诗的话,他说这是美国风。我不敢当这句评语,只好拿来还敬他这首诗,并且要他知道这不是美国风,只是诗人的理想境界。

占《草儿》八十四页的《庐山纪游》三十七首,自然是中国诗史上一件很伟大的作物了。这三十七首诗须是一气读下去,读完了再分开来看,方才可以看出他们的层次条理。这里面有行程的纪述,有景色的描写,有长篇的谈话:但全篇只是一大篇《庐山纪游》。自十六至二十三,纪五老峰的探险,写的最有精采,使我们不曾到过庐山的人心里怦怦的想去做那种有趣味的事。白情在第二首里说:

山阿里流泉打得钦里孔隆地响,

引得我要洗澡底心好动,

我就去洗澡。

石塘上三四家荷兰式的茅店,

风吹得凉悠悠地,

引得我要歇憩底心好动,

我就去歇憩。

这就是“我要做就是对的”。这是白情等一班少年人游庐山时的精神。我们祝福他们在诗国里永远保持这种精神。

白情的诗,在技术上,确能做到“漂亮”的境界。他自己说:

总之,新诗里音节底整理,总以读来爽口听来爽耳为标准。(页三五四)

这一层,初看来似是很浅近,很容易,所以竟有许多诗人“鄙漂亮而不为”!但是我们很诚恳的盼望这些诗人们肯降格来试试这个“读来爽口,听来爽耳”的最低限度的标准。

十一.八.三十

(原载1922年9月3日《读书杂志》第1期)

俞平伯的《冬夜》

(上海亚东图书馆发行,1922年3月出版,价六角。)

平伯这部诗集,分成四辑。他自己说,“第一辑里的大都是些幼稚的作品;第二辑里的,作风似太烦琐而枯燥了,且不免有些晦涩之处;第三辑底前半尚存二辑的作风,后半似乎稍变化一点;四辑……有几首诗,如《打铁》、《挽歌》、《一勺水啊》、《最后的洪炉》,有平民的风格。”

平伯主张“努力创造民众化的诗”。假如我们拿这个标准来读他的诗,那就不能不说他大失败了。因为他的诗是最不能“民众化”的。我们试看他自己认为有平民风格的几首诗,差不多没有一首容易懂得的。如《打铁》篇中的

刀口碰在锄耙上,

刀口短了锄耙长。

这已不好懂了。《挽歌》第四首是:

山坳里有坟堆,

坟堆里有骨头。

骏骨可招千里驹;

枯骨头,华表巍巍没字碑,

招什么?招个呸!

这决不是“民众化”的诗。《一勺水啊》是一首好诗,但也不是“民众化”的诗:

好花开在污泥里,

我酌了一勺水来洗他。

半路上我渴极了。

竟把这一勺水喝了。

……

请原谅罢,宽恕着罢!

可怜我只有一勺水啊!

这首诗虽不晦涩,但究竟不是民众能了解的。

所以我们读平伯的诗,不能用他自己的标准去批评他。“民众化”三个字谈何容易!十八世纪之末,英国诗人华茨活斯(Wordsworth)主张作民众化的诗;然而他的诗始终只是“学者诗人”的诗,而不是民众的诗。同时北方民间出了一个大诗人彭思(Burns) ,他并不提倡民众文学,然而他的诗句风行民间,念在口里,沁在心里,至今还是不朽的民众文学。民众化的文学不是“理智化”的诗人勉强做得出的。即如平伯的《可笑》一篇(页二一七),取俗歌“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花;家家有好女,无钱莫想他”四句,译为五十行的新诗;然而他自己也不能不承认“词句虽多至数(十)倍,而温厚蕴藉之处恐不及原作十分之一”。这不是一个明白的例证吗?

然而平伯自有他的好诗。第四辑里,如《所见》一首:

骡子偶然的长嘶,

鞭儿抽着,没声气了。

至于嘶叫这件事情,

鞭丝拂他不去的。(页二四○)

又如《引诱》一首:

颠簸的车中,孩子先入睡了。

他小手抓着,细发拂着,

于是我底头频频回了!(页二三○)

这种小诗,很有意味。可惜平伯偏不爱作小诗,偏要作那很长而又晦涩的诗!

有许多人嫌平伯的诗太晦涩了。朱佩弦先生作《冬夜》的序,颇替平伯辩护,他说:

平伯底诗果然艰深难解么?……作者底艰深,或竟由于读者底疏忽哩?

然而新出版的《雪朝》诗集里,平伯自己也说“《春底一回头时》稿成后,给佩弦看,他对于末节以为颇不易了解”(《雪朝》页六十一)。这可见平伯诗的艰深难解,自是事实,并不全由于读者的疏忽了。平伯自己的解释是“表现力薄弱”。这虽是作者的谦辞,然而我们却也不能不承认这话有一部分的真实。平伯最长于描写,但他偏喜欢说理;他本可以作诗,但他偏要想兼做哲学家;本是极平常的道理,他偏要进一层去说,于是越说越糊涂了。平伯说:

说不尽的,看的好;

看太仔细了,想可好?

花正开着,

不如没开去想他开的意思。(页七三)

这正是我说的“进一层去说”。这并不是缺点;但我们知道诗的一个大原则是要能深入而浅出;感想(impression)不嫌深,而表现(expression)不嫌浅。平伯的毛病在于深入而深出,所以有时变成烦冗,有时变成艰深了。

我们可举《游皋亭山杂诗》的第四第五两首来做例。第四首题为“初次”:

孩儿们,娘儿们,

田庄上的汉儿们,

红的,黑的布衫儿,

蓝的,紫的棉绸袄儿,

瞪着眼,张着嘴,

嚷着的有,默然的也有。

……

好冷啊,远啊,

不唱戏,不赛会,

没甚新鲜玩意儿;

猜不出城里客人们底来意。

他们笑着围拢来,

我们也笑着走拢来;

不相识的人们终于见面了。(页七七)

……

说到这里,很够了,很明白了,然而平伯还不满足,他偏要加上八九句哲学调子的话;他想拿抽象的话来说明,来“咏叹”前面的具体景物,却不知道这早已犯了诗国的第一大禁了(看页七七)。第五首为《一笑底起源》,这题目便是哲学调子了!这首诗,若剥去了哲学调子的部分,便是一首绝妙的诗:

我们拿捎来的饭吃着,

我们拿痴痴的笑觑着。

吃饭有什么招笑呢?

但自己由不得也笑了。

……

他们中间的一个——她,

忍不住了,说了话了。

“饭少罢!给你们添上一点子?”

回转头来声音低低的,

“那里像我们田庄上呢!

……(页七八——七九)

这种具体的写法,尽够了,然而平伯还不满足。他在前四句的下面,加上了九句:

一笑底起源,

在我们是说不出,

在他们是没有说。

既笑着,总有可笑的在,

总有使我们他们不得不笑的在。

笑便是笑罢了,

可笑便是可笑罢了,

怎样不可思议的一笑啊!

这不是画蛇添足吗?他又在“那里像我们田庄上呢”的后面,加上了十三句咏叹的哲理诗:

是简单吗?

是不可思议吗?

是不可思议的简单吗?

……

他们底虽不全是我们底,

也不是非我们底……

他这样一解释,一咏叹,我们反更糊涂了。一首很好的白描的诗,夹在二十二句哲理的咏叹里,就不容易出头了!

所以我说:

平伯最长于描写,但他偏喜欢说理;他本可以作好诗,只因为他想兼做哲学家,所以越说越不明白,反叫他的好诗被他的哲理埋没了。

这不是讥评平伯,这是我细心读平伯的诗得来的教训。我愿国中的诗人自己要知足安分:做一个好诗人已是尽够享的幸福了;不要得陇望蜀,妄想兼差做哲学家。

十一.九.十九

(原载1922年10月1日《读书杂志》第2期)

同类推荐
  • 中国高考报告

    中国高考报告

    每年的中国大学考试就像一场战争,参加的人数和激烈程度是全世界罕见的,一个叫何建明的作家写的一部《中国高考报告》详尽记录了这个高考大国的高考实景。读后对中国的当代教育会有更多的认识。
  •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终于有一些人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纷纷赶去分享,开始四处寻找新的泉源。人类的历史不断重复着上述的故事……,让人永葆青春。后来,所在地的权贵在生命泉的周围树起的栅栏,世界上有一眼神奇的生命泉,并在门上安了锁,能去病强身,他们严格管那些前去求水的人并索取酬谢,它从地底涌出,这种做法违背了生命泉的本性,人闪发现生命泉后,泉水逐渐失去了生命活力并慢慢地枯竭,领受它的恩泽,生命泉开努在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涌流,它清澈甘甜,但是那些占有者并浊有意识到这种变化,在地表的某处不急不徐地流淌,他们仍垄断着那个泉源,相传,靠想象中的神奇之水牟利
  • 葡萄心情

    葡萄心情

    本书是朝左拉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完成的作品,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两部作品本应属非常“私有”的和个性化的东西,在创作之初,朝左拉本人并无意公之于众。
  • 我给总统当御医

    我给总统当御医

    李计留先生——一位中非友谊使者,获得总统嘉奖颁发“骑士勋章”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声名远播的非洲总统“御医”,在当代中国援非医疗史上颇具传奇和冒险色彩:他以精湛绝妙的中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先后“迷倒了”三任总统,对他赞不绝口;他和总统的关系极其微妙,有时亲密无间,有时伴君如伴虎,曾跟随总统到处出访,一享尊贵,有幸列席联合国大会,亦亲眼目睹了总统的婚姻和爱情复杂关系的内幕……
  • 寻找英雄

    寻找英雄

    洪常青、阿庆嫂、李侠、严伟才、高老忠、赵虎、张嘎等等著名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早已为人所熟知。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根据生活中的原型人物创造的。那么,这些英雄人物的原型又是谁呢?他们当年是怎样战斗的?至今尚存的原型人物(也是英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命运如何?这是为大家所关心的。《寻找英雄》作者,经过长期。深入的采访,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极大的热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还附有实地拍摄的原型照片,让读者一睹英雄的风采,从中获得裨益和启迪。
热门推荐
  • 探索木乃伊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探索木乃伊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以布瓜博士、乐乐淘等主要人物的冒险经历为主要内容。除了惊险刺激的内容,图书的每个章节都有相对应针对本章所讲述的主要内容的百科知识介绍,这些知识学习也是以科幻故事的生动形式表现出来,将集趣味性与知识性融于一体。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3)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恶少的小小新娘

    恶少的小小新娘

    什么情况?什么年代?居然到时下还会有娃娃亲?西门莉雪惊讶的瞪大了眼睛的同时已经成为了某人的准未婚妻。不不不,这一切都不是西门莉雪的意愿,所以,离家出走就显得如此理所应当。如果对方是跟自己青梅竹马的常磊,西门莉雪又有什么好反对?偏不巧,对方是大自己十几岁的大叔。Ohmygod。
  • 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

    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

    本书从孩子的心态、学业、志向、品德及应对挫折等五个方面入手,通过中外名人教子事例、哲理寓言、经典案例等,系统地提出了一个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的教育方案。本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信每位家长能从中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子良方。
  • 腹黑总裁的诱惑

    腹黑总裁的诱惑

    一个女人的插足,使得她和第一个男朋友阴差阳错的成为陌路,而后失忆的她与他相遇,原本在他看来,她像他的妹妹而已,一次再一次的巧合,有了后来的相爱。可是命运总是爱和她开玩笑,老天爷也嫉妒她的幸福……
  • 毒医倾天下

    毒医倾天下

    她是堂堂一代毒医,却因试药而亡,嗝屁之后,竟然穿越古代上演“诈尸”大戏,后来还被人硬塞给一个病入膏肓的太子。神马?要跟公鸡拜堂?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毒死,勿食,不谢!哪知传说中病入膏肓的太子却很猴急,拖着‘回光返照’的身体要对她就地正法,“妞,长得还不错。”“亲,我不是一个随便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警句

    警句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是郑振铎先生重要作品之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及时总结了国外自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重大考古发现,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等重要遗迹的发现和发掘历程,资料详尽,条理清晰,文辞生动,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