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0700000007

第7章 内篇谏下第二(2)

景公修建长台,打算把长台修筑的气势恢宏。一天风雨大作。景公和晏子一起入座饮酒,将宫里的乐工招来歌舞助兴。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晏子起身唱起歌来:“禾苗有穗啊颗粒无收,秋风吹来啊全部散落。风雨吹拂摇散它啊,上天凋敝生民啊!”唱完,转过头泪流满面,又张开双臂跳起了舞。

景公走近晏子,迫使他停下来,说:“今天先生给我告诫,我明白了,这是我的罪过啊。”于是撤去酒宴,取消劳役,不再修建长庲台。

景公为邹之长途晏子谏第七

[原文]

景公筑路寝之台①,三年未息;又为长庲之役,二年未息;又为邹之长途②。晏子谏曰:“百姓之力勤矣③!公不息乎?”公曰:“途将成矣,请成而息之。”

[注释]

①路寝:古代君王处理政事的宫室。②邹之长途:景公要从营丘修筑一条到达邹国的路,路长数百里,故谓之长途。③力勤矣:劳役太多了。

[译文]

齐景公修筑宫殿正厅的高台,三年还没有完工,接着征役建造长庲台,二年还没有完工,又修建到邹国的长路。晏子进谏说:“百姓的徭役太多了,国君不停下来能不能暂时消停一下吗?”景公说:“大路都快修完了,修完了再停止力役吧。”

[原文]

对曰:“明君不屈民财者,不得其利;不穷民力者,不得其乐。昔者楚灵王作顷宫,三年未息也;又为章华之台①,五年又不息也;乾溪之役②,八年,百姓之力不足而自息也。灵王死于乾溪,而民不与君归。今君不遵明君之义,而循灵王之迹,婴惧君有暴民之行,而不睹长庲之乐也。不若息之。”

公曰:“善!非夫子者,寡人不知得罪于百姓深也。”于是令勿委坏③,余财勿收,斩板而去之④。

[注释]

①章华之台:即章华台。②乾溪之役:楚灵王即位后,曾会诸侯于申,举兵伐吴,楚灵王十一年,兵次于乾溪,次年灵王弟弃疾杀王太子,灵王恐,逃走至山中,后自缢而死。③勿委坏:不要将已修筑好的路委弃损坏。④斩板:把缚夯筑路基模板的绳砍掉。按:古代筑墙筑路,均先于两侧立木板作模,然后填土夯实。

[译文]

晏子说:“君主耗尽民财,最终自己也不会获得丝毫的利益;君主使百姓精疲力竭,最终自己也能不能得到丝毫的快乐。过去,楚灵王修建顷宫,花了三年时间还没完工;又建章华台,花了五年时间还没完工;伐吴的乾溪战役打了整整八年,因为百姓的精疲力尽而自动结束的。楚灵王死在乾溪,百姓不答应把他的尸体运回国。如今君王不遵循圣明君主的道义行事,却按照楚灵王的足迹走,我恐怕君王有残害百姓的行为,却不能看见长庲台建成的那一天了,不如停止。”

景公说:“好!要不是先生刚才的教导,我还没有意识到得罪百姓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于是下令不要损坏已修好的道路,剩下的赋税不再收敛,拆掉筑路的模板,让服徭役的人回家。

景公春夏游猎兴役晏子谏第八

[原文]

景公春夏游猎,又起大台之役,晏子谏曰:“春夏起役且游猎,夺民农时①,国家空虚,不可。”景公曰:“吾闻相贤者国治,臣忠者主逸。吾年无几矣②,欲遂③吾所乐,卒吾所好,子其息矣④。”

晏子曰:“昔文王不敢盘游于田。故国昌而民安楚灵王不废乾溪之役,起章华之台,而民叛之。今君不革,将危社稷,而为诸侯笑。臣闻忠不避死,谏不违罪。君不听臣,臣将逝矣。”

景公曰:“唯唯⑤,将弛罢之。”未几,朝韦冏⑥解役而归。

[注释]

①夺民农时:使人民失去耕种的时机。②吾年无几矣:我剩下的年岁没有多少了。意思是说自己年老了。③遂:与下文的“卒”都有“终、尽”的意思。④子其息矣:您还是算了吧。⑤唯唯:应答的声音。⑥朝韦冏:朝,通“召”。韦冏,人名。

[译文]

景公春、夏两季都要去游玩打猎,又征发民众修筑大台。晏子劝谏说:“春、夏两季征发徭役,而且去游玩打猎,这样就让百姓错过了耕种的最佳时机,国家就会空虚,不可以这样做。”景公说:“我听说如果相国贤明,国家就治理得好;如果臣子忠诚,君主就安逸。我的寿命已经走到了尽头,我想尽情地做完我喜欢的事情,尽情做完我爱好的事情。您还是不要干涉的好吧。”

晏子说:“古代,周文王不敢享受游玩打猎的乐趣,所以国家昌盛,百姓安定乐业。楚灵王不取消乾溪的战役,又兴建章华台,所以百姓背叛了他。如今您如果不改正自己的过失,国家就会危险了,从而被诸侯们耻笑。我听说忠臣不怕死,劝谏君主也获罪。您假若不听从我的劝告,我将要离开您。”

景公说:“好,好,我将取消徭役。”不久,就召来韦冏,派他去废除徭役,让服役的人回家去。

景公猎休坐地晏子席而谏第九

[原文]

景公猎,休,坐地而食。晏子后至,灭葭而席①。公不说,曰:“寡人不席而坐地,二三子莫席②,而子独搴草③而坐之,何也?”

晏子对曰:“臣闻介胄④坐陈不席,狱讼不席,尸坐堂上不席⑤。三者皆忧也,故不敢以忧侍坐。”

公曰:“诺。”令人下席⑥,曰:“大夫皆席,寡人亦席矣。”

[注释]

①灭葭(jiā)而席:砍下苇子铺在地上当席子坐。葭,未秀穗的苇子。②二三子莫席:二三子,指身边的人。③搴(qiān)草:拔取草。④介胄:甲胄,铠甲和头盔。⑤尸坐堂上不席:尸体在堂上,守丧之人不坐席子。⑥下席:铺下席子。

[译文]

景公打猎累了,停下来休息,坐在地上吃饭,晏子很久了才到这里,他拔了很多芦苇垫在地上当席子坐。景公见了,很不高兴,说:“我没有垫席子,直接坐在地上,身边几个人也跟着自己坐在地上,而你却拔取芦苇当席子坐在上面,这是为什么?”

晏子回答说:“我听说,披甲戴盔的人在阵前从不坐席子,打官司的人从不坐席子,守丧的人在停放尸体的从不坐席子。这三种情况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忧伤,所以我不敢用表示忧伤的方式侍坐。”

景公说:“你说得对。”于是命人铺下席子说:“大夫都坐席子了,我也坐席子吧!”

景公猎逢蛇虎以为不祥晏子谏第十

[原文]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①所谓不祥也?”

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②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③,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④为不祥也!”

[注释]

①殆:大概。②是:这,指遇虎蛇之事。③任:听凭,信任。④曷:通“何”。

[译文]

景公外出打猎,在山上看见了虎,到了草泽又遇见了蛇。回来后,召见晏子问他说:“今天我外出打猎,在山上看见了虎,到了草泽看见了蛇,这可能就是所谓不吉祥的征兆吧?”

晏子回答说:“国家有三种不吉祥的事情,都与这些截然不同。国家有贤能的人而不懂得赏识,这是不祥之一;识得贤能的人而不任用他们,这是不祥之二;任用了贤能的人而不能委以重任,这是不祥之三。所谓国家有三种不吉祥的事情,就是这三种情况。如今君王在山上看见了虎,山本来就是虎藏身的地方;到了草泽遇见了蛇,草泽本来就是蛇出没的地方。到了虎藏身的地方,到了蛇出没的地方,看见了它们,怎么说是不吉祥呢?”

景公为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第十一

[原文]

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①。晏子谏曰:“君国②者不乐民之哀。君不胜欲③,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民必哀矣。夫敛民之哀,而以为乐,不祥,非所以君国者。”公乃止。

[注释]

①钟:古击乐器,青铜制。悬挂于架上,用槌叩击发音。②君国:统治国家。③不胜欲: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

[译文]

景公修筑高台,高台刚刚建成,又想铸造钟。晏子劝谏说:“当国家的一国之君,不把百姓的哀痛当成自己的悲伤。您的欲望永无止境,已经修筑了高台,如今又要铸造钟,这样就要对百姓加重赋敛,百姓必定对您痛心疾首。搜刮民财,百姓哀痛不已,君王乐此不疲,这是不吉祥的,这不是当国家君主的人应该做的。”景公这才打消铸编钟的念头。

景公为泰吕成将以燕飨晏子谏第十二

[原文]

景公为泰吕①成,谓晏子曰:“吾欲与夫子燕②。”

对曰:“未祀先君而以燕,非礼也。”

公曰:“何以礼为?”

对曰:“夫礼者,民之纪,纪乱则民失③。乱纪失民,危道也。”

公曰:“善。”乃以祀焉。

[注释]

①泰吕:即“大吕”,钟名。②燕:通“宴”,亦作“宴飨”、“燕飨”,指国君宴饮臣下。③民失:人民失去行动准则。

[译文]

景公大吕钟铸造完工,对晏子说:“我打算与先生一起宴饮。”

晏子说:“还没有用它去祭祀先君却用来宴饮作乐,这不符合礼仪。”

景公说:“还讲什么礼仪?”

晏子说:“礼仪,是约束百姓的纲纪,一旦纲纪混乱就会失去百姓,失去百姓,这是危险的做法啊。”

景公说:“说得对啊。”于是就先用大吕钟祭祀齐国的先君。

景公为履而饰以金玉晏子谏第十三

[原文]

景公为履,黄金之綦①,饰以银,连以珠,良玉之②,其长尺。冰月服之以听朝。晏子朝,公迎之,履重,仅能举足。问曰:“天寒乎?”

晏子曰:“君奚问天之寒也?古圣人制衣服也,冬轻而暖,夏轻而清。今君之履,冰月服之,是重寒也。履重不节,是过任也。失生③之情矣。故鲁工④不知寒温之节,轻重之量,以害正生,其罪一也;作服不常⑤,以笑诸侯,其罪二也;用财无功,以怨百姓,其罪三也。请拘而婕吏度之。”

公苦请释之⑥,晏子曰:“不可。婴闻之,苦身⑦为善者,其赏厚;苦身为非者,其罪重。”公不对。

晏子出,令吏拘鲁工,令人送之境,使不得入。公撤履,不复服也。

[注释]

①綦(qí):系鞋的带。②(qú):鞋头的装饰物,以色丝编织而成。③生:通“性”。④鲁工:鲁国的工匠。⑤不常:不符合常规。⑥公苦请释之:此句义不可通,当有脱误。⑦苦身:使自身苦,即自己吃苦。苦,用作使动词。

[译文]

景公做了一双鞋子,黄金锻造的鞋带,白银装饰的鞋面,珍珠连接其间,美玉装饰的鞋头,鞋总长一尺,在寒冷的月份穿着它来听取百官朝奏。晏子朝见景公,景公起身迎接他,可是鞋子太重,勉强能抬起脚。景公问:“天冷吗?”

晏子说:“君王为什么问天冷呢?古代的圣人裁制衣服,冬天的衣服质轻而暖和,夏天的衣服质轻而凉爽,如今君王的这双鞋子,冬月里穿上它,是愈发的寒冷,鞋子的重量也太重,脚的负担就重,这是违背人的本性了。因此鲁国的工匠不懂得鞋子要冷暖适度,轻重适量,用这样的鞋子来伤害人的正常本性,这是他的第一条罪状;裁制衣服不依照常规,因而被诸侯嘲笑,这是他的第二条罪状;耗费钱财但是没有成效,招致百姓怨恨,这是他的第三条罪状。请拘捕鞋匠,以便让官吏量罪判刑。”

景公说鞋匠制作这双鞋子也不容易,要求放过他。晏子说:“不行。我听说,自身苦而去做善事的,对他的赏赐就要丰厚;自身苦却去做坏事的,对他的惩罚要加重。”景公不回答。

晏子出朝,命令官吏拘捕那个鲁国鞋匠,派人把他遣送国境,不许他再踏入齐国半步。景公脱下鞋,从此不再穿了。

景公欲以圣王之居服而致诸侯晏子谏第十四

[原文]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①,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②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③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

“夫冠足以修敬④,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衣不务于隅阰之削⑤,冠无觚羸之理⑥,身服不杂采,首服不镂刻。且古者尝有衣挛领而王天下者⑦,其义好生而恶杀,节上而羡⑧下,天下不朝其服,而共归其义。古者尝有处橧⑨巢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

“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首服足以修敬而不重也,身服足以行洁而不害于动作。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⑩之制,下之润湿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雠。”

“今君欲法圣王之服室,不法其制。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为雠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注释]

①前“服”字之义为“穿”,后“服”字之义为“衣服”。②三王:指尧、舜、禹。③若:顺。④修敬:展现肃敬。⑤隅:角。舭:当为“肶”(zì),“眥”的异体字,本指衣的交领。引申为差、斜之意。⑥觚(gū):棱角。引申为方形花纹。羸:当作“蠃”(luó),通“螺”。引申为圆形花纹。⑦(zhì):缝,补缀。挛:卷曲。⑧羡:盈余。⑨橧(zēng):聚积柴木以作住处。⑩明堂:天子处理政事的朝堂。台:累土而成的高台。榭:建筑在高土台上的有屋顶而无墙壁的敞屋。雠:敌。

[译文]

景公问晏子:“我打算穿上古代圣王的服饰,居住古时圣王的房屋,这样做了,诸侯会来朝吗?”

晏子回答说:“如果效法古代圣王的节俭是可以的,这是任何人都没有异议的,如果效法他们的服饰、房屋,那不会带来什么好处的。夏禹、商汤、周文王穿着不同的服饰而得到天下打了天下,这说明不是因为服饰才使诸侯归附的呀。全心全意地爱护百姓,实实在在地执行善政,天下的人都感念他们的恩德,从而归附于他们的仁义。这就是着装节俭而百姓喜欢的缘故。

“帽子只要能表示庄敬就行了,不必刻意追求装饰华美;衣裳只要能蔽体御寒就行了,不必追求华贵无比。衣服上不裁制斜角削领,帽子不追求高狭的形状,身上的穿着不必多彩艳丽,头上戴的帽子不必镂刻花纹。再说,古代的人曾经有穿缝缀简朴,衣领卷曲的服饰而统有天下的,他们的仁义在于喜好百姓的安定而厌恶杀戮,君主节俭而百姓富庶有余,天下的人不是因为他们的服饰来朝拜,而是归附他的仁义。古时候曾经有人居住橧巢和洞穴,也从没有怨言,给予百姓财物,却不向百姓索取,天下不朝拜他们的居室,而是归附他们的仁义。

“到了三代裁制衣服,是为了增加敬肃之意。头上戴的帽子能够表示敬肃就行了,不要求贵重,身上穿的衣服能够行动自如就行了,不要妨碍行动。衣服的厚薄轻重只是为了方便身体的行动,使用钱财的多少也应该按照百姓的能力量力而行。后来,百姓不再建橧巢居住,是为了能更好地避风雨;不再筑洞穴居住,是为了能更好地避潮湿。因此,他们修建宫室的原则是,使地面的潮气不能浸上来,天上的寒暑之气不能侵入屋内。用土建的房屋也不描绘纹彩,用木头建的房屋也不雕刻图案,给百姓来了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头。等到这种良好的节俭风气衰败,衣服的奢侈也已经超出了古代表示敬重的本意,宫室的华美大大超过避开潮湿的标准,过多的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是与百姓为敌的做法。

“如今君王想效法古时候圣王的服饰,却不想效法他们的仁义制度,如果效法他们的节俭,即使不能完全治理好国家,但这样的做法也不会有什么害处的。如今君王您把楼台亭榭建得气宇恢宏,池塘挖得纵深无比,这样的贪念永无止境,追求刻镂的精巧细致、涂饰的华丽高贵,这样的欲望永不满足,那也是与百姓为仇敌啊。如果你真像我所忧虑的这样做了,恐怕国家就会有危险了,而君王也不会有什么太平日子了。君王希望诸侯来朝,不是很困难吗?君王的话错了。”

景公自矜冠裳游处之贵晏子谏第十五

[原文]

景公为西曲潢①,其深灭轨,高三仞②,横木龙蛇,立木鸟兽。公衣黼黻③之衣,素绣之裳,一衣而五彩具焉;带球④玉而冠且,被发乱首,南面而立,傲然。

晏子见,公曰:“昔仲父⑤之霸何如?”晏子抑首而不对。

同类推荐
  • 幕后新闻

    幕后新闻

    本书包括天下故事第一村揭秘,郑板桥真迹神秘失踪案,钟伟将军走红湖南民间口头文学,海瑞印章四百年流浪史,太极拳故乡遍地武林佳话,替毛泽东待客的韶山老妇等神秘篇章,满足天下读者对历史之谜的求解之心……
  • 大宋遗民的亡朝岁月

    大宋遗民的亡朝岁月

    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李想的北宋

    李想的北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种种李想曾经奢望而不得的东西一一被他揽进怀中。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在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灾难面前,李想拥有的所有一切都可能是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在李想相信了这次穿越于他而言是一次美丽的旅途之后,他却蓦然惊觉,辉煌的时代,已到了穷途末路。距离灭亡,还有十年。李想,你该怎么做?
  • 一寸河山一寸血3

    一寸河山一寸血3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3册,主要讲述了1937年到1938年,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的历史。
  • 大汉王朝4

    大汉王朝4

    本书为《大汉王朝》第四卷,以通俗的笔触和富于细节化的阐述,呈现历史最鲜活的一面。
热门推荐
  • 2013年散文排行榜

    2013年散文排行榜

    梳理总结了2013年我国散文创作的实绩,中国散文学 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三十几篇散 文佳作,编著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 判断,从而披沙拣金,把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 艺术魅力性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2013年中国散文排行榜》是一本散文作品合集 。
  • 美人救夫

    美人救夫

    新婚之夜,夫君暴毙。道士称:“七七四十九天,若能追回你家相公的魂魄,便能重续阳缘。”夫魂泣:“娘子!救我!”笑笑怒:“夫君!都跟你说了——不——要——怕!”美男?和尚?妖怪?统统跟在本娘子的屁股后面尽情地奔跑吧!
  • 救了豆腐救错郎

    救了豆腐救错郎

    【穿越】他本是地府的帅气霸道又无赖的狼王,好心救你,你却吞了姑娘一颗心!一次穿越转生的报复,他是不争气的公子,她是威风卖豆腐的厉害丫头:我说你,我们成亲仅是一纸契约,扑你老爹怀里撒娇去。
  • 苦命皇帝:明思宗

    苦命皇帝:明思宗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苦命皇帝明思宗》生动介绍了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凄惨一生。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互联网商业思维

    互联网商业思维

    围绕“互联网商业”关键词,《经理人》杂志意在用权威、热点的观念和事件为读者讲解“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开拓新商业模式。从互联网商战、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营销、互联网商业模式、互联网新平台运作方法以及对互联网未来发展预测的角度,全面阐述深入分析了极具价值的商业模式启发和最新的发展动态。
  • 大唐全才

    大唐全才

    王珂,一个装饰公司的小老板,在去一个新工程工地的途中因车祸来到大唐,他为了在这个时代站住脚跟,用他比别人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识在大唐帝国扇动他那蝴蝶翅膀,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人称他为大唐全才。
  • 消化性溃疡(贴心大夫丛书)

    消化性溃疡(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 岛上猎奇的故事

    岛上猎奇的故事

    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科幻故事的情节不是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
  • 柳墨妍传

    柳墨妍传

    江湖!多么让人热血沸腾的字眼!柳墨妍双眼冒出一蓬一蓬的红心,无限向往那片可以让人豪气云干,荡气回肠的地方。因此,在她第一百零一次女扮男装,到街上乱晃,妄图抓住一点点江湖的影子时,一个天神一样的盖世大侠终于出现了~她终于见到大侠了!她终于找到江湖了!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