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9500000036

第36章 楚策一(1)

齐、楚构难

[原文]

齐、楚构难①,宋请中立。齐急宋②,宋许之。子象为楚谓宋王曰③:“楚以缓失宋④,将法齐之急也。齐以急得宋,后将常急矣。是从齐而攻楚,未必利也。齐战胜楚,势必危宋:不胜,是以弱宋干强楚也。而令两万乘之国,常以急求所欲,国必危矣。”

[注释]

①构难(nàn南去):结下怨仇。②急:逼迫。③子象:楚人。④缓:宽松,宽厚。

[译文]

齐、楚两国之间结下了怨仇,宋国请求中立。齐国逼迫宋国与自己交好,宋国迫于淫威,不得不答应。子象考虑到楚国的利益,对宋王说:“楚国因为宽厚从而失去了宋国的支持,因此准备效法齐国逼迫宋国。齐国因为用卑鄙的手段得到了宋国,今后肯定经常采用这种手段对待宋国了。再说这个时候跟随齐国攻打楚国,未必会对宋国有利。假若齐国战胜楚国,势必危害宋国的利益;假若败了,这是用弱小的宋国去对抗强大的楚国。如果两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经常用胁迫的手段求得它们所要得到的,国家一定危险了。”

五国约以伐齐

[原文]

五国①约以伐齐。昭阳谓楚王曰:“五国以②破齐,秦必南图楚。”王曰:“然则奈何?”对曰:“韩氏辅国也,好利而恶难。好利,可营③也;恶难,可惧也。我赂之以利,其心必营。我悉兵以临之,其心必惧我。彼惧我兵而营我利,五国之事必可败也。约绝之后,虽勿与地可。”楚王曰:“善。”乃命大公事④之韩,见公仲曰:“夫牛阑之事,马陵之难⑤,亲王之所见也⑥。王苟无以五国之兵,请效列城五,请悉楚国之众也,以墙⑦于齐。”齐之反赵魏⑧之后,而楚果弗与地,则五国之事困也。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⑨?”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⑩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注释]

①五国:韩、赵、魏、燕、秦。②以:同已。③营:诱惑。④大公事:楚臣。⑤马陵之难:魏惠王三十年,齐破魏马陵。⑥亲王之所见也:应作,“王之所亲见也。”⑦墙:阻止,用作动词。⑧反赵魏:使赵魏返。指齐战胜赵魏于观津。⑨北方:指北方各诸侯国。昭奚恤:楚国相国。⑩无敢:不敢。长百兽:为百兽之长。长:用如动词,做首领。逆:违背,违抗。

[译文]

韩、赵、魏、燕、秦五国相互之间结盟打算讨伐齐国。楚将昭阳对楚王说:“五国攻破齐国之后,秦军必然从南边来侵犯楚国。”楚王说:“既然这样,那怎么办好呢?”昭阳回答说:“韩国是五国的唇亡齿寒的盟邦,既贪图蝇头小利又不敢打仗。贪图小利,可以用土地引诱它;不敢打仗,可以用战争恐吓它。我们用好处贿赂韩国,他们的心一定被引诱过来。我们再用全部军队逼近韩国,他们内心必然害怕我们。一旦他们害怕我们的军队攻打他们,却又被我们的土地所引诱,五国的战事一定不会成功。我们阻断五国的盟约之后,即使不把土地给韩国,也没什么关系。”楚王说:“好吧。”于是派大公事出使韩国,大公事见到韩公仲说:“牛阑的战争,马陵的战事,都是韩王亲眼所见。如果韩王不依附五国的军队,我们就献出五座相邻的城邑给你们,而且我们还打算发动楚国全部军队,去阻止齐国的挑衅。”当齐军在观津战胜赵、魏联军之后,楚国果真没把土地给韩国,从此之后,五国的征战陷入困境。

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畏惧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的吗?”大臣们都默不作声。江乙回答说:“老虎捕捉各种野兽吃,逮住了一只狐狸。狐狸说:‘您是不敢吃我的。天帝让我做百兽的首领,现在您想吃我,这是违抗天帝的命令。您如果觉得我欺骗了您,我请求您答应我走在前面,您跟随在我的后面,看各种野兽见到了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各种野兽看见他们都逃走了。老虎不明白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走的,却认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披甲的士兵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就像各种野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昭奚恤与彭城君议于王前

[原文]

昭奚恤与彭城君议于王前①,王召江乙而问焉。江乙曰:“二人之言皆善也,臣不敢言其后②。此谓虑贤也③。”

[注释]

①彭城君:楚人。②不敢言其后:即不敢在他们议论之后再说什么。其实江乙还是有话要说,只是装得谦虚不说而已。③此谓虑贤也:这就叫做不使大王怀疑贤者的言论。

[译文]

昭奚恤和彭城君在楚王面前讨论国家大事,楚王召来江乙问昭奚恤和彭城君的议论的结果怎么样。江乙说:“两个人的言论都很有道理,我不敢在他们议论之后再说什么。这就叫做不使大王怀疑贤者的言论。”

邯郸之难

[原文]

邯郸之难,昭奚恤谓楚王曰:“王不如无救赵,而以强魏;魏强,其割赵必深矣。赵不能听,则必坚守,是两弊①也。”景舍曰:“不然,昭奚恤不知也。夫魏之攻赵也,恐楚之攻其后。今不救赵,赵有亡形②,而魏无楚忧,是楚、魏共赵也。害必深矣!何以‘两弊’也?且魏令兵以深割赵,赵见亡形,而有楚之不救己也,必与魏合而以谋楚。故王不如少出兵,以为赵援。赵恃楚劲,必与魏战,魏怒于赵之劲,而见楚救之不足畏也,必不释赵。赵、魏相弊,而齐、秦应楚则魏可破也。”楚因使景舍起兵救赵。邯郸拔③,楚取睢、濊之间。

[注释]

①两弊:指两败俱伤。②亡形:形势危亡。③拔:攻下。

[译文]

赵国的都城邯郸被魏军的围困,楚令尹昭奚恤对楚王说:“大王为什么不救援赵国,反而出兵去帮助魏国;您这样做了,魏国的实力将会更加强大,肯定会让赵国多割让土地。但赵国是不可能答应魏国的要求的,肯定会坚守自己的国土,这样一来,一个是强攻,一个是死守。赵、魏两国便会两败俱伤。”景舍说:“你说的情况不对呀,昭奚恤是不了解事情的真相。魏国想要攻打赵国,却又担心楚国会从后面偷袭。如果我们不救援赵国的话,赵国便会面临亡国的危险,而魏国却没有楚国攻打魏国的后顾之忧,这就相当于是楚、魏两国在共同讨伐赵国,赵国需要割让的土地必然会更多了。为什么说赵、魏将会‘两败俱伤’?再说魏国又不用损伤太多的兵力,就可以从赵国获得更多的土地,赵国面临危亡之势,又因为楚国没有对自己施以援助,肯定会去和魏国联合,一起去攻打楚国。因此,大王为什么不少量地出兵,但仍去救援赵国,赵国凭借楚国的援助,必然会和魏国对抗到底,而魏国对赵国力量的增强也将感到恼怒,又意识到楚国的救助实际上是不值得害怕的,便必定不会放松对赵国的攻击。赵、魏两国互相削弱了彼此的国力,齐、秦两国便可以趁着楚国帮助赵国,赵、魏两国互相攻战的时机去攻打魏国,那样的话,魏国必将会被打败。”于是楚王便派景舍带兵前去救援赵国。最终,赵国的国都邯郸被攻下了,楚国最终也得到了魏国的睢、濊两水之间的土地。

江乙欲恶昭奚恤于楚王

[原文]

江乙欲恶昭奚恤于楚王,而力不能,故为梁山阳君请封于楚①。楚王曰:“诺。”昭奚恤曰:“山阳君无功于楚国,不当封②。”江乙因得山阳君与之共恶昭奚恤。

[注释]

①欲恶昭奚恤于楚王:想要使楚宣王讨厌昭奚恤。②不当封:不应该加封。

[译文]

江乙想在使楚宣王讨厌昭奚恤,可是感到自己的力量不够,于是就替魏国山阳君向楚宣王请求封赏。楚宣王说:“好。”昭奚恤说:“山阳君对楚国并没有什么功劳,不应当加封。”江乙由此取得山阳君的好感,跟他共同讨厌昭奚恤。

魏氏恶昭奚恤于楚王

[原文]

魏氏恶昭奚恤于楚王,楚王告昭子。昭子曰:“臣朝夕以事听命,而魏入吾君臣之间,臣大惧。臣非畏魏也!夫泄吾君臣之交,而天下信之,是其为人也近苦矣①。夫苟不难为之外,岂忘为之内乎②?臣之得罪无日矣。”王曰:“寡人知之,大夫何患?”

[注释]

①苦:恶。②夫苟不难为之外:即夫苟外为之不难的倒装。其意为假如一个外国人这样做感到不难。岂忘为之内:即岂内忘为之的倒装。其意为难道国内别有用心的人会忘记这样干吗?

[译文]

魏国人在楚宣王面前说昭奚恤的坏话,楚宣王把这件事告诉了昭奚恤。昭奚恤说:“我从早到晚尽心尽力的替大王办事,誓死听从大王的命令,而一个魏国人却能挑拨我们君臣的关系,我很害怕。但是我不是害怕这个魏国人!我害怕的是他把我们君臣之间的关系泄露出去,这让诸侯又听信那些离间之辞,这样的人为人实在太可恶了。如果一个外国人这样做都很容易,难道国内别有用心的人不会这样做吗?我获罪也指日可待了。”楚宣王说:“我明白这些事情,您还担心什么呢?”

江乙恶昭奚恤①

[原文]

江乙恶昭奚恤,谓楚王曰:“人有以其狗为有执而爱之②。其狗尝溺井,其邻人见狗之溺井也,欲入言之。狗恶之,当门而噬之。邻人惮之,遂不得入言。邯郸之难,楚进兵大梁,取矣,昭奚恤取魏之宝器。以居魏知之,故昭奚恤常恶臣之见王。”

[注释]

①江乙:又名江一、江尹。②有执:忠于职守。

[译文]

江乙厌恶昭奚恤,他在楚王面前诽谤说:“有个人因为自己的狗忠于职守,所以很喜欢这只狗,有一次狗把尿撒到井里了,他的邻居瞧见了,打算把这回事告诉狗的主人,可是狗内心有鬼,就守在自家的大门口,见来人就咬。邻居很害怕,始终没法子进去告状。邯郸之战时,楚国派兵攻取了大梁,昭奚恤私自掠取了魏国的宝器。我当时正好在魏国,所以知道这件事,就因为怕这个事情被大王知道,昭奚恤不愿意让我见到大王。”

江乙欲恶昭奚恤于楚

[原文]

江乙欲恶①昭奚恤于楚,谓楚王曰:“下比周②则上危;下分争③,则上安。王亦知之乎?愿王勿忘也。且人有好扬人之善者,于王何如?”王曰:“此君子也,近之。”江乙曰:“有人好扬人之恶者,于王何如?”王曰:“此小人也,远之。”江乙曰:“然则且有子杀其父,臣弑其主者,而王终已④不知者何也?以王好闻人之美,而恶闻人之恶也。”王曰:“善。寡人愿两闻之。”

[注释]

①恶:毁谤。②比周:互相结党。③分争:纷争。④已:应作己。此章重出,见下。

[译文]

江乙想在楚王面前毁谤昭奚恤,于是就对楚王说:“大王下边的大臣结党营私,大王的地位就危险了;大王下边的大臣争强斗胜,大王的地位就安稳了。大王也知道这个道理吧?希望大王不要忘记这一点。有的人喜欢表扬别人的长处,大王认为这样的人怎么样?”楚王说:“这是君子,我要多亲近这样的疼。”江乙说:“有的人喜欢说别人的坏话,大王认为这样的人怎么样?”楚王说:“这是小人,我得离他远点。”江乙说:“这么说来,儿子要杀他的父亲,臣子要杀他的大王的事,可是大王却被蒙在鼓里,为什么呢?因为大王喜欢听人家说好话,却讨厌听别人说坏话。”楚王说:“好啊,我愿意两方面都听。”

江乙说于安陵君

[原文]

江乙说于安陵君曰①:“君无咫尺之功,骨肉之亲,处尊位,受厚禄,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②,何以也?”曰“王过举而已。不然,无以至此。”

江乙曰:“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③落而爱渝。是以嬖女不敝席,宠臣不避轩④。今君擅楚国之势,而无以深自结于王,窃为君危之。”安陵君曰:“然则奈何?”“愿君必请从死,以身为殉,如是必长得重于楚国。”曰:“谨受令⑤。”

三年而弗言。江乙复见曰:“臣所为君道,至今未效。君不用臣之计,臣请不敢复见矣。”安陵君曰:“不敢忘先生之言,未得间也。”于是楚王游于云梦⑥,结驷⑦千乘,旌旗蔽日,野火之起也若云霓,兕⑧虎嗥之声若雷霆,有狂兕⑨车依轮而至,王亲引弓而射,壹发而殪。王抽旃⑩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乐此矣??安陵君泣数行而进曰:“臣入则编席,出则陪乘。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又何如得此乐而乐之。”大王说,乃封坛为安陵君。君子闻之曰:“江乙可谓善谋,安陵君可谓知时矣。”

[注释]

①安陵君:名缠(tán坛,又读dān但),楚宣王的宠臣。②无咫尺之功:形容没有一点功劳。③华,同“花”。④嬖(bì闭)女:受宠幸的美女。不敝席:不等席子破了。言时间之短。轩: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⑤受令:犹言接受教导。⑥云梦:两湖名。⑦驷:古人驾车都是一辆车四匹马,中间称为两服,两旁称为两骖,因此称为驷。⑧兕:雌犀牛,独角。⑨:通牂,有冲顶过来的意思。⑩旃:曲柄旗帜。旄:旗上饰有旄牛尾。编席:坐席相接。

[译文]

江乙劝说安陵君说:“您对楚国没有一点功劳,与楚王也没有血亲关系,却身居高位,享受优厚的俸禄,全部楚国的人,见到您没有一个不行大礼参拜的,这是为什么?”安陵君说:“这是因为大王抬举我罢了。如果不是这样,什么原因也不会促使我达到现在的荣誉。”

江乙说:“用金钱与别人结交,当金钱用尽交情就断绝了;用美色与别人交往,当年老色衰爱心就会改变。所以,受宠幸的美女不等坐席破了,就被抛弃了,受宠幸的臣子不等车坏了,就被罢黜了。现在您独揽楚国的权势,而自己也没有什么可与楚王深交的东西,我私下里为您感到危险。”安陵君说:“既然如此,那么怎么办?”江乙说:“希望您一定向大王请求随他一起死,亲自为他殉葬。这样,您一定能在楚国长久得到重用。”安陵君说。“虚心地接受您的教导。”

过了三年,安陵君还把为楚王殉葬的事告诉楚王。江乙又见安陵君说:“我给你提出的建议,至今您也都没有去做。既然您不采纳我的计谋,我就不想再见到您了。”安陵君说:“我哪里敢忘记先生的教诲,只是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罢了。”在这时候楚王到云梦去打猎,车马成群结队,一千辆马车排成长龙,旌旗遮天蔽日,野火烧起来犹如云霞彩虹一般,犀牛老虎嗥叫的声音好象雷霆一样,这时有一条狂怒的犀牛冲着车轮横冲直撞过来,楚王拉弓射箭,一箭把犀牛射死。楚王随手抽出一根带牦牛尾的旗帜,用旗杆按住牛头,仰天大笑,说:“实在太兴奋啊,今天的游猎!我万岁千秋以后,又有谁能和我一起享受今天这样的快乐呢?”安陵君泪流满面地走上前来,说:“我在宫中就与大王同席共坐,出门在外就陪伴大王乘车。如果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希望能够亲身奔赴黄泉,变做褥草替大王抵御蝼蚁的啃食,又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事呢?”楚王听了这话,内心十分喜悦,才设坛正式封他为安陵君。后来人们听到这事都说:“江乙可以说是善于谋划,安陵君可以说是懂得把握时机。”

江乙为魏使于楚

[原文]

江乙为魏使于楚①,谓楚王曰:“臣入竟,闻楚之俗,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②,诚有之乎‘?”王曰:“诚有之。”江乙曰:“然则白公之乱③,得无遂乎?诚如是,臣等之罪免矣。”楚王曰:“何也?”江乙曰:“州侯相楚,贵甚矣而主断,左右俱曰‘无有④’,如出一口矣。”

[注释]

同类推荐
  • 大秦王朝3

    大秦王朝3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早已中断,而中华文明则一脉相承,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一路坚强地走过来。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远古传说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息,创造出了无数辉煌的文明成就。可以说,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随时供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精神营养。作为中国人,特别是对年轻的一代来说,了解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大事,继承中国的文化传统,感悟中国人的生存智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 颠倒鸳鸯

    颠倒鸳鸯

    林翔,一个形象设计师,坐在飞机上,突然天气发生异象,穿越时空来到古代,竟然掉到了烟花巷,被迫男扮女装,还竟然有人看不出他男的,以为他是女的,喜欢上“她”。林翔不知道招惹谁了,莫名其妙的被追杀~!“你们认错人了”林翔心里那个冤啊~!竟然有两个林翔~!
  • 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明史演义

    明史演义

    明太祖朱元璋,应运而兴不数年即驱逐元帝,勉强支持了数十百年终弄到一败涂地,把明祖创造经营的……,其问如何兴,如何盛,如何衰,如何亡统有段极大的原因。但总属普通说法,不能便作代兴衰的确证。明代由兴而衰由盛而亡,却蹈着元朝五大覆辙:第一弊是骨肉相残,第二弊是权阉迭起,第三弊是奸贼横行,第四弊是宫闱恃宠第五弊是流寇殃民。先贤有言:“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国必兴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国必衰亡。此外还有国内的党争,统一华夏,嗣后传世十二,凡十七帝历二百七十有六年,国外的强敌,胶胶扰扰,愈乱愈炽,这句话虽是古今至言,明朝的系统是汉族为主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袖手天下美人谋

    袖手天下美人谋

    十岁入宫,即已深知愁滋味。锦衣玉食敌不过宫墙内的孤独。有我在的地方,就要有你。喜怒无常的他,曾几何时,是她唯一的温柔,唯一的爱恋。幸福的时光,总是转瞬即是,他却一直陪伴着她,仿佛要到地老天荒。原来,这么快,就已经老了。
  • 女帝养成系统

    女帝养成系统

    系统:您好,欢迎使用女帝养成系统!静娴:“妖……妖物!”系统:你还在男权社会里苦苦挣扎或是死心麻木吗?你还在梦想靠着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吗?清醒吧女人!女帝养成系统,助你摆脱男性的桎梏,掌控男权的社会!静娴:“简直大逆不道!”系统:系统出品各色丹药,质量保证,药到病除!你想用它救弟弟吗?静娴:“……我,我该怎么做?”其实,这就是一只真正的大家闺秀在系统的诱拐下,从侯府奋斗到皇宫,最终终于成功的故事!
  • 思路决定出路全集(白金珍藏版)

    思路决定出路全集(白金珍藏版)

    财富和成功,都源于思考和行动。财富的形成和成功的实现,都始于思想中对财富和成功的渴望!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勤于思考。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生活状态,因此,要想改变生活状态,首先要改变想法。本书就是告诉人们如何运用思路来找到财路和如何运用思路来找到出路,从而成就一个成功的人生。点子是创新和发展的灵魂,思路是寻求出路的指针。无论是遭遇逆境还是正处于坦途中,理清头绪都会让人找对继续走下去的路。人们在事业、工作、人际关系、爱情、生活等方面都难免会遭遇种种困境和难题,正确的思路会让这些难题迎刃而解。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没有想到;不是我们想不到。而是我们根本没有去想。
  • 左手遇见,右手离别(全本)

    左手遇见,右手离别(全本)

    我这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正文简介】秋忆南觉得,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个人,仅仅只见过一面,却是想忘而忘不了的人,总觉得该为她做些什么,付出点什么。那个人的名字叫水悠然。他记住她是源于第一次相逢时的怦然心动,是冥冥中的注定。他说:他要让她成为这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水悠然觉得,这世上也总有那么一个人,甚至没有见过面,仅仅知道他的名字,也会将他牢牢深记。那个人的名字叫秋忆南。因为他是她大学奖学金的资金赞助人,是她大学期间大部分生活费的来源之所。她说:我们的一生,只不过在寻找,寻找一个人,用一转瞬爱上,一辈子回忆。这样的两个人,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彼此的纠缠,彼此的牵绊,还有彼此的那份心动。他们彼此错过了六年,都以为六年的时间,足够他们忘了彼此,忘记一切该忘记的东西,却原来发现,他们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六年的时间其实可以很快,快到美好的仿佛还在眼前,伤痛的却还来不及遗忘。六年前,她突然离去,留下满世界疯狂找她的他。六年后,她从英国归来,在那最美好的秋日与他再次相遇。只是那时的他,已经不再是六年前那个只会疼她,爱她,惯她的阿南了!他们的爱,被时间搁置了整整六年。他们的爱,彼此融入骨髓,刻骨铭心!他们的爱,隔了那六年的光阴,能否继续,谱一曲秋日私语?
  • 丹宫之主

    丹宫之主

    她是唐婧也是云婧,她真的重生回来了,回到了小辰界破碎前夕,回到了仙魔俩族终末之战的开端,回到了这个风云激荡的混乱大时代的转折点……重生这一世,她要好好保住自己的一对小包子!
  • 余罪

    余罪

    警中有位前辈告诉我:慈不掌兵、善不从警。好人当不了警察,因为善良在作奸犯科的人看来,是一种可笑的懦弱。我很不幸,不是一个善良,也不是一个懦弱的人,那些千奇百怪的犯罪,形形色色的罪犯,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得不像他们一样思考,不得不像他们一样行事,因为我无时无刻都在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抓住他们。我叫余罪,我是刑警,这是我的故事,一个迷茫、困惑、冲动、激烈的故事………
  • 天目

    天目

    右手捏着一片残旧的纸片,陈铭的双目骤然而变,漆黑的眼瞳缓缓的变成一片雪白,仿佛一片放大的雪花,眼白散发着幽幽的蓝光,点点雪花飘落,视线中,手中的纸片开始一点点的复原,紧接着,待到纸片彻底复原后,脑海中猛然显现出了一门逆天武技。眼睛恢复原状,陈铭甩手丢开了手中的纸片,旋即目光平静的看向左手边,那里赫然便放着一叠堆得高高的各种残破物件......这里有强大的武者,捉星拿月,易如反掌。这里同样有普通的凡人,为着永恒的力量,不断的努力。当天外异客,带着一双天目降临此世,本就混乱的世界,将被搅的愈发的混乱,对面着正与邪,善与恶,爱与恨,天目少年如何强势崛起,一切尽在本书之中。弥煞新书《无尽世界穿梭者》已上传,新书期间,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哇!
  • 侠女笑泪之断情剑

    侠女笑泪之断情剑

    这是一部反映西汉末年百姓与朝廷之间矛盾日趋激化的长篇武侠小说。女主人翁天生笑洒泪珠,后来由世外高人指教,行侠丈义,杀富济贫,用以笑泪得天独厚的绝世功夫摆平了天下武林败类。她的母亲施展“小剑”杀开一条血路……故事情节深刻地描绘了人性的美与丑以及紧张而又曲折的情景场面。写爱,爱之铭心。写恨,恨之入骨。一波三折,扣人心弦。……那女婴突然开了腔:“娘,我不会哭,我生来只会笑,我要笑得山崩地裂,我要笑得海水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