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400000005

第5章 俶真训(1)

[题解]

“俶”是初始、开始的意思,“真”是淳朴、本真。俶真,指宇宙开始阶段本真、纯朴。

本篇与《原道》相同,也是论道,但着重点则从人与“道”的关系角度进行论述。文章开篇,作者就把万物萌生分为三个阶段,并对宇宙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几种形状进行了描述,从而指出宇宙纯朴无华的初始阶段是最美好的,最能显现“道”的精神。在此基础上,作者详细评论了真人、圣人、贤人、俗人看待“道”的不同态度,并通过对“至德之世”、伏羲氏、神农黄帝、昆吾夏后、周室之衰这五个历史发展时期的社会状态的评论,指出伴随社会的发展,“道散而为德,德溢而为仁义,仁义立而道德废”,导致人们纯朴消失,巧诈萌生,欲望不止,争斗不休。所以人类只有除去一切杂念,维持天性,归真返朴,天下才能获得真正的治理。

[原文]

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有有者,有无者,有未始有有无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

所谓有始者,繁愤①未发,萌兆牙蘗,未有形埒垠堮,无无蠕蠕,将欲生兴而未成物类。

有未始有有始者。天气始下,地气始上,阴阳错合,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之间,被德含和,缤纷茏苁,欲与物接而未成兆朕。

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虚无寂寞,萧条霄雿,无有仿佛气遂,而大通冥冥者也。

有有者。言万物掺落,根茎枝叶,青蔥苓茏,萑蔰炫煌,蠉飞蠕动,蚑行哙息,可切循把握而有数量。

有无者。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扪之不可得也,望之不可极也,储与扈冶②,浩浩瀚瀚,不可隐仪揆度而通光耀者。

有未始有有无者。包裹天地,陶冶万物,大通混冥,深闳广大,不可为外;析豪剖芒,不可为内;无环堵之宇,而生有无之根。

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天地未剖,阴阳未判,四时未分,万物未生,汪然平静,寂然清澄,莫见其形,若光耀之问于无有,退而自失也。曰予能有无,而未能无无也。及其为无无,至妙何从及此哉?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逸我以老,休我以死。善我生者,乃所以善我死也。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人谓之固矣。虽然,夜半有力者负而趋,寐者不知,犹有所遁。若藏天下于天下,则无所遁其形矣。物岂可谓无大扬攉③乎?一范人之形而犹喜。若人者,千变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弊而复新,其为乐也,可胜计邪?譬若梦为鸟而飞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觉而后知其梦也。今将有大觉,然后知今此之为大梦也。始吾未生之时,焉知生之乐也?今吾未死,又焉知死之不乐也?

昔公牛哀转病也,七日化为虎,其兄掩户而入觇之,则虎搏而杀之。是故文章成兽,爪牙移易,志与心变,神与形化。方其为虎也,不知其尝为人也;方其为人,不知其且为虎也。二者代谢舛驰,各乐其成形,狡猾钝惛,是非无端,孰知其所萌?夫水向冬则凝而为冰,冰迎春则泮而为水,冰水移易于前后,若周员而趋,孰暇知其所苦乐乎?

是故形伤于寒暑燥湿之虐者,形苑而神壮;神伤乎喜怒思虑之患者,神尽而形有余。故罢马之死也,剥之若槁;狡狗之死也,割之犹濡。是故伤死者其鬼娆,时既者其神漠,是皆不得形神俱没也。夫圣人用心,杖性依神,相扶而得终始,是故其寐不梦,其觉不忧。

[注释]

①繁愤:积聚散发。②储与扈冶:广大的意思。③扬攉:约略、大概。

[译文]

宇宙的发展,临近的是“有开始的时候”,偏远的是“有未曾有开始的开始的时候”,更远的还有“未曾有开始的未曾有开始的开始的时候。”宇宙萌发了现实存在的万物,但是也出现了物体以外的广阔宇宙空间。远的就是未曾有的广阔宇宙空间,再远的就是未曾有的未曾有的广阔宇宙空间。

所说的“有开始的时候”,是指万物集聚而要散发,萌发初生,没有形成界限,蠢蠢欲动,万物即将兴起而产生物类的时候。

“有未曾有开始的开始的时候”,上天之气开始降落,大地之气开始上升,阴气和阳气彼此交错,互相悠然地追逐融通在宇宙之间,掩盖着德泽,蕴含着中和之气,混杂集聚,想和万物交接而不见形迹。

“有未曾有开始的未曾有开始的开始的时候,”上天蕴含的中和之气没有降落,大地含有的和气没有上升,空虚冷清,荒凉深邃,没有象要成气而通达的昏暗的样子。

天地出现了现实存在的万物(“有”),指的是万物参差错落,根茎枝叶,青翠繁盛,色彩鲜艳,昆虫和爬虫,用脚走路的和用嘴呼吸的,能够用手触摸而有数量。

有物体以外的广阔宇宙空间(“无”)。走近它看不到形体,倾听它闻不到声音,抚摸它得不到,望它不到边,广阔无垠,不能度量而通向无形。

远的是未曾有的广阔宇宙空间。包括了整个天地,孕育了万物,并且通达着“道”。幽深而广大,不能确定外部边界,解剖分开豪芒,也没有办法确定内在边际。没有稳定的上下四方,这是能出现“有”和“无”的根本。

再远的就是未曾有的未曾有的广阔宇宙空间。天地还没有分离,阴阳没有分开,四季没有分明,万物没有出现,平静地像池水,安静地清澈见底,没有办法看见它的形体,就像无形光耀问“无有”一样,退下后便自然失去了。光曜说,我能到达近的有“无”的境界,我却不能到达“无无”的境界。等待到达“无无”的境界,“至妙”又怎么可以到达呢?

天地包容了我,给予了我一定的形体,而且用生让我一直劳累,用老让我获得清闲,用死亡让我安歇。羡慕我活着和羡慕我死去的真正原因是相同的。把船藏在沟壑里,把山藏在大泽中,人们感觉这样做就很牢固了。即便这样,半夜里还是会有大力士把它背跑了,睡着的人们不曾知晓,这是因为他们感觉将小物藏在大处是安全的,但还是不免失去。如果把天下万物都藏在天下这个地方,那么就无所谓失去了。怎么能够说事物没有一个基本的轮廓呢?一旦被造化成人就欢喜起来。但是像天地造就人那样,所造就的东西成千上万,没有终尽,不只是人人一种。东西只要坏了就会更改,它们的快乐,能算得过来吗?就像你梦中变为鸟儿飞上了天,梦中变为鱼儿游进了深渊,当你还在梦中时不晓得是在做梦,等您醒来才发现是在做梦。要是有一天你能大彻大悟,你就会发现全部的一切都只是一场大梦。在我还没有出生时,哪里晓得生的快乐呢?如今我还没死,如何能够说死是不快乐的呢?

先前公牛哀得了“转病”,七天后成为了老虎,他的哥哥打开门,前来看看他,谁晓得这老虎竟然将他咬死了。所以人一旦变为了兽类,人的手脚也就长出了尖爪,人的牙齿就成了利齿,心志、性情、神形都发生了改变。当公牛哀变为虎的时节,不知道他一度还是人;当他还是人的时节,并不能预测他能变为虎。两个形体互相转换、背道而驰,各自对既成的形体还是很欢喜的,故而可见狡猾和愚钝,根本分不出谁对谁错,谁能弄清楚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呢?水到冬天就成为了冰,冰到春天又成为了水,水和冰的互相转化,就像是绕圈转,谁有闲工夫去弄清楚它们的苦和乐呢?

故而形体受到寒暑燥湿之类的侵害,身形就变得枯衰,不过精神却是健盛的;精神遇到喜怒和思虑的折磨而受到损伤的人,精神被耗尽不过形体还是健全的。所以,马由于疲惫而死后,剥去皮之后,身体就像枯木;健壮的狗死后,宰割后它的肉还有光泽。故而死于意外损伤的人,他的灵魂是不得宁静的;寿终正寝的人,他的精神宁静默然,这两种人皆不能到达形神一起消失的地步。而得道的圣人使用心思,倚靠本性,凭借精神的帮助,可以尽享天年,故而他睡时不做梦,醒后也没有苦恼。

[原文]

古之人,有处混冥之中,神气不荡于外,万物恬漠以愉静,搀抢衡杓之气,莫不弥靡,而不能为害。当此之时,万民猖狂,不知东西,含哺而游,鼓腹而熙,交被天和,食于地德,不以曲故是非相尤①,茫茫沈沈,是谓大治。于是在上位者,左右而使之,毋淫其性;镇抚而有之,毋迁其德。是故仁义不布而万物蕃殖,赏罚不施而天下宾服。其道可以大美兴,而难以算计举也。是故日计之不足,而岁计之有馀。

夫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古之真人,立于天地之本,中至优游,抱德炀和,而万物杂累焉,孰肯解构人间之事,以物烦其性命乎!

夫道有经纪条贯,得一之道,连千枝万叶。是故贵有以行令,贱有以忘卑,贫有以乐业,困有以处危。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据难履危,利害陈于前,然后知圣人之不失道也。是故能戴大员者履大方,镜太清者视大明,立太平者处大堂,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是故以道为竿,以德为纶,礼乐为钩,仁义为饵,投之于江,浮之于海,万物纷纷,孰非其有?

夫挟依于跂跃②之术,提挈人间之际,撢掞挺挏③世之风俗,以摸苏牵连物之微妙,犹得肆其志,充其欲,何况怀瑰玮之道,忘肝胆,遗耳目,独浮游无方之外,不与物相弊,中徙倚无形之域,而和以天倪者乎?若然者,偃其聪明,而抱其太素,以利害为尘垢,以死生为昼夜。是故目观玉辂琬象之状,耳听《白雪》、《清角》之声,不能以乱其神;登千仞之溪,临蝯眩之岸,不足以滑其和。譬若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则至德天地之精也。是故生不足以使之,利何足以动之?死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恐之?明于死生之分,达于利害之变,虽以天下之大,易骭之一毛,无所概于志也。

夫贵贱之于身也,犹条风之时丽也;毁誉之于己,犹蚊虻之一过也。夫秉皓白而不黑,行纯粹而不糅,处玄冥而不暗,休于天钧而不,孟门终隆之山不能禁,唯体道能不败,湍濑旋渊吕梁之深不能留也,太行石涧飞狐句望之险不能难也。是故身处江海之上,而神游魏阙之下,非得一原,孰能至于此哉!

是故与至人居,使家忘贫,使王公简其富贵而乐卑贱,勇者衰其气,贪者消其欲,坐而不教,立而不议,虚而往者实而归,故不言而能饮人以和。是故至道无为,一龙一蛇,盈缩卷舒,与时变化。外从其风,内守其性。耳目不耀,思虑不营。其所居神者,臺简以游太清。引楯万物,群美萌生。是故事其神者神去之,休其神者神居之。

道出一原,通九门,散六衢,设于无垓坫④之宇。寂漠以虚无,非有为于物也,物以有为于己也。是故举事而顺于道者,非道之所为也,道之所施也。

[注释]

①曲故:巧诈。尤:怨恨。②跂(qì)跃:矜躁不正之道。③撢掞(tàn yǎn)挺挏(dònɡ):形容小人钻营的丑态。④设:施予。垓(gāi)坫:边际。

[译文]

古代有人处在混沌玄冥之中,精神气志不会消散,对待万物可以保持恬漠宁静,彗星及妖气即使时常出现,但却没有给人带来灾害。这个时节,百姓悠然自得、自由自在,没有东和西的计较;他们含着食物四处游荡,拍打着肚皮四处嬉戏;大家一块沐浴着苍天所赋的和气,承载着大地所赐的恩德;没有由于巧诈和是非导致怨恨;天下一派兴盛的气象,这便是所谓的“大治”。这时处高位的人开始使用百姓,让他们劳作,但并不对他们宁静的本性进行干扰;对他们进行安抚,以占有他们,但不更改其天德。故而没有必要刻意去施仁义,万物自然就开始繁衍;没有必要实施赏罚措施,天下自然就归附。此种治理的“道术”,能够像称颂天地之美那般来加以颂扬,不过却不能具体计量。故而,按天来计算是不够的,不过按一年来计算却是有余的。

鱼类生活在江海之中能够相互遗忘,人如能和大道相往来,彼此也没必要来往。以前的真人,立足于天地的根本,秉承着中和之气和至高的大德,优游自在,怀有至德,熏染和气,而万物自省积聚,谁肯去干扰人间之事,让外物干扰自己的性命呢?

道是有秩序脉络的,把握这浑然一体的道,就可以贯通所有枝节。故而只要得了道,尊贵的据以发号施令,低贱的能够忘记自卑,贫穷的也会安于本行,困境中的人也有勇气处置危难。严寒来到,霜雪铺地,才能看出松柏的常盛不凋;境况艰难,面对危险,利害摆在眼前,才可看出圣人永远不放弃大道。故而,头顶青天的人脚踩大地,以天道作明镜的人明察秋毫,创造太平盛世的人坐稳明堂,与大道同游的人和日月一般光芒万丈。故而用道作钓竿,用德当丝线,用礼乐作钓钩,以仁义为钓饵,投入到江海之上,各种鱼鳖之类就会过来吞食,哪个不归他所有呢?

怀着不正当目的,参与世间关系,从世风中求得利益,探求事物微小变化的人,尚且能尽心志,满足欲望,何况怀有大志,忘记了自己的肝胆、耳目,独自游于无垠之地,不和外物混杂,只心倚在无形的境地,而和天地相合的人呢?此种人抛弃聪明,怀有质朴,视利害如尘土,视死生如昼夜变化。故而他眼见美玉象牙,耳听《白雪》雅乐,也不会干扰恬静的精神;登上千仞深的溪谷的悬崖,临近猿猴都晕眩的峭壁,也不会干扰平和的心志。就好比钟山出来的美玉,投进炉火中,三天三夜色泽都不会改变。这是由于这种人获得了天地的精华。依靠着歪门邪道,牵扯纠缠在人世间,钻营庸俗的关系和利益,这些人尚且能如愿以偿、满足愿望,更何况那些心怀大道、摒弃欲念,神游凭依在无限广远之地,不和万物相交,而徘徊流连在虚无坐忘的境界之中的至德之人呢?故而,如此的人生存不可以驱使他,利欲如何能打动他!死亡不可以禁锢他,祸害如何能吓住他!懂得了死和生的关系,明白了利和害的变化,就算用偌大的一个天下来换取小腿上的一根汗毛,也没有方法使他放在心上。

贵贱对于自己来说,就像春天的东北风按时吹过;毁誉对于自己来说,就像蚊子和牛虻一下子飞来。拥有洁白操守的人不会变黑,奉行纯粹品德的人不会混杂,处于幽冥之境的人不会暗昧,依归自然规律的人不会破败,孟门、终南那般的高山不能把他阻挡,急流、深潭以及吕梁那般的深渊不能把他停留,太行石涧以及飞孤、句望那般的险隘不能把他难倒。故而,即使真人处于江海之上,但他的精神依然保留在心中。

故而和道德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人生存在一起,使家居的人忘记贫困,使王公贵族小瞧富贵而欢喜卑贱,使有勇气的人衰竭他的血气,使贪婪的人消减他的欲望;他席地而坐不教诲别人,站立着也不讨论他人,空着去学习的人满载而归来,故而说即使他不说话但是能给人享用到平和之气。故而最高的“道”是不违背规律行事的。就像龙蛇升伏、卷伸一般,和季节一块变化。外部能随从那些风的运动,内部保持自己的性情。耳目虽不要显明,思虑却不会糊涂。他平居静漠的时节,精神执持大道而游于太空。养育万物,各种美好的事物蓬勃成长。故而扰乱精神的人,精神远离他,使其精神休息的人,精神滞留下来。

“道”从一出现,上边通达九天之门,下边布散于六衢之道,授予沒有边界的宇宙。静漠而空虚,对于外物不违反它的规律,外物对于自己也不违反规律。故而行事顺从“道”的规律,不是“道”所做的,而是“道”所授予的。

[原文]

同类推荐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热门推荐
  • 错入总裁房

    错入总裁房

    当巩汉林和黄宏把‘6’当成‘9’误进了别人的房间,砸了别人家的墙,那是喜剧;可是当玉筱希把‘9’当成‘6’误睡了炎非墨的房间,脱了他了衣服,那便是悲剧。你有住过那样乌龙的‘宾馆’吗?你一次性碰到过那么多的巧合吗?你有在自己被吃抹干净后还被别人骂居心不良吗?你一定没这么倒霉,因为霉运全被玉筱希一个人遇上了……【第一卷:误睡龙床】场景一炎非墨:“啊……”(看着面前的一丝不挂的身体,他抱头大叫)玉筱希(呆,欲哭无泪):“你是谁?”炎非墨(手指门外):“滚……”场景二医生:“玉小姐,你的尿液检测结果说明,你确实怀孕了。”玉筱希(震惊):“那我什么时候可以动手术?”医生:“玉小姐,我建议你把他们生下来,因为你的子宫壁比较薄,如果做流产手术的活,很有可能终身不孕。”玉筱希(石化):“他们?”医生:“嗯,你怀的是一对双胞胎。场景三玉筱希(低头):“那……那个……我怀孕了,就是那次……孩子,我想留下来”炎非墨:“不要跟我玩欲擒故纵的游戏,你这种女人我见多了,别说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种,即便是,我也不会承认,我最讨厌你这种虚荣的女人。”【第二卷:夺子之战】场景一炎非墨(阴沉):“你的意思是我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男人了?”郭威:“不,你理解错误,你是一个正常的男人,只是没有生育功能而已。”炎非墨(怒):“不能生育怎么可以算是一个正常的男人?”郭威:“至少你还可以给你所爱的女人‘性福’。”场景二炎非墨:“作为孩子的父亲,我要取回昕昕和凡凡的监护权。”玉筱希:“对不起,炎先生,我的孩子姓玉。”炎非墨:“这是DNA鉴定的结果,从家庭条件上讲,我比你更有能力抚养他们。”玉筱希:“孩子是我一个人的,他们没有父亲。”炎非墨:“这是两千万,我想六年的所有的费用加起来绰绰有余吧,当然如果你不同意,我们也可以法庭上见。”【第三卷:奉子争妻】待定……【花絮卷:宝宝也烦恼】场景一玉凡:“你为什么要跟他走?”玉昕:“因为我们体内流的是他的血。”玉凡:“切,血缘关系吗?我们只不过是他十五万大军中的一只小蝌蚪,比其他的蝌蚪们跑得快了那么一点而已。”场景二玉凡:“你滚,滚啊,当你的大少爷去,你个没良心的白眼狼,还回来干什么?”玉昕:“他是我们的爸爸。”玉凡:“那是你爸爸,我才不要他当我爸爸,就算有爸爸,我也希望是景叔叔。”
  • 哦嘿!秋香香点唐小虎

    哦嘿!秋香香点唐小虎

    F,也许是FOUR,也许是FIVE?外表冷酷功夫了得的女主角秋香香,带着某种目的来到明阳学院,并迅速与三大校草连在了一起。四个人一边打闹一边管闲事,竟在不知不觉中帮助了很多人,办了很多件风光的案子,而他们的代号F也变得异常响亮。经过生死事情之后,秋香香却带着神秘的身世不告而别……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在北大听演讲

    在北大听演讲

    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无数文人学者、国家政要、商界巨子都把能来北大演讲作为一种荣幸。他们相信,在北大里会有他们的知音和听众……
  • 艾尔菲斯种族学院

    艾尔菲斯种族学院

    生日那天,持握宝剑,推开时空之门,她来到了神奇的世界,不小心撞到一绝色美男在床上春光乍泄,当逃之夭夭成为通缉犯时,却无意得知他居然是这块异域的王!美男用风华的手指指向她,邪魅一笑,“四郎,今晚你给本王侍寝!”什么四郎啊?她的名字才没那么土!才不要做他的王妃!
  • 艺术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艺术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流芳百世,传世名言,启迪心智。《艺术家成长故事》精选了中外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如马神仙马致远、牧童画家王冕、风流才子唐伯虎、书法家祝枝山、辛酸泪笔化巨著曹雪芹、扬州怪才郑板桥、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武林至尊金庸、一代宗师齐白石、京剧大师梅兰芳、一代画才徐悲鸿、国画大师张大千、浩瀚星海冼星海、贝多芬、早逝的音乐天才莫扎特、柴科夫斯基、钢琴诗人肖邦、天才多产作曲家亨德尔等,讲述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成才故事,总结和提炼他们成才的启示与“秘诀”。
  • 清穿之妾室守则

    清穿之妾室守则

    还请大家多多支持~~~~,老九将信将疑;也有人说太聪明的女人都是无盐女。灯光摇曳,有人说太美丽的女人都是笨蛋,这位如出水芙蓉般的美人儿,老九不得不信;只是,假设三百年后的大清依然存在的故事!又有人说想生儿子必须找丑女人,您是哪位??新书为平行时空,老九抚额长叹……本文纯属虚构,温泉水滑,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清穿后遗症:太子妃养成记
  • 宗庆后为什么能

    宗庆后为什么能

    平民出身,笑傲商海,草根首富源于厚积薄发;40才起步,60成首富,起得晚未必就赶不上集!究竟是什么让娃哈哈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宗庆后又为什么能够成为万人瞩目的中国首富?让我们跟随本书来探究一下他的成功奥秘吧。
  • 人生谋略全书

    人生谋略全书

    当代社会如滚滚洪流,竞争激烈,追求卓越,渴望成功是每一个人寻求自我提升的最高境界。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用人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用人术

    本书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