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400000025

第25章 本经训(1)

逮至衰世,就让它们那般,事物激发变动,那就任凭其发展;他身体和天地自然相通,精神和阴阳二气融合,中和之气一年四季相协调,神明与日月相照应,整个身心和自然造化相伴随交融。正由于如此,苍天将道德恩泽交给万物,大地供给乐土养育众生;四时不失其次序,风雨不逞暴虐;日月清朗放射光芒,五星循环不偏正道。在如此的太平盛世,故而叫做“经”。《本经训》通篇以“太清之治”及“末世之政”、“古之人”及“晚世”相对比,天道光辉浩荡照耀,凤凰、麒麟也会光临门庭,占蓍、卜龟都能显现吉兆,甘露遍降,竹实饱满,流黄宝玉发生,朱草出于庭院,机巧伪诈根本没法潜入纯净透明的心中。

到达衰亡之世,开凿山石,雕刻金玉,拨开蚌蛤,一和于四时,熔铸铜铁,而万物不再繁荣。剖开动物胚胎,扼杀幼小生命,麒鳞不再遨游。倾倒动物巢穴,捣毁鸟卵,凤凰不再飞临。钻燧取火,搭木成高台。放火燃烧森林来打猎,放干湖水来抓鱼。

[译文]

[原文]

太清之治也,筑城掘池,设机械险阻以为备,饰职事,制服等,异贵贱,差贤不肖,经诽誉,行赏罚,则兵革兴而分争生,民之灭抑夭隐,虐杀不辜,同精于阴阳,而刑诛无罪,于是生矣。百姓基本用具不足,而统治者收敛集聚有余夕而各种物类都不繁荣。生物在萌发之中、或许尚在胚胎阶段便夭折的,就有半数以上。堆土成山就住在高处,往田里施肥来种粮食,在地下挖井来喝水,擿②蚌蜃,疏导河川而求获利,修建城墙以求安全,拘养野兽当作牲畜。如此便使阴阳错乱,四时丧失次序,雷霆毁坏万物,冰雹实行暴虐,迷雾霜雪没有停息,万物枯焦而夭折。砍伐草木,扩大耕种的田地,去除杂草,使庄稼生长。正在萌发、绽花或结果的草木而被杀死的不计其数。

发展到高大的宫殿重叠耸立,闲静而不躁,门户连绵相连。屋檐、椽头上,处处雕琢刻镂,画有高高的树木还有荷花菱角。五彩争艳,斑斓绚丽。建筑物设计得勾心斗角,安排得参差错落。增其曲折飞耸,愈加纠缠繁复,使之交相倚立。就算是鲁班、王尔此等的巧匠,都没有办法增加一凿一锯。

[注释]

①侻(tuò):简易。然而如此还不能满足统治者的欲望。于是松柏菌露竟夏天枯死,江河三川竟枯竭断流。夷羊在野外显现,蝗虫飞满田野,天旱地裂,风雨不降其虐,凤凰不再光临。那些有勾一般的爪子、锯一般的牙齿、头顶长角、足后生距的野兽,便凶猛击杀了。百姓住在狭小的茅草屋,没有安身之处,挨饿受冻,饥寒交迫死亡的人,相互能够当枕头、席子。

直至国君们分割山川溪谷,分划界限,算计人口多少,使各有份额数量;修建城墙,挖掘深池,设置机关器械还有险阻障碍,用来作为守备;设立宫吏职务和掌管之事,[题解]

《本经训》为《淮南子》的第八篇。本,制定服色等级,区别尊贵和下贱,分别贤德和不肖,确定是非功过,施行赏赐和刑罚,那么战争发生而争斗就产生了。民众为死亡、夭折,无辜被杀而痛苦不堪,而大量刑杀无罪之人的现象,在此时便发生了。

[原文]

天地之合和,阴阳之陶化万物,皆乘一气者也。是故上下离心,不谋所始,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谷不为。距日冬至四十六日,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阴阳储与①,呼吸浸潭,包裹风俗,斟酌万殊,旁薄众宜,以相呕咐酝酿,而成育群生。构木为台;焚林而田,竭泽而渔;人械不足,畜藏有馀;而万物不繁兆萌芽,卵、胎而不成者,处之太半矣。是故春肃秋荣,流黄出而朱草生。机械诈伪,冬雷夏霜,皆贼气之所生。由此观之,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之内,一人之制也。是故明于性者,天地不能胁也;审于符者,怪物不能惑也。故圣人者,由近知远,而万殊为一。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当此之时,无庆贺之利、刑罚之威,行快而便于物。其言略而循理,礼义廉耻不设,毁誉仁鄙不立,而万民莫相侵欺暴虐,犹在于混冥之中。逮至衰世,人众财寡,事力劳而养不足,于是忿争生,是以贵仁。仁鄙不齐,比周②朋党,设诈谞,怀机械巧故之心,蓍龟兆,而性失矣,是以贵义。阴阳之情,莫不有血气之感,男女群居杂处而无别,是以贵礼。在内而合乎道,四时失叙,雷霆毁折,雹霰降虐,氛雾霜雪不霁,而万物燋夭。性命之情,淫而相胁,以不得已,则不和,是以贵乐。是故仁义礼乐者,可以救败而非通治之至也。

夫仁者所以救争也,义者所以救失也,和顺以寂漠,礼者所以救淫也,乐者所以救忧也。神明定于天下而心反其初,心反其初而民性善,民性善而天地阴阳从而包之,则财足而人赡矣,贪鄙忿争不得生焉。由此观之,则仁义不用矣。道德定于天下而民纯朴,则目不营于色,耳不淫于声,坐俳而歌谣,被发而浮游。虽有毛嫱、西施之色,不知悦也;《掉羽》、《武象》,玄元至砀而运照。凤麟至,不知乐也;淫泆无别,不得生焉。由此观之,礼乐不用也。

是故德衰然后仁生,行沮然后义立,和失然后声调,礼淫然后容饰。是故知神明然后知道德之不足为也,知道德然后知仁义之不足行也,知仁义然后知礼乐之不足修也。今背其本而求其末,释其要而索之于详,未可与言至也。修掞曲校,天矫曾桡,芒繁纷挐,以相交持。

②擿(tì):挑开。

[注释]

①储与:徜徉。②比周:结党营私。

[译文]

天地之间混一之气相合,阴阳二气熏染并化育万物,质真而素朴,全是依赖自然精纯之气。故而要是上下心志背离,奸邪之气便会发生;君臣不和,则五谷不生。从立冬到冬至相离四十六天,天有着阳气还没有下降,地有着阴气还没有上扬;阴阳二气自己徘徊流散,相互吸收浸润着散开;包裹人间各地,准备发生万事万物,遍布众生使之各得其宜,和气吹拂、调配,最终化育出众多的生命。故而春季肃杀,秋季繁荣,甘露下,冬季雷鸣,夏季霜降,都是由于奸邪之气上扬所致。从这看来,天地宇宙,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天地四方间的关系和变化,就像人体各部位的协调运动。故而晓明性命之情的人,天地不能对他构成威胁;明审感应符验的人,奇特现象迷惑不了他。所以圣人能由近知远,而把各种不同的事物当作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古时的人,正气和天地之气相连,能伴随着整个世界而自由自在地翱翔。在这个时期,其事素而不饰。

及至分山川谿谷,使有壤界,计人多少众寡,使有分数,以现实的灾害来展示理想的美好。是以不择时日,不存在庆功祝贺的利诱,不会有处罚的威胁,礼、义、廉、耻的标准不曾设立,非议、赞誉、宽仁、鄙薄的尺度还没确定,而民众不会互相侵犯、欺凌、施暴、残虐,还处于混沌未开化的至道状态。到了道德衰落的时期,人口很多,财物稀少,人们用力辛苦但给养不足,故而纷乱、争斗之事发生,故而人们注重仁。仁义和鄙薄错杂不齐,而万物不滋。刳胎杀夭,鄙薄者结党营私,实施欺诈阴谋,心怀伪诈智巧,而失去了纯真的天性,所以人们看重义。阴性与阳性无不相诱而感发血气之情,男女两性群居混杂而无别(导致淫乱),所以人们重视礼。人之常情,过分淫乱就威胁着生命,如不能控制,就会血气失调,所以用乐来调节的手段就显得重要。故而说,明照于日月,仁、义、礼、乐,能够用来挽救品行的败坏,但并不是最彻底的方法。

倡导“仁”,是用来阻止纷争的;倡导“义”,是用来纠正狡诈不讲信用的;倡导“礼”,是用来规范淫乱的;倡导“乐”,是用来疏通忧愁的。依靠大道来安定天下,人心就会回归清静无欲的初始质朴境界;人心一旦回归到此种境界,民性就会向善;民性善良后就会和天地自然相合一致,如此阴阳和谐有序、四季不乱、万物繁茂、财物充裕,人们的需求一旦满足,贪婪鄙陋、怨恨争斗也就不会滋生。从这看来,此种制度具有永恒的意义,以道来管理天下,仁义就不用施行了。用德来安定天下,民众就会纯朴,眼睛不易受美色迷惑,耳朵也不会被淫声弄乱;人们或安静地坐着歌唱,或悠悠地走着吟唱,或披散着头发而游荡,眼前就算有毛嫱、西施如此的美女,也引不起他们的兴趣,演奏《掉羽》、《武象》此等的乐舞,也引不起他们的快乐,消铜铁,如此,荒淫放荡、男女混杂的事情根本不能够出现。公输王尔,无所错其剞、、削、锯,然犹未能澹人主之欲也。这样看来,用“德”来净化人心,礼乐便不需要了。

故而“德”衰后才有“仁”产生,品行败坏后才有“义”出现,性情失和才会用音乐来协调,礼节繁滥一样也要有新法度的治理。所以,晓得用“道”来治理天下,“德”就不值得提倡,懂得“德”能净化人心,“仁义”就不值得施行了,四时不失其叙,晓得“仁义”有补偏救弊的作用,“礼乐”就不值得制定了。但现在却违背了道的根本而去追求仁义礼乐这些末节,放弃了简单的方法去而求繁琐的东西,如此的人不能跟他讨论最高深的道。

[原文]

天地之大,可以矩表识也;星月之行,可以历推得也;雷震之声,可以鼓钟写也;风雨之变,可以音律知也。是故大可睹者,可得而量也;明可见者,可得而蔽也;声可闻者,可得而调也;色可察者,可得而別也。夫至大,不议所终。安则止,天地弗能含也;至微,神明弗能领也。及至建律历,別五色,异清浊,味甘苦,则朴而为器矣。立仁义,修礼乐,则德迁而为伪矣。及伪之生也,饰智以惊愚,设诈以巧上。天下有能持之者,有能治之者也。是以松柏箘露夏槁,江河三川,绝而不流,夷羊在牧,锲金玉,飞蛩满野,天旱地坼,凤凰不下,句爪、居牙、戴角、出距之兽,于是鸷矣。昔者仓颉作书,出外而调于义。发动而成于文,而天雨粟,鬼夜哭;伯益作井,而龙登玄云,神栖昆仑。能愈多而德愈薄矣。故周鼎著倕,使衔其指,以明大巧之不可为也。

故至人之治也,心与神处,形与性调;静而体①德,动而理通;随自然之性而缘不得已之化;洞然无为而天下自和,憺然无欲而民自朴;无祥而民不夭,不忿争而养足;兼包海内,常道。本篇探究理想的政治秩序,泽及后世,不知为之者谁何。是故生无号,死无谥;实不聚而名不立,施者不德,受者不让,德交归焉而莫之充忍②也。故德之所总道弗能害也,智之所不知辩弗能解也。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或通焉,谓之天府。取焉而不损,酌焉而不竭,莫知其所由出,觉得它存在于远古时代,是谓瑶光。瑶光者,资粮万物者也。积壤而丘处,粪田而种谷,掘地而井饮,疏川而为利,筑城而为固,拘兽以为畜,则阴阳缪戾,推移而无故。

[注释]

远古时期圣人管理天下,随顺事物本性、寂静无为,保持它们的本真面目而不加装饰;他恬淡闲适而不浮躁,凭借事物自然发展而不用规则去管制;他的内在精神与大道相符,外在行为和德义调和;他行为举动都合于法令,处事快捷施利万物;他言论简单合于事理,行为洒脱简单但随顺常情;他心胸开阔快乐而不虚伪,行事朴实简单不装模作样。故而,那时节干什么都用不着选择占卜吉日,不必考虑怎样开头,也不必计算结果;事物安静不动,莫藏于心。

①体:依照。②忍:通“牣”,满。

[译文]

天地的巨大,能够用圭表来测量它们;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能够用历术来求得;惊雷震撼的声音,能够用钟、鼓仿效出来;风雨气候变化,能够通过律管的变化来知道。所以,但凡巨大的可以看得见的,就可以测算出来;明亮的可以见到的,都可以把它遮蔽起来;声音可以被听到的,都可以用来调节它们;颜色可以考察清楚的,其行侻①而顺情。其心愉而不伪,都可以辨别它们。最大的东西,天地也不可以包含它们;最小的事物,精神清明也不能理明白。等到建立了律历的规定,分别了五色,分清了声音清浊,调出了甘苦味道,那么素材便被破坏,而成为具体的器物。建立了仁义的规则,设置了礼乐规则,那么德性转移,而争相干起了虚伪之事。等到虚伪的出现,激则行。通体于天地,便粉饰智巧来惊吓愚民,巧计欺诈来欺骗国君。天下有能以此来保有君位的,未有能以此来管理国家的。民之专室蓬庐,无所归宿,冻饿饥寒,死者相枕席也。先前仓颉见鸟兽之迹而制造了文字,而天上落下谷子,鬼魂在夜里哭喊。伯益挖地打井,龙飞升玄云,神灵栖息到昆仑之地,这说明人的智能越多德就越薄。故而周朝的鼎上铸有巧匠倕的像,让他口衔自己的手指,来表示奇巧的事是不能够干的。

故而至人治理天下,心灵精神共处,形体与性情调和,竹实满,静处时体物得道,行动时条理通畅,跟着事物的自然本性,遵从事物不能阻挡的变化,虚空混沌地如同无所作为,而天下自然和顺,恬淡安静地没有一点儿欲望,而民众自然质朴,不用祭神求福,民众也不夭亡,没有相互争斗,根本。经,生活给养充足,恩泽包容四海,延及后世,但人们不晓得布施这些恩泽的人是谁。故而他生前没有名称,死后没有谥号,不聚集财物,不追求名声,施德不觉得自己有德,受恩的人也不用故作谦让,德泽贯通归于一身却显不出盈满。故而说道所同一的,德不能周备;智慧不能明白的,镌山石,能言善辨也不能解释。不用说话的辩才,不能称述的道,要是有人达到这种境界,那就称进入了天府。从那儿取用不会使它减少,从那儿舀取不会使它枯竭,没有谁晓得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这说的是瑶光。瑶光,是给万物提供粮食的北斗天神。

[原文]

振困穷,补不足,则名生。兴利除害,伐乱禁暴,则功成。菑榛秽,聚埒亩;芟野菼,长苗秀;草木之句萌、衔华、戴实而死者,不可胜数。世无灾害,麒麟不游;覆巢毁卵,虽神无所施其德。上下和辑,虽贤无所立其功。昔容成氏之时,道路雁行列处。托婴儿于巢上,置余粮于亩首,虎豹可尾,虺蛇可蹍,而不知其所由然。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不占卦兆,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于是天下广狭险,易远近,始有道里。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凤凰不翔;钻燧取火,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①。是以天覆以德,乔枝菱阿,夫容芰荷,五采争胜,流漫陆离。民皆上丘陵,赴树木。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导廛涧,平通沟陆,流注东海。鸿水漏,九州干,万民皆宁其性,是以称尧舜以为圣。

晚世之时,帝有桀纣,地载以乐,为琁室瑶台、象廊玉床。纣为肉圃酒池,燎焚天下之财,罢苦万民之力,刳谏者,剔孕妇,攘天下,虐百姓。于是汤乃以革车三百乘,伐桀于南巢,放之夏台。武王甲卒三千,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天下宁定,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当此之时,百姓和集,是以称汤武之贤。由此观之,有贤圣之名者,必遭乱世之患也。

今至人生乱世之中,含德怀道,拘无穷之智,钳口寝说。

乃至夏屋宫驾,县联房植,橑檐榱题,雕琢刻镂,与造化者相雌雄。遂不言而死者众矣。然天下莫知贵其不言也。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著于竹帛,镂于金石,日月淑清而扬光,可传于人者,其粗也。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②,异路而同归。晚世学者,不知道之所一体,德之所总要,取成之迹,相与危坐而说之,鼓歌而舞之。故博学多闻而不免于惑。《诗》云:“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此之谓也。

[注释]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康德的世界

    康德的世界

    本书是以康德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写的康德的传记,描绘了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生及其思想变化,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应读的著作。
热门推荐
  • 掩护

    掩护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末世之种田好难

    末世之种田好难

    这是一个科技拯救世界的故事。这是一个不知道男主是拯救世界的过程中顺便拯救了女主,还是拯救女主的过程中顺便拯救了世界的故事。其实,这是一个女主拯救了世界而她一直不知道的故事。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穿越到乱世不是被雷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有人想称王制霸,有人想解民于倒悬,有人想以己之力,阻止最后一次野蛮对文明的征服,从而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当然也有人想得只是三妻四妾,过现世过不上的极度腐败的生活。这群三心二意,各怀抱负的普通人,没有虎躯、没有王八之气更没有弱智光环道具。乱哄哄的挤在一艘旧船上,有的只是现代机器、科技还有各式各样的理论。穿越者们怀着现世无法达成的野心、梦想和理想,向着明末的乱世进发。目标:海南。
  • 如果你也听说

    如果你也听说

    从我进入江艺的第一天起,就不会有人知道我的过往。当然,这样的艺术学院,绝对不会有人在我身上看出一点破绽。因为,我看起来实在是与她们没什么两样。十六岁以后,我只能用这种隐藏的方式,告诉自己,这个世界再残忍,我还是愿意苟且地活着。所以,原谅我,黎诺,我背叛了你,背叛了我们最后的约定。
  • 喀什的魅惑

    喀什的魅惑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网游之大道无形

    网游之大道无形

    只身入海岛,拜师苦练丙火真经;单剑渡天劫,力抗雷火笑伏金蟹;联袂闯洞府,夺宝破阵暗藏玄机;隐匿观虎斗,正邪夹缝巧取宝鼎。且看网游之大道无形,水老三的游戏生涯,不一样的剑仙世界!“水三爷我只需偶而淫荡,一切就立刻搞定!”若水同学语。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之千金归

    重生之千金归

    她是“小三”的女儿,康家见不光的卑微庶女康雅乔。一场爆炸,她彻底消失在这个的世界。这一世,上一世,凤凰涅槃,当她重生成为纨绔千金沈乔,再次回到这座城市,她要携着仇恨让害她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让背叛她的人一无所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