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7400000002

第2章 “司天” “司地”的远祖(2)

后世也有以为羲和是两个人的,如《扬子法言·重黎》说:“羲近重,和近黎。”按扬雄的意见,羲是司天的,和是司地的。这与《尚书·尧典》的说法不同,我们无须分辨孰是孰非,因为传说类似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也会发生歧变的。战国时代,关于羲和的传说愈出愈奇,变成神话,以为羲和只是一位天神。《山海经·大荒南经》说羲和是帝俊的妻子,生下了十个太阳。《离骚》则把羲和视为日御,即为太阳驾车的神。上古的天文学家和历数学家被尊为神之后,竟变成十个太阳的母亲或者太阳的一个车夫,实际的功勋淹没在虚幻的神通之中,科学掩藏在想象之中了。

文献资料表明,在传说时代,最早知名的天文学家和历数学家是楚人的始祖祝融。

我们的先祖力图在神话的混沌中建立某种秩序,在传说的龃龉中求得某种调和。同时,被释放出来的想象力任意奔突,以致在秩序中出现了新的混沌,在调和中出现了新的龃龉。我在这里所做的,是力求说明混沌和龃龉的来由,以期对楚人的先祖及其功业做出较为近实的介绍。

(第三节大巫·尊神·精灵

祝融凭自己的天文知识、历数知识和巫术特长,成为专职的大巫。把这事说得比较清楚而且比较确切的,还是楚昭王时那位博学多才的大巫观射父。据观射父说,在古帝少皞将衰之时,民间为九黎所惑乱,家家都可以祭祀,人人都可以做巫做史,漫无节制,极不严肃,以致神人混杂,而且因祭祀消费过度而生活困难。颛顼“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神和人的界线才分清了,天和地的交通才阻断了。后来,在帝尧之世,受到三苗干扰,又闹得神人混杂,帝尧让重黎的后人继承重黎的事业,才又拨乱反正了。巫术的宗旨是人定胜神、人定胜天,巫术的泛化导致人人以为自己有莫大的权威,神和天都失去了尊严,部落则因没完没了的祭祀而生计维艰。有了专职的大巫,各家才不再能随心所欲地祭祀,各人才不再能随心所欲地做巫做史,神和天恢复了尊严,部落的生计据说也就改善了。

专职的大巫,如有出众的知识和法术,生前受部落民众敬仰,死后就容易被赋予神格,重黎就是这样的。他们生为火正,死为火神。这位火神非同等闲,号为祝融,已升格为雷神了。重黎弟吴回,也职居火正,也号为祝融。吴回子陆终,又是一个显要角色。学者多以为雷神是《楚辞》所谓丰隆,而祝融、吴回、陆终都不是雷神。

其实,祝融、陆终、丰隆都是状雷声的词。“祝”、“陆”为入声,“丰”古读重唇音,配上“融”或“终”或“隆”,恰似雷声。况且,金文的“终”和帛书的“融”是同字异写,陆终和祝融是同词异写。至于吴回,“吴”可训“大”,“回”则同“雷”。《楚公屰镈》铭文所记“吴回”的“回”字,实为“雷”字。

《楚辞·九歌》有“云中君”,应即江陵天星观1号墓出土竹简所谓“云君”。前人多释为云神,不确。云神在中国是很晚才出现的,在世界其他地方的神话中也殊为罕见。丁山以云中君为雷神,其说中的。小文《屈原赋的民族学考察》指出,云中君是以别号出现的雷神。屈原在《九歌·云中君》中绘声绘影地描写了雷神,其辞曰:“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这四句,写的是电火。“连蜷”状闪电之形,“烂昭昭”为闪电之色。天地之间,只有电火可与日月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这两句,写的是雷电周流于太空,忽而在此,忽而在彼。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这两句,写的是雷电倏然降于地,倏然升于天。“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这两句,写的是雷电的高远和广大,不知其所极。《九歌》连头带尾共十一章,《云中君》为第二章;如果掐头去尾,得九章,《云中君》为第一章。在《九歌》的神谱中,位居云中君前的只有东皇太一,可见楚人对雷神的尊崇确实异乎寻常。雷必与云俱来,而云未必有雷。《离骚》有句曰“吾令丰隆乘云兮”,说的是作者屈原在幻想中让雷神乘云而行。

湖北南漳巫师(端公)秦应凯作法招魂的唱词有句云“雷公闪将云中坐”,正好说明云中君就是雷神。

雷神使天界之火化为地界之火,因而他的地位与日神接近。还是那位周太史伯说:“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

所谓“生柔嘉材”,就是促使美好的谷物和其他植物生长、成熟,这本来是只有日神能做到的,但周太史伯让雷神也享有此等殊荣了。

从自然界的循环来看,雷是生命力的象征。早春时节,雷始发声,卉木维新。晚秋时节,雷乃收声,草木黄落。从早春到晚秋,是雷活跃的时期,也是生命力旺盛的时期。这雷,似乎可怕,其实非常可爱、可敬。楚人的始祖被尊为雷神,是因为他们对中原农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后人难以忘怀的贡献。诚如周太史伯说的,祝融“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其功大矣!”

《左传·昭公九年》记郑国的裨灶说:“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妃”,其义同“偶”。说火为水之妃,一如说阳为阴之偶。

“相”,其义同“治”。裨灶也是一位天文学家。《史记·天官书》列举重黎以来“传天数者”,周代共八人,其中就有裨灶。裨灶说火为楚之所相,无疑代表了当时公认的见解。由此,后世都知道楚人的始祖祝融是火神。然而,原祝融之始,他是由火神升格而为雷神的;察祝融之终,他却由火神降格而为灶神了。汉代,岂但祝融沦为灶神,连他的上司炎帝也同他一起被贬为灶神了,此为后话,毋庸详述。祝融作何等模样?《山海经·海外南经》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吴回,奇左,是无右臂。”《山海经》是战国时代的巫书,收罗着诸多来源不同的神话和传说,对祝融的长相有不同的记载是可以理解的。在楚人的心目中,祝融是半神格化、半人格化的始祖,其形象当然与众不同。楚俗尊凤,这是图腾崇拜的遗迹。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都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相互联结,相互贯通,乃至图腾成为祖先的化身。

在楚人的心目中,凤与祝融的关系正如此。待到五行学说形成之后,凤和祝融就都被编派到太阳即炎帝所在的南方去了。如《白虎通·五行》所记:“太阳……位在南方……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按,鸾为文采斑斓之凤。在楚人的信史时代,先民的图腾只留下了朦胧的印象,但仍有图腾的象征作用和神秘意味。

楚人尊崇凤,也就是尊重自己的祖先;楚人钟爱凤,也就是钟爱自己这个民族。

《山海经》的作者主要是楚巫,一提到凤就流露出压抑不住的激动心情,用了不少赞誉之辞,以为凤的出现是莫大的祥瑞。如《山海经·海内经》说:“南方……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见则天下和。”“鸾”和“凤”,“歌”和“舞”,都是互文。“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实即“鸾凤自歌自舞”。再如《山海经·西山经》说:“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又如《山海经·南山经》说:“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凤的原型应是一种或者几种凡鸟,雉或称翟是主要的一种。《尹文子·大道》记着一则故事,说一个楚人错把山雉当做凤,高价买了来,要献给楚王。不幸,山雉死于途中,然而,楚王仍给此人以厚赏。这个故事不发生在别国而发生在楚国,绝非偶然。从凤的原型来说,那位楚人没有错认,楚王也没有错赏。山雉和凤的其他原型,当然不会有楚凤那么美,那么大,那么神。楚人把凤设想成我们现在从楚国文物上所看到的那些模样,无非因为他们相信凤同他们这个民族有一种神秘的亲缘关系,所以把自己认为美好的特性和特征都给了凤。在楚国的文物中,凤的雕像和图像多得数不胜数,远非周代其他各国的文物可比。这些凤的雕像和图像,虽有多种多样的体型和姿态,但都显得雍容华贵,伟岸英武。楚人以为只有在凤的引导下,人的灵魂才能得以飞登九天,周流八极。由此,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皇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

楚人好以凤喻己或者以凤喻人,这在先秦各族中是独一无二的。

按照一个夸张的传说,楚庄王即位后三年不理政事,还下令要处死进谏者。一位大夫求见,说是要请楚庄王猜一个谜语,楚庄王左手搂着郑姬,右手抱着越女,坐在钟鼓之间,接见这位大夫。这位大夫问道:“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楚庄王答道:

“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在这个为后人所乐道的故事里,寓谏于谜的大夫以鸟喻楚庄王,楚庄王则以鸟喻己。

这鸟,飞能冲天,鸣能惊人,非凤莫属。《九章·怀沙》有句曰:“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显然,这是屈原以凤喻己。类似的例子,在文献中还有不少。

春秋时代,楚是夷的代表,晋是夏的代表。还可以说,楚是南方的代表,晋是北方的代表。晋人与楚人不同,他们喜欢以龙喻人或者以蛇喻人。如《史记·晋世家》记晋文公即位后赏功臣,应受重赏者五人,但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

‘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郑人与晋人相似,也喜欢以蛇喻人。如《史记·郑世家》记郑厉公为权臣祭仲所迫,出居边邑。后来郑都发生一件怪事,“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这是一个先兆,不久郑厉公便杀死郑子而复位了。

殷人也尊凤,但不如楚人尊凤之甚。胡厚宣指出,殷墟卜辞表明殷人以为凤是天帝的使者。卜辞“于帝史凤二犬”,即用两只狗去祭号为“帝史(使)”的凤。卜辞“尞帝史凤一牛”,即用一头牛去祭凤。后世也有类似的观念,如《太平御览》卷9引《龙鱼河图》曰:“风者,天之使也。”上古“风”、“凤”两字相同,被尊为天使的风就是凤。上古的风神飞廉是凤的别种,称述“飞廉”最早的文献是《楚辞》。屈原作《离骚》,在幻想中巡天,夜以继日,有句曰: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为月亮驾车的神,飞廉则是风神。可见,楚人也以为凤是天使。

日中的踆乌也是凤的别种。它是日神的化身,一如鸾鸟是雷神兼火神的化身,飞廉是风神的化身。日和火都是红色的,由此凤也染上了红色。崇凤的楚人以红色为贵,就是出于这个缘故。汉代以后,凤有了“朱凤”、“赤凤”、“火凤”之类代称。唐人杜甫所作诗《朱凤行》有句云:“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山巅朱凤声嗷嗷。”唐人李端所作诗《江上赛神》有句云:“苍龙随赤凤,帝子上天时。”

唐人元稹所作诗《筝》有句曰:“火凤有凰求不得,春莺无伴啭空长。”古代正宗的凤就是这样,虽有五彩文,但以火红为主色。

同类推荐
  • 浪遏扁舟

    浪遏扁舟

    人生如浪里扁舟,坎坷似遏浪而来;没有爱情的支撑,生活就难以前进。本文写主人翁从小立志要富起来,可在他求索中才知道生存是那么的难,他受尽了人间苍伤。他与几个女子都有爱情,可是都被现实击破了踏入伊甸园美好梦想,以致他的爱情多次受挫而痛苦的经历。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本书围绕太平天国的重大事件、政治社会制度、政治观念展开研究;善于从历史的细微处进行深入探讨,对太平天国史上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就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思路进行探索,开拓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领域;新收几篇文章是作者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内容充实,文字精当,考证细密,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经典性著作。
  •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作者以另类视角读历史,即从今天的视角去追怀与审视历史,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由百家讲坛著名主讲蒙曼教授倾情推荐。当我们向前奔跑,看不清未来的时候,让我们回望历史。
  •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楚汉相争,为何最终刘邦坐拥天下?指挥千军万马尚游刃有余的韩信,竟死在一个女人之手!两朝栋梁的周亚夫,为何落了个”不反地上,亦反地下”的罪名?书生难开国,草莽却成英雄,这又是什么道理?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时代,两汉历史蕴藏了无尽的智慧,其中有关谋略、有关人性、有关处世……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心灵鸡汤精粹版10

    心灵鸡汤精粹版10

    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
  • 沙郡年记

    沙郡年记

    追逐融雪中动物的足迹、阅读橡木年轮的历史、倾听大雁迁徙的长鸣……在这部作品中,奥尔多·利奥波德描述了自己在远离现代生活的简陋乡舍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在美国大陆各地的游历经历。在此过程中,他也持续思索着人类与他们生存其上的大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
  • 噬吞乾坤

    噬吞乾坤

    被流星砸中的秦风,穿越到奇异世界,开始了强盗般的修炼……你等级比哥高?你惨了,哥抢的就是你能量。你等级比哥低?你也完了,哥先抢能量后取你小命。即使你不幸死了,哥也要将你零星的能量榨干……噬吞日月光辉,抢尽天地宝灵。抢钩者诛,抢国者诸侯,抢天地者,神皇也。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花开夫贵

    花开夫贵

    这坑爹的穿越!一来就被当员工福利配给了小厮!逃跑第八次时再次被人抓了回来,谁曾想他居然就是自己未来的夫君!好吧,看他那么呆那么木像块冰山没人疼似的,又有救命之恩,姐姐就暂且容了他!可当她跟着这冰块回了家,立刻傻眼了——蜗居不要紧,啃红薯不要紧,被嫌弃不要紧,最要命的是妯娌欺负,婆婆不喜,唉!没关系,士可忍孰不可忍!某女唯有挽起衣袖,自力更生,化花为宝,搂着自家那笨笨的小冰块,一路花开富贵,步步高升,荣登幸福小鼎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初恋41次

    初恋41次

    这个系列的写作动机特别单纯,就是有一些故事想说给一个人听而已。那个人觉得喜欢,我就感到快乐,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野心。这样的写作过程,居然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流畅。我想文字是一个矢量,如果没有急欲倾诉的对象,再大的数值也无处安放。文字的宿命是从落下笔尖那一刻开始,就不再属于书写者——它总有要献给一片天地,一个群体,一个灵魂。
  • 战争与和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战争与和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故都的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故都的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密勒士评选》曾评出当时中国文坛最具知名度的五位作家,郁达夫位列其中。他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出版家,并且与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同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现代文学和出版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