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7400000001

第1章 “司天” “司地”的远祖(1)

据孟子说,楚国有一部名为《梼杌》的史籍。《梼杌》的体例或许同鲁国的《春秋》类似,记东周列国的大事,而以楚国为中心。

可惜它久已亡佚,只留下了一个古怪的书名。梼杌,相传是一位凶神或者一头恶兽。后人别创新解,不一而足,但都查无实据。梼杌同楚国究竟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不解之谜。在楚人的心目中,梼杌大概不是什么凶神或者恶兽吧?史籍以《春秋》为名,借时序的流迁喻世事的演变,显得典雅而正大;以《梼杌》为名,就显得神秘而奇特了。这一正和一奇,似乎透露了上古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的风格差异的一点信息。

西晋咸宁或太康年间,从汲郡的战国魏墓中,出土了大批竹简。

其中有一篇记楚事,据见过的人说其字最为工妙,可惜也失传了。

古老的中国有一堆庞杂的神话和传说,楚史的起点就在神话和传说的时代之中。这些神话和传说介乎有序与无序之间,最易使人发“剪不断,理还乱”之叹。想要从中察访楚人先民的踪影,恰如在迷宫中寻出路来那么麻烦。好在这不是索然无味的苦差,我们终将走到豁然开朗的洞天。

(第一节祝融与古帝的世系和位次

古代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生活在洪荒时代的始祖,那是一位神格化的人,或者是一位人格化的神,通常享有建不世之殊勋的荣耀。他们受到这个民族笃实而真诚的崇拜,赋予这个民族以生存的勇气和进取的信念。他们的事迹夸张地记录了这个民族对人类文化的贡献,而且集中地显示了这个民族对世界的认识和理想。

那么,楚人的始祖是谁呢?

假如只追溯到祝融,那是众口一词,绝无疑义的。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中,都能找到力证。《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记楚国的别封之君夔子不奉祀祝融和鬻熊,楚王忍无可忍,兴师问罪,把夔子废黜了,把夔国灭掉了。鬻熊是楚国始封之君熊绎的曾祖,祝融则是楚人的始祖,不奉祀鬻熊已罪不可恕,不奉祀祝融则罪莫大焉。

《国语·郑语》记周太史伯答郑桓公问,明确指出楚国的公族是祝融的后裔,这是述及楚人始祖为祝融的一则最早的记载,时在西周末。

1987年发掘的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墓主是战国中期与晚期之际的楚左尹邵,墓中出土的竹简记录着墓主奉祀的祖先的名字,其中就有祝融,这是证实楚人的始祖为祝融的一个最新的发现。

假如不满足于祝融,而要上推到比祝融更早的颛顼或者高阳,似乎也不无线索可寻。屈原在《离骚》中自述家世说:“帝高阳之苗裔兮……”《史记·楚世家》的起句是“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屈原博闻强识,以楚人言楚事,其必有据。《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相传也是祝融的后代,而且治史如理丝,所言也绝非无稽之谈。

那么,楚人的族谱似乎可以从别称高阳的颛顼写起了。无奈《离骚》的上述说法是附会,《史记》的上述说法是误会,附会加上误会,就失真愈甚了。这牵连到神谱的形成和变迁,不能不多费些口舌。

中国的民族是多元的,他们的神话和传说自然也是多元的。民族是在动的,是会变的,与此相适应,神话和传说也在动,也会变。

民族的融合,国家的兼并,以及正统观念的形成,促使来源各异的诸多古帝实行纵向的整合,本来没有从属关系的有了从属关系,本来没有裔嗣关系的有了裔嗣关系,全不顾资历的深浅和神通的大小,总是强者为尊,后来居上。民族的流徙,国家的播迁,以及五行与五方、五色相配的学说的确立,促使先已整合的诸多古帝实行横向的改组,易位者有之,变姓者有之,升者、沉者亦有之。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中国古代的神谱,就是这么一个几经整合、改组的杂拌儿。这个神谱可以告诉我们许多饶有意趣的信息,但它所开列的古帝世系和位次的可信度是不高的。

高阳的资格很老。《左传·文公十八年》记鲁太史克对鲁宣公问,列举了几位古帝,第一即高阳。高阳为夏人所尊崇,是炎帝的古称。称高阳也罢,称炎帝也罢,都是太阳的化身。楚人的先民曾依附于夏朝,从而接受了夏人的古帝高阳。族际的主从关系幻化为神际的主从关系,祝融就被当做高阳即炎帝的臣僚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张守节《正义》说:“祝融,南方炎帝之佐也。”这个“佐”字,用得相当贴切。长沙子弹库《楚帛书》记有“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云云,证明楚人相信自己的始祖是听命于炎帝的。《离骚》乃屈原呕心沥血之作,叙事求其古,用典求其雅,所以不称炎帝而称高阳。至于屈原把炎帝与祝融的主从关系说成祖孙关系,则是攀龙附凤的心态的流露。自从周代形成了正统观念,利用神话和传说来攀龙附凤是人情之常,三闾大夫也未能免俗。这对民族和睦、国家安宁有利,既无可厚非,又无须深究。

高阳源于中原,炎帝源于关中,彼此邻接。西周中期和晚期,姜姓的周人多数迁居“南土”,有申、吕、许、厉等国,他们把祖神炎帝也搬到南方来了。战国中期以后,五行与五方、五色相配,炎帝为赤色,别称为赤帝,就被派定在南方火位了。

颛顼与高阳原不相干,他是中原某个古代民族尊崇的天帝,后来被周人接受了。颛顼的神通是无与伦比的,把他看成宇宙的主宰也不算过分。然而他的神格相当模糊,甚至相当抽象。只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他在北方。《国语·周语》记伶州鸠说到周武王伐殷纣王之时,“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颛顼之所建也”,这就泄漏出颛顼的秘密来了。身为天帝,总在北方,而有莫大神通的,非北极星莫属。北极星高踞天顶,俯瞰尘寰。古人见到连同北斗在内的众星都绕着它旋转不息,它却纹丝不动,颇有临制四方的态势和气概,因而把它当做全天最尊之神了。其实,由于岁差,北极星不是守位不移的。现在的北极星是小熊座α,先秦的北极星是小熊座β———《论语》称之为“北辰”。这北辰和邻近的二十来颗星一起,构成天宫紫微,全天最尊之神就住在这个天宫里面。既然全天最尊之神为颛顼,那么,颛顼即北极星便无可置疑了。周人构筑神谱之时,出于扬己抑人的心理,把自家的祖神黄帝排在颛顼的前面,不承认颛顼就是天上的北辰,只承认颛顼管着地上的北维,让他住在层冰积雪之地。由此,颛顼的真身是什么才显得不明不白。

在楚人看来,高阳不是颛顼。《离骚》只说高阳,不说颛顼。

《远游》,东汉的王逸以为也是屈原所作的,其中既写到了“高阳邈以远兮”,又写到了“从颛顼乎增冰”,两者显然不可混为一谈。在先秦的北方人士看来,高阳也不是颛顼。鲁太史克列举的古帝有六位,高阳居第一,颛顼为第五。

高阳与颛顼合流,始于两汉。为了集中和统一,汉朝不能不这样。汉人对太阳的崇拜不像先秦的楚人那么热烈,对炎帝已比较冷淡,对高阳则相当陌生了。恰巧,作为地名的高阳在中原的北面,已经超出黄河流域,正是颛顼管领的地方,汉儒就把高阳和颛顼拉扯在一起,说颛顼以地为号则称高阳了。做得最彻底的是班固,他在《汉书·叙传》中称高阳、颛顼为“高顼”,这就再也拆不开了。

《离骚》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是楚人把自家名声很大的始祖祝融摆进名声更大的炎帝谱系中去,借以表明自身是诸夏的一员,而实为附会。《史记》说颛顼即高阳,是汉人把旧的神谱改造得适合新的需要,借以显示四海的一统,而纯属误会。至于楚人的始祖,则既不是颛顼,也不是高阳,而只是祝融。《史记·楚世家》说:“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

按,重黎即祝融。算辈分,祝融就是颛顼的曾孙了。此说出于经过汉人改组的神谱,不足为据。正像《史记·五帝本纪》说颛顼乃黄帝之孙,同样不足为据。人界有了一个统一的王朝,神界就得有一个统一的世系。原来毫不沾亲带故的诸多古帝,被编派进一个家族的世系中去了,而且做得一本正经,煞有介事。无论高攀的、俯就的、强拉硬捏的,都得其所哉,谁也不会提出抗议的。马克思论古代的希腊,曾说到“真正的氏族”和反映在神话中的“幻想的系谱”。古代的中国也这样,人们也乐于以荒诞的古帝世系来囊括真正的氏族乃至民族。假如见到有些文献说楚人的远祖是高阳或者颛顼而信以为真,那就是食古不化了。

祝融的先人,根据现有的资料,只能推到老童。《史记·楚世家》所谓“卷章”,是“老童”的讹写。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的竹简记楚国公族的远祖,“老童”两字赫然在目。老童没有值得后人称扬的丰功,辈分虽比祝融高,名声却比祝融小,因而未能成为楚人奉祀的始祖。

(第二节祝融的功业

祝融作为火正,早在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已崭露头角。楚国的观射父说他是颛顼的火正,周朝的太史伯说他是高辛的火正,太史伯比观射父早将近三个世纪,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采纳了太史伯的说法。高辛即帝喾、帝俊、帝舜,是东夷的古帝。楚人的先民曾依附于崇奉高辛的强大的东夷部落联盟,所以后世才有祝融为高辛火正的传说。

继夏朝而起的,是以追尊高辛的东夷为主体建立的商朝。商朝属于信史时代,而且已有成熟的文字、成熟的青铜文化、成熟的城市、成熟的国度。楚人的先民曾依附于商朝,所以祝融为高辛火正的传说得以确立不移。

如上所述,楚人的先民总是依附于强国大族。他们寄人篱下,实为势有所不得已而然。他们处在强国大族的夹缝之中,只好以弱事强,以小事大。贬之者可以说他们朝秦暮楚,褒之者可以说他们弃无道而就有道。在那样险恶的环境中,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道义的基本准则。楚人对炎帝的崇拜,是其先民同夏人的密切关系留下的印记;楚人对高辛的崇拜,则是其先民同夏朝前的虞人和夏朝后的商人的密切关系留下的印记。子弹库《楚帛书》说到了炎帝,也说到了高辛的别称帝夋(俊)。其中有“帝夋(俊)乃为日月之行”一句,可证帝俊在楚人的信仰中已升格为天帝了。《离骚》推尊重华,重华是帝俊的号,足证屈原也崇拜高辛。

传说时代的火正,降至商代称“师火”,及至周代称“火师”,总之是司火之官。火正的职责主要有三项:一是观象授时,二是点火烧荒,三是守燎祭天。

先说火正是怎样观象授时的。

新石器时代的黄河下游,土壤沃腴,农业兴旺。农业讲究时令,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概以时令为转移。时令的更换,一般民众只能凭物候的变化来识别,有天文知识的大巫则能凭天象的变化来判定。这样的大巫以重和黎两兄弟最为著名,号称祝融。上古观象,通常是在天刚黑的时候进行的。被观测的星,恰从东方升起叫“昏见”,恰在南方正中叫“南中”,恰在西方沉没叫“昏伏”。黄河中游的春耕春播,以始于春分为宜。祝融被称为火正,是因为他们能根据火星出现的时辰和方位来判定春分的日期。祝融观测的火星不是被称为“荧惑”的那颗行星,而是被称为“大火”的那颗恒星以及被称为“鹑火”的那个星座。

大火,西名为天蝎座α,在中国古代的恒星区划体系二十八宿中,它是心宿的二号星,简称心宿二。心宿二是颗一等星,而且有与众不同的鲜红颜色,非常容易辨认。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大火昏见恰好就在春分时节。火正观测到大火昏见,就可以发布春分来临的消息了。按,分至点在黄道上约每经71.6年西移1°,形成岁差。据此,由公元前2300年上推100年左右,在传说的高辛之世,大火昏见的日期仍在春分时节中,已可进行春耕春播,可见祝融为高辛火正的传说未必无据。夏代晚期以后,大火昏见的日期比春分越来越迟,火正所观测的星就非改不可了。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即约为商代的中期,春分时节恰好遇上鹑火南中,火正可以而且必须把观测大火昏见改为观测鹑火南中了。鹑火是二十八宿的柳宿,由一群等次不高、亮度不大的小星组成,状如鸟喙,因而又称“咮”,西名则属于长蛇座。鹑火本来与火毫不相像,它之所以被称为鹑火,想必是因为火正把它的南中作为春分来临的信号。楚人的先民大概曾任商朝的师火,商朝尊高辛为远祖,客随主便,臣随君便,因而有祝融为高辛火正的传说。

接着说祝融的第二项职责———点火烧荒。

上古的农业大抵实行斧耕火种,相当于后世的刀耕火种。斧耕即伐木,火种即烧荒。一年的农事始于烧荒,人民为劳作而紧张,因憧憬而激动,把烧荒当做丰收的前奏,要举行欢快而隆重的仪式。

《礼记·郊特牲》说:“季春出火,为焚也。”说的是周代出火烧荒的仪式,但出火烧荒的习惯无疑是在更早的时代形成的。由谁把妥善地保存了一冬的火种引到野外,点燃烧荒的第一把火呢?当然是那位责无旁贷的火正。到了季秋,大火昏伏之后,还要举行“内火”仪式,把火种收藏起来。

最后说祝融的第三项职责———守燎祭天。

《礼记·祭法》说:“燔柴于泰坛,祭天也。”说的是周代的燎祭。但燎祭的风俗早就有了。祭天要用牲,这牲就供在柴堆上。把柴堆点燃,让肉的焦香随着烟气飘飘摇摇冲向空中。天帝闻到香气,就算是接受献祭了。火正的任务就是布置、点燃和守护祭天的柴堆。

祭天,当然包括祭大火和鹑火在内。

前面已经说到,最早的祝融是重和黎两兄弟。《国语·楚语》记观射父说:“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重分管的是天界之火,因观测鹑火南中,所以叫“南正”,黎分管地界之火,都是实实在在的火种、火把、火堆,所以叫“火正”。虽说有这个分工,但管的都是火,因此,把重和黎合起来,当做一个人,称之为火正,也是可以的。

观射父还说,帝尧让重黎的后裔仍司重黎的职守,以至于夏、商、周三代。据《史记·天官书》,重黎的后裔在帝尧之世为羲和。

据《尚书·尧典》,羲和是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兄弟,分管东、南、西、北和春、夏、秋、冬。这四位官员就是子弹库《楚帛书》所记奉炎帝命随祝融来到世上的四位神灵,按《楚帛书》的说法,他们不是祝融的后裔。神话在流传过程中往往走样,这也是一例。《尚书·尧典》还记述了与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相对应的四仲中星———即鸟、火、虚、昴四星。按,鸟为张宿一,西名长蛇座α;火即心宿二,上文已指出其西名为天蝎座α;虚为虚宿一,西名宝瓶座β;昴为昴宿,西名金牛座17。据竺可桢研究,《尧典》所记四仲中星是商末周初的天象,不得远在无从考实的帝尧之世。《左传·昭公十七年》说到夏代的一次日食,引《夏书》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所谓“辰不集于房”,就是发生了日食。“瞽奏鼓”,就是由乐师敲鼓,其用意似与后世击响器驱天狗以救太阳相同。“啬夫驰”,是描写官员慌乱。“庶人走”,是描写民众惊恐。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则日食记录。伪古文《尚书》以为,情势如此严重,全是由于羲和饮酒误事,忘记发布日食预报了。今人研究,这次日食在仲康五年秋九月,电脑算出应为公元前1876年10月16日。综理有关的线索,羲和应在夏代,可以确认他们是重黎的后裔。至于四仲中星,则与他们无涉。羲和比重黎有了更多的天文学知识,能够推算日食发生的时间了。

同类推荐
  • 新闯王

    新闯王

    你们的穿越都是为将为相,我的穿越却成了流民,命运何其不公?本想置身事外,但人和事推动着猪脚,一步步无奈加入到这改朝换代的历史洪流之中.主角也不是全能人物,敌人也不是猪一样的愚蠢.没有一帆风顺,只有不断跌倒爬起.这是一个斗智斗勇,忠诚与背叛纠结的热血传奇故事,给大家一个全新思路和全新感觉的明末天下
  • 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历史人物

    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历史人物

    本书讲述了上起公元前 9世纪的行吟诗人荷马,下迄20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领袖毛泽东。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开国元勋的王者风范,思想家的深邃睿智,政治家的宦海浮沉,文学家的沧桑人生,艺术家的独具匠心,科学家的智慧灵感及施行探险家的神奇经历……
  •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本书是一部面向大众的另类民国史,另类的解读中国最混乱、最精彩的乱世乱局,解密民国大佬们的黑白人生,破译乱世的生存法则。读懂了乱世,你就读懂了历史、读懂了人生,自然会勘破英雄、枭雄的权谋野心,伟人、小人的生死心结。
  •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大唐末年,官吏普遍腐败。他们不思朝政,靠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贿赂上司,得到提拔重用后再变本加厉欺压百姓,从而导致了公元877年的黄巢起义。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战火迅速燃烧了全国十几个省,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
  • 帝国的荣耀

    帝国的荣耀

    新书发布了,仙侠类的,书名《如是观》,很文艺范吧,嘿嘿!书号:3268745。 下面是新书的简介: 文艺范简介: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很文艺范简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好吧,回到现实,普通的简介:一个叫陆压的家伙,修仙求道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祖仙尊

    魔祖仙尊

    身为仙门传人,武林子弟,当他踏入江湖的一刻,注定江湖不再平静。本是翩翩少年郎,身为武林人,却在凡尘外。闯禁地,造神剑,取魔刀、在仙佛人魔间徘徊的他在拿起屠刀的一刻,天下将会陷入一场如何的局势。
  • 娘子为夫帅不

    娘子为夫帅不

    人说倒霉的时候,连喝水都会噎死,我现在是彻底相信了。莫名穿越到这该死的古代,落后的要命不说,还让我青春靓丽的美少女当起了奶妈!偏偏,这个男人还是个超级自恋狂外加大唐僧。镜头一:“娘子,为夫帅不?”某人手里拿着镜子,笑得一脸花痴。“帅,当然帅了,你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连啤酒见了都开盖…”“娘子,啤酒是什么酒?我怎么没喝过?好喝吗?娘子…”省略N字“…闭嘴!”镜头二:“娘子,为夫帅不?”某人趴在我床边看着我,笑得一脸灿烂。“帅,美过嫦娥,赛过貂蝉,胜过西施,拜托,行行好吧大少爷,让我睡一觉吧。”“娘子…你不要我了吗?你不喜欢我了吗?你已经讨厌我了吗?娘子…”某人两眼汪汪,可怜兮兮的看着我,好像我就是那始乱终弃的负心汉。“…乖,不哭啊,娘子等会给你买糖吃。”镜头三:“娘子,为夫帅不?”某人声音低哑,两眼喷火的看着我,笑得一脸无害。“帅,非常帅,可是…你还小。”“为夫已经不小了。”“可是,你是人,还是男人。”我不死心的继续劝说。“当然,否则我怎么娶妻?”“既然如此,你就更加不能这样做,这不是大丈夫所为…”信念一点一滴的远去,我的防线正在一点一点的瓦解。“娘子,这不能怪为夫哦…”就这样,那个不小心摸了我小手的男人被他打的鼻青脸肿,三天下不了床。【声明】因故事情节需要,本小说节选了部分历史背景与人物,但纯属戏说娱乐,请广大读者不要对号入座,砖下留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究!【更新时间:下午2:00——5:00之间,因工作在身,更新可能有时会比较慢,但是清风绝不是喜欢弃坑的人,亲们请放心看文!此文绝对会完美结局!】特别感谢舞轻寒给《娘子》一文做的视频,喜欢的亲们可以去看看,做的很好:推荐清风已经完结的宫廷谋略文《绝色国师》免费滴哦,大家尽管看吧,那是小风第一次尝试写谋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飘雪的好文《驭妖》推荐风之孤鸿的好文《皇妃爬上凤凰台》推荐花花非公子的好文《嚣张丫鬟》
  • 豪门之莫少的掌上妻

    豪门之莫少的掌上妻

    她,私生女,父辈一手遮天,她却“软弱无能”人前她忍让讨好、伪装顺从,人后她肆意不羁、爱恨分明!……他,身份神秘,商界帝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人前他谪仙优雅,令人折服,人后他霸道凶残,仿若魔鬼,令人臣服!……她是他的劫,她以蛮横的姿态闯入他的世界,却想拍拍屁股跟他撇得一干二净?他笑的危险,女人,进了我的房间,就想这么容易逃脱吗?他更是她的劫,游荡在乖巧与放纵之间,她伪装的天衣无缝,可在遇见他的时候,她败了,他用他独有的霸道和温情将她纳入他的专属领地。若干年后:“妈咪,我看到爹地跟一个漂亮姐姐出去了。”精致的小脸无辜的眨巴着眼睛。“什么?!”某女危险的叫道,卧室很快传来噼里啪啦的拆解声,“砰”的一声,一个键盘无辜的躺在卧室门外。“乖儿子,今天晚上跟妈咪睡。”“啵啵啵”小家伙屁颠屁颠的跑进卧室,哼哼哼,成功抢到妈咪!而此刻正在认真批文件的某男忽然一个响亮的喷嚏,随即眼睛一眯,那个小鬼又干什么了?
  • 德行书

    德行书

    何谓道德?“道”的本来含义是道路,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德”是指人们内心的情感和信念,是人们一贯坚持行为准则所形成的品质或境界。东汉学者徐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德,外理于人,内得于已也。”西方学者认为,“道德是人控制的意识激情,找出一个内心的代言人,既满足个人欲望又不违背外界和内心的规范的适应力量”。
  • 宝宝成双之邪王的彪悍妃

    宝宝成双之邪王的彪悍妃

    何为彪悍?当亲戚在你耳边叽叽歪歪时,直接让其滚粗!当后娘无情亲爹无义时,果断拍死!当兄弟姐妹觊觎你的宝物,欺负你的人,污辱你的智商时,千百倍的折磨死他们,不解释!*她,是现代鬼才少将,文武双全,堪称全能。她是东太王国将军府最无能的丑女,废物一枚。当她变成她,再度睁眼,废物重生,天才降世!什么?要让她嫁给那个脸如鬼魅,心如蛇蝎的丑王?丑女配丑王,天生绝配!纯属扯淡,待她进了王府,将其中珍宝洗劫一空,便溜之大吉!不过,谁能告诉她,眼前这个惹火美男是谁,她的相公不是丑八怪么?!小剧场(一:惊才绝艳,智慧无双的她碰上韬光养晦,腹黑皮厚的他,究竟是谁上谁下?金碧辉煌的宫殿中,他优雅的向她伸出手来,“娘子,随为夫回家。”“人品不良,财产不丰,聘礼没有,谁是你娘子!”她冷笑,对此不屑一顾。他淡淡一笑,魅惑众生,伸手揽她入怀,压低声音在她耳边轻语,“娘子可是忘了昨夜之事,为夫倒是不介意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再做一次…”小剧场(二:“娘亲,有人说要做上门女婿。”萌宝笑得一脸狡黠,顺便瞥一眼假寐的某女。“告诉他过个十几二十年再来,我家女儿年龄不到!”某女懒懒的开口,连眼皮都不抬一下。“娘亲,那人说要娶你!”萌宝再度跑来回话,笑意更甚。某女闻言,秀眉微挑,冷哼道,“直接打残,关门放狗,哦,记得要先搜身,免得让狗咬烂了银票!”“娘亲,有人说要送娘亲万贯家产。”可爱宝宝眨眨大眼睛,一脸的天真无邪。“万贯家产收下,把人赶出去,对了,顺便打断腿,以后不准他再踏入这里半步!”某女微微动了下眼皮,再度躺下。“娘亲,有人闯进来了,宝宝们挡不住了!”萌宝与可爱宝宝一起大呼。某女还未起身,便被人压在软榻上,邪魅一笑,“娘子难不成是在告诉世人,此生非我不嫁?”(另:本文是一对一,男女主皆身心干净?无误会,无出轨,无小三!宠文!)
  • 一朵一朵的阳光

    一朵一朵的阳光

    《一朵一朵的阳光》共分为五辑,主要内容包括:你的容量有几何;感谢疼痛;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天使的产房;原谅一张蛛网。《一朵一朵的阳光》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美好,只要我们心中有爱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老婆,医我

    老婆,医我

    她不想进外科,唯一的宏愿,是被分配到收发室收发报纸。无奈院长无良,将她丢进外科。她第一次上手术台,晕了。第二次上手术台,缝针戳到主任手指。潮水般的鄙夷,轻蔑,讥笑,扑面而来。庸医骂名在侧,她不在乎。一夜之间,她被最爱的男人算计,她的父母双亡,家产被夺,右手被废。她恨,恨最亲最爱的人的无情背叛,她必须依靠自己,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将自己的家夺回。……她颠沛流离,隐居百草村,苦修中医之术。学望闻问切针灸写药方,学习武点穴接骨解奇毒。她冷傲的说:我必用我手中的银针,扼住那些伤害过我的人,无耻狂笑的咽喉。她孤寂的说:那些欠了我的,今生必报;那些我欠了的,来世再还!她万万没想到,时隔三年。当初的无良院长,会跋山涉水,拿着欠条找她讨债,还将她绑回家。她装疯卖傻,他依旧宠她爱她。她翻墙逃跑,他万里兼程追她。他说:你不是说,从哪里跌倒要从哪里爬起来吗?她眼珠一转,说的在理。周氏药房,神医来袭,看周怡宝从一代庸医变神医。主治疑难杂症,跌打损伤……妙手回“春”。她是新时代性福的福音,是顽固病魔的克星。“周大夫,我老公不行。”“怎么个不行法?”“就像上次,我老公说,老婆,刘翔比赛马上就开始了,你看选手都准备下蹲起跑了,让我看完咱们再做好吗?我说不行,人家现在就想要!他关了电视,与我大干一番。完事之后,他缓缓打开电视,这时电视里解说员激动地喊着:刘翔冲刺!赢了!冠军!12秒97!”“咳咳……”没关系,不管是六秒还是十二秒,她都能让他们重现雄风。宠版简介:他扛她回家,她装疯卖傻。“少爷,不得了了,少夫人在剪自己的衣服。”“剪得好,你再找些她喜欢的衣服,让她剪得开心点。”……“少爷,不得了了,少夫人刚才打了李小姐一巴掌。”“打得好,再把少夫人平时,最看不顺眼的人,给她绑了来。”……“少爷,不得了了,少夫人在点火烧房子。”“烧得好,房子烧完了可以再盖,小心照顾好她,千万别被火伤到。”……人人都说,他宠她,爱她,小心的护着她,由着她装疯卖傻四处撒野,她要逆天了。他只是微微一笑:都是我惯的,怎么了?……他对她说:你不要恨了,用你所有恨的力气,来爱我吧。他对她说:恶人我来当,坏事我来做,那些人,我会让他们,一个个,生不如死。……一夜,酒后乱性。她揉了揉眼睛,知道自己玩儿大了,爬墙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