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500000008

第8章 浙中王学形成与发展的人文地理环境(8)

[168]罗洪先在《明水陈公墓志铭》中说:“自念此学当诣极致,不负千载一时之机,而先生(陈九川)自任其重负荷且坚,东南士人归心取平,而卒无疑贰者,在吉有东廓、双江诸公,在抚则先生为倡首,盖浙中所未有也。”(《罗念庵先生文集》(简称《念庵集》)卷一五,《四库全书》第1275册,326页)此言明显有抬高江右而贬低浙中之嫌。究竟浙中与江右孰更有功于王门的问题,实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罗洪先贬龙溪甚至绪山,而褒东廓甚至南野、明水等人,则不能不说有故意拔高乡贤的感情因素在起作用。如其曰:“自阳明王公以学自命,游其门者众矣,融会敷衍传之人者,无若东廓先生。”(《东廓邹公墓志铭》, 《罗念庵先生文集》,328页)又曰:“方阳明公之存也,传良知之说者,各以其意为解,惟先生(指邹东廓)则独公之言是述;阳明公之没也,承良知之续者,各以其资为的,惟先生则独公之言是守。”(《罗念庵先生文集》卷一七《祭邹东廓公文》,385页)他虽怀念龙溪:“却忆山阴王子辈,昔年曾此话玄虚。”(《罗念庵先生文集》卷二二《登报恩浮图怀龙溪》,509页)然其实是在宛转的批评龙溪。他对与绪山不冷不热的关系且各行其道的做法也颇有怨言:“泽国处逢不记年,一回相见一冷然。……此行不是寻常别,为向春风自放船。”(《赠钱绪山》, 《罗念庵先生文集》,510页)反观浙中的邵廷采,在如何对待两地儒者的问题上,就要显得公平许多。尽管他也有为乡者显的倾向,但对江右诸子的评价却并不吝啬:“阳明之世,门士多矣……故择其有功传习(按:疑脱‘者’字),徐爱、钱德洪、邹守益若而入,而审别其未醇者。” (《思复堂文集》,42页) “阳明之后,惟钱绪山、邹东郭、欧阳南野能守师传,再传弥失。”(《思复堂文集》,317页)

[169]参见庐屏、朱昌编:《明礼部尚书程文德文史选》,9~14页,永康市祥达印务有限公司2003年印行。按:据全祖望《与郑南溪论〈明儒学案〉事目·阳明永嘉弟子》载:“王鹤潭(指王崇炳及其《金华徵献录》)以永嘉、五峰(指永康五峰书院)诸公并传姚江之绪,不知何以不录。按先生(指黄宗羲)固言阳明弟子多失落不备者,五峰诸公朴学淳行,不类龙溪之横决,然所造似亦未深。附之《浙中学案》之后可矣。”(《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中,1694页)故郑性在补刻《明儒学案》时,便根据全祖望的意见,增补了《附案》置于《蕺山学案》后(然贾氏紫筠斋刻本则未补录),收录了曾讲学于永康五峰书院(该书院由程养之(字先粹,“弱冠为诸生,往姚江受业阳明之门”)自越归后“建之”,后“被黜,且毁院,越数年”而“复之”(《黄宗羲全集》第8册,998页))的“四先生”,即应典(字天彝,号石门,永康人,正德甲戌进士。“初谒章懋于兰江,奋然有担负斯道之志,后介黄崇明见王守仁于稽山,授以致良知之学,归而讲学五峰书院”。被黄崇明誉为“浙中罕俪”(《黄宗羲全集》第8册,994页))、周莹(字德纯,号宝峰,永康人,“学于姚江,既有所得,乃讲其学于五峰”)、庐可久(字德卿,永康人,从阳明于越三月,阳明殁后,“归而聚徒讲学于五峰”(《黄宗羲全集》第8册,995页))、杜惟熙(字子光,号见山,东阳人, “作《悔言录》以自励,复至五峰尽其道”,学“以复性为宗……真率简易,不修边幅”;周海门“见《悔言录》,以为非大悟后不能道,由姚江而直溯洙泗”(《黄宗羲全集》第8册,996页))。另外还有《副使颜冲宇先生鲸叙传》一篇(颜鲸,字应雷,号冲宇,慈溪人,嘉靖丙辰进士。“其学以求仁为宗,以默坐澄心为入门,以践履操修为见性,而妙于慎独,极于默识”。

刘念台曰:“先生(指颜鲸)于学问头脑已窥见其大意,故所至树立磊落。”(《黄宗羲全集》第8册,997页))。因此可以说,以永康为中心的金华地区,当时也是王学的重要传播区域。

[170]潘平格“二十岁从事于程、朱之学”, “越五年又从事于王(阳明)、罗(洪先)之学”,后方“知程、朱、王、罗之旨不合于孔、孟”(毛文强:《潘先生传》,见《求仁录辑要》卷首)。故而既反对程、朱的主敬涵养、格物穷理以及理气说等,又反对王阳明的心体无善无恶说以及王畿的“四无”说(参见《容肇祖集》,470页)。不过他对阳明的不满,一般都源自王畿,是在批判王畿时连带阳明。他对宋明诸儒的弊端看得都很清楚:“总因学者读注听讲,先入于宋贤之说,或又入于阳明、龙溪之说,而未尝读孔门经书,故意见偏陂,窠臼难拨。某之所以说‘不得看注,不得看诸贤语录’,盖尝深中其病,确知其害,故不惜痛切言之。”(《求仁录辑要》卷七)其实,潘平格这种犀利而锋芒的批判意识,正是王学内在精神价值的体现。

[171]比如毛奇龄之学“伸王抑朱”,其与张烈关于阳明学是非的争论,实际上代表了清初浙东学者为捍卫阳明学而作的积极抗争。再比如笃信良知的邵廷采,自称“姚江末学”,尝曰:“弟于明儒,心服阳明而外,独有蕺山。”(《思复堂文集》,315~316页)后又极推信毛奇龄,且自称门下,以为清代至毛奇龄, “而发阳明之学乃无余蕴”矣(参见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235~236页)。

[172]梁启超说:“明清嬗代之际,王门下惟蕺山一派独盛,学风已渐趋健实。……而梨洲影响于后来者尤大。梨洲为清代浙东学派之开创者,其派复衍为二,一为史学,二即王学。”(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40页)若将王学与史学合而观之,则似可将这种倾向视为“心学化的史学和实学”。而这种倾向,在浙中王门的部分学者尤其是清初浙东学者那里,表现得尤为显眼。

[173]黄宗羲说:“金华自何、王、金、许以后,先生(指明儒章懋,字德懋,兰溪人,成化丙戌会试第一)承风而接之,其门人如黄傅、张大轮、陆震、唐龙、应璋、董遵、凌瀚、程文德、章拯,皆不失其传云。”(《黄宗羲全集》第8册,371页)因此可以这么说,阳明学与事功学传统在金华乃至整个浙中地区(如台州、衢州)有相衔接的趋势。而心学与实学这两大浙江地区的学术思潮,到明末清初已基本上汇拢到一起,从而促成了浙江近世学术思潮的又一次转向。

[174]《思复堂文集》,48页。

[175]陈白沙的弟子数百人,首推林光(1439—1519,字缉熙,东莞人)。林师事白沙凡20年,后又在浙江平湖任教谕凡9年,其间曾主持兴修了《嘉兴府志》,为白沙学在浙西的传播发挥过重要作用(参见《容肇祖集》,218、227页)。

后浙西儒者偏好甘泉学(如沈佳的《宋明四子书》,合濂溪《通书》、明道《定性书》、白沙《自然书》、甘泉《心性书》于一体,嘉靖三十四年由张淙刻于浙西,廖宪刻于增城,张潮为之序(参见《性命圣理学汇函》, 《中国子学名著集成》,台北,中国子学名著集成基金会,1978)),恐怕就与林光在浙西的学术活动不无关系。

[176]如“敬庵(许孚远)恪宗程朱,居敬穷理,言动皆有矩准”(《思复堂文集》,18页)。

[177]《思复堂文集》,18、311页。

[178]朱之瑜(舜水)在一定意义上亦属该系统。其出生余姚,然从小就随兄寓居松江,后又从松江府考取恩贡生,并师从浙西的朱永佑、张肯堂和吴钟恋,与浙西学者的交往远多于浙东。故而在他的思想中,朱学的成分要超过王学,尽管这其中仍带有较明显的实学史学的倾向(参见钱明:《浙学双璧:舜水学与阳明学》,见钱明、叶树望主编:《舜水学探微》,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

[179]据袁中道《柞林纪谭》载:“伯修问:‘王心斋何如人?’叟曰:‘也是一个侠客,所以相传一派为波石(徐樾)、为山农(颜钧)、为心隐,各有杀身不悔之气。波石为左辖时,事不相干,挺然而出,遂以死,肉骨糜烂。山农以行船事为人所恨,非罗近溪救之,几至以死,不但谪戍而已。心隐以言忤人,遂死于杀人媚人之手。盖以心斋从来气骨高迈,亢不惧祸,奋不顾身,故其儿孙都如此,所谓龙生龙子,果然非虚。’”(潘曾纮编:《李温陵外纪》, 《明代史料集珍》,84页,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而在这些“侠客”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又皆为“嵚崎豪杰”(《黄宗羲全集》第10册,343页)之气。这种气势,浙中王门不可谓没有,但远远比不上泰州王门。一直要到明末清初,当天崩地解的社会巨变来临时,它才演化为江浙一带知识分子所崇尚的豪杰精神。

[180]吴震认为:在黄宗羲的心目中,其对泰州学派的界定有这样一个标准:

在儒与佛、正统与异端之间,能否坚定儒家正统的一贯立场;坚定者另当别论,否则便“终是其派下(即泰州学派)人也”。不容否认,黄宗羲将颜钧、何心隐、方学渐、管志道等诸人列入泰州派下,便是这一判断标准在起着关键作用,而出生地域或师承关系已不再是重要的、惟一的判准。同样,他将赵贞吉归入泰州,原因之一也许亦源于此。如果这一分析成立,那么泰州学派完全成了一个儒释混杂、异端百出的“大杂烩”(《泰州学案の诸问题》,《阳明学》第16号,东京,明德出版社,2004)。此说甚是。

[181]《惕若斋集》卷一《奉复天台耿先生笔示排异学书》。

[182]管志道曾不无担忧地说:“我朝正当三教混一之机,而未有立极于其中者。”(《惕若斋集》卷一《奉谢先生书仪兼聆译异权子二编》)很显然,管志道是期望自己的同道能利用“三教混一之机”而为学术发展多作贡献。

[183]因此故,浙西学者对陈建的《学蔀通辨》推崇备至,如张杨园说:“承假《学蔀通辨》,伏读一过,知先生放龙蛇、驱虎豹之心切矣。”(《杨园先生全集》卷一四《答吴汝典书》)陆陇其说:“陈清澜(建)立传,最足为考亭干城。”(《三鱼堂文集》卷五《答徐健庵先生书》)。而浙东的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对陈建根本就是不屑一顾,因为在梨洲看来:“阳明子为《朱子晚年定论》,虽或有出于早年者,其大意则灼然不失也。”(《黄宗羲全集》第4册,927页)这与陈建的观点可谓势不两立,所以在《明儒学案》中自然就没有了陈建的地位。

[184]黄宗羲说:“兹读先生(指秦灯岩)之书,谓忠宪(高攀龙)与文成之学,不隔丝毫,姚江致知之说,即忠宪格物之说也。明眼所照,千门万户,锁钥齐堕,始知东林自有真传。”(《黄宗羲全集》第10册,202页)也就是说,在黄宗羲眼里,高攀龙传承的其实是阳明之学。不过笔者认为,从总体上说,东林学者传承的主要还是朱学,而对王学则采取部分汲取加温和批判的态度。故冈田武彦称东林学派是新朱子学,是相当有见地的(参见冈田武彦:《东林学》,载《テァ£ア》,第9辑,1965年12月)。

[185]据董玚所作《蕺山弟子籍》,刘宗周不同时期的从学弟子,有姓名、籍贯可考者共计80人,其中浙西籍弟子有21人,占四分之一强,虽少于略占五分之三的浙东籍弟子,但仍超过其他地区的总和。另有“学人”72人,其中杭州等浙西籍的17人,亦占近四分之一(参见董玚:《蕺山弟子籍》, 《刘宗周全集》第5册,719~721页)。

[186]万斯同《石园藏稿·明儒学案序》,见朱端强:《万斯同与明史修纂纪年》227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按:此序为《明儒学案》贾润重刻本写的代序,贾序略有改动,此言贾序即改为“梨洲之门,名公林立”。

[187]章太炎尝概括说:“吴始惠栋,其学好博而尊闻。皖南始江永、戴震,综形名,任裁断。”(《章太炎学术论集》,32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所谓“学好博而尊闻”,意指弃宋尊汉;所谓“综形名,任裁断”,意指不囿于汉宋。

同类推荐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日界线

    日界线

    这个夏天,浓得流不动的暮色下,那个牵着你的手一路走过斑马线去的男生,他掌心的温暖和整个世界的燥热似乎有些不同。这个冬天,刺骨冷寂的冰雪中,这个写着华美文字动人青春故事的女生——夏茗悠,她字里行间流转的冰凉忧伤和这个城市的寒冷也似乎并不一样……
  • 海伦凯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海伦凯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本书的主人公海伦·凯勒,为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海伦·凯勒在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但她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她学会了用盲文朗读和写作,并靠用手指接触说话人的嘴唇去感受运动,学会了讲话,并最终成长为享誉世界的作家。
  • 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生活中你是否曾因无力说服别人而懊丧?是否曾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而浑然不觉?面对纷纷扰扰的人际关系,你束手无策,苦闷困惑,时常感叹为什么有些人就那么有心计?为什么有些人就那么有手腕?自己难道就只能傻乎乎地处于被动的境地吗?相信你是有不甘的。其实,你大可不必为此而灰心丧气。心机虽高明却并不神秘.你无需羡慕别人的交际能力,只要你懂人性,知人心,就会拨开迷雾见青天,就能明白人际交往中操纵与反操纵背后的秘密。
  • 抢手主妇

    抢手主妇

    《無双》原名《七邪》现移坑为《美人有毒》链接如下:如果,有夫之妇有了‘小三’,则不容于她的丈夫如果,那个有夫之妇长相普通,却有个俊美异常的‘小三’,则不容于广大妇女同胞!如果,那个‘小三’还是个万众瞩目的大明星,受无数歌迷影迷敬仰、追捧,又是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那就是天地不容了!可是,事情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并不是有夫之妇追着大明星跑,而是大明星追着人家有夫之妇跑。这些倒也无所谓了,总有些人品味比较独特。就是不明白那个女人到底有何魔力?让那么多大牌趋之若鹜!大牌导演指名要她拍MV!王牌经纪人怜惜她的单纯!超级大明星更是爱不释手惹上隐,不惜自毁星途,也要将她囚于身边!推荐红叶的完结文《男风》男装丽人闯官场《魅欢》异姓兄妹好有爱《弃妃要二嫁》弃妇有春天《谁是孩子他爸》抢手的未婚妈妈推荐好文《第一寡妇》狐少
  • 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要将浩瀚的五千年历史凝结为一本指南书,考虑到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生活经历,优中择优地遴选出一些既有代表性,又有趣味性,更有权威性的点,汇集成这样一本书。但愿它能给每一个父母的教育添一点活力,为我们的少年成长添一块砖瓦,也为每一个家庭添一段美好的时光。
  •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尽宝剑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席卷天下。其间艰苦卓绝难以尽说,其中成败成失耐人寻味。《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对刘邦的权谋与智慧的评说。
  • 海外明夷录

    海外明夷录

    明初大航海时代,伟大的航海先驱郑和率空前绝世的水师舰队,云帆高举,七下西洋,臣服数十国,辉煌记忆让人热血沸腾;其同袍、朋友分踪五大陆、七大洲,历险奇趣寻宝探秘……
  • 金鳞开

    金鳞开

    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重生为皇明末代太子朱慈烺。从不接受失败的灵魂,因此掀起了复兴大明的风暴。从这一刻起——让别的民族瓜分大地和海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皇皇大明也需要更多的土地来阵列自己的大炮!============新书《大国医》发布,恳请支持!书号是:1003467253
  • 宅斗作弊器

    宅斗作弊器

    从前,有一个书香门第的少女捡到了一颗自称系统的破珠子,得知自己是所谓“未来世界养成游戏”的女主角。系统:你爹在你十岁生日的时候会死。系统:本游戏的内容是将你从十岁抚养到十六岁。系统:本游戏共有十名可攻略对象,七百九十六种不同结局,五千四百种隐藏结局,一万八千多个豪华事件。“砰!某颗啰嗦的珠子被塞进梳妆盒中。这既是一个小家碧玉在系统和舅舅调教下成长奋发上进的故事,也是一个金光闪闪的系统最终沦落为作弊器的血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