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500000038

第38章 王学在浙中的展开与挫折(8)

[18]《明儒言行录》卷八, 《四库全书》史部一一六,899页。据《四库全书总目》载:“(沈)佳则一宗朱子,故是编大旨,以薛瑄为明儒之宗,于陈献章则颇致不满,虽收王守仁于正集,而守仁弟子则删汰甚多,王畿、王艮咸不预焉。其持论颇为淳谨……学者于两家之书(指《明儒学案》与《明儒言行录》)互相参证,庶乎有明一代之学派可以得其平允矣。”(528页)

[19]在明末清初知识界的主流话语中,龙溪的形象曾被严重丑化,对他的批判也超出了学术批评的范围,而升格为人身攻击。如陈龙正说“龙溪略行谊”,在陆王心学派中,数他的道德品行最差(参见《几亭全书》卷五四,《四库禁毁丛刊》集一二,581~583页);陆世仪说他“行不顾言,居乡颇贪鄙”(《思辨录辑要·后集》卷九《经学类》,290页)。个别野史甚至视龙溪为“少年任侠,落魄不羁”的放荡公子(参见冯梦龙:《智囊全集》,289页,北京,中华书局,2007;袁中道:

《柞林纪谭》, 《李温陵外记》卷一)。四库馆臣亦认为,龙溪不仅在学术上“多空谈”,而且还是个“不矜细行”(与绪山“细行必矜”的品行正好相反,详见后述)、作风不正的伪君子(参见《四明丛书》第四集《慈湖遗书》卷首)。就连对龙溪较为公允的黄宗羲也说他“言行不掩”(《黄宗羲全集》第11册,135页)。所谓“行不掩言”者,就是“狂者”,其行为“正与他忠信廉洁相反”(《徐爱·钱德洪·董澐集》,130页),故遭人痛斥,诚属正常。不过当时亦有为龙溪辩护者,如清初阳明学者邵廷采就认为,龙溪“为人卓荦多大节”(《思复堂文集》,45页);黄宗羲的甬上弟子董允瑫亦称龙溪“含贻和其天倪”(《四明儒林董氏宗谱》卷一七《簿目·尊道录自序》),并将其学列为明学大宗之一。这一贬一褒,若从朱、王之间严重的门户对立来看,实不足为怪。但清初朱子学者在丑化龙溪的同时却极力褒扬绪山,甚至将其著述从众多王门学者中抽取出来而单独收入《四库全书》的“儒家类”,这样的刻意打造,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20]《敬和堂集》卷五《简焦漪园丈》。

[21]《澹园集》,422页。

[22]耿定向语,见《龙溪集》卷四《东游会语》。

[23]《黄宗羲全集》第10册,214页。

[24]《刘宗周全集》第5册,53页。

[25]譬如对罗念庵的评价,黄宗羲就要远高于刘宗周,他不仅撰有念庵、塘南二先生集评(参见《黄宗羲全集》第10册,504页),以为“彰阳明之学者,不在讲席遍天下之门人(意指绪山、龙溪),而在孤高绝俗之门人,如两峰、念庵之徒是也”(同上书,538页);甚至对念庵颇为倾心的聂双江之归寂说,亦给予了同情性的理解。如果说刘宗周最推崇的是邹东廓,那么黄宗羲最为推崇的便是罗念庵。在《明儒学案》中,除了本身著述量就十分庞杂的罗近溪外,所收内容最多的就是罗念庵,从量上看,差不多是邹东廓的四倍,而事实上,东廓的著述是绝对不比念庵少的。刘宗周虽亦谓“吾取其(念庵)足以扶持斯道于不坠而已”,但他的这种寄托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出于对念庵“卫道苦心”的同情,而非理性之判断;而且他还认定,念庵之学,“实诉诸”东廓(参见《黄宗羲全集》第7册,20、16页),所以东廓之学才是阳明之嫡传。这些都表明,在刘宗周的心目中,东廓的地位要远高于念庵,更不要说绪山了(参见上书,15页)。

[26]《黄宗羲全集》第10册,443页。

[27]《黄宗羲全集》第7册,270页。

[28]《王畿集》,828页。

[29]《王阳明全集》,1577页。

[30]孙奇逢曾这样评介自己所编的《理学宗传》:“然仆所辑《宗传》,谓专尊朱而不敢遗陆、王,谓专尊陆、王而不敢遗紫阳,盖陆、王乃紫阳之益友忠臣,有相成而无相悖。”(《夏峰先生集》卷二《与魏莲陆》,69页)

[31][32]《理学宗传》卷二一《钱绪山德洪》。

[33]参见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151~156页。按:笔者所引用的《理学宗传》系清光绪六年浙江书局重刻本,书中孙奇逢的点评,在原书上,或于页面上方针对所述之内容而以小字标出,或用小字载于篇末,皆反映了夏峰本人的观点。

[34]阳明自称“吾昔放逸”(《刘宗周全集》第2册,139页);罗念庵说阳明自幼“负性不羁,驰骋出没于百家众技,靡所不入”(《石莲洞罗先生文集》卷一三《瑞云楼遗址记》);而王畿则说阳明“生而颖异神灵,自幼即有志于圣人之学”

(《龙溪集》卷一三《阳明先生年谱序》)。因罗、王二人的为学宗旨不同,所以对乃师的评论亦有较大差异。

[35]龙溪承认自己“过于任率,渐流和混”(《龙溪集》卷一五《盟心会约》),并自称“性资夷旷,平居少忧滞,出则朋交乐”(《龙溪集》卷二〇《亡室纯懿张氏安人哀辞》)。

[36]王畿:《绪山钱君行状》。

[37]《期斋吕先生文集》卷一二《绪山钱公墓志铭》。按:绪山甚至为自己这种持重端严以至迂腐呆板的性格付出过沉重代价。嘉靖二十年那次依法惩办郭勋的举措,就显得过于“死板”,只讲原则性而缺乏灵活性。当时“上(嘉靖帝)心以处重为谴,而群议以从轻为嫌”,绪山则坚持按朝廷律法办事,本来无可非议,但结果弄得上下不是人,最后锒铛入狱,“可谓冤矣”(《绪山钱君行状》)!

[38]《黄宗羲全集》第7册,524页。

[39]王畿:《绪山钱君行状》。

[40]《王门宗旨》卷一〇《钱绪山语钞·与赵大洲书》。按:吕坤亦属“资质鲁钝”者,“少时读书,不能成诵,乃一切弃之,澄心体认,久之了悟,入目即不忘”(《黄宗羲全集》第8册,633页)。然绪山则缺少“一切弃之,澄心体认,久之了悟,入目即不忘”的经历和勇气,故其学少有发明创新,乃是必然的(详见后述)。

[41]王畿:《绪山钱君行状》。按:绪山转学阳明,与其记忆力差不无关系。

因记性差,所以诵读废寝忘食,以致生病,遂悔悟出“学贵精不贵博”的道理,从而放弃繁难之朱学而改从简易之王学。对此, 《绪山钱君行状》中的一则故事颇能说明问题:“一日诵读有得,昼夜忘寝食,遂构危疾,已而悔之,铭其牖曰:‘学贵精不贵博。’自是功以序进。”阳明是因“格竹子”而得病,而绪山却是因废寝忘食地背诵经书而得病,这不仅反映了两人不同的学习路径,而且说明两人的“智商”

亦有一定差距。而与“英迈天启,颖悟绝伦”(《王畿集》,828页)的龙溪相比,绪山在“智商”上更是在其下风。龙溪一家在明中叶出了三个进士,其父王经是弘治庚戌进士,龙溪本人是嘉靖壬辰进士,其孙应吉是万历壬辰进士,而绪山家人则无此荣耀。不过绪山后来对机敏聪慧的龙溪并不买账,甚至有点嫉妒,尝曰:“聪明不足恃,而学问之功不可诬也哉!”(《王阳明全集》,984页)并且不指名地批评道:“使学者智不及师,肯加学问之全功,则其造诣日精,当亦莫御。若智过于师,而功不及师,则终无所造,自负其质者多矣。”(《王阳明全集》,1038页)在绪山眼里,龙溪大概就属于这种“自负其质者”吧!

[42]《期斋吕先生文集》卷一二《绪山钱公墓志铭》。

[43]《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奉绪山先生书》。按:阳明于正德十二年作的《谕俗四条》就重点讲的是“积善之家”、“见人以为善”的品格(参见《王阳明全集》,917页;按:该文后被《赣州府志》收录,对当地的移风易俗、净化环境产生过积极作用),而绪山最为欣赏的亦是阳明“与人为善”、“实地用功”、“谦逊卑抑”之品质(参见《王阳明全集》,1376页),师徒二人可以说在这个论题上是取得相当共识的。所以阳明很看重绪山的这种性格,曾要求绪山好好教育自己的两个幼弟及继子正宪,尤其是“与人为善之心,当不俟多喋也”(《王阳明全集》,224页)。

[44]王畿:《绪山钱君行状》。

[45]张岱:《越人三不朽图赞》,《明清史料汇编》第9册,36页。

[46]同上书,32页。

[47][48]《承启堂稿》卷一七《云夜吟序》,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九七,265页。

[49]《承启堂稿》卷二五《钱绪山尊堂像赞》,《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九七,379页。

[50]《万历野获编》卷二《讲学见拙》,53页。

[51]所以唐顺之称龙溪是“聪明解悟,能发挥师说者”(《唐荆川集》卷一五《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而傅山则谓:“近日读王龙溪先生书,不惟于阳明先生良知颇有理会,正当注易,觉与旧日随文诠义者,亦稍稍有头脑。因思看书,洒脱一番,长进一番。若只在注脚中讨分晓,此之谓钻故纸,此之谓木蠹鱼。”(《傅山全书》卷三九《王龙溪》,782页)

[52]张岱:《越人三不朽图赞》,《明清史料汇编》第9册,32页。

[53]《念庵集》卷五《夏游记》。

[54]阳明尝曰:“吾门不乏慧辨之士,至于真切纯笃,无如叔谦(张元冲)。”

(《黄宗羲全集》第7册,342页)如陈九川即“辩驳甚严,令人无躲藏处”(《黄宗羲全集》第7册,528页)。然比较而言,龙溪称得上是王门中的慧辨高手,故后人有言:“阳明而下,以辩才推龙溪。”(《黄宗羲全集》第7册,830页)

[55]罗念庵说过:“绪山在阳明先生之门,号称笃实而能用其力者。”(《石莲洞罗先生文集》卷一九《赠钱绪山序》)若依据阳明所谓的“有得力处方是实学,不然则平日所讲尽成虚语”(《与路迎书》,见钱明:《〈王阳明全集〉未刊佚文汇编考释》,载《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2辑)之教诲,则绪山无疑是王门中的实学之代表。

[56]《龙溪集》附录《龙溪王先生传》。

[57]“怀疑”是龙溪所标榜的学问精神之一,其曰:“进学全在疑,大疑大进,小疑小进,不疑不进。”(按:龙溪此言似出自释家,如明僧侣池上客辑《了心录》

(明万历二十五年刻本)卷下载:“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然非真实彻悟一番,纵是种种玄知妙解,依旧出这生死窟子不得。”)“疑者信之因……经此大疑,沉着研究,若无凑泊,方能有诸己而信。”(《龙溪集》卷一一《与李见亭》)在龙溪的性格中,蕴藏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反叛意识,就连阳明的思想,他也同样表示怀疑:“盖不忍异者先师之本心,而道之所在不得不与之异者;天下之公学,非先师所得而私也。”(《龙溪集》卷八《大学首章解义》)这种怀疑精神其实是阳明的一贯主张。

[58]《龙溪集》卷一二《与吴中淮》。

[59]《龙溪集》卷八《艮止精一之旨》。

[60]过庭训:《圣学嫡派》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一〇八,706页。

[61]吕本撰写的《绪山钱公墓志铭》,就其内容来看,基本上可以说是王畿《绪山钱君行状》的复制品,而其前提,就是龙溪与绪山的特殊友情,因此确信前者所记乃“无一字不可信而传者”(《期斋吕先生文集》卷一二)。

[62]据《宋元学案》载:范镇“与司马温公相得甚欢,议论如出一口,且约生则互为传,死则作铭。温公为先生传,服其勇决,先生复铭温公墓”。故邵雍《闻见录》曰:“此二公出处之不同,其道则同也。”(《黄宗羲全集》第4册,5、7页)然钱、王二人生前并未“互为传”,死后亦未见“作铭”。绪山死后,龙溪为之作传,算是对同门师兄的一份纪念,但亦仅此而已。按理由龙溪来作绪山墓铭是最合适的,龙溪不作,自有其原因。反观绪山,其生前更是连一篇像样的序传类文字都未给龙溪写过。可见,钱、王二人的关系说什么也不能跟司马君实与范景仁同日而语。

[63]何乔远所谓“德洪自少年至老守其师说”(《名山藏》卷一三《儒林记》),明显有误。有关绪山师事阳明的时间与经过,应当以王龙溪、刘鳞长等人的记载为准。刘鳞长曰:“(德洪)弱冠博综朱氏之学,久之,读《传习录》,与所学未契,疑之。及文成平宸濠归越,往师事焉。”(《浙学宗传》,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一一一,107页)

[64]当时对士子衣饰有严格规定,不得随意穿戴。据《明史·舆服志》卷四三记:“洪武三年,令士人戴四方平定巾……二十四年,以士子巾无异胥吏,宜甄别之,命工部制式以进,太祖亲规,凡三易乃定。生员襕衫,用玉色布绢为之,宽袖皂缘,皂条软巾垂带,贡举入监者不变新服。”自此,襕衫方巾遂成为士子的专服。绪山、龙溪二人的穿戴显然有违此规定,类似今天的“奇装异服”。

[65]王畿:《绪山钱君行状》。

[66]其实阳明早在正德十三年的《与诸弟书》中就已对自己的出格行为有过深刻反省:“究厥所以,皆由平日任性作事,率意行私。自以为是,而不察其已陷于非;自谓仗义,而不觉其已放于利。但见人不如我,而不自见其不如人者已多;但知人不循理,而不自知其不循理者亦有。所谓‘责人则明,恕己则昏’。”(《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293页)然绪山、龙溪在入门之初居然仍学着“怪魁”王艮的样子,“异言异服”,自以为是,岂知此时的宗门风气在阳明的以身作则下已有所改变,故遭到众人“排讪”,实属必然。

[67]《陈明水先生文集》卷一《简王龙溪、钱绪山二公》,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七二,11页。

[68]钱德洪:《寄龙溪》,《徐爱·钱德洪·董澐集》,239页。

[69][70]王畿:《绪山钱君行状》。

[71]《王阳明全集》,1282页。

[72]袁中道:《柞林纪谭》,《李温陵外记》卷一。同样之内容,袁宗道的《白苏斋类集》卷二二《杂说》、冯梦龙的《智囊全集》(289页)、《明儒学案》卷一九《江右王门学案·魏良器传》等文献皆有载,只是详略有异。

[73]《敬和堂集》卷五《简张阳和年兄》。

[74]徐阶:《龙溪王先生传》,《王畿集》,828页。

[75]袁中道:《柞林纪谭》,《李温陵外记》卷一。

[76]参见中纯夫:《良知修证派について———王门三派说への疑问》(《富山大学教养部纪要》1989年第22卷第1号)、吴震《阳明后学研究》第二章《钱绪山论》(119~124页)。

[77]绪山所辑《传习续录》中有关“严滩问答”的记载是:“先生起行征思、田,德洪与汝中追送严滩,汝中举佛家实相幻想之说。先生曰:‘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汝中曰:‘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是本体上说工夫;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是工夫上说本体。’先生然其言。洪于是时尚未了达,数年用功,始信本体工夫合一。但先生是时因问偶谈,若吾儒指点人处,不必借此立言耳。”(《王阳明全集》,124页)然龙溪《绪山钱君行状》所记则与此稍异:“夫子赴两广,予与君送至严滩。夫子复申前说……因举‘有心是实相,无心是幻相;有心是幻相,无心是实相’为问。君拟议未答。予曰:‘前所举是即本体证工夫,后所举是用工夫合本体。有无之间,不可以致诘。’夫子莞尔笑曰:

‘可哉!此是究极之说。汝辈既已见得,正好更相切磨,默默保任,弗轻漏泄也。”

(《龙溪集》卷二〇)从两人的不同记载中可以看出,绪山不言“究极之说”,实乃留有“余地”;龙溪不言“尚未了达”,而只言“拟议未答”,则是给绪山留“面子”。前者说明绪山对阳明晚年之说尚不坚信,而后者表明龙溪对绪山的平和姿态。

[78]但周汝登把这种“一致”看成是绪山“归一”于龙溪,而非龙溪“取益”于绪山,也就是把阳明的“相互取益”视为绪山的单向行为,而非钱、王二人的互动互补,这显然与其推崇龙溪的立场密切相关。其实这是一种偏见(详见后述)。

[79]据吴震考证,绪山有关“无善无恶”的思想,当形成于嘉靖二十七年之前(参见《阳明后学研究》,151页)。

[80]说是全文收入,其实并不准确。据杨爵《杨忠介集·附录》卷三《复杨斛山书》而知,《王门宗旨》收入的《复杨斛山书》,文末尚有一大段文字及绍武的一则按语未收(参见《四库全书》集一二七六,154页)。

[81]彭国翔:《钱绪山语录辑逸与校注》,38页,《中国文哲研究通讯》,2003(2)。

[82]参见《理学宗传》卷二一《钱绪山德洪》。

[83]彭国翔:《钱绪山语录辑逸与校注》,18页。

[84]《钱绪山语录辑逸与校注》第9条。

[85]《钱绪山语录辑逸与校注》第12条。

[86]《钱绪山语录辑逸与校注》第25条。

[87]《钱绪山语录辑逸与校注》第28条。

[88]《钱绪山语录辑逸与校注》第36条。

[89]不过绪山对慈湖亦有微词,认为“慈湖欲人领悟太速”(《钱绪山语录辑逸与校注》第10条)。这种担忧,与其后来对龙溪之学的反感,在内在理路上是一脉相承的。

[90]《复王龙溪》,《黄宗羲全集》第7册,263页。

[91]《承启堂稿》卷一五,《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九七,240页。

[92]查铎以绪山、龙溪为师,故其言动静,契合二师,尤近绪山:“今之学不得力者,往往欲屏去事为,养静数年,始能立根。不知静是心之本体,周子所谓主静,只是无欲,惟动而不动于欲,则得其本体之静,非外动而别有静也。……若动处厌繁,屏去事为,养成枯寂之体,圣学不知是也。”(《查毅斋先生阐道集》卷四《会语》)这与其在“乐者心之体”的立场上偏向龙溪有所区别。

[93]《南野集》卷三《答钱绪山》,《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八一,100页。

[94]《泾县志》卷三一《词赋》。

[95]《王阳明全集》,1357页。

[96]《玩鹿亭稿》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七六,66页。

同类推荐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开心国学

    开心国学

    本书以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思想为立足点,从《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中,选取其关于学习、立志方面的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坚定、自信的信念,从小奋发图强;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品中,精选出帮助青少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人生,提高思想觉悟,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和塑造独立自主,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人格和价值取向;从《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名家作品中,选取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处理日常生存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热门推荐
  • 为人处世必学的鬼谷子智慧

    为人处世必学的鬼谷子智慧

    通过对《鬼谷子》的学习,将让你懂得如何掌握谈话的节奏和技巧,交流的方式,如何处理人情世故等,推而广之,从应用的范围来看:阳、动、刚、张、方等都可归为捭术;阴、静、柔、弛、圆则可归为阖术。变阳为阴或变阴为阳,以静制动或以动制静,以柔克刚或刚柔并济,都可以说是捭阖之术的延伸与推广。
  • 宅府恩怨:嫡妻归来爷当心

    宅府恩怨:嫡妻归来爷当心

    相濡以沫,比不得妖艳颜色。贤惠良妻成下堂,狐媚娥子踩房梁。惊鸿不曾预想过,从小长大的情谊,竟也是这般凉薄。燕尔之期刚过,夫君就有了纳妾的心思。大宋之制,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友不可忘。她以为本分过这一生,也便就是了,怨不得,求不得。可是世事不如意,她守着一方宅院,也得不到一寸净土。争宠、陷害、夺爱、谋杀。大家宅之中的腥风血雨,背后又是谁的阴谋?夫妻情谊尽了之后,又是谁朝她伸出了手?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心门一闭难再开,请君且带真心来。
  • 帝少追妻:腹黑老公缠上门

    帝少追妻:腹黑老公缠上门

    欧阳翰庭,炙手可热的钻石人物,黑暗中的帝王!在他的世界里,但凡他想要的就没有得不到的!他以为,这世上,只有他征服一切,没有什么可以征服他,直到遇见一个叫做夏羽沫的女人……夏羽沫:“我要衣服要鞋子要名牌包!”“可以”欧阳翰廷看着手里的文件头也不抬。“我要项链要戒指要宝石!”“没问题!”欧阳翰廷依然盯着文件目不转睛;夏羽沫咬牙“我要股票要债券要期权”“好啊!”欧阳翰廷云谈风轻。夏羽沫戳着手指小心翼翼,“我要离婚找男人!”“男人何须离婚找,我不就在你面前?”欧阳翰廷抬眼,起身,剥光,推倒所有动作一气呵成……
  • 暴君刘璋

    暴君刘璋

    一恨世态炎凉,二恨人丧伦常。三恨江山污浊,四恨百姓离殇。五恨愚民短视,六恨道貌君子。七恨奸人当道,八恨胡虏喧嚣。………………………………………………………………三国暴君刘璋*************************************************************穿越武侠大陆,开局一个破高中学校。所有武侠人物粉墨登场,正道邪道魔道风云际会,看何时归如何以一校之长,登上武林之巅*************************************************************新书《打造完美女神从吃鸡开始》,作者名:谭道长,已经十万字,成绩还好,确定不太监。书友讨论群:193604165
  • 柒·欺颜

    柒·欺颜

    PS:关于本文:开头小温馨,后面有点虐,然后更加虐,虐身虐心,最后么,HappyEnding……————曼珠沙华系列之七——————英雄之争,争得是权势,还是美人?英雄之战,要的是结局,还是过程?红颜,若无法执手于天涯,是否终将沦为被欺,被弃的结局?她,平静若水,与世无争。她,想要的只是平淡的生活。一纸书信,她的人生开始不平静。指腹为婚的婚约,因为姊姊的失踪,她只能代而嫁之。红烛摇曳,洞房之夜。推门而入的他,一身红衣,天生贵气。邪佞魅惑的眼微眯,炙热的眼神锁定她。她,忐忑不安,亦茫然不知所措。他向她走来,将她按倒在床榻……锦绣被褥,一朵瑰丽的莲花,妖娆绽放。——那是她的初夜。随后而来的他,亦是一身红衣。温润如水,儒雅若玉。他又是谁?他不言,只是递给她一纸……休书。原来温柔的话语,淡雅的笑容也会伤人呵……他说,你若想走,随时可以离开,我不会强迫你半分。她面色惨白如雨后枝头凄楚的雪白花瓣——他才是她的夫君吗?如果他是,那个令她落红的男子,是谁?乱了,一切……都乱了。——柒,你是我的,不管是你的心,还是你的人,都是我的。如若我得不到,也绝不允许别人拥有!——柒儿,我后悔了!我要你做我的妻,生生世世,绝不放手!——万俟柒是明某此生中唯一一场没有把握的生意。——柒柒,我在,我会一直在,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回头,我都在……权势,名利,阴谋,诡计……可笑之极,她竟只是他们争夺的工具……一句句看似真诚的话语,到头来,竟只是一场赌局……曲终人散之时,孰真孰假,谁是谁非,早已……无所谓。————希{物语}——————希首次尝试写阴谋,设局,所以,可能会稍显稚嫩,但,绝对会用心……不是小白文,不是雷文,只想用心写……不投您的喜好没关系,华丽地飘……适度虐身虐心,嫌不够虐的,抱歉,请绕道,希的后妈潜质有限,您另看高文……坑不小,走过,路过,注意,表摔着了,若是不慎掉下去,希不会负责哦……嘿嘿……若是能入您的眼,烦劳收藏,投票,留言……希会感激不尽……关于文中的生僻字:“万俟”音同“默其”;“溟玥”音同“明月”;“裔”音同“意”;“玦”音同“决”;“柒”音同“七”;“泠”音同“凌”;“灏”音同“浩”;——————曼珠沙华系列————————【曼珠沙华系列】系列之六:《流·夺颜》霜非晚地址:
  • 纵宠傲世狂妃

    纵宠傲世狂妃

    【正版简介】她,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亦是妙手毒医。清冷傲然,我行我素。他,是嗜血狂妄的名门将相,亦是紫眸鬼王。冷血狂妄,蔑视天下。当现代杀手,穿越时空,成为懦弱无能的相府嫡女。她将如何翻云覆雨,在异世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歪版简介】新婚之夜,她骑在他身上:“想上我!先打赢我再说!”他妖艳的嘴唇轻笑:“本王只会疼女人,不会打女人!”而后来她掐住他的脖子:“你要是敢喜欢别的女人,我就…”“什么?”他无声笑。“先奸后阉!”她恶狠狠的说他立刻脱光了衣服,“奸吧,奸完了你一定舍不得阉,更何况…”一个翻身压倒在她身上。“本王的身心都是你一个人的,只给你一个人奸!”【P:宠文+女强+男强+爽文+1VS1!】*【伪装篇】“废物,如果说你跪下来的话,我可以纳你为妾。”孤傲的太子俯身看着眼前瑟瑟发抖的女人。凤知雅低下头,唇边冷笑。“那——多谢太子。”抬头的那一瞬间,手腕处的匕首顿出,猛的刺出。“凤知雅,你好大的胆子!”太子面色惊恐。凤知雅手上的刀子却越加飞快的滑动,太子身上的衣衫顿时化为破布,零落在地上。一记冷刀猛的抵住了太子脖间。“太子若是跪下来,或许我会考虑纳你为夫。”阳光之下凤知雅冷眸轻动,光彩耀人,哪有半点废物的模样。*【占有篇】狂妄的沙场之上,金戈铁马。风起尘埃,血肉飞溅。城楼之上,轩辕渊孤傲的迎风站立。无视身上的伤痕,目光紧锁那狂沙中一抹白色的身影朝着自己狂奔而来。看着那张朝思梦想的面孔出现在眼前,眸子却带着莫名的血腥,顿时大吼一声。“凤知雅,谁允许你来的!”凤知雅抬起头来,憔悴的面孔带着清爽的笑意,爽朗的声音回荡空中。“轩辕渊,你说过我的命是你的。”所以,我生死随你!*【恶搞篇】“报——王爷不好了,王妃又带着三位大人出去打牌了!”某王微微挑眉:“随她去!”“可是…”某侍卫擦去额头上的汗水。“说…”“可是王妃说了,今晚哪位大人赢的次数多,就让那人给王爷侍寝。”某侍卫汗流浃背。某王脸色剧变,一拳砸在桌子上面:“该死的,马上把那个女人给本王绑过来!”
  • 特种兵迎战天下

    特种兵迎战天下

    这是一个生死未知的战场,这注定是强者的路。热血男儿,保家卫国。林子豪被父亲一脚踹着就当了兵,一步一步,成为特种兵,华丽蜕变,成为特种兵中的王者。迎战天下,我怕谁。
  • 花花校园之女生寝室

    花花校园之女生寝室

    刘诗涵,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平凡而不普通的女高中生,她,希望好好读书,从未将儿女情长绕上心头。但是因为偶然的意外,爱情来敲门,为了坚持自己的想法她被驱逐,又被接纳,小小的心灵受创……何依依,性格开朗外向,愿意跟所有的人交朋友,但是背后总是藏着自己的小九九。为了让自己在寝室里有一席之地,她不惜出卖自己的朋友,在女生之间挑拨离间。为了爱情也可以恩断义绝。她不愿意随遇而安,只相信事在人为。叛逆的少女时代,热情的校园学生,喧闹的女生寝室密语不断。女生间的矛盾,学生间的纯爱,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青春时代。
  • 性保健中药

    性保健中药

    本书为“性保健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四十四种有调节人的性兴奋水平和性保健作用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应用。内容丰富、健康实用。
  • 祸国妖后谋天下:权色巅峰

    祸国妖后谋天下:权色巅峰

    夜里,靠在她的胸口,惊愕的起身,“你怎么没有心跳。”“因为我是一只冤鬼!”女子幽幽道,黑夜之下显得狰狞恐怖!前世,她为了他筹谋划略,为他谋取江山,换来的却是满门抄斩。今生,改头换面,魅惑苍生,重新归来,她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血洗天下!********心跳静止,灵魂残缺,靠食人精血犹如活死人般活在此世。短暂的寿命皆浪费在了报仇雪恨之上,无视所有人对她的感情。他为她逆天改命,手上沾满了鲜血,辜负所有,只因爱她。他身为帝王,活在属于和她的记忆中,残忍的对待着任何人。他走遍江湖,放下身份,却只为保护着她可是,好像在仇恨的道路上,她失去了所有,包括爱人,回首时,是否还能找见属于的她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