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300000040

第40章 罗汝芳:泰州学的终结(8)

其说也,无甚异。但此语要得孟子口气。若论口气,则似于形色稍重。而今说者多详性而略形,更觉无意味也。大要亦自世俗同情,皆云此身是血肉之躯,不以为重。及谭性命,便更索之玄虚,以为奇崛。轲氏惜之,故曰:“吾此形色,岂容轻视也哉?即所以为天性也。”惟是生知安行,造位天德如圣人者,于此形色方能实践。实践云者,谓行到底里,毕其能事……只完全一个形躯,便浑然是个圣人;必浑然是个圣人,始可全体此个形色。首先须注意的是“得口气”一说,这是近溪再三强调的解释学方法,意谓不能盲从传统注疏,而要详细领会“圣贤语意”。应当说,近溪的“得口气”与朱子的“添语言”,表面上看似不同,其实却有一致性。因为无论是“得口气”还是“添语言”,其根本用意都在于深入抉发文本的思想意涵,反对就字解字。就此而言,近溪和朱子在经典解释的方法论上都坚持以义理解经的基本态度。问题在于在“得口气”和“添语言”的背后还存在着更为本质的东西,亦即各自的思想立场。

近溪基于他的思想立场,对“形色天性”作出了全新的解释,认为“孟子口气”重在“形色”,这一解释非常重要,可谓独树一帜。他在“轲氏惜之”的后面所引孟子的几段原话,实际上应当视作近溪对“孟子口气”的一种创造性诠释,尤其是“于此形色方能实践”一说,则完全可以看做近溪自己的观点。对照本节开头所引朱子的解释,便可看出近溪所云“而今说者多详性而略形”,显然是指朱子以来的诠释传统。朱子用“自然之理”来解释孟子“形色天性”,其“口气”重在“天性”。这在近溪看来,未免索然“无意味也”。那么近溪为何强调孟子口气重在“形色”?

其实,这与他的这一观点有关:“天性”不能脱离“形色”而存在,“形色”是展现“天性”的基础和条件,无视“形色”而只讲性命实是“玄虚”之空谈,因此在实践论上,必须将“天性”落实在“形色”之上,于“形色”上加以切身的实践,最终实现“只完全一个形躯”、“全体此个形色”的目标。近溪的这一诠释思路,亦即我们上面提到的“形著体现”的观念,或可称为“形著原则”。在此“形著原则”中,身/心作为一种结构关系,彼此互为关联,而其立足点却在“身”。虽然就近溪的心学立场而言,“心”具有绝对的价值,然而近溪同时也认为心不能孤立于身而独自存在。因此可以这么说,就价值论的角度看,心大身小,故须强调“心以宰身”;就实践论的角度看,身重心轻,故应即“形色”而“践形”,如此才能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须指出的是,近溪以“完全形躯”、“全体形色”来诠释孟子的“践形”观具有独特的意义,反映出近溪重视“形”及“身”在实践领域中的基础性地位。故近溪强调指出:“便须把孔子之仁者人也,孟子之形色天性,细细体认,我此个人如何却是仁,我此个形色如何却即是天性。”显然,这是将“形色天性”直接解释成形色即天性,揭示了形色问题在孔孟传统中的重要性。

由上可见,近溪通过对“孟子口气”的解读,旨在强调“形色”不仅在存在形式上构成“天性”之基础,而且在实践方法上“形色”是“天性”的“实落之处”。由此我们可以说,在近溪的“身心”观当中,“身”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从历史上看,近溪对于孟子重“形”的重新发现,当有重大的思想意义。其意义在于:近溪不唯对于宋儒以来未免详性而略形、重天命而轻气质的思想倾向提出了批评,同时,针对阳明心学以来重本体而略工夫之思想现象,近溪也以自己独特的观点主张,提出了具有切实意义的解决方案。

然而也须看到,尽管“身”在实践方法上具有重要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身”之本身就构成终极价值之主要内涵,换言之,“身”

主要具有体验意义上的价值。一方面,从身心结构来看,心性离不开身形,无身形则性命便成空谈;另一方面,在以形显性、以身显心的形著模式中,心性仍然是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道德价值之根源所在。在上一节我们曾指出在“心以宰身”抑或“心以从身”的行为抉择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无疑是“心”。“心”不仅是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具备主宰身体的能力,而且其本身在价值论上处于优先的地位。虽然近溪竭力主张身体在实现心性价值的过程中具有实践论意义,但归根结底,近溪仍然坚持“心以宰身”而反对“心以从身”。

(第六节 天心观

一 问题由来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看到“心”的问题在近溪思想中是一核心问题,这里将要考察的“天心”问题亦不例外,而这一问题又与儒学的宗教性问题有关。通过对天心问题的考察,能使我们对近溪思想的特质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我们将发现近溪思想中的中国传统宗教意识是相当浓厚的。

首先从何谓“天心”这一问题说起。从词源上说,“天心”一词可上溯到《尚书》,但其中仅出现一次,即《咸有一德》所载:“克享天心,受天明命。”若就观念史的角度看,在以《尚书》为代表的商周文化时代,作为神格的“天”是频繁出现的,如“天叙”、“天秩”、“天讨”、“天聪明” (《尚书·皋陶谟》)。甚至还有与“天心”意思大体相当的“帝心”等等。经过春秋以后儒家学说的洗礼,这些具有原始意味的宗教观念在孔孟思想体系中衍生出一套有关天命、天性、天道的思想言说,从孔子“唯天为大”的赞赏,到孟子的天赋良知说,他们相信天既是一种自然之天,又是一种意志之天。在天人感通的存在模式中,天赋予人以某种秩序、属性、本质,给予人以一种道德本性;人之于天则应采取这样的态度:敬天、畏天、知天、事天、奉天。天既是人们敬畏的对象,同时又是与人之心性相通相感的存在,所以“天之明命”也可以在存有形式上表现为人之本性,《中庸》的“天命之谓性”应当是这一观念的典型表述。事实上,在先秦儒家的理论建构中,“天命”与“人性”在存有论上紧密关联的这套观念非常突出也非常重要,成为后来儒家建构其心性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若就近溪而言,他的天心观其实与《周易》“复,其见天地之心”之观念直接有关。那么,何谓“天地之心”?二程有一个经典解释:“天地以生物为心”。这一解释几乎成了宋明儒者的共识,当然亦为近溪所接受。程伊川更有一句名言:“圣人本天,释氏本心。”

这句话的前半段则是:“《书》言‘天叙’、‘天秩’,天有是理,圣人循而行之,所谓道也。”可见,其所谓“天”乃是指“天理”、“天道”。对“天”的这一理性解释可谓是宋明理学家的共同思路,“天”是宇宙秩序乃至是社会秩序、人心秩序的存在依据。

在宋代哲学家当中,比起二程来,邵雍对“天”更是情有独钟,其言“天”者,充满了一种介乎哲人与诗人之间的丰富想象,例如:

“天心”、“天意”、“天人”、“天真”、“天道”、“天和”、“天理”、“天机”、“天时”、“天根”、“天数”、“天性”等等,不一而足。关于“天心”,他有两句名诗:“天心复处是无心,心到无时无处寻;若谓无心便无事,心中何故却生金?”“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时,万物未生时。”显然,“天心”是从“天地之心”化约而来,讲的是宇宙生化问题。朱子对邵雍《冬至吟》称赞备至:“康节此诗最好”,“可谓振古豪杰”,同时却以“年年岁岁是如此,月月日日是如此”来解释“天心无改移”,其意不甚明确,细按朱子之意,“天心”即伊川所说“天地生物之心”的意思。

除邵雍而外,对“天心”有较多论述的,要数张载。其云:

复言“天地之心”,咸、恒、大壮言“天地之情”。心、内也,其原在内时,则有形见;情则见与事也,故可得而名状。……大抵言“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大德曰生”,则以生物为本者,乃天地之心也。地雷见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心惟是生物,天地之大德曰生也。……自有天地以来以迄于今,盖为静而动。天则无心无为,无所主宰,恒然如此,有何休歇?张载结合《周易·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来解释“天地之心”,突出了“生”及“生物”的涵义,将“天地之心”理解为“以生物为本”之“心”,这一解释与上述二程“天地以生物为心”以及邵雍“天地之心者,生万物之本也”的思路基本一致。不过相比之下,张载的论述更为明确。他用“无心无为,无所主宰”来具体解释“生物之心”,这是说天地造化是一个自然过程,其中本无人为意志参与其间,故可说天地本无心。然而天地又确有“其心”,亦即“以生物为心”,因为天地若无“其心”,则天地“生生”造化之意便无由显现。在此意义上,“天地之心”就是生物之“心”。

张载又说:“天本无心,及其生成万物,则须归功于天。曰:此天地之仁也。” “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这里有两点值得关注:

一是张载在天地之心———生物之心这一解释框架中,加进了“仁”的概念,二程及至朱子、张南轩在围绕“仁”的问题展开论说之际,“天地以生物为心”或“天地生物之心”的命题成为他们的一个主要分析视角,并由此产生了诸多观点不尽一致的“仁说”。另外一点是,张载强调由人心以观天心,故他主张:天本“无心”,由人心而得以见矣。这一点又与张载“大其心”说发生关联。他认为,通过“大其心”,即扩充人心的作用,最后就能达到“熟后无心如天”,亦即“无心”境地。这一“无心”境地是克服“有心”之囿限,能与“天之虚”同在的境地。故云:“无心之妙非有心所及也”。所谓“无心”,就天而言,盖指“天无意”,所谓“天不能皆生善人,正以天无意也”,亦即此意;就人而言,则是指虚其心,消除心中“意、必、固、我”的人为意识、主观成见。要之,张载强调“无心”、“无意”既是“天地之心”的根本特征,同时也是人心所必须努力达到的一种境界。

关于张载的“大其心”与“合天心”的问题,朱子有比较冷静客观的评述:

“大其心,则能遍体天下之物。”体,“犹仁体事而无不在”。言心理流行,脉络贯通,无有不到。苟一物有未体,则便有不到处,包括不尽,是心为有外。盖私意间隔而物我对立,则虽至亲且未必能无外矣。“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这段评述非常平稳,从中看不到朱子自己对“天心”的解释态度,这也反映出“天心”一说对朱子而言,并不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

不过,朱子对“大其心”说也有批评:“若便要说天大无外,则此心便瞥入虚空里去了。”这是因为对于任何企图夸大心的作用,朱子总是抱有非常敏感且强烈的反对态度。

至于阳明之言天言心,屡屡见之,不足为奇。他也曾说“天意”,但是否使用过“天心”一词,目前尚无确切答案,或许可以从他的诗中找到记录,但即便如此,“天心”一词不足以构成阳明思想的核心概念,这一点大概是可以确定的。我们知道,阳明有“心即天”、“人心是天渊”等著名命题。其所谓“天”是作为心体存在的本原性意义而被强调的,这显然与人性得之于天这一儒学观念有关。

要之,就宋明思想史来看,有关“天心”的解释基本趋于理性,原初的宗教意味已很淡薄。然而到了近溪那里,不仅“天心”成了非常关键的核心概念,而且“天”的意义在近溪的诠释中,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它既有“天地之心”的宇宙论涵义,又有天的意志这层宗教涵义。在后一层意义上,“天心”成了“天地神祇”的另一种表述,甚至是神灵意志的代名词。

二 天心人心

首先来看一段有关“天心”的简短论述:“夫子之为教,与颜子之为学,要皆不出仁礼两端。而仁礼两端,要皆本诸天心一脉。”显然,值得关注的是“天心一脉”这个提法。何谓“天心一脉”?近溪指出“仁,人心也。心之在人,体与天通,而用与物杂”,重要的是,善观仁者之心,如此便是“心即天也”,反之,则“心即物也”。要之,人心之所以能化为天心,其依据就在于人心中有一颗“仁心”,而此“仁心”在本质上与“天心”是相通相感的,原因在于人心具有“生生不已”的特征。这里又涉及“心”与“生”的关系问题。近溪指出:

殊不知天地之心以生物为心。今若独言心字,则我有心而汝亦有心,人有心而物亦有心,何啻千殊万异!善言心者,不如把个“生”字来替了他。则在天之日月星辰,在地之山川民物,在吾身之视听言动,浑然是此生生之机,则同然是此天心为复。诚然,所谓“天地之心,以生物为心”,是宋儒以来的一个普遍共识,在这一点上,近溪所见殊无新意。不过,近溪主张以“生”字来代替“心”字,意谓从“生”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心”的涵义,则是近溪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单言“心”字,人有人之心,物有物之心,千差万别、面目殊异,难以卒言,因此不若就其“心”之本质而言,“生”便是“心”之本质,也是天地之心的本质,把握了生生之机,也就意味着实现了天心之复。故云:

宇宙之间,总是乾阳统运,吾之此事无异于天地万物,而天地万物亦无异于吾之此身。其为心也,只一个心,而其为复也,亦只一个复。《经》云:“复,见天地之心。”则此个心即天心也。这是对“天心”的一个明确界定,亦即“天地之心”。具体而言,“天心”是指“乾阳”(复卦中一阳之爻)。故“天心”之“复”,实即复卦的“一阳来复”。这是就“复”卦的阳爻来解释“天心”,应当是“天心”概念的原初意义。故云复卦的“天地之心”也就是“天心”。然而近溪对天心还有两层意思的理解,一是突出了“心”的主体性意义;一是认为天心亦有“知”。先来看第一层意思:

此“心”(指“天地之心”)字与寻常心字不同。大众在此,须用个譬喻,他才明白。盖人叫做天地的心,则天地当叫做人的身,如天地没人为主,却像人睡着了时,身子完全现在,却一些无用,天地间一得个尧舜孔孟主张,便像个人睡醒了一般,耳目却何等伶俐,身体却何等快活,而家庭内外却何等齐整也耶!这里用比喻性的说法,把天地之心喻作“人心”,天地喻作“人身”,指出如果天地没有“心”为之作主,则天地之身犹如昏睡一般,不能呈现任何意义,一旦有“心”为之作主,如同天地间有个“尧舜孔孟”出来主张一番,则人人便如梦得醒一般,个个无不耳目伶俐、身体快活、家庭整齐。因此,天心须为天地作主,如同圣人之心须为人心作主一样;天地之心和圣人之心“与寻常‘心’字不同”,却有唤醒天地、赋予人身以价值意义的能力。总之,天有天心,人有人心,此“心”是决定天地之有价值、人身之有意义的依据。若无此“心”,则天地人身将永远处于昏睡状态,宇宙和人文的价值意义也将无由呈现。在此意义上,天心和人心都是一种“本心”。

问题是,人心能为人身作主,是因为人心有知,而天心要为天地作主,是否也有“知”的存在?这就引出了天心的第二层意思。

近溪的结论是:“虽乾坤亦是此个知字”,其依据是《周易·系辞上》“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他指出:

同类推荐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热门推荐
  •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是潘家华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生活气息浓烈,文学功底深厚,内容真实感人。管道作家杨德勇为文选作序。潘家华希望在纪念“八三”工程会战40周年的时候,将这本书奉献给为中国能源通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石油管道人。
  • 绝色生香

    绝色生香

    浪女秦筝,好色如命,嗜酒成痴,自命最是风流而不下流。江湖传说,一剑踏月不留痕,身侧长有蓝颜在。冷对三千橫世态,青袍一舞唾人庸,含笑慢呷一杯酒,百步杀人闹市中。她说,只要我在江湖一日,江湖便永远有我的传说。【本文依旧继续青墨的一贯风格,女尊+np+男生子,不适者慎入!】片段欣赏(一)“站住!你这个淫贼!快点站住!”柳千浔一边追,一边气急败坏地大喊,沿途撞倒青菜一筐、鸡蛋半篮子、土豆满地,市井一片狼藉。“唉唉,六扇门唯一的男捕头这么追着在下不放,可是会让人误会在下做了什么需要负责的事啊。”秦筝潇洒地转过身来,“唰”的一下展开折扇轻摇了两下,露出扇面上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我本风流。“呸!你这人就该是‘我本下流’!”柳千浔一手扶着墙,气喘吁吁地,半天才吼道。“柳大捕头与在下果然是天生一对啊。”秦筝赞叹着,猛然间,手里的白纸扇一翻,换了一面。同样是四个墨迹淋漓的大字——你才下流!(二)“你到底有多爱我?”流云瞪着一双桃花眼,一脸的认真。“很爱很爱。”秦筝回答得眼睛都不眨一下。“很爱是多爱?”流云不依不饶,手里不住地把玩着自己的衣袖。“我以我的名字发誓!”秦筝一本正经地举起手,“你看,秦筝,情真!”“你是想说我银剑山庄出来的人都淫贱?”流云却笑了起来,纯真无比。“不是…”秦筝抽搐着嘴角,一拍额头,“你先把手里的毒镖放下…还有,头发里的毒针、指甲里的毒粉、衣袖里的毒箭、腰带里的…不对,先叫外头的毒蛇都滚远点!”(三)“秦大小姐,你知道我的规矩,让我治一次病,就要为我做一件事,你已经欠我多少债了,嗯?”楚涵秋淡然的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声音温润如玉。“你这人都是我的了,还计较那么多欠债干嘛?”秦筝很悠闲地躺在江湖传说有严重洁癖的楚神医的床上,一手拿着细嘴酒壶,往嘴里倒酒,也不在意溅出的酒液晕染了洁白的床单。“我是你的?那你呢,可是我的?”楚涵秋笑问。“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秦筝将空了的酒壶往窗外一扔,答得天经地义,仿佛理当如此。(四)秦筝:“你为什么要学武?”风青洛:“怕苦。不会生病,不用喝药。”秦筝:“那为什么要练得天下第一?”风青洛:“怕疼。于是练到再也没有人能让我受伤。”秦筝:“那…为什么做杀手?”风青洛:“怕被人杀,所以我杀人。”推荐青墨的完结文:《凤唳九霄》:《极品女帝》:《七煞女帝》: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冷帝毒医

    冷帝毒医

    她,墨清姿,碧落山庄的大小姐,小小年纪便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五岁随母出游,却惨遭暗算,为保她性命,娘亲的贴身婢女把她自己同样五岁的孩子推出,只为换来她一丝活命的机会。亲眼目睹娘亲死在她的面前,亲眼目睹鲜血流成河,她趴在草丛中,因那一幕而痛晕了过去,再次醒来,却身处四大名山的青山之中,是谁救了她?是谁把她送到了这里?青山中,她谨记娘亲之言,在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最好的自保方法就是隐忍,别人一天可学成的一招剑法,她要用上三个月,在众人的眼中,她是一个蠢得不能再蠢的蠢材,可又谁知,她才是那天才中的天才?她淡雅处之,却偏偏有人总要找她麻烦,她医毒双修,武功更是深不可测,弹手间便可杀人于无形,只是,杀他们?她不屑。青山十年,风云涌动之际,四大名山比武论名,她被推上台,想看她笑话?想看她出丑?可谁知前一刻垂首静立的白衣女子下一刻蓦然抬眸冷眼睥睨群雄,素手轻扬瞬间取人性命于无形,众人震惊了,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台上那清冷脱俗的女子,那袭白衣,在那一刻夺去了众人的心后,却又在名扬天下之时消声灭迹…他寻她千里,待寻得时,她却已是他人妻,黯然伤神望月相思,待知她被离弃,势必把她纳入怀中永不离!他与她指腹为婚,却不知心系之人已是他的妻,待到错放之时,悔恨终生血泪滴!他为她,默默付出不求报,只为她展颜一笑色倾城!那一袭白衣,夺了众人的心,灼了众人的眼,迷了众人的情,痛了众人的心,到头来,谁能得她一句,白头相守永不离?谁,又能得她一句,生死相随永不弃?本文一对一
  • 魔道独行

    魔道独行

    红颜哭我便怒与天为敌又如何,拔刀一挥血洗一城那堪世人怎么说,为爱之人与世为敌,这等痴心,这等气魄,天下男儿谁人能做到?为你入魔是对是错没想过,只可笑你却和我分你右我左,好男人常有,但懂男儿心的女人却无,所付出的一切,是对是错?真的没想过。看好男儿为心爱之人魔道独行!
  • 女驸马:无情公子

    女驸马:无情公子

    她本来是想穿越大唐的可是没想到机械男却把她带到了大明?!在这里她不仅做起了山寨女霸王而且还抢劫过长平公主未来的驸马爷的银两。可是长平公主竟然看上了她身边的机械男仆?为了救雅哲没办法她只得听从了周世显的安排进京考状元,哪知女扮男装的她竟被崇祯的宠妃陈圆圆赐为长平的驸马?天哪,她心仪的人可是袁崇焕的儿子袁若飞呀,在这里她该如何面对李自成的起义袁崇焕的逼迫大明的毁灭?      
  • 甜蜜再恋:我的老婆是公主

    甜蜜再恋:我的老婆是公主

    她是娱乐圈的当红新星,出淤泥而不染的清纯玉女。他是国际连锁集团的行政总裁,叱咤商界的风云天才。大学时的契约婚姻到彼此相爱的信任相属,羡煞多少旁人。他们的故事,成为T大流传的童话。毕业后,属于他们的故事正在延续,属于他们的生活正在开始。。。。。。
  • 诱惑

    诱惑

    在生活中,再平凡的人,只要是男人,都可能会遇到权力、金钱、美女这人生三大诱惑。有的男人在权力面前倒下了,还有的男人在金钱面前倒下了,但更多的男人,都倒在了美色面前。因为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可能对权力不屑一顾,视金钱犹如粪土。可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世上有哪个男人不喜欢美女,经受得住美女的诱惑呢?本书的主人公,是都市茫茫人海中极平凡的一个男人。可是再平凡的人,他也有机会遇到美女,甚至遭遇美女的诱惑。且看他在这种诱惑下,是如何挣扎和沉沦的吧!
  • 相亲记

    相亲记

    哪个男人不极品?这是腹黑与极品横飞的时代。她要踩扁极品男,踹飞小三,圈个精品腹黑男回家。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家有妖孽老公

    家有妖孽老公

    庄小卡,女,26岁,同属‘李莫愁’式的女生,平生无大志,吃喝玩乐样样足,至今未婚。天泽龙一,男,中日混血,32岁,长相妖孽,心思腹黑,身价无可计。未婚ING。有一天,庄小卡被‘强制’相亲:“小卡是个处女。”“小卡是个没谈过恋爱的处女。”“小卡绝对是个原装的好姑娘。”“小卡温柔大方,体贴贤惠,进的厅堂,下得厨房,出门是贵妇,床上是荡……”“够了!”庄小卡‘忍无可忍’的大喝。却在周围‘火力威猛’的眼神中偃旗息鼓,“额……你们说这么多,喝点水再继续!”身边友人叽叽喳喳的在推销自己,而坐在对面的妖孽男子却只是擎着一脸高深莫测地笑容看着被好友猛力推销,非常不甘愿却只能无奈瘪着嘴默默的反抗的庄小卡。“小鬼子,混蛋天泽,你就这么看着你女朋友被‘虐待’?”庄小卡终于忍无可忍朝着对面的妖孽怒吼。“亲爱的小卡,既然如此,那就先请你解释一下你‘相亲’这件事如何?”阴测测的笑容,却让小卡猛然僵冻。完了,被压着相亲已经是‘死罪’,更何况朋友们还搞错了相亲对象,竟然相到了‘自家妖孽’面前来了。救命啊!下面是小卡与天泽的内部争斗场面:“庄小卡,你找死?竟然说我是老男人?”天泽兄正带着威胁加邪笑咬牙抗议着。“哼!我才二十出头,你都快四十了,不是老男人是什么?”庄小卡冷哼回答。“我才三十二,你还二十出头,你都快三十了,还有脸说我老?”天泽兄照样不落于后地反击。“去你的,小鬼子,我跟你拼了,我要为我中华同胞报仇!啊……”庄小卡张牙舞爪视死如归地冲锋而上,与天泽兄开始了一场‘殊死搏斗’。最后谁赢谁输是死是活就请亲们关注文内的‘斗争’了!***********晴的新文《一等狐狸精》,不一样的震撼,不一样的妖娆。封潋滟晟国第一大家封氏之长女只因长相媚惑,便被传为不检之女。被众家女子围攻,不慎落水。醒来后,瑰姿媚潋,艳冶妖娆。艳光倾城,魔魅倾国!*哼?狐狸精吗?她为这个自己这个称号该鼓掌鼓掌了。既然要做狐狸精,那她就要做最好的——一等狐狸精。左手环上邪少的腰,右手勾上将军的肩眼睛瞟着敌国小王子,嘴上调戏着当今大皇帝;更有四大美男随侍左右。老娘这个狐狸精是当定了,而且还是独一无二的一等狐狸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