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200000034

第34章 手批“史记”(全文周法高辑录)

陈槃庵先生藏湖北崇文书局重刊《王本史记》,乃傅孟真师于民国二十九年客昆明龙泉镇时所赐赠者。书中多孟真师朱笔批语。槃庵先生检出示余,余既选一页影印,复录其全文于下:

书名之要者,于其中抹之以为识(明人如此)。可注意之端,以△别之。善言备后来留意者圈之。(《史记集解》序页一上)

子长实最良之今史家,其于古史,乃反不如。楚汉春秋以前,抄书而已。所抄书大体不差,而亦未见其多发明。独记汉事,文章事理,昭然明白,显言微言,尽情舒畅。此实与后来之官书文字绝然不同者也。(又页一上)

此皆无知而谈也。(司马贞补《史记》序页二上“借如本纪叙五帝而阙三皇”以下)

游易讲,都易郡,真妄人也。(张守节《史记正义》序页一上“讲学齐鲁之郡”)。

绍太史一语,在此处为不辞。(又页一上“绍太史,继春秋”)

此实不专某某家,无例可言。(《史记正义论例·谥法》解页二上“论注例”云云)

此处原文必是两行旁行,张守节以为直行而抄之,遂有此可笑之错乱。(又页六下谥法解“民无能名神”以下)

数码标《周书谥法解》中之序。神1,皇4,帝3,王5,公7,侯8,君6,圣2,明13,文10,德16,武11,成26,康25,穆27,昭29,平33,景34,贞35,桓38,元42,宣55,庄43,惠40,敬46,肃50,声68,伤,戴51,殇(伤)53,隐54,知70,悼55,荒57,愍58,匡96,奠76,类77,明13,爱91,忠81,魏61,长89,直86,绍84,节93,易95,克90,汤。(以上上列)

简9,恭12,钦14,定15,襄17,僖(厘)18,厘(僖)18,懿21,度61,献20,孝22,〔考〕23,齐24,顷28,靖(静)32,圉54,胡30,刚31,威36,祁37,使56,安62,思39,皞57,誉60,商59,夷44,怀45,丁47,烈48,翼49,白67,灵52,厉69,刺56,哀59,躁78,戾73,丑75,幽60,慧41,质72,良74,顺79,宪19,惑(感)80,厚97,炀52,正87,坚85,夸88,抗92,缪96,比94。(以上下列)(又页六下至页十六)

子长已引其父言易大传,而子长未述庖牺神农,则今本十翼之成今式,恐更在景武后矣。不然,子长虽能存疑,要亦折中六艺。易击明文,独不采乎?(《三皇本纪》页一上“太皞庖牺氏”以下)

顾颉刚云:黄帝所至,即子长所至(见赞)。盖子长仍以自己所闻之传说为断也。(卷一五《帝本纪》页四上“东至于海”以下)

风后、力牧皆抽象之神道词也。即云风之后力之牧耳。力即怪力乱神之力。大鸿之鸿,即鸿雁之鸿。常先或亦禽兽之字,先或弋字之讹。此四者均非人名,盖黄帝亦当时普及民间之一宗教。(又页五下“风后力牧,常先大鸿”)

此四人之治民如此,其为神道可知矣。(又页六上“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黄帝在子长时,为一普及民间之宗教矣。(又页三十下“余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

刘子骏不能改全书之思想,以就古文,乃但于若干处举“古文近是”等等之直申语,为术诚拙也。(又“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

天,文字之误也。甲文证明。(卷三《殷本纪》页二上“子天乙立”)

《史记》所引《书序》,皆窜入文。子长见《大传》,故未及见所谓《书序》。(又页二下“作帝诰”)太史公时,儒者善谈五帝,而竟不能辨东西周,其历史观念可知矣。(卷四《周本纪》页四一下“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以下)

太史公得读《秦记》,故《秦本纪》事独详。(卷五《秦本纪》页一上)

秦之再霸,实不始考公商君,盖自然之势耳。(又页二二下“与晋战于石门,斩首六万,天子贺以黼黻”)六艺六经六书六卿等名,恐皆自秦始皇后始也。(卷六秦始皇本纪页十一“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

始皇先用儒而后坑之,非自始绝之也。东巡先至峄,其意可知矣。(又页十四下“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

此是谀言,而下文乃有宗旨。(又页二三上“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

始皇坑术士,而扶苏谓诸生皆诵法孔子,甚可留意也。(又页二六下“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

诸刻石文中,儒家思想多矣。(又页二九上“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泱”)

前后倒置。(又页四十下“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

如此众人,说来一若同时然。(又页四三上“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不知何人所别抄入也。(页四八上“襄公立,享国十二年”)

此是典引文。(又页五一上“孝明皇帝十七年十月十五日乙丑日”以下)

如此人家子弟,不为始皇聚之成阳,而任其在山泽中。如是,固知帝王之法,有时吞舟是漏也。(卷七项羽本纪页二上“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

此必别一李由。(又页七上“斩李由”,注“应劭曰:由,李斯子也。”)

妆改收。(页二三下“妆其货宝美人”)

此句不知谁何所追记也(卷八高祖纪“朝以十月,车服、黄屋、左纛,葬长陵”)

高后文帝纪赞,皆若刺武帝语。(卷九《吕后本纪》页十五下“太史公曰”以下)

高帝死后,以吕氏之残暴,而天下竟安,揭竿不起者,皆自战国二百年来杀戮之故也。(卷十《孝文本纪》页一下“夫秦失其政”以下)

此不知何人补,要甚后矣,但据汉书敷衍成章耳。(卷十一《孝景本纪》页一上)

此处古文二字撺入得尤其明显,尤其不通。(卷十三《三代世表》页一下“古文咸不同乖异”)

即此以观,即知帝击世本等之为妄矣。(又页五下“从黄帝至武王十九世”)

此处所改多矣。(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页二上“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以下)

此句尚是未改者,有所忘也。(又页三上“自共和讫孔氏表见《春秋》《国语》”)

古文二字,此处或“载籍”等词之改也。(又页三上“为成学治古文者要删焉”)

此最深刻之谤汉文也。(卷十六《秦楚之际月表》页二上:“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

刺语。(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页一上“以此知功臣受封侔于祖考矣”以下)

有录无书。(卷二二《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页一上)

此文首节油腔滑调,绝不类太史公语。(卷二八《封禅书》页一上)

此一节与《郊祀志》颇不同。(又页二下“周官曰”至“所从来尚矣”)郊祀志云:作陈宝祠。(又页四下“作伏祠”)

此穆公有志步岐周之迹而托言也。(又页五上“寤乃言梦见上帝,上帝命穆公平晋乱”)

此段《郊祀志》无之。(又页七上“其后百有余年”至“乃后陪臣执政”)

此语与《郊祀志》序错。(又页七下“季氏旅于泰山,仲尼讥之”)

秦色尚黑,其不及黑帝者,盖以其祖即为黑帝也。(又页十七上“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

此节与郊祀志小异。(又页十九上“是岁制曰,朕即位十三年”以下)

周之北当为成周之北。(卷三一《吴太伯世家》页二上“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

按之金文,中国之虞乃作吴,在扬州者曰工渔。虞仲必即太伯之弟,非另一人也。(又“是为虞仲”)

季子此语沉痛之至。设当时季子不让,早及于难矣。设是时不使齐,恐亦波及矣。此一浊世之佳公子,焉能与此辈兽性者角力哉?权德舆责之,苛而不近人情矣。(又页十三上“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

太公犹言始祖也。田和亦称太公,是也。(卷三二《齐太公世家》页一下“故号之曰太公”)

三国之始,盖皆东夷部姓也(卷三六《陈杞世家》页九下“滕薛邹,夏殷周之间封也”)

此政治进展之迹。(又“周武王时,侯伯尚千余人”以下数句)

汉田氏在齐与在诸陵者,颇多豪族。(又“而田常得政于齐,卒为建国,百世不绝”)

按太史公与孔堇、桑弘羊同时,武帝正侈用此辈,以盐钱等为聚敛。太史公恶此,无异其恶卫霍公孙弘。孟荀列传独有此叙,实与平准书中所寄之感慨同。(卷七四《孟子荀卿列传》“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功未甚多,未然,此史公刺语也。(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列传》页七下“将军所以功未甚多”)

此中史公虽有牢骚意,然尚持平,恐实录正如此也。(又页十上“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

属国之始置。(又页十一下“因其故俗为属国”)

茂陵一朝,诸将显分东西二党。东方皆暴发户,以贵戚亲幸得显。西方则将家子也。卫霍东士,苏李则关西将门也。(又页二一上:“太史公曰”以下)

齐人风习。(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传》页一下“弘为人恢奇多闻”)

子诚齐人也。(又页二下“臣闻管仲相齐”)

其八事为律令,必尤为重要,乃不传,惜哉!(又页五上“其八事为律令”)

谏伐匈奴,而武帝相见恨晚,此见武帝之有容也。(又页十二上“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偃初谏黩武,登庸后乃设计城朔方,甚矣小人之无宗旨也。(页十三上“偃盛言朔方地肥饶”以下数句)

此篇史事不循理,言说多奇诡,盖离摭小说家言。虽不在十篇有录无书者之数,亦未必为史公之作也(卷一一九《循吏列传》页一下)

忠孝不并立,此之谓。(又页三下“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

汲公亦通世故。此语置之六朝隽词中,亦上品也。(卷一二○《汲郑列传》页四上“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

此处据《论语》以叙孔子,于诗书礼乐,并及春秋之关系,独不举易,可见子长实未见所谓古《论语》“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之说也。《孔子世家》有云“假我数年……”然实与古《论语》文不同,且恐窜入也。(卷一二一《儒林列传》页一上“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以下)

“以至于始皇”五字,疑衍文也。(又页二上“以至于始皇,天下并争”)

“焚诗书”上或应有始皇二字。(又“焚诗书”)坑术士而曰坑儒,则儒者,职业之名也。(又“焚诗书”)

坑术士而曰坑儒,则儒者,职业之名也。(又“坑术士”)

疑者则阙不传,疑是注文羼入也。(又页六上“疑者则阙不传”)

“至”,监本官本作“在”,是也。(又页六下“为治者不至多言”)

家人言恐又是妇人言,故触窦太后怒将绳之以法也。(又页七下“此是家人言耳”)

凡此种种,都形容汉武好伪儒疏正儒也。(又页八上“诸谀儒多疾毁固”)

此传中之老子,当释废老之义。(又页八下“老,不能行”)

此处当是古文者撺入之文。此段实有矛盾处,既曰天下无有能治“尚书”者,又曰汉定得二十九篇以教,必不通矣。惟撺入实迹如何,待后来一校考之也。(又页八下九上“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以下)

五字上下文不通不衔,其为窜入无疑也。(又页九上“受业孔安国”)

此又是窜入文也。(又页九下“自此以后”至“盖尚书滋多于是矣”)

汉人不增称姓,此备称,恐后人书之也。(又页十上“传子至孙徐延徐襄”)

此五字,古文者窜入文也。子长时无所谓“公羊春秋”,“谷梁春秋”。(又页十二上“其传公羊氏也”)

同下为窜入文。(又瑕丘江生为“谷梁春秋”)此亦或是窜入文或否。如非窜入,则集比其义,当是比董胡二氏也。(又“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

此刺语也(又“天下皆以为是”)

子长及见董孙为大官耶?此增文也。(又页十二下“而董仲舒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如是则司马贞所见之本,盖为“火正黎”矣。此必就《汉书》所改成,而《汉书》又是徇《国语》之申义也。(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页一上“北正黎以司地”索隐)

重黎疑是一人之名,其后分演为二。(又页一上《索隐》“重司天而黎司她”“而史迁意欲合二氏为一”)

吴起赞文异引。(又页二上注“《史记》吴起赞曰:非信仁廉勇,不能传剑论兵书也”)地字,清官本作池。(又页二上“葬于华池”正义“华地在同州”清官本多“志”字又页二下“卒皆葬高门”正义“括地丢”)

此刘歆窜改文无疑也。其原文必为年十岁则诵何书何书。(又页六下“年十岁,则诵古文”)

待与《今本吴越春秋》校之。(又页七上“探禹穴”正义“吴越春秋云”以下)

此岂举获见故文耶?(又页八下“《细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以上批语为孟真师中年读书时信笔所书,未必与其晚年定论相合。览者幸无摘其一二而加讥弹也。

选自周法高编辑《近代学人手迹》(初集)(一九六二年六月台北文星书店出版)。后有陈槃跋:“民国廿九年秋播迁昆明龙泉镇,孟真师以《明仿刊王本史记》诒槃,师所读本之一也。行间眉上,朱墨纷陈,师所记也。义既精微,辞复隽妙,足以津逮后学。子范已以其首页摄景存真,余则亲督写生逐条过录以附编后。虽零金碎玉,莫非可宝者也。”

同类推荐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在当今社会中,还有这样一位传奇之士,他博学多才,诲人不倦,传承着释迦牟尼的伟大教化,不辞辛苦,身体力行,以利益天下众生。
  • 中国人说话术

    中国人说话术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说话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说话的把握上,不仅讲一个“情”字,更讲一个“巧”字。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急于说服对方,往往易招致对方与己拉开距离,使谈话进入被动之中。要借题发挥,避重就轻,巧妙应付对方的刁难,使己方摆脱不利的窘境。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铁血铸盾

    铁血铸盾

    《铁血铸盾》立意高、视野广、具有鲜明独创性的作品,开拓了全新的题材领域,事关国家安全、民众生命安危的人民防空事业,引领读者关注国防、了解人防、支持人防。作品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错综复杂的线索铺埋交织,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叫生动传神,读来引人入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吻你上了瘾

    吻你上了瘾

    他是墨道集团的首领,她是现代的‘皮条客’。当面对一个是自己上司,一个是身为‘皮条客’朋友的她们,她该如何去抉择?“天下那么多女人,为何偏偏要选她?”女子声嘶力竭地问道。男人端坐在高档皮质沙发上,身着亚曼尼服饰,桀骜不驯的冷面,不屑于一瞥旁侧的平凡女人,“谁叫你的朋友这么清纯可爱?”“…”如果说上次是因清纯可爱,那这次呢?男人眉宇微挑,不禁邪魅地笑了笑,“这个女人很性感!”性感?一件白色衬衫,外加一条穿了快十年之久的牛仔裤,这叫性感?这可是我给她精心准备的掩藏自己容貌与身材的服饰,怎么还…“为什么我发现你交往的朋友都那么适合我的口味?”男人在阳光的沐浴下,转过了身子,笑容仿佛那刺眼的光芒,令人不敢与视。有句话说得好,‘兔子不吃窝边草’,然而,在这个纷乱的社会中,那些个正鲜艳欲滴的‘花儿’们,还有那些正风华绝代的‘剩女’们,终究还是逃不开他的魔爪,只因她们与我在一起,都是优秀的。他的一句话说得‘好’,“自己家人‘吃’了她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我当场想要拿起棒头去捶死他(如果可能!)但是一般时候,我根本不能近身,哎,可怜的‘皮条客’还要去应付那些被抛弃的女人们接二连三的恶骂。..................................................................................推荐紫树叶子新文:【‘狼’君,未成年】..............................................................................................☆☆★★隆重推出【潇湘十二少】大作★★☆☆蓝大少:【傻儿相公】颜二少:【丫鬟不出墙】女三少:【红楼之禛玉良缘】云四少:【妖精女佣】诺五少:【弃心罪妃】丫六少:【妻上夫下】乐七少:【吃你吃上瘾】彤八少:【王爷,我休了你】然九少:【冷宫囚后】吧十少:【圈养绝色相公】银十一少:【无福消受美男恩】妖十二少:【养个奴隶做老婆】..............................................................................................
  • 让孩子安全成长

    让孩子安全成长

    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一个重要的日子——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个日子是在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周一。可见,安全教育已经上升到全民、全国的高度。安全,是一个沉重而严肃的话题。安全,是生命的保证。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保障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安全隐患有很多,而孩子却很难应对突发的意外状况,尤其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生命是异常可贵的。今天,很多突如其来的意外很难预料。
  • 苍劫

    苍劫

    修行之始,誓不做仙,只因仙有道无情。所谓仙人,凭什么决定别人的生死,凭什么制定别人的人生,凭什么掌控别人的命运!他选择了自己的坚持。“待我屠尽这仙,这魔,这诸天古界之生灵!!只要你,为我一人,为我世界……”我不能让时光倒流,我只有让一切都重新开始……看他如何颠覆世界?
  • boss太腹黑

    boss太腹黑

    网游世界:女人对初次见面的男人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她问:“兄台,不介意的话我当你和xx之间的小三吧?”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两个性格扭曲心理变态的人——钟情于数字“三”!变态遇变态,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网络游戏+现实生活,黑骑士+腹黑公主的完美集合风格:温馨、诙谐搞笑原名《网游--盗情》,现已修改成《boss太腹黑》◆◇◆◇领养◇◆◇◆潇白白——天爵立风elaine芦苇微微——凌波仙子(女主)无与伦比的爱恋——凌波妖女顷刻烟花——琥珀残音如歌——清风明月竹露滴清响——莫大神yyxy0726——赤炼仙子(丑丑)兮之丶——倾尽天下流年染指红颜——清凉茶quswicky——XXXX(白玉)月依浅雪——XXXX(白夜)推荐自己的文:《皇女》《第一夫人》(已完结)无意宝宝的:《盛世风华》
  • 萧红小说集

    萧红小说集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本书精选了萧红的小说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等。萧红的作品以抒情笔调抒写着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浪费笔墨;故事情节断断续续,然而意味深长;童年趣事,妙趣横生。正如茅盾先生给出的评价:“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