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跋涉者——序吕红小说集《午夜兰桂坊》
【公仲】
“书写情爱的情感小说,毕竟还是新移民女性作家的一个主要题材。在这方面,新世纪涌现出来了一大批优秀女作家的佳作精品。这种涉及到海内外的历史变迁,中西文化差异,甚至地域种族习俗不同的新视角、新情爱故事,肯定会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特别是在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使这种小说登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值得我们很好研究。”
“旧金山的吕红,是位很有抱负的作家,她的《美国情人》是一部很有探索精神的另类的情爱小说。它游走于梦幻和现实、国内和海外、东方和西方、情感和哲理、放逐和回归、迷失和寻觅之中,大量运用新感觉派的意识流、蒙太奇、时空闪回穿插的手法,简约、洗练又不乏浪漫想象力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新移民生存状态的困苦艰难和人情人性的复杂变异。这里西方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写实手法,糅合得天衣无缝,叫小说既符合中国读者的可读性,又增加作品的包容量和厚重度。”
这是我一篇论述新世纪新移民小说发展的一小段文字。我说吕红是位很有抱负的作家,是经过了一番斟酌思索的。这里所说的“抱负”,我指的是有理想,有追求,甚而至于有野心,不服输,争强好胜的一种意愿和心态。吕红有良好的学历和文学功底,又有非同寻常的、长期的海内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历练,再加之她更有着顽强的意志和对文学的执著痴恋,她完全可以在文学创作上取得骄人的成绩的,而且,事实上她也巳经做到了。可她仍不满足,一种超越的愿望,使她马不停蹄,奋笔疾书,这本小说集就是一个明证。她这种精神,这种勤奋,令人敬佩!不过,我还要说,名气和运气,往往是相连的,不必苛求。辛苦耕耘了,收获就在天意了。
《午夜兰桂坊》小说集里的中短篇小说,也还是一些“很有探索精神的另类的情爱小说”。我所谓的“另类”情爱小说,是说既有中国传统的情爱观念,又有现代的开放意识;既有中国传统的言情小说笔法,又大量运用了新感觉派的意识流、蒙太奇、时空交错的手法,这是些颇有新意,颇为新奇的情爱小说。中篇小说《午夜兰桂坊》,这个中国古典韵味十足的“兰桂坊”,它的“午夜”是什么?“兰桂坊是爱情迷失的路口,是酒醉的柔肠,是情愿被谎言灌醉的小女人,是爱情在倒数时刻剩下的憔悴的吻……”这又极具浪漫的西方色彩了。《秋夜如水》把个无情的商场搏斗和有情的缠绵爱恋交织起来描摹,意味深长。传统的情爱观念,情意绵长,两厢厮守,在当下经济大潮的现代商业意识中,如何面对?如何坚守?值得研究,值得深思!而《绿墙中的夏娃》——成欣,是个反传统的桀骜不驯的叛逆者,作者塑造的这个性格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当下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是可以占有一席之地的。然而,在传统的体制下,利欲的引诱中,成欣终成了现代社会难以与容的堕落者,偷吃了禁果的夏娃。看来,传统与现代,何以兼容?孰是孰非?并非随意简单就可以做出判断的,只有等待历史的检验。《曾经火焰山》、《怨与缘》,又把我们带进了历史的长廊之中。《曾经火焰山》其实是写新中国成长起来的那批青年人,在新疆战天斗地半个世纪的苦难历程。面对今曰的现代变革,开放意识,饱受传统教育,忍辱负重,循规蹈矩的过来人,“尚能饭否?”还能发挥佘热,再立新功?人世沧桑,何堪回首?历史的沉重感,大大加大了作品的分量和品位。《怨与缘》叫我想起了进入2009年全国小说排行榜的长篇小说一于晓丹的《一九八零的情人》。它们都是在怀念上世纪那些年代的金童玉女。有说,《一九八零的情人》像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那么,《怨与缘》就像影视里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爱情,人类永恒的主题,亘古不变的情感,难道也有历史和现实、传统和现代、故国与他乡之分吗?作家的职责,是否就是要从中找到一条能排除各种干扰,沟通各方联系的畅通无阻、超越时空的爱情直通道?吕红在这里的探索,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此外,这部小说集里,还有中篇《曝光》,短篇《商情?伤情》等,女性意识十分强烈,都是以书写女性生活命运为中心的。正如有评论所说,“揭示从故乡到异乡,由传统到现代,此岸到彼岸漫长旅程中人性的复归与变异。”而《一箭之遥》、《跨国“红楼”新梦》,“都带有实验小说味道,前者以意识流心理描写见长”,“后者受网络接龙小说影响,将经典作品结构以现代方式来改写。”还值得一提的是吕红小说中的电影情结。吕红自己就说过,“自从有了文学梦,我的写作几乎就跟电影梦相关联,也是奇怪,我初次练笔就是电影剧本……”这里不只是说跳跃、拼贴、蒙太奇的手法、意识流和时空交错的结构,更还有声光色的处理和运用。从《微朦的光影》到《午夜兰桂坊》,那写景、那抒情,一幅幅光影闪亮的画卷,一场场声色并茂的镜头,令小说平添几分异彩。这本小说集,收录了部分影视评论,这也可以作为吕红小说的影视情结的佐证。
纵观吕红的小说,可以说,她是一位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跋涉者。她很用功,也很用心。她的小说,巳不满足于传统写实的创作方法,还用尽了现代派的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就是影视的声光色效应,她也不会放弃。她追求完美,也追求成功。她的新闻传媒经历,使她更注重叙事性、时效性,涉猎范围广泛,人、地、事繁杂,信息量很大。这就是吕红小说的优势,也是她的特色。这样更要注意防止出现写小说,特别是写中短篇小说的一个普遍的难以避免问题:写事还是写人?追求技巧还是袒露真情?关注点是事件的铺陈还是人物性格的刻画?探索点是技艺的新颖还是人性开拓的深沉?事件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方法技巧是为思想情感内容服务的。巴金说,“最高境界是无技巧。”集传统、现代于一体,自然天成去雕饰,才是最美。让我们共勉之。
完稿于庐山
2010.7.26
(注:作者为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顾问、中国小说学会名誉副会长、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有《世界华文文学概要》、《走向新世纪》、《文学徜徉录》、《当代文学纵横谈》、《文学新思考》、《突围》等。获多项优秀著作奖、成果奖、评论奖。先后多次应邀到欧美及港台大学学术交流。享有国务院政府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