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上的高僧大德,多如过江之鲫,但能得如此盛名之文豪作文、写诗、撰铭以纪念,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算大慈寺历史上少有的荣光。
道隆禅师
无相禅师和道隆禅师,是大慈寺历史上进行佛教交流的典范。无相禅师来自新罗亦即今天的韩国,其影响较大主要在资中宁国寺和成都大慈寺,对禅宗在四川乃至中国的发展都有较大影响;而道隆禅师则出自今重庆涪陵,其大放异彩主要在日本的建长寺,这算是大慈寺对外输出佛教文化的显例。
禅宗之输入日本,据学界的研究应该起于650年左右,日本僧人来扬州从慧满禅师学禅,建元兴寺,自此为禅宗在日本的开始。后在嵯峨天皇弘仁年间(810—823),由于皇后拮氏礼佛甚笃,曾派人追随马祖道一学禅。而马祖道一可算是无相禅师的嫡传弟子,可以说日本禅宗历史的发展,与大慈寺算是渊源有自。有宋一代,日本禅宗进一步发展壮大,临歧宗、曹洞宗等立足日本。到了15世纪,日本已有200多所禅宗寺院,可谓蔚成“丛林”。
道隆禅师(1213—1278)出生于重庆涪陵冉姓家庭,13岁即到大慈寺出家为僧,法名道隆。在大慈寺学佛讲禅7年亦即至1233年,受具足戒。次年即离开大慈寺,出蜀南游,遍访名师。先到南宋京城杭州,于径山跟同为蜀人的无准师范禅师习禅,赓即至天童山修习禅理,与同在此处学习禅理的日人月翁智镜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这是道隆后半生修道弘佛的一大转折。稍后道隆禅师足迹遍及丛林古刹——其中包括跟另一位蜀僧无明慧性禅师习禅——湖北蕲州资福禅寺、智度禅寺;江西能仁禅寺、华藏禅寺、宝觉禅寺;江苏尊相禅寺、双塔禅寺等。经过20年的修行,终成一代名僧,于是道隆禅师要回应日僧月翁智镜的盛情,前往日本弘法建寺。
1246年3月从浙江宁波出发,33岁的道隆禅师,携弟子们不惧风浪,东渡日本弘法。同月抵日本博多,始住太宰府,继住圆觉寺,收纳第一位日本弟子若讷宏辩。1246年11月29日,到达日本8个月后,道隆禅师著成《坐禅论》,以向僧众开示坐禅的目的和方法。后到涌泉寺会老友月翁智镜。1249年日本镰仓幕府第五代掌权者北条时赖因仰慕道隆禅师禅法高深,而成为他的皈依弟子。正是由于北条时赖的大力支持,1251年开工的建长寺于1253年竣工,并于是年11月25日开寺,寺内供奉阿弥陀佛等佛像千余尊,宏阔壮观。至此,道隆禅师成为建长寺的开山祖师,也成为日本禅宗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道隆禅师在日本影响甚大,僧俗内外,颇受膜拜仰慕。镰仓幕府第五代掌权者北条时赖有感于他的禅法,最终于1256年在镰仓山中的最明寺出家为僧,而道隆作为他的戒师亲自为其受戒。后道隆辗转于建仁寺、禅兴寺、寿福寺、建长寺等地,其中建长寺住得最久。1278年7月24日圆寂。由于道隆禅师在日本禅宗历史上的特殊贡献,后宇多天皇敕封他为“大觉禅师”,为日本禅师有谥号之始,从此“大觉派”在日本历史上兴盛700多年,至今不废。道隆禅师著的《坐禅论》、其弟子编的《建长开山大觉禅师语录》对日本禅宗影响甚巨。
《坐禅论》不见于中国佛教典籍之中,虽然只有4.5万字,但对日本禅宗历史影响甚大。我们从它84个字的总论不难概见:“坐禅是大解脱法门,所有事理都能从坐禅中领悟,一切功夫都是在坐禅中通达。神通、智慧、德望从中产生,人天、性命、道行自此延伸。诸佛已从此门出,进入菩萨的境界即进入此门。修声闻乘与缘觉乘的人还走在半路上,而修外道的人虽也在走但走不上正路。总之,无论显宗还是密宗,若不行坐禅之法,那是不会成就佛道的啊!”不特此也,道隆对日本禅宗及相关文化上的影响是全面而丰富的,道隆的书法及所带去的苏、黄、米诸家的“尚意”书法,对日本镰仓时期的书风也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话说道隆禅师携弟子东渡日本,带了一名行者(并不需要出家,是寺中专为方丈举行各种佛教仪式服务的人)西川人能云,因为其是俗家人,故而有后。能云在建长寺服务42年后,于公元1286年去世。千多年后,他的后代西川弘及其女儿、女婿还于2008年四川大地震前,来大慈寺访祖寻根。近800年过去了,沧海桑田、陵谷迁衍,但西川弘亦即西川能文,依旧在建长寺世袭行者之职,这真是一桩难得的宿缘。如今建长寺和大慈寺相继有各方面的文化往来,也算是接续几百年来的中日文化交流。
众僧名录
唐宋以后,大慈寺逐渐走向衰亡,文物灰劫,香火不旺,故而高僧大德住寺讲法的机会甚少。寺庙不旺,资料少存,故而我们不能记录下明清僧人筚路蓝缕的工作。如今大慈寺的基本面貌,始于真印和尚1867年的发愿重修,终于在1878年修成,全寺占地面积只有40亩之多。到了1958年修东风路剖开,大慈寺占地又少了许多,“文化大革命”时期基本废弃,才至于如今这么狭小的状况。
当然在这过程中,除了真印、真诚等禅师的努力外,也有像海灯法师在“文化大革命”前如1962年在寺庙里教武习道——他的弟子饶成君曾写过一短文名《海灯法师在大慈寺》。此中过往虽都是小细节,仍颇值一记,希望以后有机会加以考录。基于此,我认为有必要将与大慈寺有关的僧人之名辑录出来——主要参照《宋高僧传》、李思纯的《大慈寺考》、冯修齐的《成都大慈寺年表》,但像惟简这样有专节论述者不再重复辑录——以便他日编纂《大慈寺志》时查考,所录依年次先后为序。
一、唐代知玄,字后觉,姓陈氏,眉山洪雅人。因“大中三年,大兴梵刹,玄有力焉,命画工图形禁中。广明二年,帝欲旌其美,赐号悟达国师”。“丞相杜公元颖迎请升座于大慈寺普贤阁下,黑白日计万许人,注目倾心,骇叹无已,蜀人皆号之曰陈菩萨”(事见赞宁《宋高僧传》)。
二、无名僧,“王蜀时,有僧居成都大慈寺,恒诵《法华经》。……所馈斋馔,皆为大慈寺前食物。”(事见《法苑珠林》)
三、文慧大师应符建。玉溪上有清风阁,为应符建所建,即孟昶广政元年(938)宴从官处。事见《明一统志》《蜀中名胜记》等。
四、惟中,字慧雅。在大慈寺修行40年,撰一生所得八万钱请广汉刘国用绘六祖画像于严楞院,“庆历五年五月九日,示灭于大慈寺甘露道场,年六十”(事见文同《楞严院画六祖记》)。
五、元静禅师,后名道兴。“师成都大慈寺生院宗裔。元祐三年,通经得度,……次得法于五祖,遂创南堂居之”,“示寂于彭州堋口”(事见《宋高僧传》)。
六、文鉴,俗姓罗,原名希白,成都华阳人。“凡院之所繇盛,皆文鉴之为也。”(事见侯溥《寿宁院记》)
七、文英,泉州人,于成都经商成巨富,后捐赀别子,祝发于嘉祐院。1112年大火烧毁大慈寺十六院后,主政成都的席益命建超悟、宣梵、严净三院,文英曾其命,经艰辛而成。“住超悟二十余年而没”。(事见郭印《超悟院记》)
八、崇寿禅师,俗名仇惟已,邛州人。“二十受具戒,来成都大慈寺。听讲大乘诸经论,凡七年。”(事见文同《崇寿禅师塔铭》)
九、正贤禅师,俗姓陈,潼川人。“游成都,依大慈秀公习经论。典籍过目成诵,义亦通晓,秀称为经藏子。”(事见《宋高僧传》)
十、士珪禅师,俗姓史,成都人。“初依大慈宗雅,心醉楞严”,“屡迁名刹”,广为布道。(事见《宋高僧传》)
十一、真歇清了禅师,俗姓雍,左绵人。“年十八,试法华得度,往成都大慈寺习经论。……建炎末,游四明,主普陀”(事见《宋高僧传》)。
十二、智则,大慈寺保福院僧。“时成都路钤辖赵某,天资横桀,占大慈四讲堂为居宅”,智则以死换赵所占大慈四讲堂。(事见洪迈《夷坚志》)
十三、释口量,明代大慈寺寺僧。1438年执掌大慈寺,1442年大慈寺修建一新,释口量建阁安置朝廷颁赐的《大藏经》。1481年,释口量撰《多宝寺石幢记》,并将此文刻于石幢上。
十四、楚山法师,天宇大和尚之弟子,1471年蜀王在大慈寺藏经阁下敕造文殊菩萨圣像,请他二十昼夜做大法事,启建“大圣慈寺千盘盛会”。
十五、懒石觉聆禅师,丈雪通醉禅师的弟子。1675年懒石觉聆重建大慈寺,丈雪作偈赠之。中间曾随师出游,1685年,懒石觉聆重回大慈寺主持重建工程。
十六、自信(真印)禅师,原宝光寺方丈。1866年见大慈寺残破不堪,应大慈寺寺僧悟成之请主持重修大慈寺,自此任大慈寺方丈,自此大慈寺暂由宝光寺托管。1878年大慈寺重建毕,1879年真印禅师以年高退院并于是年圆寂。
十七、隐山(真诚)禅师,协助真印禅师重建大慈寺,厥功至伟。
十八、圆光(普照)禅师,继真印禅师之后于1879年出任大慈寺方丈。1882年圆光(普照)禅师圆寂,世寿43岁。
十九、慈心(道帆)禅师,继圆光(普照)禅师之后于1882年出任大慈寺方丈,1886年慈心年高退院,由道行(普愿)禅师继任。
二十、道行(普愿)禅师,继圆光(普照)禅师之后于1886年出任方丈,1893年以年高退院,圆乘(性证)禅师继任方丈,是年大慈寺脱离宝光寺托管。
二十一、圆乘(性证)禅师,继道行(普愿)禅师为大慈寺方丈,1907年于大慈寺创办佛教小学,止于1911年。1910年圆乘禅师以年高退院。1918年成都学者、诗人林思进作《圆乘长老招同廖季平师、王咏斋丈大慈寺看近人所摹尊宿像百轴,并约题字其后》一诗。1919年圆乘禅师出任中华佛教总会四川分会会长。1920年12月20日圆乘圆寂,世寿64岁。1921年4月8日亦即佛诞日,为圆乘禅师建骨塔于新都宝光寺,圣钦法师撰《省垣大慈寺乘公老和尚塔铭》。
二十二、宗理禅师于1910年继圆乘禅师之后出任大慈寺方丈,1921年宗理和尚退院。1927年方玉法师被驱逐、昌圆法师离寺后再任大慈寺方丈。
二十三、万慧法师(1889—1959),四川乐至人,俗名谢希安,学者、书法家谢无量之弟,复旦大学肄业。1920年至缅甸弘法,声名远播于东南亚。
二十四、方玉法师继宗理禅师之后于1921年任大慈寺方丈,1924年圣钦法师任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方玉任总务长。1926年圣钦法师因故驱逐方玉,由昌圆法师主持大慈寺八个月后离寺。
二十五、无穷和尚,本宝光寺寺僧,因大慈寺管理混乱,于1932年被请来代理大慈寺住持,并任四川省佛教会整理大慈寺委员会主任委员。
二十六、圣钦法师(1869—1964),俗名贺永茂,三台人,1885年16岁至峨眉山出家,同年在重庆华严寺受比丘戒。1911年全国佛教界人士在上海开会,圣钦被推选为监事。1915年四川佛教协会成立,圣钦为总务长,代行会长之职权。1924年参与成立四川佛学院并任院护,1926年任四川佛教协会会长及四川佛学院院长。1933年继无穷和尚之后任大慈寺方丈。1944年传戒,得戒子弟二百多人,并送弟子们自撰《成佛心印》一书。1933—1944年十余年间重修大慈寺达十年之久。1950年复任大慈寺方丈,1953年为四川省文史馆馆员,成都市佛教协会学习委员会副主任,1964年1月30日圆寂。
二十七、果澈法师,继圣钦法师之后,于1936年任大慈寺方丈。
二十八、常恩法师,继果澈法师之后于1939年任大慈寺方丈。
二十九、普彬法师于1946年接任大慈寺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