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600000016

第16章 唐宋壁画重镇(1)

由于唐玄宗幸蜀不仅带着些文臣武将,而且还带着巫医百工,因此大慈寺的壁画得以肇端。

唐代成都佛寺壁画比较兴盛的原因,是因为有人倒霉,这像极了某种意义上的能量守恒。倒霉的是谁呢?倒霉的是唐玄宗和唐僖宗,他们两人执掌的朝政出了内乱,前者是“安史之乱”,后者是黄巢起义。

大慈寺壁画表现题材多种多样,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大慈寺兴创至9世纪中叶,其次,是五代前后蜀时期,表现题材有冥界十王信仰、观音像和天王像的流行,第三个时期则由于宋代文人画和民间绘画的兴起,大慈寺壁画逐渐摆脱皇家和寺院的控制,完全转向世俗化,这与佛教和中国文化的融合,进而本土化的历程也基本是同步的。

四川汉砖画像出土甚多,在中国也大大有名。大足、千佛崖、安岳的佛像,亦是佛教雕塑中的精品。但四川曾经辉煌的佛寺壁画,却甚少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因为壁画容易风化颓败,不易保存所致。能保存几十年是常态,保存百多年就要有点运气,能保存两百年以上不致漫漶不识的,可谓百不存一。或许你会问,敦煌壁画不是保存上千年还依然完好吗?是的,但成都佛寺壁画的保存方式与敦煌则颇为不同。成都佛寺壁画暴露于室外,而敦煌壁画则深藏于石窟,这是保存方法的不同。前者保存原样时间非常短,百十年后则非重妆上色不可,重妆上色则有可能使作品原貌尽失,而不重新上色,则漶灭颓败,几不可收拾。

这当然还只是成都佛寺壁画消失得比较快的一个外在的气候原因和展布条件,其实根子还在制作壁画的颜料和方法。常见方法有四,首用粉壁为底而施以彩绘;次因粉壁彩画既就而涂以油类,以防脱落污损;复用壁上张毡,而施以彩漆而作画;最后则用麻纸或粗绢为底,画成而裱背来装屏风而嵌入壁间,或者直接裱背于壁上(详见《李思纯文集》之《大慈寺考》P685)。世间少数留存下来的壁画中,除了敦煌莫高窟的保存方式外,其中三、四两种方法尚留存少量稀有存品。至于直接施绘于墙体者,则与建筑物同风化,同毁损,更有大军一到,玉石俱焚,况乎壁间所绘画作。如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笔记》中所云:“承天院祖堂惠远国师像,孙知微笔。近年院僧粉去古画,别写新像,尚余侍者二僧犹在。”所谓“粉去古画,别写新像”就是因古画漫漶不识,重妆都不行,只好另起炉灶。这说明大慈寺的所有壁画之所以未见传世至今者,其原因大抵如上。

为何唐宋两朝成都佛寺壁画相当繁盛呢?唐宋两朝成都经济的繁荣和生活的相对平稳,使得不少民众乐善好施,为佛教的兴盛打下了基础。佛教的兴盛与壁画的繁荣虽然不存在直接的一一对应关系,但也使得佛寺有财力来为创作壁画提供相当丰厚的财力基础。唐宋时期特别是北宋以前,纸张还相对比较稀有,雕版印刷也还处于开辟草莱的阶段,绢也比较昂贵,文人画尚未完全兴盛,故壁画能在佛教的助益之下兴盛一段时间,也可谓机缘凑巧。待文人画兴起,纸张和绢、麻都相对平凡后,壁画创作就被视为匠人之艺而受人轻看,故后世佛寺壁画不彰、留存有限,也是其来有自。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虽然唐宋时期成都佛寺壁画相当兴盛,可后世只存纸面文字,却没有现存实物,无由做什么田野考查。对于唐宋成都佛寺壁画的感受,如果我们说那是纸上得来都觉浅,也是无可如何的事。

自然,唐代成都佛寺壁画比较兴盛的原因,是因为有人倒霉,这像极了某种意义上的能量守恒。倒霉的是谁呢?倒霉的是唐玄宗和唐僖宗,他们执掌的朝政出了内乱,前者是“安史之乱”,后者是黄巢起义。这两个因倒霉而逃到成都的人,却因其贵为皇帝,带来一大批的随从,随从中各色人等均有,自然少不了画家。正是这两次皇帝倒霉的“幸蜀”,使得成都佛寺壁画自此兴起达400年之久,而中间经历承平的前后蜀政权之游赏享乐,为佛寺壁画进一步壮大声势,宋代则承唐制,直到南渡偏安为止。那么成都的佛寺壁画,特别是大慈寺的壁画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呢?在王伟明的《大圣慈寺画史丛考——唐、五代、宋时期西蜀佛教美术发展探源》一书问世之前,是没有人完全将其说清的。除了一些散篇文章外,就数李思纯先生的《大慈寺考》比较有分量,但与王著相比,无论是史料比勘的丰富性还是延伸到中日佛教美术的对比上,都有不少的差距。因此不妨说,本章的写作,是用通俗化的方式,向大家介绍大慈寺的壁画,借此向王伟明先生的杰出努力致敬。

画缘肇端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大慈寺草创于开元年间,真正兴创于唐玄宗幸蜀,因唐玄宗的高度关注,以及高力士的协助,无相禅师的规制,沙门英干的具体实施,而名声大噪。由于唐玄宗幸蜀不仅带着些文臣武将,而且还带着巫医百工,因此大慈寺的壁画得以肇端。卢楞伽作为画圣吴道子的学生,是随唐玄宗而入蜀的。卢楞伽隶籍西安,生卒年无从可考,他的画咫幅间山水寥廓,百象奔涌,擅佛像、经变。758年他在大慈寺所绘的壁画《行道高僧像》数堵,为颜真卿题字,时称“二绝”。此为大慈寺壁画有考者之开山之作,亦是大慈寺壁画的珍品。吴道子曾在长安见其所绘佛像壁画后惊叹道:“此子笔力,常时不及我,今乃相类,是子也,精爽尽于此矣。”由此不难想见,大慈寺壁画之美目夺睛。

关于卢楞伽在大慈寺作壁画之事及其流传,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记录较详:“乾元初,于殿东西廊下画行道高僧数堵。至乾宁元年,王蜀先主于寺东廊起三学院,不敢损其名画,移一堵于院门南,移一堵于门北,一堵于观音堂后。此行道僧三堵六身画,经二百五十余年,至今宛如初矣。西廊下一堵马鸣、提婆像二躯,虽遭粉饰,犹未损其笔踪。”从758年至894年,经历了136年之久,遇着偏安一隅称帝的王建还算尊重文化,既不采取粉饰以损笔踪的做法,更没有破坏了重来,而是移到建得更好,更能遮风挡雨的地方,以便对卢楞伽的画迹加意保留。正是王建的这番用功保留,使得“此行道僧三堵六身画”,在黄休复写作《益州名画录》的1004年左右,依旧完好如初,前后蜀政权虽是偏安,但其对文化的护持和佛教的虔诚,却是那些名震历史的皇帝所不及的。

时光流逝,170年后,北宋末期范成大帅蜀主政成都,写了其残存之名篇《成都古寺名笔记》,其中关于卢楞伽的记载,根本不见移到三学院的壁画,这说明三学院本身包括其壁画已尽毁于淳安之劫。只存了罗汉、弥勒、菩萨三件,分存于大慈寺的保福院、极乐院和西林院之中。这说明对大慈寺壁画具有开创之功的卢楞伽壁画,由于人祸(战争)、天然因素(风化、气候、时间)、人为因素(粉饰、重妆、搬迁)等已所剩无几。除了其他原因外,说明南方壁画的保存,还没有像敦煌那样利用石窟来解决气候风化的问题,终至南方佛寺壁画零落,而无法与保存较为完好的敦煌壁画相颉颃。卢楞伽的壁画虽然后来湮没不存,但他画作的高起点,给大慈寺壁画奠定了一个非常注重质量的、不同寻常的基调。

画院机构

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农业社会,人人都以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为主,顶多是物物交换。用厚重的铁、铜等货币进行交易特别是远程交易,货币本身就有个运输成本问题,而用轻巧的纸币进行交易,也要到货币如交子出现的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才开始。换言之,在社会分工不甚明确的社会,杜甫固然不能靠诗歌养活自己,即令吴道子亦不能靠绘画养活自己,因为没有丰富的市场需求,必须要有达官贵人乃至宫廷的给养,才能创作出更多的作品来。佛寺壁画创作所需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靠香客的供奉来解决,但寺庙自身也要应付诸多运营成本,如果没有官方的支持,像大慈寺壁画这样在唐宋两朝绵延不断的创作,就不可能出现。

但问题在于,中国社会从来没有一个贵族阶层和一个不受制于政权的有产阶层,国家强大到直接面对普罗大众。这就是使得中国自古及今的宗教信仰,根本不可能中立于官方以外,因为你没有资金和能力中立于官方之外。也就是说,官方对宗教的控制,不只是意识形态的需要,其根本在于经济主体为官方完全掌控所致。佛教为何能从一种外国宗教,迅速本土化,成为中国官民都信仰的一种宗教?其原因在于它与世俗政权的合作,完全接受世俗政权的领导,乃至成为官僚科层体系的一部分。自从佛教传入中土后,历代皇帝大多能让佛教为己所用。佛寺要在竞争激烈的情形下脱颖而出,让更多的香客来朝拜,使其声名远播,就不仅要得到皇帝和官员的支持,而且最好是把自己的寺院办成吸引众多僧人来学习的地方,大慈寺鼎盛时期有专门供学禅、讲经、学律的三院,就是为成都周边和更多的佛寺培养合格的佛教人才。培养众多合格人才相当于大学给自己培养出众的学生,不仅增加佛寺的美誉度,而且使更多的高僧大德愿意来此交流,因而香火久旺不衰。

大慈寺壁画的兴盛既有官方的支持、民间的供养,更有相关机构供养画家持续为其创作有关。唐代早期的画家和文辞、经学的突出之士——如李白就是翰林供奉,画圣吴道子也被唐玄宗召入大内供奉——一样被皇帝集中起来为他所用,称之为“翰林待诏”。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卷九唐朝书画家传,记载了内廷写貌画家殷季友、许琨等人时两次提到“画院”一词。五代对唐朝的很多制度,可谓萧规曹随,一仍其旧。不特如此,还对绘画的人才分得更细,有“翰林待诏”、“翰林司艺”、“内供奉”、“画院学士”等名称上的区别,而蜀后主孟昶的宫廷机构里就有“翰林写貌待诏”。王伟明对于南唐与西蜀的宫廷画家的区别作了比较仔细的对比后认为,在画家职分及名称上,南唐比西蜀远为细致;在宫廷画家人数上,南唐远不如西蜀;在创作自由上,南唐远比西蜀自由,而西蜀绘画受皇帝个人偏好影响较重(《大圣慈寺画史丛考》P202-203)。关于西蜀画家对北宋画坛及宫廷画院机构的影响,王伟明的一个总结也非常到位:“赵元长的壁画花鸟画的表现技法,与黄家父子同样,具有西蜀宫廷画家所独有的、以自然观察体味的写实传统,从而能在北宋宫廷中得到太祖之赏识而改变其命运。”(《大圣慈寺画史丛考》P204)这说明西蜀绘画虽然大多是壁画,但对整个中国绘画史来讲,也有非常重要的不能忽略的连接意义。

除了前蜀的舞乐(后世发掘的永陵可显示此点)、后蜀的石九经以外,前后蜀最重要的文化贡献之一便是在宫廷里设绘画机构,养着画家,让他们给各寺庙绘壁画。王伟明通过《益州名画录》和《图画见闻志》统计出来的前后蜀至北宋时期的画家共24名,除文同在北宋一朝外,其余与前后蜀都有很深的瓜葛。而23位前后蜀至北宋的画家中——赵德齐、高道兴、黄筌、黄居寀、阮知晦、吕峣等——只有赵元长、夏侯延祐、徐德昌没参与过大慈寺的壁画创作,其余都与大慈寺壁画创作有较深的渊源。换言之,大慈寺壁画与西蜀至北宋宫廷画院的关系至为密切,至今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显示,五代到北宋87%的宫廷画家给大慈寺绘过壁画。这透露出大慈寺壁画与宫廷画家的特殊关系,也彰显大慈寺在佛寺中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是其他寺庙不可比的。

在所有的宫廷画家中,阮知晦和吕峣影响较大,前者在大慈寺三学院画过前蜀少主的肖像,且于内廷中画过福庆公主图,官位最高;后者则从僖宗到前蜀时代都是宫廷画家,时间跨度最长。但从绘画数量及所画人物种类来看,无疑赵德齐和高道兴才是前蜀画家中的翘楚。在唐昭宗敕许前蜀主王建在大慈寺设生祠,受命做西平王仪仗、车辂旌旗、礼服法物、朝真殿上皇姑帝戚、后妃女乐百堵。而在少主王衍时代赵、高二人又在大慈寺画陵庙鬼神、人马兵甲、公王仪仗、宫寝嫔御百余堵。无论从所画堵数之多,还是画题种类之繁来看,在大慈寺壁画史上可谓空前绝后。

画家名录

同类推荐
  • 唐非唐:中晚唐的风流与阴谋

    唐非唐:中晚唐的风流与阴谋

    喧嚣过后、浮华散尽,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也终未逃脱王朝兴替的历史铁律。大臣权争、家奴作乱。煌煌大唐由一个无赖瘪三划下了休止符。百年的明丽华美之间,有着怎样难以破解的隐秘与奇诡?中晚唐的团团迷雾之中究竟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真相?深度解读中晚唐的绝密隐私揭秘唐朝灭亡的历史真相。让我们拨开中晚唐的神秘面纱,重新阅视阴谋与背叛,一究大唐沦亡的细节。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

    本书描画了自混世魔王张献忠出世(公元1606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岳钟琪入藏击败准噶尔兵105年间的历史。作者以其犀利的笔锋,麻辣的文字,漫画式地再现了郑成功的愈挫愈奋、忠贞不改,顺治帝的为爱痴狂、沮丧抗争,康熙的擒鳌拜、平三藩、灭准葛尔的“呵呵”武功。在这本书中,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形象被彻底颠覆,“大汉奸”吴三桂仁爱与忠诚的英雄形象更加伟岸,千古一帝,广为后世称颂的明君康熙却是个心理扭曲、性格乖戾、下流无耻的变态狂。乍一读,似乎感到如雷轰顶,让人毛发俱立,难以接受,但细细思量,就能发现其中的无限真意。
  •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是程思远先生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从北伐胜利后蒋介石召开的编遣会议开始,直至“文化大革命”浩劫来临,李宗仁逝世止,对桂系与蒋介石集团及桂系内部的诸多有影响的事件作了较为客观的描述。
  •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姓氏大典

    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坐不改姓”,却不多见。总是先问“尊姓”;有事同人接触,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有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 有卓越贡献的伟大民族,总是称呼“某同志”、“某先生”。国人历来重视姓氏。“行不更名,是由五十六个人数不等的民族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又是由几千个姓氏细胞所组成。和人初次相见,是做人的尊严。这个“某”,著述很多;关于姓氏的探讨介绍,就是对方的姓
  • 隋唐洛阳

    隋唐洛阳

    本书以通俗流畅的白话文,化解诸多艰涩的古籍,叙述和分析隋唐时期洛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唐人韦应物咏洛阳云:“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洛阳作为隋朝、唐朝的东都和武周武则天的首都,帝王们或多次巡幸,或长期驻跸,利用洛阳来临制东夏、统驭全国。洛阳和世界连成一片,周边民族的首领、使者、商贾、僧侣、留学人员,梯山航海,来这里活动、定居、安葬。这里人文荟萃,群星灿烂;经济繁荣,技艺精湛。
热门推荐
  • 女治天下

    女治天下

    (此文已设为半价,一次性全文订阅的话,打半折)他是风国唯一的皇位继承人,俊美的外表,腹黑的个性,文能处理朝政,武能驰骋沙场。贵为太子,却没有实力,为了江山,与四大王展开权力之争。不近女色,却置佳丽无数,后宫因他而争风吃醋,敌国皇上对他爱恨交织,只恨他是男儿身。有谁知道,一朝真相揭露,却是红颜治天下。…………夏擎天:她初次临朝作出的一个决定加重了他父皇的病情,让他对她心生怨恨。烽烟四起,两人最终在战场上相见,无数次交锋,无数次较量,从最初的敌对到惺惺相惜,再到暗生情愫。各自的身份,各自的抱负能否为他们带来一个圆满的结局?南宫夜(慕容笑):他本是江湖自由身,意外的相见让他对她兴起猎取之心。一场交易让他成为她的谋臣,为她夺权,替她除去政敌,随她征战沙场,无数次的出谋策划,无数次的出生入死,当她站在皇权最高点时,他最终成为局外人,他是否甘愿退出把她供手让人?(简介改动,男主共两人,结局一对一)此文属慢热文,主打权力宫斗,爱情为辅。喜欢的亲们请点“收藏”,不喜欢的请绕道。推荐自己的文:爱上离婚女人:友情推荐:银面修罗:(花释棱)火夫人:(雪藏玄琴)半妖:(三木哲)侵夺:(紫若熙)热心的亲们帮我开了一个读者群,群号是:130713131,支持我的亲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加入群内共讨剧情。
  • 钢琴入门100问

    钢琴入门100问

    这是一套提高青少年音乐素质的指导性丛书,全套书目前推出五个音乐类专业方向,全套体例以100个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音乐专业知识,语言风格口语化,时尚化。本册为演艺技巧方向。
  • 排除计算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排除计算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哀家不祥

    哀家不祥

    哀家这么好的一个女子,可直可弯能屈能伸,镇得住后宫,平的了天下,扮得了少女,当的起后妈,侍奉过先帝,养的起太子,玩的了小清新,咽得下重口味,斥退过死皮赖脸的无知丞相,躲过了不怀好意的搭讪外国使臣,摄政王讲笑话我可以拍桌大笑,小侍卫你要玩文艺我仰望星空。得之你幸,失之你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总裁的替身娇妻

    总裁的替身娇妻

    简介:一夜酒后街头的相遇,一眼,她为他心动————再见时,她成了他儿子的女朋友,他是她未来的公公他三十二岁,她十七他莫氏集团的总裁,莫远,邪妄冷酷,无情风流,一个眼神,便能俘尽各色美人。她,陈柔止,孤儿出身,一个容貌普通平凡的高中生,平凡得落尽尘埃也黯淡无色。————一场空难她欠下了债.他邪妄的圈禁她,残忍的折磨她,强势的掠夺她的一切,衣装整齐,高高在上,步步紧逼“下贱的女人,你以为一次就够了?简直是妄想,你以为紧守着,我就没办法了?“水花闪动,她倔强的别开头,凄声求着“不要这样对我,不要这样.不要这样.”"不要?凭什么,你永远没有说‘不’的权利,这是你欠下的,一辈子你都逃不掉!“勾唇,他一把拔开她紧抱的双手,血红的光闪过,拉起她的身子就势压下。“不!”凄凉的泪滑落.沉沦禁忌在黑色的夜里开出妖娆堕落的花,滋生出彼此纠缠不清的孽!————片段一:“远,我有宝宝了!”电话接通,她高兴的,满脸是幸福的光彩,急急的对着话筒道“打掉!”彼端,男人冷冷的声音毫不留情的传来,夹杂着一道女人撒娇娇呼的喘息,低呤“我在忙,就这样。”电话断,原来,他在忙.忙着和别的女人.呵呵.原来这就是他的回答?————片段二:“不要结婚,不要,远!”刚从手术台上下来,她渴求着,泪声如雨哭求着他,紧抓着最后一丝希望。“不要结婚?呵呵.凭你也敢要求我?记住自己的身份,我的好儿媳.乖乖的!”他的回答是冰冷邪气的笑,浓浓的轻视,绝身而去。婚礼,她最爱伤得自己最深的男人的婚礼微笑的祝福她昂头,抖落满地的泪,转身,她要离开......他该不需要她了吧_______片段三:五年,可以改变一个人,柔顺变成坚强,沧海变成桑田。也可以让一个爱的人不爱,不爱的人爱上.“柔止,是你吗.”街头,一个俊美冷邪的男人回首间抓住一个擦肩而过的女人,声音微颤,目光深柔。“好久不见。”女人却只是轻点头,微笑,举止高雅,淡然的视线里无惊无波,如对陌生人.————本文系一个柔顺自卑的少女破茧而出,经历爱,折磨,凤凰涅盘飞于九天的故事。本文女主不会轻易原谅伤害,男主不一定从一而终,或许会半路换男主。申明:本文原名《邪妄总裁圈儿媳》改文名《总裁的替身儿媳》,请亲们别走错哈!(亲们如觉得不错的话,收藏,票票,鲜花哟!请给我一点动力,谢谢!)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青春饭,我们都爱重口味

    青春饭,我们都爱重口味

    一个美食狂人从酒桌上看出去的真人生异乡饭、茶泡饭、蛋炒饭,口口都是伤心饭。一本讲述吃饭的书,更是一本回忆青春的书。通过这本小宽编著的这本书,你可以读到具体的饭食,更能感受到吃喝背后的人情冷暖与时代变迁。吃与喝是人类生存的必须 ,几十个与吃喝相关的故事,承载了作者整个青春时代的情感世界。吃喝只是借口,人们之间情感的碰撞与交流才是饭局、酒局的真谛。读着美食记者小宽闲散的文字,从饕餮大餐到闾巷小食,你能触摸到他的内心并与之共鸣 ,因为青春是所有人心中的最宝贵的时光。
  • 腹黑王子好嚣张:吃定你

    腹黑王子好嚣张:吃定你

    一个闷骚的学生宅男,无意间被带入了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世界。在世界观悄然改变的同时,娇小的女老师,单纯的初恋,失落的红尘女……一个个莺莺燕燕,不知不觉走进他的世界,而与之相随的,还有阴谋、阳谋,与解不开的未知枷锁!如果这一切需要有人拯救,结束这个黑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