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作化的道路上前进——记越西县竹阿角乡第一个农业社克其拉达社
办起合作社,娃子变聪明了,家乡更美丽了。
办起合作社,活路越做越细,粮食越收越多,歌儿越唱越甜。
——彝族民歌
诞 生
1956年,正当民主改革运动轰轰烈烈进行的时候,越西县竹阿角乡克其拉达堡子,刚打碎了奴隶社会镣铐的十多户奴隶娃子,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办起了全乡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克其拉达社。
克其拉达,是一个不满二十户人的小堡子,其中,就有五户是奴隶主。大部分奴隶同时给两家奴隶主当牛马,遭受着深重的压迫。带领奴隶办起这第一个合作社的承头人,是一个丈夫被奴隶主逼死,拖着三个娃儿的寡妇沙马洛史莫。十几户孤寡老弱的奴隶办起了第一个合作社的消息,像春风一样吹暖了全乡人民的心,激起了他们巨大的关心和兴趣。
当时,入社奴隶的农具、种子以及衣服、口粮,全由政府救济。对于这些刚刚获得人身自由,从来没有在一起干过活的社员,工作干部白天带着他们搞生产,晚上还要帮助他们料理吃、住,给他们开会讲政策。不久,乡上专门派去了驻社干部,长期帮助他们组织生产,继续无偿发放了不少新式农具、化肥和无息贷款。并且,把第一任老社长沙马洛史莫的女儿阿约莫,送到乐山民干校学习。
成 长
1958年,民主改革胜利结束,当地党组织及时把领导重心转向生产,对初成立的第一批农业合作社进行了大力整顿、巩固,并稳步加以发展。这时,从乐山学习回来的阿约莫,已经入了党,接替她妈妈当了克其拉达社的社长。同时,乡上又派了民主改革中培养提拔起来的乡长阿牛牛和脱产干部阿尔木呷,负责协助这个社搞好整社试点工作。这一年,平均每个社员种下了三亩多地,获得了建社后的第一个丰收。为了加强领导和更好地贯彻民主办社的方针,他们以社长为首,选举成立了社管会;建立了党团小组,全社三个共产党员、四个共青团员,加上社队干部,组成了一套以群众为核心的领导班子。聘请了前任社长、乡人民代表沙马洛史莫等六个有生产经验的当社管会的顾问。研究生产、分配等重大问题时,都充分发动社员讨论,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做到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使社里的生产和各项工作,搞得热火朝天,蓬蓬勃勃。
考 验
1960年,克其拉达社的庄稼遭了冰雹,损失很大;凑巧,社员闹病的人又多,出工的人少。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社管会把储备的几百斤粮食拿出来,帮助社员安排生活,照顾病号和困难户;政府在乡上设立了临时医院,并且派巡回医疗组去给社员们治病。乡党支部及时加强了对克其拉达社的领导,提出了自力更生,克服困难,消灭疾病,抗灾保产的口号,帮助社管会带领社员坚决贯彻多种多收的方针,平均每人种了四亩多地,将原来种稗子的田改种水稻,扩大面积一倍多,终于战胜了相当严重的天灾,夺得了一个中等年成的收成。这一年,不但保证了每个社员的基本口粮,而且完成了一万八千多斤征购粮任务,在国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时候,支援了国家。
渡过这道难关后,社员都深切地体会到集体经济是靠山的道理,更加坚定不移地跟着党,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光明大道。以前经过再三动员,仍然坚持单干的三户劳动者,在事实面前,也自动申请加入了合作社。
壮 大
今年,克其拉达合作社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作物计划产量是四万七千五百斤,目前测产结果至少可收获五万斤以上,超过包产8%左右;再加上小春实产超包35%,预计今年除完成购粮任务外,全社平均每人可分粮食四百七十多斤,加上自留地的粮食,每人实际收入粮食五百五十斤左右。另外,仅以卖余粮的收入计算,全社二十二户每户可分现金四十五元。
粮食多,带动了牲畜养殖的发展。这个社刚成立时,除一户安了家的奴隶有一头猪外,其余的二十来户穷得连猫儿也喂不起一只。建社五年来,现在除了三十八头集体猪外,家家都养了猪。这个社的养殖业发展得更快,目前有大小牛二十五头,平均每户一头。另外,还有壮马五匹,山羊、绵羊各几十只。
社员生活改善,从居住条件来看也显得很突出。现在,全社二十二户社员中,十九户人家住的都是建社以后修的新房子,有围墙、有院坝,住人、关牲畜和收打庄稼,都很方便。全社有一半以上的人家做有架子床,有十一户人有包单、花被子,家家户户用上了瓷盆、瓷盅、铜勺;至于刷牙,洗脸,则早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
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的变化,也十分令人振奋。全社五个社干、四个共产党员,三个共青团员,一个乡人民代表,对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精神一般都能较好地接受理解;九个学龄儿童都上了学。社里的会计、记分员、保管员等,全是办起合作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生力量,记账和打算盘样样都会,基本上能够给社员们读报,经常帮助社员了解国家大事,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过着这样崭新的生活,社员们心情舒畅,发奋生产。第一任社长、老奴隶沙马洛史莫说出了社员们共同的体会:“只要听毛主席的话,走社会主义道路,勤劳苦做,省吃俭用,贫困就永远挨不到我们的边,日子保证一年比一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