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是我国文苑中的一朵奇葩。要说它的历史和内容,真是源远流长,品类繁多。如果集而书之,用前人的话说,堪称“美哉富矣”四个字。
据1949年前出版的《楹联丛话》《古今楹联类纂》及《详注分类楹联集成》等书介绍,经过清、民的一些专家博采暇搜,参以旧闻,并“约略条其义类”,有故事、应制、庙祀、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和杂缀十门,或者分为岁时、庆祝、投赠、营业、居处、集成、格言等十二类,共数十卷之多。
楹联,俗称对联、对子。由于是上下两联互相对仗,而且是悬挂或刊刻在房屋的柱子上,所以又叫楹联、楹帖、门对或春联等。它起源于桃符,是从一个神话故事衍化来的。据说,上古时玉皇大帝怕恶鬼扰乱人间,派了神荼和郁垒两位神将守门。以后群众为了除恶压邪,保证平安过年,就用桃木画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像,或写上他俩的名字再画上符,挂在房门的两边。因此王荆公有《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楹联之兴,一般都认为肇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归宋前的一年除夕,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他认为“其词不工”,就自己挥笔写了一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悬于寝门。以后宋统一后蜀,派了一个叫吕余庆的人到成都做知府,而“长春”又恰好是宋太祖赵匡胤出生时的名字,于是还附会了一段“谶语”的迷信说法。从此“余庆长春”一联,便成了后来楹帖或春联的“权舆”了。
明太祖朱元璋很喜欢对联,常常出上联给别人对,对得工稳的给重赏,还要封官。定都金陵的那一年除夕,他传谕官人百姓必须贴红对联。他自己先给亲信大臣陶安和徐达各写了一联。给陶安的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给徐达的是:“破敌平蛮功贯古今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无双。”可见,在明代楹联已经是相当风行了。
随着历史的发展,楹联也不断变化、丰富,从春节到红白喜事,由寝门及庙宇、殿堂、亭榭,还出现了巧联、绝对和集句等多种形式,字数也在十个字(余庆长春)的基础上,增加到几十个字甚至百多字。不少楹联趣话,不仅见诸话本、小说、戏剧,而且考证与研究楹联的文章,也不时在报刊上出现,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1981年成都市群众艺术馆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对联选》,山西人民出版社编印的《对联集锦》,被读者争购一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春节·生活·娱乐大全》中,编选的《对联故事32则》和《春联集锦》同样受到读者的欢迎。不少富于哲理而又饶有风趣的楹联,已经不胫而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传诵。为了便于读者欣赏,这里分类辑录数联以窥一斑。
格言联
勤能补拙
俭以养廉
书从疑处翻成俗
文到穷时自有神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巧对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一明分日月
五岳各山丘
水底日为天上日
眼中人是面前人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水冷酒一点二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杂缀
石达开题理发店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何如
嘲庸医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西湖岳坟一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抗日战争时期讽国民党反动派
婆婆莫搽摩登红谨防特务打主意
公公要留络腮胡免得保长拉壮丁
破除封建迷信
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王怕和尚
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赃官
新春联
十亿人民颂大治
万里江山展宏图
联产计酬瑞雪铺起丰收路
专业承包春风吹开富裕门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英雄品德千秋在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共产主义精神万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