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4800000023

第23章 孙中山铜像的80年风云

孙中山铜像是成都现存最早的城市雕塑,也是成都显著的人文地标。它被称为成都的“传神之眼”,葆有城市记忆、城市故事和城市变迁。毫不夸张地说,孙中山雕塑保留了成都人的群体记忆,反映了城市民众共同的情感和心声。

1927年,北伐运动开始后,四川宣布拥护国民政府,并在“春熙路建路纪念碑”上塑造了孙中山先生着西服的站立铜像一尊,由知名雕塑家江小鹣设计,纪念缔造民国的功臣,以供市民瞻仰。江小鹣乃名门之后,天禀绝代。当年知誉上海时,与“诗哲”徐志摩齐名。后来徐志摩太太陆小曼与江小鹣合开的云裳时装公司,每一出品必成为上海的时尚风标;在画界,江小鹣则与吴湖帆、张大千、刘海粟相伯仲,是中国城市雕塑的开山祖师。所以,他在成都的孙中山雕塑,也是四川宣布“易帜”后的一个政治文化宣传举措。塑像表现的是中山先生两眼眺望前方,双手抱拳,肘挂“文明棍”,忧国忧民,让人肃然起敬。他还为爱国将领刘湘将军塑过像,该像基本完成,没来得及铸造,江小鹣就去世了。1949年以后,江小鹣在美术史上的“被忽略”,

显然和他的“上层社会”身份不无关系。

此尊铜像矗立在当时刚竣工3年的春熙路上。铜像所需铜料约千市斤以上,是川军二十八军军长邓锡侯、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捐款,由成都造币厂铸塑。因时间仓促,匆匆于1928年1月铸成。碑前上方刻有“总理遗嘱”,碑的四方刻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八个大字。1928年1月30日,邓、刘两位军长主持举行了揭幕典礼。

刘师亮的竹枝词《春熙路》中记述了对这尊铜像的印象:

路到春熙景物妍,中山铜像独巍然。笑他妇孺无知识,反说先生站露天。

公允地说,江小鹣的设计并不如人们传言的那样糟糕。不然的话,以刘师亮的口吻,恐怕不容易讲出“铜像独巍然”的词句来吧。

1943年,余仲英任成都市长,他对书画雕刻素有研究,鉴于许多市民认为原塑像铸造过于粗劣,铜质氧化快,以至于形象失真,于是决定请正在成都的著名雕塑家刘开渠重塑一尊手持书卷的孙中山坐像,供人瞻仰。铜像基座为红色花岗石,高1.8米,孙中山身着长袍马褂,端坐于镶有梅花图案的太师椅上,左手握展开的《建国大纲》,目光炯炯,凝神深思,神态生动逼真。而江小鹣设计的那尊铜像,则移于提督街的中山公园(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内存放(魏道尊《孙中山铜像建立记》,《成都掌故第二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1版,第346页)。

1948年3月在安置新铸铜像之前,市政府即派人在春熙路纪念碑四周栽植柏树、杨柳,绿化园地;碑左右两水池由自来水公

司蓄满清泉,安置喷水器准备喷水。通知启明电灯公司在周围空间装置电灯数十盏,以供照明。一切就绪后,于3月11日将新铸塑之孙中山先生铜像安置在纪念碑上,覆盖以青天白日的国旗。

翌日(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二十三周年纪念日,又是植树节。重建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定于是日上午10时揭幕。揭幕盛典由当时省府主席邓锡侯、军校校长关麟征、省党部主任委员黄季陆、省参议会议长向传义、成都市市长李铁夫、警备司令严啸虎、省会警察局局长刘崇朴、市参议会副议长孙铸颜等十人组成主席团,邓锡侯任大会主席。所有各街商店住户均悬旗鸣炮,参加典礼的机关、法团、学生和市民约3000余人。坐像前满放花圈,充满庄严肃穆的气氛。

典礼开始,仪式隆重。铜像前灯光灿烂,清泉飞舞,乐声悠扬,鞭炮齐鸣,市立男女中学学生列队高唱总理纪念歌。邓锡侯引导参加人员向孙中山先生铜像行三鞠躬礼,恭读遗嘱,并致颂词。颂词的全文是:

窃维铸金垂远,期益寿于河山;勒像铭勋,冀争光于日月。我总理(孙中山先生),德侔天地,识冠古今。维革命之艰难,睹共和之缔造。新邦是建,垂国脉于天穹;薄海同钦,敦景运于靡替。巍巍遗像,俨万民之具瞻;赫赫丰功,亘千秋而不朽。况忌辰是履,令德聿昭。百川怀戴德之忱,举国秉造林之计。民彝攸俾,长仰光哲之威仪;宪方新期,共济大同之郅治。

邓锡侯宣读颂词之后,继由其他官员祝词。最后,邓锡侯登台揭去覆盖在铜像上的国旗。群众欢呼鼎沸,掌声如雷。

但为什么要另外铸造?仅仅是原作粗糙么?是什么时候另行铸造的?这些问题,一直是成都老百姓众说纷纭的。阳荣龙先生《春熙路孙中山铜像“立”改“坐”之谜》以及黄泽勇《国父孙中山铜像》等文考证说,塑造中山先生立像之初,由于资金短缺,造币厂工人在其厂长邓锡侯的支持下自发捐资铸造。但当时又正值造币厂铸造货币铜圆所需的铜筋特别紧缺,许多人就四处高价收购铜器。更有甚者,一些军士在其长官的带领、唆使下亦趁机打砸市内一些寺庙的铜佛像(传说如大慈寺的“接引殿”原有两尊大铜像:一尊“接引佛”立像,高丈余,有秦篆,相传为李冰所铸,即此时被毁;另一尊“菩贤”铜佛,高二丈余,则被毁于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然后他们再将打砸铜佛像得来的铜筋熔铸成面值为“二百文”的四川版铜钱,5枚“二百文”,当时成都人称为“一吊”。丑闻传出,市井议论纷纷。因此,愤世嫉俗的刘师亮知道这个消息后,义愤填膺,再战江湖,行使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牛虻”角色。1928年仲春,他在春熙路孙中山立像前撰联以讽刺之。其联是:

两眼瞪着天,准备今天淋暴雨;

双手捏把汗,谨防他日化铜圆。

撰联不胫而走,传遍了蓉城,很令当局尴尬和头疼。

再仔细看看该立像,其设计、造型确实有不够令人满意之处;关键在于刘师亮的“化铜圆”的对联流传甚广,又与立像暗合,有损领袖形象;再则此后确实有人去敲了立像的边角,变卖废铜或者铸了铜圆。194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和结合当时改、扩建春熙路,当时的成都市市长余中英等决定请当时在蓉的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在原地重新设计改塑孙中山先生的塑像为全铜坐像。这时塑造的孙中山先生的坐像,手执象征建设富强国家的《建国大纲》,寓意颇深,遂受到后人的顶礼膜拜、虔心瞻仰。

前几年,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先生意外寻获了当初翻铸“孙中山铜像”的合约书,完整地记载了孙中山先生坐像的铸造经过。

该合约书中标明了定、承建人身份,还写清了翻铸铜像所需的生铜数量,建筑所需物品材料及工程造价。当时的“成都市政府”写给“四川机械公司”的第一封信件,“查改建国父铜像石膏模型业经塑就所有翻铸事项仍请×托贵公司代×”,表明了翻铸中山先生铜像的承建人是四川机械公司。该公司在当时著名的民营资本家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公司麾下,民生公司是抗战时期我国最大的一个民办公司。根据“成都市政府”与“四川机械公司”之间往来的信件内容可知,翻铸中山先生铜像工程合约的定造人是当时的成都市政府,承造人是四川机械公司。合同书中载明的塑像开工时间为1945年4月9日。合约共十条,第一条就明确写明翻铸铜像“所需生铜为3380市斤”,并标明“不足由政府添补”。第三条谈到了翻铸造价“本工程经双方协定为国币160万元整”。合约中还提到了中山铜像翻铸所需材料和设备包括心骨砂、木料和吊车等,交件日期为1945年10月

19日。

在合约书的第六条特别提到刘开渠先生,“翻铸期间市政府委托刘开渠随时到公司视察工作”,民生公司恭敬地表示:“如有指导本公司应接受照办”。由此可以确定,设计者刘开渠是翻铸铜像的“监工”和技术指导。根据这份合约书,可以计算出当时的中山铜像翻铸工程共耗时6个月零10天。由于材质缺乏,铜像主要由杂铜铸造而成,为防止风化,外表涂以土漆。铜像基座为红砂石,整个铜像比真人比例略大,坐高为1.8米。孙中山坐像呈青铜色,颜色有些发暗,由于成都的气候潮湿,雕像的外表似乎有一层毛茸茸的绿色。(《60年前,卢作孚打造中山铜像》,刊2005年4月18日《成都晚报》)

所以,因为有孙中山先生的铜像,此地在成都民间也赢得了一个俗称:铜人坝。

同类推荐
  • 两宋烟雨三百年

    两宋烟雨三百年

    本稿讲述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前世今生,他出身将门,弱冠入伍,在乱世中几经挫折,最终定鼎江山,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混乱纷争的局面。该稿充满权谋和霸术,既有乱世的政治博弈,也有古代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有争权夺利的不择手段,完整展现了五代、宋初的政治情景和天下形势,以及王朝的兴衰更迭,统治者的利益博弈。它是一幅乱世浮世绘。
  • 海外明夷录

    海外明夷录

    明初大航海时代,伟大的航海先驱郑和率空前绝世的水师舰队,云帆高举,七下西洋,臣服数十国,辉煌记忆让人热血沸腾;其同袍、朋友分踪五大陆、七大洲,历险奇趣寻宝探秘……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历代帝王的育子心法,现代家庭教育的皇室培养秘笈。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揭开了皇室教育的神秘面纱,也为世人揭示了皇帝的另一面:他们不仅仅是不可一世的帝王,也是谆谆善诱的慈父。同时,也将古人的教育经验现代化,使其更具有指导性,使原来只在深宫大院的教育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在数千年的进程中,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为自己谱写下了波澜壮阔的辉煌画卷。本书内容有:不朽的辉煌建筑,像万里长城、大运河、皇家故宫等;惊叹世人的文明创造,像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让人感怀不已的英雄人物,像蔺相如、项羽、卫青、岳飞等。你想了解这些知识吗?那就不妨翻开本书会心一阅。
热门推荐
  • 压寨毒妃

    压寨毒妃

    一时穿越,她竟成了压寨夫人。“寨主,大事不好了,夫人学武,侧夫人全毁容了!”男子愣了愣,道:“让她疯吧。”“寨主,不好了,夫人玩火,后院都被烧了!”男子动了动眉,道:“随她闹吧。”“寨主,不好了,夫人落跑,带走了所以财物!”男子仰天长啸,道:“她休想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祸害

    异界祸害

    好吃懒做的齐川,在一次机遇中获得了一百零八套武技。这每一套武技都是撼天之作,可是只有当他的修为达到某种程度时,才能他学到属于该境界中的撼天武技。所以尽管齐川这个懒货有一百零八套绝世武技,可是为了学习这绝世武技,却也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苦练修为。正所谓脚踏实地,步步封神。
  • 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寓言故事

    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寓言故事

    选自世界经典名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等童话寓言故事中的代表之作,故事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寓意深远,小故事中隐喻着大道理、大智慧,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既可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又可在欢笑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领悟其蕴涵的哲理,并从中获益。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龙屠神殿

    龙屠神殿

    天纵奇才又怎么样,手握旋环又怎么样?为疆土,你弑杀亲人;为权杖,你戕害我挚爱之人,纵然你是我的亲哥哥,我也要杀你鹰犬,夺你疆土,把你欠我的,连同你的命,一起要回来!万里云霄舒羽翼,一瞬存亡百国惊。谁是谁的宿命,谁荼毒谁,谁误解谁,为什么现实总是不完美,成长的过程却总是阴差阳错……
  • 洋铁桶的故事

    洋铁桶的故事

    “洋铁桶”姓吴名贵,是晋东南沁源县的一条好汉,他自幼跟随父亲上上打猎,练得一手好枪法。日本鬼子打来了“养铁桶”参加了八路军。他领导的民兵和八路军一道,把鬼子、汉奸和特务打得狼狈逃窜。“洋铁桶”也从此威名远洋。故事酣畅淋漓,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 世界上最会赚钱的女人

    世界上最会赚钱的女人

    本书以客观描述的形式,选编了国内外80位堪称世界上最会赚钱的财富女性。80位女性走的是80条不同的财富之路,用的是80种不同的赚钱之法,积累下来的也是80种不同的创富秘诀,但她们的共同点就是:她们都有一个成功的财富人生。她们不仅创造了巨额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她们创富的过程体现了女性人生的价值。希望女性朋友能从此书中吸取精华,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财富人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卤水点豆腐

    卤水点豆腐

    唐公子,请用一种植物形容一下你的娘子吧。唐昊阳沉思:“嗯,嗯……”我们可以跳过了,下一位。唐夫人,请用一种植物形容一下你的相公吧。谢青乔掩面而笑:“兰花!”有如翩翩君子,兰之猗猗,扬扬其香?谢青乔:“错!是与野草为伍,无论酷暑寒冬皆自然,好养!”在谢青乔卖了十年的豆腐后,终于明白:爱情不过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