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4800000019

第19章 翼王石达开的殉难之地

在我看来,让科甲巷扬名的并不仅是科举或朱熹祠堂,而还在于这里曾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凌迟之地。

2006年11月22日,在锦华馆馆口,一座3米高、1米多宽的汉白玉碑好像天外来客,与周围浓郁的商业氛围形成了巨大反差,引得行人驻足观看。上面镌刻有清末文人高旭于1906年托石达开之名而作的五言律诗《入川题壁》:

大盗亦有道,诗书所不屑。

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策马渡悬崖,弯弓射胡月。

人头作酒杯,饮尽仇雠血。

王石达开(1830-1863)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16岁便“被访出山”,19岁统率千军万马,20岁封王,遇害时年仅33岁。当年石达开率兵入川,攻成都未成,在石棉县被清军诱俘解至成都,就关押在科甲巷的衙门里,后又在科甲巷的监狱里被秘密杀害。为了进一步打造人文与历史相结合的景观,春熙路街道办事处向几位历史学家及民俗学家求证此事后,决定打造这样一个汉白玉诗碑。

但据说,有关方面以为后两句诗有些“血腥”,命令从碑上删除,因而至今诗碑上只有前面6句。原诗可以参见王文濡编撰《太平天国野史》(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6月版,第299页)。其实想一想就该明白,如是出自石达开之手,“大盗亦有道,诗书所不屑”就是驴唇不对马嘴,石达开不可能自称为“大盗”,何况他曾“应省试,举孝廉,邃于孙吴之学”,显然是深悟学问神髓之人。关键还在于,托名之作诗格太糙,比起石达开的诗心,有云泥立判之别。比如他的“述怀联”:“忍令上国衣冠,沦于戎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气势沉雄,被《饮冰室诗话》收录,梁启超赞不绝口,认为即使是陈琳的《讨曹操檄》、骆宾王的《讨武氏檄》都不如此联。梁启超说:“太平翼王石达开,其用兵之才人尽知之,而不知其娴于文学也。近友人传诵其诗五首,盖曾文正曾召降彼,而彼赋之以答也。”“此诗自述履历,兼述志气,所谓名山一卷,著作千秋,盖亦有所自负也。前后四章,皆不免下里巴人之诮,独第三章,即以诗论,亦不愧作者之林。”可见,诗碑不选已有定评的石达开本人作品,偏要选“伪作”,就让人百思不解了。

目前成都有四个地点,被一些学者、文人认为是石达开的遇难之地。例如周询在《芙蓉话旧录》当中记载的凌迟地点在“上莲花街督标箭道”。任乃强在《记石达开被擒就死事》里云:“六月二十二日,奉清廷谕,凌迟,行刑于北较场。”王廷焕先生在《王家坝官邸与“枕江楼”娱乐场》一文中指出:王家坝街向西与丝棉街接壤,在督院街与龙王庙相交处的一个街口称“院门口”,是指督院街口,这里也曾像北京城的菜市口是一个刑场。清朝时,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从臬台衙门的监狱里提出后被杀害于“院门口”(《华西都市报》2007年3月24日)。

其实,早年李劼人先生在风俗长卷“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里,就持“科甲巷凌迟”说。比如在《暴风雨前》第一部分《新潮和旧浪》开头,他即描绘说:“太平的成都城,老实说来,从李短褡褡、蓝大顺造反,以及石达开被土司所卖,捆绑在绿呢四人官轿中,抬到科甲巷口四大监门前杀头……”

这个“监门”在哪里?应该是在臬台大门之外。1990年代,春熙南路9号的全国饮食业50强之一的“龙抄手”所在地,乃是按察司衙门的大门。不过,由于现在东大街街面已大大拓宽,所以这大门还要朝前靠才符合当时的地理位置。

为此,我特意征询过四川省文史馆学者李殿元、张绍诚以及成都地方文化研究者郑光路、蒋维明、谢开体等人的意见,他们认为,石达开经几次提审后,即在臬台监狱大门外进行凌迟。理由在于,在骆秉璋等人心目中,石达开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要犯”。而且,义士要劫法场的市井风声已洞入衙内,那就绝对不能出半点差池。所以,较为权威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成都》(罗亚蒙等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10月1版)也记载说:“清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兵入川,攻成都未成,在大渡河紫打地(今四川石棉县安顺场)被清军诱俘解至成都,同治二年五月初十被杀于成都科甲巷。”

我经过反复比对和对史料的梳理,写有《与绞肉机对峙的中国身体》(刊发在《广西文学》2009年第1期),情形如下:

1863年6月12日,石达开及5岁的儿子石定忠、曾仕和、黄再忠、韦普成一行被押解到成都,骆秉璋会同川省文武官员,提审石达开5次。到达成都当天,石达开一行被关押在科甲巷“臬台”监狱。后来转到距离科甲巷2华里的督院街,提审也在此进行。督院街是成都的古老街道之一,又是历代统治者发号施令之所。明代的巡抚都察院设于此,清代的四川总督衙门亦设于此。故后人取总督之“督”字,和都察院之“院”字,连接起来,则命名为督院街。

25日,见榨不出什么油水,当局决定用刑。凌迟在历代当局的程序中具有不同的刀路。一般是切八刀,先切头面,后是手足,再是胸腹,最后枭首。但实际上比八刀要多,清朝就有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七刀和一百二十刀四类。据记载,实际执行时,对恶贯满盈者,则可以增加刀数。最多的是明朝作恶多端的太监刘瑾,被割了三天,共四千七百刀,但是否如此,不得而知。我觉得比较真实的是对付袁崇焕的“鱼鳞剐”,剐一万三千七百刀,分三天完成,英雄的肉还被广大百姓分而食之……周实先生在《刀俎》中,为汉语读者详细描摹了袁崇焕遭受“鱼鳞剐”的细节,可以参看。

清末文人周询的《蜀海丛谈》记载的行刑背景是——“当时天色昏暗,密云不雨。”周询描绘说:

就死之日,成都将军崇实与骆文忠同坐督署大堂,司道以次合城文武咸在。石及两王跻堂,为设三拜垫于堂下,三人者皆跏趺坐垫上,其头巾及靴褂皆黄缎为之。

惟石之头巾上,加绣五色花,两王则否,盖即章制之等威也。清制,将军位在总督之右,骆故让崇先问。崇语音低,不辨作何语。只见石昂头怒目视,崇顿气沮语塞。骆始言曰,石某今日就戮,为汝想,亦殊值得。计起事以来,蹂躏数省,我方封疆大吏,死汝手者三人。今以一死完结,抑何所恨?石笑曰,是俗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今生你杀我,安知来世我不杀汝耶?遂就绑。石下阶,步略缓,两王仍左右侍立,且曰:“仍主帅先行。”石始放步先行。是时先太守甫戳取来川,充成都保甲总局提调,所目睹也。

这里再引一段现代著名历史学家任乃强先生的《记石达开被擒就死记》就够了:“石王与曾仕和对缚于十字桩上。行刑人分持利刃,先剜额头皮,上掩双目,次剜双腕。曾文弱,不胜其楚,惨呼。石徐止之曰:‘何遂不能忍此须臾?当念我辈得彼,亦已如此,可耳。’曾遂切唇无声。凡百余刀,剜全体殆遍。初流血,嗣仅淡血,最后仅滴黄水。刑终,气早绝矣。”(见西康省《康导月刊》1943年第五卷,第七、八期)

“何遂不能忍此须臾?当念我辈得彼,亦已如此,可耳。”这是石达开生前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大实话。对于凌迟,太平军是十分熟悉的。天国发生内讧的1856年,洪秀全利用韦昌辉杀害杨秀清及亲信6000余人,“醢而烹之,夷其族”。据说天朝还请高级将领分食杨秀清的肉羹。富有戏剧性的是,杨秀清被杀的那一天,后来洪秀全于天历九年颁行历书、诏旨中,钦定“七月二十七日”为“东王升天节”,不知道这是对杨秀清的追忆还是对韦昌辉的嘲讽。这两个月总共杀了文武官员2万人。当石达开指责韦昌辉兄弟相残后,韦昌辉说:“我虽不欲仇石氏,石氏亦必仇我。怨不可解矣。”他索性派兵围剿翼王府,杀石达开母妻子女等数十人(见王文濡编撰《太平天国野史》,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6月版,第326页)。后来,洪秀全又利用石达开来天京靖难,凌迟处死韦昌辉,将其尸体寸磔,割成许多块,每块皆二寸,挂在各处醒目的栅栏处,上书“北奸肉,只准看,不准取”。对异己者标的为“叛徒、内奸”,从来就是“拨乱反正”的不二法门,而最具罪与罚之中国意义的凌迟,自然会被权力发挥到极致。

以血偿血,以肉偿肉,自然是符合那个黑暗语境中的血性法则。但曾国藩说:“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极度自负的左宗棠也承认:“石逆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所畏忌也。”显然,石达开不但是社会制度的心头大患,而且让朝廷大员们一再蒙受耻辱,一旦置之于权力的绞肉机下,也顺理成章地把一己的耻辱记忆细腻地铺排出来。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惩罚逻辑,得到了畅行无阻的配合与落实。在这个价值逻辑下,讨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幼稚,与屠夫讨论“言出必行”更是脑残。

当时四川布政使刘蓉,本乃桐城派古文大家,也曾在给曾国荃的信中称石达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亢不卑,不作摇尾乞怜语……临行之际,神色怡然……”

在有关石达开的各种评价中,最著名的当属美国基督教浸礼会派遣来华的医药传教士、政治观察家麦高文撰写的通讯中的一段评语:“在残存的首领中,除翼王石达开外,其余状况几乎一无所闻。这位年轻领袖,作为目前太平军的中坚人物,各种报道都把他描述成为英雄侠义——勇猛无畏,正直耿介,无可非议,可以说是太平军中的培雅德(培雅德是法国著名将领和民族英雄,他率军抵御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的大军入侵,勇猛无畏地捍卫了祖国的疆土)。他的性情温和,赢得万众的爱戴,即使那位采取颇不友好态度的《金陵庶谈》的作者(作者按:指谢介鹤的《金陵癸甲庶谈》),也承认这一点。唯该作者为了抵消上述赞扬所造成的美好印象,故意贬低他的胆略。正如其他清朝官方人士以及向我们口述其经历的外国水手所声称的,翼王在太平军中的声望,驳斥了这种蓄意贬低等说法。不容置疑,他那意味深长的‘电师’的头衔,正表示他在军事上的雄才大略和性格。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敢作敢为的人,这可以从他曾经继承相当巨大的家产推想出来。在他们的集团尚未呈现出政治色彩以前,他就倾其所有,把全部家产投入紫荆山那遭受迫害的拜上帝会——这正是他献身革命时抱有的真心诚意的明证。”

这样的人,用淋漓的血肉,也为成都这座温软的城市,注入了迥异的骨力。我想,这也是有心人在科甲巷特立“石达开诗碑”的原因所在吧。

如今,行走在这条时尚街道上的熙攘人流,沐浴商潮,如沐春风,显得春情荡漾,还有多少人能记得石达开的英勇与惨烈?但铭记历史,就能感知脚下土地的血性与炽热。

死刑犯之血肉,民间往往不惜花重金予以购买治病,但石达开的遗骸格外特殊,学者们推测,后被倾倒在锦江边挖坑深埋。所以,成都自然成为石达开的坟茔。这个他梦想夺取的大城市,如今却成为温软的“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在我看来,诗碑应该安放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的门口,因为那里才是距离石达开殉难较近的地方。如今,游人的目光越过诗碑,可以望见一座古老的拜占庭式建筑,这就是成都基督教青年会和基督教女青年会的所在地。建筑中西合璧,风格如此静谧、祥和,就像一个老者,见证着科甲巷的喧哗和风云……

同类推荐
  • 极品女婿

    极品女婿

    穿越到女人床上?还能更狗血点不?离谱的成了白家的上门女婿,岳康意外的发现他的小娘子被毁了容,郁闷的是有个带刺的小姨子性情刁钻蛮横,幸好貌若天仙的大姨子相对比较矜持。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位学士要跟我岳某比试?好吧!那我先给你背诵一遍唐诗三百首,至于宋词那是我跟你师傅过招时才用的法宝。粉墨登场且看岳康如何在这个世界大展宏图。
  • 大明王朝2

    大明王朝2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
  • 庙堂往事

    庙堂往事

    为何混官比升官更难?为何文人做官总不长?为何太子党不易取胜?为何身正也怕影子斜?为何官德出了问题比杀人放火还严重?为何新科进士好升官?为何发脾气要抓机会?为何新官最怕”泼冷水”?为何一名技术官员能快速晋升?为何“默许”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为何京城里也有很穷的官?这是一本语言幽默诙谐的官场历史解析读物。
  • 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历史事件

    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历史事件

    本书从公元前21世纪夏的建立到20世纪中叶新中国的诞生为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战争的残酷杀伐,新旧王朝的毁灭与诞生,政治经济的改革和改良先声,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进步与保守思想的迭次斗争,揭秘人类创造文明的艰难历程,展现伟大革命运动的黎明前夜……
  •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继《历史的坏脾气》之后,推出了第二本《历史的底稿》。两本书的观察怎样另类,有何特别,用张鸣的话概括,可以是四个字“不合时宜”。《历史的底稿》的序言里,他说出了“不合时宜”的原因:在社会生活里,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常常会感到窒息。打破这种窒息,对我来说,就是时不时地发一点不合时宜的怪论。其实也不怪,都是些用常识的理性判断出来的常识而已。张鸣写晚近中国的两本书,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历史的底稿》里,牙刷、辫子、人头像章文人的舌头以及义和团的药方都被作者拿来当题目,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
热门推荐
  • 每天5分钟,轻松通读心理学:500个贴身心理学常识

    每天5分钟,轻松通读心理学:500个贴身心理学常识

    本书抱着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学、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并将心理学应用到实际当中的想法,编写成册。收录了工作中和生活中最有用的、和每个人都有关的心理学知识。以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再配以众多心理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数据报告,以及许多生动的、鲜活的案例,趣味性非常强。
  • 邪肆王爷苦情妃

    邪肆王爷苦情妃

    她,倾国的美貌,如水的纯清,爱着自己喜欢的人,却因为一次偶然,遇上了他,一个霸道而又狂邪的男人,开始了她的苦情人生.他,她的挚爱,她不顾一切的与他私奔,却没想到,在他们两人拜堂成亲,她把自己的初夜给了他的第二天,他竟将她卖给了她所要逃离的那个人,竟眼睁睁地看着她被他......他,狂傲邪肆的王爷,本要为她放弃江山,放弃一切,她却与别的男人私奔,他决不会如她所愿,她,只能在他的身边,就算是毁了她,也决不会放开她......他,一个如春风般的男子,是她第一个去勾引去利用的男人,几经背叛与折磨,他的心,渐渐迷茫.他,一个沉迷她的身体的君主,让她成为自己的性奴,却为此亡了国.几度漂零,几度沉浮,真与假,情与仇,爱与恨,她将情归何处.
  • 放下就是快乐(全集)

    放下就是快乐(全集)

    本书中收集了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一则则小故事,或长或短,都使我们不曾想到,这小小的故事中,蕴藏着丰富感人的人生科研成果,更有智慧闪现之后的心情舒畅,如春雨秀滋润心田,第一个故事,都演绎着一个不变的生命真理,当你在饭前茶后,睡前晨起拿起它的时候,使你在淡淡的哲思中获得感悟和真知。一些社会学家利用几年的时间,对48个国家进行调查,调查的课题是关于快乐。在调查之初,他们认为快乐指数排在第一的应该是日本。因为日本人平均寿命79.5岁,长寿年龄居世界前列,如此延年益寿,一定有快乐的因素。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只要你觉得你是幸福的,那么毫无疑问你就是幸福的。”
  • 用智慧改变自己

    用智慧改变自己

    本书通过精彩故事和永恒的哲理,告诉人们一个简单但又内蕴丰富的道理:智慧改写命运。
  • 帝王绝宠:惊鸿二小姐

    帝王绝宠:惊鸿二小姐

    她是家世显赫的尊贵二小姐,醒来却发现自己丧失所有记忆。王爷们个个向她投来爱慕的橄榄枝,而这一切究竟是真是假?三位王爷的缠爱,皇长孙的温情。她被卷入一场惊天的阴谋中,而这阴谋的主使者,竟是她今生死都不会想到的人!两度失忆,三度成亲,四次辗转。她竟最后与魔为舞!未婚生子,不幸小产。辗转民间,险些丧命。绝世惊鸿,猛然发现,她只不过是一次穿越,来完成另一个女子的后半生。杀戮,争夺。好!她受过的伤害,便要一并讨回!做着千古让人唾骂的妖妃也好!群【89346246】(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极品三小姐

    极品三小姐

    男子并没有回答她的话,碧色的眸子反而变得更加幽深,透着浓浓的探究。他忽然发现,这个叶家的三小姐似乎不一样了呢!以前她每次看到自己,总是一脸傻笑、花痴的摸样,恨不得拥入他的怀中,成为他的女人。而现在她竟然全神戒备的看着他,她水眸中分明带着恨意和怒意。这个女人是怎么回事?有趣!男子忽然勾唇一笑,心中莫名的产生了几分兴趣。叶瑶怒目回视,这才看清了他的长相。……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红楼黛影

    红楼黛影

    她是下凡历劫归来的绛珠,虽然是已经还了一世的眼泪,可是却是欠着别人更大的情谊,所以只能再次的下界历劫,还当初的以命相救的恩情。西窗的群号码是94737621,欢迎加入一起讨论。喜欢则看,不喜莫入,绕道远行,勿坏和谐。推荐好友碧绿青竹的作品《红楼圆梦之情挽黛玉》推荐西窗的新作《黛魂玉影》推荐夏轻尘红楼新文《潇湘辞》
  •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曾经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某一历史事实,只是在众多可能中实现了的一种可能。而在实现与未实现之间,有一个拐点,它充当着很有可能改写历史的重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拐点: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历史已潜藏的必然变化,终于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介入而赫然凸现出来了。就让我们在这些拐点之处,体会历史变化的魅力吧!
  • 自然奥秘(走进科学)

    自然奥秘(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