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000000030

第30章 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

不拘纸质,落笔生辉

有时用信笺纸书写,他的长卷墨迹《琵琶行》(藏故宫博物院)便是用八行信笺纸书写的,有时,他不拘纸张,别人寄给他的信的背面也可书写,如“新北大”三字就写在别人给他写信的信封背面;还有时,他兴之所至,可信手拈来片纸书写。竟写在香烟盒上。

1959年9月,“我写我的体”

毛泽东作书并不太讲究纸的质地,这与他俭朴的生活是一致的。一般情况下,他常用的是四尺宣纸十二开幅,每幅写三行,兼有写四行的。毛泽东以过人的天分和惊人的记忆,经常读帖,杨尚昆的儿子杨绍明兴冲冲地买了两大张国庆纪念邮票。毛泽东早年尚楷书,后来多行书,晚年则以行书和草书为主。曾经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几十年的书法家陈秉忱回忆说:“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打下了书法基础。从书法的角度讲,顿了一下,形成今天我们熟知的“毛体”书法,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别具一格的一个流派。毛泽东书法的章法在布白上,是崇尚自然参差而不故作神态的

毛泽东的书法在章法、结构、用笔上确有独到之处。他写的字仰首阔进,很有气势,挥洒自如、从无定法,善于抓主笔、突出主笔,大胆夸张。其章法气势磅礴、变化无穷、意境妙高:犹如大海的波涛,奔腾向前;犹如飞瀑直下,气吞山河;犹如千帆竞发,百万雄师过大江。笔意中每每呈现出超群脱俗的战略家的风度和超群不凡的气概,他的字从不雕琢,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看罢焰火回到中南海,扣人心弦,充满革命的激情,充满革命的浪漫主义,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气息,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唐代书法家李北海(邕)曾云:“学我者病,似我者死。”此语极为深刻,道出了书法艺术上继承与发展关系的真谛。毛泽东的书法在吸收唐代狂草特色的基础上,跳出前人的窠臼,推陈出新,创造出自己热情奔放、开阔活泼、不拘古板、酣畅流利的风格。他的书法,确有云水翻腾之势,风雷激荡之姿,意犹未尽。少年杨绍明鼓足勇气端着墨盒、毛笔走进毛泽东的书房,自成一家。

从楷书到狂草

毛泽东书法的笔法以圆为主,方圆并施。他的墨迹无论是提按、顿挫、粗细、轻重、强弱、疾徐,还是提笔与收笔都极富艺术匠心。1971年8月20日毛泽东”,都不失其独有的风格和光彩。毛泽东早年使用狼毫和兼毫等较硬的笔,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则改用羊毫,同时也善用长锋羊毫,其笔法不像南派书风那样过于秀美多姿。他的笔法以圆为主,在方圆并施中融入了磅礴之气。这是我们从公开发表的一些照片和手迹中可以窥探到的。除用毛笔书写外,他起草文稿、批阅文件喜用铅笔,也用钢笔,其笔法于刚硬中见圆转柔和,请毛伯伯在他的国庆邮票上签个名。毛泽东拿起一整版纪念邮票端详一番,与毛笔所书有异曲同工之妙,皆具运笔如风、点画精妙、刚健雄拔、流韵宏壮之特色。毫端所致,兴致淋漓,涉笔成趣,轻重疾徐,张弛有致,有开有阖,忽断忽续,豁达流畅,飞动自在,无不出现“字有八面”的气势。

此外,毛泽东墨迹的结字风格有着明显的阶段性。总的来讲,他的字在点画的结体上采纵长之姿,并分阶段形成扬左抑右或扬右抑左的以侧势结字为主的独特书风。一般说来,问:“签在哪里呢?”少年指着整个版面:“就签在这上面。”“那不把邮票弄坏啦?”毛伯伯笑道。“就是要这样,他的字纵长、工整(如《夜校日志》封面的题字),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字,纵长而扬左抑右(如1923年9月给团中央的信,1938年2月给何长工的信),20世纪40年代的字纵长,大体固定在扬右抑左的结字风格上(如1941年1月给毛岸英、毛岸青的信,1946年给蔡博等的信,1949年9月起草的给陶峙岳、包尔汉的复电稿),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基本保持了这种风格(如1970年12月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批示)。

毛泽东的字体随着他的革命生涯,他的人生经验,他的胸怀和境界,渐渐地构成了他书法艺术的独家特色,那才有意义哩!”杨绍明认真地说。于是慈祥的毛伯伯笑吟吟地就在那张光滑的邮票上欣然命笔,那是以后的事了。,而是以势取胜,可谓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独树一帜,轻重有致,在青少年时期,为世人所称道,二十年中间,创造自己独特的风格,毛泽东的书法在20世纪50年代升华,其用墨极为精妙。我们从仅存的一张明信片的笔迹来看,毛主席早年似受晋唐楷书和魏碑的影响,用笔谨严而又开拓,是有较深功力的。在延安时期,领导抗战和建党,工作、著作任务那样繁忙,毛主席仍时常阅览法帖(阅过的晋唐小楷笔帖,一直带在身边)。那时,他的书法已显示出用笔恣肆、大气磅礴,形成以后变化万千的风格。全国解放后,更多地阅览法帖。1949年出国时,也以《三希堂法帖》自随。1955年开始,指示身边的工作人员广置碑帖,一挥而就,所存拓本及影本碑帖有600多种,看过的也近400种。‘二王’帖及孙过庭、怀素的草书帖,则是时常披阅。毛主席不但博览群帖,而且注意规范草书,如古人编辑的《草诀要领》和《草诀百韵歌》等帖。总之,毛主席从青年到晚年,虽然一生经历着革命的狂风巨浪,但也没有放弃在书法上踏实地用功夫,由于长期的刻苦钻研,因而,达到了精邃的功力素养。”

“毛主席十分重视我国传统的书法遗产,并借以奠定自己的书法基础,但决不就此停步。更可贵的,是他推陈出新,写下了“毛泽东”三个大字,并不断演变,不断发展。毛主席早年攻楷草,后来多行书,晚年则是行书和草书,凡此皆不拘于成规。通过毛主席阅碑帖的情形和大量的墨迹来看,我个人的体会,他以晋唐楷书和魏碑锤炼了书写的功力,进而吸收‘二王’行书的长处,再则十分喜爱怀素、孙过庭的草书,同时博览群帖,这样浇灌滋润出毛主席独创一格的书法艺术之花。”

陈秉忱的这些回忆,粗略地勾画出毛泽东书法活动的轨迹,是很有道理的。这幅书作共为四行,极富法度。

墨法与章法

毛泽东书法的墨法飘扬洒脱,变化无穷。古今书法家,无不通晓枯湿浓淡、知白守黑这重要一环。墨法得当则可显示字的高雅风神,使人感觉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润燥互应,飘扬洒脱。墨太浓则板滞,墨太淡则无韵。润可取妍,燥可取险,润燥相杂,气韵兼得。毛泽东的墨法是达到了这种境界的。1958年11月,他为著名粤剧演员红线女题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一幅,还特意注上“一九五九年十月一日”。杨绍明捧着一版签有“毛泽东”名字的国庆十周年纪念邮票,第一行“横”字浓而“对、千”两字燥;第二行“夫”字润极,但不失气韵;第三行“为孺子牛”均以燥墨为主,笔断神不断,墨断意不断,“牛”字收笔一横的一顿润而适度,通篇墨迹浑然一体,意趣高雅,观之似有一种魅力,真是匠心独运,足见其用墨之功夫。

毛泽东书法的章法气象浑穆,全章贯气。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他的书法作品中,无论是长卷还是小幅,其章法都非常严谨,欢天喜地地走了。

是的,左右牝牡,相得益彰。在章法的艺术处理上,必须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当,大小互宜,照应错综,顾盼有情,字里行间,脉筋相连。否则,便杂乱无章,松弛散乱,使人看了感觉碍眼费神,不易卒读。书法作品的章法最根本的是横直有续,还是直书(如《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气呵成,吸取历代大家的精华。他的书作无论是横书(如《送瘟神二首》),无论在什么纸上,都是横列无纵行,纵行无横列。纵有行横有列的作品在他的墨迹中少见。但他的书作,横书或直书的行与行中都有空,字与字间也呼应相让,各字无定格,且随式布白。在字的结构上,除个别书作中有一笔连写数字的外,大为字字独立,间或两字相连。毛泽东在他书法作品的起行和末行的经营上,是没有开头显得拘泥,结尾又过于仓促,使首尾与中间的章法呈现差异的。他的书法作品开头如有出处者,均单书一行,结尾落款和正文相接而下,毛泽东的墨迹,自然地形成格局的整体美。

毛泽东的书法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他能博采众长、熔百家于一炉,无独家之容,而有百家之貌。在中国传统的书法共性中见其个性,又能超出百家、自成一体。1971年8月他在武汉书写的“韩小弱同志。国庆节那天晚上,但他从不临帖,更不独学一家。他说:“各个体,我都研究,各个体都有缺点,我都不遵守,我写我的体。”

同类推荐
  •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本书是冯玉祥将军和蒋介石在政治上分手之后,在美国口述、并由其夫人李德全笔录而成的。1928年冯玉祥与蒋介石换帖结盟,拜为兄弟,开始了20年的合作关系和私人交往,过从之密,交往之久。非一般人所能及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读来真实生动,朴实无华,振聋发聩,是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 尼采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尼采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1844.年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1868年,24岁的尼采成为了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学教授。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辞职,之后他便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的煎熬,直到1900年去世。
  • 诸葛亮的智慧

    诸葛亮的智慧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诸葛亮,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热门推荐
  • 习惯死亡

    习惯死亡

    讲述一个心灵备受重创的知识分子章永磷孤独、苦闷、绝望的精神世界。强烈地抨击了极左思潮,悲愤地控诉了“十年动乱”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历史性灾难。
  • 傲娇娘子等等偶

    傲娇娘子等等偶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师傅从小便在她耳边唠叨这句话,所以,看到前面一身火红嫁衣的悲伤女子,她拍了拍胸脯,放下豪言,自愿代嫁。啥,展家堡,是江湖中那个鼎鼎有名的展家堡吗,她要嫁的人,居然是展家少爷!传说中,展家少爷白衣翩然,一身才华艳绝天下,更有无人能出其右的展家剑法。好吧,如此良人,不逃了,嫁!
  • 妖后别爬,朕在修墙

    妖后别爬,朕在修墙

    一朝穿越,她成了众人嗜之的目标,连老天都看她不顺眼,给她来几道雷,劈她回原形,看着那白绒绒的爪子,是什么动物来的?而他却恰好出现在她面前,救她于水火,她痛哭感言后,随他一起走。他的细心,他的贴心,曾经令她感动,而他的爱,却让她如履薄冰。穿越一个月,莫名其妙就怀孕了,孩子他爹是谁?她懵了。被‘请’到宫里,可是这一个月的身孕无疑是给皇帝带绿帽。于是背着硕大的包袱爬宫墙,结果撞崩了墙角,压坏了墙,天上乌云一大片的飘过她的头顶,真是流年不利,转身赶紧回到后宫去装无辜。风声一过,她蹭手蹭脚的接着路过那道宫墙,搭起梯子,继续向上爬。墙的那一边传来了砌石声,和一个令她泪奔的声音,“别爬,朕在修墙。”【错别字就像是田园菜地里生出的虫子,怎么也避免不了,望友友们不要介意】
  • 豪门对垒:前妻太难追

    豪门对垒:前妻太难追

    一次偶遇两人的命运就绑在了一起,2年后因为表妹的插足让如此相爱的两人活生生的分开了5年,再次见面误会重重,此刻林云曦却没有发现此时的杨潇雪就是一个复仇女神,李家和楚家都陷进了她的复仇计划,最后他们两人之间的命运到底如何.......推荐风汐若的一本书,【宠妻成瘾:亿万前妻买一送二】亲们支持下,投票,收藏,打赏!
  •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市井奇话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市井奇话

    精选于《三言二拍》中的爱情题材作品17篇,其内容大都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已有定评、已为广大读者喜欢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像《刘小官雌雄兄弟》《吴保安弃家赎友》等。
  • 问天

    问天

    西部某市,治沙专家郑达远突然离开人世,撇下了未竟的治沙事业,也留下了一段悬而未解的情感纠葛。沙乡人夺水,沙漠所权利博弈,新一代治沙专家勇挑治沙重担,周旋各个利益部门之间,辗转在都市与沙乡,责任与爱情之间。最终在富有责任感的,有发展眼光的副省长周晓哲协助下,挫败了那些只顾一己私利的人,造福一方人民。
  • 博弈论的诡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博弈论的诡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说到博弈论,我们常常被其著作中大量的数学模型吓倒。其实,博弈论不是学者们用来唬人的把戏,而是一种一般性的分析方法。一个不会编程的人照样可以成为电脑应用高手,没有高深的数学知识,我们同样通过博弈论的学习成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比如孙膑,没有学过高等数学,但他照样可以通过策略来帮助田忌赢得赛马。博弈论首先是人们思索现实世界的一套逻辑,其次才是把这套逻辑严密化的数学形式。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是为了赢取更好的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技高一筹(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技高一筹(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技高一筹》用脍炙人口的智慧小故事来教育青少年,不仅简单实用,而且效果可喜。通过此书希望让孩子们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汲取智慧的养分。本书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里让你甩掉丝丝烦恼,拨开困惑茫然的迷雾,在为人处世上都技高一筹,收获茫茫人生的各种智慧。
  • 一双泥靴的婚礼

    一双泥靴的婚礼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