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85年,决定吴齐两国命运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战爆发了。
面对齐军的突然袭击,一向训练有素、骁勇善战的吴军在经历了初期的短暂混乱后,也开始猛烈还击。黄海海面上,吴、齐双方发射的箭镞你来我往交织在一起。在猛烈的远程火力掩护下,齐军舰队3个分队杀入吴军水师阵列中,完成了对庞大的吴军舰队的分割包围,双方进入最惨烈的接舷战。
齐军战舰首先以舰艏巨大的冲角猛烈撞击敌舰,同时还用巨大的长钩矛钩住敌船。而齐军灵活机动而且船身坚固的高速舰船则不断在大穿之间来往穿梭,掩护主力舰艇。随后,头带铜盔、身披甲胄的齐军士兵一手持盾牌,一手擎短剑,吼叫着纵身跃上敌舰。双方展开激烈的白刃战。其实接舷战是当时海(水)战的标准战术,作为水战行家的吴军本来是非常善于接舷战的。但问题是,首先吴军毕竟是长途奔袭。从长江口到黄海琅琊台海域路途遥远。吴军一路远道而来将士无不身心疲惫。这和养精蓄锐、以逸待劳的齐军形成巨大反差。
同时,吴军生长并活动在温暖的南方地带,气候炎热。加之吴国士兵向来勇猛善战。因此吴军水兵经常是光着脚、不穿铠甲赤裸上身、不带头盔甚至是披头散发的与对方肉搏。而此时正值初春,北方黄海海域气候还很冷。习惯温暖环境的吴军士兵在这种气候下战斗力受到很大削弱。而齐军士兵一方面本土作战适应气候。另一方面顶盔披甲而且手持盾牌,在单兵防护措施上也超过超过吴军。双方士兵扭打厮杀成一团。一时间,吴军战舰上到处刀光剑影,血光迸溅。战场上,战鼓声、号角声,将士的喊杀声、以及受伤士兵的惨号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同时,齐军十余艘大型战舰在轻型高速舰艇的掩护下,按事先计划好的战术,包围了吴军舰队中最醒目的巨大的楼船旗舰“余皇”号。“余皇”号是一艘巨大的楼船,高耸于水面,可以装载数百人,有厚重的木板防护,具有强大的防护能力和战斗力。而且“余皇”号还是一艘“功勋战舰”,曾经作为吴王阖闾和夫差的御用“王舟”参加过讨伐楚国、越国的多场战争,名声显赫。但问题是,“余皇”号这种体积庞大的楼船属于典型的内河战船。由于体积庞大,导致其速度缓慢,难以机动。根本不适合作为海战舰船使用。面对齐国重兵包围,吴国担任护卫的舰船拼死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被击溃。“余皇”号上的吴军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已无力挽救败局。
吴军舰队主将徐承身中数箭,在手下卫兵的拼死掩护下得以突出重围。还冒着残火的“余皇”号被齐军缴获。此时,吴军舰队损失过半,士兵死伤无数。海面上漂满了还在冒烟的吴军战舰的残骸和士兵尸体。战舰的残骸和溺毙的士兵被海潮冲到附近海滩,在海滩上堆积如山。海水被士兵鲜血染成深红色!成了真正的“尸山血海”!吴军败局已定。
为不至全军覆没,吴军主将徐承率剩余舰船拼死突出齐军重围,向南撤退而去。齐军则没有进行追击,而是在打扫战场后押着俘虏和战利品返航。至此,这场黄海海战以吴军的惨败和齐军全胜告终。
海军在黄海惨败的消息传到吴军陆上战场前线后,吴王夫差震惊。本来,在吴国与其他诸侯国联军的猛攻下,齐国南部边境已经岌岌可危。为退吴军,当时掌握齐国实权的贵族首领大夫田乞甚至以杀掉国君齐悼公向夫差谢罪的方式乞和。但被夫差拒绝,因为他本以为可以两路夹击拿下齐国。但海军的失败彻底断送了他的构想。齐国在海战胜利后态度趋向强硬,坚决抵抗。而且吴军侧翼和后方随时可能遭到对方来自海上的袭击。在这种情况下,已成强弩之末的吴军被迫全线撤退。吴国对齐国的第一次远征无果而终。
吴国在战场上失利归来,越国这里呢,也遇上了不顺心的事儿。有一年,适逢着越国大旱,全国几乎是颗粒无收。勾践急得团团转,范蠡进言道:“千岁,何不向吴国借粮?”。勾践直摇头,“军事,便是夫差肯借,怕那伍子胥也决不答应”。范蠡道:“千岁,吴国既有伍子胥,也有伯嚭呀。这些年,我们没给他少送东西。不就是要到了这些时候派上用场嘛”。
勾践想了想,有些犹豫,“嗯,那么军事,你看如何做法呢?”。范蠡答道:“千岁,这次还少不了要给伯嚭送礼,让他去疏通,还得再请文相国去跑一趟,去说说我们的苦处,好让那夫差动心。微臣想着应该能借到些粮食的”。勾践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这也算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吧。
这边勾践派出文种,去吴国借粮。那边范蠡也将勾践亲笔修下的书信派人快马加鞭地送往吴国的姑苏,不过不是王宫,而是伯嚭的住处。伯嚭一接到书信,眉头紧皱。这对于他来说也确实是件为难的事。可是再看看人家呈上来的礼单,伯嚭想想,还得给办呀。伯嚭打发了来人,让他给勾践带回口信,他一定会竭力帮忙劝说。但是如果一旦夫差不答应,希望勾践也不要怨恨自己。
就在伯嚭等着信儿的第二天,夫差便得报,说越国的相国文种求见。既然是文相国来了,夫差升起了八宝金殿,朝臣们列立两厢。夫差下旨让文种觐见。文种恭恭敬敬地进来,走到丹墀之下,跪倒便拜,“罪臣文种拜见吴王千岁,千千岁”。“哦”,夫差那儿还挺客气,“原来是文相国来了。你们千岁可安好?你来到我国,有何贵干呀?”。
文种听问他话呢,赶忙答道:“回禀吴王千岁,我家千岁日夜思念于吴王,常对微臣说起吴王的恩德,没有一刻敢忘记您的恩德”。夫差点点头,“嗯,我那御弟确是个仁义之人”。文种话头一转,接着说道:“吴王千岁,求您拯救您的子民,我越国的百姓”。夫差不解其意,这时文种将勾践亲笔写的折子交给了侍卫,侍卫将其呈给了夫差。夫差打开来仔细观瞧,看完了,他也皱眉。怎么回事儿呢?越国要借一万石粮食,这可真够不少的。
夫差看完之后,将折子递给了伍子胥看。子胥一看,立时火冒三丈,“千岁,万不可借粮于越国。这不过是他们的一计,想要白吃我国的粮食”。文种急忙解释,“哎呀,伍相国,此言差矣。越国今年大旱,可不是我胡言乱语呀。您若不信,便到越国去走走看看,遍地都是饿死的百姓,惨状让人不忍看哪。况且,我家千岁说的明白,是借粮,不是要粮。明年收获之后,即刻归还,决不食言。若是到时不还,甘愿接受吴王惩戒”。
伍子胥还要说话,却被伯嚭打断。伯嚭往前一步,道:“恭喜千岁,贺喜千岁”。在场的一听都愣了,这太宰说的是什么话。夫差也不高兴,“太宰,孤喜从何来?”。伯嚭微微笑着,说道:“千岁,您又有机会对广布恩德了。若是在越国危难之际,您帮了越国。那敬仰您的人可不仅仅是越国人,而是普天之下,大周朝的子民。到那时,千岁所到之处,万民归心,入主中原之日不远矣”。
“哦”,夫差被伯嚭这么一拍,不觉得飘飘然起来。前翻伐齐失利,正需要寻找机会再次北上,如果说能多多收买人心,那对我可是大大的有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