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100000013

第13章 赞歌:浩气永存(1)

《南泥湾》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历史中,有无数为国捐躯的先烈用生命捍卫了正义,有无数视死如归的英雄用牺牲保卫了人民。历史铭记着他们,今天的五星红旗就有他们血染的风采。人民缅怀他们,今天的神州大地仍在传唱着不朽的歌声。当我们再度高歌着英雄赞歌、重新迈向新的征程时,大河奏鸣,青山默听,长空起舞,神鬼动容。

《南泥湾》

——大生产运动的精神写照

一提起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大生产运动,许多人都会想起传唱了60多年的《南泥湾》。

尽管那个年代离我们已经久远,但《南泥湾》始终魅力无限给人以穿越时光的美感。当《南泥湾》的旋律在耳边响起的时候,人们眼前不仅会浮现出“陕北的好江南”的美好景象、三五九旅轰轰烈烈的大生产场面,还能深切地感受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不屈精神。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贺敬之(1924~ ),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峄县(今山东枣庄台儿庄人)人。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建国后历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和戏剧家协会理事、文化部副部长等职。贺敬之的代表作品有歌剧《白毛女》,诗歌《回延安》、《放声歌唱》、《三门峡歌》、《十月颂歌》、《**之歌》等。《南泥湾》是贺敬之在1943年为慰劳359旅而创作的一支著名歌曲。

曲作者:马可(1918~1976),江苏徐州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开始从事歌咏指挥和音乐创作。1939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工作。建国后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等单位担任领导工作。作有音乐作品500多首,主要作品有《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小二黑结婚》、《白毛女》、歌曲《南泥湾》等。

《南泥湾》

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来唱一唱,

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

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

好地方来呀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

遍地是牛羊。

往年的南泥湾,

处处是荒山,

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不一呀般。

如呀今的南泥湾,

与呀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

鲜花呀开满山,

开满呀山,

学习那南泥湾,

处处哟是江南,

是江呀南,

又战斗来又生产,

359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

鲜花送模范。

咱们走向前啊,

鲜花送模范。

《红梅赞》

——感天动地的傲雪之梅

《红梅赞》是歌剧《**》的主题曲。《红梅赞》不但刻画了以**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为了崇高的理想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光辉形象,还生动展现革命斗士先烈们不屈不挠、顽强刚毅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歌颂了红岩群英的铮铮铁骨与浩然正气。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阎肃(1930~ ),剧作家、词作家。河北保定人。1949年开始从事部队文艺工作,曾在西南军区文工团、空军政治部歌舞团工作多年。主要作品有歌剧《**》、《忆娘》、《特区回旋曲》、《党的女儿》,京剧《红灯照》、《红岩》、《年年有余》,独幕歌剧《刘四姐》,优秀歌词代表作品有《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雾里看花》、《化蝶》等。

曲作者:羊鸣(1934~ ),原名扬明,作曲家。山东长岛人。1947年参军并从事文艺工作,1956年毕业于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曾任空政歌舞团创作员、艺术指导。代表作有歌剧《**》、《忆娘》、《刘四姐》(均为合作)。歌曲作品有《我爱祖国的蓝天》、《山歌向着青天唱》、《人民,战士的母亲》、《让军旗告诉国旗》、《晨风吹过机场小道》等。著有《歌剧中戏剧与音乐的关系及其他》等学术论文。

曲作者:姜春阳(1930~ ),作曲家。山东莱阳人。1948年参军并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后长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工作。代表作品有歌剧《**》、《刘四姐》(均为合作);代表歌曲作品有《军营男子汉》、《节日到来了》、《东风进行曲》、《我飞在祖国的天空》、《歌唱革命老英雄》、《青年,青年,早晨的太阳》、《幸福在哪里》等。

曲作者:金砂(1922~1996),作曲家。重庆铜梁人。新中国成立前毕业于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曾任空政歌舞团创作员,江苏省昆曲剧团作曲、编导。作品有歌曲《打到西南去,解放全中国》、《家乡的龙门阵摆不完》、《牧羊姑娘》、《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等,歌剧《**》、《绿之恋》(均为合作)等。

《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

(一)

20世纪60年代,我国诞生了一部经典歌剧——《**》。

这部歌剧根据小说《红岩》改编,上演于1964年,主要故事内容为全国解放前夕,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重庆,中共地下党员**(原名江竹筠)带着中共四川省委交付的重要任务,离别重庆,奔赴川北。途中惊悉丈夫牺牲的噩耗,抑制巨大的悲痛,投入对敌斗争。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她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最后在重庆解放前夕,英勇就义。

歌剧《**》的走红,得益于深刻的思想内容与精湛的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其中,音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主题歌《红梅赞》,更可称为点睛之笔。

《红梅赞》是歌剧《**》中第一场的第四曲,它不但在全剧中多次出现,而且为**的形象奠定了概括性的音乐基调,成为全剧的音乐主题。

歌剧《**》剧本初稿的创作仅用了18天。当时,一摞厚厚的剧本摆放在空军政治部司令员的办公桌上时,刘亚楼将军意识到,这部作品将有可能成为新中国歌剧舞台的经典。于是,《**》被列入空政歌剧团的重点剧目精心打造。作曲由羊鸣、姜春阳和金砂三人完成。该剧分别于1963、1977、1984、1991年四度排演,在这期间,除羊鸣同志自始至终参与,其他参加者还有张以达、胡国宁、朱正本、姚学诚、罗耀辉、徐琛等同志。

歌剧《**》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全剧分成7场。该剧的音乐以四川民歌的音调、风格为基础,广泛吸收了川剧、婺剧、越剧、沪剧、杭剧、四川扬琴、清音、杭州与金华滩簧等戏曲音乐和民间说唱音乐的风格与手法,并加以融合和创造,音乐语言丰富,音乐结构以歌曲为主,并运用主题贯穿发展和戏曲板腔体的结构手法,加强了歌剧音乐的戏剧效果。

在刚开始创作《**》时,词作家阎肃并没有想创作主题歌。后来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提出自己的想法:“我在莫斯科的时候,看过《卡门》等不少歌剧,它们都有主题歌。咱们的《**》也写一个好吗?”阎肃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就潜心构思起来。他想,《**》的故事既然发生在长江边的重庆一带,歌词应该反映长江这个主题,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写道:“行船长江上,哪怕风和浪……”谁知一交差,剧组人员都默然不语,司令员刘亚楼看了也不甚满意。

这可让阎肃不该如何是好,面对老领导,一时语塞。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他忽然,从衣兜里掏出一页稿纸来。大家感到很奇怪问是什么,他说:“上海音乐学院有位同志约我写个歌词,是赞颂梅花的,你们看能不能当主题歌?”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大家拿过来一看,齐声叫好,并说:“**烈士忠于革命,坚贞不屈,不就像那傲雪飘香的红梅吗!”刘亚楼更是喜形于色,当场拍板说:“就这么定了。”

《红梅赞》谱成曲后,又交给剧组和刘亚楼审听,获得了一致通过。

(二)

《红梅赞》是一首歌谣体的唱段,句式和全曲的结构都比较方整,曲调朴实婉转,高低音区变化突出,朴实中又具有高亢坚定的特点。《红梅赞》为七声徵调式,歌曲中多处使用八度、七度的跳进音程,使得旋律开阔而有气势。歌曲的素材主要借鉴四川“扬琴”和江南“滩簧”的音调,还广泛地吸取了川剧、越剧、四川清音、京剧等诸多地方剧种的音乐语言加以创作,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清醇的乡土气息,又使得曲调朴实优美,深情而又乐观,充分表现了**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憧憬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整个唱段的情绪是一气呵成,既爽朗地抒发了**崇高的革命情怀,也刻画了**忠于革命、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歌剧《**》从创作到最终总谱的定稿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数十次较大的修改,前后跨越了将近40年的时间,并且动员了六七位同志参与歌剧的编配、整理。

经过精雕细刻,《红梅赞》终成大器,它在歌剧《**》中的运用也十分到位。《红梅赞》作为主题歌,《红梅赞》在剧中先后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准备北上华蓥山时,在重庆朝天门码头独唱的;第二次是彭松涛被害,**回忆往事时,《红梅赞》在幕后响起;第三次是全剧结束时以合唱的形式出现。它是**和其他革命先烈的一首英雄颂歌,鼓舞和感动了数以千万计的人民群众。在音乐中运用了戏剧的板式并加以变化,在唱腔中运用了戏曲、说唱的一些技法,其成功是全方位的。《红梅赞》至今传唱不衰,被认为是民族歌剧的经典唱段。

(三)

1964年9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在北京第一次演出《**》,观众人山人海,座无虚席,这次演出产生了极大的反响。9月6日,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到剧院观看了《**》,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10月13日,毛泽东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观看了《**》,演出结束后,毛泽东上台亲切接见了参加演出的全体同志,说:“我看你们的歌剧打响了,你们可以走遍全国,到处演嘛!”随着歌剧《**》的走红,插曲《红梅赞》以其朴实优美的曲调在大江南北迅速传播开来,喜爱此歌的观众纷纷到文工团索取《红梅赞》的歌谱,《红梅赞》在电台也不停地被循环播放,全国迅速掀起了一股“红梅热”。随后,《**》走出北京,从南京、上海一直演到香港,创造了场场爆满的奇迹。

《红梅赞》全曲不长,但却以磅礴的气势展示出隆冬时节红梅不畏严寒、傲雪怒放的品格。它以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节拍,深刻地塑造了女英雄**的高大形象,讴歌了她的革命理想、情操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节,进而表现了人们将这些美好的品格化作对红梅的向往和赞颂,更彰显了红梅品格与品质之真谛。红梅,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外柔内刚、刚柔相济,给人以信心、胆识和胆略,以美不胜收让人钦佩、敬仰不已。《红梅赞》正是借红梅来歌颂烈士们凌寒傲雪、努力迎接新春的革命情怀。

(一)

1939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进入到最为艰苦的阶段。在日军野蛮“扫荡”和国民党军队的封锁下,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十分紧张,由于日军对抗日民主根据地频频发起进攻,根据地的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敌后军民的生活面临着极大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争取胜利,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提出发展生产的策略。同年春,毛泽东向陕甘宁边区军民提出“自己动手,生产自给”,“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方针,要求部队一面打仗,一面开展生产运动。1940年2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接着,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也发出《关于生产运动的指示》。于是延安地区的机关、部队、学校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号召,立即行动起来,很快掀起了垦荒种田、植树造林、纺纱织布的生产热潮。同时,边区政府还实施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改革生产关系,使边区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同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边区里到处都呈现出轰轰烈烈大生产的劳动场面。

1941年初,王震率八路军第359旅开赴南泥湾军垦屯田,遵照毛主席“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救保卫党中央”的指示,进驻南泥湾,一边练兵习武,一边屯田垦荒,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创造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本叫阳湾,由于当地水质不好,许多乡亲得了一种俗称“柳拐子”的骨病。所以,尽管阳湾土地不薄,但人烟稀少,十分荒凉。359旅开进阳湾后,引来九龙泉,改善了水质,不但解决了人畜饮水,还开垦了大片稻田,绿化了荒山秃岭,使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了米粮川。毛主席到那里视察后,高兴地给阳湾改名为南泥湾。

1942年9月9日,《解放日报》发表《积极推行“南泥湾政策”》的社论,号召各根据地学习359旅的经验。1943年初,中共中央又提出“丰衣足食”的口号。1943年、1944年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普遍开展。

这场生产运动在许多歌曲中得到了反映。在这些歌曲中,最具影响的便是1943年创作的《南泥湾》。

《南泥湾》由著名诗人贺敬之作词,作曲家马可谱的曲。贺敬之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学员,作曲家马可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教员,他们都曾在南泥湾烧过木炭,亲身体验过开荒的辛苦。当他们看到如今的南泥湾变得像江南一样,心情非常激动,创作的灵感不禁油然而生。

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秧歌队来到八路军359旅驻地南泥湾,为战士们演出了他们新编的秧歌《挑花篮》,其中的小场子秧歌舞蹈曲便是《南泥湾》。

(二)

《南泥湾》是一首劳动的赞歌,一首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国民党对解放区封锁的颂歌。《南泥湾》的歌词以亲切、自豪的感情和生动、朴素的语言,反映了南泥湾的巨大变化,歌颂了延安军民的奋斗精神。“鲁艺”音乐系教员马可则以陕北民歌的风格,完美地表现了歌曲的内涵。

《南泥湾》有三段歌词。第一段描写南泥湾的无限风光,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第二段描写南泥湾的今昔对比,歌唱南泥湾由荒山变成“江南”;第三段写出了南泥湾的典型意义,并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屯垦戍守南泥湾的359旅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从此成了享誉全国的“模范”。

《南泥湾》的旋律优美抒情,是用我国典型的五声微调式写成的,其音调来自民间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歌曲的结构为四句式的乐段结构,旋律的发展手法也极其简练,主要用重复、模进等手法。

全曲可分为对比性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最后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歌曲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与舞蹈性为一体,更加生动感人。

《南泥湾》因含义深刻,歌词朗朗上口,旋律优美、亲切、舒畅,在边区和大后方很快流传开来。从1943年诞生以来,一直在广大群众中传唱。南泥湾的歌声响遍了祖国大地,南泥湾精神也随着歌声被带到了祖国四面八方,成为一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歌曲,也是一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革命历史歌曲。

同类推荐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 国宝密码

    国宝密码

    国宝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证据,几百几千年过去了,它们是以怎样的方式被发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辗转流离,它们现在的命运又如何?本书将一一为您讲述国宝背后的历史真相与考古秘闻。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芭蕾舞剧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关不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海盗、葛蓓莉娅、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舞姬、仙女们等
热门推荐
  • 洪荒截教仙尊

    洪荒截教仙尊

    青牛新书,圣禁之门已发布,希望兄弟们支持一下,感谢
  • 中华句典2

    中华句典2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在他怀里撒个娇

    在他怀里撒个娇

    寒月新文:《天才医女:懒妃狠绝色》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谢谢大家!【本文略虐,入坑慎重】为救哥哥她被迫与他结婚,新婚夜,他说:“我不是柳下惠,做不到不碰你。”从此她成为他的私养娇妻,他冷酷、霸道、势力滔天,逼走哥哥,迫她怀孕,却在她怀孕三个月时,带着其他女人回来,而那个女人已有孕五个月。她悲愤交加撂下一句:“渣男,姐不侍侯了。”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他邪邪一笑:“女人,在我没玩腻之前,你想往哪里跑。”
  • 靠山河

    靠山河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假如深海不快乐

    假如深海不快乐

    你万人瞩目,可曾注意我小心翼翼的目光;你冷漠轻佻,可曾为我改变丁点的心意;我站在角落,深情地注视你,依然不曾换回你决然离开的脚步;薛锦寒,我不顾一切抛下自尊来爱你,把自己从公主的宝座下降为灰姑娘,你又怎能无动于衷?既然你转身,我便只好放手,你会看得见,我没有眼泪,亦没有不舍。不是爱的不深,只是你不知道,因为你,我把自己藏身深海,我的眼泪,任何人都无法看见。深海没有氧气,没有阳光,有的,只是自始至终的孤寂和刺骨的寒冷。然而我,始终守候在这里,我的眼眸,早已成为这深海的一眼泉,涓涓流着的眼泪,成为这深海的海水来源。我为你沉溺在这一片深蓝的海域,久久不愿醒来,只为有一天你会懂得,我爱你。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 女皇嗜血

    女皇嗜血

    她冷漠,她嗜血,她深邃的眼眸中是傲视天下的随性狂傲。她是万年僵尸王为了追魂寻魄成为这女尊皇朝的女皇。她内敛,她阴沉,她狠辣的手段下是感人肺腑的万千柔情。万年修行不懂情滋味,一落尘世便惹尘埃。温婉优雅,孤冷清傲,柔顺怯弱,飘逸潇洒,妖娆绝世……后宫三千有点多,美人风情却万种。僵尸嗜血也有了犹豫,这万种风情的“食物”摆在面前,她到底是吃好呢,还是都吃了好呢?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