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100000013

第13章 赞歌:浩气永存(1)

《南泥湾》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历史中,有无数为国捐躯的先烈用生命捍卫了正义,有无数视死如归的英雄用牺牲保卫了人民。历史铭记着他们,今天的五星红旗就有他们血染的风采。人民缅怀他们,今天的神州大地仍在传唱着不朽的歌声。当我们再度高歌着英雄赞歌、重新迈向新的征程时,大河奏鸣,青山默听,长空起舞,神鬼动容。

《南泥湾》

——大生产运动的精神写照

一提起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大生产运动,许多人都会想起传唱了60多年的《南泥湾》。

尽管那个年代离我们已经久远,但《南泥湾》始终魅力无限给人以穿越时光的美感。当《南泥湾》的旋律在耳边响起的时候,人们眼前不仅会浮现出“陕北的好江南”的美好景象、三五九旅轰轰烈烈的大生产场面,还能深切地感受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不屈精神。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贺敬之(1924~ ),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峄县(今山东枣庄台儿庄人)人。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建国后历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和戏剧家协会理事、文化部副部长等职。贺敬之的代表作品有歌剧《白毛女》,诗歌《回延安》、《放声歌唱》、《三门峡歌》、《十月颂歌》、《**之歌》等。《南泥湾》是贺敬之在1943年为慰劳359旅而创作的一支著名歌曲。

曲作者:马可(1918~1976),江苏徐州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开始从事歌咏指挥和音乐创作。1939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工作。建国后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等单位担任领导工作。作有音乐作品500多首,主要作品有《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小二黑结婚》、《白毛女》、歌曲《南泥湾》等。

《南泥湾》

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来唱一唱,

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

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

好地方来呀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

遍地是牛羊。

往年的南泥湾,

处处是荒山,

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不一呀般。

如呀今的南泥湾,

与呀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

鲜花呀开满山,

开满呀山,

学习那南泥湾,

处处哟是江南,

是江呀南,

又战斗来又生产,

359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

鲜花送模范。

咱们走向前啊,

鲜花送模范。

《红梅赞》

——感天动地的傲雪之梅

《红梅赞》是歌剧《**》的主题曲。《红梅赞》不但刻画了以**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为了崇高的理想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光辉形象,还生动展现革命斗士先烈们不屈不挠、顽强刚毅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歌颂了红岩群英的铮铮铁骨与浩然正气。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阎肃(1930~ ),剧作家、词作家。河北保定人。1949年开始从事部队文艺工作,曾在西南军区文工团、空军政治部歌舞团工作多年。主要作品有歌剧《**》、《忆娘》、《特区回旋曲》、《党的女儿》,京剧《红灯照》、《红岩》、《年年有余》,独幕歌剧《刘四姐》,优秀歌词代表作品有《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雾里看花》、《化蝶》等。

曲作者:羊鸣(1934~ ),原名扬明,作曲家。山东长岛人。1947年参军并从事文艺工作,1956年毕业于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曾任空政歌舞团创作员、艺术指导。代表作有歌剧《**》、《忆娘》、《刘四姐》(均为合作)。歌曲作品有《我爱祖国的蓝天》、《山歌向着青天唱》、《人民,战士的母亲》、《让军旗告诉国旗》、《晨风吹过机场小道》等。著有《歌剧中戏剧与音乐的关系及其他》等学术论文。

曲作者:姜春阳(1930~ ),作曲家。山东莱阳人。1948年参军并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后长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工作。代表作品有歌剧《**》、《刘四姐》(均为合作);代表歌曲作品有《军营男子汉》、《节日到来了》、《东风进行曲》、《我飞在祖国的天空》、《歌唱革命老英雄》、《青年,青年,早晨的太阳》、《幸福在哪里》等。

曲作者:金砂(1922~1996),作曲家。重庆铜梁人。新中国成立前毕业于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曾任空政歌舞团创作员,江苏省昆曲剧团作曲、编导。作品有歌曲《打到西南去,解放全中国》、《家乡的龙门阵摆不完》、《牧羊姑娘》、《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等,歌剧《**》、《绿之恋》(均为合作)等。

《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

(一)

20世纪60年代,我国诞生了一部经典歌剧——《**》。

这部歌剧根据小说《红岩》改编,上演于1964年,主要故事内容为全国解放前夕,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重庆,中共地下党员**(原名江竹筠)带着中共四川省委交付的重要任务,离别重庆,奔赴川北。途中惊悉丈夫牺牲的噩耗,抑制巨大的悲痛,投入对敌斗争。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她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最后在重庆解放前夕,英勇就义。

歌剧《**》的走红,得益于深刻的思想内容与精湛的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其中,音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主题歌《红梅赞》,更可称为点睛之笔。

《红梅赞》是歌剧《**》中第一场的第四曲,它不但在全剧中多次出现,而且为**的形象奠定了概括性的音乐基调,成为全剧的音乐主题。

歌剧《**》剧本初稿的创作仅用了18天。当时,一摞厚厚的剧本摆放在空军政治部司令员的办公桌上时,刘亚楼将军意识到,这部作品将有可能成为新中国歌剧舞台的经典。于是,《**》被列入空政歌剧团的重点剧目精心打造。作曲由羊鸣、姜春阳和金砂三人完成。该剧分别于1963、1977、1984、1991年四度排演,在这期间,除羊鸣同志自始至终参与,其他参加者还有张以达、胡国宁、朱正本、姚学诚、罗耀辉、徐琛等同志。

歌剧《**》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全剧分成7场。该剧的音乐以四川民歌的音调、风格为基础,广泛吸收了川剧、婺剧、越剧、沪剧、杭剧、四川扬琴、清音、杭州与金华滩簧等戏曲音乐和民间说唱音乐的风格与手法,并加以融合和创造,音乐语言丰富,音乐结构以歌曲为主,并运用主题贯穿发展和戏曲板腔体的结构手法,加强了歌剧音乐的戏剧效果。

在刚开始创作《**》时,词作家阎肃并没有想创作主题歌。后来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提出自己的想法:“我在莫斯科的时候,看过《卡门》等不少歌剧,它们都有主题歌。咱们的《**》也写一个好吗?”阎肃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就潜心构思起来。他想,《**》的故事既然发生在长江边的重庆一带,歌词应该反映长江这个主题,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写道:“行船长江上,哪怕风和浪……”谁知一交差,剧组人员都默然不语,司令员刘亚楼看了也不甚满意。

这可让阎肃不该如何是好,面对老领导,一时语塞。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他忽然,从衣兜里掏出一页稿纸来。大家感到很奇怪问是什么,他说:“上海音乐学院有位同志约我写个歌词,是赞颂梅花的,你们看能不能当主题歌?”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大家拿过来一看,齐声叫好,并说:“**烈士忠于革命,坚贞不屈,不就像那傲雪飘香的红梅吗!”刘亚楼更是喜形于色,当场拍板说:“就这么定了。”

《红梅赞》谱成曲后,又交给剧组和刘亚楼审听,获得了一致通过。

(二)

《红梅赞》是一首歌谣体的唱段,句式和全曲的结构都比较方整,曲调朴实婉转,高低音区变化突出,朴实中又具有高亢坚定的特点。《红梅赞》为七声徵调式,歌曲中多处使用八度、七度的跳进音程,使得旋律开阔而有气势。歌曲的素材主要借鉴四川“扬琴”和江南“滩簧”的音调,还广泛地吸取了川剧、越剧、四川清音、京剧等诸多地方剧种的音乐语言加以创作,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清醇的乡土气息,又使得曲调朴实优美,深情而又乐观,充分表现了**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憧憬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整个唱段的情绪是一气呵成,既爽朗地抒发了**崇高的革命情怀,也刻画了**忠于革命、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歌剧《**》从创作到最终总谱的定稿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数十次较大的修改,前后跨越了将近40年的时间,并且动员了六七位同志参与歌剧的编配、整理。

经过精雕细刻,《红梅赞》终成大器,它在歌剧《**》中的运用也十分到位。《红梅赞》作为主题歌,《红梅赞》在剧中先后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准备北上华蓥山时,在重庆朝天门码头独唱的;第二次是彭松涛被害,**回忆往事时,《红梅赞》在幕后响起;第三次是全剧结束时以合唱的形式出现。它是**和其他革命先烈的一首英雄颂歌,鼓舞和感动了数以千万计的人民群众。在音乐中运用了戏剧的板式并加以变化,在唱腔中运用了戏曲、说唱的一些技法,其成功是全方位的。《红梅赞》至今传唱不衰,被认为是民族歌剧的经典唱段。

(三)

1964年9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在北京第一次演出《**》,观众人山人海,座无虚席,这次演出产生了极大的反响。9月6日,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到剧院观看了《**》,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10月13日,毛泽东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观看了《**》,演出结束后,毛泽东上台亲切接见了参加演出的全体同志,说:“我看你们的歌剧打响了,你们可以走遍全国,到处演嘛!”随着歌剧《**》的走红,插曲《红梅赞》以其朴实优美的曲调在大江南北迅速传播开来,喜爱此歌的观众纷纷到文工团索取《红梅赞》的歌谱,《红梅赞》在电台也不停地被循环播放,全国迅速掀起了一股“红梅热”。随后,《**》走出北京,从南京、上海一直演到香港,创造了场场爆满的奇迹。

《红梅赞》全曲不长,但却以磅礴的气势展示出隆冬时节红梅不畏严寒、傲雪怒放的品格。它以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节拍,深刻地塑造了女英雄**的高大形象,讴歌了她的革命理想、情操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节,进而表现了人们将这些美好的品格化作对红梅的向往和赞颂,更彰显了红梅品格与品质之真谛。红梅,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外柔内刚、刚柔相济,给人以信心、胆识和胆略,以美不胜收让人钦佩、敬仰不已。《红梅赞》正是借红梅来歌颂烈士们凌寒傲雪、努力迎接新春的革命情怀。

(一)

1939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进入到最为艰苦的阶段。在日军野蛮“扫荡”和国民党军队的封锁下,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十分紧张,由于日军对抗日民主根据地频频发起进攻,根据地的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敌后军民的生活面临着极大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争取胜利,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提出发展生产的策略。同年春,毛泽东向陕甘宁边区军民提出“自己动手,生产自给”,“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方针,要求部队一面打仗,一面开展生产运动。1940年2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接着,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也发出《关于生产运动的指示》。于是延安地区的机关、部队、学校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号召,立即行动起来,很快掀起了垦荒种田、植树造林、纺纱织布的生产热潮。同时,边区政府还实施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改革生产关系,使边区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同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边区里到处都呈现出轰轰烈烈大生产的劳动场面。

1941年初,王震率八路军第359旅开赴南泥湾军垦屯田,遵照毛主席“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救保卫党中央”的指示,进驻南泥湾,一边练兵习武,一边屯田垦荒,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创造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本叫阳湾,由于当地水质不好,许多乡亲得了一种俗称“柳拐子”的骨病。所以,尽管阳湾土地不薄,但人烟稀少,十分荒凉。359旅开进阳湾后,引来九龙泉,改善了水质,不但解决了人畜饮水,还开垦了大片稻田,绿化了荒山秃岭,使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了米粮川。毛主席到那里视察后,高兴地给阳湾改名为南泥湾。

1942年9月9日,《解放日报》发表《积极推行“南泥湾政策”》的社论,号召各根据地学习359旅的经验。1943年初,中共中央又提出“丰衣足食”的口号。1943年、1944年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普遍开展。

这场生产运动在许多歌曲中得到了反映。在这些歌曲中,最具影响的便是1943年创作的《南泥湾》。

《南泥湾》由著名诗人贺敬之作词,作曲家马可谱的曲。贺敬之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学员,作曲家马可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教员,他们都曾在南泥湾烧过木炭,亲身体验过开荒的辛苦。当他们看到如今的南泥湾变得像江南一样,心情非常激动,创作的灵感不禁油然而生。

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秧歌队来到八路军359旅驻地南泥湾,为战士们演出了他们新编的秧歌《挑花篮》,其中的小场子秧歌舞蹈曲便是《南泥湾》。

(二)

《南泥湾》是一首劳动的赞歌,一首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国民党对解放区封锁的颂歌。《南泥湾》的歌词以亲切、自豪的感情和生动、朴素的语言,反映了南泥湾的巨大变化,歌颂了延安军民的奋斗精神。“鲁艺”音乐系教员马可则以陕北民歌的风格,完美地表现了歌曲的内涵。

《南泥湾》有三段歌词。第一段描写南泥湾的无限风光,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第二段描写南泥湾的今昔对比,歌唱南泥湾由荒山变成“江南”;第三段写出了南泥湾的典型意义,并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屯垦戍守南泥湾的359旅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从此成了享誉全国的“模范”。

《南泥湾》的旋律优美抒情,是用我国典型的五声微调式写成的,其音调来自民间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歌曲的结构为四句式的乐段结构,旋律的发展手法也极其简练,主要用重复、模进等手法。

全曲可分为对比性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最后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歌曲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与舞蹈性为一体,更加生动感人。

《南泥湾》因含义深刻,歌词朗朗上口,旋律优美、亲切、舒畅,在边区和大后方很快流传开来。从1943年诞生以来,一直在广大群众中传唱。南泥湾的歌声响遍了祖国大地,南泥湾精神也随着歌声被带到了祖国四面八方,成为一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歌曲,也是一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革命历史歌曲。

同类推荐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音乐小品欣赏》主要内容包括:G弦上的咏叹调、皇家焰火音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小步舞曲、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G大调小步舞曲、哀格蒙特序曲、致爱丽丝、D大调军队进行曲、邀舞、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收集了数十篇古今西方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本书定位为西方音乐知识普及类书籍,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叙述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莫扎特、肖邦等西方著名作曲家与音乐的不解之缘,并囊括了许多世界名曲的起源及发展创作背后的故事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热门推荐
  • 爆笑田园:风华小农女

    爆笑田园:风华小农女

    【正文已完结,大家放心观看】农业研究院天才研究生在漫长的研究中猝死,醒来天地已变,她成了村里最穷的农户叶家最懒的一个女儿。爹娘懦弱,妹妹年纪尚小,一家人就是村里众所周知的一个笑柄。但,这有何惧,她有的是资本,有的是胆识,且看她如何利用二十一世纪的学识,矫正乡亲们三观,反击那些欺辱她家的人。农女臭名变美名,嫁不出的懒女变村花,玩转田园,引无数村草尽折腰。
  • 灵珠传奇

    灵珠传奇

    奈何人外有人,碧宇万万没有想到,武功再高也不敌老丈人……鬼门关游走之间,死里逃生的他承蒙好心人收留,来到世外桃源,是休整?是崛起?还是最后挣扎?……且看碧宇如何改天命,学得一身绝世武功,斩恩仇,家传的灵珠会给碧家带来灭顶之灾,谱写灵珠传奇……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你是我的寂寞天使(完)

    你是我的寂寞天使(完)

    妈妈嫁入了豪门,我就是那个“拖油瓶”。他目空一切的样子,根本就是看不起我嘛,切,我也看不起他,仗着有钱有势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妈妈一定要我转学,转到那所见鬼的贵族学校去。天要亡我,那我不是每天都要跟他一起上学了吗?有一天,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天天对我横眉冷对的他竟然喜欢……我?狂喜中,看我好好报复他!可是,我的心什么时候为他沦陷了呢?群号:18533531;62326203
  • 诛天狂凤:独宠摄魂鬼妃

    诛天狂凤:独宠摄魂鬼妃

    【升级战斗+魔宠萌宝+铁血至尊】异世风云,狂风乍起,残弱之身,难掩异世之魂,惊才艳艳,辣手张狂,杀伐降世,立足巅峰,苍茫大陆,谁主沉浮,天下之大,我命由我不由天。“为什么找上我?”某男笑的风情万种,“自然是因为你也是祸害,你不知道,世间只有一个祸害太孤单,所以本王想找个伴一起祸害天下。”众手下狂倒:天啊!我们英明神武的殿主啊!形象啊!一世英名全毁了!!!——“交保护费了。”某宝宝叉腰站在山顶锣鼓一敲,四面八方飞禽走兽、孤魂野鬼通通齐聚,一个个排着队递上天材地宝,谄媚道:“老大,这个月的保护费。”某宝宝脑袋一甩,“放心,这个月小爷罩着你。”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是“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之一,由孙武编著。《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存最早、最负盛名的古代兵书。《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谋略著作。
  • 平遥往事

    平遥往事

    以故乡平遥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平遥往事》脱稿,各方面的反响都很不错,将在今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前正式出版发行。这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内心感到莫大的宽慰。踏实做事,造福桑梓。平遥商会以这本书的出版,再次践行了立会的宗旨。尤其在人们热衷物质利益的时下,关注纯文学创作,并能以切实的帮助促其开花结果,努力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实属难能可贵。商会诸多同仁的努力终结善果,作者的心血也得到回报,夫复何求?
  • 让学生诚实守信的故事

    让学生诚实守信的故事

    战胜死亡的抉择,萨拉的第二次生命,永不丢失缘于物欲的平静,地狱、天堂只一步之遥,不可或缺的两种东西,没有对手同样很孤独,谁在测试谁,道歉同样也是一种美德,还是做自己好,让花朵在受伤处绽放,改变我们的固有思维。
  • 惊世田园:农家娘子好威武

    惊世田园:农家娘子好威武

    【正文已完结,放心阅读】梦里因色心丧身,魂穿异世,醒来已是人妇,夫家一贫如洗,还好有技艺在身。不经意间,发现自己携带异能空间,她利用空间挣钱富家,原本她是想安安静静的在这里生活,可是天不如人愿,一伙行迹诡秘的黑衣人打乱了她的生活。身世之谜,丈夫生死不明,情感纠葛,接踵而来,她该如何面对,如何选择......
  • 踢踢兜丽江之恋

    踢踢兜丽江之恋

    两个在丽江相遇的年轻人,踢踢兜和点炕木,背负着各自的秘密,绝望地爱上了对方,渴望在短短的十天里,耗尽一生的爱。相爱不逢时,刻骨亦枉然。此去与君别,生死两不知。当他们的旅行结束,各自离开丽江,这座古城的角角落落,因为留下了他们相爱过的痕迹,而变得更加令人神往。你说情色,她说忧伤。趁年轻,去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