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900000045

第45章 谁的现代化道路为最优(3)

印度和拉美大部分国家的土地也是私有化的。随着农业比较收益的越来越低,非农业产品的价格相对越来越高,包括劳动力成本的日益上升,小规模农业大量地破产。印度是个实行土地私有制的国家,但是同时又规定,在无主的土地上居住10年,脚下的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就会划归居住者所有。这样的条件对那些农业破产,或者农业收益过低而进城的穷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那些仅属于国家的土地,都成了穷人们可以去占有和居住的地方。而印度的选举制度,需要这些居民的选票,政府不愿意拆除贫民的建筑而失去选票。印度各个城市也没有城管制度,可以乞讨、摆摊和游商。因此,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形成了二元景观:即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和富裕的居民区,贫穷落后的贫民窟区域,组成鲜明的对照。

拉美选择的是快速城市化。在人均3000-5000美元的时候,他们就实现了78%的城市化率,这个水平和最高收入的发达国家一样高。这个过程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人口漂移”,农业的比较收益日益低下,并且破产使失地农民大量涌向城市,并直接形成了大规模的城市贫民窟。加之拉美是民主制度,这群人是有投票权力的,这导致他们的城市扩张的同时大量涌入人口得到必要的城市福利,如占用土地超过半年则土地归占有者等,政府从选票的角度必须不断追加给城市居民福利承诺和福利支出;而拉美曾经的发展战略是,在国有和非国有之间摇摆不定,举债发展大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不足,中等收入者少,因中小企业少失业率高而贫困的人多,因此,与印度一样,形成贫民窟与现代化的反差。

看了东亚、拉美和印度各国的土地制度与居住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格局,其各有利弊,总的讲,东亚模式较为成功,拉美模式次之,最不成功的是印度模式。然而,中国目前农村土地被低成本征用,城镇居住成本太高,虽然因政府强势而贫民窟没有蔓延,但是,工棚、简陋式租住等居住方式、人口在城乡间钟摆式剧烈流动,夫妻和代际分离,青壮年时在城市中卖力,老年后回乡,并且农村老龄化速度将快于城镇,这种中国式的城市化道路,也将积累与拉美和印度不同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在第六部分中详细进行了研究,这里不再赘述。因此,中国目前的城市道路,在土地、居住和人口迁移模式上,并不是最优的,甚至未来也可能是一条很危险的道路。

三、怎样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与城市化和工业化相应地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应该怎样走,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东亚、拉美、印度和中国,各自走了不同的道路,也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为农业提供生产的技术手段和物质手段,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方法提供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手段,把传统的封闭型农业转变为现代的开放型农业的过程,把自给自足农业变成商业化的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工具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和区域化,农业生产制度和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

但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生产力低下的维持生存的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阶段;传统农业向混合的多种经营农业转化的阶段,有的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和台湾,农户除了经营农业外,还兼小工业或者餐饮商业等;专业化、现代化的商品农业。

从韩国、台湾地区、印度,拉美,包括中国大陆看,20世纪中期,虽然程度不同,都进行了将大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户的改革,而且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将农户的土地集体化后,80年代初又承包给了农民家庭。从制度与资源生产效率效果的关系看,这种将集中度的土地资源配置,改革为一家一户较为分散的土地配置,无论是将私有的大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户,还是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承包给农民家庭,许多统计资料和调查都表明,当时都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进程,发展中国家大都遇到了一个难题:实际上工业、服务业产业其资金和劳动的比较收益,远比小规模经营的农业的收益高。因此,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需要向城市和非农业转移,农业的土地制度、组织方式、规模大小等,都要适应其发生较大的调整。这样,就出现了几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1、一家一户小规模的土地能保证农业较高的产出率吗,能实现小规模土地的农业现代化吗?2、如果土地要规模经营,农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是体制公有制好,还是一家一户私有好,是组织开工较为复杂的公司制农场好,还是组织方式简单的家族农场好?3、那么,一个担心的问题是,土地向家庭大农场集中,会不会出现二战前各国大地主集中土地和佃农及农奴无地的格局,发生新的贫富不均?

(一)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各类模式中都是个趋势

我们在本系列研究报告的第六部分中,已经探讨了中国小规模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很低的情况,这里不现赘述。我们来看韩国、台湾、印度、拉美的情况。

1、台湾和韩国的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化

台湾和韩国20世纪40末和50年代初都进行了土地分散化的制度改革,后来又进行了土地规模化的调整,但是,由于人口众多而土地相对较少,虽然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业和城市进行了转移,耕地的经营规模仍然较小,其农业产品成本很高,在国际上竞争力很弱。

我们先来看台湾的农业。经过整个20世纪70年代的努力,台湾农业生产结构得到较大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大大提高,然而土地经营规模狭小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疏解,反而因农户数和工商业用地的增加,土地经营更加零星分散。据资料,1966年台湾农户35.89万户,户均耕地2.5公顷;1979年,农户数增加到91.82万户,户均耕地则减少0.997至公顷。因此,从80年代第一年开始,台湾就开始了大规模的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为目的的土地重划-亦就是被称为台湾的第二次土地改革。

所谓农地重划, 即通过农地的“统合、统治、统分”过程,平整耕地,化零为整,完善田间设施,达到扩大地块面积,提高耕地利用率和扩大生产规模的目的。为此,把农地重划与推行共同经营、委托经营或兴办合作农场等结合起来,利用重划机会,扩大农场经营规模。第二次土地改革,至1987年, 农地重划面积累计达到35.41万公顷,约占耕地面积的38%。因种种原因,土地重划延续了年,也与开始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凡经过重划的地区, 效益还是比较显著的。土地经过平整、重划、基本建设、再分配等过程, 拥有耕地面积较小的农户,通过转业,使土地向专业户和能者转移集中,扩大了经营规模同时,由于重划是以农田道路为单元,布局合理,农路和水利设施完善,便于机械化作业和推广先进技术,因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1991年台湾当局制定了“农地利用法”,首次允许农地实行有条件的转移,在突破了“农地农用”禁区的同时,同时明确废止“耕者有其田条例”。以扫清土地集中的制度障碍。

即使台湾进行了一定的规模经营的土地改革,但是,比起一些土地丰富和土地大规模经营国家的农业产品,仍然缺乏竞争力。其高比较劣势产品,包括“谷类及其制品”、“ 油菜籽实及粉”、“烟叶及其制品”、“酒类”、“乳品”、“饲料及鱼粉”以及林产品的“其它”类等7种,年均进口量占农产品年均进口量的40.8%,其中较大的两项是:“谷类及其制品”和“油菜籽实及粉”,年均进口占农产品年均进口额分别为14.8%和8.2%,它们均属于土地资源密集型农耕产品。由于台湾农户经营耕地规模较小、地价较高,劳作工资成本不低,这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明显缺乏竞争力。从整体上看,从上世纪末到21世纪初,台湾农产品的竞争力从数据计算看,明显呈现下降趋势。

在前面韩国的土地制度中,我们也谈到其为了农业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而在1961年和1994年进行的后两次土地制度改革。虽然在1999年时,每一农户耕种的土地达到了1.396公顷,但是,其比美国一农业家庭耕种250公顷左右的规模,还是要小得多。

2005年韩国釜山举行APEC峰会期间,出现了“反对全球化、呼吁消除贫富两极化”的示威活动,有两个韩国农民服药自杀,死前留下遗言:如果开放大米市场,他们就没有未来。韩国农民 韩国农业基本上还是小农经济耕种方式。在2004年,仍有93%的农户耕地在3公顷以下。由于土地经营面积太小,韩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再加上随着工业化进程,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都大幅上升,使得韩国的农产品价格比国际市场平均高2.85倍。

2、拉美和印度的农业经营规模的比较

印度和拉美的农业,在规模经营上,是两种类型。即拉美,由于欧洲列强侵入拉美时,形成了封建的大庄园主经济,各国独立后,虽然进行了土地分散化的制度改革,但是,改革并不彻底,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不适应于竞争,土地集中的趋势加强,因此,土地经营的规模较大;而印度则是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比例较高,户均经营土地规模较小,小农经济在整个结构转型期间处于持续破产的境地。

我们先来看拉美的农业规模经营。独立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美一些国家的政府不时使用武力来赶走土著居民,并占领他们的土地;开垦新的土地,如墨西哥和中美洲等地的耕作区从已被开发的高原地区拓展到亚热带区域和沿海地区,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则把草场向内地大草原扩展;利用国有土地和大庄园中的闲置土地。从而发展土地大规模的农业。

拉美除了古巴、委内瑞拉等国外,拉美地区的土地基本为私有制,而且由于历史上大庄园主制度盛行,土地的集中度很高。如巴西的土地集中率居世界第二。2003年巴西的土地占有结构是:面积低于10公顷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31.6%,他们的土地占全部土地的1.8%;而面积超过2000公顷的农户只占农户总数的0.8%,但他们的土地占全部土地的31.6%。大庄园主掌握的土地,可以多达几万、十几万公顷。拉美经委会在“拉美和加勒比农业发展新模式-2005年展望”的报告中提到,拉美和加勒比的农牧业占整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8%,大约有8亿公顷土地用于农牧业生产。在拉美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进入新世纪以来,其农业投入主要集中在产品的高技术开发方面,转基因大豆等农产品已接近国际高水平。巴西和阿根廷分别成为世界上转基因大豆第一和第二大出口国。同时,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小麦、棉花、蔗糖、水果和蔬菜等其他农产品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实际上,除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外,并且如果他们对农业没有补贴,由于土地的规模经营,拉美农业是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

印度是一个小规模经营农业的国家。印度的耕地面积数量居亚洲之首,多达1.43亿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16公顷,约为中国的两倍。印度农业的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是,封建的、个体的和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并存,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每个农户的经营规模较小。印度独立后就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并公布了名目繁多的法令,但大多并未认真执行,成效不大。因此,虽经历了长达40年的“土地改革”,由于土地制度的复杂性,特别是小农经济收益太低而土地有着经济趋利的集中性,土地虽然分散,还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集中度。据印度官方抽样调查(1985/86年度),占农户总数1.3%的大农拥有14%的土地,23%的农户是佃农与半自耕农的混合,而占总数50%的小农只拥有1%的土地。不仅如此,-些小农和“边际农”(耕种土地不足半公顷),由于小农经济的不断破产,也不断地让出土地。目前,印度农业主要以个体农户为经营单位,平均经营的土地规模为1.68公顷(1985/86年度),但占农户总数的57.8%的边际农户的平均规模只有0.39公顷。

从印度小农经济的生存状况看,农户因种农产品收益太低、生活和教育费用等不断提高,很难靠固定的几亩地维持生计。由于农产品成本(特别是活劳动成本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太低)太高,无法和国外农产品竞争,在其冲击下,太小规模的耕地家庭经营,大量破产。这样就会发生:或者不种地了,将地荒起来,或者转包给别人种,耕地方面的不规范转移和纠纷会增多。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费用的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教育费用的上涨,成本不断上升,农户还在几亩地上刨食,经济上必定破产无疑。只能是一方面人口和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另一方面,农业生产逐步规模经营。

(二)家庭经营,还是集体所有,或者公司制经营

中国、越南、古巴等国,先后实行过农业的集体经济制度,这种体制被实践证明是低效率的。农业生产到底采取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农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界进行过争论,是家庭农场好,还是公司制农场好,是集体农场合适,还是国营农场有优越性?从各国的实践看,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职工和社员出工不出力,效率太低,已经被绝大多数国家所抛弃。剩下的分歧是公司制农场好,还是家庭制农场好。

1、农业生产最优组织形式的比较分析

首先,农业的家庭经营与土地的规模经济不矛盾。从经济学上讲,土地的规模经营,不是指农业劳动力密集投入,形成规模,而是耕地集中起来,实现规模化生产。因为发展中国家农业的边际劳动力收益为负,已经大量过剩,不可能再将他们集中起来,形成劳动力的规模经济。如果将他们集中起来,结果是劳动力更加过剩的规模不经济。而耕地集中起来,规模经营,则会节约和降低农业的一系列分摊成本,特别重要的是减少不必要的农业活劳动成本,大大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家庭这一生产经营单位不变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耕地向单个农户集中,实现家庭规模化经营。美国家庭农场,一般经营几千亩耕地,就例证了农业的家庭经营与耕地的规模化生产方式并不矛盾。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所谓权,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或为金钱,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腐败导致灭亡,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据文献记载。以权谋私,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
  •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社会建设理论,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指导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毛泽东还高度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思想。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并把改善民生当作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毛泽东的这些社会建设思想是党和人民共同探索的理论成果,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本书直击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堕落,揭露整个晚清社会的溃败。晚清官场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政治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龌龊与争斗。晚清官场也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在这样非典型的政治生态中生存下来并攫取话语权的呢?《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从“谋官路径”、“做官秘诀”、“保官之道”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晚清政治运作、政治智慧和官场潜规则,也揭示了晚清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实为当下政治的殷鉴。"
  •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

    ,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展现了雷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本德、陈云、邓小平的题字。同时,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全部日记,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演变,书中精选的与雷锋有关的一些珍贵题词图片,社会对于雷锋精神的报道和评价、雷锋精神内容的书包括雷锋生平、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及其在现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等内容,讲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给读者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最新最完整的诠释
热门推荐
  • 仙玉尘缘

    仙玉尘缘

    ,种仙草炼灵丹修为突飞猛进,赚灵石购法器日进斗金,生死斗大败恶敌,喜得玉中三亩灵田。过关斩将大显神威,废材林暮偶然破获家传宝玉之谜,声名鹊起横扫修真界成绝世仙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涉外文书概述涉外文书,是在涉外活动、涉外工作中制作和使用的各类文体(文书)的总称。涉外文书,是涉外活动中用于发布和贯彻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执行法律,证明身份,叙述事实,申述立场或观点,表示态度,交涉问题,传递信息,建立友谊与合作。
  • BOSS开道:傲娇萌妻太难缠

    BOSS开道:傲娇萌妻太难缠

    “苏苏,我想吃你做的饭。”微微搂着苏苏的胳膊可怜兮兮的撒娇。“好!”“苏苏,你会陪我一辈子吗?”“笨蛋,一辈子太短,我要的是生生世世。”苏苏霸道宣誓。“苏苏,他们好像不认可我。”微微躲在他身后,探出小脑袋。苏苏柔和的眸子扫过他们,只听震耳欲聋的声音响彻整个房间:“大嫂好!大嫂辛苦了!”“你剩余的时间不多了…”医生的话回荡在他耳边。他说要陪她生生世世,结果,他还是违背了当初的誓言。苏苏消失的第9天,微微找到他时却见一陌生女人挽着他,而他,一脸柔情。
  • 先婚后爱:早安老公大人

    先婚后爱:早安老公大人

    她的手枪逼在他脑门:“快。坏心的黑老大,【读者群:214088639】她是黑焰门的大小姐,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拒绝我!”他轻笑,身后的小弟拿着几把AK47指着她。“请做我们的少奶奶!”靠!这就是传说中的黑吃黑么?“老娘嫁给你,你可别后悔!”婚礼当天,“你怎么穿的跟个黑寡妇一样?”他不爽。“那你干嘛穿的和参加丧礼一样。”她不悦。跋扈的骄小姐,他是她第101个相亲对象
  • 无赖皇上之就要拐你来爱朕

    无赖皇上之就要拐你来爱朕

    她是国际刑警组组长,在一次行动中误入时光隧道回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王朝,为了生计女扮男装的她进宫当了近身侍卫。可是,这个长的好看的皇上好像是有了恋男的倾向。不会吧!“我是男人!皇上,别爱我!”“就算你是真男人,也要拐你来爱朕。女人,别想逃!”龙傲天一脸的无赖相……
  • 桥(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桥(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桥》是萧红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她对此篇十分偏爱,在发表之前就以此名结集成小说、散文集《桥》。作品在意象选择、人物刻画和语言运用等艺术方面,做了很多新的尝试,使她的作品创作始由稚嫩走向成熟,为日后创作更具深度的长篇小说奠定了基础,而它所体现的悲剧性则代表了萧红的创作基调。
  • 王爷一号通缉令:追捕通灵妃

    王爷一号通缉令:追捕通灵妃

    阎王?勾错了魂?!一场大火后,骆小瑾再次醒来,看到的就是这副诡异的画面,最后达成协议,阎王同意她带着一只'灵'去穿越。可这坑爹的阎王,居然让她穿成了像乞丐似的末流小偷,还被莫名其妙的王爷抓去拜堂!没关系,她骆小谨绝对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到王爷的三妻四妾那儿搜刮点钱财,收拾收拾包袱走人才是王道。数日后,骆小瑾看着布满天下的一号通缉令啧啧摇头,“尼玛,这次玩大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轮回千年:倾世女娲红颜劫

    轮回千年:倾世女娲红颜劫

    她一朝穿越,却为天命而生,宿命之间徘徊左右;他真心相伴,愿得一人心,却终究抵不过天道作弄,可他却不信这天命;魔道妖道又如何,我要用这剑逆天而行!不斗不相爱,一斗疯狂爱,且看霸道男如何捕获女神心!
  • 霸器

    霸器

    不走寻常之道路,寻求奇迹之里程,掌控魔神之生死,再创混沌之辉煌!我这本书,将独特的手法描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玄幻世界。古今结合的人间,极度繁华的地府,尖端科技的虚冥,神秘莫测的天界,浩瀚深邃的银河空间……是否精彩,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