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800000011

第11章 患者的权力(2)

2011年初,广东汕头一名女医生在微博中写道:“我暖个被窝也不容易,您就等我下班再死,好不?”“在我下班的时刻她开始吐血,估计也就这几个小时的事了,反正不关我的事了,我下班了,噢耶耶耶。”“病人宣布临床死亡,今晚可以睡个好觉!明天可以出游了!”这名医生被网友称为“冷血医生”。目前,该医生已被医院停止处方权并调离临床岗位。

关于这名医生的言论,网友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是“玩笑话”,反映了个人“不成熟”,属于“言论失当”。但是,多数人认为这是“价值观问题”,属于“没医德”。

客观地说,作为一名医生,如此“淡定”地面对生死,确实挑战了公众的心理底线,也违背了医生的职业道德。在医患信任本已脆弱的今天,这些“惊人之语”,不仅伤害了广大患者的感情,也损害了整个医生队伍的形象。

生命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一个生命从孕育成长到衰老死亡,全程都离不开医生。而医生之所以神圣,之所以受人尊重,就是因为他们以救死扶伤为天职。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医生几乎每天都要和死神打交道。因此,面对疾病和死亡,他们更多是以一种理性、冷静的姿态表现出来。这正如电视剧《医者仁心》里一名医生所说:“我们要保持绝对的冷静,因为还有下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着我们去救治。我们实在是做不到上一分钟还痛哭流涕,下一分钟就冷静地站在手术台上,切开另一个人的胸膛。所以面对死亡,我们只能保持一种假装的冷漠,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理自我保护,否则我们早就崩溃了。”

也许,这就是医生的“职业性冷静”。但是,这种自我保护应该是有限度的。一名医生,可以“冷面”,不可“冷血”;可以外表冷静,不可内心冷酷。美国科学史家萨顿在《科学的生命》一书中说:“医学是一门人学,是关系人类幸福的事业,对人的全面关怀为医学应有之意。”可见,医学不是一门纯技术,而是人类情感的延伸、人性善良的表达。悲天悯人,敬畏生命,是医生必备的基本职业素养,所谓“心不近佛,不可为医”。

曾有一名著名的外科医生,做手术达到“忘我境界”,当患者已经停止了呼吸和心跳时,麻醉师一再提醒医生停止操作,但这名医生依然我行我素,直到手术“完美收官”。此举引起了患者家属和其他医生的不满。这告诉我们,技术可以拯救生命,也可以亵渎生命。一个医生如果目中无人,手术刀和屠宰刀无异。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医学教育中,医学人文是一大“软肋”。前段时间,网上曾流传过一组“玩尸女”的照片,一群医学院学生摆出各种姿势,玩弄头盖骨等人体教具,引起了不少网民的反感。类似的事件说明,尽管我国的医学技术飞速发展,但医生的整体人文素养仍然偏低。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重视对医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考核,让每一名医生都能敬畏生命,而不要成为无情的“冷血杀手”。

著名医学教育家奥斯勒曾指出,无知、冷漠、堕落,是医生的三大敌人。他认为,一名医生“绝不只是在治疗一种疾病,而是在医治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一个活生生、有感情、正为疾病所苦的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在职业生涯中找到宁静和幸福。对于那些“冷血”医生来说,这段忠告如同一剂良药。

患者是消费者吗

在一些医院,曾听到这样的口号:“患者就是上帝”。显然,这是套用了商业领域“消费者就是上帝”的说法,其本意是为了体现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那么,患者究竟是不是消费者?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患者到医院花钱看病,就是在购买医疗服务,当然属于消费行为,因此,患者就是消费者。

假如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患者到医院就是花钱买健康了。然而,医学是一个充满局限性和风险性的领域,患者能否真的买到健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人体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一旦这台“机器”出现故障,医生在大多数时候只能提供有限的帮助,却不能保证修复如初。例如,汽车的发动机坏了,换台新的照样奔跑;而人的心脏坏了,换个新的却不一定能用。这就是医疗的特殊性。可见,把看病视为消费,是违背常识的。

在消费领域,买卖双方平等自愿是一个基本原则。假如引申到医疗领域,医患之间就可以讨价还价,医生愿不愿意抢救病人就成了一种自由选择。遇到危重病人,一个医生如果没有把握,完全可以放弃救治。换言之,患者可以选择“买与不买”,医生可以选择“卖与不卖”,这才是买卖公平。显然,这种逻辑是荒谬的。所以,医患关系不能等同于消费关系。

也有人说,医患关系是一种合同关系。在商业领域,订立合同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利益。因此,按照法律,交易双方都有权利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照此推理,医生为了追求最大经济利益,可以诱导医疗需求,提供过度医疗服务。如此一来,医生的逐利行为岂不合情合理?

其实,无论任何国家,医疗卫生都具有公益属性。医生的执业行为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治病救人。无论患者贫富,在紧急情况下,医生都要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这是法定的义务。医生不应该根据是否盈利决定是否拯救生命,患者也不能认为花钱就能买来生命。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无价的,如果把生命与金钱画上等号,那么医院就成了生命的“自由市场”。倘若如此,人的尊严又何在呢?

医疗卫生的发展有其特殊规律,不能照搬照抄市场经济规律。医疗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盲目套用商业口号,必然背离医疗卫生的公益属性,使医患关系走向歧途。前些年,有的地方的司法机关竟然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解决医疗纠纷,导致了医患关系的严重异化。很多患者认为,花了钱就应该看好病,看不好病就得赔钱,忽视医学的风险性和复杂性。结果,医疗纠纷越来越多,打闹医院现象愈演愈烈。

医学是爱的产物,不是商业的产物。医学的故事,始于心灵的关爱和情感的沟通,它是“人与人的故事”,而不是“人与机器的故事”,更不是“人与金钱的故事”。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曾这样概括行医:“它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是一种使命,一种社会使命,一种善良人性和友爱情感的表达。”医生这一职业之所以崇高,就在于其对生命的敬畏和悲悯。一旦医学与金钱结盟,生命的尊严就会被无情践踏。

让商业口号淡出医疗行业,是医患关系回归本位的重要一步。我们与其将患者捧为“上帝”,不如将其当成战友和兄弟。“医患如战友”,这样的口号看似平凡,却包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是医患关系的理想境界。

医患能否角色互换

2009年7月,北京市卫生局推出了“院长当一天患者”活动。19家医院院长扮成普通患者,分别选择一家不熟悉的医院去就诊,亲身体验看病全过程。结果,每个院长都有一肚子“苦水”。有的院长感慨:当了一天“患者”,才真正体会到看病有多难。

其实,每一个医生都有可能成为患者。医生和患者的角色,常常在不经意间发生转换。美国有位名叫爱德华·罗森邦的医生,晚年患了喉癌,命运将他从医生变成了病人。他在《亲尝我自己的药方》一书中回忆,自己曾经作为医生高高在上,但成为病人后,遭遇和心情与其他病人如出一辙—不敢面对疾病真相、被护士嘲笑“脖子短”、被别的医生误诊……于是,他感慨道:“我成为病人之前,已经行医50年,却等到生病时,才发现医生和病人根本不是一路的。站在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所看的角度完全不相同。”看来,一个医生要想真切地体会到病人的痛苦,可能只有等他成为病人。

同样,作为一名患者,要想真正理解医生,也需要换位体验和思考。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大背景下,如果再搞一次“患者当一天医生”的活动,肯定也会让患者受益匪浅。

医生到底有多累?丁香园网站曾做过一次调查,在2000多名被调查的城市大医院医生中,80%的人每天工作8~12小时,67%的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60%的人“黄金周”休息不到3天,80%的人工作中没时间喝水,37%的人工作中经常憋尿,83%的人中午不能按点吃饭或者只能飞快吃饭。这些数字说明,医生超负荷工作已经成为常态。有人曾这样描述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只见一片白影在你眼前飘过,还没看清楚他的面貌,就只看到10米开外的后脑勺了。这虽然有点夸张,却真实地反映了医生的忙碌状态。

有的患者常常抱怨:挂号3小时,看病3分钟,医生太不负责了。对此,医生既委屈又无奈。在美国,一个专家一上午最多只看五六个病人。而在中国,一个专家一上午要看五六十个病人,连喝水的时间也没有,甚至上厕所都要跑着去。即便这样,下午一两点才能看完病人。而除了出门诊之外,多数专家还要做手术、查房、会诊、搞科研、写论文。回家之后,很多人累得连话也不想说,甚至倒头就睡。

在患者的想象中,医生应该是最会养生的人。其实,恰恰相反,医生是最不健康的人群之一。在病毒和细菌密集的环境里,他们最容易成为感染者。同时,由于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医生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巨大,患病和猝死的概率很高。所以,钟南山院士曾说:“当医生态度不够好时,不能只简单地从医德考虑问题,还要考虑他们受环境因素困扰、心理障碍、体质下降等因素。”假如患者了解了这些,也许就不会总是抱怨和指责医生了。

医患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有对立也有统一,有冲突也有和谐。因此,医患之间经常互换一下角色,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一旦医患双方都学会换位思考,还有多少误会消除不了?

愿捐款治病的新闻越来越少

2009年,辽宁鞍山退休女工那雪莲为了给患尿毒症的女儿治病,每天兼做三份工作,同时用“暴走”来消除脂肪肝,最终完成了“捐肾救女”计划。然而,手术成功之后,这个家庭却无力负担高昂的治疗费用。在媒体的关注下,社会爱心人士捐款近10万元,方解了燃眉之急。

看到这样的新闻,总有似曾相识之感。从车站巧遇总理的白血病患儿李瑞,到北京通州农家小院的自助透析者,再到几位“暴走妈妈”,其命运如此相似。由于新闻媒体的关注,他们成为幸运的少数人。但是,在他们的身后,仍有一个庞大的群体,虽然贫病交加,却因远离公众视线,只能默默挣扎在生死边缘。每每想到这些,一丝欣慰总被浓浓的苦涩冲淡。

“不怕穷,就怕病”,这是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一个家庭再穷,只要还有一个健康的劳力,就有走出困境的希望。如果这根“顶梁柱”病倒了,整个家庭就会垮掉。近年来,媒体报道了很多催人泪下的故事,其中不少是关于白血病、尿毒症患者的,这似乎已成了因病致贫的“典型病例”。一些患者因无力承担医疗费用,往往求助于媒体,而媒体只能呼吁社会捐款。类似的事情,每年都有很多,而捐款者大多是生活并不富裕的普通百姓。百姓救助百姓,虽然精神可嘉,但似乎不应成为社会常态。

应该承认,在众多的救助模式中,“新闻救助”是最无奈的选择,因为新闻可以让个别患者获得救助,却无法改变大多数贫病者的命运。事实上,捐款治病的新闻越多,越说明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的薄弱。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多数人的命运,避免因病致贫的悲剧反复上演。

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已覆盖12亿人。但是,由于刚刚起步,保障水平不高,城乡居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还很弱。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看不起病仍是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农民一旦得了大病,即便可以报销一部分费用,自费部分仍相当沉重。

在经济学中,粮油蛋奶等属于“敏感商品”。一旦涨价,极易引起恐慌。因此,政府必须采取措施,确保价格平稳。同理,在医学上,白血病、尿毒症等也可归为“敏感疾病”。因为这些疾病发病率高,涉及面广。只要经费保证,多数患者可以获救甚至长期存活。但是,如果仅靠个人的力量,绝大多数家庭都会负债累累。可见,这些患者能否得到救助,直接关系到人心稳定。如果一个国家能够把这些“敏感疾病”纳入医保或者救助范围,百姓的“灾难性支出”就会大大减少,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必将大大提升。

医疗保障制度是社会的稳压器。在新一轮医改中,各级政府应合理设计医保制度,既要保基本,又要保大病,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让更多人解除后顾之忧。惟其如此,捐款治病的新闻才会越来越少,百姓才更有安全感,社会才更和谐稳定。

扑朔迷离的“缝肛门”

2010年,深圳某医院发生了一起产妇“缝肛门”事件。患方认为,助产士因嫌红包太少伺机报复,导致妻子产后肛门被缝;医院解释,产妇在生产中痔疮脱落,医院免费做了个痔疮手术;而卫生行政部门认为,助产士只是进行了结扎止血,属于超范围执业。对于这样的结论,患方并不认可,最终向警方报案。

缝还是没缝?一个并不复杂的医学问题,如今变得扑朔迷离。面对纷纭的说法,不仅患方充满疑惑,公众也一头雾水。于是,医学界人士纷纷发表“猜想”。有资深妇产专家推测,产妇肛门被缝,有可能是因助产士操作不当,发生了会阴三度撕裂伤。如果这个“猜想”成立,应当属于医疗事故。

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医疗纠纷,竟然引发了重重质疑?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缺乏具有公信力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在“缝肛”事件中,卫生行政部门尽管组织了专家调查,但因其与医院的特殊关系,调查结论很难令人信服。由于卫生行政部门不具有中立性,所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调解。而患方选择报警,即便是进行法医鉴定,也很难认定医疗行为是否违法违规。因此,“缝肛门”要想真相大白,必须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医疗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发生医疗纠纷不可避免。但是,如果有一个权威公正的第三方,很多纠纷就能得到妥善处理,不会升级恶化甚至演变为公共事件。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医疗纠纷的第三方调解机制,包括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保险公司指定机构调解、仲裁委员会调解、中介机构调解等。但是,这些调解机构最大的“软肋”是缺乏公信力。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临床医学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而多数第三方机构都不具备医学和法律专业人才队伍,无法对医疗过错责任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二是多数第三方机构并非公益性组织,有的甚至靠调解收费维持生存。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三方调解很难获得广泛认可。

同类推荐
  •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以问答形式,分中草药基础知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和附表三部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其中,中草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性能及其使用方法、贮藏保管等用药常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简要介绍了50余种临床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常用中草药用附表形式作了简单介绍。《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通俗实用,可供家庭、基层中西医药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临床常见病的诊断要点,简明扼要,易于查阅、记忆、掌握。治疗要点中具体治疗方法比较详尽,用药具体到剂量、用法、疗程等,充分体现了《全科医师速查手册》内容的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 骨科速查手册

    骨科速查手册

    随着人们活动半径的扩大,交通事故频发,骨科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骨科图书的出版也不断丰富。目前,骨科临床用书大多分为两类:一类内容“广而全”,涵盖了骨科各种常见疾病,从病因、病理到诊断、治疗,内容详尽。
  • 常用穴位解剖图谱

    常用穴位解剖图谱

    本图谱收录了临床上常用的俞募穴、交会穴、原络穴、合穴等特定穴位和人体头面、躯干等部位的一些重要穴位以及经外奇穴共100个穴位的实体标本照片。
  • 孕产妇营养餐桌

    孕产妇营养餐桌

    怀孕生育是人类繁衍的重要途径,关系着人类未来和世界的发展,是人类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责任。尽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等孕育方法,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怀孕与生育。怀孕生育作为一门学科,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自古以来,人们都将怀孕、生育和成长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讲究科学方法,提高怀孕、生育、培养的质量的必要性。科学的怀孕生育能够为婴幼儿身心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早期教育,特别是胎教,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希望我们每一位年轻的父母自觉学习和接受。
热门推荐
  • 独家新婚:误嫁黑钻男神大人

    独家新婚:误嫁黑钻男神大人

    一纸婚约,她居然跟陌生男人领证了!“少爷,少奶奶把您前天拍卖回来的古董花瓶砸碎了。”“砸了就砸了,随她去。”“少爷,少奶奶偷偷又跑了。”“派人跟着。”“少爷,有人邀请少奶奶跳舞……”该死,男人危险地眯起了冷眸,俊美的脸上布满阴霾,大步跨出房门——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狂女猎夫

    狂女猎夫

    而他,也知道此刻坐在他上面的女子到底是什么身份。A市重案组的超级女警,绰号毒野猫,不光是黑道之人个个闻之骇然,就连在白道里面,她也威望也是很高的,谁叫她自出任以来,从来没有一次败仗呢!而且,她那火辣豪放的个性,也是出了名的。所以,当她故意在夜总会出现,虽然是化了很浓的妆,但是,他一眼便知道她是谁了。不过,不得不说,她是一个很有趣的女人,而且,自见到她第一眼,他的心里却突然萌生……
  • 带着雷锋精神去工作

    带着雷锋精神去工作

    本书将雷锋精神、雷锋工作方法、爱岗敬业、团队合作、人生规划等职场概念完美巧妙地结合起来,以现代视角重新解读雷锋,为学习雷锋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在全社会学习雷锋的大环境下,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是所有职员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成为优秀员工的向导。
  • 病了的字母

    病了的字母

    让观点和思想插上艺术的翅膀它们的影响自然更大生命力自然更强。还有一大创新就是用了一百多方各具药理的中草药名来补白这个我看就是很好的表达方式。,不仅有许多文章是反常规的写法。所以杂文也不光是板着面孔的它是形式多样的 它需要良好的方式
  • 蝶舞九天:小妖恋上仙

    蝶舞九天:小妖恋上仙

    前生,她依恋着他,而他却将她推向万丈深渊;而那个一直和她作对的人却爱着她,然,却被她推向了死亡边境。为了结三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她与他相携跳下诛仙台,一同化为齑粉。今生待重来,他还是那个他,而她却不再是当初的那个人。她是继续爱他,敬他,等他,还是与深爱自己的人相守一生?他与他,哪个才是她今生的良配?*******************************************如果喜欢我,还可以看一下起点的“缘渃”作品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一等庶女,嫁值千金

    一等庶女,嫁值千金

    抽风版:什么?以皇后的宝座诱惑她?切……皇后的那个印能卖多少钱?值一百两么?什么?无价之宝……某女摸着尖尖的小下巴,大眼珠滴溜溜的乱转起来,嘴边荡起一丝猥琐的笑:“可以考虑……”——女主不会聪明、强大到天下无敌,也不似云中仙子般善良慈悲,总之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喜富贵,我以这江山为聘。人若犯我,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深夜,她的惨叫划破长空,伴随着孩童啼泣!心心念念的结发夫君,情如手足的‘善心’嫡姐,却是将她推入地狱的操刀刽子手。她亡……受尽凌辱。冰凉的房里是几名彪形大汉残淫的喘息和咒骂声,她的孩子本该是高高在上的睿王世子,如今却被人只手捏断颈骨,出世则亡……庶女重生,她索命归来。那些伤她害她的人,她一个也不打算放过。说白了,这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懦弱庶女重生翻身的故事她是袁府小小的庶女,亦是世人嘴里惊才绝艳的女中诸葛。同一张面容,同一副皮囊,重生后,却是桃花四处开,她想避也避不开。——什么皇权贵胄都靠边站,本姑娘不畏皇权,我必十倍偿还(捂嘴奸笑中……)。至于男主……呃,不贪虚名!只是,这一只、二只、三只……后面的那些笑得像八百年没近过女色的皇子、公子们,请你们立正向后转,本姑娘哪里啃得下这么多?但是……(沉思苦想中)正所谓,食色,性也!最妖孽的那位留下,吃多了素食,偶尔开开荤,其实也不错!只是……只是……为毛被吃干抹净的人却是她?“娘子,为夫美么?”某妖孽笑得像只狐狸,双眼放光,手脚并用,还不忘伸出舌头……呃……妖孽啊……某女长叹一声,鼻血直流!——^^正剧版:上一世,视她为草芥的人,这一世是这样的:“锦心,我愿与你携手这江山,你做皇后我便是皇上,你若不要,我便陪你浪迹天涯……”上一世,连正眼都未瞧过她的人,这一世是这样的:“锦心,猜猜我是谁!嘻嘻!,天地神灵为媒,此生此世,只娶你一人……”上一世,处处打压她的人,这一世是这样的:“锦心,我知你不喜这深宅大院的尔虞我诈,跟我走吧,我经商,你守财,我生火,你做饭,这种生活,可好?”——深宅大院,危机四伏,一步走错,便有可能长睡不起。
  • 半半村记事:一位农村局长的小说

    半半村记事:一位农村局长的小说

    杜恒悟《半半村记事:一位农村局长的小说》是山西高阳著名作家杜恒悟所著乡土风格的小说,内容是从半半村出去的一位农村局长的升降沉浮及人生故事。
  • 灵士长生传

    灵士长生传

    一个少年,自幼受尽家族中人嘲笑奚落,背井离乡,只为寻求更强之路,他能否血洗羞耻?没落的家族,父亲唯一的希望,他能否完成自己对父亲的承诺呢?爱恨的纠葛,家族的羁绊,彼此相爱,却有种种牵挂,他们间的纠葛到底会如何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