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700000003

第3章 开祠

杜氏祠堂的开祠典礼,是旧上海最为盛大的一次狂欢,是杜月笙笼罩旧中国的惊人势力的全面检阅。说起旧上海的繁华,不提一下杜祠的典礼,那是画龙不点睛,画虎不添纹;解说上海滩的权力生态,不深描一番杜氏家祠的开祠盛况,那是蜻蜓点水,雾里看花。所以,千言万语先从1931年6月9日的杜氏祠堂开祠典礼说起。

杜氏祠堂从1930年初就开始动工兴建了,地点在杜月笙浦东高桥的家乡。

看起来,也无非是白墙青瓦,高屋深院。五开间三进的院子,第二进为正厅,第三进则供奉着杜氏列宗的“神主”牌位。大门前雄踞两尊几达丈高的大石狮子,气势非凡。

“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27年前,15岁的杜月笙在高桥无法立足,身无长物,只身出奔上海,他立下重誓,要功成名就,回高桥开祠堂,不然,永不回乡。杜月笙言出必践,现在是回来还这个愿。50万银元,50亩地,祠堂风风光光开在他当年挥泪而别的地方。

要让天下人都看到,杜月笙言出必践。没有人敢不买杜月笙的面子,就像唱一出戏,杜月笙准备登场了,跑龙套的就得先来翻筋斗。杜氏家祠落成典礼就是这样的舞台,为他牵马坠镫的人纷至沓来。大典筹备处包括总务主任虞洽卿(上海滩大买办、大富翁,多年担任上海商会会长),剧务主任张啸林(上海滩三大闻人之一,后长期任法租界华董),卫生主任王晓籁(继虞洽卿任上海商会会长)、庞京周(上海名医),招待主任袁履登(大买办和企业家,曾任上海公共租界华人纳税会副理事长、工部局华董,亦是上海闻人),秘书处杨度(清末民初的政治风云人物,筹安会六君子之一,曾为袁世凯的智囊)……1.杜月笙的请柬谁都知道杜月笙是流氓出身,按旧上海的话来说,是个“青皮”,或者“白相人”。但是,他开祠堂的时候,那声势却是民国时任何“党国要人”的排场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大典开始前一个月,杜月笙就已经向全中国各地的门徒、同门兄弟、朋友和全国各界名流分发请柬,请柬一发惊动朝野,各方的匾额、对联、贺词和礼品,川流不息专程送来,已经堆积如山。

“孝思不匮”

国民党委员长、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贺。

“好义家风”

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贺。

“世德扬芬”

军政部长何应钦贺。

“慎终追远”

实业部长孔祥熙贺。

“干国栋家”

司法院长王宠惠贺。

“光前裕后”

警察总监吴铁城贺。

“敦仁尚德”

前大总统徐世昌贺。

“俎豆千秋”

前大总统曹锟贺。

“望出晋昌”

前临时执政段祺瑞贺。

“武威世承”

前北洋将军吴佩孚贺。

“武库遗灵”

国学大师章太炎贺。

“源远流长”

著名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贺。

“慎终追远”

班禅额尔德尼贺。

“东方望族”

法国驻沪领事柯格霖贺。

“明德之后”

日本驻沪日军司令坂西利太郎贺。

……杜月笙背着双手,一一欣赏着这些朱底金字闪烁生辉的匾额。他在想些什么?是在回想他在高桥时的那些不堪回首的流浪岁月?回想那赌得连裤子都被人剥掉的羞耻感觉?回想那种搜肠刮肚的饥饿感觉?在想他连面目都记忆不清的父母双亲?还是,他已经伤感得所有往事都不愿想起?是的,他应该伤感。

为了今日这场盛宴,他付出了多少青春岁月?

“看看我们今朝的排场,象煞鲤鱼跳了龙门,化鱼为龙,身价百倍了。但是你要晓得,我跳龙门比你难得多了,你好比是条鲤鱼,修满了五百年的道行就可以跳,我是河浜里的一只泥鳅,先要修一千年才能化身为鲤,再修五百年才有跳龙门的资格。因此之故,我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只可成功,不许失败的,比如说我们两个同时垮下来,你不过还你的鲤鱼之身,我呢,我却又要变回一条泥鳅喽。”已经安卧在华格臬路杜公馆的杜月笙,对一个朋友说着这些无边感慨的话。也许夜夜梦回,他都是夜半惊醒,不寒而栗。那些不堪回首的潦倒。

国学大师、古文大家章太炎洋洋千言的《高桥杜氏祠堂记》送来了。那文章一开头便说:

“杜之先出帝尧。夏时有刘累,及周封于杜,为杜伯。其子湿叔,违难于周,适晋而为范氏,范氏支子在秦者复为刘,以启汉家。故杜也、范也、刘也,皆同出也。杜氏在汉也,有御史大夫周,始自南阳徙茂陵。自是至唐世为先望。……高桥者,上海浦东之乡也。杜氏宅其地,盖不知几何世?其署郡曰京兆。末孙镛自寒微起为任侠,以讨妖寇,有安集上海功,江南北豪杰皆宗之。始就高桥祠堂祀其父祖以上……”是吗?我的祖先是尧舜禹文武周公中的那个尧?祖上还出过那么多高官显爵?杜月笙面上露出一丝微笑。

继章太炎之大手笔而来的,是一大堆名流的追步之作,包括胡汉民、刘芦隐的《高桥杜氏祠堂记》,汪精卫的《高桥杜氏家祠记》,杨度的《杜氏家祠落成颂》,何成波、谷正伦、贺耀祖、杨杰、叶开台等人的《杜氏家祠记》,冯云初、王西坤的《杜氏家祠颂并序》……所“记”所“颂”形制不一,而善祷善颂则唯恐后人,名位职衔有高有低,而逢迎吹拍则奋勇争先。

祠堂四周加盖彩幔席棚百余间,席面近千桌,同时入席者往往数千人,自午入夜川流不息。码头自备两艘汽艇,“月宝”与“波涛”号,专门运送贺客,但远远不够,不时有挤落入水者,乃特派租界巡捕予以维持,另从招商局和其他轮船公司调来多艘轮船。高桥码头至杜祠之间,还有十来里路,又备了奥斯汀客车十五辆,黄包车一百五十辆。浦东高桥一带沿途没有路灯,就临时安装木柱,入夜即高悬汽油灯,远望有如火龙蜿蜒,亮彻半天。事先杜月笙就特别关照其手下郁咏馨,预备熬五千两鸦片烟,打好烟泡,人手不够,从各处抽调。

但是,五千两鸦片膏,第二天傍晚就抽光了,又赶熬了三千两,才勉强应付过去。

为了吸引高桥一带的农民,杜月笙吩咐账房预备大批毛巾、脸盆、药水、灯笼和纪念章等,四乡张贴海报宣布,凡来送礼的,不论送多少,一律发给一个纪念章,凭此章在三天内可以随便吃酒席、看戏。送礼重一点的,另有薄礼回馈。这些纪念品上都印有“杜祠落成典礼”字样。结果一万只纪念章远远不够,又临时加发了数千份宴客帖,权当纪念章之用。上海邮局是杜月笙的得意门生陆京士等人的天下,专门打通关节,在高桥为杜祠典礼设立一个临时邮局,赠送来宾每人一套印有“杜祠落成典礼纪念”的信封信纸,并加盖红色纪念邮戳,以示隆重。

2.申城何事起观潮“奉主入祠”的黄道吉日定在1931年6月9日。天刚放亮,杜公馆附近的几条路上就已经人头攒动,水泄不通。至七点,嵩山路、华格臬路一带,各种仪仗、彩旗、金牌就已经齐集,整装待发。当外滩海关大楼的大自鸣钟“当当”敲了九下时,其大门两旁的二十四响礼炮轰轰打响,响彻云霄。“奉主入祠”

的大队人马出发了。

仪仗队有六个大队,第一大队的声威就足以震慑整个上海滩:二十四名“红头阿三”(缠红头巾的印度锡克族巡捕),骑在高头大马上挺胸昂头,目不斜视,洋洋而过——这是英租界当局送给杜月笙做仪仗的,中国说法,俗称“顶马”。

继之则是旗帜方队。打头的是国旗,国旗后边是四十四面杏黄旗,暗合杜月笙之岁数。每面旗都有一丈见方,猎猎当风,嘶嘶作响。当中一杆大黄旗,上书一红色“杜”字,则足有五尺见方,煞是威风。

旗帜方队后面,是由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当局派出的一百个全副武装的英、法、印、安南巡捕组成的崭新的自行车骑队,在当时,自行车还很为稀罕,而法租界与公共租界的巡捕如此列队捧场,那也是前所未有的,颇有一番“万邦来朝”的小朝廷气象。

巡捕方队后面跟着的,是一大群“金荣小学”的学生组成的方队,和几年来各处送给他的十几把万民伞。接着,是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军乐队,他们整装列队,踢踏奏乐,声势最是壮观。后面还有一队军士,抬着蒋介石赠送的那块“孝思不匮”的金字大匾,匾额扎成巍峨的彩亭,以示尊崇。大匾之后,则是何应钦、熊式辉等党国要人、各界名流所送匾额。

这之后,才是“神主”即祖宗牌位。牌位亦用精致的轿亭抬着,前导为八面特大铜锣,随行则是身着彩衣的少女,捧着几十个盛满鲜花的花篮和几十个烧着檀香的大香炉。杜月笙带着几个儿子扶着轿杠,缓步肃然走过。

从高桥到杜家祠堂这十多里路也整顿一新,路旁彩旗招展,更壮观的,是路边一里树一座的彩牌坊,彩旗和彩牌坊都是由各商店所赠,表示感馈杜月笙的恩泽,“虽远不遗”。而杜祠前面,则搭着五层楼高的大彩牌坊,数里之外即遥遥可见。

举行奉主入祠典礼时,由陆、海军、公安局西乐队等组成的大乐队奏乐,吴淞要塞司令部在附近鸣礼炮二十一响。其后,由杨虎以国民政府中将参军身份,代表国民政府和主席蒋介石道贺。其次,则举行公祭典礼,执祭者亦非等闲之辈,乃是上海特别市市长吴铁城、领陆军上将衔的前粤军军阀刘志陆、宋子文的代表宋子安、孔祥熙的代表许建屏、何应钦的代表何揖五等。接着是来宾道贺,有法国总领事柯格霖、公共租界警务长毛鼎、日本总领事、日本驻军司令坂西利太郎,以及许多外国贵宾。除此之外,还有各省主席、市长的代表,各地帮会领袖,沪上工商、金融等各界的头面人物,难以一一列举。

3. 只此一回“整个北京城有名的角儿都去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谭富英、言菊朋、马连良,那些名震一方的角儿都去了!”著名的京剧丑角艾世菊,晚年回忆起当年的杜祠盛况时说:“我那个时候正在北京学戏,当然没那个辈分去,我师傅马富禄也去了。”艾世菊晚年定居上海,耄耋之年,患有轻度偏瘫,然而说起当年京剧界那次声势浩大的“群英会”,仍然颤颤巍巍地翘起了大拇指。

当时的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和四大须生,谭富英、言菊朋、马连良、余叔岩,几乎所有的南北名角,都来赴杜祠落成典礼的盛会。此种盛况,恐怕是慈禧太后老佛爷的“万寿”也不过如此,这不是钱多就能堆出来的场面,也不是有钱就能看得到的堂会。因为这些京剧界的台柱都不是为钱而来,他们完全是来“捧”杜月笙的“场”,分文不取。此外如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肖长华、姜妙香等大牌,则老早就赶到上海滩来,就等着这一天开场。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声望不在杨小楼和梅兰芳之下的北京余叔岩和上海盖叫天没有请到。但余叔岩的嫡传女弟子孟小冬,后来却成了杜月笙的姨太太。

从9日到11日的这三天连台好戏,早就放出了风声,沪宁等地早已为之骚然,至戏单一排出来,遂成全国大新闻,外地报纸都津津乐道,只恨不能躬逢其盛。至于杜祠本地,则原本算作免费戏票的纪念章远不敷用,附近几县赶去看热闹的根本就挤不进场。为酬其远道热情,就再由天蟾舞台等戏班在外面演唱招待,敞开来演,敞开来看。

这次庆典活动是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人从未见过的一次,所费以数百万银元计,且不包括众多由朋友、门徒等人凑钱代办的项目,如轮船、彩棚、鼓乐等等。

沪上老报人、名记者徐铸成先生做了一番比较,他说,就铺张奢华的程度来说,勉强可与之“媲美”的只有清朝末年大买办、大官僚盛宣怀的出丧,和外国地产商、上海首富哈同的大吊丧。但就其排场来说,无人能及。他说道,杜祠典礼之后不久,宋氏家族的“老祖宗”宋子文之母去世,其子婿在当时中国的所谓“四大家族”中占据三席,且还有一位已逝的“国父”足耀门楣,但在出殡的时候,也没有杜氏祠堂开祠的那种煊赫盛况。别的不说,光是那租界巡捕组成的顶马和仪仗队,就不是有钱有势能拉得起来的,此事还真是非杜月笙莫办。 再说一条,法租界自成立以来,从来没有让中国军队开入过租界,——1927年,蒋介石贵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去上海住在法租界的公馆里,也只许带十名警卫,还需租界当局事先颁发通行证。这一次居然让中国的陆、海军和公安部队开入,也是只此一回,空前绝后的一遭,而这不过是为了成全杜月笙的面子和排场。

这就是上海滩呼风唤雨的杜月笙。

少年时衣衫褴褛、饥肠辘辘来到上海滩,三十年后上海滩无人不识杜月笙。

四十四岁的杜月笙跺跺脚,黄浦江也得荡几荡。

他是一个起于寒微的“大流氓”,史无前例的“大流氓”。但他是中国“上流社会”中的流氓。他是一个标准的“绅士”,一个高矗社会顶层的绅士。但他是一个被人“当尿壶用着”的绅士。他一掷千金,有诺必践,心狠手毒,智谋百出,身不足七尺而可担起半壁江山,体不甚魁梧却能震慑江浦,其貌不扬犹拥娇妻美妾,家无积蓄却可运动亿万资财。

这就是旧上海的无冕之王——杜月笙。

15杜氏家祠开祠典礼,在1931年的上海,那是空前绝后的一件盛事,也是杜月笙荣耀之巅峰。

同类推荐
  • 大军事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军事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战争,也许是人类历史上变幻莫测的一种现象。正因如此,那些在战争中用兵如神的大军事家便令人惊叹和折服。他们的性格特点与战斗故事被人久久传诵。
  • 马云创业语录

    马云创业语录

    毋庸置疑,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今天的马云已经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从最初的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马云创业的成功已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的确,马云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感悟和启迪。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马云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在创业的道路上“查漏补缺”,从而获得创业的成功。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 ,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董其昌与松江派

    董其昌与松江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与松江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无敌霸者

    无敌霸者

    大道三千,吾以吾道逆苍天!作为一个坐着,躺着,站着,甚至是战斗着,只要意识清醒,就可进入修炼状态,功力无限增长的男人,强者之路必然尸骨铺垫,我欲成神,天下共鸣!
  • 30岁前懂得低头,30岁后才能抬头(全集)

    30岁前懂得低头,30岁后才能抬头(全集)

    全面阐述了而立之年低头做人的哲学基础和现实意义,详尽提供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低头做人的方法和诀窍,帮助广大读者掌握低头做人这门实用的处世哲学,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把握做人的准则,衡量处世的分寸,学会退让,懂得放弃,低姿态做人,高标准行事,在人生舞台上走好每一步,扮好每一个角色,尽快获得事业的成功,找到人生的幸福。
  • 让你感动的300篇快乐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让你感动的300篇快乐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起风了(珍品彩绘版)

    起风了(珍品彩绘版)

    “男主人公陪伴身患重病的未婚妻节子,又为这幸福染有死亡的阴影而悲怆……,携手度过节子人生最后一段时光。他们的生命中只余下彼此。爱情在这至美之景中愈发深邃。在与世隔绝的八岳山麓,抛弃俗世的喧嚣,前往深山中疗养。芥川龙之介唯一弟子、新心理主义大师堀辰雄代表作。宫崎骏说:”这个故事,献给对未来抱持着不安的现代人。他们共同体味着生之幸福,宫崎骏收官之作《起风了》原著小说
  • 嫌疑人X的指纹

    嫌疑人X的指纹

    性感尤物,外号“金丝雀”的纽约交际花玛格丽特o欧黛儿,以美艳动人的脸蛋和曼妙趣迷人的歌喉,倾倒众生,成为城中最耀眼的明星,俨然是这个虚幻的、物欲横流的艳俗时代的代表人物。就在她人生炙手可热的巅峰时刻,一天深夜,被人勒死在自家公寓,香消玉殒。罪犯杀人手法残忍,手段高超,屋内被洗劫一空。案件中充满许多矛盾的、令人困惑的疑点,有着丰富办案经验的检察官和刑警们也感到束手无策。幸运的是,桌子上和衣橱内留下了嫌犯的指纹。
  •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人生准则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人生准则

    本书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揭示了这位“伟大人生导师”的教育真谛:指导你正确运用大脑的潜力,将带给你真正的心灵和平;以心换心,相互沟通,在人与人之间架设一座爱的桥梁;帮助你获得自尊、自重、勇气和信心,克服人性的弱点,发挥人性的优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活宝妈咪冷酷爹

    活宝妈咪冷酷爹

    书雪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被朋友逼迫穿上性感的衣服去酒吧里面玩,却没想到被人误以为是酒吧里面的坐台小姐,在不知不觉中被下了药,打包“送”给了一个有权利,却很神秘的男人。第二天在全身酸痛中醒过来的书雪,看到自己不着衣物的身子,她简直就想要尖叫出声了,还有更加痛心的是,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居然很轻蔑的开了一张一百万的支票给自己,说着一堆她根本就听不懂的话`````不过她知道,她当时气得昏了头,把一百万的支票直接砸到那个男人的脸上,还很不客气的打了那看起来很冷酷的男人一巴掌之后,非常有骨气的就带着肚子里面的小家伙离开了````黑劣的世界里面从来就不曾出现过敢胆反抗自己的人,更加是敢打自己的女人了,他发誓,就算是翻了地皮,他也要找出哪个胆敢赏自己一巴掌的女人,让她知道他是不好惹的。经过了被人当成小姐事件之后的书雪,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坚持就是要去国外工作,却在多年后回来时,后面却跟着一个小家伙老妈长,老妈短的叫着她,这可吓坏了所有不知情的朋友,跟原本准备安排给她相亲的父母``````````(大家,喜欢的话要多多收藏哦````额`````想过了,收藏也就只有一个人一次,嘿嘿````不过,大家````呜呜````要给淘淘票票``````)介绍友友的书,大家要去看看哦:《男穿女之混上女帝》连接:
  • 英雄信条

    英雄信条

    厄运酒馆的女妖老板果然是个善解人意的好人,一杯‘午夜’灌下肚后,唐顿开始抱怨,为什么我这个圣殿骑士,要带着一群黑暗阵营的部下?“偶尔冒充下死亡骑士,说不定还能见到遗忘者女王!”女老板言不由衷的安慰了一句,随即呵斥着几个不断往唐顿身上蹭的女妖侍女。“没有人愿意整天和不死生物打交道,带着他们出门连个小妞都看不到。”唐顿诉苦。“食尸鬼军团除了生肉不在乎任何东西,每天的绅士修养课必定缺席,憎恶军团最近迷上了绷带,认为略带黄色的亚麻布才是超时尚,于是一个个裹成了木乃伊,甚至连魅魔女仆军团都开始公开要求带薪假期了!从大陆五大神秘传说流浪商人手中买到了全知全能的上古魔典,平民少年唐顿踏上了他的征服之路!
  • 贵女明珠

    贵女明珠

    在外人看来,她出生高贵,备受父母兄长宠爱; 虽然实际上也是如此。 可是,贵女的成长之路,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的! 站在高位,注定走上的是一条各种阴谋诡计埋伏其中的路; 且看贵女明珠如何在这条路上笑看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