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300000005

第5章 孙中山:中国第一位总统(5)

孙中山在就职当日,向全国通报宣告“革命的时代”到来了,宣称要“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的确,孙中山廉洁无私的操守、平等近人的风格和民主开放的思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衣食住行简朴,和总统府工作人员包括门丁厨子都同立交谈,还便衣简从往来于南京街市,把西方民主作风多少带入了中国。更重要的是,孙中山不营私揽权、用人唯亲。广东方面曾提议孙眉为广东都督,孙中山闻讯即电告广东各团体及各报社,说:“家兄质直过人,而素不娴政治。粤督任重,才浅肆应,绝非所宜;安置民军,办理实业,家兄当能为之。”他还致电孙眉劝说:“粤中有人议举兄为都督,弟以政治非兄所熟习,未登舞台则众人属望,稍有失策,怨亦随生。为大局计,兄宜专就所长,专任一事,如安置民军,办理实业之类,而不必就此大任。”因为孙中山的反对,孙眉最终没能当上广东都督。11清末民初,政治普遍腐败黑暗,孙中山的闪亮作风,果真很有几分“革命时代”的气象。

然而,一位开国总统仅仅有良好的操守是不够的,还得处理好错综复杂的政务才行。

而孙中山当时所面对的政局,混乱如麻、危机重重。

清王朝还在苟延残喘、民国政府尚未得到国际承认、北洋大军虎视眈眈,再加上辛亥革命事起仓促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让晚清社会像一艘破船一样。新独立的各省驾驶着这艘破船乘风破浪,谈何容易。首先是各省资源紧张,能用的税收、军队有限。其次,各省的独立缺乏统一指挥,独立后更是各自为政。虽然在名义上组成了一个共和国,但是实际上相互争吵、相互拆台。

孙中山总统和革命党人们面对仓促建国,做好快刀斩乱麻的准备了吗?

之前在革命宣传方面的疏漏,此时就暴露出问题了。前文说过,革命党人的宣传局限于反满的民族主义宣传。其后果是,在思想基础上,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甚至包括多数革命党人在内,竟不知民主共和与民权民生为何物?对于建国之后的路该怎么走,大家心里都没谱。

更要命的是,普通的中国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仅仅是当做了又一次的“改朝换代”。“辛亥革命的实际动员口号主要是反满,这只是个很传统的王朝更替的号召,而且,对王朝的冲击缺乏深度”,客观上也只是完成了王朝更替的历史任务。(朱宗震著:《大视野下清末民初变革》)1912年的普通中国人,谁能说出自己身处的局势和改朝换代有什么区别?在华英国外交官看到,刚刚剪掉自己辫子的革命士兵(原来的清朝新军)在大街上到处拉人剪辫子,而多数老百姓为了躲避剪辫戴上头巾和帽子。于是,民国政府的警察就多了一项任务:到大街上掀行人的头巾和帽子。英国人不无揶揄地写道:“警察对自由的热忱,常常促使他们去攫取那些没有恶意的过路人的帽子,以便查明在这个自由的领域内,这些过路人是否在内心仍然是满清的奴隶。”他们这么做和当年清王朝的专政行为有什么区别呢?当盘辫子已经成为几百年来普通百姓的习俗和心理的时候,怎么能如此强硬地一刀切呢?

基于这种“改朝换代”的认识,那么有功的将士们和革命者们自然就有理由要求分享新政权、享受胜利果实了。而那些对王朝更替有功、事后却没有得到好处的“前革命者”,往往就产生了逆反心理,因为一己私利得不到满足,就走到了革命阵营的对立面去。比如对东南革命有功的应夔丞,以及参加云南革命事后被裁撤的武士英,后来竟成了刺杀宋教仁的凶手。更有人觉得,既然革命的目的是反满,现在民族独立基本实现了,那么革命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竟然高喊“革命成功,革命党消”,要求取消带有秘密性质的同盟会,给孙中山造成很大压力。

“改朝换代”的思想认识和同盟会本身存在的问题(派系斗争、缺乏执政人才等)搅和在一起,让革命党人祸起萧墙,出现了内讧的苗头。策划上海光复的同盟会员陈其美与光复会的李燮和,在革命胜利后,就爆发了矛盾。陈其美甩开李燮和自称上海都督;而李也不甘示弱,干脆占据了吴淞,自称吴淞都督,和陈其美武力对抗;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则设光复军司令部于上海,招兵买马,威胁到陈其美的权势。陈其美一怒之下,指使“小兄弟”蒋介石暗杀了陶成章;另外还有武昌起义的真正首义英雄:孙武、张振武、刘成禺等人,在临时政府成立后都没有得到“安排”,于是气愤之余开始大肆攻击孙黄。刘成禺公开辱骂孙中山为“海贼”,还和张振武、时功玖等人纠集了一些旧官僚和立宪党人组织了“民社”,推黎元洪为首领,企图与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分裂。孙中山遭受了巨大的压力,总统当得并不舒服。

革命之前及之后所产生并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局限性都是深层次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而此时的孙中山正在为迫在眉睫的“缺钱”两个字而发愁,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解决那些更令人头疼的问题呢。孙中山短暂的总统生涯都在为缺钱而发愁。当了家才知道柴米贵,才知道蓝图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孙中山回国时身无分文,到上海后全靠陈其美送了1000枚银元才组织起了临时政府的框架。当时百废待兴,前线战斗正酣,用钱的地方很多,而临时政府却没有收入(独立各省截留税款自用尚显不够,无力支援中央)。一次安徽前线告急,急电中央催粮催饷。孙中山紧急批示:拨20万元济急。胡汉民持总统手令前往财政部拨款,发现国库之内竟然只有银元10块!财政问题成为临时政府的头号问题。黄兴曾求工商总长张謇设法向上海方面借几十万元以应急,他一拖就是个把月,急得黄兴走投无路。12眼看军队在饥寒交迫中作战,黄兴甚至表示准备“剖腹以谢天下”。

孙中山只能迎难而上,然而没有接受过财政经济训练,让他想出来的方法不异于火上浇油。他想出来的方法是“厉行征发”,希望通过加大老百姓的税负来克服财政困难。黄兴对此表示了强烈反对:老百姓的日子已经很难了,不能涸泽而渔。

更为搞笑的是,正当总统一筹莫展的时候,总统府里有个当差的,说是自己在太平天国的时候给天王洪秀全也当过差,并报告说当年“天朝”即将灭亡的时候在埋下了金银财宝,数额估计还清外债绰绰有余。孙中山病急乱投医,连忙派人去挖,结果什么也没挖到。真不知道这人是不是在恶搞。

最后,孙中山硬是想出了一个“好方法”,计划将独立各省的官办实业公司抵押给外国银行,用借款来解决财政困难。据说,孙中山的这个方法是在日本人的“启发”下想出来的,不久(1912年2月)就发生了南京临时政府批准官办的江西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汉治萍公司,以此向日本借款五百万日元的事件。消息传来,舆论哗然。临时政府尚未有所作为,就将国有企业抵押给了日本。同盟会内部纷纷指责孙中山此举卖国,张謇、章太炎等原来就和孙中山不对付的力量更是拼命反对。张謇致书孙中山、黄兴,抨击“抵押贷款”说:“何至以此区区数百万之款,贻他日无穷之患,为万国所欢笑!”他坚决请辞实业总长的职务。

客观地说,孙中山此举并非卖国,而是政治经验不足,缺乏财政手段。他本人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诚恳地接受了批评,解释贷款是“民军待哺,日有哗溃之虞,譬犹寒天解衣裘付质库,急不能择”。此议就此结束,不再重提。孙中山虽然把主要精力投在筹款找钱问题上,终日奔忙,却始终没有筹措到足够的款项。临时政府在财务方面的失败,让绝大多数政务难以推行,政府和孙中山本人的威望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痛定思痛,孙中山认为问题的根源是“临时”两个字惹的祸。当时西方各国不承认中华民国,依然把持着海关关税这项中国最大笔的收入;临时政府想向西方银行借款,以及提取清王朝在西方银行中的存款等要求都被严词拒绝。因此孙中山认为只要临时政府尽快统一了中国,成为正式政府,就能够破解财政问题和外交困境。而要实现统一,道路无非两条:北伐,用武力推翻清王朝;妥协,让袁世凯逼清朝退位。

在北伐大事上,孙中山曾经进行了认真的准备。1月4日,孙中山就致电广东陈炯明,命令他迅速出兵北伐:“中央政府成立,士气百倍,和议无论如何,北伐断不可懈!广东军民,勇敢素著,情愿北伐者甚多,宜速进发。”11日,孙中山宣布自任北伐军总指挥,任命黄兴为陆军总参谋长,并制定分兵六路直捣北京的宏伟计划。诚如孙中山北伐需要向陈炯明等地方都督要兵一样,孙中山的临时政府本质上是一个空架子,并没有直属军队。由各地派兵拼凑起来的北伐军,几乎是乌合之众;至于各省都督的军队,陆军总长黄兴连调都调不动(他和湖北军界以及浙江军界的关系尤其糟糕),更无法指挥了。孙中山手中无兵,也缺乏统一指挥的威望,导致军令往往出不了南京城。同时,北伐需要大量的军需物资和兵员、军饷,而这恰恰是临时政府没有的。北伐于是很快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窘境。

国库见底,北伐受挫,剩下的就只能寻求妥协了。

南北统一:议和与让位

在北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北洋大军正对南方虎视眈眈。这支军队的统帅是袁世凯。

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时候,袁世凯的政治声望很高,得到了旧官僚、立宪派和相当一部分的革命党人的好感。作为清朝最后支柱的他,对革命的态度很暧昧。气势汹汹扑向武汉的北洋军完全有可能一举扑灭革命火种,但是袁世凯没有这么做,而是在收复汉阳后,下令北洋军停止进攻。1911年10月底11月初,袁世凯数次派人和武昌方面“和谈”。11月26日,袁世凯与英国公使朱尔典密商,让英国驻汉口总领事葛福口头传话给在汉口筹划组织临时政府的各省都督府代表,提出:停战、清帝退位、选举袁世凯为总统的三项议和条件。

袁世凯的政治底牌很清楚:用清朝的灭亡换取民国的总统职位。

革命党人承认,袁世凯提出的条件是相当“优惠”的。

接受条件,革命党人不废一刀一枪推翻了清朝,北洋大军成为民国的军队,何乐而不为?虽然要推举袁世凯当总统,但老袁毕竟是汉族人,赞同革命,能力、经验和政绩都在那摆着,不见得不是一个总统的好材料。所以,南方许多人认为可以接受袁世凯的条件。汉口的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很自然地做出了如果袁世凯“反正”即举为临时大总统的决议。当时武汉黎元洪、江苏程德全和同盟会黄兴、宋教仁、汪精卫等都对这个“交换”点了头。于是,12月18日(孙中山抵达上海前一周)南北代表开始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就这个“交换”的细节进行磋商。

关键时刻,孙中山在圣诞节到达了上海,当时,孙中山多少有些心里没底。一来,袁世凯是货真价实的政治大佬,孙中山只是流亡归来的空头司令;二来,各省代表依然对袁世凯抱有希望,孙中山很难改变众人对袁世凯的好感与支持。各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时,就要求孙中山致电袁世凯,声明之前南北代表商定的“交换”依然有效。于是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的当天,孙中山致电袁世凯:我前天到上海,各位同志都要我承担起组织临时政府的责任。问他们是什么理由,原来东南起义的各个省,由于缺乏统一的机关,行动非常困难。所以,组织临时政府是他们存在下去的必要条件。我鉴于时局很艰难,义不容辞,只得暂时担任。你正在把旋转乾坤(指推倒清政府)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是全国人民都在盼望的事情。但你目前的处境和地位,正处于嫌疑的地位,不能不避开锋芒。所以,由我暂时来担任这个空缺的职位,我只是守着这个职位,等待你来接任,这个心情,将来一定是可以明白的。希望你早日解决这件大事,以安慰4万万人民的渴望。

可见,南方一直“虚位以待”袁世凯“王者归来”。

当然,也有部分人反对袁世凯出任总统。他们认为袁世凯是老奸巨猾、道德败坏的政治阴谋家。比如孙中山当选大总统的当天,《时报》发表了时评《袁世凯之隐衷》,认为袁世凯在革命中的行动“推其心,殆欲将万世一系之专制君主易为袁姓而始快意者也”,毫不留情地大谈特谈袁世凯的发迹史:“以袁氏生平之历史,对于满清,唯知弄权植势;于属吏,则专以贪黩不识字之流为爪牙;至于民事,则除却捕党人,遏民气,□财肥己而外无所能云。”反对袁世凯的人以中下层革命军官为主,可惜他们缺乏宣传渠道,而且在上层的和谈气氛中思想开始混乱起来。

民国已建,南北和平“交换”能否成功,孙中山的态度至为关键。

孙中山对袁世凯并不熟悉。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一个是西式的,一个是中式的,之前没有任何思想或者行动上的交集。

就任初期,孙中山接受美国记者麦考密克的采访。麦考密克熟悉北京政坛情况,孙中山就向他征询袁世凯的情况:“你对袁世凯的判断如何?他将依哪一方面的考虑行事呢?”

麦考密克说:“我认识他已有几年,我对他的印象十分良好,与对其他许多人的印象一样。他是个能干的人。而且他做了山东巡抚和直隶总督以来,我认为他是为国家的最高利益行事的,他的确一直献身于他对革新的信念。”

孙中山又问:“你认为他现在的行动是为了改革,还是为了清廷?”

麦考密克回答:“他不得不为清廷谋求最佳的条件。但他真正的利益必定是全帝国的利益——即国家本身,而不是任何个人。我认为他不可能只为其自身的利益行事。”

孙中山:“如果我能拿得准他是如此,我就没有什么焦虑了。”

间接得到的信息让孙中山对袁世凯产生了模糊的印象。他是一个政治乐观主义者,抱有一种乐观的幻想“贼(袁世凯)本汉族,人情必思宗国,而总统复非万世之比,俯与迁就,冀其自新”,和多数人一样认为袁世凯倾向革命,可以加速民国统一。他和其他人一样,为南北和平统一的美好前景所振奋。事后,孙中山说:“谓袁世凯不可信,诚然,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

对一个人的认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清晰、透彻。遗憾的是,恶劣的局势没有给孙中山太多的时间去观察袁世凯。临时政府在财政上揭不开锅了,外国政府又刁难临时政府,孙中山焦头烂额。内外交困之际,孙中山尽管不了解袁世凯,也倾向于让位袁世凯了。他解释自己的妥协时沉痛地说:“局外人不察,多怪弟退让。然弟不退让,则求今日假共和,犹未可得也。盖当时党人,已大有争权夺利之思想,其势将不可压。弟恐生出自相残杀战争,是以退让,以期风化当时,而听国民之自然进化也。倘若袁氏不包藏祸心,恢复专制,弟之退让,实为不错。”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贤人传

    中国古代贤人传

    这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荟萃的书,取名《中国古代贤人传》。书中所选择这些垂范卓越的人物,他们的影响、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永远引为骄傲的。例如书中所选的周公、管仲等人,就是我们常想到的“贤人”。书的取名,响亮明快,发人联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给历史上的某个方面有名气、领风骚、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做传的书,很有文化意蕴。相信这部书一定很受欢迎。
  • 撒切尔夫人传

    撒切尔夫人传

    玛格丽特·撒切尔——这位本世纪的政坛巨星——出生的年代,正是英国社会比较动荡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虽使大英帝国获得了战胜国的桂冠,但却是以国力大耗为代价的,英国自此明显地走下坡路。在国内,称霸了英国政坛半个多世纪的自由党已衰落下去,由工会创立的工党迅速兴起,政治舞台上出现了英国历史上少有的三党竞争的局面,英国政局处于不稳定状态。玛格丽特出生的这一年——1925年,虽然没有可载入历史的重大事件发生,但这前后却都发生了对英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1924年,英国工党首次上台执政,虽然是少数党组阁,并不到一年就下了台,但这标志着工党的兴起和壮大,是破天荒第一由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政党掌握政权。
  •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1)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本书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乔布斯的睿智,他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他语出惊人的精彩语录令很多人折服。究竟他有什么特別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
热门推荐
  • 白天&黑夜

    白天&黑夜

    24岁的奕,简单、自由、独立,从法学院毕业,通过纽约州的律师资格考试,在曼哈顿一家律师事务所找到第一份工作。同年夏末,她和34岁的富家子莱尔·奥尔顿在一个酒会上邂逅相识。两个不同母语,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经历的人,从游戏到认真,相爱却不相知。他们因为奕的意外怀孕而结婚,很快又因为生活中的种种冲突而分手。离婚之后,两人在抚育女儿的过程中逐渐磨合,相互了解,开始尝试为共同生活而改变。正如书里的结束语说得那样:我不知道我们会走到哪里,也不确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可能我们还是不合适,可能这段新的关系一样会结束。到那个时候,我们之间或许就真的了结了。就是这样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
  • 中国船

    中国船

    军人加诗人,他的诗,首首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忱,对历史的关注,对生活的深情,他是把自己整个心灵都放进诗句中写作的诗人,因此写出的诗有血肉、有骨骼、有痛感、有生命,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带队伍的第一课

    带队伍的第一课

    本书全面介绍了信任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说明了只有充分的信任下属、放权给下属,才能够打造更好的执行团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本诗集是为了纪念中法文化交流活动“诗人的春天在中国”举办五周年而特别推出的,由诗歌的摆渡者—树才、孟强和余中先先生翻译,收录了法国当代诗人雅克·达拉斯等十四位诗人的优秀作品。诗集展现了法国诗歌的现代性音调,使读者在聆听、阅读和分享中传播诗歌在文字理解之外的美妙旋律。
  • 绝世庶女药师

    绝世庶女药师

    新婚之夜,新郎大怒弃她而去,因为她竟然没有丝毫灵力,无法合体双修。身为七轮世家庶出的她成为家族耻辱,被剥骨而死,为她保守秘密的母亲也因此被囚禁在冰湖之中。若有来生,我必赶尽杀绝!星火不留!她的遗言响彻天地。三千年后,一缕阳光照进古墓,灵力涌动,枯骨换新颜,她睁开双眼,一个盗墓贼正站在石棺前笑她陪葬品少的可怜。是区区盗墓毛贼误闯了废柴庶女的坟墓?是迟来的天才美人撞上能召唤各路神兽的万兽之王?弑父杀仇,挑战王者,雪耻方休!就凭三千年静修给了她遍身灵力!就凭母亲留给她的胭脂戒指!凤鸣天下,龙隐凡尘,锦瑟之合,绝世无双!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豪门千金:病娇男神快躺下

    豪门千金:病娇男神快躺下

    传说中,骆家大少才华横溢,温柔多金,是C城所有女孩子的梦中情人。顾卿卿因为一纸契约,成了骆大少的未婚妻。可当奶奶把骆宵领到她面前的时候,顾卿卿彻底傻眼了。说好的梦中情人,怎么变成冷酷腹黑?说好的温柔多金,怎么就变成了狠戾暴躁?天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骆大少靠在门上,双手抱肩,邪笑地看向她。“啪——”枕头摔到骆大少脸上,顾卿卿双手叉腰,气鼓鼓地瞪了回去。温柔强大腹黑男主,车祸失忆,变得暴躁冷酷霸道智商满分,情商为零,隐瞒腹黑属性,慢慢让女主沦陷的……新书《盛夏暖婚:秦少的独家私宠》现在火热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