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300000041

第41章 后记:大变革时期的大人物(2)

民国初年,中国大地处于千年未有的大变革时期,不单单有传统王朝崩溃新权威未能建立的混乱,还有中西方思想观念激烈碰撞的混乱。如何看待这个大变革时期呢?许多人认为这一阶段因为缺乏社会铺垫和思想教育,依然没有逃出中国传统“改朝换代”的范畴。“20世纪最初的十年,是清王朝统治威信大面积堕落的十年,对于那些对政治并不敏感,甚至对革命党人卖力地宣传不甚了了的下层百姓来说,如果说他们也有一些改朝换代的预感的话,那么恐怕更多的来源于历史习惯。在多少懂得一点历史知识的老百姓眼里,一个统治了260年的王朝,无论如何也是该寿终正寝了。一时间,有关清朝气数已尽的民谣,盛传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这些民遥和传言,有些固然有革命党人的因素,但能够迅速地流传开来,毕竟说明它们契合了老百姓的某种心理。反过来说,革命党人其实也受到了气数说的影响,我们在许多起义后建立的军政府的文告上,都能看到诸如‘上征天意,下见人心’,以及‘胡运告终’之类的说法。”(张鸣著:《民意与天意》,载于《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新思想新观念,新的社会组织方式,是客观存在的,有目共睹的,但传统被掩盖了,新的东西被夸大了。辛亥革命的本体,仍然是一个王朝更替的运动。”(朱宗震著:《大视野下清末民初变革》)

中国第一位总统孙中山在1912年元旦面对几十位临时参议员宣誓,誓词很短,却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时代。从此,千年古国告别了王朝,进入了现代社会。“这个生生不息的最古老的国家,便由‘帝制’转入‘民治’的新时代了。在此之前的社会政治制度,帝王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围绕着这个帝王,还有一整套交互运作的国家机器和与它们配合得天衣无缝的文化体系、社会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系统。它们是个相辅相成、一转百转的整体。因此,要从一个古老的封建制度,或帝国制度,转入一个民主代议制度,这种制度转型,就非三年五年之功了。”(唐德刚著:《袁氏当国》)各国都经历了从王朝到现代的转型。这个转型很艰难,涉及各方各面,难免存在反复。英国就有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法国有恐怖统治和拿破仑称帝,俄国的转型期更长,农奴经济、专制残余和薄弱的经济让自上而下的历次政治跃进都大打折扣。民国建立后种种乱象,常让人有痛心疾首之感,但是如果放在社会艰难转型的大背景中观察,我们也许会平常、客观一些。转型的疼痛表现为社会乱象,也许是中国付出的必要的代价。

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言:“民国肇建,百废待举,况以数千年专制一变而为共和,诚非旦夕所能为力。”

每一本书的完成,都是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结果,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文献。本书的主要参考书目有:张宪文主编的《中华民国史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唐德刚著的《袁氏当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中国史学会编的《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8月版;朱宗震著的《真假共和-1912的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真假共和-1913的中国国宪政实验的困境与挫折》,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朱宗震著的《大视野下清末民初变革》,新华出版社2009年4月版;[美]费正清著,刘尊棋译的《伟大的中国革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6月版;夏双刃著的《乱世掌国——平议民国大总统》,九州出版社2006年2月版;李菁著的《孙中山传——天下为公》,华文出版社2006年11月版;王政著的《历史的棱角》,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年9月版;刘秉荣的《荒诞史景——北洋官场迷信实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1月;张鸣的《历史的坏脾气》,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本书的主要参考论文都下载于“中国知网”,计有:郭剑林的《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与过渡——北洋政府时代》,载于《历史教学》2001年第2期;卢古质、丰晓飞的《孙中山与陈粹芬分手之谜》,载于《东南早报》2005年06月16日;胡绳武、金冲及的《孙中山在临时政府时期的斗争》,载于《历史研究》1980年第2期;王业兴的《孙中山对袁世凯的认识过程》,载于《学术界》1988年第3期;李文海的《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献身精神》,载于《人民日报》1981年4月17日;郭剑林的《孙中山与军阀——兼答胡显中同志》,载于《学术月刊》1988年10期;徐庆全的《大总统孙中山廉洁自律》,载于《炎黄春秋》1996年03期;汪东林的《辛亥革命前后的梁漱溟》,载于《炎黄春秋》2001年第10期;劳允兴的《孙中山北上及病逝北京前后》,载于《炎黄春秋》1996年11期;祁建的《孙中山和北京湖广会馆》,载于《大地》2005年第5期、第6期合刊;严泉的《袁氏当国的制度转型视野中的民国初年》,载于《书屋》2005年第10期;姜新的《重评辛亥革命前期的袁世凯》,载于《徐州师范学院学报的哲社版》1992年第4期;骆宝善的《再论戊戌变法不起于袁世凯告密》,载于《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戴逸的《戊戌变法中袁世凯告密真相》,载于《北京日报》1999年6月23日;李毅的《袁世凯墓穴之谜》,载于《湖南档案》2003年第1期;陈子曦的《嗜肉加纵欲,袁世凯死于尿毒症》,载于《医药世界》2008年5月;邓亦武,黄佳的《袁世凯政权灭亡原因新解———从新权威主义结构张力看袁世凯政权的灭亡》,载于《泰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苏全有、董洁的《袁世凯的洹上村三年》,载于《中国社会导论》2008年03期;袁静雪的《在父亲袁世凯“称帝”的日子里》,载于《文史博览》2007年01期;明贤的《日常的袁世凯》,载于《文史天地》2008年07期;马勇的《袁世凯帝制自为的心路历程》,载于《学术界》2004年第2期;彰无忌的《关于袁世凯的一些忆述》,载于《文史精华》2007年第5期;郭剑林的《关于袁世凯评价的几个问题》,载于《河北学刊》1994年第6期;邓亦武的《论袁世凯部属反对洪宪帝制》,载于《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1月;郭玉富,张根生的《也谈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与袁世凯帝制的关系》,载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李永春的《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与袁世凯政府的新闻策略》,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9月;李永春的《“二十一条”交涉期间的政府外交与社会舆论》,载于《求索》2007年第9期;辽宁省档案馆编的《“二十一条”签订经过的史料一组》,载于《历史档案》1983年第2期;苏全有的《袁世凯与〈二十一条〉新论》,载于《舟山学刊》2005年第4期;马良玉的《袁世凯与“二十一条”》,载于《历史教学》2005年第2期;林增平的《黎元洪与武昌首义》,载于《江汉论坛》1981第4期;李小文的《论武昌首义中的黎元洪》,载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3期;汪朝光的《北京政治的常态和异态——关于黎元洪与段祺瑞府院之争的研究》,载于《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皮明庥的《武昌起义后的反黎风潮》,载于《武汉春秋》1984年第5期;康沛竹的《徐世昌在东北活动述略》,载于《求是学刊》1900年第5期;郭剑林的《徐世昌与小站练兵》,载于《历史教学》1995年第9期;景东升的《徐世昌对洪宪帝制的谨慎抵制》,载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张淑娟的《徐世昌与1916年内阁风潮的解决》,载于《史学月刊》2007年第4期;徐玉琢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的晚年》,载于《纵横》1996年第11期;黄林的《晚清重臣徐世昌略论》,载于《史学月刊》1992年第5期。

另外,本书还参考了若干网络文章,比如赫连勃勃大王(梅毅)发表在天涯煮酒论史版块的作品《革命与宿命》;李学通:《袁世凯的小辫》,载于“近代中国研究”网站;袁伟时:《袁世凯的脸谱》,载于“近代中国网”;王晓秋:《孙中山与一位日本“奇人”》,载于南方网理论频道文史哲教栏目;黎志滔:《孙中山遗嘱是谁起草的?》,载于中国侨网“侨史钩沉”栏目;TOM博客黄文治历史专栏:《日本与袁世凯复辟帝制》;史冷金:《床下都督黎元洪的另一面:生活简朴的敦厚长者》,载于光明网;载于凤凰资讯网历史频道的《袁世凯称帝前蒙骗冯国璋、梁启超的历史真相》;来源于先锋国家历史的《点燃引线的大总统徐世昌》,来源于网易新闻中心的《徐世昌:调和各派关系的大总统》;百度百科中的“曹锟”、“吴佩孚”等相关词条。

其他有“一面之缘”或多年前对我产生过影响的相关文献,恕不能一一列举。有时在寂静的夜晚,经历了劳累的工作的一天后,我看着并不通俗、大众的文献,感觉自己不是孤独一人。谢谢所有的前人与同行,感谢你们的有益工作。

在后记的最后,照例应该对本书的成书过程做一个介绍,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

这本书我耗时两年,着力不浅,中途曾经想过放弃,所幸坚持了下来。本书动笔于2008年的秋天,原本是他人的约稿。随着写作的深入,我越来越感觉到难度之大、未知之处越来越多。中间经历过两次大的修改,一次是2009年中,一次是2010年秋。现在的稿子和初稿相差较大。2009年秋,九州出版社好心的编辑云岩涛将我介绍给了北京东方资治文化传播中心。东方资治对书稿表示了兴趣,并让它走上了出版流程。

我要感谢东方资治的王总,感谢他的肯定、鼓励和支持;感谢张雁春、闫静、杜仕军几位编辑,感谢他们的谬赞、宽容和辛勤工作。同时,我要感谢在本书编辑、印刷、发行过程中付出心血与汗水的同行们。图书出版是一个繁琐的过程,没有大家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本书的最终问世。我特别要感谢唐琳娜,谢谢她的支持和对书稿在写作和修改中的意见。她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任何一本图书都是“遗憾”的产物,对于编辑来说如此,对于作者来说更是如此。本书在史料遴选和观点阐述方面难免存在各种问题,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同类推荐
  • 独裁良相:张居正

    独裁良相:张居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独裁良相:张居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张居正的人生故事。
  •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在本书当中,作者向读者披露了奥维茨的发家史;在贝弗利山的某家大饭店,他将百元美钞撕成两半,以预订前排最好的包间,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为了赢得一位犹豫不决的客户,他在全议桌上跳起四不像的踢踏舞;他时刻记得给客户送一些礼物,尽力帮助他的客户和朋友,事无巨细,把它当作自己的义务——以及他的同事用飞机载客户去晚餐等等壮举。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朱元璋当元末农民起义之际,驱走了蒙族统治者,建立了汉族新政权——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之初,人心是振奋的。全国上下,久乱思治。在一个时期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明朝发生过的“大事”,择其要者,阐介如下。伴随着这些“大事”,就是本卷中出现的“名人”,读者可以从本卷中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名人的详细传记资料。
  •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20年来,1965年9月出生,丁晓兵先后被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武警总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评为“拥政爱民模范”,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英勇负伤,被武警总部树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干部标兵。1985年6月,共青团中央为他特设了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2005年5月,他光荣当选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据不完全统计,丁晓兵,丁晓兵已经获得过288个奖牌证书。失去右臂
  •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热门推荐
  • 腹黑首席VS单纯女助理

    腹黑首席VS单纯女助理

    夏冷雨二十岁生日那天,和几个同学相约好要去哪里疯狂一次,以证明自己已经成年。夏冷雨在酒吧里甩着头发跳着舞的时候,一双恶魔的眼睛盯上了她。暑假到了,夏冷雨和几个同学约好了去打暑期工,却在应聘的公司里凑巧地遇上了那双恶魔眼睛的主人。而这个恶魔眼睛的主人正好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从此,夏冷雨就象是一只小羔羊一样地被那个恶魔老板给诱拐了。
  • 我的老公有点冷

    我的老公有点冷

    (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亲们跳坑。)冷峻帅气的高中生,沈凉清,原本过着自己平静殷实的生活。没料到,某天,从农村来的土妞叶小溪打破了他的生活,把原本平静的小日子搞成一团糟。“叶小溪,你真有本事啊,考倒数第二?你知道咱班的倒数第一是脑袋智障么?”沈凉清拿着叶小溪打满红叉的试卷,指着她的脑袋,大怒。“那我这不是比智障者强嘛…”叶小溪抠手指。“…”沈凉清无语了。“叶小溪,你走快点行吗?”沈凉清狠狠地剜了一眼低着头慢慢走路的叶小溪。“哦,好,”叶小溪快走了两步,跟上沈凉清的脚步,只是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沈凉清停了下来,无奈地看着叶小溪,然后,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径直往前走去,完全无视她吃惊的表情。“你不是让我跟你保持三米的距离吗?”叶小溪小声地说。“什么时候的事?”沈凉清装作不知道。叶小溪望了望他英俊的脸,嘴角勾勒出一抹幸福的微笑。一个是腹黑,英俊帅气,睿智的优秀气质男,一个是天然呆,慢半拍,逆袭白富美土妞,开始了同在一屋檐下的虐恋之旅…片段一:沈凉清生气了。叶小溪面前的沈凉清正挺直着身板,一脸怒气地俯视着她。叶小溪缩着肩,唯唯诺诺地看着他,“凉清,你不要生气了,好不好?”沈凉清修长的手指放在她的肩膀上,弯下腰,靠近她的脸,一字一顿地说,“如果再让我看到你跟别人男人搞暧昧,我就先把他杀了,然后,再把你钉在墙上,当壁画!”“凉清…”叶小溪眨了眨眼睛,调皮地吐舌头,“你是想每天都看着我吗?”“胡说,像你这么笨,又特别懒,认不清路的白痴女人,我巴不得你从我视线里消失。”“你是喜欢我吗?”叶小溪突然收起了笑容,眼睛水亮亮,难得正经地问道。“你在说什么?”沈凉清皱起了眉头。“如果你喜欢我,却又不愿意追我。那我追你,好不好?”“嗯?”聪明绝顶的沈凉清没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你聪明,英俊,稳重,你很优秀,所以,我喜欢你,我追你,好不好?”片段二:“叶小溪,睡不睡了?”沈凉清躺在被窝里,用坚实的小臂抱着脑袋,靠在床头上,露出小麦色性感的胸肌。半眯着眼睛,注视着盘着腿坐在床边的小女人。新婚妻子正穿着粉嫩嫩的睡衣,目不转睛地看韩剧里花美男的煽情告白。对旁边比花美男英俊一百倍的老公熟视无睹。她条件反射地摇头,“等会再说…”沈凉清挑眉,“我困了。”“那你睡啊,”叶小溪依旧没有回过头。“电视的声音太大了,我睡不着,”沈凉清耍起无赖。
  • 转动人脉:构建超级成功人脉网的73个技巧

    转动人脉:构建超级成功人脉网的73个技巧

    人脉决定财富。本书以人脉为核心,详尽地阐述了提升人脉的方法与技巧,另外,还精心选取了大量创造人脉、维护人脉、提升人脉的经典案例。总之,本书可以算是当下最实用、最时尚的人脉宝典。衷心希望您在翻开本书的同时,就找到开启您人脉存折的密码,也找到一把开启您人生幸福与成功的金钥匙。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作者通过对十几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己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花季少女如同浩瀚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
  • 不纠结的人生智慧

    不纠结的人生智慧

    韩国、日本、欧美万千人士都在追寻的终极幸福手册——《不纠结的人生智慧(别跟我过不去)》!年度心灵抚慰大作,温暖感动持续升温!纠结、痛苦、失望、遗憾、焦虑、内疚……这些负面情绪占据了我们的大部分生活,让原本精彩的人生黯然失色。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纠结,体会不到宽容、真诚和美好。这是因为你在跟自己过不去!如果你能从全新的角度看待人生、看待自己,就会发现全然不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你完全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把强大的、乐观的、自信的自己挖掘出来。《不纠结的人生智慧(别跟我过不去)》从九大方面带你解读真实的自己,并配以心灵调适良方,让你读懂自己的生活,重新认识自己,快乐地工作、生活!本书由李素文著。
  • 君灵天下

    君灵天下

    他是屠戮苍生的恶魔,也是解救苍生的王者。一人称雄,万人皆为王。呼风唤雨乃为狂。原本平凡的少年,当平凡的日子被打破的那一刻,身契上古之物,走上王者之路。爱情、亲情、友情、仇恨……这一生注定不会平淡。且看亦正亦邪的王如何君灵天下,站上万众之巅,受人敬仰,成为后世传说!
  • 怪案奇谈

    怪案奇谈

    但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无奇不有。再奇怪的案件也躲不过警察的眼睛。《怪案奇谈》说的就是一些扑朔迷离的案件,天下之大,相信您看过之后一定会大开眼界。,各地发生的案件更是形形色色
  • 第一花魁

    第一花魁

    “喂!听说了吗?江湖第一高手,高小高居然在青楼做护院!”“这算什么。明镜寺的休一大师,知道吧!”“你当我傻啊!休一大师在神风国那可是家喻户晓!他怎么了?”“据小道消息,休一大师在也青楼扫地呢!而且是跟高小高,在同一家!““你骗人的吧!”“不相信?等天黑了哥们带你去月满楼瞧瞧!”
  • 血腥的盛唐

    血腥的盛唐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