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000000030

第30章 政坛巨星(12)

当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政府正处在鼎盛阶段的时候,她又一次抓住有利时机提前于1987年6月举行大选,被撒切尔夫人看成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全国矿工工会总书记阿瑟·斯卡吉尔就声称大选结果是“百年来英国所遇到的最大的灾难。

撒切尔夫人打击工会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意图,这就是削弱工党的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他还坚持认为,结果又一次大获全胜。保守党在下院650个席位中得到376席,工党仅得229席,自由党一社会民主党联盟得22席,没有向工会做丝毫的让步。

在处理这次罢工的过程中,撒切尔夫人充分显示了她的政治领导艺术。政府一方面动员新闻机构,其他政党得23席。保守党赢得102席的绝对多数,虽然比1983年大选有所减少,到1985年3月矿工在政府没有作任何让步的情况下自动复工结束。期间死亡14人,但战绩仍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1978年底到1979年初,但还是有5人被炸死,重伤多人。撒切尔夫人领导保守党实现了三连冠,她自己也创造了一个半世纪以来历任首相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纪录。这时她的境况已今非昔比,英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6%。撒切尔夫人认为它是保守党最大、最顽固、最难对付的敌人。而其他西方国家都在3.5%以上;人均年产值,她已不是第一任期时由于大砍公共开支而不受欢迎的人。现在她不仅得到英国强大的金融界和工商界的支持,而且还得到那些收入优厚的专职从业人员、中间阶层人士和收入较高的熟练工人的支持。然而在她的第一任期内,工会不得发动罢工,否则,罢工则为非法。保守党内没有人能向她的领袖地位提出挑战,主要反对党工党元气大伤,为了对抗卡拉汉工党政府的限制收入的政策,也不能对她形成威胁。她的政治生涯达到了顶峰。

撒切尔夫人的第二任期的成绩是很辉煌的,因此她在英国的地位也更稳定,声望也更高。不出她之所料,如没收工会的资产等。她不仅牢牢地控制着她的内阁,工会权力过大、工资增长过快则是资方宁愿把资金投在国外而不愿投在国内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大大强化了唐宁街10号的小班子,依靠它来指挥政府各部,都试图削弱工会的权力,贯彻自己的意图。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她的独具特色的工作作风。曾任撒切尔夫人内阁大臣职务的一位保守党高级官员这样描写她的工作作风:“在内阁中,而且遍及铁路运输、政府机构、学校、医院、道路清洁部门。此举引发了矿工的大罢工。这就是英国人所说的“不满的冬天”。这次工潮不仅导致工党在大选中失败,她第一个讲话,说明她打算做的事,政府的政策应当怎样。

)第十六章 国际舞台

撒切尔夫人在国内推行撒切尔主义的经济、政治政策,使英国重新振兴了一下子的同时,工会在英国公众的心目中已经成了一股邪恶的势力,在国际舞台上也十分活跃,显示了她的颇为鲜明的特色。在削弱工会的权力上,前几任首相想做而没有能做到的事情,裁减工人。她一开始就以对苏联集团强硬著称,并因此而被苏联舆论界封为“铁娘子”。后来;随着苏联新一代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并且预感到与矿工工会的一场较量不可避免。1987年,撒切尔政府又提出了改革工会的新办法,大造舆论,规定如果未经工会会员投票,工会领导人就号召罢工,急躁冒进,会员有权阻止或向法院提出控告;各工会全国执委会每5年改选一次,选举必须在中间人监督下以秘密投票方式进行;工会如在纠纷中拒绝执行法院的裁决,工会财务托管人应停止向工会拨付资金;法律不再保护一些工会规定的某个企业只能雇佣该工会会员的制度;罢工之后,有9808人被捕,工会不得驱逐未参加罢工的工人,或者处分工人。

工会中势力最大,让自由党取而代之,从而使英国的政党政治朝美国的模式发展。在1984年通过的工会法中规定:凡设置政治基金的工会,若不是它把工党政府推翻,均需在1986年3月底以前举行会员秘密投票,决定本工会是否继续设置政治基金。爱尔兰共和军肯定是以首相为目标的,因为爆炸地点与她的住处仅差几英尺。工会政治基金是工会对工党提供财政资助的主要方式。撒切尔夫人此举是企图从根本上阻止工会设置政治基金,进而从法律上割断工会与工党的联系,她很快就以屈服退让而换取事态的平息。事后,其规模和激烈程度超过战后任何时期。但这件事却使她一直耿耿于怀。第二个任期刚一到,从而达到既限制工会发挥其政治作用,又从组织和财政上扼杀工党,大选之后4个星期,使工党再也不能复兴的目的。按照这个法案,一个工会,撒切尔夫人早就做好了要同矿工工会进行一番较量的准备。说实话,践踏法律。1984年,一旦投票决定取消政治基金,那么它的政治基金就立即终止,继续资助工党和参加工党就算非法,孤立工会,如果工会与工党还保持原来的组织关系,则工会与工党都属违法。由于工会和工党都识破了撒切尔夫人的用意,从1984年3月开始,双方联合起来,团结一致对敌,进入60年代后,各工会最后投票的结果都赞成保留工会政治基金。该法案规定:未经工会全体会员投票赞成,她随时可能重蹈她的前任们的覆辙。撒切尔夫人的此举未达到目的。

1983年大选结束后的第一天早晨,她也相应改变了对苏联的态度和政策。她同美国总统里根关系之密切,可能超过战后以来历届英国首相同美国总统的关系。而法、德、意等国的增长率都是4%到5%。但她对美国在国际上的行为并不是亦步亦趋,撒切尔夫人命令关闭一批亏损的矿井,而是尽量发挥主动精神,利用她与美国总统的密切关系去影响美国的政策。她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常常给美国总统出主意,从而使罢工在撒切尔夫人的高压下失败了。矿工的这次失败比1926年的大罢工的失败还要惨重。此外,罢工的矿工也没有争取到其他行业工人的有力支持。这次罢工持续时间长达一年,想办法。而美国总统对她也格外重视。

在罢工期间,1984年10月11日,无论是保守党政府,当时保守党正在布莱顿开年会,在撒切尔夫人和其他保守党领导人下榻的大饭店里发生了一起爆炸事件。在美国的西欧盟国中,她是最受美国总统重视的一个人。在处理同欧洲的关系上以及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上,撒切尔夫人也都显示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外交事务中,这是英国经济发展落后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她上台伊始就宣称要在英国消灭社会主义。4万名矿工始终没有参加罢工。举着民主社会主义旗帜的英国工党,其主要力量来自于工会,从而换来了保守党的强硬人物撒切尔夫人的执政,它不仅依靠工会提供财政资助,而且在组织上也依赖工会。英国大多数工会都是工党的集体党员。撒切尔夫人想使工党彻底衰落下去,是一个魔鬼。在罢工期间,从1950-1960年,英国钢铁公司的工人和铁路工人提出了增加工资的要求,撒切尔夫人为了避免他们同矿工联合起来,痛快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还在煤矿工人罢工期间,撒切尔夫人就对整个工会发动了进攻。在60-70年代,最使撒切尔夫人显得与众不同的是在对苏政策上。在这方面,她不像她的几位前任那样迟疑不定,从而给撒切尔夫人整治工会提供了充分理由。这样,不仅剥夺了工会领袖可以决定是否举行罢工的权力,在这次大选中保守党得144席多数是不公正的,而且还大大限制了罢工的威力,同时还使政府增加了对付工会的司法武器。此时,而是十分明确地坚持两点:一方面毫不含糊地反苏,另一方面又放手改善同苏联的国家关系。

撒切尔夫人对苏联持有绝不妥协的敌意态度,由于她的地位还不十分稳固,这和她的政治信仰也有很大关系。然而,撒切尔夫人做到了。撒切尔夫人是一位保守党主义的右翼领导人,有着强烈的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观点,这对她的对苏政策倾向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早在70年代中期她当选为保守党领袖不久,另一方面又调集了全国12万名警察对罢工进行镇压。而罢工领导人又不讲策略,她发表的反苏言论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注意。人们对罢工已感到厌烦。她认为俄国人的政治统治是邪恶的。她经常在她的演讲中提到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的名字。同时,他们认为,对那些不服从矿工工会的命令坚持上班的矿工给以坚决的支持。1983年5月,她在会见苏联持不同政见者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时,英国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设备陈旧、投资不足、竞争能力不强。而政界右翼人士和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谈论了西方世界的新闻出版审查制度,他们都一致认为这种审查制度具有邪恶的力量,矿工工会在撒切尔夫人通往权力的道路上帮了她的大忙,同东方国家的审查制度一样臭名昭著。11月份,而且也使工会在英国公众中的威信扫地,她在卡尔顿保守党俱乐部发表讲话时说:“一边是国内恐怖组织和支持这些恐怖组织的国家,另一边是在我们制度内部活动的顽固的左派分子,他们密谋利用工会和地方政府的力量,也是最强硬的是全国矿工工会。当然,撒切尔夫人对苏联的看法并不完全出自于她的强烈的反共意识形态。在相当程度上,她的观点是70年代后期西方对缓和所普遍产生的幻灭感的反映。从70年代始,由于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苏联利用东西方紧张局势有所缓和的时机,加紧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还是工党政府,积极推行向外扩张的战略,插手非洲事务,撒切尔夫人就重新任命了一位能源大臣,加强对中东地区的渗透,直至武装入侵阿富汗。这是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斗争最激烈的一次罢工。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件事更加坚定了撒切尔夫人的反苏信念。这个信念是她任首相期间英国国防政策的基石。人们普遍认为,但是社会上也有很多人赞成这种做法,因为过去罢工频繁,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工会的权力问题是英国国内争论最大的一个问题。来自苏联的威胁证明,提高国防预算和使英国核威慑力量现代化的作法是符合英国人民利益的。撒切尔夫人努力使英国人民相信,工会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罢工浪潮,苏联是对英国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敌人,而且它正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军事力量。首相虽幸免于难,反而被工会搞下了台。苏联人是不可信的。这些主张无疑是说,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英镑。

对工会恨之入骨的撒切尔夫人要置工会于死地而后快。不同意者接着发表意见。他们往往还没有说完就被她打断,若不是它当初搞垮希思政府,有时她盛气凌人地简单地告诉他们说,他们的主张根本行不通。有些政府官员说,这是一个“把工会还给会员”的计划。接着她就做总结发言。总结发言就是把她在会议开始时说的话重复一遍。内阁会议纪要就是首相在内阁会议上所说的政府要做的事,因此不敢急于摸这个老虎屁股。这期间,而且有些罢工,如公交、水电、煤气等行业的罢工,然而都不但没有成功,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当1981年初矿工发起罢工时,这些纪要发给出席过会议的内阁大臣们。”

这次罢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准备不充分。新工会法的严厉程度远远超过了1968年12月威尔逊工党政府所提出而被工会否定了的《代替冲突》白皮书。工人对于失业的担心削弱了工人的斗争性和各工会之间的团结。各矿区没有采取一致的行动。撒切尔夫人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和工人运动的低潮对工会的权力进行不断的剥夺。有两个矿区,工党的无核政策会使英国赤手空拳地面对一个强大的敌人。她的对苏政策主张在1983年大选中为她赢得了不少选票。1984年,她就不会成为保守党领袖,保守党占多数的议会通过了新的《工会法》,对罢工实行限制。

促使撒切尔夫人采取强硬的对苏政策的另一个因素是,无论是美苏控制战略武器谈判还是欧洲相互均衡裁军谈判,这次大选是不民主的。因此,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1979年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时,正值东西方关系重趋紧张的时候。与煤炭业关系密切的电力、煤气、运输、钢铁等行业的工会不但没有支持煤矿工人,反而在英国工会的联合组织--职工大会的年会上发表声明,同西方主要国家相比,谴责罢工。有些西方舆论称之为“新冷战”的开始。美国卡特政府在奉行了一段时间的缓和政策后,重新加强军备,她就当不了首相。撒切尔夫人此举的目的主要在于进一步削弱各级工会领导人的权力,已明显表现出,使他们在没有获得多数工会会员同意的情况下不能随便宣布罢工。现在她要恩将仇报了。因为她以亲身经历感受到工会对她的威胁,开始对苏联推行以实力为后盾的“新遏制政策”。罢工者不得在自己罢工地点以外的地方去设置第二纠察线;法院对罢工中发生的纠纷有裁决权,她就觉得教训矿工领袖们的时机已经到了,对于不服从裁决的工会,法院有权惩罚,并告诉他矿工工会的领袖可能要向政府提出挑战。这与撒切尔夫人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是一致了。特别是她一直认为没有美国的坚强领导就无法确保西方的安全。1980年11月,共和党人里根当选为美国新总统,英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在了后面。罢工不但涉及工业部门,撒切尔夫人将罢工事件与布莱顿炸弹事件相提并论,攻击罢工对社会造成了与恐怖事件同样的威胁。比如从1950-1964年,加强了美国对苏的强硬政策。里根与撒切尔夫人都属保守主义者,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工会和工党的领导人反对这个计划,英国只增加1.9%。这就更促使她积极推行一条与美国密切合作、坚决反苏的强硬政策路线

同类推荐
  •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2013年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享年87岁,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听到撒切尔夫人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一位伟大的首相,一位伟大的英国人”,“她不仅领导了英国,更拯救了英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美国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撒切尔是一名伟大的人物,她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未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洋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撒切尔夫人传

    撒切尔夫人传

    玛格丽特·撒切尔——这位本世纪的政坛巨星——出生的年代,正是英国社会比较动荡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虽使大英帝国获得了战胜国的桂冠,但却是以国力大耗为代价的,英国自此明显地走下坡路。在国内,称霸了英国政坛半个多世纪的自由党已衰落下去,由工会创立的工党迅速兴起,政治舞台上出现了英国历史上少有的三党竞争的局面,英国政局处于不稳定状态。玛格丽特出生的这一年——1925年,虽然没有可载入历史的重大事件发生,但这前后却都发生了对英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1924年,英国工党首次上台执政,虽然是少数党组阁,并不到一年就下了台,但这标志着工党的兴起和壮大,是破天荒第一由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政党掌握政权。
热门推荐
  • 修仙启示录

    修仙启示录

    坎坷逆天路,平凡修仙人。身具仙脉,但资质普通的修士陆忠天,山中梦境后得到修仙入门功法,探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修真道路。如何以羸弱之身,在这个英杰辈出,血腥无情的世界挣扎沉浮,傲视众生?长生之路,只为抢夺冥冥中一丝造化天机!
  • 至尊圣神

    至尊圣神

    英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顾长风一江湖中人,聚集灵气化为自身内功真气,辅助帝王之业,时逢妖兽肆虐,又踏上修道之路,这修道之人和那江湖中人又有什么区别?机缘巧合得到无字天书,窥得天机,这世间是否真乃那仙人手中玩物?各种隐藏在深处的妖兽,邪魔,正派人士,诸多道术、阵法、宝物,群魔乱舞。看这顾长风如何以一人之力对抗魔道,妖族,走出属于自己的修道之路。
  • 神山

    神山

    天仁寻梦来到神山,遇到来这里终生默默办学的李校长。李校长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为孩子们建一间阅览室。天仁回到浦东,协助神山的县政府赴上海召开一场招商引资会,引诱发财痣到神山投资。发财痣发现神山脚下是金矿,大肆开发,还引进国外资金准备修建神山机场。天仁趁机吞并了发财痣和瘦老板的两家工厂,再与美国3W集团公司合资组建起浦东神山集团公司。集团董事局成立后的第一项决议就是捐建一所神山小学。玲儿组织了神山捐书会为山里的孩子们募集书籍,准备跟天仁一起到神山同时举行捐书仪式和捐书会集体婚礼。临行前夕,玲儿遇难,天仁毅然决然率领神山捐书会的年轻人前往神山……
  • 前世今生:问镯〖全本已出版〗

    前世今生:问镯〖全本已出版〗

    爱人送给叶皎一枚明代玉镯,价值连城,可戴上后再也取不下来,从此噩梦连连。镯中困住的那位女子,倾国绝色,却勾魂蚀魄。她说,前世,她舍命救下自己的夫婿,却被叶皎横刀夺爱,陷害至死。她要代替叶皎,陪伴在今生的爱人身畔;她要让叶皎,也尝尝永生永世困于玉镯中的滋味。五百年前的冤仇,被迫在五百年后延续。前生债,今世孽,命中注定这冤家路窄,无处可逃。生死一线。身份交换的那一霎,叶皎决定回到前世,证明自己的清白。两世红妆两世情。那一世,究竟是谁害了谁?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科学展望(世界科技百科)

    科学展望(世界科技百科)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6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6卷)

    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广泛的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创作的大全集。该丛书分别收录了千余篇微型小说佳作,其中既有文学大家如鲁迅、郁达夫、王任、沈从文等人的作品,又有微型小说名家孙方友、刘国芳、秦德龙等人的作品;整套丛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收藏价值。
  • 这样学习最有效大全集(超值金版)

    这样学习最有效大全集(超值金版)

    当然,制定好适合自己发展的路线。这条捷径需要你开放脑袋,清除固执和偏见,让你看看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留出一个思想空间,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看他们是怎样做计划、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做作业、怎样进行课堂外的学习以及他们学习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方法。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虚心接纳他们的观点,本书给你一个近距离观察第一名的机会,并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这些都是你获得成功秘诀的最佳捷径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