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800000034

第34章 “文革”中的秦城监狱秘密写作(1)

李英儒:八年秦城,两部长篇

在北京西北郊大约70公里左右,有一座杏花山。从山腰至山脚筑有高高围墙,高墙内有几座楼,从远处望去一排排小洞,比一般楼窗小得多,仿佛是进气孔。这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出了名的秦城监狱。不少党的高级干部和无辜者被囚禁此处,饱受折磨。

后来幸存的原北京市公安局长后任中央调查部副部长的冯基平说:“我要是知道我建的这座监狱是关押我自己的话,我一定会把它建得更好一些。”他的话,不禁令人想起法国的路易皇帝修建巴士底狱,当他被关进巴士底狱,他曾经说过的话:“它修建的太完美了。”生活就是这么嘲弄人,同时逼人深省。

在“文革”前,秦城由公安机构管理,监狱管理者还比较注意政策,对犯人讲一些人道主义。1967年11月间,军队对秦城实行军管,原管理人员全部进了“学习班”,秦城便完全掌握在部队一些人手中。因为当时极左影响,新的管理人员不断无理折磨、污辱犯人。伙食也十分粗劣,多方克扣。对这一切,已有多名后来幸存者的回忆录介绍。但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在“四人帮”掌权时的监狱中,仍然有共产党人顽强的抗争。特别是军队作家李英儒,在这里创造了当代文学史的一个奇迹,在监狱中写出了两部长篇小说,《女游击队长》、《上一代人》,合计百万字。

李英儒监号7007号,即1970年关入的第7号犯人。他利用马克思《资本论》书页的白边,用牙膏制成笔,蘸着紫药水进行写作。令人惊异的是,李锐(原水电部副部长)也在秦城监狱,同样用紫药水进行写作,后来狱中诗作结集出版名《龙胆紫集》。本章对他们在“文革”时期秦城狱中的秘密写作活动加以详细介绍

1.三年隔离,“检查”等身

1969年的日历翻到了最后一页。这是一个寒冷而沉寂的日子,李英儒开始在关押中度过他的第三个元旦之夜。

就在这一天的下午,专案组命令李英儒赶写材料。写检查李英儒干了三年了,早已驾轻就熟,在掌灯的时候,他就交了卷。看管李英儒的人员,今天态度有明显好转,晚饭之后,主动吩咐他休息。电灯被熄灭了,李英儒躺下不禁心潮滚滚,无法入睡。

“文革”开始18个月之后,李英儒即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江青下令隔离审查,随后被关押,失去了与外界的任何联系。在他身边围上了很多“专案组”,有军队专案组,有奉江青之命的中央二办专案组,有地方文艺团体联合组成的专案组。大会“煮”,中会批,小会斗,不分日夜,轮番审讯。

首先打头阵的是部队的专案组,起初他们对李英儒还算文明,把他押进一间会议室里,主持人坐在圈椅上,跷起二郎腿,斯文地拿出一本书:“这是你写的吧!”李英儒从封面上看清是自己写的《野火春风斗古城》,点头称是。“那好,你从头交代吧。这本书的主人公就是你自己。抗战期间,你动摇妥协,进入保定城,后来你--就是主人公被捕入狱……咱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来,先说说你是怎样进入保定城的吧!”

李英儒向他们解释:小说主人公不是他,小说虽然有自己生活的体验,但是经过艺术加工和改造。对方不容他否认,文明面具立即撕下,由“文”改“武”,众人推搡叫骂,冲他狂呼了整整两个小时。其间,李英儒听出有人居然骂他“汉奸”。批完不许回去吃饭,说是先在原则上承认下来才能回去。李英儒眼黑头晕嗓子眼里一团火,滴水难吞,有饭也咽不下去。人稍稍清醒,便要求找一位骨干分子,请他启发启发。

此人到后,李英儒向他说明,自己确系受党委派,才去保定内线工作,委派人就是后来的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同志。那人听完激怒了:“我们认为你不是组织派遣的,你是先和敌人通了气,由敌方接你进入保定城;后来你想和抗日方面联系,敌人得知把你逮捕了,你又叛了党。”李英儒苦苦说明:“我从未被俘被捕过。”那人摇着头说:“白纸黑字,有你写的书为证,铁证如山。”并告诉李英儒说:“你不要再抵赖了,你的同案金环银环也正在被审查哩!”

这真使李英儒哭笑不得,如果说利用写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那么把小说人物被捕的情节扣到作者的头上,也是一个不小的发明。

在“被俘”这一个问题上,李英儒长久过不了关,后来专案组负责人,私下对他讲:“你别绕开走,必须先承认下来,然后等待组织裁定。”并让他向XX学习。XX是李英儒同一部队创作组的另一位同志,也是因写了一本小说挨批,怎么检查也过不了关,一直说他的检查上纲不够。后来这位同志在大会上公开承认:他的这本书写在台湾国民党号召反攻大陆之时,他写这本小说的目的,就是为了配合台湾国民党反攻大陆……李英儒吸取经验,在另一次会上,把自己也大大骂了一顿,但仍坚持个人历史上没有被俘被捕的事实。当李英儒在一次小会上,为写这本小说伤心而号啕大哭的时候,有的专案组员在下面小声说:“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开始触动了他的一点灵魂。”

在以后三年中,对李英儒多次抄家。大大小小的斗争会,累计起来有上千次,一天开几遍,任谁高兴或不高兴,都可以拿他出气或开心。写检查是家常便饭,随便一个鸡毛蒜皮的事,都要写检查。检查材料页数之多,实在惊人。古人讲创作等身,李英儒在“文化大革命”中,所写的检查材料摞起来,差不多也等身了。斗争他的人卖弄说:“坦率地告诉你,我们每天都把你的情况向她汇报。她是谁你清楚,她的权力有多大,你也清楚。”隔了些时候这几个人又把他叫去,很严肃地传达了她的话:“老实交代,给你个出路;否则,绝不客气!”这里的“她”,就是执掌生杀大权的江青。

2.夜入秦城

1969年的最后一天,夜深了,忽听得开电门的响声。室内一亮,进来几个穿警服的警察。李英儒一惊,警察问了姓名,即命他快穿上衣服,跟他们走。

“到哪里去?”

“不许问!”

李英儒要收拾书籍衣物,被命令不许,后又说可带一床压风棉被。李英儒把心一横:不带!什么都不带!凡是人能生存的地方,我都能够活下去!跟他们走!

左右两个警察上前夹住李英儒,被架出门上了警车。坐在前面的警察回头盯住他说:“汽车要穿行北京市。不许你说话,更不准喊叫!”说完车内灭了灯,向市区西北方驶去。

经过长时间的奔驰,不知过了多久,穿过一片古树林,警车停在依山而建的一座建筑的围墙外。在车内等了一段时间,李英儒被拉进一间室内,经过登记,又重新搜查身上所带的东西。衣兜里的纸烟和几个苹果被扣留,钢笔手表等被全部没收。然后被人领着走进一条长长的深巷,越走越深,真感到是从阳世间朝阴间深处走似的,行行复行行,最后在夜色中眼前出现一幢两层楼房,几排狭小的窗棂,黑森森的像一座蹲伏的怪兽。

这里就是秦城高级监狱,时间正是子夜时分。

李英儒被带进楼内,先穿过一道大铁门,又跨长廊,来到了一间囚室,李英儒瞥见门口挂着的牌号:7007。只听咯噔一声巨响,铁栏门狰然洞开。没容他抬脚迈步,身后有人用力一推,他便踉跄扑进去了,紧跟着铁栏门锁闭。

这是一间单人用房,面积10平米。四壁陡起,室内一切器物都用铁包裹着。门是铁门,窗是铁窗,窗上玻璃是不透明的,不能见天色,更有铁条加护在外。连室内的监灯都被铁丝圈系着。墙角有个磁马桶,靠窗下是一张离地一尺的木板床。“这是一口活棺材”,李英儒惊愕的想,“我在这里与死人有什么不同?”屈辱、悲哀、愤怒一起涌上心头。

铁门上端的小门忽然打开了。从两巴掌大的小方孔,有声音透进来:“从现在起,你已变成犯人,要长期坐牢了。”

“不许说话,更不许喊叫。”

“白天可以坐在床头,但不许躺下。”

“夜间睡觉,要脸朝外;我每次拉亮灯,你必须表示回答……”

“现在距天亮还有三小时,你可以睡一会儿啦。”

李英儒的头嗡地胀大了,“犯人”、“长期坐牢”几句话在他身体里爆炸,把他撕裂开来。

“我犯了什么罪?为什么把我关在这口水泥棺材里?”“江青你为什么要这么折磨我?”一股血流猛窜上来,李英儒感到自己不能在世上活了,他想:“死吧!可杀不可辱!自己到了这个地步还活个什么劲儿?死吧!死之后,让家断绝了对我的牵挂,也是件好事哩。”

牢卒的眼睛又一次在方孔中出现,催促他马上卧下。李英儒坐到低矮的铺床上,发现是张光板,只有条棉被--说准确点是一条短尺寸的被套,装了四个大棉球。一个吃奶婴儿也无法用的枕头,只有供中医诊脉用的手腕垫大小。可是,在准备去死的人眼里,这些也不算什么了。在严寒的冬夜,死寂的黑暗里,李英儒把两腿伸进棉大衣衣袖里(幸亏他还穿了一件棉大衣),不脱衣服,用大衣裹住下身,上面盖了那件“棉球”压风。

就这样,李英儒一连两夜没合眼,思考:生还是死?死该怎么死?

这里只有四面墙壁,连上吊绳也找不到,刮胡刀片、腰带都被没收。触电,电门装在牢房门外,被看守掌握。思考良久,唯一可行的是用头去撞瓷马桶,室内倘有往前冲的室间,可是马桶太低,极难用准力气,如不能一撞而亡,徒使大脑失灵,生不生死不死更受罪。他前思后想,发现死对他也不是件容易事。

在极端的思想痛苦中,他也想到了抗争,他问自己:难道我就这么结果了自己?冀中五一大“扫荡”,你不是领着同志,带着几千群众突围了吗?天津廓房洼地,敌人几挺轻重机枪向你扫射,不也连滚200米脱生了吗?为了送情报,逼得走投无路,你不也一咬牙冲进炮楼叫伪军开门,让他们为你放了吊桥吗?当时有一丝犹豫怕死,也闯不出来。现在是非常情况,首先需要镇定,稳定情绪,冷静判断。

李英儒努力冷静下来,集中思考:难道我就斗不过那个江青?就为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送到“中央文革小组”文艺组那一包封着的江青30年代资料、照片,尽管李英儒向她发誓并未拆看,可是江青还是不肯将李英儒(当时任文艺组副组长)及金敬迈(组长)和组内她认为有关的人(王道明、矫玉山、张根城、陆公达等)放过,一并关押,从此多人下落不明。说自己写反动小说搞反党组织,联合国民党反攻大陆是幌子,大部分原因是那包照片。

李英儒不禁想到,“如果我自杀,正中了江青的心思。她巴不得我们都死绝!”李英儒明白,没有江青发话,他是出不去的。可是江青哪天才能天良发现呢?答案也是明显的,除非自己死在江青的后面。要坐穿牢底,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韧性的战斗!

经两天两夜,分分秒秒的激烈思想斗争,一个结又一个结,被他打开了。他太疲倦了,在狰狞的铁栏中,寒冷的铁窗下,人蜷曲在“棉球”里睡着了。

3.绕地球跑一圈

在无法预计的长时间中坐牢,这种度日如年的日月,光有决心和愿望是远远不够的,须要拿出惊人的毅力和韧性精神,否则想长期坚持是不可能的。

首先要过的是生活关。户外北风呼啸,仅有一件棉大衣和“棉球”极难熬过冬夜。黑屋终日缺少光明。更可怕的是,三顿吃不饱饭。早晨窝窝头,中午晚上还是窝窝头。不知从哪里弄来的陈玉米面,粗糙不说,还带砂子。白菜菠菜连根吃,黄烂菜叶还在其中,往往菜中夹杂着蚊蝇蛆虫。看了之后实在难以下咽。狱方是把粗劣伙食当做一种惩罚。每月8元的伙食,一要养活炊事员,二则车马损耗费要从中扣除,三是办伙食的人从这样可怜的低标准里还搞出一笔节余。

没过多久,李英儒的身体就变得异常消瘦,心脏病加上咯血,吐得水泥地上满是血痰,眼看是活不下去了。为了争取生存,与江青比谁能活过谁,他开始锻炼身体。先是在囚室里冲拳。开始只冲20次左右便气喘,后来日渐增到百拳、五百拳、千拳、三千拳,冲完拳浑身是汗。为了全身运动,又改成跑步。囚室回旋小,每跑一圈不到5米。李英儒估算步子,每750步算一华里。由每天跑8至15华里,增至后来每天跑30华里,达不到指标不休止。冬天跑得浑身汗,脱下棉裤穿单裤跑。夏天,穿裤衩打赤脚在水泥地上跑。跑啊跑啊,一连跑了三个春夏秋冬。

李英儒跑步还有个意念,把囚室当成活坟墓,人离心向外跑,每跑一天,距离远一段。还用顺口溜把自己和江青做对比,脚下跑着,口中念念有词:

早吞参汤晚油腻,消化不良得便秘;

上下卧车要人搀,走不十步就喘气。(指江青)

单衣薄被度风寒,玉米窝头赛蜜甜;

一跑万米小事端,决心冲过火焰山。(指自己)

跑步增强了体质,李英儒的身体状态有了转变,一不失眠,二不头晕,咯血也停止了。饭量也大增,每天至少吃一斤粮。他心想,我是1911年生人,江青是1915年生人,我59岁,她55岁,仅比我小4岁,我不信活不过她。为了改变自己一直比较低闷、压抑的情绪,他便开始写诗自我教育,坐牢不长时间,就写了上百首诗,例如:

身存囚室八平米,眼睛遥望九重天。

心事浩茫连宇宙,思想悠悠五千年。

当时,还创作了《周仓斩女妖》等三个小戏,专供自己用河北梆子调来演唱。例如:“南园林春草青青,我的心头没春色;北山坡野花开,我的心花它不开。”仍然不免有些悲词、悲腔。

经多次向狱方提出,狱方允许他读马恩著作。他便每天啃读十万字。只是长期单牢生活,精神上异常孤独,渐渐一股写作欲望又浮了上来。在被批斗时,他曾痛悔自己写了那本“斗古城”,恨不能出了“隔离室”就老老实实回乡务农,了此残生。可是积习不改,过去的战斗生活和人物原型在头脑中不时浮现,有四五部长篇小说的构思一夜一夜浮动。在长期单人关押中,头脑空白,精神上容易胡思乱想,很容易最后发疯,或精神分裂。在夜里,李英儒听到走廊另一头囚室中,一个青年犯人歇斯底里的狂叫声。为了使自己在长期单独关禁中大脑正常,就必须进行头脑的运动锻炼。而做到这一点,莫过于从事写作。在读马列著作、毛选中,他的写作热情更炽热了。但是,怎么才能在狱中写作呢?

就在这时,狱方通知,可以考虑让家人来看望他。李英儒心中十分兴奋,自从他被从红山口隔离处迁移后,就失去了与亲人的联系。要说自己想见家人,还不如说让亲人看到自己还活着。苦苦等待了半个月,李英儒终于与家人会面了。

4.狱中会见

狱中的会面是在狱方多人监视下进行的。妻子张淑文一见李英儒被折磨得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心痛的泪如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四个孩子也都泪水汪汪。双方都开始抢着说话,李英儒讲一点狱中情况,家人介绍一点外边情况。

张淑文告诉李英儒这次会面,是几经周折,10次上书中央领导才得到的。每次上书由母亲和小女儿小龙起草,把下乡插队的哥哥、姐姐找来,把在大窑上烧砖的小哥家平找来。一家人环坐灯下,逐字逐句修改。力求上书能给任何领导看后产生这样的印象:这一家人,虽遭冤狱,全家投身革命,绝无怨言。一家人要说的话才开了个头,便被宣告终结。不知不觉一个小时的时间已过去了。

同类推荐
  • 玻璃城堡

    玻璃城堡

    泰坦尼克号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船沉了。寂寞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花是寂寞花,芬芳却是热烈的,初恋之殇,热恋之变,婚姻鸟散,红杏逸墙,哦,爱是一条长长的河,漾起了多少清凄美动人的漩涡,孤独是岛,寂寞是花,美丽的永远是故事。婚姻这座玻璃城堡,无疑是容易破碎的,但它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为了破碎。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1)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在叙述中,说者先要被说,然后才能说。主要靠主体意识回向自身才能出现。《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由赵毅衡所著,本书介绍了叙述行为、叙述主体、叙述层次、叙述时间、叙述方位、叙述中的语言行为、情节、叙述形式的意义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供读者阅读学习。
  •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是古典诗词精品丛书之一,宋诗作者约有七千余人,今存作品约二十余万首,无论作者与作品都是唐诗的四倍,这是我国一宗巨大的文学遗产。目前关于宋诗的选本已有数种。兹编是从《宋诗钞》、《宋诗纪事》及诸家诗集中精选的。本编收录最有宋人特色、清新自然和意境深远的诗篇,亦未忽略传统的名作和流播于民间的佳什。愿此编能体现宋诗的基本风貌和我们时代的审美理想,愿读者从中领略到颇具近代意识的诗情画意,从而获得优雅的古典艺术感受并深深地喜爱它们。
  • 国家日记

    国家日记

    本书包括《重犯押向西部》、《中国反恐怖揭秘》、《共和国告急》、《中国第一农民市场》四个故事。
热门推荐
  • 天才儿子笨妈眯

    天才儿子笨妈眯

    简介:她是小说家,因为一本书跑到饭店里去当服务生。他是全世界名榜上最有潜力的年轻总裁,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大少爷。一个平凡的作家和一个捧在手心里怕摔坏的大少爷。他们之间会放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简介1:什么,要我去写服务生的生活圈,有没有搞错哦!从来都没有写过这一方面的书,一下子,叫我从何而写,什么,是不是我听错了,叫我去饭店里学习,只给我半年的时间来写,不会对我那么残忍吧!不会那么倒霉吧!我只不过来是来学习当服务生的,为什么当着当着就当到别人床上去了呢!赶紧把衣服穿起来,从他脖子上取下一条项链,赶紧的往门外跑。该死的女人,昨天既然敢给我下药,习惯性的摸了摸脖子,没有摸到经常摸到的东西,着急的把整个房间都给找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母亲留给我的‘山’字型的项链,想起昨天晚上那名女子,会不会是她拿走的,眯着眼睛紧紧的握着双拳,在心里狠狠的发誓,不要让我找到你,要不然我会叫你生不如死。简介2:在某个小区的住户门口,站着二个人,一个人手上拿着一束玫瑰花,一个手上抱着一位五岁的宝宝,正站在门口练口才。“我不喜欢你,我也不要你做我的爸爸。”某宝宝窝在某女的怀里,怒瞪对着正抱着一束玫瑰的某男子道;“你不喜欢我没事,只要你妈妈喜欢就可以了。”无视某宝宝怒气瞪过来的眼神,深情的看着正一脸呆样的女子道;“我不喜欢你,我妈妈就会不喜欢你。”某宝宝把某女抱的更紧,好像那是他的所有物一样,只要一放松就会成为别人的了。“你不喜欢我,可是你妈妈喜欢我啊!要是你耽搁你妈妈的幸福,我想你也不会开心,对不对。”某男子得意的看了一眼某宝宝。“反正我不喜欢你,我也不会让妈妈嫁给你的。”某宝宝气的从某女身上滑下来,跑进房间里去。“哈哈哈。”某男子看着一脸生气的宝宝跑到房间里去,高兴地大笑了出来。简介3:在某个超市里面,有一对父子正在那里对峙。“喂,你的脸怎么那么臭啊!是不是别人惹你生气了。”某个宝宝对着铁青着脸的男子道;“你到底有多大了。”铁青着脸的男子冷声的对着某宝宝道;“你好凶,我不告诉你,我要周叔叔,啊呜呜。”某宝宝闭着眼睛对着正在变黑脸男子哭道;“谁是周叔叔,你妈妈是谁。”“我就不告诉你,周叔叔对我可好了,不会对我凶,还会给我糖吃,不过,他很快就会变成我的爸爸了。”某宝宝眼里都是泪水的看着那名跟他长的一模一样的男子道;
  • 都市龙极高手

    都市龙极高手

    一个夜晚,没有月光,伸手不见五指。有光,是刀光,有影,是剑影,有人,是站着的活人,还有躺在地上的死人。最当中的十几个黑衣人,正手持锋利的武器,向着一老者劈了过来!风起,云动,那个老者就站着,一动也没有动。不,他还是动了,但看不清他的影。嗤嗤嗤嗤……无数道破空之声响起!一阵的剑影之后,紧接着便是无数声闷哼,地上也只留下了十几具死尸,地上鲜血横流,腥气冲天。
  • 凌家千金

    凌家千金

    喜欢占小便宜的婶婶,家长里短,看似糊涂实则精明的母亲,以及聪明却运气不大好的老爹跟小气贪财的伯伯,鸡毛蒜皮,生不出儿子的舅妈和不想娶妾的舅舅,看这一家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奔小康。相公,这是一个穿越女平凡的乡村生活纪事。看起来偏心却公正的奶奶,那是什么东西,可以吃吗?
  • 听雨南窗

    听雨南窗

    本书是宗孝祖的第一部诗词集,收录了他创作的格律诗词300首,90%是他近几年写的新作。这些诗词或气象宏阔、境界深远;或自然清新,流丽洒脱;或婉转缠绵,细腻深挚,有清水芙蓉的明净利落;大量作品以理性的关照,烛照细致入微的情感世界,凝聚了灵动多姿的生活瞬间。
  • 宁负天下不负卿

    宁负天下不负卿

    她,让皇帝倾心,让权倾朝野的王爷动情。她,却被二人无情推入权利纷争的漩涡,直至死亡的边缘。他说:“你跑到天涯海角,也一样要做朕的女人!”她,究竟是皇兄的宠妃,还是出塞的和亲公主?她,甘愿隐姓埋名只为做他府中一名不起眼的小妾,在他与别人的洞房花烛夜含笑远望遥不可及的鲜红喜字……他却说:“你只不过是本王的掌上玩物!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当事过境迁一切已成定局,长夜里又是谁的眼泪湿润了冰冷的长剑,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否能不负前世那三千回眸,那一眼惊鸿又是否缘定三生……
  • 农女的田园生活

    农女的田园生活

    本文绝对一对一结局,亲们可以放心跳入坑。一个现代农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穿越到了古代。看她如何在古代闯出一片天,名扬皇甫帝国,还惹出了朵朵桃花。片段一“菱儿,你知道么?我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比端木先认识了。”某男拥着某女,一脸的庆幸。片段二“菱儿,就因为我晚了一步,所以就没有机会了么?如果真是这样,那我祝福你。”白衣飘飘的男子满脸的悲戚。片段三“在你心里,我永远都是小孩,只懂的玩,永远都是不成熟的,就因为我晚出生了几年是么?”曾经的小正太已经成了翩翩公子。…………本文男主腹黑、面瘫,但绝对专情,女主思维跳脱,有时有点小迷糊,但绝对可爱。喜欢温馨,细腻的亲可以收藏了。无大虐,有的邻里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女主的发家致富史。新文链接:大家去凑个人气,不定期会有奖励哦!多谢支持!
  • 狼王梦

    狼王梦

    《狼王梦》实质上是一个梦想追寻的故事。作品以日曲卡雪山山麓为背景,讲述了为实现狼子当上狼王的梦想,母狼紫岚忍痛割爱,不惜以牺牲母爱的代价来训练狼子的成长。不幸的是,狼子们却在残酷的狼群竞争中先后死于非命。最后,为着狼王梦想的延续,为保护刚出生的狼孙,绝望中的紫岚在与老雕的搏斗中孤独地死去。《狼王梦》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最令人震撼的代表作,是让无数人动容的动物小说经典。而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小说更具吸引力,是因为它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虚伪的表象,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