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800000032

第32章 爱情文学与性文学(2)

每夜我怎么想

如果你是树

我就是土壤

想这样提醒你

然而我不敢

这里面包含着两个人心与心的沟通,心与心的相互赞美。在现实的重压下,他们共同憧憬遥远的明天,并且品味着“细雨霏霏”的现在。

在严峻的生活中,理想的恋人是坚定的,不乏成熟、老练,却又不失活泼,纯真。这是一个美妙而又复杂的女孩形象。

我习惯了你在黑暗中为我点烟

火光摇晃,你总是悄悄地问

猜猜看,我烫伤了什么

……

--《习惯》北岛

在十字路口

你说:别分开,永远

一道道雪亮的车灯

从我们中间穿过

--《你说》北岛

这些画面、镜头,包含着幽郁之美。这是“文革”一代青年人对爱情生活特有的体验。

性文学与性意识的萌动:《曼娜回忆录》、《少女的心》

“文革”中手抄本《曼娜回忆录》、《少女的心》究竟属于黄色读物,还是属于文学范畴,也许还需要争论一番。关于性文学,至今仍是个很敏感的问题。

关于性爱作品如《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北回归线》在英美曾被长期查禁,美国20世纪30年代电影审查还不许存在男女长吻或男士坐在女士床上的镜头。到了60年代电影分级制度建立以来,社会对性爱作品更加宽容,同时性爱作品也变得肆无忌惮,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和抗议。性爱作品的尺度不易把握。在这里,要搞清的不是“文革”中的这些手抄本是否黄色,而是要分辨出它们是否是文学。

《曼娜回忆录》大约万字左右(也许还有更长的版本),女性第一人称。主人公是个女学生,文中所述三个男人与她的性生活,但不像《金瓶梅》那么露骨描写。与《少女的心》相比,此书更侧重讲述男女密切接触过程中种种情感的反映、变化。无法判定此书是小说,还是真实回忆。

《少女的心》全文约五六千字,近似一篇放大的日记,文字不长。以第一人称“我”和表哥谈恋爱的过程为主要内容。先是与表哥认识,然后进入热恋,过程交代比较简单。文字集中在对“性事”的描写上,写感情交流却很少。由相识,定下恋爱关系,两人肉体接触由远而近。总共三次接触:先是抚摸性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是更进一步。最后是平和地分手,没有交代分手的原因。也许作者认为没有必要交代。应该说,《少女的心》是疏忽感情,专门集中笔墨写性事的一篇“作品”。主要讲述了少女的性经历。作者用她学到的有限的艺术语汇来讲述她的性恐怖和性经历之后的欣喜,其笔调是夸耀的、张扬的。

《曼娜回忆录》、《少女的心》有一个共同特点:第一人称,她们自视为“秘密报告”。是曾经无畏地接触和深入“恐怖”领域的“先驱者”的报告,她们已登上了“新大陆”,然后宣布自己是“发现”者。这在性文化极端贫乏、几乎等于零的年代,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今天看来就显得幼稚浅薄。

这两个手抄本之所以在青年中有市场,是因为青年们想通过它来了解性知识、生理知识。

在“文革”中,几乎每一个知青都有一个小本子,上面抄满了各种“黄书”中摘出的格言、警句,关于男女的秘密知识当然也在他们搜罗的范围中。但性知识的空白,是不易弥补的,社会,包括师长、父母都讳言“性”存在。青年男女深入这一禁区需要十足的勇气。《曼娜回忆录》和《少女的心》的作者,这两个“叛逆”女性,深入禁区,并且“满载”而归,将它们呈现给青年们。从这一角度来理解,这些文字,或许还确实具有一点“文学因素”。因为,它们反映了一种精神现象,它们把正常社会人皆有之的性事,涂上了一层“文学”色彩。

《少女的心》中的少女,在被其表哥引诱之后,像描述一个未知世界一样,描述了性事的美妙。这种“觉醒”和“发现”具有典型社会意义和“文化”意味。

据一些报刊载文说,有不少少女、少男在读了《少女的心》之后“犯了错误”,或是“失了身”,甚至完全“堕落”了。《少女的心》、《曼娜回忆录》的作者,在“文革”那个禁欲主义的时代,公开的毫不隐晦的发出了她们对性的召唤。《曼娜回忆录》尽管倾诉了更多的苦涩,但她仍自视为进入了一个“神秘世界”。在“文革”后出版的《北京人》(大型报告)中,曾有一位女性自述,读《少女的心》后,被其迷惑,尝试了性事后,完全没有书中所说的那么神乎其神,非常失望。《少女的心》对性事的夸耀,的确包含有某种文化心理。

大概只有在“文化大革命”这样禁欲主义的年代,才能产生出这种奇特的文学现象。14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卜伽丘的《十日谈》,产生于封建中世纪向资本主义近代过渡的最初阶段。《十日谈》在1497年曾作为“淫书”,扔在罗伦斯广场上,付之一炬,几乎绝版。(在“文革”中,《十日谈》也成为专政对象。)如今,《十日谈》作为文艺复兴巨著已有定评。这里,不是要将《少女的心》、《曼娜回忆录》比附《十日谈》,而是说明它们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有某些可以令人联想的与历史的内在联系。

旧小说的浮起:《塔里的女人》

1968年(一说1970年),社会上开始传抄小说《塔里的女人》,该书是上海抗战孤岛时期无名氏的作品,这部小说一直流传到“文革”结束。

小说开头的第一句:

“当我看了《北极》风情画,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人只顾自己,哪怕是给予他人同情的一瞥……”

作者用门德尔松的曲子作为通篇小说的节奏、旋律,运用“优美”文字,试图与曲调旋律相吻合,并表达出一种忧郁的美。小说中说:“忧郁的曲子是美的,忧郁的人生也是美的。人生最美的时候,就是在他忧郁的时候。”

小说叙述,一个心情忧郁的音乐教师、小提琴家,与一个女孩子缠绵的感情。起初,男方试图回避女孩子的接近,两人若即若离,当女孩子提出结婚,作者才揭破--男方已婚,纯真的女孩子受到很大刺激,加上女孩子家庭极力地反对,女孩子与小提琴家分了手。她把自己封闭起来,与世隔绝,最后进入了修道院。小说结尾,若干年后小提琴家带着忏悔之心去修道院看望这个女孩子。女孩子走出来,怀中抱着一只猫,女孩子对小提琴家的忏悔表示淡然,已经遗忘,“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小提琴家无限惆怅。一切都已经虚无,连道歉也是虚无的。

《塔里的女人》所指的塔,是“艺术之塔”、“精神之塔”和“孤独之塔”。女孩子把自己封闭在“精神之塔”中。

小说全文约有三四万字,文字注重人内心纯精神之爱的描写,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冲突笼罩在心灵感应、诗情画意的纱幕之下。

在“文革”中,除了《牛田洋》、《虹南作战史》、《金光大道》之外,什么也读不到,当18-20岁的青年男女(特别是女青年),看到了这本手抄小说,感到耳目一新。东北建设兵团14团一些女青年曾联合抄录,订成一本。有些女知青至今还能背诵出《塔里的女人》的片断。此书在北京、南京以致北大荒,“疯魔”了许多女青年。

《塔里的女人》在传抄过程中,曾出现过不同版本和异名。小说由文字变成口头文学,在许多知青点及社会各层、部队、干校、工厂流传,后又由人将口头故事再翻成文字,结果,不同版本相距甚远。《塔里的女人》在南京改名为《塔里“木人”》,在西安改名《塔姬》。

现将《塔姬》内容简述如下:

有一中统特务头子的女儿--社会上有名的交际花,她发现在社交场合,当众人追求、奉迎她的时候,有一青年却表现孤傲,敬而远之,这反而引起了她的注意。此青年是一位化学家,能拉一手悦耳的小提琴。不久,两人陷入热恋之中。但是,女方的父亲反对她的选择,将她许给一位年轻英俊又前程远大的军官。女儿迫于父命出嫁后,因为夫妻感情不和,导致最终离异。若干年后,化学家经历了一番沧桑之后,在大西北偏僻的地方,发现一座高塔,塔中住着一个枯槁、沉默的女人,原来就是他旧日的情人。她对化学家讲:“你来得太迟了”。

《塔里的女人》的流传,可以解释为出于逆反心理,或是对爱情文学的饥渴以及猎奇心理。《塔里的女人》是30年代的言情小说,在“文革”最最革命的时期,竟然会如此风行--焚书的结果,使旧言情小说以手抄方式流传开来,这一结果不能不令人深思。

同类推荐
  •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这个世间,无论是否亲人,有爱,便不会寂寞。谢谢命运赐我们不相尽同的忧喜哀乐,谢谢于千万年间千万人间千万种相遇之间的这一场遇见……书中融合了爱情、亲情、友情等,对当下都市女白领们的小资情调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知己般倾听她们的心声,闺密般大慰这批女人的情愁之苦。这些情感和执着,如静静的花溪潺潺,温润着我们在劳碌生活中日益冷漠的心,亦如花香洇染,如片云微度,走过成长的迷茫,有一种感动和感悟悄悄落在心间,分明清晰。
  • 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欧阳自远,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刻苦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国科学的尖端,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追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探月的梦想是如何走进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又肩负着祖国怎样的飞天梦。欧阳先生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期待中国探月的成功,但更期待国人真正了解“月亮文化”,感受到月亮后面的人文情怀。通过欧阳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历程的发展与变迁,更能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为梦想执着一生的高尚情怀。
  •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文学——社会思潮的风向标。“文革”十年,文艺界一片萧杀。但是在地表的高压和萧杀下,却生发和涌动着激情澎湃的思想岩浆。包括红卫兵文艺、新诗歌运动、知情歌曲、知青文学、手抄本、民间口头文学等,在城市的街道上,在农村的谷场上,甚至是干校和监狱里,到处都有地下文学的声音。本书对“文革”十年的地下文学进行全面的梳理,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动乱年月的民间文学思潮。
  • 打开另一扇窗户

    打开另一扇窗户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热门推荐
  • 大牌助理:豪门老公不靠谱

    大牌助理:豪门老公不靠谱

    以廉价的租金住进了豪华的公寓,她本以为是拣到了大便宜,却不想是误入狼窝。神秘的帅气包租公,腹黑又毒舌。阴差阳差的一次,她留下几个月的房租欠条带着腹中的宝宝落荒而逃。六年之后再次相遇,他化身帝国集团大BOSS,却伪装成她的跟班小助理,养狼为患,步步为营,她却终究逃不出他的魔掌。欠了六年的租金,连本带利,他要的可不是那么一点点。
  • 冷情总裁叛逆妻

    冷情总裁叛逆妻

    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她倾尽半生,本以为是救赎却跌进一个报复的陷阱。丈夫外遇不断,小三、小四接连挑衅。不是意外的意外流产、车祸接踵而至她该何去何从。褚一航说:澜儿回来吧!她说:我虽不是良驹,也厌恶吃回头草!更何况我欠他的是一条命。汪承瑾说:离婚?想都别想!这辈子就算是死你都得是汪太太。她说:好吧!那我如你所愿好了!阴谋,报复,身世不明的孩子……当一切尘埃落尽,谁才是她的良人?本文一女多男,有宠有虐,结局HE。
  • 靖佳皇后

    靖佳皇后

    为了拯救战乱中的姐妹,她屈辱的委身给了敌国的皇帝,也为了可怜的姐妹们,她成了他的妃子。她以为自己不会爱上他,但在金殿之上,坐在他的身边,看着一地向他和她参拜的,他宠幸过的美人时。她竟有些不舒服,“怎么这么多……真是种猪!”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是朱增泉将军的军旅诗,共分五个部分,是作者在自己漫长军旅生涯中的感悟和思考。因为将军特殊的身份,他的军旅诗也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直面战争、呼唤和平、赞美生命、书写英雄。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人类逃避不了的话题,和平更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目标。而作为将军的作者,对战争与和平更是有着不同常人的思考。几十年的军人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沉重而深邃的人生思考,看着自己身边的生命一次次穿越死亡,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渴望显得尤为真诚与强烈。其中《猫耳洞奇想》是一组很独特的军旅诗,更是一个军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的思考与感悟,充满着血的浓烈与烫热。
  • 最牛法医NO.1:休了冷魅王爷

    最牛法医NO.1:休了冷魅王爷

    某男:“本王是中媚骨了。”某女:“扯淡,第一次是媚骨,第二次,第N次,还有这次你哪中媚骨了?”某男笑笑:“长效媚骨啊,时不时发作一次。”成亲一年,打打闹闹也还算恩爱,谁知竟是一场‘错把丑女当貂蝉’的大乌龙。真相揭穿,日日冷落,他却不愿撇清关系,OK,休书她来写,从此老死不相往来。时隔多年,喜迎第六春,却遭前夫横阻。看着血泊中的新郎官,女人瞬间炸毛:“晋王,你他丫已经毁掉我五桩婚了。”“怀着本王的孩子,你还想嫁给谁?”阴霾视线定格在那略凸起的小腹上。某女微愣三秒,一把掀起自己的衣服:“是肉,肉,我自己的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舞九天:邪王宠妻上天

    凤舞九天:邪王宠妻上天

    为守护宿命中的男子,自世外桃源,还是决绝地反击,她韬光养晦,淡然处事,只为求得一隅安宁之地,绽放光芒?,不幸沦为他人手中的棋子。她是否一如从前,她是巫山族的传人,是巫女经历无情伤害后,成为王妃。在这皇权至上、处处充斥着阴谋诡计的异世之中,却终是不得所愿。有着超凡的未卜先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