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俎代庖,一是出于无知,二是出于自负。中国历史上,出于无知者,有之,出于自负者,更是大有人在。
清朝时,和珅就是一个因自负而越俎代庖的典型。嘉庆即位时,已经37岁了,他吸取了曾祖康熙时期立而复废,废而复立的教训,小心翼翼地侍奉着太上皇,也就是自己父亲乾隆帝。乾隆在位时,和珅十分受宠。嘉庆虽然看不惯他飞扬跋扈、揽权专政的行为,但是他深知和珅是乾隆的心腹和耳目,时时都在注意和提防着自己,所以他不敢得罪和珅。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不让和珅在乾隆帝面前说自己的坏话,遇事总是得过且过,任和珅放纵行事。其实,嘉庆早已在心中谋划着如何除掉和珅。
和珅见嘉庆对自己言听计从,因此志得意满,权倾一时。满朝文武,无人敢与之抗衡,朝野上下,虽然有许多人对和珅颇为不满,但都敢怒不敢言,就连宫中的皇子皇孙们对和珅也是望而生畏。和珅见自己的地位已经巩固了,便目空一切,更加狂妄。他本是个伯爵,在爵位上并不显贵,于是,他便借勒保“生擒”起义军首领王三槐一事,请求乾隆帝给他晋爵。按说,当时嘉庆已经即位,这件事理应由嘉庆决定,但是他却绕过嘉庆帝,直接向太上皇乾隆帝邀功。这件事没经嘉庆帝通过就批准了,嘉庆帝虽然心有不满,但是为了长远打算,还是满足了他的欲望,在嘉庆二年八月初九晋封他为一等公爵。
第二年春天,嘉庆帝曾颁布谕旨,冬季要举行大阅典礼。可是和珅却怂恿乾隆帝下了一个相反的谕旨:“现在川东北教匪虽将次剿除完竣,但健锐营、火器营官兵尚未撤回,本年大阅著行停止。”嘉庆帝明知这是和珅的意图,但是却十分无奈,只好听从父命,取消了大阅典礼。嘉庆虽然心中不满,但是表面上对和珅却十分尊重。当有人在嘉庆身边反映和珅的种种不法行为时,嘉庆总是说:“朕方倚相公(即和珅)理四海事,汝等何可轻也。”其实,嘉庆早已知道和珅在自己身边安插了许多亲信,时刻窥伺自己的行为。于是,他表面上总是处处维护和珅。和珅真以为嘉庆帝是一个好捏的软柿子,却不知嘉庆这一招只是为了蒙蔽自己。
嘉庆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帝立即宣布了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并将和珅赐死。和珅自死才明白自己太过自负,小看了嘉庆帝,但一切已经晚了。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都要有自知之明,应该清楚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不要狂妄自大,自以为是。当你在彰显自己能力的同时,其实是在反衬他人的无能,这种行为势必会遭到他人的憎恨。官场之中,明哲保身是明智,争强好胜是鲁莽,做任何事情,都要拿捏好分寸,不要超越自己的职能范围。为官者应谨记,越俎代庖是官场中的大忌,千万不可触犯。
新官上任三把火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第十三》
【意译】仲弓做季氏的总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先给手下各部门管事的人做榜样,赦免他们的小过失,选拔贤良有德的人才任职。”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新官上任三把火一说。任何一个走马上任的新官,都会很认真地烧上“三把火”。有的确实烧掉了一些陈规陋习,使整个组织出现了焕然一新的面貌;有的却烧的不好不坏,不痛不痒,烧了半天,什么也没有烧掉;有的则不仅没有把坏的烧掉,反而把好的烧没了。
那么,这三把火究竟该不该烧呢?几千年的历史证明这三把火必须烧,而且还必须烧得漂亮。 烧这“三把火”归根结底是为了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告诉别人“我来了”,而且还是不好惹的!二是,让别人知道你是有能力的,而不是一个菜鸟,更不是靠关系安排进来的三脚猫!三是,让别人看见你的锐气,显示你的威能。这“三把火”烧是一定要烧的,但是能不能烧得漂亮那就另当别论了。
秦始皇吞并了六国,刚刚统一天下,就迫不及待地烧了三把火。他第一把火是首称皇帝,并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第二把火是对中国进行全面统一:书同文,度同制,车同轨,行同伦,并为抵抗匈奴,修筑长城,为发展农业兴修水利。这前两把火烧的还算顺利,也还算得民心,可是到了第三把火的时候,就已经走了样。秦始皇的第三把火是为了自己安逸而奢侈的生活而烧的,他大肆征调民夫,修筑骊山墓,大造阿房宫,又焚书坑儒,致使百姓哀声怨道,困苦不堪。整个秦朝也只区区存在了15年,就倒下了。
可见,这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不是那么好烧的。要想烧好这“三把火”,首先要确定“火”的方向。一般来说,一个方向是烧掉那些陈规陋习和冗余沉疴,如废除陋规、解决问题、调整人事等等。另一方向是照亮大街小巷和顺应百姓呼声,如建立新法、改善福利和条件等等。方向确定后,这三把火该烧在哪里就一清二楚了。如果方向没弄清,就一顿乱烧,不仅不利于树立自己的威信,反而会造成混乱状况。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后,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王莽改制。王莽改制实际上就是他上台后的“三把火”。汉末以来,政治腐败,朝廷奢华无度,再加上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使得百姓流离失所,人心浮动,政治危机也越来越严重。王莽当政后,为了获取民心,缓和社会矛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他的初衷是好的,可惜没有找对方向。他不切实际地废除了五铢钱,盲目推行各种新币制,结果导致市场上各种货币混杂,民间物价波动不稳,致使财政经济陷于瘫痪;他虽禁止买卖奴婢,但官僚地主暗中进行的买卖实际上从未停止,并且愈演愈烈,等等。他的措施方向不对,这三把火烧等于是乱烧,不仅没有改变当时的社会弊端,而且引发了更多混乱,最终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新官上任的“三把火”,除了要找对方向外,还要讲究方式方法。首先,在烧火之前,要先树立威信,这样才能保证措施的实施。比如商鞅在推行变法之前,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了一根三尺高的木头,并贴上告示:“只要有人能将这根木头从集市的南门搬到北门,就可获得十两黄金的奖赏。”百姓们都只是好奇地看热闹,并没人相信,于是商鞅就将赏金提到了五十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个人壮着胆子将木头从南门搬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给他了五十两黄金。众人终于相信商鞅是来真的,没有和大家开玩笑。接着,商鞅就下令变法,新法很快便在全国推行开来。这就是商鞅的精明之处,先树立威信,再实行变法,便能水到渠成。
在烧火的过程中,要用实火,而不要用虚火。一个人,是否是要干出一番事业的好官,在上任之出烧那三把火的时候,就会显示出来。一个真心想改变现状的领导,会采取一些实际可行的措施,并且在执行的时候会不遗余力;相反,一个只想造点声势的领导,只会做些形式上的改革,并且在执行的时候还会走样打折。
在小布什当政之前,美国的德克萨斯州政府十分不成样子,无论将哪一方面作为衡量政府的标准,德克萨斯州的政绩都很糟糕。服务范围方面、人均收入方面、卫生与医疗方面、教育方面、公共福利方面、公路建设方面每一项都在五十州排名的后面。小布什在上任德克萨斯州的州长之初,并没有像以往的州长那样规划出全年的政治政策及费用的蓝图,而是发布了一份3页纸长正反两面都写满了的预算政策信息。这使德克萨斯州的人们意识到,这个新上任的州长是与众不同的,他将给德克萨斯州带来全新的改变。果然,小布什不是一个只会说得天花乱坠的演说家,而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他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德克萨斯州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对于那些听惯了空头支票的美国选民来说,无疑更具吸引力。所以他一宣布参加总统竞选,便气势如虹,支持者众多,并最终坐上了美国总统一席。尽管后来,人们对小布什的议论有好有坏,但是对于德克萨斯州人来说,他都是一个伟大的革新家。
不过,在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也不一定都能烧得顺利。有些刁钻的下属可能会拿些棘手的问题来考验你,因此,什么问题该碰,什么问题该慢点碰,要事先考虑清楚。当然,在决定是否要碰触一些棘手问题的时候,应该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并进行具体而详细地分析后,再做决定,不可鲁莽行事,也不可太过懦弱。有些时候要隐藏自己的锋芒,而有些时候则必须将其暴露出来。要守中带攻,攻中有守,这样下属就知道你不是好惹的,便不敢造次了,以后管理起来,也就更加得心应手。此外,那三把火也要把握好火候,该用武火的时候用武火,该用文火的时候用文火。当然,无论怎样一上台,千万不可触碰上级以及绝大多数人最直接的利益,否则你这个新官也就当不长久了。但是对于一些弊病,也决不能手软,否则在新上任的阶段没有解决,待时间久了,被人情关系等束缚的时候,就更难以铲除了。
谨言慎行官场护身符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阕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第二》
【意译】孔子的学生子张向孔子学习求官得禄的方法。孔子说:“要多听别人说话,对于有疑虑的地方先予以保留,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要多看,对于有怀疑的地方,暂时放在一旁,不做主观推测,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做,这样就可以少做后悔的事。说话少犯错,做事少后悔,这样官爵俸禄自然就在其中了。”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意译】孔子说:“可以和这个人讲话,但是你没去跟他讲,你就错过了这个人才。不可以和这个人说话,而你却非要跟他说,你就说错了话。聪明的人既不会错过人才,也不会说错话。”
过去,孔子提倡“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也就是说当政治清明的时候,应正直地说话,正直地做人;当政治昏庸时,则要正直地做人,谨慎地说话,以免祸从口出。在今天看来,这句话应改成:居官场,谨言慎行。官场之中,各种利益纠葛,各种关系缠绕,十分复杂。因此,为官者,若想在官场中平平安安,就应该十分谨慎自己的言行,以免被别人抓住小辫子,被人利用,遭人陷害。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不乏有这样的冤死者。如南宋时期的岳飞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对于他的死,千百年来,人们一直都在为他喊冤。其实换一个角度想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岳飞的死其实与他自己的出言不逊也有很大的关系。
岳飞出生在一个动乱的时代,他要北伐攻打金军,这是无可厚非的爱国表现,所以岳飞的人品行为可以说是危言危行。可是,他忘记了自己身在官场,又恰逢小人当道。本应危行言逊的,可是他却出言不逊。为什么说他不逊呢?他在北伐时,确立了一个响亮的口号:“直捣黄龙,迎回二圣。”这其中的二圣是指宋高宗的父亲和哥哥。岳飞当时不仅立下了如此坚定豪迈的口号,而且还是这样去做的。他认为对于金军的侵犯,是非打不可的,还决心带领着岳家军直打到东北去,并决心要将太上皇和皇兄接回来。
岳飞的话没错,是正言,也是一个臣子尽忠的分内之事。但是从宋高宗的角度考虑这件事,当他把太上皇和皇兄接回来,他这个皇上还有的做吗?他们回来了,宋高宗该怎么办呢?所以善于察言观色的秦桧才会体察皇上心理,抓住时机,对岳飞下手,仅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将其置于了死地。
所以,为官者,一定要谨言慎行,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后行。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朱熹曾说:“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做官者,尤其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唐朝的李勣就是一个十分懂得谨言慎行的人。
李勣,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曹州离孤(今山东东明县)人。唐太祖李渊打天下时,他曾立下汗马功劳,被李渊赐姓李,故名李世勣。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遂改为单名勣。
李勣出生在隋朝末年,在隋唐交接之际成长起来。他25岁归附唐朝,此后一直跟随秦王李世民东征。由于他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李世民登极后封他为英国公,让他驻守并州,也就是今天的太原。李世民还曾骄傲地对下属说:“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可见,唐太宗是多么看重他。
李勣深知唐太宗十分看重自己,但是他从不骄傲自满。一向“令行禁止,十分称职”。唐太宗也是看中了他这一点,不断提拔他,直到提升为宰相。同时他还让李勣负责教育和辅弼太子李治。他曾语重心长地对李勣说:“我儿新登皇储,卿为旧人,我把太子的事全交付给你”。多年之后,李世民病逝。临终前,他怕懦弱的太子李治无法坐稳皇帝的宝座,事先妥善安置了其他的幌子,并忍痛令武则天入寺为尼,这样便消除了皇宫内部人员对李治地位可能造成的威胁。对于宫外的大臣们,李世民最担心的就是李勣,他怕待他死后,李勣会觊觎皇位,于是特意将其贬到地方为官。并且再三嘱咐李治说:“李勣才智有余,恐怕你不能制服他,所以我将他贬到地方,如果他听命,我死后你就任他为执政大臣;如果他徘徊迟疑,就立刻杀了他。”
李勣一直安分守己,李世民将其贬到地方,他也一句怨言也没有。李世民死后,李治按照父皇生前所说,将李勣召了回来,并任他为宰相之职。
李治登极后,念及与武则天的旧情,便将其接回宫中,并封为昭仪。李勣十分了解李治的秉性,也十分清楚武则天的为人,于是,他韬光养晦,不再轻易介入宫中之事。所以,当李治要封武则天为皇后的时候,许多前朝老臣都出来制止,而唯有李勣不多言。当李治专门找他征求他的意见时,他也只是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问我这个外人呢!”
后来,李治还是废除了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生性好胜,又心狠手辣。待她登上皇后的位置后,借李治之手,先后将那些反对她的老臣贬降到外地,并逼迫他们自杀,有一些还被灭族,唯有李勣幸免。当武则天掌握朝政时,李勣更加谨慎,从不多言,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是慎之又慎。因此,才能保得善终。
为官者,不光要学会审时度势,还要慎而思之,勤而行之,不对重要的事情过早的下判断。人之所以有两个耳朵,两双眼睛,一张嘴,就是为了要多听多看少说。做人如此,做官更是如此。古今中外的官场,有多少人死于口舌之上,又有多少人死于鲁莽之中,这些人之所以会丢掉卿卿性命,就是因为没有用好谨言慎行这个护身符。因此,做人也好,为官也好,一定要小心谨慎,切勿多言多语,莽撞行事,否则必然后患无穷。
兼听才能公正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