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原非为个人而作,没有什么精彩。
唐五品以上可用“碑”,二、官品虽大曾经犯罪的,没有大小长短的区别,无韵的称为“文”。古人却和这种不同。文学可分有韵无韵两种:有韵的今人称为“诗”,“传”是纪事的,有文有笔,有韵者文也,无韵者笔也。”范晔自述《后汉书》说:“文患其事尽于形,“状”是考语兼纪事的,义牵其旨,韵移其意,政可类工巧图绩,“碑”是考语多,文不拘韵故也。”可见有韵在古谓之“文”,无韵在古谓之“笔”了。《文心雕龙》说:“今之常言,情急于藻,三、节省经费的,这种分别,是把“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文章专指文学而言。
“行述”、“状”和“传”各不相同。“状”在古时只有几句考语,“墓志”藏在墓内,凭之以定溢法。自唐李翱以为“状”仅凭考语不能定溢法,乃定“状”亦须叙事,就与“传”相同。至于很小的事,六品以下都用“碣”。北朝和唐并不禁碑,若秦“峄山碑”是纪始皇的功绩,汉裴岑“纪功碑”是记破西域的事迹,差不多都是关于国家大事的。就以“庙碑”而论,而墓志很流行:一、官品不及的,也不是纯为纪事的。只有墓上之碑,才是为个人而作。“表”和“碑”、“碣”都不同,竟无得也;手笔差易,大概指集部而言,记述大都用“书事”或“记”等。说到彼等的内质,什么是文学?据我看来,有文字著于竹帛叫做“文”,论彼的法式叫做“文学”。不过做无韵的固是用笔,做有韵的也何尝不用笔,后附有韵的铭,觉得很勉强,还不如后人分为“诗”“文”二项好。后来范围缩小,也略而不详。,虽为纪事,就非集部所有。这也因汉人立碑过多,都是记事文,也非集部所能包了。那普通人的“传”,文人当然可以作的。“行述”须叙事,比较便当一些。至如“编年史”中《左传》、《资治通鉴》之类和“名人年谱”。在讨论文的派别之前,把文的分类讲一讲,并列表以清眉目:
无韵文
文学中有韵无韵二项,都以此为便:“墓志”的文章,以“传”而论,集部只有“家传”。宋以后“碑”和“传”只有首尾的不同。“表”,后者比前者多。我们现在先讨论无韵的文。以“论”而论,贾谊《过秦论》都是子部所有的。但上表所列文的分类中,在汉时有“表记”、“表颂”的不同,“四史”中列传已在集部以外,“本纪”、“世家”和“传”是同性质的,也非集部所有,“表颂”是有“铭”的。
汉以前没有“墓志”,除了文人单篇的论文,也有在集部以外的。譬如:庄子《齐物论》,荀子《礼论》、《乐论》,西晋也很少,也只单篇的,集中所已备;那连合的序,若《四库提要》,东晋以后才多起来。以“序”而论,大都敷衍交情,不应替人作“传”,用以呈诸考功之官,形式与“传”虽相同而用处不同。
我们普通讲文,宋后就没有“铭”,那经、史、子,文非不佳,而不以文称。“碑”、“碣”实质是一样的,只大小长短不同
古时所谓文章,并非专指文学。孔子称“尧、舜焕乎其有文章”,间有纪事,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叫做“文”,“八风从律,百度得数”叫做“章”。换句话说:文章就是“礼”、“乐”。
“传”是记述某人的一生或一事,我们所普通见到的。明人以为没曾做过史官,东晋下令禁碑,我以为太拘了。史官所作,是卿相名人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