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6900000013

第13章 南湖记忆(4)

新中国成立前,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们生息、繁衍、劳作,在清贫的物质生活中追求着快乐,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化生活。夏天唱皮影,冬天唱大戏,逢年过节,办花会,扭秧歌,成为村民的主要娱乐。在所有的文娱活动中,当属秧歌戏的一种踩高跷,难度最大,技艺要求最高。这是一种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棍表演的一种游艺。将军坨的踩高跷,解放前已在当地小有名气。解放初期,是将军坨踩高跷最红火、艺术水平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时期。据老人们说,这个时期参与这项活动的达百人之众,能表演有故事、有人物、有情节的高跷戏达十几出之多,如有《捕蜂》、《摸鱼》、《傻柱子娶媳妇》、《樵夫砍柴》等。高跷队或曰高跷会,没有官方组织,完全是自发自觉自愿参与,经费自筹,谁参加谁出钱,用于购买服装道具化妆品。当时的青年人,都以能够参加高跷会为荣,看成是表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不会表演的也争相加入。据说就是在高跷队谋个找高凳、拿道具的差事,也要出“份子钱”,也就是得交“会费”,那也心甘情愿。还有众多中老年人积极捧场赞助。当年有一个叫唐继全的村民,乐善好施,他虽不踩高跷,但大力支持踩高跷活动,因他家道殷实,村里每次出高跷会,他都在自家设厨房,向演员免费提供高粱米粥、大饼。当时的高跷会会长或曰“大操”,叫唐邻葛,是村里热心公益事业的绅士,在胥各庄猪鬃厂供职,是名震冀东的猪鬃行业技术权威,踩高跷的技艺是他教的,高跷节目都是他导演的,每次演出都由他现场指挥。在踩高跷活动中,涌现出好多“高手”。这些当年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头脑聪敏,扮相俊朗,技艺超凡,唐德恒、唐自岩、刘荣臣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当时的明星级人物,周围有众多“粉丝”、“追星族”,很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解放后,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务农的分了房子分了地,务工的改善了待遇提高了工资,温饱有了保障。人们尽情地扭,尽情地跳,踩高跷的技艺越来越娴熟。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将军坨高跷会的声望已名震唐山西南部。岁月流逝,光阴荏苒。解放初期将军坨高跷队究竟出会多少场次,连如今健在的当事人也记不清了。但有一次重要演出却深深印在老人们的记忆中,作为佳话一直在流传,成为将军坨历史中永久的美丽。

1951年初冬时节的一天,将军坨接到上级的通知,说是第二天唐山市各界人民在火车站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归国功臣,调将军坨高跷队前去演出助兴。听到这个消息,高跷队员们激动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他们摩拳擦掌,相互鼓励,纷纷表示要拿出“绝活”,一展将军坨高跷艺术的风采。会长宣布,这是一次迎接功臣的爱国拥军活动,演出只许成功,不准失败。第二天早晨,高跷队早早儿集合,吃饱高粱米粥大烙饼,化好妆,坐上马车向火车站进发。走到城乡结合部石庄,会长下令:“绑腿子,扭进城!”绑好高跷腿,唢呐锣鼓鸣,高跷队员踩着锣鼓点,浩浩荡荡来到唐山火车站广场。此时的火车站,红旗飘扬,彩旗招展,人山人海,鼓乐喧天,犹如盛大节日般热闹。只听有人高喊:“将军坨高跷来了!”随后,人流便向将军坨高跷队涌动,把高跷队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高跷队从未见过这么盛大的场面,他们看着人群,内心无比兴奋激动,再低头看地,心头掠过一丝恐惧:这扭会的场子不是农村那种松软的土地,是坚硬的水泥地面,踩着1米多高的木头腿,在这又硬又滑的地面上跳跃翻跟头,稍有不慎就会跌倒。这时人群中不断在呼喊:“高跷队,撂场子,来一出!”总指挥唐邻葛与队员们紧急商议,最后形成共识:功臣们为老百姓保家卫国,死都不怕,我们还怕啥?为了功臣,为了观众,今天有啥算啥,撂场子,演!于是,在民警的配合下,直径十几米的圆形场子迅速打开,把归国解放军将士请到里圈观看,外圈观众围了个密密麻麻,高跷队员披挂上阵,粉墨登场!

嘀哒哒、嘀哒哒,咚咚锵、咚咚锵……唢呐吹响,锣鼓齐鸣。伴着激越的锣鼓点,第一出“摸鱼”出场,扮演斗鱼的唐瑞元,扮演摸鱼的唐德恒,扭着跳着出场亮相。扭着扭着唐德恒就翻起跟头,犹如刮起一阵旋风;唐瑞元也不示弱,左腿向后翘木腿子贴在后背,以右腿单腿跳高跷,精彩的表演立刻博得满场鼓掌叫好声。只见唐德恒刷的一声又来了一个大劈叉,两腿成一条直线与身子构成丁字形落在地上,又是一片叫好声。怕出问题,还是由于水泥地的原因出了问题,在农村的泥土地上,劈叉后随着锣鼓点的节奏很快能站起来,可是在水泥地上高跷腿啃不住地,怎么也站不起来。

嘀哒哒、嘀哒达,咚咚锵,咚咚锵……唐德恒多次发力试图站起来,可就是起不来,只好随着锣鼓点儿颠屁股,给观众的感觉是他在坐着扭。嘀哒哒,嘀哒哒,咚咚锵,咚咚锵……唐德恒还在颠,已是满头大汗。队友们也心急如焚,向指挥建议,是不是把唐德恒搀起来。观众也看明白了,这么半天起不来,不是演员功力不行,是水泥地的原因,等看看怎样收场。这时的指挥唐邻葛,心里着急却面色镇定,对鼓乐队说:“使劲吹,使劲吹,直到他站起来!”指挥想的是,搀起来就演砸了,让他自己想办法,拼到最后。

嘀哒哒,嘀哒哒,咚咚锵,咚咚锵……

唐德恒在地上颠哪,转哪,那个着急上火劲就甭说了。突然,他眼前一亮,发现水泥地面一处板块对接缝隙,一边高出另一边几毫米,转机来了!唐德恒颠到缝隙附近,把左腿高跷顶在缝隙高出的边上,用足力气收右腿,刷的一声站起来了!观众叫好的欢呼声响彻广场,观看的解放军官兵向他致以军礼……

唐德恒的勇气、毅力,鼓舞了高跷队的士气,接下来的几出表演场场精彩,队员们都拿出了“绝活”。火车站演出结束,观众意犹未尽,围着高跷队舍不得离去。于是高跷队就列队行进表演,从火车站往北扭,经过开滦唐山矿东门、北门,一直扭到西门才结束。为表彰将军坨高跷队的出色表演,本次“迎功臣”活动的组织单位,特奖励将军坨高跷队煤油防风灯七盏。

半个世纪过去,往事并不如烟,美好的事物会永远保存在人们心灵深处,大南湖的前辈能够感恩、爱国、奉献;大南湖的后辈更当自强、开放、超越,让大南湖的人文精神薪火相传。

§§§7.南湖的桥

大南湖的桥千姿百态,大大小小共有几十座,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里有一座命名于一百多年前,但一直没有问世的桥——庆成桥。与杭州西湖相映成趣,正所谓“断桥不断,无桥有名”。

在晚清学者张焘1884年(光绪十年)编撰的《津门杂记》一书中,有一篇文献资料记载了当时“开平矿务局”的状况。经考证这是在公开发行的书籍中,最早记述开滦煤矿的书籍。其中《开平矿务局》中云:“开平在津城东北二百里,其地多山,近滦州(今滦县)、永平(今卢龙),山产煤铁甚富。自光绪初年招股设局,本银一百余万。仿洋法以机器开掘煤矿,所出煤极为精美,可与洋煤并驾齐驱。价值又廉,销路又广。况章程颇善,机器甚精。现在日可出煤五百余墩(吨)。将来更当日新月盛。取之不尽,用之不绝。是真中国之利也。目下已开新河一道(即煤河),规模大廓,气象一新。运煤之火轮,车(辆)络驿于途。该处曩为萧瑟荒村,现已成为大市落矣。”资料以简明的文字,概述了开平煤矿的地理位置,蕴藏丰富的资源、生产运输等情况,以及由于开矿对当时当地所带来的影响,已由过去荒凉的农村向“大市落”发展(这个描述显然是对今唐山市区而言)。资料还介绍了矿务局管理部门的12个处室,从督办室到杂务处等。工人工种有13个之多。在“洋匠司事”下面,介绍了管理生产人员的职称,煤井有正副总管,机器房有总管,管理锅炉的有“机器匠”等。因当时没有电,矿井升降用的是蒸气绞车,所以锅炉机器匠这个职务非常重要。

资料称由现南湖西边胥各庄镇河头到芦台的运煤河为“开平煤河”,河上建有十桥,均由督办唐景星观察酌定,每隔十里建筑-桥,禀尽“李傅相”(即李鸿章)赐以嘉名。第一桥名“利涉”在芦台至宁河大道;二曰“通津”在裴庄子;三曰“济众”在大田庄;四曰“洪辰”在赵鸡翎庄;五曰“咏唐”在唐坊子;六曰“履泰”在泰来号;七曰“望丰”在侉子庄;八曰“汇通”在胥各庄:九曰“阜民”在王家河:十曰“庆成”在唐山煤井南。按笔者掌握的资料来分析,这座称“庆成”的桥,并未建成,或建成未用。因为所谓庆成桥的位置,正是今唐山南湖公园的位置,而煤河未通到唐山矿。当时可能计划修桥了,但未通水。

资料最后还附录一首诗,作者唐尊恒(身份无考),诗云:“权利频年起矿工,银煤金铁又铅铜。阿谁能把苗头识,还要西人注绿瞳。”

资料刻印于1884年,此时开平煤矿建成仅六年(正式产煤才三年),形成文字还要早于六年,所以可称是开滦煤矿建矿最初的记载。这篇资料,对当时的开滦及开平、唐山、丰南乃至大南湖等地的社会状况和发展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类推荐
  • 穿越之无敌舰队

    穿越之无敌舰队

    什么美帝,谁说我大中华那般盛唐的气势不在,敢于挑衅我大中华者虽远必诛!亲华夏,天下,世界都在我大大中华的控制之下,爱中华!有我无敌舰队,什么日寇,只要我的舰队存在一天,重返我盛唐傲视全球之气象!,有我无敌舰队
  • 人类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人类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当我只有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启蒙老师——舅舅,使我爱上书籍和图画,他答应带我去探险,一次难以惠怀的探险——他带我到鹿特丹的一个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我们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教堂的司事拿着一把巨大的钥匙,为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顶部的神秘大门。
  • 罗马征途

    罗马征途

    “神哪!我恨高卢人。我的祖父也同样恨他们,早在他们剜出了他的眼睛以前。你们以为我会毫无理由地身处前线吗……元老院、希腊人、那些骑著象的迦太基人,当然还有…布鲁图斯和西庇阿的家族。毕竟,谁控制了罗马谁就能统治这个世界……”&&&&&&&&&&&&&&&&&&&&&&&&&&&&&&&&&&&&&&&&&&&&&&&&&&&&&&&&&&&&&&&&&&&&咦,好熟悉的场景啊!刘海愕然的站在那里,那不是罗马的“乌龟阵”吗?对,没错,这里应该就是《罗马全面战争》的世界,刘海恍然道……
  •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

    本书从明十三陵的选址到建造到建筑风格历史渊源等尽数介绍,是一本了解明十三陵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越千年定三国,群雄并起百姓苦,龙领豪杰天下定,日光普照百姓福。驭风转向笑苍天,龙腾世间傲气存。多少豪杰造时世,却看今世吾顶天。
热门推荐
  • 大诅咒师

    大诅咒师

    他只是个病恹恹,随时一命呜呼的人,却凭借一张嘴,开合间杀人于千里之外。一句话覆灭千军万马;一声吼天翻地覆。他是万年前世人唾骂、万族仇视、到哪里都被当成不祥煞星的诅咒师传人。万年后,仅剩的诅咒师聂长空再现世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总裁的极品妻

    总裁的极品妻

    “呵呵,那打扰你真的不好意思啊,对了,感觉怎么样啊?”刚坐下就跟她探讨这种深奥的问题,有点过早吧。“你指什么?他的为人?还是别的什么?”她自然知道她问的是那男人了,更知道,她问的是那种事情,只是,她向来不喜欢开玩笑的,所以冷冷的憋了她一眼。“呃,他的为人?呵呵,没事了,中午要不要一起出去吃饭啊?大家约好在刚开业的那家餐厅。”“今天中午不行,改天吧,这两天有些忙。”她说的是她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孽王子:娇宠甜心俏丫头

    妖孽王子:娇宠甜心俏丫头

    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三年后的今天。终于让我等到了……,执笔抒写属于我们的青春,他是著名的校园王子帅气多金,她是无名校草,一场误会让它们从此以后纠缠一生,我是来找你理论的,不是想要找你这个花花公子来聊天的。可恶!今日之仇我一定会报的。不报此仇本小姐的的名字就倒写过来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三国之铁骑无双

    三国之铁骑无双

    得谋士,铁血三国,娶美人,颖川陈玉,一揽众美在三国,从傻X成为绝顶聪明之人,建至强骑兵,战骑无双,铁骑所向,收猛将,扬威无敌!,生于世家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