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6800000008

第8章 人在旅途(3)

那是一年“满城桃李正春风”的初夏,我陪张中行先生应河南省政协袁鹏先生之邀,到中州一游。上午九点抵达郑州下榻的宾馆,稍事休息,便接待来访客人。下午由袁鹏先生、青年诗人段海峰、编辑李莉一起陪同去参观久负盛名的大河村遗址。不巧的是,当晚我就莫名其妙地开始发烧。按计划,第二天去开封,已经八十六岁高龄的中行先生兴致很高,我怕扫大家的兴,抱病勉力前往。

开封是北宋故都,史称西京、汴京。诗曰“西京千古帝王宫,无限名园山水中”。名园山水、文物古迹暂且不说,单单那句“包龙图打坐开封府”的京戏唱词,如惊堂般震慑,就倾倒了多少来过和没有来过古都的炎黄子孙?遗憾的是,刚刚参观完山陕甘会馆,我就热度攀升,体力不支,只好留在宾馆输液,包龙图的神威也就自然无缘领略。段海峰、李莉一致声讨我的“煞风景”,我自知理亏,不敢争辩。幸好中行先生宽厚,赦我休息一日,但是,脚力虽逃,笔力难免,因已答应某报社写两篇观感随笔,于是中行先生分派我写一篇,题目为《郑州半日》;他自己写洛阳,题目为《伊滨访古》。

大河村遗址是一处含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在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郑州市北郊大河村西南约一公里处,距市区十二公里。遗址总面积三十万平方米,自1964年被发现以来,国家文物考古部门先后组织了十一次发掘,发现大量的墓葬、灰坑、房基、器物等遗迹遗存。

大河村遗址中最有价值的当数居住房基的遗存。到目前为止,已出土房基二十八座,时代各异,结构亦不相同,据考证测定,房基中最早的距今已有五千年,为目前国内同期房基中所仅存。

房基1~4号最有代表性。它是东西并列、毗邻相连、大小不同的一组地面住宅建筑。其中,两间较大房屋各有十四平方米,东西走向,内外相套,有地坪、火墙、烧台、窖穴,后面还有耳房,好像是后来加筑的,大概是居中觉窘,便按需扩建用以保存火种。整个建筑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居住单元。如此的结构布局,井然有序,合理而实用。真想不到,我们现代的起居模式,早在五千年前就已基本定型,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化,从某种角度看,是多么的缓慢。

我怀着朝圣般的虔诚,在祖先曾繁衍居住的房基边久久驻足。半壁苍苔,一片褐土,令人骤然间涌起一种强烈的探究和回归意识,我的大脑屏幕上,不停地叠化出五千年前古人饮食起居、劳作狩猎的生活画面,想从中找寻那神秘的古老与现实的异同。

房基中,几个彩绘陶罐或完整或破碎地四处散落,应该是房主人日用的饮食器具。当时,正值母系氏族向父系社会转化的过渡阶段,生产力还比较低下,物质生活谈不上丰裕,能基本果腹就算不错,猜想断无钟鸣鼎食之盛。但是,其使用器具的精致、色彩的艳丽、花纹的华美,却足以证明祖先在原始状态下,就已具备了很强的美学意识和艺术创造力。其中,一个双耳连壶,红陶黑彩,轻巧秀雅;还有一个白衣彩陶,图案奇特。在为数可观的破碎陶片上,绘有各种天文图像,如太阳纹、月亮纹、星座图等,花样各异,风格独特。片片碎陶,无声地昭示了远古文化的昔日辉煌,也保留了悠长岁月的脉脉沉香。

遗址中最令我怦然心动的,是大量的墓葬,特别是儿童墓葬。墓葬四周,根根白骨,随处散落;两个细长的陶罐合闭成为一个“陶棺”,每个陶棺里有一具小小的遗骨。这让我联想起古埃及的石棺,也联想到英国作家狄更斯笔下的一个个“匹普墓”。泰晤士河南岸,有一个延伸到海中的霍半岛,半岛上一个村子叫库铃村。小小的库铃村以其完整地保存了一座14世纪的教堂而颇具知名度。教堂门前,一块莫名其妙的墓碑,墓碑四周散列着十三块约二尺高的半圆形石柱,人称“体石”。每一方体石代表一个不足十七个月便夭折的婴儿。我不知道眼前这些“陶棺”里的遗骨在他们告别人世的时候,究竟是三岁、五岁,还是十岁、八岁?总之,他们很弱小、很不幸的不知何故早早夭折了。但是,他们与埃及“石棺”,还有英国“匹普墓”中的孩子一样又是幸运的,至少,他们被文明而人道地安葬了。而在距今七千年前的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在陶釜里发现了煮食婴儿的证据,这已经被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教授鉴定属实。此外,河姆渡遗址中还有许多无头骨架,证明那里曾盛行过被称之为“猎首”的杀人祭祀仪式。据权威人士推测,这一切,绝不仅仅限于长江流域的余姚。那么,我悚然而惊地顺着这个思路联想,黄河岸边的大河村的这些孩子,若再前移两千年,也没有理由能够幸免被生吞活祭的命运。

我们多么不希望在发掘出灿烂的古代文明的同时,也连带曝光那些勤劳勇敢的祖先曾经是怎样的愚昧、野蛮和凶残。

其实,无须为祖先讳,历史本来就是这样的。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曾说过:“蒙昧——野蛮——文明,这三个段落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普遍阶梯。”既然,文明的产生是以蒙昧和野蛮为基石的,那么,抽去了这些基石,历史岂不架空?人类进化的链条,岂不要断裂?人类本身以及人类文明,又从何而来?

我无序的思绪在瞬间与亘古先人交汇在历史和未来的内在通道上,似乎也共同感应了一种双向的默契:野蛮与文明一起构成了一部厚重的人类发展史。今天,我们站在20世纪的历史平台上,嘲笑五千年前古人的野蛮,那么,再一个五千年,后人又将对我们——未来的祖先,作何感想?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生与死,过去与未来,是人生的玄机,是永远难以破译的图谱。感谢祖先为我们留下如此宝贵的遗存,它们,为今天的我们去解读过去、创建未来,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背景和无边的想象空间,让我们触摸到了生与死的神秘,感受到了那种超重的文化分量。

张中行先生的洛阳之游,写了《伊滨访古》,还特意买了一尊唐三彩马送给我,并调侃我未能亲睹洛阳风采,曰“洛阳多少欣慰事,说与伊人总不知”。我歉然,也遗憾。如今,中行先生已驾鹤西行,潇洒作古,而《伊滨访古》和《郑州半日》,还有我案头那昂首独立的三彩马,成为这漫漫人生里珍贵的雪泥鸿爪。

写下题目,觉得有必要加一点说明,就是这篇文章本来是张中行先生生前给我的命题作文,我也早已交卷应差。但是,此文发表后,我忘记是在哪家报纸、何时发表了,样报见过,却找不到了。于是,只好根据日记,再补写一篇,以资纪念。

我敢说,任你怎样的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狂放不羁,但是,到了耶鲁大学,都会不自觉地“整顿衣裳起敛容”,凝神于它的端庄肃穆,它的大气雍容,它的质朴稳重,一种震撼之感、景仰之情随之油然而生。

这所与哈佛、普林斯顿齐名的古老大学,建于1701年,在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中,不断地刷新人们关于它的辉煌记忆,无可争辩地将自己定格在一流学府、文化麦加的世界屋脊之上。当然,这包括它是总统的摇篮,它是学院之母,它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培养基地,它的一千一百万册的藏书,它的三十五种语言的教学辐射力,它的文理并重的丰厚的文化资本,等等。

我到耶鲁,正是晚秋初冬,却没有丝毫瑟瑟之感,阳光明媚而亲切,树冠上的黄叶,黄得纯粹、通透,是成熟的极致,是积淀了四季的热情在静静燃烧;红叶丹枫,流光溢彩;仍然葱绿的草坪,远远延伸;哥特式的建筑体现着乔治王朝的堂皇典雅;裸露基石原色的尖顶楼房,不掩沧桑,稳固平和;全美最大的图书馆,拱门厚重,空间广大;耶鲁的象征——哈克尼斯塔钟楼,在落日的余晖里,晚钟悠扬,教堂里管风琴的和鸣,在灿若云霞的丹枫映衬下,余音袅袅。整个校园显得沉静、幽雅。

此刻,耶鲁的所有辉煌、所有骄傲、所有的宏声厚响,都沉默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气质,泛化存在于校园的一砖一石、角角落落中。

同类推荐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 从此以后

    从此以后

    在江油的蒋雪峰注定该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他不是那种拿着诗歌当工具使用的人,他的安静、他的寂寞、他对诗歌的敬畏练就了自己身心的干净。他有一句诗“李白的战士最听酒的话”流传很广,而恰恰是这一貌似调侃的句子,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真诗人的内心,那些尘世,那些绳营狗苟,那些花花肠子对于诗人来讲是不屑的。
  • 我的天堂

    我的天堂

    来自现实的苏州的文学报告,它密集而动情地传递报告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变化,文学地表现了苏州人在现代生活中勇于革新创造的精神和聪明务实的性格力量,是现实苏州的很好文学读本。
  • 书文化九讲

    书文化九讲

    来新夏“纵横三学”:历史学、文献目录学、方志学。90岁高龄的他,读书笔耕不辍。《书文化九讲》虽然只有15万字,却是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信息量极大。前“四讲”讲述书籍的发展和演变,第五、六讲讲述书籍的“藏”与“传”,第七、八、九三讲分别介绍古代的重要书籍,全书有百余幅关于书的珍贵图片。
  • 我们的故事2

    我们的故事2

    以他们为那个时代的“标本”,已是茫茫40载春秋。当年的知青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所耕耘的土地上却永远留下了印记。作者用纪实文学的方式描绘出属于一代人的图景:他们和共和国一起经历苦难,从1968年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发表至今,一同迎来崭新的时代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清宫唱晚(完)

    清宫唱晚(完)

    如果穿越是真的,让我回到有你的时代,哪怕只为看你一眼...四爷:“记住……爱新觉罗家的人……是没有心的!”十三爷:“你的,我什么都要……就是不要同情!”十四爷:“连为你撑伞的资格都要剥夺吗?!”九爷:“看来,你低估了自己!”还有八爷,还有太子,还有十八……谁吻了谁的唇;谁牵了谁的手;谁对谁的情至死难休……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魂牵梦绕回大清:蝶落初尘

    魂牵梦绕回大清:蝶落初尘

    刚刚接受某人的告白,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将她送回了前清。为了心中那个承诺,她化身姚府木兰,在一班相继结识的名流重臣间苦苦寻找,跟他展开一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谁说指腹就能成婚,在她和未婚夫之间却横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深沟。是好事多磨吗?NO,当她看到妹妹身披嫁衣牵起他的手时,整个世界都崩塌了……周围的追求者纷至沓来,有霸道铁腕的皇上,强势凌人的蒙古王,侠义多情皇阿哥,历经一番风雨,最后她终于找到了心中能牵手一生的人。
  • 灵变之传说

    灵变之传说

    校园里一座被废弃的宿舍楼接连发生连环命案,死状惨不忍睹!血性手段,不寒而栗!是人为,还是厉鬼所致?细细的品读本文会将你一步一步的带进恐惧中,准备好了么?窒息般的惊秫正在占据着你的神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炼器销魂

    炼器销魂

    在炼魂的世界,魂师是超越了众人的强者存在。魂师中的皇者,尊者,更是强者之巅。而这个世界里的炼器师,拥有的不仅仅是普通魂师的战斗力,更掌握着大量的珍稀材料和常人难以企及的巨额财富。作为一名优秀的炼器师,萧魂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实力为尊的世界里,踏平阻碍,问鼎至强,跨越巅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