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6800000015

第15章 灯下走笔(2)

现在的中国人,有着充裕的物质生活,然而,精神世界的贫瘠与荒凉,教育文化的粗放与快餐化,娱乐走向低俗与审丑,使有着优良传统和丰厚积淀的民族精神日益贫瘠,日渐委靡,精神文化生态严重失衡。

我们缺少的是一种昂扬的民族精神,一种崇高的精神信仰,一种虔诚的宗教情感。

问题并不在于信仰基督还是真主,是佛教、道教还是伊斯兰教,或者是马列主义,总之,人是要有追求、有精神寄托的,否则,锦衣玉食,也填补不了精神的空虚。

为此,我要向甘地——裸露上身的游僧,致敬!

是他们,让我看到了精神的崇高与不朽。

有人说,这个时代,不去疯狂解构,就会被解构疯狂。可见解构主义的时髦与盛行。

起源于西方的后现代解构主义思潮,上世纪后期进入国门后,很快分流,而且泾渭分明:一边,是精神清流,即学者们的认真研究与思考;另一边,为世俗浊浪,是文化玩主进行的实用主义重组。后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解构主义“解构”为百变魔棒,并以此对其他事物随意解构。最初,这种玩法还比较克制,即便恶搞,也还懂得有所选择。而近年来,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成分复杂,质量走低,逐渐有些“疯狂老鼠”进入状态的味道,把媚俗娱乐当做解构的最高境界而将其推向极端,对文化范畴的大事小情开始了全面围剿扫荡,冷拼热炒,花样迭出,直搞得思想文化舞台充斥着新、奇、特、怪、赖,真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中国,似乎一夜之间就跨入全民“玩”文化的世界前沿,热闹非凡。

解构主义在中国竟有如此奇特的演绎发展与创新,估计德里达本人都会对之大跌眼镜,自愧弗如。

与此同时,伴随上世纪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狂热革命的曲终落幕,人们出于各自的不同理解,共同把西方的启蒙运动旧话重提,期望能从中理出一条通向“罗马”的康庄大道。于是,人们或严肃或调侃,或正道或旁门的为卢梭、孟德斯鸠,为伏尔泰、狄德罗,为洛克、边沁等等,口诛笔伐,争执不休,打破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泾渭格局,学术探讨与解构恶搞混在一起,直搅得天地昏黄。

本来,学术之争自有其积极意义,不必非要压倒谁、战胜谁。古今中外形而上的争论,很难真正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胜出者挂头牌,也不过是“各领风骚数百年”,其余或作陪衬,辅助补充;或被挂置暂存,此后如有需要,检索出来应时应季地加以改造包装,仍能派上用场。

我一直相信,存在自有其合理性,不欣赏对各色思想学说“满门抄斩”的过激做法,所以,不具备当战斗员的资格,只能远远观战,顺便说些不痛不痒的外行话,卡拉OK一把。

以前读卢梭,一种很触动很复杂的感觉。后来,对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孔孟的唯心性善论、荀子的唯物性恶论,都各有取舍。再后来,对法国以及欧洲文化感兴趣,看到拿破仑的“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的权威性结论,深以为然。我想,这不仅是由于说话的“人”,占据了权力的制高点,更因为所说的“话”,占据了历史发展的思想制高点。卢梭带给当世与后世巨大深远的影响,岂止于法国?岂止于欧洲?而是全世界。他是思想史上名副其实的里程碑。

我不想把卢梭的诸多“业绩”从别处粘贴复制到这里,哪儿都可以找到,也不认为卢梭的理论无懈可击。恰恰相反,我对他的一些思想学说存有异议,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我只想说,研究分析人和事物,既不能脱离基础地去“高空作业”,也不能背离现实地去“真空作业”,更不能任性偏激地胡乱指责。

例如,有一篇文章,标题:《揭开卢梭的伪善面目》。

仅这样感性化的题目,如此的吸引眼球,如此的具有冲击力,就让我有理由把它当做恶搞名人的戏作。读过之后,觉得假如是简单的恶搞,倒不必较真,完全可以一笑作罢,麻烦的是它的夹生制作,貌似学术,又很随意而不负责,从人性角度,不够宽容厚道;从学术角度,不够客观冷静。

卢梭留给人类的,是他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的代表、作为“自由奠基人”那些震撼心灵与历史的思想成果,是在旧王朝行将灭亡人们陷入思想混乱时,他带给人们的精神向往和力量,他是“支撑法兰西智慧宫殿的栋梁”,他的“天赋人权”“人人平等”自然人本的天性哲学,不仅颠覆了基督教的原罪说,也冲击扫荡了现实的弊端与黑暗,他的民主主义为近代的民主运动,实在称得上是导扶先路,以启山林,开创先河,他的教育思想,对其后的康德、杜威、巴泽多等,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所以,卢梭们的价值意义在于他们丰富了我们的思想,并通过这些具有先进性的思想,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让接力到我们手中的人类社会是“这个样子”——既不是完美无瑕也不是彻底糟糕,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

作者使用的材料,应该没有问题,因为许多来源于卢梭自己的《忏悔录》。问题是分析研究的出发点与目的究竟是什么?首先需要明确,有关卢梭的生活隐私、感情纠葛,那是作为“人”的错误。何况,卢梭的“恶”似乎不存在着揭露不揭露的问题,它明明白白“摆”在那儿已经几百年。更何况,我们不能用完美的神的标准去要求人,不能因为卢梭的道德哲学比伏尔泰和狄德罗的理性哲学更具有“道德魅力”,就去要求他本人必须成为道德完人。最为主要的是,卢梭对于我们,更多的是哲学意义,是思想意义,而从来就不是道德楷模,也从来没有谁会认为他的生活行为具有示范意义和价值。这就如同我们对黄健翔,不能因为他把足球解说得好就指责他为什么不能把球踢好一样。

分析研究卢梭的知与行的矛盾、他的精神冲突与人格分裂、他的思想行为表象与深层本质之间的关系,对深入探讨人——这种行为思想的聚合物的复杂多面性,具有很大的人类学价值意义,从这一点出发,卢梭的罪恶,具有标本功能。但是,对卢梭等人的批判,应该剔除对他个人的感性指责;评论者本身,应该避免一种带有个人化色彩的情绪宣泄。我相信,作者不会把“搞臭卢梭”作为唯一目的,因为,即使提供警世作用,卢梭也并不那么典型。

毫无疑问,这样的一种研究分析,应该立足于心理诊断的病理意义,立足于建构健康人格的社会意义,它应该是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而不是破坏性的黑色幽默:把美好的事物践踏毁灭给人看,再重复一次“焚琴煮鹤”。

不管卢梭做过什么丑陋的事情,有过怎样的阴暗心理,他的《忏悔录》,都表现了作为真实复杂的人的勇气与磊落。谁敢说自己的一生,灵魂深处从来没有丝毫阴暗的存在和罪恶的涌动?没有说出来,并不等于不存在。任何人,都有若干甚至更多“不可为外人道也”的暧昧和隐私。假如,我说,那些整天惦记着揭开别人面目的人,自己的面目是否愿意先被揭开?显然,这与上述对黄健翔的指责,同样匪夷所思,同样肤浅偏颇。

应当承认,卢梭这一类属于社会的公众人物,在公众的关注评判下,不具备常人应有的私有性、个人化,已经不属于自己,他们只是概念人,被彻底“符号”化了。因此,对他们的批评底线和尺度与普通人有很大不同。

即便如此,我们有些学术批评,也还是缺少了一些客观从容和优雅,缺少应有的智慧和宽容,缺少对他人的基本尊重,而是多了些痞气、江湖气、浮躁气,多了一些非此即彼的极端性,也多了一些置人于死地而后快的怨气、怒气。进一步说,就算是嫉恶如仇,那也要想想,是气血之怒,还是理义之怒。前者不可多有,后者不可略无。

罪眼看世界,必定满眼罪恶;极端思维视野下,没有正常。

做学术研究,或是玩文化,都需要深厚文化的强大支撑,否则,就难免捉襟见肘,露出几分底蕴不足的丐帮味道,气盛而格调卑微。

再者说,研究,就是研究,不是打架,是不是先把态度放平?

巴赫金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从伦理哲学的角度思考人的社会存在,把对美学、文艺学的探讨而形成的“对话主义理论”,推广辐射到广大的社会学领域,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万物)是一种“对话”的关系。这是我一直信奉的经典。

语言是什么?教科书上说,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哲学家说,语言是思想的媒介和表达;神学家认为,语言是灵魂的载体;诗人则说,语言是感情的音符;艺术家以为,语言是美的衣裳。

《圣经·旧约·创世纪》开篇写道:神创造了天与地。大地一片混沌,神曰“光”,于是有了光;再于是有了连续七天的开创万物。这是说,先有了神的语言,而后才有了生成的万物。

《约恩传》以及《来自约恩的福音书》则用“万物由语言生成”对语言进行了超文本的概括描述。

于是,下列公式成为相当权威的理论:

语言=神。语言,生成万物。

当然,作为无神论的人们,可以模糊神与人的界限。马克思他老人家就明确指出:神,即人,而且,是劳动的人。

由此逻辑演绎出:语言即人。

换句话说,语言,就是人自己。这相当于文学即人学,风格即人等等诸如此类的观点。当然,人有个性;人世间有百态。人,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中,有神性,也有邪恶。况且,天使与魔鬼的语言是相伴而生的,是通行互换的。那么,语言自然随同人一起而变得破碎、诡异、混乱复杂而充满矛盾。

巴赫金就是据此扩展延伸他的研究,把关于语言、作家、作品,人与自己、人与他人的“对话”关系,置放于更加广大的时空领域,创立并丰富了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得出世界万物是“对话关系”的宏大理论,其影响广泛而深远。

而我只是关心语言表情达意的直接作用。我坚持认为:语言,是内心完整而完美的系统表达,是抽象思维情感的具象。一句话,“言为心声”,语言就是心灵的外表。

直到有一天,看到一位大师的主张,要以“沉默”对抗语言。说很多情况下,由于“引进了情境变量”,语言既是滞后的,又是虚假与反向的,还是苍白无力的;认为“人,只有在沉默的状态下,才是最真实的、最自由的;只有行为中的表达,才是本质的、无限的”。

我陷入深度迷惑,认为这虽不无道理,却是一种片面性的、带有夸张性的真实。

然而,今天早晨,在央视3套的节目里,看到一场“全国舞蹈大赛”的精选实况转播。我突然感到,语言,其功能作用确实有限;非语言的魅力确实强大,简直神奇美妙到超语言,甚至超感应。它是人与人,人与自己,人与世间万物的另一种非语言的绝妙“对话”。

华尔兹的妙曼舒缓、矜持高贵,这是尽人皆知的。那种优雅尊贵,让人体会到生命的神圣与尊严,典妙非常。我,不知用什么词语去描述台上的舞姿,也不知怎样形容内心的感受。我的眼前,是一只只美丽的白天鹅,悠然而舒展;是一匹匹健美的红鬃马,奔腾而飘逸。他们像风吹仙袂飘飘举的飞天嫦娥,像临波照影的惊鸿一瞥,转身时妩媚妖娆,回眸间摄人魂魄。静若处子,闲庭信步而潇洒从容;动似蛟龙,上下翻飞而舞动生风。高扬的头,颀长的颈,柔韧的腰,用肢体结构出一幅幅情韵兼容、神形并妙的炫彩图景,经典唯美。

桑巴舞热辣的南美风情,是年轻人的时尚新宠,却也可以使任何年龄段的男男女女激动痴狂。橄榄色的背景与蜜色皮肤交相辉映,组合成沙滩的主调。舞蹈者健美强壮的身姿,带有印第安人的狂野和丛林精灵化合后的怪异与神秘;转腰抬腿,提臀扭胯,极具张力,动感十足而又风情万种。桑巴舞有浓烈的烟草烈酒的强刺激,释放着原始的激情:自由、热烈、奔放,夸张出摧枯拉朽般的巨大的生命能量。

探戈,是一种节律感十足的舞蹈。舞蹈者像是在欧洲城堡的广场上接受检阅的皇家卫队的士兵,凛然不可冒犯;又像一个个剑拔弩张的决战武士,相搏于生死存亡的角斗场;更像一对对相斥相吸的性情男女,挣扎在爱恨情仇的伊甸园。舞台上流动着的,是刀光血影,电闪雷鸣;是绵绵情话,呐喊狂呼。刚劲柔美,激荡起伏,在推拉转送间,在悲喜嗔怨中,尽情张扬,任意驰骋,使生命之花、灵魂之光,一度度华彩绽放。

舞蹈,这种非语言的艺术,表达的是恒久不灭的人文主题。它像一袭心灵的狂飙,一泓感情的清泉,一扫现实的乏味、平庸和阴郁,于冷漠的无常中,带给人们一束来自于天堂的明媚佛光。

在整个观看的过程里,我彻底地失语!对语言彻底地绝望!也彻底地陷入惶惑!由此,我相信,语言的有声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更强大、更无限的精神情感的神秘存在。

美国思想家苏珊·桑塔格曾说“其实,我并不想写(说)什么,我想握着别人的手,直接沟通”。

莎士比亚这样的语言大师也曾说“不说,才是最高境界”。

人与人之间,既有语言的对话和交流,也有无言的表达与解读。

只是,语言的欺骗与歧义,同语言的作用同样有限;而无言的费解与误读,也同无言的多向性一样——无极。

问题的关键是:读懂!

更为关键的是:相信!

出色的领导,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比较全面的个人素质、一定的工作能力之外,还应有较高的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方面的专著积案盈箧、洋洋浩繁,但是,我以为领导艺术之要还是“知人善任”和“平衡有术”。

事必躬亲的领导,未必是好领导。最高的领导艺术,与军事上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同理,即“无为而治”。宰相之责,“非以一人之才为天下用,而是以天下之才为天下用”(宋·曾巩)。善于用人,必先识人、知人。识人知人要有慧眼。至于用人,那还要有气度和胸怀。知人善任,才能聚集人才,才有可能“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唐·魏征《谏太宗广思疏》)。

至于平衡有术,就比较复杂了。所谓平衡,就是掌握分寸,把握好尺度。领导最常遇到、最难掌握、最能衡量出水平高低的,不外乎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

只讲原则的领导,绝对不是好领导,但是,不讲原则的领导,也肯定不是好领导。严格地说,只讲原则,凡事都按规定,查条文,遵先例,照章办事,那还要领导做什么?机器操作岂不更准确方便?然而,如果完全不讲原则,处处灵活,那恐怕就天下大乱了。所以,其难点,不在于原则,也不在于灵活,而在于高度的原则与最大限度的灵活的完美结合与统一。正如真理与谬误有时仅仅一步之遥一样,原则与灵活之间也并不是关山迢迢。它们相依相生,互为补充,互为因果,有时,泾渭分明,有时难分你我。过于原则,流于生硬、教条,容易激化矛盾,走向极端;过于灵活,又会丧失原则,造成损失、带来被动或引起混乱与麻烦,还难免滑头之嫌。上乘之境是把握二者最佳临界点,所谓差一分则不足、多一分则过矣,不温不火,恰到好处。这是一种浑然天成的功夫。它集人格、胸襟、学识、修养、能力、经验之大成,是对事物有深刻了解认识领悟之后的一种自然把握,只可意会,难以力及。

汉代东方朔曾经这样描述处世胜境: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道,即客观规律;游,自由灵活;优,佳境也。不拘泥,不逾越,把握有度,收放自如,以期臻于自由王国。

同类推荐
  • 热读与时评

    热读与时评

    对于想在浩如烟海的长篇小说之林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可能起到“长篇小说导读”的作用。,本书分“现象观察”、“新作短评”、“女性写作”、“历史小说”、“西部小说”、“荐语与序言”六个栏目,从宏观扫描和微观考察两个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90多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追踪与论评;获过奖的、得好评的和有争议的各类作品,都在认真的观照之中给予了自己的评说;开放的视野怀精到的品评,既有益于读者理解具体作家作品的精妙与独到,也有助于读者了解长篇小说创作长足演进的情形与态势
  •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宋词佳作汗牛充栋,美不胜收,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 读者朋友的喜爱。作者在本书的编撰体例上力求创新和突破,除原词外,更加入对作品的解读、注释,并由作品的内容引申到历史人物、风俗习惯,传说典故等。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者在掌握原词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的同时,对作者、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了解。在书的版式上注重视觉形象与词境交相辉映,触发读者的通感。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李少君自选集

    李少君自选集

    作为《天涯》的主编,作为深刻地介入了当代思想状况和政治反思的诗人,李少君的诗中自然也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
  • 新月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新月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一幅梦想现实交织的绚丽画卷。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诗集中,一首母爱与童真的不朽乐章,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本书是一部诗坛圣者的巅峰之作,新月集(The Crescent Moon,190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
热门推荐
  • 穿越与邪皇较量:皇后太难宠

    穿越与邪皇较量:皇后太难宠

    穿越了,离奇地成为一个被迫害的未来皇后的替身,而且第二天就入宫当了皇后。没想到,大婚的当天皇帝老公就开始冷落她。不得宠正好,省得跟一帮女人争一个男人。她在深宫如鱼得水,玩得风生水起。什么?皇上生气了?她真的不是有意要气他的啦。
  • 契约丑妻

    契约丑妻

    因为她的失误,双方父母纷纷命丧黄泉!他恨她,可是,又不得不听从父母的遗嘱娶了她!大婚当日他就给了她一个当众的羞辱,让她自己去完成婚礼!他嘲弄她,,辱骂她,甚至,连看都不愿意看她一眼,可是,突然有一天回来,他掐着她的脖子说,你是我的,没有我的命令你不许离开,你的人,你的身,特别是你的心,都只能属于我一个人!
  • 恶魔王子在身边

    恶魔王子在身边

    “白痴男,你怎么会在这?”我先发制人的询问道。“谁允许你出现在这的?”嗜血的杀气。“我在不在这关你屁事?你先回答我。”“马上给我消失,别以为我不打女生。”“恩,他为什么会在这?”我指着白痴男问阿姨。“这是本少爷家。”也不知道自己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竟然遭到如此报应,不远千里来寻找救命恩人不成,却阴错阳差的住进了该死的尹曦澈家里,有钱了不起吗?长得帅了不起吗?欺负我有糖吃啊。-------------------------“最好离我远点,否则有你好看,还有,别爱上我。不然你会死的很惨。”他面无表情,语气冰冷的警告着我。“哈,最好这样,这也是我所希望的,本小姐心有所属,你放心好了。”“呵,那最好。”他嘴角挑起一个不屑的弧度,好看而冰冷,让人看着只打寒战。------------------------救命恩人多次寻找未果,我决定死马当活马医,来个一步到位,登报寻找相亲。前几次来找我见面的竟然都是大叔级别的,拜托,您来之前没看到报纸上的要求吗?老眼昏花。这些都不足以让人生气,最可恨的是后几次见到的都是极品帅哥,正当和帅哥相谈甚欢准备问及往事之时,这个该死的尹曦澈又一次在关键时刻破坏了我的好事。“晓璐,怎么出门也不说声,害我好找。”“你是谁?我又不认识你?”“真是任性,孩子都有了,还说不认识。”“妈咪……”“啊……哪来的孩子?”某蓝其他文文《太子,为师教你别得瑟》http://m.pgsk.com/a/276130/某蓝新开的坑,强烈推荐大家收藏下,嘿嘿。保证按时更新哦。因为群里没人说话,蓝就解散了,亲们有事可以留言哦,每条蓝都有认真看。也可以加我qq:1435005658,千万不要加群了哦,多谢合作。o(∩_∩)o推荐好友文文:《冷酷王子的冰山公主》厌_丗http://m.pgsk.com/a/261390/《恋上你的天》爱的城池http://m.pgsk.com/a/284472/
  • 型世言

    型世言

    《型世言》为明代陆人龙创作的一部优秀白话短篇小说集。所记皆为明代时事、风俗人情,情节曲折,笔调清新,可读性强,达到较高的艺术成就。此书在国内早佚,历代书目从未著录,近年发现于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
  • 遇见最好的他:红尘四合

    遇见最好的他:红尘四合

    晋江当红作家尤四姐再掀京味儿古言浪潮,独家番外首面世。温家嫡女温定宜年幼时,父亲犯事,一夜之间,繁华崩塌,锦衣玉食的日子仿佛梦一场。全家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只剩下她一个,被奶妈子救了出来。为了谋生,定宜扮成小子,拜在顺天府最有名的刽子手乌长庚门下做学徒。寒来暑往的,长到了十七岁。这天出门没看黄历,一不留神把七王爷给得罪了。对方是天潢贵胄,看她和看只蝼蚁没什么区别,眼看着定宜就要被人拉下去当瓜切了,命悬一线之际,踱过来一个人,随口几句话,救了她一条小命。很久很久以后,有一次定宜问起他对自己的第一印象。他挑起一道眉,说:“小个儿,娘娘腔,站在大太阳底下歪个头、眯个眼儿,像个二愣子。”定宜:“……”
  • 有益健康的138种室内植物

    有益健康的138种室内植物

    了解健康花草的家庭最佳读本,打造清新居家环境的全面指导手册。也许你一直在怀疑植物净化空气的能力,也许你并不知道植物净化空气的能力有多大。那么,比尔·沃尔弗顿博士会告诉你答案。这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一直负责有关植物净化空气方面的科学研究。他用25年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植物有净化空气的能力,而且能力很大。美国环境保护署室内环境部的官员也说:“关于植物能做什么,这并没有疑问。
  • 武王

    武王

    远古时代,古族为皇,妖族为帝,人族为凡,人族羸弱,龟缩于东荒;王境强者秦华借尸还魂,附身于太一圣地平凡弟子身上,从此拥造物神术,灭古妖之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数学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数学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妃倾天下:太子第一千次追妻

    妃倾天下:太子第一千次追妻

    “我不介意让你亲自试试。”男子笑的邪魅,她已不再是那个她,斗姊妹姨娘,获稀世奇宝,得可爱萌兽,看她倾尽天下!大叔型的皇帝,正太型的太子,腹黑型的王爷,当遇到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她又该如何抉择?百年的身世迷离,冰冷围绕。当千年前的那一场情债慢慢揭开,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绝世杀手,一朝穿越到懦弱无能人人鄙夷的废材嫡女身上,再次睁眸,却是罄竹难书。“你叫顾七夜?真的是一夜七次吗?”她有些懵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