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6800000001

第1章 序

§§§序:文气如虹,妙思泉涌

多年前,一个非常曲折的机缘,一次小聚会上,认识了高力夫,当时她是做记者还是当教师记不清了。在沿着什刹海的路上,我们忽然谈起了古典文学,她的如数家珍使我大为惊奇,我试探性地提了几个难点,竟被她一一化解。再以后,完全没有她的消息。直到近两年,才读到她的文章,一篇又一篇,不由惊呼其为“燕赵才女”。这绝不是夸张。她的目前身份是编辑,但她的水平并不逊于某些以散文家自诩的人。当今时代,像高力夫这样从事实际工作却满腹经纶的人,把主要精力献给社会只留出很小空间进行自适性写作的人,正自不少,我们对他们注意得太少。这也就是我这个宣称不再写序的人,愿意为高力夫这样的编辑型文友写序的主要原因。

熟悉她的人都说,高力夫是一个博览群书、攻读不倦、以读书为最大乐趣的人,经常废寝忘食、不计晨昏。她的职业是编辑,她的业余爱好却是整个文学文化世界,涉猎面颇广。她在《书中有我,眼底无他》里写道:“书中的大千世界,丰富精彩,徜徉其间,其乐无穷。”读书“有的是书中有我,眼底无他的一份超脱和淡远,一份风趣与灵动,一种与先贤对话的怡然自得”。近年来,高力夫勤于笔耕,现在从已发表的大量作品中筛选出近八十篇,辑成此书,洋洋十几万言。粗略看来,涉及社会生活、人生百态、古今历史、家庭情感、文化现象、名人访谈、读书旅游、异域风物,等等。那么,作者通过人间万象的精彩描绘和展示,以及缘事缘物而生发出来的情感和议论,到底要阐释或说明些什么呢?我认为,作者面对全球化现代化的崭新而宏大的语境,展开的是多方位的思考,包括人生目标、人的生存境界、人的精神追求以及人对幸福的理解等等。她把一份极具个性特色的人生感悟,奉献于社会公众之前。

顺生,乐生,贵生。

一份人本主义的悲悯情怀;

一种虚实结合的人生智慧。

这是一位前辈对她的文章的整体评价,不妨看作解读作家创作初衷和文本内涵的钥匙。“悲悯情怀”和“人生智慧”八个字,浓缩着作者的生活理念、生命体验和美学追求,为读者提供了一座可资参考的路标。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在柳暗花明、曲径通幽之间,被引领到作家倾力打造的散文世界。这些作品,大到宇宙人生,小到青萍之末,大都能举重若轻,见微知著,那众多闪光的亮点,显示出作者思想艺术的深刻与成熟。

作者写道——

现代化带给我们最大的好处,是富裕;最大的麻烦,是快节奏;最大的损失,是自由的缺乏。假如可以允许再极端一些,则是价值多元之中的价值失落,是文化重建中的文化贬值。

这段文字,满含忧虑,有一种警世色彩。毫无疑问,这些年来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的时代,是一个物质不断丰富的时代。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与经济腾飞的过程相伴随,也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问题。现代化与“现代病”二者之间的某种内在关联决不可掉以轻心,任其蔓延滋生。否则,社会越富裕,可能越腐朽。这样的富裕和先前的贫穷,孰优孰劣,真是难说得很。作者援引德国思想家阿伦特的话,认为只不过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已”,进而认定“如果我们至今对此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选择,最终,我们所面临的,将是比贫穷更大的尴尬”。这的确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所必须正视的。《陌上花开缓缓行》中的不少作品,正是沿着上述思考路径,以精神文化为切入点,对人生做出解读和阐释,用以回应“顺生、乐生、贵生”的这一理念。

无疑,关于人生意义和人生境界,是这本书的重头话题,作家的见解渗透在许多文章之中,在《陌上花开缓缓行》一文中,作家回顾了和国学大师张中行先生的交往:那时张先生告诫作者别老是那么忙,“陌上花开缓缓行”,不要“久别吴娘暮雨声”。接下来作者写道——当时,只是偏重于诗的境界的理解,后来才越加感悟到其中更深的人生哲理。仔细想想,能不能减少一些对现代化的过分依赖?

不使或者少使自己被浮名和俗利过分奴役,尽可能多地维护身心的自由。这,对我们也许更为重要。

生活,生命,都需要更多的“陌上花开”、“吴娘暮雨声”的温情滋养,这样,我们的心,才会更加温润柔软,更加生动鲜活。幸福与否,更多取决于个体的感觉、体验……美好的生活,应该是理性与诗意的共同存在。

这是作者关于人生境界、人生幸福的内心独白,也是针对某些社会现象提供一服方剂、一番忠告、一段诤言。作者同张中行、启功、季羡林等大师有着亲切的交往,领受到前辈学人丰富的人生经验、耀眼的人格魅力和深厚学养的熏染点化,实在是一件幸事。加上作者自身的聪颖悟性、思索钻研,她对“人生”这一困扰了无数人的话语,逐渐有了深刻、透彻的体认和理解。在她看来,“在对人性最为朴素自然的本质追求与对平常生活的感悟中,去满足对幸福的渴念,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她提出“一粒微尘也快乐”的新命题。在《秋思与秋色》一文里,她写道:

自然之秋,人生之秋,无论怎样美好,都因其短暂而不免凄凉。生命的智慧,就是要在这浮生逆旅的感伤里,在世事无常的迷惑中,寻找坚持到底的理由和勇气,把沉思与感悟、快意与豪情,外化为神闲气定、步履从容。

秋季,借用海德格尔的话语,应该是“诗意的安居”。

这也许就是“顺生、乐生、贵生”的真谛,是贯穿文本滔滔数十万言的一道精神清流。

于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作者凭借自己综合素质的强有力支撑,在各种不同的表述对象中,无论是急就成章的千字小品,还是洋洋万言的长文,都能驰骋于古今中外历史与现实的天空,指点江山,感物抒怀,横空盘来,浑然天成,不少段落情韵生动,哲理深刻,读之令人击节。

如《又近秦淮》,写作者江南之行的诸多见闻和深长感喟——秦淮河的声名远播,秦淮河的享誉古今,更多的是因为秦淮名妓用惊世美艳、兰心蕙质、绝代才华,用万种风情、缠绵悱恻、千秋忠义,合成人生悲剧而演绎出的无数或悲凉凄婉或风流蕴藉,令人回肠荡气、伤痛欲绝的千古绝唱,让后世之人在凭吊痛惜、感怀追索中,低回俯仰,兴叹无穷。

在这个背景上,作者推出她所敬重的名妓柳如是的凄美人生,歌颂了这位烟花女子的脱俗气质与惊世才华,歌颂了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气大节。在秦淮河畔的思古幽情里,洋溢着正气、浩气和英气。同时,作者从她女性视角出发,也给予了柳如是更深的理解和惋惜。

《书中有我,眼底无他》中,在列举了陶渊明、李白“物我两相忘”的率真天然和儒道两家的核心要义之后,笔锋一转,又回到人生幸福的话题上来。

生活是否幸福,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感觉。它并不在于是否“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否可以放情山水,亲近自然;是否可以夜雨读书,围炉品茗;是否可以日日笙歌,夜夜良宵;是否拥有豪宅深院,宝马香车。幸福更重要的元素,是你能否拥有和保持心境的轻松、平静和快乐。

……幸福快乐的最好状态,是身心的舒展飘逸,自由自在。

此间作者的幸福观表述得较前面引文更为深刻更为到位。在现实生活中,有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沉溺于欲望的怪圈而乐此不疲,愈陷愈深,以至触犯刑律,沦为阶下囚,教训惨痛。我翻阅过一本叫《最后的忏悔》的书,由若干巨贪在临刑前的最后表白汇成。其中深深的悔恨,带血的泪水,无法言说的生之留恋和死之恐惧,给我留下极深极强的印象。少一份欲望,就多一份轻松与快乐,看来此言不谬。

在艺术表现方面,《陌上花开缓缓行》有若干引人注目的特色。作者纵谈人生,评点古今,研究情感世界之奥秘,探讨生存境界之高下,思维活跃,文思和文笔自然流畅而无滞涩窘迫之感。作者十分注重作品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品位,选择并营造出一幅幅具有浓郁诗情的景象,有人物、景物描绘,有历史片断、心理刻画……也就是说,作者把文化、诗情、感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迥异于他人的“看点”。

且看这段抒情——在细雨霏霏的清晨,打着花伞,细碎的步子踏在青石小径上,眼前的景物,被江南的杏花春雨,丝丝柔化,水雾微蒙,平添了几分梦幻般的不真实感,潜意识里,已模糊了许多界限:梦境与真实,今天与历史,他人与我自己。

花伞、青石小径、杏花、水雾,这些江南雨中的景物被作者整合成一幅有色彩、有动感的图画,更奇的一笔是写出了此情此景中人物的潜意识里那种微妙、朦胧的暗流涌动。

不少读者在经受了“文化泡沫”的戏弄之后,面对如此有品味的文字,眼睛一亮,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许多年龄、职业、身份不同的网友对高力夫的作品评价甚高。在时下能取得这种效果实属不易。

欧阳修在论述写作之道时说:“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这是非常中肯的经验之谈。在我看来,作家笔下的道不是凭空而来,不是书中得来,也不是灵感的产物,而与其生命经验相联系。我们从作家的成长背景和人生经历中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痕迹。上世纪七十年代,作者还是个十五岁的女孩,赶上轰轰烈烈的“知青”运动的扫尾,和许多孩子一样,离开大城市,到太行老区插队落户,锤炼红心,开始了长达数年的知青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目睹和感受了北方贫瘠山区农民的生存境况。之后,上大学,当教师,再之后,凭着年轻气盛和勇敢无畏,只身南下,勇闯刚刚挂牌的海南特区,很快成为商海中的佼佼者。而因个人气质和兴趣爱好,使她在取得很大成功之际,毅然急流勇退,凭借学识、文化功底和个人魅力考进主流媒体,成了一名称职的新华社记者……经历是一笔财富,生活是一本无字大书,种种挫折和磨难,更是催生精神之花的土壤。南下北上几个回合下来,那个稚嫩的女孩成长为一位阅历丰富、学养深厚、思维深沉、眼光睿智的知识女性,她的心底保有许多生活赐予的珍藏,有不少发自内心的人生感悟。我们在读集子中的文章时,会感觉到作者对人生的种种见解和理念,不是僵硬冰冷的教条教义,其背后有着一种鲜活、生动、真实的人生作为支撑和基础,故而倍感真挚。这正是欧阳修“道纯则充于中者实”的境界。这是有关“道”的一个方面,下一步是如何把“道”“发为文者辉光”。作者的语言潇洒流畅,委婉清丽之中透出风骨,纯净淡雅中彰显力度,在有些调侃的作品中,还能看到幽默轻松的另一种笔墨,其运用相当娴熟自然。比如在《珊瑚在网》中这样写道——前科,前科是什么?前科就是劣迹!就是污点!我真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这叫一个冤哪!

最后,我还是被人家说得理不屈而词穷,只好默认。默认的结果是,房东罚我出钱包赔……真黑呀!这房东,这家庭,这世道人心!我恨不能泪水滂沱!

这样的文字,风趣鲜活,跳跃闪烁。

总之,这是一本有关人生的书,有关生活的书,颇多玄机禅思,闪烁着才情智慧,雍容而潇洒。

同类推荐
  •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在编写体例上,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兼及诗文体裁,从周秦诗音写起,包括诗经、汉魏辞赋、乐府诗、魏晋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每章先录原文,后是注释,紧接着是赏析文字,以便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诗词曲赋的创作背景和寓意情感。
  • 读与行的风景

    读与行的风景

    本书是著名作家贾宏图的散文随笔集。书中包括《背影如山》《将军泪》《爱情是跨越苦难的桥梁》等篇目。每篇文章均是作者读书、写作、与文友的交往中,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真情、真感,意境深远,是一部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
  •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和孟浩然都是不可多得的诗人。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他们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了下来,深得大众喜爱。
  •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 川藏

    川藏

    《川藏》作者在故事发生的地方写这篇东西,就在寺院的客房中间。四周静寂无声。抬眼就可以看见大殿的屋脊上站着永不疲倦的铜鹿,它们站在那里守护法轮。在我和这些闪闪发光的东西之间,是一片开满黄色小花的草地。
热门推荐
  • 嫡女重生:帝后无双

    嫡女重生:帝后无双

    【正文已完】相府嫡女燕无双被夫君和庶妹联手设计致死,熊熊烈火中,她泣血起誓,若有来世,定让这对渣男贱女血债血偿!惊艳重生,她要颠覆一切!父亲薄情,那就让他身败名裂!庶妹阴毒,那就让她们狗咬狗!渣男装深情,那就让他尝尝什么叫锥心之痛……这一世,她掌握自己的命运,守护好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与心爱之人共同谱写一段锦绣华章!百里霈:双儿,纵然江山如画,亦抵过不你唇边笑!燕无双:阿霈,前世债,今生偿,这辈子,我赖定你!【男主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无小三】【披着重生复仇文的小言情,不喜勿入!】
  • 暗黑契约书

    暗黑契约书

    充满无限未知的新宇宙,如同错乱昂杂的棋盘,万千势力交错分布。这里有百万之数的铁血舰队,有通往死亡的暗黑星途,以及令人恐惧的隐秘种族……陆峰,一个假冒的联邦调查员,从监狱中一脚迈出,追寻着先辈英雄的足迹,狰笑着踏入了其中……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女人心理全攻略

    女人心理全攻略

    女人是感性的,相对于男人而言,女人更需要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所以女人要懂心理学,要用心理学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女人心理全攻略》从心态、自我提升、职场、社交、爱情、家庭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详细剖析了各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效应,通过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理学对女人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通过阅读《女人心理全攻略》,女性朋友们将能掌握各种心理技巧,从而收获美好的人生。
  •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早已中断,而中华文明则一脉相承,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一路坚强地走过来。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远古传说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息,创造出了无数辉煌的文明成就。可以说,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随时供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精神营养。作为中国人,特别是对年轻的一代来说,了解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大事,继承中国的文化传统,感悟中国人的生存智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 都市少年修仙记

    都市少年修仙记

    少年儿郎都市行,发扬正能量,消灭一切邪恶!走走走,让我们斩妖除魔,替天行道去!
  • 重生之毒心嫡女

    重生之毒心嫡女

    她是大夏国京都第一美女,也是丞相府幼年失母不受父喜的嫡长女。一朝嫁为人妇,夫妻五载。她为他付出所有,他却伙同她的庶妹和好友,做出杀妻灭子之事,甚至连她唯一至亲兄长也不肯放过。含恨而死之时,她发誓,若有来生,一定要他血债血偿。上天垂怜,她重生在与他的大婚之夜。毒妇归来,同样的人生轨迹,她却不再是原来的她!高门深户,相公奸诈,婆婆贪财,公公伪善,婶婶恶毒,叔叔凶残。夺财、害命接踵而来,她巧施妙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你悔不当初!承相府里,父亲不仁,姨娘不义,庶弟乖张,庶妹跋扈,恶仆仗势。陷害,暗杀纷涌而至,她从容以对,惩恶父灭娇妾杀弟妹,毒妇之名远扬天下!这一世,她誓将毒妇进行到底。这一世,她不再渴望爱情,只愿守护着自己在乎的亲人到老。却不想,发誓要让她死的男人,却非她不可。更不料,那个芝兰玉树高贵如仙前世今生都不曾有交集的男人,更是指名要娶她。*****精彩片段一*****“人生最有趣的是什么?”“是什么?”“是你娶了一个娇滴滴美艳艳的新娇娘,而这个新娇娘却隔三差五的在你碗里下个毒,晨起晚落的想着怎么弄死你!”*****精彩片段二*****“我心如蛇蝎。”“挺好,够狠才能站在我身边。”“我是残花败柳。”“无防,我也不清白。”“我悍妒,心毒,绝不与人共侍一夫。”“我也没打算铁棒磨成针,你一人足矣。”
  • 二三十岁要懂的经济学诡计

    二三十岁要懂的经济学诡计

    二三十岁前,你不懂经济学诡计,或许是觉得没有必要;二三十岁时,你不懂经济学诡计,小心你比别人在成功路上慢几步;二三十岁后,如果你还不能掌握经济学诡计,你便没有理由哀叹自己为什么不成功了……从现在开始,和我们一起解读经济学的智慧诡计,牢牢握住“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智慧资本吧!
  • 清穿孝昭仁皇后

    清穿孝昭仁皇后

    康熙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史册记载乃辅臣遏必隆之女,鳌拜义女。她出身高贵,却仅在康熙后宫昙花一现,在皇后之位不到一年便香消玉殒。当来自现代的灵魂占据了这具身体,当四阿哥不再是德妃的孩子……容凰发誓,她一定要摆脱原定剧本中无子早逝的悲剧
  • 王后四嫁

    王后四嫁

    雪倾城走过的地方鸟儿会噼里啪啦往下掉。女娃娃抬起了一只手揉眼,最后发出了甜美的声音,“大姐姐,这里是什么地方?”雪倾城满脸黑线,腹诽,这个女娃太不知死活,他是很美,天下最美的人是他,可他是男子好不好,这个女娃竟拉着他的衣裳叫他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