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县王子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一千多年前,这里曾走出一个放羊娃出身的王子,他就是后唐末帝李从珂。
李从珂,镇州平山人,本姓王,小名阿三,放羊娃出身。他从小丧父,与寡母魏氏相依为命,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穷日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成了王子。
当时,后唐名将李嗣源从平山经过,看见阿三的母亲长得漂亮,就抢掠为妾。当时阿三已经十多岁,就跟着母亲进了城,从贫困山村进驻真定牙城府第,被李嗣源收为养子,改姓名为李从珂。李从珂长大后魁梧健壮,骁勇善战,很得李嗣源的喜爱,随其南征北讨。
后来李嗣源当了皇帝,李从珂被封到山西成为潞王。从此,这个放羊娃的故里,就被称为王子村。
李从珂的养父李嗣源称帝后,开始建立自己的家天下。那么,他的家族都有哪些重要人物呢?李从珂后来又是如何成为后唐皇帝的呢?
李嗣源称帝后,派他的大女婿石敬瑭为北京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山西的大总管。另一个女婿真定人赵延寿为禁军兵马使,赵延寿的养父赵德钧为幽州节度使。李嗣源的三儿子封为宋王,养子李从珂封为潞王。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就是李从珂和李嗣源的儿子、两个女婿之间的窝里斗。
一年后,李嗣源病逝。按照遗诏,他的三儿子宋王李从厚继位,史称后唐闵帝。
他即位后,一直把平山放羊娃潞王李从珂视为潜在的威胁。因为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骁勇善战,手握兵权。
这个小皇帝听信一帮宦官臣僚的馊主意,先把李从珂的儿子发配到安徽亳州,再把李从珂已经出家当了尼姑的女儿召进宫里作人质。这他还是不放心,又把李从珂从陕西调到太原,并派遣亲兵监军监督李从珂。这下惹恼了李从珂和他的将士们。所以平山县放羊娃出身的王子,在部将鼓动下,愤然起兵造反,攻进洛阳。同时,后唐军队倒戈,帮助李从珂进攻小皇帝,很快取得成功。李从珂夺取了皇位,史称末帝。他派人把年仅二十一岁的闵帝勒死,使李从厚成为在位仅四个月的短命皇帝。
李从珂夺取皇位后,那些藩镇将帅各存野心,他的皇权并不稳定。
李从珂对大姐夫石敬瑭非常警惕,也采用闵帝李从厚的办法,削弱石敬瑭的势力,诏调石敬瑭离开山西,委派自己的亲信到太原,接替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于是,李从珂当年兵变的闹剧,石敬瑭再次重演。
为登帝位,石敬瑭怎样舍弃尊严甘当儿皇?
卖国求荣,赵氏父子如何双双投靠契丹王?
罪有应得,卖国贼将面临怎样的悲惨下场?
石敬瑭本来早就与北面的契丹勾结,怀有自立为帝的野心。此时受到干小舅子的征调,非常不满。就在他亲信的协助下,发兵叛乱。为了能当上皇帝,他竟然不顾廉耻,上表给契丹王朝,请求把比自己小九岁的契丹主耶律德光奉为爹,向契丹割让北京地区的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的燕云幽蓟等十六州。以此为条件,请求耶律德光扶持他当上儿皇帝。
936年九月,契丹主耶律德光答应了石敬瑭的要求,亲率契丹五万骑兵,在太原打败后唐的军队,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史称后晋。
石敬瑭被封为儿皇帝,那位从平山县王子村走出来的李从珂,从此开始与石敬瑭征战。他命驻守北京一带的幽州节度使赵德钧出兵西进,切断契丹军队的后路,围剿契丹军队。
赵德钧,幽州人,他和李从珂的养父李嗣源是干亲家。什么干亲家?赵德钧的养子真定人赵延寿是李嗣源的女婿,禁军将领。
在五代的动乱年代,这些将帅们都各怀鬼胎,赵延寿父子也不是好东西,他们也想乘机当契丹人扶持的儿皇帝。于是他们率领幽州兵和多年从契丹降兵中培植的银鞍契丹直三千骑兵,南下占据了易定镇赵诸州,并派了一员大将董温琪驻守在真定城。
赵德钧与赵延寿的两万禁军会合,成为实力强大的军事力量,借机要挟李从珂,要求让真定人赵延寿当上成德军节度使。李从珂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如果批准了他们的要求,赵氏父子控制的幽州和真定周边的镇冀就连成一片,割据整个河北省。
李从珂没同意,赵延寿就暗中投靠契丹,派人给契丹主耶律德光说,如果能把我干爹赵德钧立为皇帝,我们马上率领军队南平洛阳,消灭李从珂,愿意与契丹结为兄弟之国,可以让石敬瑭继续镇守山西。
耶律德光虽然封了石敬瑭为儿皇帝,但仍率领大军深入太原。李从珂的大将率领后唐精锐部队屯兵太原附近,耶律德光非常害怕幽州兵断他的后路,很想答应赵德钧父子的要求。结果石敬瑭知道了这件事,急忙派人去拜见耶律德光,誓死拒绝赵德钧约为兄弟国的请求。
正在耶律德光左右为难、权衡利弊的时候,李从珂派出去的精锐之师,突然发生了兵变,几个卖国的将领杀了李从珂委任的主帅,投降了契丹。耶律德光没有后顾之忧了,就拒绝赵德钧当皇帝的要求,只答应给他父子封官进爵。赵德钧和赵延寿父子叛变了放羊娃皇帝李从珂,公开投降了契丹。
赵德钧投降契丹,本想获得高官厚禄,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下场非常悲惨。赵德钧长期驻守北部边境幽州,在与契丹的多年交兵中,俘获了不少契丹的将士。从历年契丹的降兵中拣选出骁勇善战的骑兵,建立了一支强悍的骑兵,称为“银鞍契丹直”。
耶律德光对这些背叛了他的契丹骑兵怀有刻骨仇恨,因此要求赵德钧把他们都交出来。
耶律德光下令把“三千银鞍契丹直”及其家眷全部杀尽,野蛮之极,并将赵德钧父子作为俘虏押回契丹。卖国求荣的赵德钧受尽凌辱,后来死在契丹,下场悲惨,落了个千古骂名,也算是罪有应得。
苟且偷生,赵延寿如何百般谄媚新主?
国破城败,李从珂怎样城破自焚灭族?
贪婪无度,董温琪如何招来意外杀戮?
赵德钧的养子真定人赵延寿对契丹主百般谄媚才免于一死,被耶律德光授以兵权,成为契丹南下侵占河北的先锋。
后唐末帝李从珂作为一员战将勇猛无敌,但是当皇帝却缺少治国安邦的谋略。最后,他的军队纷纷背叛他。石敬瑭在契丹军队的护送下,直奔洛阳。平山放羊娃出身的李从珂在国破城陷的情况下,登上玄武楼举家自焚,后唐王朝灭亡。
石敬瑭在洛阳当上后晋皇帝,建立五代时期的第三个王朝,也是一个卖国王朝,依附契丹的儿子王朝。
耶律德光得到燕云等十六州,以幽州为南京。
当时,赵德钧派他的大将董温琪镇守真定。这个贪官在真定大发国难财,纵兵抢掠,无恶不作,搜罗财富,堆积如山。结果,积怨太深,激起当地军民公愤。当时身为成德军牙内都虞侯的秘琼发动兵变,杀了董温琪的全家。
这个秘琼,是李从珂的老乡,平山人,他的父亲是成德军的一名军官。秘琼后来成为董温琪的心腹。董温琪投降契丹后,秘琼实在看不惯董温琪卖国劫财的行为,就起兵杀了董温琪全家,用车子把董温琪全家的尸体拉到郊外,埋在一个坟里。侵吞了董温琪的全部财产,自称成德军留后。
第二年,石敬瑭委任秘琼为齐州防御使,委任自己的亲信安重荣出任成德军节度使。秘琼在到山东赴任途中被驻守邺城的藩帅派骑兵劫杀,截获了他的金银财宝。
史学贤才,五言律诗能否打动当朝宰相?
笔锋犀利,获鹿贾纬怎样得罪权臣奸佞?
利弊权衡,英明皇帝如何听信谗言诽谤?
当然,在石敬瑭这个卖国的政权中,也有好人,也有廉吏、清官,我们来说一说五代著名史学家、《旧唐书》的主要编著者贾纬。
贾纬,镇州获鹿县(今鹿泉市)人。自幼酷爱历史,成年后潜心研读历代史书。唐朝末年,赴京赶考,结果名落孙山。不久黄巢起义,战火烽起,贾纬历尽坎坷,辗转回到家乡获鹿,被赵王王镕授为获鹿参军、邑宰。
后唐时期,贾纬以渊博的历史知识,出任石邑县令,就在现在石家庄市振头村北办公。贾纬除了办理公务之外,深入城乡民间,广泛搜集历代史籍,整理民间关于唐朝的文献。他发现从唐武宗之后,由于屡经战乱,原有的帝王实录大都散失,为后人研究和编纂唐史留下很多空白。为此,贾纬不惜重金,征集各种有关唐代后期的零星资料,尤其是到真定乡下,花钱买一些文人的笔记,拓印一些唐代成德军将领的神道碑。经过数年认真考证,编成《唐年补录》六十卷,较详尽地记录了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到唐哀帝末年(907年)半个多世纪唐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后晋石敬瑭建都洛阳后,贾纬被召入朝,为监察御史,不久改太常博士。
当时的宰相监修国史,四处招募史学贤能,贾纬便写了一首五言诗,抒发自己研究历史的抱负,提醒宰相“史才不易得,勤勤处处求”。由此,他被推荐为史馆修纂。贾纬积极主张编修《唐史》,总结唐朝的经验教训。最后他的建议终于得到朝廷采纳,石敬瑭颁诏编修《唐史》,这就是后世所称的《旧唐书》。
在四年多编修工程中,监修官的宰相换了几任,但贾纬始终是这部正史的主要编纂人。贾纬凭借早期搜集的大量史料,为《旧唐书》的编纂作出了重要贡献。
贾纬一生著作浩繁,不仅留下许多珍贵的史册,还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他的《唐年补录》被收入《永乐大典》,成为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尤其是他在后晋卖国王朝,力主编修唐朝的正史,弘扬爱国正义的精神,非常难得。他执笔编修的《旧唐书》史料翔实,是我国最早系统记载唐代历史的鸿篇巨著。
开运三年(946年),贾纬因编修唐书有功,迁中书舍人。不久,后晋被契丹平灭,后汉刘知远称帝,进入五代时期第四个王朝。
刘知远称帝后,也开始组织编修国史。
贾纬再次被举荐为史馆修撰,奉诏编修《后汉高帝实录》。
951年,后周太祖郭威取代后汉建立后周,封贾纬为给事中,负责主持史馆,参与编修后晋帝王的实录。当时,后周的一些权贵,有不少就是后晋的一些遗老,譬如三朝宰相不倒翁冯道之流,他们在石敬瑭卖国割地、敛财于民的罪恶活动中,干过不少伤天理、害民生、为虎作伥的坏事。贾纬是这些人历史罪孽的见证者。他编修史书,崇尚司马迁的史德,秉笔直书,不畏强权。他的笔锋无疑会触及一些权贵的痛处,因而不断遭到一些权臣的诬陷和诽谤。他们不断在郭威面前进谗言,如果让贾纬修史,“令满朝皆遭诽毁,教士子何以进身?”
周太祖郭威,虽说是五代史上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但他毕竟是一个新王朝的封建统治者,他听了臣僚的谗言,心里也感觉不踏实。最终将贾纬赶出京师,让他出任平卢军行军司马。
一代杰出的史学家就这样被放逐军营。
贾纬赴任到青州,虽然生活仍然优裕,但因为被迫放弃了自己向往的事业,积忧成疾,第二年就病逝了,出生在获鹿的一代史学巨才就这样断送在异乡的军营。
这正是:
后唐内讧招国殇,后晋卖国当儿皇。
一代史官写唐书,名垂青史殒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