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3900000007

第7章 法国大学改革史略(1)

§§§简介

拿破仑的帝国大学制改革拉开了19世纪以来法国大学改革的序幕,奠定了法国现代大学的基本模式,确立了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堪称是法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次重大改革。其后的一个半世纪中法国大学经历了数次的改进和调整,其中19世纪末大学的重建意义重大。1968年,积聚了众多矛盾和问题的法国大学在学生运动的推动下迎来了法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二次重大变革,《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的颁布与实施奠定了法国现代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体制的基础。此后,法国大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法国大学在已调整的结构和体制基础上不断进行深入的革新,重要的法令就有1984年《高等教育法》、1989年《教育方针法》及其附加报告、1991年《2000年大学纲要》、1997年《巴鲁法案》、1998年《建立高等教育的欧洲模式》以及2007年《大学自由与责任法》等等。

纵观19世纪以来法国大学的改革,应当说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改革主要侧重于结构和体制,较多地涉及到宏观层面的内容。从表面看改革似乎进行得颇为火热,但实际上微观层面并没有太多实质的变化。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情况却倒转过来,大幅度的改革不再占主流,所发生的大多是着眼于深层次的微观调整与革新,它们同样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难怪很多西方教育研究工作者极端地认为:过去法国大学的改革多为“没有革新的改革”,而近些年却多为“没有改革的革新”。然而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通过的《大学自由与责任法》无疑标志着法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其改革的进程值得观察,改革的结果值得期待。

§§§第一节拿破仑时期的帝国大学制改革

拿破仑在取得政权以后,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统一的政治目的,非常重视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创新。19世纪初出台的帝国大学制就是拿破仑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并由此奠定了法国现代大学的基本模式,确立了法国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的主基调,其在法国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作用不可磨灭。

一、改革的背景

19世纪以前,法国大学经历了中世纪的创建、13-15世纪的黄金发展期之后,就日益走向衰落,越来越落后于社会前进的节奏。法国大革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法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当时所有的中世纪大学都被关闭和取消,政府着力发展的是专门学院、专门研究机构的创建以及旧高等专科学校的改造,一般意义上的大学不再具有合法的地位,并自此沉寂下去。

1799年,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成为法国第一执政,1804年又称帝并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当政至1814年。在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统一的过程中,拿破仑非常重视对教育实行垄断管理,“忠于皇帝”、“忠于帝国政策”和“遵守天主教戒规”是拿破仑当政时期推行的教育改革必须遵循的三条基本原则。

1802年5月1日,经过拿破仑修改后,国民教育专家福尔库瓦(A.F.Fourcroy,1755—1809年)制订的《国民教育计划》颁布,即《1802年5月1日法令》。该法令的颁布标志着拿破仑中央集权教育制度的开端。在高等教育方面,法令规定国家统管高等教育,所有高等学校均要由国家来开办。法令颁布前后,法国创建了一批新的高等学校,其中包括10所法律学校、3所工艺学校,以及高等数学学校、绘画学校和军事学校各1所。

二、改革的内容和纲领——《有关帝国大学的构成法》和《帝国教育组织令》

1806年5月10日,经先后九次修改,由福尔库瓦再度拟定教育法草案《有关帝国大学的构成法》(Loi Relativea la Formation d une Universite)颁布。法案要求:建立一个名为帝国大学(L Universite Impériale)的机构,专门负责整个帝国的国民教育;帝国大学的全体教师应承担专门的和临时的世俗职责;帝国大学的教师队伍组成将以法律形式提交1810年立法机构会议。从法案内容看,主旨有二:一是要建立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帝国大学;二是要对教育实行国家垄断,即:虽然在形式上于世俗教育与官办学校之外还保留教会教育和民办(私办)学校,但是它们都必须服从国家和政府的监督和控制,无条件地忠于皇帝,忠于君主政体,忠于帝国。1806年法令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整个教育制度的总领指导思想,为两年后颁布的《帝国大学组织令》奠定了基调。1806年法令的颁布表明拿破仑中央集权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加强。

1808年初,福尔库瓦第三次受命拟定全国教育组织计划。同年3月17日,拿破仑政府颁布《帝国大学组织令》,该法令分为行政组织和教育组织两部分。

在行政组织方面,该法令规定:全国分中央(帝国大学)、学区(l académie)和省三级,其中帝国大学是帝国教育行政领导机关,下设大学理事会和几名总督学,协助教育大臣(le grand maitre)工作;教育大臣是帝国大学的最高行政领导,主要职责是主持大学理事会,任命帝国大学所属官员,授权开办学校,决定人员晋升,授权颁布学位等;大学训导长和财务总长两位高级官员参与领导,前者负责行政事务,后者负责财政事务,他们均直接由皇帝任命或罢免;大学理事会实施行政、教学、纪律等方面的管理,包括制订帝国大学的规章制度。

在教育组织方面,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层次。为便于管理,法国依照《帝国教育组织令》的规定,将全国分为29个学区,每个学区下设学院(faculté,国立),中学(lycée,国立),中学(collège,公立),中学(institution,私立),寄宿学校(pension,私立)和小学(petite école,国立)。其中只有学院属于高等教育层次。每个学区内设文、理、法、神、医五个学院,完成具体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学院间无任何横向的学术、人事或财务上的联系,各自为政,相互独立,并不隶属于某一综合性高等院校。五大学院中,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主要进行专业教育,培养从事相应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文学院和理学院则作为“服务机构”,主要负责主持国家统一考试、颁发各种学位、文凭和中学(lycée)教师资格证书,有时也进行某些补充性教育教学,但不是像其他三个职业性学院那样的独立教育中心。当时的文、理学院不受重视,有时甚至缺乏生源。而法学院和医学院向来都是社会上律师和医生这两大自由职业的培养场所,行政官员和财政官员也来自法学院。因此,各学院发展得并不平衡。到1814年拿破仑垮台前,法国已有医学院10所,法学院17所。1809—1814年间,授予法学学士和博士学位的人数分别为3100和73,医学博士学位1456个,外科博士52个。与此同时,文学学士和博士却分别仅为153个和56个,理学学士和博士更是少到只有40个和10个。

三、帝国大学

拿破仑时期的“帝国大学”虽号称“大学”,但它既不是13世纪的师生自治性行会组织,也不是一般意义上几个学院的集合,更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大学。它是“统一帝国教育事业和监督全国公共教育的国家教育领导组织”,是法国整个教育体系的总称,其职能类似于现在的教育部。它推行由国家垄断中等与高等教育的政策,要求按帝国的统一模式培养既效忠帝国又有教养的行政官员、军事人才及法官、医生和工程师等专门人才。

帝国大学不仅控制着课程内容,还对学生的考核做出详细的规定和说明。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的国家学位制度获得进一步发展,这些学位与某种职业之间有着特殊的关联。1807年,业士学位,即中学毕业文凭,被确立为大学第一学位,大学生正式入学前必须参加专门的中学毕业文凭考试。这对大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至今犹存。19世纪早期以后,业士学位成为大学入学的必备条件。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该文凭持有者人数的激增,在法国大学注册的学生人数也成倍增长,最终在各种矛盾的激化下,爆发了学生运动。

帝国大学创建之后,法国的大学制度变为双集权中心,即:国家中心和大学团体中心。而“国家中心已适时地由大学团体中心完成”这两个集权中心均带有明显的官方权力,国家统一分配和管理高等教育经费,而大学团体则通过国家这个载体来管理职业,即大学团体控制着职业的入口。这两个集权中心,“很早就像我们应当看到的那样很密切地纠缠在一起”。

当然,帝国大学在其存续的数十年间,也日益暴露出种种弊端,这是其中央集权的特性以及法国高等教育的传统所决定的,主要表现为:中央的统管过于僵化,致使学校缺乏自主权和活力;各学校仍处于分散隔绝状态,学院间缺乏联系和协作。这些弊端直接导致大学的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不高,造成法国大学在当时国际上的声誉有所降低。

四、大学校和专门研究机构的发展

19世纪初,法国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要,拿破仑政府推行的一系列对内对外的强权政策也需要各类杰出人才为其服务。此外,革命胜利后的大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消除封建贵族教育特权,以巩固大革命的成果。所有这些要求,在大学校身上均可得到满足。因此,法国的工业界、拿破仑政府以及大资产阶级均热衷于创建各类大学校,倾向于通过大学校为巩固政治、振兴科技和经济而培养社会精英人才。1808年《帝国教育组织令》不仅确认了旧制和大革命时期开办的高等专门学校,还鼓励它们的发展,从而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从大学转移到大学校。

拿破仑时期,法国大学校的数量有所增加。1800年,拿破仑将原大路易学院改组为四所军事院校,并成功地创办了被称为法国“西点军校”的特种军事学校,如著名的圣·西尔军事专科学校(1808年)、布雷斯特海军学校(1809年)、圣·日尔曼昂莱骑兵学校(1809年)、土伦海军学校(1810)等。1808年,拿破仑政府恢复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795年创建)。此外,拿破仑时期法国还留有以前建立的各种专门学校、综合理工学校,并兴建了为满足当时战争急需的矿业学校(Ecoles des mines)、桥梁和道路学校(Ecoles des ponts et chaussée)等等。这些大学校以培养军事、土木和工业技术人才为主要目的,注重实践,强调实用。

大学校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法国高等技术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状况的改观。法兰西第一帝国利用科学家们的技术和科学知识为帝国的军事、经济和政治服务。拿破仑曾在视察巴黎理工学校时高度评价其为“下金蛋的老母鸡”,并为该校授旗。

在大学校发展的同时,各专门研究机构也获得一定的发展,它们活跃在法国的学术领域,并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例如:法兰西学院和高等应用艺术学院关注人文和一般科学研究;自然历史博物馆则以自然史、生命和地球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在学术研究之外,各专门研究机构还进行公开讲演和报告会,鉴定和评选科研成果并担负普及科学知识等与科学研究相关的工作。这些科研机构基本上不从事专门的教学活动,主要工作是从事纯粹或实用的科学研究以及其他与科研有关的活动,教学活动主要由大学和大学校来完成。法国这种科研与教学相分离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后来在法国工业化的发展、政府的行政干预和德国研究型大学影响等各种因素的推动下,这种状况才逐渐得到改变。

五、改革的影响

拿破仑对法国高等教育进行的改革堪称是法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次重大改革,促进了法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帝国大学制的实施使一般意义上的大学在法国消失,全国仅有“帝国大学”这唯一的“大学”,统管着法国各级各类学校,使法国成为“欧洲第一个把教育纳入政府编制、建立起高度一体和严格等级制的国家”,即确立了被沿用至今的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这种教育管理制度体现了国家包揽教育的决心,在法律和实践上统一了零乱分散的教育体系,奠定了法国现代大学的基本模式,并很快就成为欧洲最具代表性的高度集中的制度。从此,中央集权的体制和大学自治的传统在矛盾斗争和有机结合中并存,形成了法国高等教育的另一重要特点。在改革中,拿破仑还顺应经济发展之需,重视大学校的发展,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从大学转移到大学校,不仅促进了大学校的发展,还从此确立了大学校在法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地位。

§§§第二节19世纪后期的法国大学改革

拿破仑以后直至第二帝国建立(1870年),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法国的教育制度经历过几次改进。但当时教育改革的努力常常伴随着特殊的政治逻辑进行,一旦政体变动,新的领导人就期望从教育机构中清除政治对抗因素,从而开始发动新的教育改革。由于这一阶段法国政局频繁动荡,高等教育改革不可能得以很好地进行,在徘徊中几经进退,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世纪最后25年,在德国洪堡创建柏林大学的启发下,法国高等教育才出现转机,尤其是1885—1898年间进行的改革,使大学的模式重新得到争论和思考。这些改革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896年法令的颁行,它使法国结束了近一个世纪唯一大学的局面,并赋予大学更多的自治权,从而建立起中央集权制与大学自治传统间新的平衡。

一、改革的背景

同类推荐
  • 中外哲理美文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中外哲理美文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本书精选了数百篇极具思想价值的哲理美文,呈现了大师们的深刻人生感悟,使读者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的关怀。
  • 情感旋律

    情感旋律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城市发展学

    城市发展学

    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头等重大问题,也是城市的根本问题。城市的一切问题,既是在发展中产生,又是在发展中求得解决。城市发展学是城市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城市学也可以说是城市发展学。因为城市学的本质所在就是研究城市方方面面发展的学问。当然,相对而言,城市学的研究范围应当更加广泛和深入,其内涵和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城市发展学的形成和建立,应当说是为城市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作文趣话

    作文趣话

    《作文趣话》本书主要介绍了作文中的趣话, 是学生一族不可缺少的课外读物。
  • 海底两万里(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海底两万里(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海底两万里》: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异国情调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描绘多姿多彩气象万千的海底世界,成就一部惊心动魄永生难忘的科幻经典。
热门推荐
  • 传奇道士修仙传

    传奇道士修仙传

    他是一名普通人。 他是一名传奇世界的疯狂游戏迷。 涛天机遇…… 他是一名拥有传奇世界道士技能的修仙者。 这是一段传奇的经历,荡气回肠的故事情节,不一样的修仙世界,直指宇宙本源的修仙大道。 炼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大乘、渡劫、飞升。 仙界,真的是凌驾于现实宇宙之上的世界吗? 一切,都在这里……
  • 改革大佬王安石

    改革大佬王安石

    历史上,改革人物向来受到争议,而尤以宋朝的王安石为最甚。有人骂他是“民贼”,是“古今第一小人”;有人赞他是“圣人”,是“古今第一完人”。罪恶的阴影与神圣的光环从来没有如此纠结地围绕在同一个人身上,除了王安石。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出一系列变革措施,力图挽救积弊已久的大宋王朝。可是,他试图富国强兵,却招致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群起攻击;他想要为民谋利,不料百姓却拿他像猪狗一样谩骂。而且,他不但生前不被看,理解,死后数百年也都背负着骂名,直到近代才有人为其翻案。
  • 苍天泪

    苍天泪

    本文讲述了一位少年渴望亲情的故事,故事的发展以少年上一世不喜家族的冷淡、明争暗斗、相互争夺为前提,来生更加的珍惜难得的亲情。神医紫电侯隐身杨家庄,见主人公聪明机灵胆大,收为徒弟。因为一番巧合得罪了他暂时得罪不起的人,连累的师傅等人,无奈之下,他选择独自承担,被逼跳下悬崖,侥幸不死
  • 实用演讲技法大全

    实用演讲技法大全

    演讲是一门科学与艺术。拥有高超的演讲技能不仅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良好体现,更是成功人士必备的技能之一。《实用演讲技术大全》分为六篇,共四十四章,在全面介绍演讲高手必备的基本知识,演讲前需要进行的精心准备,以及如何分析、了解、打动、说服、调动听众的基础上,重点讲解了如何设置精彩演讲的亮点,怎样灵活运用演讲的技能,以及不同类型演讲技法的使用要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择天记

    择天记

    这是一个长生果的故事,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要强求。
  • 南境诡事

    南境诡事

    揭开掩盖在南境迷雾下那神秘的古彝文化,身边人接二连三的发生诡异事件……我只是一个爱听鬼故事的普通大学生,我竟在其中发现了一连串的阴谋……,玩笔仙莫名晕倒。确未想过自己也会置身其中,夜半被鬼压身,离奇的经历竟然是有高人暗中操纵
  • 东湾村的小伙伴们

    东湾村的小伙伴们

    这一年,山子又长高了一截,他上了五年级。在他的东湾村,有慈爱的父母,善良的乡亲,淳朴的风情,充满童趣的校园生活……这段时间里,山子经历了很多事:和老歪的遭遇战、闯了一次大祸、拜师学武、养了一只“饿死鬼投胎”的狗羊……东湾村的孩子虽然在物质生活上艰辛不易,但山子和他的小伙伴们人不缺少快乐。
  • 宁做王妃不为后

    宁做王妃不为后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文文慢热,耐心看文哦)石妍情在现世中遭受了巨大的耻辱,岂料,居然穿越到了东西南北四国之首的东国。身为丞相的父亲为了保全三个美貌的姐姐狠心将自己嫁给一个半死不活的丑王爷。石妍情以慕容雪菲的身份来到了王府,却发现康王相貌俊美异常,只是,却包含了一颗争权夺位之心,想要当上东国之主,而与太子产生了斗争。而当自己爱上他后,康王楚砜诀却将她伤透,她只得逃离王府,前往北国狼族之地,想寻得一地清净。在北国,救下了一八岁孩子,却身怀功夫,聪慧过人。遇见了北国的皇子,将军。而为了救楚砜玦,她甘受心头滴血之苦,却不想楚砜玦回了他的江山弃她而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