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3600000031

第31章 金融激流(2)

当然,市场的发展总不可能全无瑕疵,阴暗和曲折都包含着必然。但因为市场对于中国改革至关重要而且已经风险畸高,正视市场中的阴暗,正视中国机构投资者的缺陷便格外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当谈到对于机构投资者的培育乃至“超常规培育”时,就应当包含两个方面,亦即热情的、鼓励型的培育,以及严酷的、管束性的培育。具体而言,对机构投资整体应当更强调多种所有制结构,严格内部监管,并支持其改革内部机制,肯定管理层持股的方向;机构投资者所处的外部环境也需要法制意义上的严峻性。严格监管、持法不阿、信息公开、舆论充分缺一不可。中国证券市场在过去十年中已经历了太多的风雨,走了太多的弯路,现在走出的每一步,都须兼顾方方面面,在正本清源上更具力度。

证监会的周小川主席有一个最新讲话,专门谈到了监管部门要向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方面进行职能转换,而“不能以调控股票指数作为工作目标”。这种看法得到海内外业界有识之士的很大肯定。如果周主席说的是真心话,而且已经得到最高层的完全认可,就应当看到监管机构鼓励机构投资者的成长,并不含有让其支撑“碎步慢牛”(或“快牛”)的功利性目的。进而也就可以意会市场的铁律将如何发挥作用:机构投资者大举入市之后未必总是锣鼓声声,更严酷的局势还在后面。

-2000年第9期-

金融资产管理、银监会与深层次改革

我们很难以过于理想主义的态度对待眼下荆棘丛生的改革,只期待具有关键性的每一步都能走得更妥当。

时间逼近“两会”召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框架性思路。不过,因为当前的相关讨论主要集中于国有非金融资产,于是,国有金融资产的管理体制是何走向,就引起了有心人的特别关注。

在中国的近11万亿元国有资产中,有7.3万亿元国有经营性资产,其中又包括了8300亿元左右的金融资产(均指净值)。这些资产,即为国家对于国有金融保险机构的股权。如果说中国的国有非金融资产过去是多头管理、“五龙治水”的局面,国有金融资产则主要集中于“二龙”,亦即由财政部负责产权、收益和费用控制(大费用),中央金融工委管人事。人们想知道的是,这回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权利、责任和义务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资委建立之后,金融资产的管理权将如何划归?是否存在相应的理顺体制的重大变革?这关系到金融改革的前途和命运。

曾经有一种主张,倾向于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一并交新组建的国资委管理。不过,这种主张现在已经遭到普遍的否定。理由很简单,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国有企业的债权人,如果由一家机构行使所有者权益,就会存在利益冲突。所有者还可能安排金融机构为国有企业发放定向贷款,最终延误企业改革。所以,正在策划筹组中的国资委,被认为将主要集中于管理国有非金融资产。

在百端待举的改革日程表中,金融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被置于什么位置尚不得而知。又因为当前金融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行动是银行监管体制的改革,亦即成立银行监管委员会(银监会),在机构整合中很可能是由现在的金融工委与人民银行的监管部门合并而成。所以,部分业内有识之士产生了一种担忧:目前由金融工委行使的金融机构人事权会不会随同银监部门的建立而带入,从而使未来的银监会集部分大型金融机构人事权与银行业监管者于一身呢?倘若如此,将是一种不很恰当、顺畅的安排。

这种看法不无道理。面对中国银行监管难以令人满意的现状,一些专家学者近年来一直在呼吁建立独立或半独立于中央银行的银行监管机构,被称为银监会或银监局。中国“入世”后,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大幅提速,银行监管的局势也更为错综复杂。银监会(或银监局)的成立可谓正当其时。不过,成立专业银监机构独司监管职能,要义之一就是避免与央行的货币政策职能相冲突。如果新建立的银监会有了独立的对于银行业的监管职能,同时又承担着一部分国内大型银行和金融集团的“管人权”,便出现了新的两种职能的冲突,其直接后果可能影响银监会的监管力度和公正性。

倘如此,中国改革中久被诟病的“老子难管儿子”的情形,政府同时是“裁判员和球员”的场面,可能会以某种形式在银行业再现。在银行业开放大局已定的今天,银监会未来监管的对象不仅有内资银行还有外资银行,两种职能冲突的后果将非常负面。特别是金融工委的“管人权”不仅包括银行、金融集团,还包括保险公司和少数证券公司。如果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管人权”按同一逻辑划入证券和保险监管机构,则后果更令人忧虑。

从国有金融资产改革的角度来衡量,也可以看出由监管机构掌握国内部分大型金融机构的“管人权”并不合适。十六大明确提出的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原则不仅适用于国有非金融资产,也应适用于金融资产。特别是中国金融改革本来就较为滞后,按十六大要求理顺体制,建立起单一的金融资产管理体制就更为迫切。当前政府启用学术咨询机构深入研究国资管理体制,对于未来新机制建立的方方面面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探讨,改革方略已经成形。这些思路也可用于国有金融资产的管理。事实上,建立起统一的机构来行使独立的出资人资格,追求国有金融机构的价值最大化单一目标,正是国有金融机构深化改革的重要前提。在将来,或是建立独立统一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机构,或是在现在体制内集中国有金融资产管理职能,改革可以渐次而行,有急有缓,但前行的方向不难辨清。

改革总是越走越难,金融改革更是如此。我们很难以过于理想主义的态度对待眼下荆棘丛生的改革,只期待具有关键性的每一步都能走得更妥当。毕竟,一切尚在未定之天。往事已矣,来者可追。

-2003年第3、4期合刊-

辨识“全流通”新说法

议论中的“全流通”新说法相当复杂,于理于法也颇为不通,可操作性几乎不存在。

2003年10月以来,本来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差不多已经偃旗息鼓的“国有股减持”和“全流通”的大讨论,突然又掀起新一波强劲的“全流通不等于国有股减持也不等于国有股全卖”的市场舆情。目前我们可以见诸于报端的最后的也是最新的说法,不仅凸显“全流通”之极端重要与迫在眉睫,而且对如何实施已经有了相当具体的诠释。某些媒体明确宣称该重大利好方案得到了高层领导的首肯,整个决策程序已经接近完成。诸多观察者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当前的“全流通”传言。进入11月中,市场日复一日地在期待和失望、理解或误解中大起大落。

这一次“利好”是真是假?一时难见分晓。但可以肯定的是:议论中的“全流通”新说法相当复杂,于理于法也颇为不通,可操作性几乎不存在。管理层是否真的会接受并提出这个方案,不由得令人顿生疑窦。

从2001年6月至2003年11月,中国股市已经下跌了近千点。拯救市场需要重拾信心,而解决“全流通”,被认为是符合市场人士利益的最合理有效的办法。在官方专业证券媒体上,“新说法”已经相当成形,即将“全流通改制方案”,“化统一决策为分散决策”,由一家家上市公司通过全体股东投票决定非流通股流通的价格和比例。而投票时则“不仅需要全体股东2/3多数通过,还要求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分类计票,均能达到简单多数”。很显然,“新说法”赋予了流通股股东用手投票,决定大股东能否入市并以什么样的价格入市的权利,看似完完全全代表了几千万股民的利益,于市场极有吸引力。

然而,“新说法”必然带来市场心理的混乱。至9月底,中国已经有1362家上市公司,家家都来开会投票决定非流通股可否流通、如何流通,将会是一种什么局面?一旦允许持流通股的股东投票决定非流通股命运,在一对一的谈判中,会否出现庄家操控谈判,然后以极不合理的低价侵吞国有资产?如何防止中国股市呈现新一轮庄家拉升股价、诱骗散户入场、然后抽身而逃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目前非流通股已经不完全是国有股。国有股经过前一段时期较为集中的协议转让,相当部分已经由非公有经济成分拥有,那么,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权益应当是原有合同的延续,更改合同的法理何在?

有辩解说,“新说法”可以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再进行推广。资深市场分析人士几乎是立即指出:试点只会成为庄家轮番炒作的题材。庄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市场立刻陷于更大的混乱,导致市场不公平加剧。

其实,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形势看去难尽人意,但认真观察其变化又可看出许多亮色。这是因为在今年以来股市指数总体滑落的过程中,股市的价格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往为市场投机者精心打造、狂热追捧的一些小盘老庄股、垃圾股重振无力,而绩优股的价格则在整体跌势中顽强回升。股市越来越显示出合理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上市公司业绩上升,前三季度的平均每股利润已达0.16元,同比增幅27%,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的局面有了根本改观。

当然,这种股价结构的积极调整,本身也是痛苦甚至相当悲惨的过程,但这是市场转向健康的必要代价。而任何以短期快感缓解痛苦的行为,不仅难以持久,更有可能破坏市场正常的转向过程,其后果将非常严重。

中国证券市场经过两年多的调整,现在已经接近底部区域。市场方方面面都在期待股市重振。正因为此,当前的一切努力,应集中于提高上市公司经营效益、保护小股民利益、增强市场透明度等基本问题。同时必须看到,解决中国股市的某些根本性疾患需要时间,特别是解决诸如国有股法人股入市流通这类由来已久、经不起更多反复的深层次敏感问题,更需要寻求恰当时机,假以时日。此外,既然股权分裂弊端已现,各方均有共识,采取“新股新办法、老股老办法”,让新股率先实现“全流通”(对大股东套现行为要有一定约束),未必不是积极可行的过渡办法,更减少了日后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轨的部分障碍。

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股票市场,而中国股票市场在历经劫难之后定然能够创造出真正的辉煌。熊市之中更需要预期稳定,因为人们相信明天。

-2003年第22期-

“中小企业板块”遗憾的背后

虽然有盛大的庆贺也不乏市场评论家的赞颂,5月28日在深圳启动的中小企业板块还是透着太多的遗憾来到世间。至少,有一个问题需要解答:为什么不在新的市场实行“全流通”?

从酝酿到启动,新市场有过太多的争议,经历了许许多多磨难。不过,支持者始终坚持着一种期盼:20世纪90年代初诞生的中国A股市场由那么多“不得已”组成,历史包袱沉重,甩包袱则成本高昂几至难以承受,新市场正可以从头再来,按照人们已经获共识的基本标准来制定规则。最起码的,既然股权分裂弊端深重,则理应在新市场设立上市公司股权“全流通”机制。

然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在遗憾中,我们听到的解说主要有三:其一是担心新市场盘子小,一搞“全流通”则庄家极易控盘——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几年的努力,好不容易算是基本摆脱了庄家掌控的局面,如果庄家又有新天堂,该如何是好?其二是担心企业包装上市后,最终抛出手中股票套钱逃跑——纵使可以通过一系列规定约束大股东套现,但万一约束不住,该如何是好?其三是担心——或许是最大的担心,新市场因“全流通”而增加了吸引力,可能会使主板市场资金转移战场,最终招致大市深幅下跌,难以回振,该如何是好?

批驳这些“解说”几乎不用费力,谁都明白监管部门的责任主要是监管,包括有意地在市场创新过程中持续提高监管能力,而不应双眼紧盯市场指数。选择高一些的起点,迎接本来无法回避的挑战,才是监管者的正常选择。我们只是在想,为什么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指数高低这个本来属于市场的问题,仍然那样致命地干扰政策选择?如果说惯性思维之外,终究有隐情存在,那么这一回,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回答可以相当直接:是券商,中国证券市场的主力玩家!正是众多国有券商身陷困境、危机四伏的现状,使得近年来已成券商“保姆”的监管部门在行使职权时投鼠忌器,举措失当,难以在关键时刻大步改革。本世纪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已经经历了多次震荡,着力于市场更新的改革一直在各个领域推进。最初的变迁可能不甚显著,但回眼望去,从交易行为到上市公司,从信息透明到舆论监督,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令人欣慰的进步。而变化最小、问题最多、令人诟病最甚的就是证券公司。以去年年底南方证券被行政接管为标志,一批问题证券公司相继拉响危机警报。而监管层担心危机深化,苦于解决无方。虽然有大力发展证券市场的九条意见出台,有众多振兴市场的热切愿望和力量,仍然不足以驱散现实的阴霾。

鉴此,我们觉得,解决中国证券市场上由来已久的券商问题,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目前需要决策者做出改革的决断,选择正确的路径,不应再有任何彷徨、迟疑与短视。以危中求机的眼光分析局势,眼前的选择其实相当明确:无论如何,应当放开证券业的准入门槛,允许外资、民间资本以及其他社会资金进入这一由国有传统券商垄断的领域,开通证券业的活水之源;应当通过改革,包括有效的产权改革,使现有券商建立起严格内部监控机制和良好治理结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尊重市场铁律,确立行业中的退出与淘汰规则,一方面通过设立开户股民风险基金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一方面对问题证券公司绝不伸行政输血之手,让该死的死去。

以此决断,主攻券商顽疾,市场朝向健康的更新才能障碍大减,加速前进。应该承认,中国证券市场虽在过去几年中有了可喜的进步,但几个重大关口并没有过。如果应有的改革措施迟迟不到位,在出现改革机会时不能果敢向前,则市场扭曲时之过久,终究会积累起巨大的风险,使银行系统的已有风险加倍放大。其后果,将是人们十分不愿意看到的。

-2004年第11期-

透明度是重振证券业之本

此番国家决心以2004年9月30日为界,以既定标准收购金融机构个人债务,就是“买棺材”而非“买植物人”,意图毫不含糊。

同类推荐
  • 趣味营销学

    趣味营销学

    本书将营销4P同被称为“竞争理论”的博弈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故事和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共分四篇:竞争策略篇、公关及服务篇、产品及品牌篇、渠道及技巧篇。
  •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本书内容涉及供需关系、市场、经营、消费、宏观经济、国际贸易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概念,既是一本全面翔实的经济学知识普及读本,同时又是一本指导经济生活,科学实用的工具书。
  • 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本书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将貌似深奥的经济学道理映射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组成一幅幅快乐又富有智慧的经济学生活长卷。让你在轻松好玩中掌握经济学的精髓,让经济学成为弥掌控生活和工作的左膀右臂。
  •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经济学就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及吗?经济学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抽象的数学符号吗?不,经济学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本书就是你正在寻找的通俗化的、不用费力就可读懂的“经济学”。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从大量的生活小事中明白经济学的规律,从生动风趣的描述中学到经济学的常识,却不需要去读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去钻研那些艰涩难懂的经济学读本。
  • 矿业权交易操作实务

    矿业权交易操作实务

    本书从矿业权出让、转让的现场交易和网上交易两方面叙述了整个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交易过程。详细列出了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文本式样。可使初始接触矿业权的人士尽快了解矿业权交易操作,也可供经常接触矿业权的人士参考。
热门推荐
  • 霸道前夫:娇妻不承欢

    霸道前夫:娇妻不承欢

    新书《火焰娇妻:神秘老公太难缠》已经发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收藏,评论,投票!我爱你们,么么哒……木云惜怀孕检查时,却碰到老公带着他的情人一同去检查。离婚协议书毫不留情的扔到她的身上。在晕到之前,她用血一笔一划的写上她的名字。随后木家破产,她爸去世,在那一刻,她一无所有。然而她决定放弃之后,他却纠缠不清。“孩子是我的,与你无关。”他邪笑,“孩子身上流着我的血,不如……一人一半!”
  • 以乐为医:澜音

    以乐为医:澜音

    当兽人的血脉冲破人性桎梏,理性被杀戮掩埋。乐医,就成了这个世界唯一的救赎。云澜,地球音乐新秀一枚,重生为废柴女,生活戏剧的如同闹剧,被退学,被悔婚,被慈善,最后还生生的被炮灰……几载蛰伏,一日冲天。以音为医,以乐为杀!
  •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从秦始皇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建立的千秋大业,再现了这位中国始皇帝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中国封建王朝“首任皇帝”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而学习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坚韧、顽强、勇敢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认识。
  • 美男们,快向我看齐

    美男们,快向我看齐

    “哔~~集合~~全体美男都有,向我看齐,报数!!!”“一”“二”“三”“四”“五”“集合完毕请指示!”“快向我看齐!!!”“???”“古龙月,出列!!!”
  • 皇夫上位:凤栖花朝

    皇夫上位:凤栖花朝

    因为一场负心,凤国第五位君主姬葵打破祖制,建起女皇统治的风云王朝。因为一场痴心,凤国第十四位君主姬妧放下自己的权杖,拱手河山,也要赎回那个拿命护她周全的人。然而,这世间所有痴心喜欢过的东西,到最后是否都要让人最失望。是情深不寿。情不自禁,仇深似海,任世上哪一条路,都不允许他和她一起。是命比纸薄。哪怕俊逸如仙的人,无所不能的人,还有从这茫茫尘世间灰飞烟灭的那天,还有求不得和爱别离的痛苦。荣华谢后,凤倾天下。终是为君,踏碎这一场盛世繁华。
  • 沙漠圣贤

    沙漠圣贤

    这是一个火与沙的世界。这是一片血与尘的大陆。这是我的家——阿塔斯。没有慈悲没有雨,没有国家没有神的世界。参考2版DarkSun设定架设,沙漠风情的正统奇幻小说。日后可能引入魔法船以及Mystara世界。适合传统西幻爱好者观看。
  • 晓来谁染枫林醉

    晓来谁染枫林醉

    穿越千年的伤痛,只为求一个结果,你留下的轮廓指引我,黑夜中不寂寞。穿越千年的哀愁,是你在尽头等我,最美丽的感动会值得,用一生,守候。九十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在那个昊天塔里封印了九十年的人,如今又怎样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蜀山大掌教

    蜀山大掌教

    他身居四派,能左右逢缘;他有点癫狂,杀人随心,喜怒亦无常……只因他错救一人被一朝洗白,从此天堂变地狱;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却让他拥有了修习罕见道法的机会,更让他获得了一朵奇异的紫色莲花,忽然地狱变天堂。彪悍的游戏人生亦从此开始……这是一个瑰丽奇幻的虚拟蜀山世界,道德与法律在此失控,玩家互相挑战着人性下限!且看紫阳一路披荆斩棘,凭借手中长剑荡尽万般困难,成就蜀山大掌教!千莲动,神魔惊,仗剑蜀山行!
  • 说话与办事(小故事大道理)

    说话与办事(小故事大道理)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缤纷的世界里,总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事情如何解决并要解决得好?只有靠我们说高品质的话、办高品质的事。正是基于”让平凡的人都能很好地表达、愉快地做事”的理念,我们特别编写了这本书。这本书包括近300余个故事。关于说话,著名的交际大师戴尔·卡耐基说过这样一段话:“赞美要慷慨,称许要真诚。这样人们就会珍惜你的话。把他们视为珍宝,并且一辈子都重复着它们——在你已经忘记以后,还重复着它们。”一谈到说话,就离不开办事,有这样一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资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 暴帝狂爱

    暴帝狂爱

    重要提示:本书加入了半价书库,五折优惠哦。大概人民币3块以下。———————————————————————————————四帝集团:掌控了全球一半的金融,在商界呼风唤雨一跺脚即能震动半边天,黑白两道通吃,四帝集团宗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后果自负。他,几年后又遇到了她。可是,她已完全不认得他了。仿若重生的她,完完全全的勾起了他的兴趣。可是,为何她却只对别人笑靥绽放。对他却避之若蝎。那是只有他才拥有的权利。他现在在此宣布,你——紫昕,是我的了。这人是谁?为何三番两次的调戏她。还装出一副跟她很熟的样子。什么跟什么啊。她最讨厌这种人了,看他那似笑非笑的笑容和眼神,仿佛所有的人都是笨蛋似的嘲讽别人。她,紫昕,决定第一个讨厌的人就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