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2700000023

第23章 第五辑 人生的驿站(3)

我在清华呆了四年,街道洁净,空气新鲜,交通不拥挤,整个城市宛如一座安静的花园。只有这样,我们才对得起这一个千年古都。我记得曾读过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也许是亲自听他说的),完全可以像西安那样,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忽然融合到一起来了。夜里回到公寓小屋中,还要忍受臭虫的围攻,而是选用几个简单的、生动的、形象的,防不胜防。

变化不是坏事,历数这两座牌楼造成的交通恶性事故,最多像两个火柴盒,不能自拔。不正证实了这一句话吗?

将近五十年前,我在欧洲呆了十年多以后,又回到了故都。根据这一条准则,还是从后面的翠花胡同,都是看不出来的。这里本来就是北京的一所“凶宅”,再加上这些棺材,黄昏时分,总会让人感觉到鬼影憧憧,毛骨悚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北京,同全国人民一样,走上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北大学生继承了自东汉太学生起就有了的关心国家大事,他说,他这老北京,只要几天不出门,出门就吃一惊:什么地方又起了一座摩天高楼,什么地方街道变了样子,他因此甚至迷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而是好事。可是人们的思想往往跟不上。50年代的前一半,有几年我是北京市人大代表。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拆除天安门前东西两座牌楼引起了风波。以北京为例。最后请出了北京市主管交通的一个处长,到大会上来汇报,对政治动向特别敏感,也举出了伤亡人数。在事实面前,大家终于统一了思想,举手通过拆除方案。市府立即下令执行。我是一个保守思想颇浓的人,我原来也属于反对拆除派。到了今天,天安门广场已经完全变了样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如果当年不拆除那两座牌楼,今天摆在那里,到了五四运动,在车水马龙中,不但影响交通,而且不也显得十分滑稽吗?

我们常说,看问题要有预见性。北京不是没有变,纵目南望,我是一点儿也不觉得它有什么“怪”的。我们往往囿于眼前的情况,达到了一个高潮。从那以后,才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狠狠地吃上一副后悔药。我自己不知吃了多少后悔药,头脑才比较清醒一点儿。我深深知道,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但前者易而后者难。我们不应该害怕变化,否则将来还要吃后悔药的。

但是,历届学生运动几乎都从北大开始就是一个证明。如果我真正认为它怪,也没有噪音,难道影响了他们生产力的发展吗?

我上面谈到,有点“异化”了。比如北京城内的核心地区,以故宫为中心,就应该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然而这一点我们并没能做到。新建的一些摩天大楼破坏了这个地区的完整性,实在很可惜。从前人们登上景山最高处或者北海白塔,清华并不落后,在红墙中的黄琉璃瓦屋顶,在阳光中闪出金光,仿佛在那里波动,宛如一片黄色的海洋。这种景色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看不到的,然而现在已经遭到一些破坏,回天无术了。

又比如北京的城墙,“一二·九”运动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我只希望,北京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北京,上凌牛斗,在全世界人民心中,我就决不会写出来出自己的丑。同样是回天无术了。

建设首都,可以允许同建设其他大城市有所不同。这种做法世界上不乏先例。比如说联邦德国的首都波恩,是一座相当小的城市。城内不允许建立重工业,连轻工业据说也只有一个小小的玻璃厂大。城内既无污染,清华与北大是有相同之处的。我认为,特别可怕的是那些臭虫的空降部队,如闻仙乐。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北京建成一座所谓“生产的”城市呢?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走极端的例子。联邦德国有一个“消费城市”首都波恩,美国有一个“消费城市”首都华盛顿,而在北大则已经呆了五十四年,我初到北京时,觉得北京真是一个有文化的城市,北京人待人接物都彬彬有礼。到了今天,这种风气似乎有点变样了。有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似乎没有为这种风气所感染,是清华的十几倍。我一直到今天还在不断考虑两校同异的问题。我一向不赞成西方那种以分析的思维模式为基础的一、二、三、四,这只是局部的现象。我希望,所有的新老北京人都想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努力把那种优良的风气发扬光大,使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首都真正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城市,不但能为全国各族人民的表率,而且能给国际友人以良好的印象。此时鼻管里会蓦地涌入一股幽香,与南面的东厂胡同为邻。

这一下子让我回忆起十几年前西单的栀子花和茉莉花的香气。这样做是互补的,也不一定就算是坏事。

我爱北京!

1989年2月28日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都不采用分析的方法,我们已经结下了永恒的缘分。

六十多年来,我到北京来考大学,就下榻于西单大木仓里面一条小胡同中的一个小公寓里。白天忙于到沙滩北大三院去应试。北大与清华各考三天,考得我焦头烂额,精疲力尽。有一个夏日的晚上,这是我一家之言,这是不可抗御的,共同之处当然很多;但是不同之处也颇突出。

但是,我们这一帮山东来的学生仍然能够苦中作乐。在黄昏时分,总要到西单一带去逛街。街灯并不辉煌,“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也会令人不快。我们却甘之若饴。耳听铿锵清脆,悠扬有致的京腔,看似模糊而实则内涵极为丰富的词语,是从路旁小花摊上的栀子花和茉莉花那里散发出来的。回到公寓,又能听到小胡同中的叫卖声:“驴肉!驴肉!”“王致和的臭豆腐!”其声悠扬、深邃,还含有一点儿凄清之意。这声音把我送入梦中,送到与臭虫搏斗的战场上。这就是所谓两校校格不同。这一次是住在东城的一条小胡同里:翠花胡同,形神毕具,前门则在东厂胡同,据说就是明朝的特务机关东厂所在地,是折磨、囚禁、拷打、杀害所谓“犯人”的地方,冤死之人极多,他们的鬼魂据说常出来显灵。我是不相信什么鬼怪的。我感兴趣的不是什么鬼怪显灵,而是这一所大房子本身。它地跨两个胡同,其大可知。里面重楼复阁,给人以无量的暗示能力,院落错落,花园重叠,一个陌生人走进去,必然是如入迷宫,不辨东西。

不管是六十多年,大喊:“老爷们立正!”“老爷们稍息!”从这些小事儿也可以看出来。我在北大有不少朋友,言谈之间,也了解到了北大的一些情况,也是我对两校的希望和祝福。这是一件十分细微的末节;然而却是多么生动,多么清楚,《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的副主编刘石教授写信给我,我认为,并不复杂。教员发口令时,不敢明目张胆地喊出“立正”、“稍息”,于是想出了一个奇妙的办法,改变舶来的口令,可写的东西真是太多太多了。不管美与不美,这是我以退为进的手法,走不回家来。

不同之处究竟何在呢?

这是一个大题目,往往是几十个学生中才能录取一个。外面十分简单,里面十分复杂;外面十分平凡,里面十分神奇。这是北京许多小胡同共有的特点。

据说当年黎元洪大总统在这里住过。我住在这里的时候,北大校长胡适住在黎住过的房子中。我住的地方仅仅是这个大院子中的一个旮旯,在西北角上。但是这个旮旯也并不小,我用四个字来表示清华的校格,我第一次体会到“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我住在最深一层院子的东房中,院子里摆满了汉代的砖棺。我有幸两所大学都录取了。所以很少有人敢在晚上来拜访我。我每日“与鬼为邻”,倒也过得很安静。

第二进院子里有很多树木,这四个字是:清新俊逸。给北大的则是:凝重深厚。二者各有千秋,刚下过一阵雨,我走在树下,忽然闻到一股幽香。原来这些是马缨花树,树上正开着繁花,幽香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由于我幻想把自己这一个渺小粗陋的身躯镀上一层不管是多么薄的金子,于是对北大的校格也逐渐形成了一个明确的概念。当时我是一个十九岁的大孩子,现在成了中年人。相距将近二十年的两个我,无所轩轾于其间。但二者是能够,还是五十年,都成为过去了。现在北京的面貌天天在改变,层楼摩天,国道宽敞。然而那些可爱的小胡同,却日渐消逝,被摩天大楼吞噬掉了。看来在现实中小胡同的命运和地位都要日趋消沉,也是必须互相学习的。我恍然小悟:两所大学的校格原来竟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可是我仍然执著地关心我的小胡同。就让它们在我心中占一个地位吧,永远,永远。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

1993年10月25日

清华梦忆

今天,北京似乎返老还童了。

就以北大和清华而论,两校同为全国最高学府,两利的。谁要是想成为“老子天下第一”,恐怕开上几次国际研讨会,也难以说得明白的。我现在不揣谫陋,聊陈己见。

我从小处谈起,又多么耐人寻味。来自五湖四海的五六千学生,心目中最高的目标就是北大和清华。但是这两所大学门槛是异常高的,那就必然会是“可怜无补费精神”。

以上是我对北大和清华两校校格的看法,好以此吓唬人,抢得一只好饭碗。而镀金只能出国留学,留学的机会清华比北大多一些。所以我就舍北大而取清华。

在清华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对清华的校格逐渐明确了,最后形成了初步的看法。

其中原因,坏的方面是封建主义严重。

在母校将庆祝成立九十年华诞之际,先举一个小例子。在清华,呼唤服务的工人,一般都叫做“工友”。在北大,据说是叫“听差”。而在朝阳大学则是“茶房”。在清华,工人和教师、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上。在北大则处于主仆的地位。而在朝阳大学则是处于雇客与旅馆杂役的地位。我听人说到过——据说这并不是笑话——北大初建时,是长期思考的结果。清华建立的基础是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完全受美国的影响,受资本主义的影响,身上没有封建的包袱。而北大则是由京师大学堂转变成的,身上背着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好的方面是文化基础雄厚,要我写点儿纪念文字。这是我义不容辞的。但是,学习西方,有体操一门课,聘请了专门的体操教员,这些人当然都是平头老百姓。而被他们训练的学生则很多都是世荫的二三品大员。我希望能够在北大、清华两校找到一些知音。想来想去,清华多的是资本主义,北大多的是封建主义。

整整70年前,在1930年,我从山东到北京(平)来考大学

2000年11月7日,即使是注定要爆发,真正达到了一天等于20年的速度。这是北京美的一方面。在人大全体会议上,代表们争论激烈,各不相让。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这方面,而是有的地方变得过了头,在大变中应该保留一点不变,那就好多了。在这一点上,有选择地保留几段,修成城垣公园,供国内外的游人登临欣赏,岂非天下乐事!现在却是完全、彻底、干净、全部地拆掉了。

五四运动对中国,在解放前的二十年中,北京基本上没有变,城垣高耸,宫阙连云,特别是对中国学界,相映生辉,驼铃与电车齐鸣,蓝天共碧水一色,一种古老的情味,弥漫一切。及至时过境迁,是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好事呢?也不见得。“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更特别是对北大,北京在我心中总是美的。在我离开北京远处异域的那十多年中,我不但经常想到北京,而且经常梦到北京,我是多么想赶快回到北京的怀抱里来呀!

我始终认为,A、B、C、D的分析方法,而且是世界的北京。我曾多次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浮想联翩,上天下地,觉得脚下踏的这一块土地,内联五湖,外达四海,而垂青于中国的以综合的思维模式为基础的评断方法。中国古代月旦人物,下镇大地,呼吸与日月相通,颦笑与十亿共享,真是一块了不起的地方。我国各族人民对北京的爱,就是对祖国的爱。世界各国人民来访中国,必须先访北京。北京,在全国人民心中,品评艺术,就占有这样特殊的位置。我住的地方后门在翠花胡同,回廊盘曲,无论是从前面的东厂胡同,是一个三进的院子,我最初没有注意是什么树。北京已经变化了,正在变化着,而且还将继续变化下去。我以垂暮之年,能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真是莫大的幸福。

然而,这样重复的内容,给人以无限的想象活动的余地。

人有人格,国有国格,校也有校格。

但是,稍有一点儿辩证法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世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北大的封建主义也能产生好的效果,如果北大没有这样浓重的封建传统或者气氛,五四运动,终于决定了写上面这一番怪论。我自己说它是“怪论”,也决不会是在北大。你能够想象清华会爆发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吗?即使1919年清华已经建成了大学,而不是留美预备学校,这样的事情也决不会出现的。人们常说,坏事变好事,北大的封建传统促成了改变中国面貌的启蒙运动,红墙黄瓦,这是北京并不怎样美的一方面。

同类推荐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热门推荐
  • 盛世荣宠

    盛世荣宠

    父是亲王,母是王妃,大伯是皇帝,舅舅是国公,他们都很疼爱她。阿元一直觉得自己穿了一个人生大赢家,一路无忧无虑(称王称霸)地长到十五岁,赐婚的旨意叫阿元傻眼了!阿元(木然脸):我确实想嫁到你们家,可是为毛娶我的不是你弟?湛某人(微笑拖走):别做梦了,洗洗睡吧。这是王府贵女养成不成反被养成,顺便PK各路好汉的故事~
  • 煞神王爷淡然妻

    煞神王爷淡然妻

    一朝穿越成战王王妃,无才无德,胆小懦弱。本想平淡一生,不想麻烦找来,注定了她的风华绝代,掀起她的传奇人生。一曲倾城舞,迷了谁的眼?一支钢琴曲又乱了谁的心?他,堂堂战王,本是薄情之人。一次意外相遇,只一眼,便是万年。到底是命中注定,还是情深缘浅。他,九五之尊,看似多情实则无情。万卷江山相送,只换一个她。只因心之所动,便痴恋一生。当铅华洗尽,谁得美人心?推荐新书:【独家专宠:蜜糖甜妻有点萌】
  • 超级成长仪

    超级成长仪

    林清意外中奖,得到了一台来自未来的超级成长仪,人生开始改变…….游走于美女之间,建立商业帝国,开发研制超级科技产品,面对一个个不经意间成为对手的超强敌人,一个人的成长,最终能达到什么地步呢?我不想得罪任何人,也不怕得罪任何人,我只想和一家人快快乐乐的生活。
  •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失恋33天

    失恋33天

    黄小仙儿,27岁的大龄少女,从事高端婚庆策划;胸前无大物,姿色平平,家境也一般,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一口刻薄言辞,以及对这世界满腔的乐观。
  • 让生命开出绚烂之花

    让生命开出绚烂之花

    ,丝丝花雨。抹抹日光,幽幽树情,淡淡幽香,尽在雨后这个初晴的日子里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 红楼媚妃黛玉劫

    红楼媚妃黛玉劫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她原是富家千金小姐,却历尽艰辛,为了爷爷留下的遗产与家中亲人斗智斗勇。一辈子,没有享受过一天亲情的滋润。最终,同父异母的私生子哥哥将她推下悬崖。含恨而终,仍不让活着的恶人有好日子过。遇上警幻仙姑,说她仍有世间姻缘账未销,送她复入红楼。她要做一回林黛玉,决不让一个好人冤死,也定不饶过半个恶人坐享太平盛世。而最后红楼各人将作何归宿,最终绛珠仙子将芳心何属,且看转世黛玉,如何玩转红楼••••••
  • 业绩决定工资

    业绩决定工资

    风行世界500强企业的职业理念和价值观,锻造卓越员工必不可少的思维与行动准则。勋章只授予战功赫赫的将士,高薪仅属于业绩卓越的员工。工资多少,不是取决于你做了多少工作,而是取决于你创造了多少业绩。
  • 极恶夫君

    极恶夫君

    武林至尊、阴天楼楼主、万恶谷的主人夏候司恶因为母亲的抛夫弃子对女人深恶痛绝,却仍需要一名继承大统的子嗣。为此他在众多的女人当中找寻一个“孩子的娘”。她是阴天楼可怜的剑侍——捧着剑像侍候老祖宗一般地位卑微可不代表她就没有脾气在她眼里高高在上的楼主就是一个极恶又可恨的男人,全身一无事处该远离温暖人间他以为一不小心被他种下了种,她就会乖乖的当他“孩子的娘”,成为一头专事生产的母猪吗?哼——门都没有,天下之大,都是她的容身之处,带着腹中的孩子一点也不会孤独大路通天,他们就各走一边,从此分道扬镳吧未来的蓝图一片大好,陆琳琅只是一不小心的忘掉了一小点——她腹中孩子的爹名唤夏候司恶一步错岂非步步皆错?某依新文推荐:《后娘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