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二十二年在母亲武姜怂恿下,共叔段亲率甲兵万人准备袭击郑都,武姜准备开城门接应。郑庄公得到共叔段起兵日期的密报,说:"该是动手的时候了!"即命令公子吕率二百辆战车讨伐叔段。京邑百姓闻讯,纷纷叛段。共叔段大败溃逃,最后自杀身亡。
战国时期,孙膑与庞涓斗智的故事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公元前342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国于是就派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出兵救韩。当时,孙膑就建议直接攻取魏国的首都大梁,为什么呢?因为孙膑料到若是魏国大军攻打韩国,那么国内必然会空虚,因此就大军压进。魏国的主将庞涓闻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停止攻打韩国,率领大军回救。
孙膑这时就向主帅田忌建议说:"魏国的军队一直骄傲轻敌,他们急于求战,一定会轻率冒进。我们可以利用敌人的这一弱点,示之以弱,然后趁其不备,给敌人一致命的打击。"孙膑于是就运用了"减灶法"。他下令诱敌深入,与魏军接触之后就假装败退,败退途中第一天挖掘十万个凿,第二天减到五万,第三天再减少到三万。果不其然,庞涓见后认为,这一定是齐军闻说魏军到来就纷纷逃亡,得意忘形的说:"我军到来才三天,士兵就少了一多半。"于是,他就率领轻锐部队日夜兼程的追赶。孙膑根据魏兵的行进速度,就在地势险要的地段埋伏好了弓箭手。庞涓夜间刚刚追赶至此,万箭齐发,魏军大败,乱作一团,死伤累累。庞涓看到自己败局已定,就羞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打破魏军。孙膑声名鹊起,他的故事也传为美谈。
今天的领导干部,在处理问题时也要懂得老子以退为进的策略,切莫一条道一味蛮上,更应讲求策略,慎重从事。
小不忍会乱大谋
【老子说】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当以为教父。(第42章)
意译:所以,世间万物的规律,有时候被损害反而得益,有时候受益反而被损害。人们相互间告诫的警句,我也要以此来教导一切人:"强横的人不得好死。"我要把这句话作为一切教诫的开始。
【解读】
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梁漱溟先生曾经在他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里面提到了东西方文化的性格方面说,中国是一种意欲持中的文化,西方是一种意欲向前的文化,而印度却是一种意欲向后的文化。为此,他还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那就是在一个下雨天,屋子漏了。西方人会怎么办呢?他们会立刻去修屋子。中国人呢,那就暂时忍耐一下吧,等到雨停了再说。印度人则是让你直接接受被雨淋得状态,还要让你适应这个事实。看来梁漱溟提出这种观点,并不是毫无意义,这是他基于中国古代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而得出的结论。中国的儒家与道家都讲求忍耐,甚至说只有忍耐一下才会有转机,才会有新的变化。或许你当时是逆境,但是只要你能多忍耐一会,你就能经历不同的命运,就能走过另一种不同的人生轨迹。
这些都是讲求忍耐。记得儒家也曾经讲求中庸,其实中庸也是带有容忍的意思。何为中庸?执其两者取其中,就是中庸,不偏不倚就是中庸,不是从这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走极端就要有忍耐,看来儒家与道家是有共同之处的。
人生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忍耐是非常重要的。忍不仅仅需要勇气,还需要胆量。能够忍得住是英雄,小不忍则乱大谋。三国时期,蜀国名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收复中原,因此六出祁山,攻打司马懿带领的魏军。但是,在诸葛亮求进的时候,司马懿总是能忍得住,坚持不出兵。据说司马懿固守不出营,当蜀兵拿着司马懿的金盔踢来踢去,并且送来了女人的衣服,司马懿依旧能够忍住不出战,并和颜悦色地问诸葛亮吃饭睡觉的状况,这不能不佩服他的大智大勇。当许多人赞叹诸葛亮足智多谋时,我们也要称赞司马懿,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忍住一时之愤,为魏军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战场中的一时忍耐,会成就一个人在历史舞台上的风云。日常生活中家庭的忍耐,更是会营造一个和谐氛围的家庭。隋朝时候,有一名著名的大臣叫牛弘,他非常有才华,为人又宽厚大量。隋炀帝非常器重他,曾经特许他与皇后一块吃饭,这在当时是莫大的尊荣。可是,牛弘依旧与平时一样简朴,也没有什么盛气凌人的架子。但是,他的弟弟牛弼却是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经常酗酒闹事,有一次,牛弼又喝酒喝多了,竟然耍酒疯把牛弘驾车的牛射死了。牛弘从外面回家之后,他的妻子怒气冲冲地说:"叔叔喝醉后把牛射死了。"
牛弘知道之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非常平静的将牛肉做成肉脯让大家除了算了。当妻子做完之后又提起杀牛一事,牛弘却说:"剩下的做汤。"过了一会儿,他的妻子又唠叨其杀牛的事情了,牛弘只是说:"我已经知道了。"他脸色平和地看着书,没有一点发怒的样子。
不要小看了牛弘的不生气,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家庭和谐又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牛弘忍耐不生气,那不是让整个社会都和谐么?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当然,忍耐并是我们的终极目的,而只是人们到底目的的策略而已。人们经常形象地说"认字头上一把刀"不是么?当我们把《三国演义》上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的时候,不知道人们会不会将之作为笑谈呢?会的,因为这件事情没有落在自己身上。忍对一个人来说,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人们只是会说那就怪周瑜气量太小了。
为政者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问题时,面对各种矛盾纠纷时,会不会也勃然大怒。想必会的。这些也都需要忍。
但是,忍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而逐渐修养磨练而成的。1958年12月26日,胡颂平与胡适之两位先生一起闲聊。胡颂平偶然想起"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两句话,他说,孔子只活了七十三岁,若活到八十岁可能就有一个另外的境界。胡适问:"耳顺,怎么解?"胡颂平解道:"耳闻其名,而知微旨。"胡适说:"从来经师们对于耳顺的解释都不十分确切的。我想,还是容忍的意思。古人说的逆耳之言,到了六十岁,听起人家的话就已有容忍的涵养,再也没有逆耳的了"。
如胡适所言,历代经学家对"耳顺"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和梳理,大多不离"忠君"二字,这也是与孔子地位在后代被抬高以及脸谱的政治化息息相关。若回溯孔子当时的历史状况,从其自身的经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忠君"意味无多。临终还对子贡说"天下无道久矣",不过是"忠道"罢了。孔子历经七十三年磨炼,也将盛年棱角慢慢磨平,渐具"耳顺"心境。想必也是无奈:"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晚景凄凉,听来无限感伤!
胡适先生的解释,从自己的生平经历出发,偶然与古人心境相通而有此意,虽不足为孔氏当时的真正心态,亦为其性情修养期许,颇具情愫。
能解怨不如不结缘
【老子说】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第79章)
意译:企图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有余下的怨恨保留着。这样做就算是妥善吗解决了?所以圣人虽然保存着借据的存根,但是并不向人求索偿还。有仁德的人就像经管借据那样从容,无仁德的人则就像持着讨债的秤那样斤斤计较。"天道"运行的规律是没有偏爱的,它只和仁善的人同行。
【解读】
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这句话是有深刻的道理的。大的仇怨并不是非常容易和解,连老子也说,这怎么会如此容易呢?看来老子早就看透了世间的一切纷扰,人世间的各种争端不是如此情形么?俗语云,善罢甘休,只有善罢了才会了结。若是搞得双方都不愉快,那又怎么会愉快呢?
世间纷扰,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怨愤,但是人们对于怨愤的态度是不同的。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会把怨愤看得非常轻,非常淡,因此他也不会轻易地去找人的麻烦。但是,对于那些斤斤计较的人却不如此,他们积怨于心,说不定何时会爆发。看来还需要好好化解一下。
北宋初年,宋太宗赵匡胤突然逝世,赵光义在太监王继恩的辅助下,登上了皇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宋太宗。宋太宗的继位在当时引起了朝野的动荡,宋太宗为了收买人心,于是大规模的开放开科取士,太平兴国二年,宋太宗第一次开科取士时就录取了500名进士,吕蒙正正是这次开科取士中的头魁。
对于这批新状元,宋太宗都给予重用。吕蒙正作为第一名自然少不了条件优厚,被授予监丞的职位,升为州通判,还给钱20万。皇帝还下旨说,如果遇到对百姓们不好的事情,准许他们通过驿站向皇帝汇报。因此,在宋太宗的关注中,吕蒙正就很快参与处理国家事务了。
吕蒙正为人十分宽厚,早些年,他父亲有好几个宠妾,对妻子刘氏就渐渐疏远了,因此刘氏与父亲的关系就逐渐僵化了,刘氏与吕蒙正都被赶出了吕家,刘氏发誓不再改嫁,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当吕蒙正步入仕途之后,家境大为改观,吕蒙正根本不计较父亲之前的所作所为,反而把父母接到家中,同堂异室而居,对其悉心照顾,一家人也是逐渐融洽起来。
可是吕蒙正入朝为官的时候,正当壮年,不到四十,迅速的升迁引起了很多人不满,尤其是那些老臣。但是,当时皇帝非常器重他,谁也奈何不了,为此只好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发一下牢骚,有一次,吕蒙正刚刚步入朝堂的时候,有个人就指着他说:"这个小子也是参政?"吕蒙正假装没有听见,从那个人面前走了过去。与吕蒙正一块上朝的同僚,听了这句话之后愤愤不平的说了起来,非要找出那个人来。吕蒙正急忙阻止说:"如果知道了他的姓名美女我么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还是不知道的好。"这样,新旧朝臣的矛盾中,吕蒙正宽容的态度赢得了别人的好感,他的形象也树立起来了。时间久了,吕蒙正在朝中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从政经验。从吕蒙正步入仕途到出任宰相,也不过仅仅十二年的时间,此时吕蒙正也不过是一个四十刚过的中年人。尽管吕蒙正身居高位,但是他那宽厚待人的性格一直没有发生丝毫变化。
地位的升迁,必然会有很多人跑动这里来谋求高位,跟多人想来此活动一下求得升迁、吕蒙正都巧妙地予以回绝。当时朝中很多人在收藏古镜,有人自称他的古镜能照见方圆200里以内的东西,那人打算把镜子送给吕蒙正,希望得到他的赏识。吕蒙正听说后就笑着说:"我的脸只有碟子大小,怎么能用照方圆200里的镜子呢?"吕蒙正用巧妙地手法打消了这位送礼者的念头。
吕蒙正的快速升迁与宋太宗的重用与赏识密切相关,但是他并没有因此飞扬跋扈,不知所以。就在吕蒙居正刚刚出任宰相的时候,就有人向宋太宗告发说吕蒙正挟私报复。当时身为蔡州知州的张绅,因为贪污被免职。有人就对宋太宗说:"张绅家境富饶,不会贪污的,这肯定是吕蒙正怀恨在心有所图。吕蒙正贫寒时,曾向张绅借钱,可是张绅并没有借给他许多,吕蒙正就怀恨在心了。现在吕蒙正位居宰相,他便想有意加害,以此发泄心头的怨恨。"宋太宗经他这么一说,就下令恢复了张绅的官职。尽管别人诽谤吕蒙正,但是他依旧没有向宋太宗辩解什么,他相信事情终究会自然明了。
不久之后,吕蒙正被罢免了宰相。在此后的官员考核中,发现了张绅贪污的罪证,宋太宗于是就贬张绅为绛州团练副使,后来吕蒙正回复相位,宋太宗觉得自己当初错怪了他,就向他说明了张绅贪污的事实。
吕蒙正一点也没有辩解,只是宽厚地沉默着。他知道所有的诽谤与误解都会烟消云散。吕蒙正的品格也一直让后人敬佩。
个人的积怨,有时一时一地。事情还会小点。若是国家间结怨,事情就会变得非常严重。为政者恰恰是应该汲取老子的经验与智慧,以和为贵,不结怨,居善地、言善信、行善政、与善仁、动善时,做到了这些,难道是遵循了天到了么?天道也会照顾遵循天道的人呀。
狂风骤雨不能长久
【老子说】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天地上不能久,而况于人?(第23章)
意译:狂风突来不会刮一整个早晨,暴雨骤降不会下一整天。狂风骤雨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来自于天地。天地发出的狂风骤雨尚且不能长久,何况人呢?
【解读】
老子从一些普通的生活常识中告诉我们一些深刻的道理,例如他说狂风不会一直刮下去,暴雨也不会一直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天与地都不能用力过猛。由此,我们将之联想到人。老子的话浸透着佛家和道家的意味。天地诞生之初,那就是有始有终,开始的时候开天辟地,也有结束混灭的时候。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变,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我们经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恰恰是这种变的体现。突变、激变就不是我们经常说的中庸了,那是事物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了。古人最注重平衡的观念了,何为道?一阴一阳谓之道。万物生灵负阴抱阳,生生不息,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倘若阴阳失调了,那么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人们总不能一直走极端的,逆天道而行,将事情做绝,也就是违背了天道。尤其是强权霸权,必将不得人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战胜国协约国与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虽然会议标榜着是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的和平,但是实际上是英国、美国、法国、日本以及意大利等国家参与分配战争赃物,重新划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
大会规定凡是一切重大的问题都先由英、法、美、意、日五大国决定,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统克里蒙梭被称为这次会议的三巨头,他们在会议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和无休止的争吵,会议最终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约规定了欧洲各国的疆界问题,割阿尔萨斯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承认了波兰的独立地位,把原先属于波兰的领土归还。萨尔煤矿由法国代理十五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德国承认奥地利的独立地位,永远不得与之合并。再者,会议还规定所有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重新分配。会议上还规定了中国的相关问题,但是协约国无视中国战胜国的地位,还把德国在山东转让给了日本。这一举动,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最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合约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