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民众移风易俗
【老子说】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王侯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将知止。知止不殆。譬道在天下,犹川谷与江海。
意译:"道"永远是无名无形的,"浑朴"即使小,天下却无人能支配它。作为王侯的人如果能掌握它,世间万物将会自然地顺从。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治理人民不需要命令,就会自动的各就其位。有了管理,就需要立名分。既然有了名分,就要知道它的界限。知道界限就不会失败。好比"道"被放之于天下,就像江河之流入大海。
【解读】
人们经常问,老子"道常无名"中的"道"我们应该怎么解释?很多人会说,道没有名字,也没有具体的东西来形容它,就像老子所说的根本没有人能够支配他。曾经记得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中国古代很多读书人在追求道统,那究竟什么是道统呢?所谓的道统就是这些读书人心中一个美好的梦,这个梦有点像我们今天所说的乌托邦一样。我们知道,古代的读书人只有投身于政治,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追求他们心中的梦。为此,他们就要投靠于那些贵族和侯王。一旦投靠了,手中也就掌握了权力,就能更大程度的实现自身的抱负。
老子曾经说,若是王侯能够遵循这个道,那么天下万物就会非常自然地顺从。天地之间的各个方面也就会非常的和谐,社会也就会非常稳定。看来权力越大,越好实施自己的梦呀。可是权力越大,为政者身上的责任也就越大,他们能保证"道"的实施么?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凡是当官的人大多是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他们理解这个道理自是不难。可是让普通民众来了解就有难度了。中国古代人讲求文治教化,讲求礼乐。而这一些都是与教育有关。因此很多人都把教育的推广程度当做这个地方是否发展,是否有礼仪的重要标准。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苏轼,一生之中仕途坎坷,他在六十岁的时候被贬到海南。可是当时的海南还是一个基本上未开发的地方,长期与中原隔绝,基本上还都没有开化。那里也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在人们眼里自然是一个不毛之地。当时,在大多数人看来,自然被认为是蛮夷之地了。苏轼到达这里之后,并没有消沉,尽管与中原天涯海隔,他除了吟诗作赋之外,那就是在这里兴建学校,推行教育。他曾经在这里成就了海南历史上两座书院,开启了一代文教之风。据说,海南真正有书院,是真正始于苏轼谪居昌化时期,在苏东坡到达这里之前,早就有唐初的王义方因为受到牵连来到此地做县丞。王义方来到之后就召集了地方首领共同商量怎样推行文教的事情,他还挑选了一些自己认为非常有潜质的学生,亲自为其讲授经书,还举行祭祀先师孔子的仪式,由此开始了中原文化的传播。王义方在海南办学,只是在这里进行了诸多教学活动,并没有推行学校教育。虽然此地已经有所开化,但是真正将其教化传统延续下来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王义方走后的近半个世纪,苏东坡也来到此地,苏东坡的盛名当时路人皆知,也有不少人慕名亲来追随。苏东坡来此偏远之地,自然也是感觉到此地与中原风气相比甚远,因此就打算兴建学校,大力推行文治教化。他委托山长陈乾辅负责,并置买若干田亩,供学校书院祭祀修葺使用。这样一来,也就解决了学校的维护费用。
苏东坡刚刚被贬的时候,曾经在琼山府城住了十几天,据说他曾经让人开凿了两个泉眼。这主要是因为他到达海南琼州之后,发现这里的很多居民都在喝浑浊的河水。一次,他在郡城的北部地底就发现有泉水,并指导乡民顺着地势开凿,说一定会有两只泉眼。乡民们遵照苏东坡的指示,果然挖出了两眼泉水。为此,各地前来取水的人络绎不绝,东坡也经常在泉边读书。苏东坡还给这两眼泉起了名字叫"洗心泉"和"浮粟泉"。东坡去儋州之后,琼州郡守先后在双泉上建起"临清亭"、"濯缨亭"、"洄酌亭"。东坡北归,第二年于常州逝世,琼州士人闻讯后,就在双泉旁他读书的地方建起一座东坡书院,院中立东坡石像以为纪念,也称东坡祠。
正是因为东坡建立书院的功劳,海南的文化传承一直在延续,到了明清时期,众多书院兴起,文教兴盛,全岛共有书院60余所,各地名儒、学者云集,学子数量更是众多,这些都延续了孤岛海南的知识之火。
难道这么多人到海南这片化外之地是朝廷的旨意么?没有,这是这些读书人的自身的责任。他们心中感觉到有必要让这些身处边远之地的人接受中原的文治教化。《尸子》云:"君如杅,民如水。杅方则水方,杅圆则水圆。"意思就是说,国家的君主就像盛水的容器一样,而人民则是像水。容器时方的,那么水就是方的。容器是圆的,那么水就是圆的。这不正是要为政者引导人民走向康庄大道么?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也提出"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民风纯。也就是说,党风、政风对民风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所以领导干部的作风至关重要。领导干部的爱好、举止,能对民间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古人说"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就是很好的说明。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单位,风气清正与否,源头其实在当地的领导干部那里。
善用人者都谦下
【老子说】
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第68章)
意译:古代那些善于用人的,对待别人都很谦下。这是不争的"内德",这就是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这就是顺应于自然的真理。
【解读】
驭人之道,一直是帝王学说中历久弥新的话题。很多人都对此都有精深的研究,记得《史记》中所说的一个故事,当汉王平定天下之后,刘邦问韩信,他能够带多少兵?韩信说刘邦最多带十万。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韩信说是多多益善。刘邦不高兴地问:"统帅的士兵越多越好,那为什么你会被我所捉?"韩信说:"陛下不能统帅士兵,但善于带领将领,这就是我之所以被陛下你所捉获的原因。"
韩信的点睛之语,一下子道出了刘邦取胜的真谛。韩信说得也够直白的。老子也曾经说过,对于古代那些善于用人的人,对待自己的属下都是非常谦下,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事情虽然他自己不会做,却是能让别人去完成,这就是这些人的高明之处。
大凡历代的统治者能够登上皇位,并且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未免不是一个善于用人的高手。就拿刚才我们所说的韩信来说,这位出身贫寒的青年,在刚开始就是一位无业游民。经历了胯下之辱以及漂母施舍粮食,愤然立志有一番大的作为。可是,当韩信投奔项羽之后,就留在部队里默默无闻,项羽只是给他做了一个小小的郎中。并且韩信曾经多次给项羽献计,可是项羽一点也听不进去。就在刘邦入蜀之后,他投奔刘邦,一开始也不过是做了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知晓。后来,韩信经常与萧何交谈,萧何得知这位人非常有才华。此时有很多人逃走了。韩信觉得自己没有出路了,也就悄悄离开了。萧何得知这件事情之后,非常着急,即刻星夜追赶韩信。当刘邦听说萧何逃走的时候,着急万分,就像失去了左右手一样。过了一天,萧何前来进见,刘邦且怒且喜,骂到萧何为何逃跑,萧何说他不敢逃跑,他只是去追逃亡的韩信。刘邦生气的说:"逃跑的将士那么多,你为什么只是追韩信?"萧何说:"那些逃跑的人大多平庸无常,而韩信却是第一无二的人呀!"因此,在萧何的请求之下,选择好日子,斋戒,设立坛场,征拜他为大将军。韩信自此也是如愿以偿了。
正如刘邦在称帝之后,分析自己能够取胜的原因时就说,运筹帷幄我不如萧何;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但是他却知道怎样把众人的才能发挥到极致。而他的对手项羽则是刚愎自用,有一个得力的谋士范增,却不信任他,最终让其老死他乡,实属可悲。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光武帝也是一位善于用人的高手,早年他起兵反对王莽,在昆阳之战中力挽狂澜,以少数兵力令王寻几百万之众顿时土崩瓦解,从此就敲响了王莽政权的丧钟。接着他去河北,镇压各地的起义军,壮大自身的力量,艰难的奠定了中兴的基础,由此统一天下,定都洛阳,恢复汉室,成为中兴之主,传为千古美谈。
这位出身于皇族世家的皇帝,自小接受了正统的儒学教育,因此对教育也是非常重视。每到一处自然会收集古代典籍,拜访当地博学之人。他自己本身就出身于太学,可以算作是古代学历最高的皇帝了。刘秀曾经问太学生们:"大家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你们会有怎样的经历呢?"太傅邓禹说:"我要是没有遇到陛下,可能是一个五经博士了。"扬虚侯马武见皇帝和首辅都这么谦虚,就说:"马武要是没有遇到陛下,一定是去做县里抓捕强盗的捕头了。"光武说:"你马武自己不去做强盗就万幸了,哪还指望着你去抓强盗?"君臣相对大笑,其乐融融,这种场面在历代君臣之间也属少见。
这位皇帝早年就曾经发出了"仕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感叹,后来他就把执金吾的官职授予了贾复,可见他对其器重与赏识。贾复能有如此礼遇,能不鞍前马后,虽万死也不辞么?
大臣冯异曾经跟随过王莽,后来又依附刘秀,并在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冯异曾经连续好几年镇抚关中,立下了赫赫功劳。位高权重,民间也流传着"关中王"的称号。这时,流言蜚语传到朝廷内,朝廷中也有不少人非议。刘秀于是便把弹劾的书信交给了冯异,冯异看后惊恐万分,立刻上表自我辩解。刘秀安慰他说:"这些又有什么好担忧的呢?"后来,冯异上朝拜见的时候,刘秀就当着满朝文武官员的面说:"这是我起兵时候的主簿。他为我披荆斩棘,定关中。"回想起当年在河北逃难的情形,冯异曾经为刘秀弄来豆粥和麦饭充饥,刘秀感慨地叹道这是一份无法报答的恩情。当冯异听见这些话后,想必早就热泪盈眶,胸中暖意融融。
大将军李忠自从参军之后,就经常在外操劳,不能照顾家人,后来竟然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见面,音讯全无。刘秀对李忠说:"现在我的部队已经成型了,你要回去救你的母亲、妻子儿女。凡是能帮你找到家属的官员,赏赐钱千万,钱从我这儿出。"李忠将军听罢内心不由激动。
24年秋,刘秀率兵在邬地(今河北束鹿县东南)作战,大败敌军后,很多人投降,可是投降他的人并不很安心。刘秀就让那些投降的人各自回到原先统领的兵马中去,他本人则轻骑巡行各部,没有一点戒备的意思。投降的人发出感叹说:"萧王(刘秀当时被刘玄封为"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怎么能不以死相报呢!"
从建武二年至四年,刘秀前后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规定民有被卖为奴婢而愿意归随父母的听其自便,奴婢主人如果拘留不放,就依法治罪,对于没有释放的官私奴婢,也在法律上给予一定的人身保障,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灸伤奴婢者要依法治罪。这些既是刘秀基于自身统治的需要,也是他善于用人,谦和仁爱的集中体现。
让下属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老子说】
太上,只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17章)
意译:最高明的领导者,老百姓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领导者,是让老百姓热爱他。再次一等的领导者,是让老百姓赞美他。更次一等的领导者,是让老百姓畏惧他。最次的领导者,是让人民老百姓他。领导者的诚信靠不住,老百姓自然不会相信他!最好的领导者悠闲自在,不会轻易发号施令,但是一切举措都会取得成就,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解读】
老子将统治者分了三六九等,最好的统治者人们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这时人民自然是会过着舒服安逸的生活,君主不会轻易地发号施令,不会轻易的大兴土木一切都顺其自然。即使统治者不存在了,国家照样会很安定,人民还是像以前一样各司其职,这就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