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给河伯娶媳妇那一天,西门豹与那些当地的豪强大族们都来到了河边,来看热闹的老百姓也有好几千人。那个老巫婆已经七十多岁了,后面跟着十几个女弟子,身边都穿着丝绸单衣,站在老巫婆的后面,西门豹就说:"叫河伯的媳妇过来,我看看长得漂亮不漂亮?"人们马上扶着那个女子过来了,走到西门豹面前。西门豹大量了一下,就对大家说:"我看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麻烦大巫婆为我到河里禀报一下河伯,说需要另找一个漂亮的女子,迟几天再送回去。"于是就让差役们抱起大巫婆扔在了水里。一会儿,西门豹说:"巫婆怎么还不来,让她的弟子再去催催。"于是,就把她的一个弟子扔在了河里。过了一会儿,他说:"这个弟子去得太久了,再派一个去催催。"接连扔了好几个,旁边的豪强、官吏都吓得面如土灰。西门豹说:"巫婆与弟子们都不回来怎么办?"他就想派个豪强大族去看看,那些人一听,吓得赶紧在地上磕头,甚至头都磕破了。西门豹又说:"我们暂且再等一会儿吧。"过了一阵子,西门豹就说:"你们可以起来了,看样子河伯是把他们留住了,大家都回去吧。"邺县的官吏都非常恐慌,谁也不敢再提为河伯娶媳妇的事情了。
西门豹为了治理邺县,还征发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黄河水引来灌溉农田,开始的时候,老百姓都对这项工作感到厌烦劳累,怨言不断。西门豹就劝说他们,让他们明晓这个道理,让后代百姓泽被这项福祉。如此一来,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县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
西门豹在着眼于治理邺县安定的时候,并不是那些浮泛的空言,而是实实在在的措施,他看到民众是因为当地的巫婆以及豪强作乱,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之化解,又引导民众从最基本的农田水利建设做起,最终成就了万事功勋。老子所说的,天下的事情都是从最基本的做起的,从最容易的事情做起的,因为西门豹等人熟知这个道理。可是,有些人却不这样做,因此也难免就会落得可悲的下场。战国时期,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就委派了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大将。据说赵括熟读兵书,谈论起来连他父亲都说不过他。当时赵奢并不认为他是一位好将军,当任命赵括为将的时候,赵括的母亲就前来劝阻,他说:"当他的父亲当将军的时候,总是把大王所赏赐的东西分给部下共同享用,带兵期间绝不关心家事。现在赵括当上了将军,把大王赏赐的东西全部藏在家里,每天到外面寻找良田美宅,可买的就买下。父子差别这么大,怎么能担当将军呢?"可是赵王不听,最终在长平之战的时候,损兵折将,元气大伤。赵括的母亲从极小的方面看到了赵括不能担当将军,认为他连小的方面都都不好,怎么能担当重任呢?
老子所说的话对今天的党政干部不无借鉴,眼高手低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只用从小事做起,从大处着眼,树立大局观,才能有好的成绩,有所作为。
吃亏是福有所得
【老子说】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第22章)
意译:古人常说"弯曲才能保全"这个道理,难道是空话吗?这是确实能够让他保全的真理啊!
【解读】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风雨就好比人们经历了挫折,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只是有人来的早些,有人来的晚些。经历了挫折就难免会吃亏,不过吃这些亏并不见的是坏事。
秦朝末年,统治者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中国的万里长城就是在这个朝代初具规模的,民众怨声载道,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韩信就是其中一位有名的军事统帅。 韩信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军事统帅,他出身贫贱,从小就失去了双亲。建立军功之前的韩信,既不会经商,又不愿种地,家无余财,过着穷困而备受歧视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他与当地的一个小官有些交情,于是常到这位小官家中去蹭饭,可是时间一长,小官的妻子很反感,便有意提前吃饭,等韩信来到时已经没饭吃了,于是韩信很恼火,就与这位小官绝交了。为了生活下去,韩信只好到当地的淮水钓鱼,有位洗衣服的老太太见他没饭吃,便把自己带的饭菜分给他吃,这样一连几十天,韩信很受感动,便对老太太说:"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老太太听了很生气,说:"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谁还希望你报答我。"韩信听了很惭愧,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在韩信的家乡淮阴城,有些年轻人看不起韩信,有一天,一个少年看到韩信身材高大却常佩带宝剑,以为他是胆小,便在闹市里拦住韩信,说:"你要是有胆量,就拔剑刺我;如果是懦夫,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围观的人都知道这是故意找茬羞辱韩信,不知道韩信会怎么办。只见韩信想了好一会儿,一言不发,就从那人的裤裆下钻过去了。当时在场的人都哄然大笑,认为韩信是胆小怕死、没有勇气的人。 其实韩信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他看到当时社会正处于改朝换代之际,于是专心研究兵法,练习武艺,相信会有自己的出头之日。秦朝末年,全国各地反对秦朝统治的农民起义爆发了,韩信加入其中一支实力较强的军队。军队的首领就是后来成为下个朝代开国皇帝的刘邦。最初,韩信只是做了一个管押运粮草的小官,很不得志。后来他认识了刘邦的谋士萧何,两人经常讨论时事和军事,萧何认识到韩信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人,于是极力向刘邦推荐,但刘邦仍不肯重用韩信。
一天,心灰意冷的韩信悄悄离开刘邦的军队,投奔别的起义军。萧何得到他离开的消息后,也没向刘邦汇报,赶忙骑马去追韩信。刘邦得到消息,以为是二人逃跑了。过了两天,萧何和韩信回来了,刘邦又惊又喜,责问萧何是怎么回事。萧何说:"我是为您追人去了。"刘邦大惑不解:"过去逃跑的将领有几十个,你都不去追,为什么单单去追韩信呢。"萧何说:"以前逃跑的将领都是平庸之辈,容易得到,至于韩信是难得的奇才。如果您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您就再也找不到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刘邦说:"那就让他在你手下作个将领吧"。萧何说:"让他做一般的将领,他未必肯留下来。"刘邦说:"那就让他作一个军事统帅吧。"从此,韩信由一名运粮官变成了一位将军。在后来帮助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他每战必胜,立下了赫赫功勋。
东汉末年,王莽改制搞得社会一片混乱,民不聊生,爆发了著名的黄巾大起义。刘秀这时在其兄长刘縯率领和宾客七八千人在舂陵起兵,招新市、平林、下江等军编为六部,击杀王莽南阳守将,又击败王莽大将严尤、陈茂,进军围宛,声势大振。地皇四年,新市、平林诸将拥立刘玄做汉帝,号更始帝。是年刘縯攻下宛城,更始帝入都宛城。更始帝在害死刘秀大哥。并让刘秀巡河北,想让河北势力杀了刘秀。刘秀忍住悲痛,到了河北之后就借机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并先后消灭了其他割据势力,趁机镇压和收编了几十万农民军,最后建立了东汉政权。
韩信吃了胯下之辱的亏,刘秀吃了被人猜忌的亏,但是他们都能忍住,最终成就了一番功业。当然了,很多人口里说的吃亏是福,但是真正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正是因为很多人怕吃亏,所以才不愿意吃亏。可"事非经过不知难",没有切身的经历,又怎么会有深切的感受呢?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郑板桥也说了"吃亏是福",甚至他还有这样的一副字。那么为什么郑板桥会有这样的感触呢?他的一位亲戚与别人相争一堵墙,双方互不相让,因此这位亲戚就给郑板桥写信,可是郑板桥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写了"吃亏是福"的字条。亲戚看后非常羞愧,再也不争了,结果对方也觉得过意不去了,双方都能体谅对方,和好如初。其实,郑板桥的作为是从他自身的经历体悟来的,他早年家道中落,生活拮据,以读书教书为生,三十岁以后就因生活所迫在扬州卖画,出游北京,后来与禅宗尊宿 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放言高论,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一直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才在南京参加乡试,中了举人,四年后才中了进士。直到五十岁才当了一个小官。任职潍县期间,他开仓赈货,令民具领券供给,又大兴工役,修城筑池,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食之。尽封积粟之家,活万余人。秋以歉收,捐廉代轮,尽毁借条,活民无算。可是终因为救灾而得罪了巨室,冤枉被参,他毅然辞官返回故里。他还有一副字就是"难得糊涂",这与"吃亏是福"相映成趣,众人皆幸我独醉,这正是一位底层官吏在官场中生活的体悟。
老子说"曲则全"就是告诉我们为官者不仅仅要记得吃小亏,以避免吃大亏。要懂得生活的积累,并在生活的经验中不断的成长。
不自满也不走极端
【老子说】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若朴,浑若浊,旷若谷。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复成。(第15章)
意译:古代那那些懂得根据天道做事的人,见解细致、深远而能洞察到事物的深处,他们的心灵实在是深不可测。由于他们深不可测,所以只能勉强来作个形容:他处世谨慎小心,仿佛是在严冬跋涉冰河;他有时候犹犹豫豫,仿佛提防所有的邻人;他恭敬严肃,仿佛在面对宾客;他流动疏脱,仿佛是一块正在融化的冰;他敦厚得像一块巨石;他旷远得像一片深山幽谷;他包容一切,仿佛长江大河中的一道浊流。谁能够让混浊的河水停下来,静静地得到澄清?谁能够长久不动,动起来就徐徐地打破沉静?有这种道术的人,从不会自我满足。正由于不自我满足,所以总能不断地从陈旧中创新!
【解读】
老子的善为士者这句话,也有的人说是"善为上者",但是不管是上,还是士,都是一个当官的人。中国古代不是经常将人们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么?士自然就是当官的,自不待言。若是统治者为王、为皇更是国家的顶头上司了。老子对这些人提出了高要求,严标准。那就是让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干部。
孟子曾经说过一句话深受后人批评,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也被后人当做孟子瞧不起劳动人民的有力证据。但现实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恐怕未必如此,在孟子那个时代,凡是有头脑,有思想的人纷纷著书立说,阐发自己的主张。掌握知识的人纷纷依附于王侯贵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风云激荡的历史舞台上上演着一幕幕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而那些没有知识的人,那就只能终日劳力了,他们大多处于社会的底层,经常深受各种政治事件的干扰,甚至过不上安定的生活。他们的唯一想法就是希望过上平静的日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所以说,孟子所说的是一个事实。
那些得道的先知先觉、先圣先哲们,正因为他们微妙玄通,通晓天地万物,反而不敢自以为是,自高自大,做起事来反而更会谨小慎微、诚惶诚恐,对天地纲纪,反而生出敬畏之心,深怀感激之情。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变法的故事,说明了要做好官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那可是需要极高的聪明才智。用我们现在的话说那就是深不可识,具有高深莫测的功夫。这一点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上。这位出生于江西临川的时代巨人,自小就跟随父亲洞察民情,接触社会现实,对社会有了深刻的了解。
宋仁宗庆历二年,年仅22岁的王安石就中了进士,他出任淮南节度使判官厅公事,从此就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当时,王安石曾经在鄞县任知县时,就一反当时的高利贷剥削,低息贷给农民,并且规定在秋季归还,帮助村民们度过了青黄不接的难关。王安石还通过仔细调查,发现地方上若是水灾隐患不除掉,那么百姓的安定生活就得不到改善。因此,他亲自去寻访,并调用财力物力,组织当地的人兴修水利,开垦荒田。经过几年时间的治理,这里的农业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些不能不归结于王安石的努力。因为王安石的政绩突出,名声显赫,宋仁宗也闻知了,就调他到京城任职。
当时,北宋的政治、经济危机加深,士大夫们纷纷呼吁改革。王安石在这种形势之下,上书分析了北宋的严重局势,指出了历史上的晋武帝、梁武帝、唐玄宗三位皇帝在位时间长久,不知变革,最终导致了王朝的覆灭。并大声疾呼,要借鉴历史上的经验,心系天下,应变更不合时宜的法度。宋仁宗对此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王安石也就辞职回家了。
不久,年仅20岁的宋神宗即位,年少轻狂未知惧,血气方刚,为了富国强兵,决心进行改革。他把这个愿望就寄托在元老重臣身上,力图得到他们的支持,接过墨守陈规的老臣们无动于衷,呆板地遵循之前的传统。宋神宗极力想得到有才干的人助其大展宏图。
就在这时,有人就推荐王安石,说他是一为颇有才干的人,于是宋神宗就把王安石召到了京城,第二年就升其为宰相,进行变法。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之下,围绕着国家的财政和军事开始进行变法。实行了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保马法等等。可是,王安石的雄心壮志以及大刀阔斧的改革,严重地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因此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当时的司马光就声称,王安石把祖宗之法都变革了,上自朝廷下自平民都深受其害。因此就利用王安石变法中的失误大做文章,逼迫他放弃。更有甚者,不少人对之进行人身攻击,王安石说他祸国殃民。王安石在这片非难声中如履薄冰,暂时顶住了压力。
但是,面对反对派的攻击,神宗皇帝动摇了。王安石无奈得辞官回家。后来,尽管他再次为相,但是依旧不了了之,宋哲宗即位之后,太后摄政,变法运动就此结束了。
尽管王安石不久死去,但是他那种不畏豪强,在因循守旧的朝廷里立志做出一番事业的精神让人们难以忘却。王安石为官,为这片死气沉沉的深潭里注入了一缕清泉。有人说他变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利益,那是一心为民的表现。能在波谲云诡的朝野争斗中,施展自身报复,为国家为苍生开辟一方天地,的确不能不令人钦佩。后代人论及王安石的时候,称赞他的思想早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他推动的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了,人民的生活不仅没有得到改善,甚至还有一些下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我们细丝王安石的从政之道,也许会有一些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