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1700000032

第32章 抗日救亡:狂热的爱国者(7)

全面抗战爆发后,傅斯年除积极参与社会工作,为抗日救国贡献才智外,仍利用各种舆论工具表彰民族正义,贬斥妥协投敌的汉奸卖国贼,维护人间正气。1938年12月,日寇进攻山东,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率军队稍作抵抗便南逃,驻守聊城的鲁西行署专员范筑先,不听从韩复榘撤退的命令,率部英勇抵抗日军进攻,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是最早在抗敌前线与日军作战殉国的高级将领。傅斯年闻范筑先在故乡为抵抗日寇英勇战死之际,既景慕又自豪,写了四首诗进行褒奖和颂扬,其中两首是:“受任孤危际,抚民水火中;歃血召英俊,誓死奏虞公;郡陷廿城在,北门管钥通;方期收河朔,何意殒方戎。”“立国有大本,亮节与忠贞;三齐多义士,此道今不倾。一死泰山重,再战浊济清;英英父子业,百世堪仪刑。”显然,傅斯年称颂的主要是范筑先抵御日寇、壮烈殉国的民族精神和忠义之气。时隔不久,祖籍聊城的张自忠将军,在湖北抗日前线指挥对日作战,壮烈殉国,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第二次反***战争在前线战死的最高将领。傅斯年闻讯义愤难抑,特赋诗悼念,其诗曰:“泰山重一死,堂堂去不回,身名收马革,风日惨云雷;忠义犹生气,艰难想将才,中原谁匡济,流涕楚郢哀”。张自忠将军牺牲后,其弟张自明曾将张自忠的生平资料送给傅斯年,希望傅斯年撰文,表彰张自忠忠诚爱国的民族精神。傅斯年应允为张自忠写传记,褒扬张自忠高扬民族大义,与日军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事迹。他与邓广铭等人讨论了撰写体例、基本观点,可惜由于环境条件不允,传记终未写出。傅斯年对范筑先、张自忠的褒扬和称颂,是对抗日救国烈士的允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个人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救国思想。

(二) 救亡图存的主张

1928年9月,傅斯年辞去中山大学教职,就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10月,史语所迁至广州市东山恤孤院后街35号柏园,傅斯年从此开始领导史语所进行学术研究。1929年3月,为学术研究的便利,史语所迁至北平,6月正式定址于北海公园静心斋。在以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傅斯年领导研究人员重点对明清内阁大库档案系统整理和对安阳殷墟进行挖掘,全身心地投入到领导学术研究中。

1931年是中国的多事之秋,有人认为是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交相迭乘最不幸的一年。这年夏天,长江流域发生大水灾,淹没数省。天灾与人祸相连,国民党政权内部纷争剧烈,倾轧不已。蒋介石自1930年在中原大战中取胜,踌躇满志,欲大权独揽,实行独裁,遭到各派系的反对。3月20日,蒋介石因与立法院长胡汉民政见不合,将其囚禁于汤山,从而引起激烈的政争,其中最严重的是宁粤对立。胡汉民是广东人,亦是粤派政治势力的代表人物。胡氏被囚禁以后,以两广实力派为主的胡汉民派,联合各派力量与蒋介石集团进行了激烈斗争,先是胡系四位中央监委邓泽如、林森、萧佛成、古应芬发出弹劾蒋介石的通电,紧接着两派军政界人士互发通电,攻击指斥对方,遂成水火之势。此次政争愈演愈烈,直至9月,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国内政争仍在激烈进行。全国舆论因外患严重而对宁、粤双方进行抨击,双方害怕承担内争误国的罪名,遂产生妥协意向,正如当时人所评论:“直至九月十八日‘沈阳事变’发生,全国人心悲愤,一致要求团结御侮,共赴国难。至是宁、粤和平休战,始露曙光,亦外侮严重有以刺激之也。”“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国民党内部人士李石曾、张继、吴铁城致电粤方非常会议,要求“俯纳调停,共倡和平,临崖勒马,庶可转危为安。” 粤方随即发表通电,初步提出三个条件,即蒋介石下野、粤政府取消、以统一会议产生统一的国民政府。为促进谈判,蒋介石让陈铭枢携亲笔信,让国民党元老蔡元培、张继陪同南下,粤方汪精卫、孙科、李文范出面接待。蒋介石在信中强调:“唯愿诸同志以党为重,念危亡在即,各自反省,相见以诚,不复以昔日之龃龉为芥蒂,渡此漏舟覆巢之惨祸,无使几千年神明之胄,自我而斩;毋使亡国之惨,将为中山信徒只顾内争不恤国难之所致。”但谈判过程中各怀私意,电来信往,互相辩难,谈判进展缓慢,至10月底尚未解决。

自“九一八”事变,北方学术界深感国家危亡在即,全国应团结奋斗,在统一政府的领导下抗日救国,救亡图存。傅斯年此时走出书斋,投身社会,为抗日救国积极努力,同时关注政治,呼吁全国团结统一。他提出的两个理念曾产生重要影响,其一,中国现在要有政府;其二,中华民族是整个的。其用意相当明确,国民党政府内部政争不仅严重削弱了其统治能力,也严重影响全国抗战救亡的信心。傅斯年位卑未敢忘忧国,他致信蒋介石和胡汉民,要求他们以大局为重,迅速消除矛盾,共赴国难。致蒋介石的信中说:“值此国难,主席弘济艰难,和内抗外,国人钦感。近闻上海会议有挫折,此间学界不胜忧虑。强敌在东北权利之夺取,日在长进,统一实现倘延迟,则国家损失将更重。且国人愤怒之蕴聚,北方大局之复杂,统一如不即成功,势将一决不可收拾。且分崩之局安能信外,国际形势将无办法,幸主席速图之。”傅斯年信中没有涉及此次政争的是非及原因,只是陈述了国内的严重局势和全国上下的忧虑,言赅意深,爱国忧时之心溢于言表。致胡汉民等粤方代表的信中内容与致蒋氏的大同小异,要求统一的态度更为殷切。信中说:“闻和会有挫折,此事学界同人万分忧虑。下周日内瓦开会时,中国如尚在离析之状态,国际必不助我,从此地失国亡,人民愤怒所泄,诚有不能逆料者。先生等名总硕望,党国共钦。此次缔造和局,国人尤感大德,然和局尤要速成,不可一日延缓,幸先生等排除大难,匡济艰难,全国人心必归于持大体,祛小争者也。”就信的内容分析,傅斯年对胡汉民、汪精卫等人施加的压力更重,明确表示,若胡汉民、汪精卫不妥协,和谈不成功或久拖不决,造成外患加重,地失国亡,人民群众决不答应,胡汉民等要负丧权误国的责任。

这两封信当时是不是发出,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是否目睹,皆为未知,但却真实反映了傅斯年当时的思想与态度。从时间来说,此是傅斯年致蒋介石最早的一封信,也是傅斯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与政治的有力证明。

国民党政府政争双方经讨价还价,反复磋商,终于达成协议,分别在南京、上海、广州举行国民党第四次代表大会,最后结果是蒋介石辞职下野,林森为国民政府主席,孙科任行政院长。但在国民党内部,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三人担任中央政治会议常务委员;同时都当选为中执会常务委员。国家政府各院首长于1932年元旦就职,距胡汉民被囚禁达九个月之久,但宁、粤、沪三方合作组成的政府,不足一月就因孙科无力应付复杂局面辞职而再次解体。蒋介石与汪精卫应邀联袂入京,分负军事行政之职。

出任行政院长的汪精卫,因与蒋介石等人的新仇旧恨,时时遭到蒋氏集团的牵扯和掣肘。傅斯年与北方学人为全国团结御辱,不时发表言论,要求国民党政权内部各派系捐却前嫌,团结一致,领导全国民众图存救亡,同时对各种破坏统一和团结的言行进行批评。傅斯年在1932年发表的《监察院与汪精卫》、《中国现在要有政府》两篇文章中,除呼吁团结抗战外,对政府改革、消除内部分歧和政争坦率陈述了自己的思想观点。

1932年初,日寇进攻上海,遭到我爱国军民的坚决抵抗,史称“一·二八抗战”。后来敌我双方进行谈判,签订上海停战协定。国民政府监察院高友唐等4委员,弹劾行政院长汪精卫未经立法院批准便签字,汪精卫答辩说停战协定曾向立法院报告,同时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并征得同意。按国民政府组织法有关条款规定:“宪法未颁布以前,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各院,各自对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行政院是遵照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议而行使权力,是完全合法的。傅斯年对此评论说“此事之经过之最应使人不满意者,是它颇有掀动政潮的形迹,而监察权之行使,若有了政治作用,是极其不幸的事。”意即监察院弹劾行政院是违法的,且弹劾文书一经发出便即要求各报纸予以发表,证明弹劾具有政治目的。因为“此时正有一堆人在上海,专待机而闹;又有一般人在广州,专待机而闹,所闹皆是政争的闹……即是将上海协定作为政争工具的斗争。”傅斯年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国民党政府的根基是脆弱的,如果再有政争,很可能垮台,“政府一倒,我们实在想不起更能产生一个政府,然而此时外忧内患,断断不许无政府的。”

傅斯年在《监察院与汪精卫》一文中就事论事,对监察院弹劾汪精卫未经立法院批准便与日本签订停战协定,告诫监察院不要因此挑起新的政争,以免政府再次倒台,使中国救亡图存失去领导中心。一周后又发表了《中国现在要有政府》,对抗日救国须有统一的合法政府领导进行阐述。其核心论点是中国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国难”尚不能形容其严重性,在此情况之下,须有统一合法的政府。也就是所谓最好的政府,组织领导全国人民救亡图存,中国能否不亡国亦很难断定,倘若“没有了政府,必成亡种之亡”。要求全国各界都要珍惜、维护政府,不要兴风作浪,做任何损害现政府的事,避免政府垮台,使中国陷于万劫不复之地。

(三)抗战时期的政治改革思想

傅斯年自留学归国后,对国民党政权的性质及统治方式,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他认为,国民党政权名义上统一了中国,实际上内外一直处于混乱之中。他对此曾分析说:“国民党在民国十六年以来,以历史的及领袖人格的品质的关系,在表面的成功之下,自身破裂其组织,以至于建国固谈不到,而碰到空前的国难。国民革命军打到山海关的时候,真是朱洪武打跑胡元以来中国民族的第一个好机会。国民党的领袖人物如有知识与人品,中国又何至出数十万万的资财,数万人的性命,以供其‘家争’。‘家争的结果,国民党所存之革命性尚存几何,及国民党是否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天下共知’。”傅斯年的这番议论发表于1932年,正好是“九一八”事变发生一周年。众所周知,这时国民党政府的“家争”还没有完全结束,蒋介石和汪精卫虽联合执政,但汪精卫很快被排挤下台,各地方实力派与中央各派系互相倾轧,几年后又发生西安事变。直至“七七”事变,各派系才共赴国难团结起来,建立了以蒋介石为核心的独裁统治。可是对日作战的过程中,又暴露了许多弊端,蒋介石借抗日强化自己的独裁统治,当时社会混乱,专制必导致无治,各级政府,各种官员无法与中央保持正常联系,又没有系统的法规制度制约,结果上下一片混乱。

这时期傅斯年奔波各地,对社会混乱、失控的局面有较多的了解,便在国民参政会以提案和发表政论的形式呼吁改革,要求建立法规制度,实行法治,建立健全政治机构,实行政治机构化。他在一系列论著中表现了自己的政治改革思想。

(1) 明定各主要机构之职权,以明责任而责事功。傅斯年为国民参政会第一届驻会委员,1938年7月国民参政会第一届一次会议结束,他留在武汉,当时武汉保卫战正紧张进行,军队在武汉四周对日艰苦作战。而政府各机构聚集武汉,职权不分,责任不明,相当混乱,无法有力支持战争,更不能对政治、经济诸军政事务以合理部署。于是傅斯年联合部分驻会委员起草了一封致蒋介石的信,要求对各主要政府机构进行改革,以支持持久抗战。信中强调:“惟军事之成功,系乎政治之运用,政治若有重要之缺陷,则虽具精兵良将致命疆场,无以操胜利之左券。”他们要求蒋介石等主要领导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明确各机构职责,根据事功而进行赏罚进黜。傅斯年等人在信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们说:“吾国历久之积习,每只问人而不问制度,故一事而属之数人,庶事或宗于一手。下夺上权,上侵下职,积习既久,浸成混乱。凡事之有利可图、有权可把持者,群争而众夺之;凡事之无利可图、无权可把持者,群去而众遗之;凡事之责任重大,乃至关系国家安危者,每自设法而避去之。及事之既坏,遂无以指明负责之人,而正其罪。且因此发生之磨擦,既易坐失时机,更每引起甚危险之人事纠纷。夫一手而操庶事,一事而归数人,固无人可尽其功,亦无人肯任其过,驯致上下推诿,左右争执,此在太平已可为寒心,此时尤不足以应付战局也。□□等不揣愚憨,敢请我公严明指定各事之负责人,且明定职权,其功归之,其过亦归之,既不容越权,亦不容避责。此所以增效能,振纪纲者也。”即要求各机构明定职权、责事功,根据事功进行奖罚和进黜,若此改革成功,既可以“固人心,增国力”,更可以发现和选拔人才,使抗日救国大业早日完成。

(2) 政治之机构化。所谓机构化,按傅斯年的解释就是政治上轨道,也就是政治统治法治化,政治行为规范化,克服人治和政治行为的随意性。

1938年,傅斯年联合其他参政员上书蒋介石,要求明定中央各机构职权,重责任而定事功,这是针对当时具体情况提出的,可以说是临时的、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而提出政治之机构化,则是根据当时政治特点提出的政治改革方向和长远目标。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如鲁班、李冰、蔡伦、张衡、华佗、魏伯阳、马钧、葛洪、郦道元、一行、毕昇、黄道婆、路·盖里格、安东尼·列文虎克、G·W·莱布尼茨、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等人。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向胡雪岩借智慧

    向胡雪岩借智慧

    本书融故事和论述于一体,生动讲述了一代奇商胡雪岩的创业史,从经商智慧、处世手腕等方面,集中解读了他独特的人生阅历与高瞻远瞩的商业眼光,展示了大商人所特有的人格魅力。《向胡雪岩借智慧》内容丰富,论述细致,颇具启发意义,有助于读者对自己人生中各种人际关系、各种选择与得失作出新的审视和判断。
  • 大艺术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艺术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艺术家的故事》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贝多芬的名字是和音乐联系在一起的,他的音乐以博大的胸怀、强大的冲击力,震撼了世界乐坛,因此,他被人们尊称为“乐圣”。梵高的一生是穷困潦倒的一生,也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在短短的十年绘画生涯中,为世界留下了《向日葵》、《鸢尾花》、《加歇夫人》等作品······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本书是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陆耀东先生的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由陆门弟子共同完成,包括陆老从教多年的众多学生,有何锡章,昌切,马俊山,张中良、吴投文,萧映,宋剑华,尚小京等学人,他们追述师门情谊,阐发陆老的学术脉络和学术思想,可以说本书体现了以陆老为中心的新一代文学研究人对学术的追求。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无尽藏

    无尽藏

    一卷图,一首诗,一座迷宫般的园林。《无尽藏》集禅意、诗意、悬疑于一体,通过破译一幅《夜宴图》,讲述了南唐后主李煜治下的宫里宫外的斗争。史虚白、朱紫薇、秦蒻兰、樊若水、大司徒、小长老、耿炼师、李后主这些书中人物也是历史人物,以他们各自不同的境遇,将我们带入到了南唐那烟雾缭绕的历史迷宫里。
  • 每天给自己一杯心灵安慰

    每天给自己一杯心灵安慰

    12个月的智慧修炼,为你破解幸福密码365天的心灵之旅,让你从容享受当下。365则动人故事:每个故事都有意义,滋养你的头脑和灵魂。365句幸福提醒:每句都会提醒你,幸福其实就在身边。365个心灵安慰:让你与心灵对话,让心灵回归自然。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千秋家国梦

    千秋家国梦

    全书由15篇各自独立的文章组成,犀利的笔触直指现实社会那一个个令人尴尬的沉重话题。其中,《走出古隆中》、《古城荆州》等文热切地呼唤改革,但强烈的优患意识与炽热的爱乡爱国之心始终是本书的主调。作者以地处中华腹心位置的荆楚地区为标本,希望人们冲决封建网罗,摒弃小农意识,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一桩桩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一处处历史名胜的兴衰荣枯起笔,以跃身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去中流击水。毅然穿透那重重的历史帷幕,本书是作家曾纪鑫近几年来思考地域文化、历史名人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大文化散文著作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尽管有诸多的压力,尽管有诸多的苦闷,生命的长河都是无止境的,用你的人生阅历,用你对人生的睿智感悟,来正确面对你处的任何一种困境。本书在于让人们认识抑郁和抑郁症的特质,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学会自我诊断,更重要的是掌握消除它的方法。
  • 重生之血狱女王

    重生之血狱女王

    这是一苦大深仇懦弱女配重生变强加复仇的故事。前世,浑浑噩噩,苟且偷生,却还是死于非命;重回十岁,红衣妖娆,明媚如火,她只求逆天改命,傲立于世人仰望之顶峰,让那害她之人得到千倍万倍的痛苦!……原以为冷心冷情,不会再信任任何人,然而前世记忆入梦来,那一双深蓝色的眼睛,唤醒心底最深沉的眷恋。“小狼,跟我走好不好?”好!鲜血染红的大地,是绝望的深渊,她从地狱深处走来,无数的生命自她手中逝去,无数的生命因她而活!“众人欺我、恨我、害我、咒我,逼我入此血狱绝境,我偏不服,定要让血狱绝境成为人人求而不得的仙灵之境!”红衣妖娆的少女怒极而笑,如同盛放在血色地狱中最绝美的血莲,危险却引入沉迷。银发的少年右手搭上她的肩,深蓝色的眼睛里只有她一人的存在:“你想做什么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