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1700000001

第1章 求学岁月:贯通中西学问(1)

家世与家学

傅斯年字孟真,1896年3月26日(旧历光绪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出生在山东聊城北门里祖宅。他的家世可以说是典型的书香门第、破落的官宦世家。傅斯年在家乡生活了13年,幼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和接受的教育,在他一生的思想和行为方面打下了深刻的印痕。

(一)开代文章第一家

傅斯年的故乡聊城,自古是华北平原上的重镇。春秋战国时期,其地属齐国,西接韩赵,北通幽燕,南襟鲁卫,既是兵家争战之地,“筑城屯兵为齐之要地,各国诸侯皆争衡于此”,又是齐鲁文化、三晋文化及戎燕文化交流融汇之处。各地域文化的交流融汇使得该地区文化积淀丰厚,内涵丰富多姿,虽说不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但也孕育了不少风流人物。才智卓越之士、谋国经邦之臣历代不绝,鸿儒贤相连翩鹊起,骚客智士蜂涌辈出,如伊尹、马周经邦之才,程昱、王旦谋国之忠,鲁仲连、华歆处世之智,孙膑、王颜章治军之能,都是彪炳史册的。

聊城自汉代置县,延续至今,一直为地方州府县治所,是华北平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元代定都北京(时称大都),聊城成为近畿地区。元王朝为交通便利,开会通河。大运河穿聊城而过,聊城更得南北交通之便,北通京师,南连三吴,被史家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交通便利,加上物产丰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到明清时期,聊城及周边地区,成为全国著名的粮棉产区和纺织品的贸易中心。天下豪商大贾云集,“往来船舶,络绎不绝”,“兵民杂集,商贾萃止,骈樯列肆,云蒸雾滃”,以致城内“贾寓旅舍,几不能容。”各地商人竞相在聊城内兴建会馆公所,开办商号、店铺、作坊,与本地工商业者所建交错布列,鳞次栉比,使聊城成为一座繁荣的工商业城市,在明清两代一直为山东西部三大商埠之一。

交通的发达,经济的繁荣,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昌盛。明代中期以后,聊城及其周围各州县私塾遍布,书院林立。文人骚客,儒士缙绅来此会客访友,传播学术,交流信息,促进了儒学教育的普及和发达,陶冶了无数才华卓越之士,成就了众多官宦书香世家。据记载:明清两代录取的山东籍进士共4047人,状元11人,其中隶属于东昌府州县籍者,进士290人,状元3人,仅聊城县就有进士55人,状元2人。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聊城确实是“科目鼎盛,贤士辈出”之地,被视为鲁西“八股文化”的中心不无道理。

显然,在明清时期,某些地区因得天时地利,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尤其是儒家文化得以广泛传播。社会教化与文化昌盛是同步的。在儒家文化广泛传播的地区,自然是教化普施,民风淳厚,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理念深受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考察聊城的历史,明清时期形成的聊城世风明显具有这种特点。这个时期兴起的几个家族和大批官宦士绅,差不多也都具有这种特征。《聊城县志》记载:“其人朴愿而茂,虽循习故事,惮于兴革,然无有桀黠渔食,持长吏长短者。租赋不待督,辄先期报竣,最称易治。”世风淳厚是文化发达、社会教化的结果。而淳厚的世风又陶冶、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循吏良士。因此,这个地区“士多才俊,文风为诸邑冠,武风亦极一时之盛。”文化昌盛,其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就高,社会发展也相对健康,具体表现是孕育和培养了几个大的具有书香传统的世家大族。这几个书香世家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代表了聊城当时的世风,而且也是当时整个传统社会的缩影。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则凝聚着社会文化的基因,表现了深厚的区域文化的积淀。傅斯年一生的性情和品格就具有这种区域文化的特征。

传统史书将明清时期聊城的世家大族归纳为“八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任、邓、朱、傅、耿、杨诸家,这几家大都兴起于明中期以后,其中任、朱、傅都发迹于清初,杨家则在清中期兴起。几家的共同特点是:第一,初始阶段,致力于研习儒家经典,经科举取得功名,进入仕途,逐步升迁,进入统治集团核心。第二,恪守儒家信条,以忠孝节义相标榜,忠君、孝亲、敬老、爱幼、和睦家族、友爱乡里。第三,重视教育,尤其是重视儒家文化的教育,培养子女,进行封建道统的说教,使子孙代代成三纲八目的典型,维持家族的名誉、地位、传承。第四,由于几个家族都遵奉儒家文化,世代从科举正途出身,又多是亲民的官吏,所以各家族往往以忠正廉洁、率直敢为相标榜,各个时代都出现了一些忠臣廉吏,孝子贤士。这些人又多在家乡设立条教、制定乡规民约、表率乡里,由此形成了忠义贤良、勇敢向上的世风,造就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贤良义士。傅斯年家族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家族。

傅斯年所出身的聊城八大家族之一的傅氏,初发于明中期,兴盛于清代初年,逐步发展成为聊城的名门望族。

傅斯年远祖名叫傅回祖,原籍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今江西省永丰县),明朝宪宗成化年间出任山东冠县县令,当时聊城为东昌府府治,冠县为其属县。傅回祖生有七子,任满返回故乡,其夫人李氏不愿随行,于是傅回祖便携四子南归,留其三子侍奉夫人,这三子一居冠县,一居博平,一子名叫傅祥,居聊城,是傅斯年的直系祖先。

当时聊城正是经济文化发展上升时期,大运河穿城东而过,北通京师,南达三吴,是当时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文化都在迅速发展,形成了鲁西“八股文化”的中心。傅祥及其子孙,借重聊城的经济优势,靠经商起家。他出身官宦家庭,本人也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且处于浓重的八股文化环境之中,因此,十分重视诗书传家,督责子孙攻读举子之业,学习八股文,每每亲自“口授章句”,并“引古人及郡先达”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建立功业,故而傅氏家族逐渐形成了诗书传家的传统,代代相继。

傅祥五传到傅以渐,终于振兴了傅氏家族,奠定了傅氏名门望族的基础。傅以渐字于磬,号星岩,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公元1609)年,7岁入塾馆系统学习儒学经典,曾从师于当时名儒孙兴等人。由于明朝末年宦官专权,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科场舞弊成风,傅以渐直到35岁仍未取得任何功名。1644年,江山易姓,清廷入主中原,为了搜罗人才,笼络士人,入关的第二年,便恢复科举制度。傅以渐投身科场,乡试中举,翌年(1646年)入京会试,得中贡士。殿试对策时被擢为一甲第一名,成为清王朝的第一位状元,授内宏文院修撰,后累次迁升,1654年升为内秘书院大学士,次年,加太子太保,改为国史院大学士。1658年,清仿明制改内三院(内宏文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为内阁,逐步确立三殿三阁制,授傅以渐为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职衔,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为示恩宠,顺治帝又封赠傅以渐的曾祖父傅谕、祖父傅天荣、父亲傅恩敬俱为光禄大夫、少保加太子太保、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加一级之勋号。自此以后,聊城傅氏便荣冠当世,泽及后代,成为鲁西的名门望族。

据史书记载:傅以渐“方面丰颐,颏下多髯,伟腰大腹”,居官尚称清廉,“每闻百姓疾苦,若切于身,闾里有义举,必赞成之。自处无异寒素,汲奖后进,惟恐不及,未尝有疾言遽色”。但是傅斯年成人后,从不向人提及他这位宰相祖公,更不引以为荣,其原因是傅以渐在明清易鼎之际,出仕清朝,有违汉族士人的民族气节。由此可看出傅斯年的民族意识。

傅以渐以后,傅氏成为典型的官宦世家,获取功名,中举人、进士、为庠生、太学生者不下百余人,在朝为官和出任封疆大吏者几代不绝。傅以渐三传至傅继勋,字玉溪,号湘屏,是傅斯年的曾祖父,道光五年(1825年)拔贡,官至安徽布政使,清末名臣李鸿章、丁宝桢都是其门生。傅继勋有子七人,其第三子傅淦,便是傅斯年的祖父。

傅斯年在填写个人履历时往往上至曾祖父,但是他出生时,曾祖父已去世多年,曾祖父以上对傅斯年的影响都是间接的。直接影响傅斯年个性和品格的是傅斯年的祖父和父母,其中在家庭方面影响傅斯年一生品行和思想作风的,主要是傅斯年的祖父傅淦和母亲李夫人。

(二)书香世家

傅淦字笠泉,生于道光二十五(1845)年,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工诗书画,尤以书法知名,且文武双全,又精通医道。同治十二(1873)年拔贡,但他自甘淡泊,不乐仕进,取得贡生资格后,便绝意仕途,终生不参加科试。平生性情友善,重孝悌,且好交游,乐善好施,赴义唯恐后人。傅淦兄弟七人,他排行老三,析籍分家时,他将祖上的楼房全部让给了兄弟,自己只要了一座马厩。由此可看出他的作风和气度。傅淦娶山东淮县陈阡之女陈梅为妻。陈阡官至江西巡抚,陪送女儿的嫁妆颇丰,但傅淦书生本色,轻财重义,不善理家,又无固定收入,分家以后,坐吃山空。婚后不久,长子旭安出世,接着次子、三子相继出世,人增物耗,家财日减,日趋没落。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违心地出外谋职以养家。正好,此时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和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来信让傅淦去天津,打算为这位世弟安排一个职务。傅淦接信后考虑再三,决意去天津一次。他到天津去督署见李鸿章时,适值李鸿章有紧急公务,只安排他住安徽会馆,准备处理完公务,第二天同他面晤。傅淦甚不高兴,以为慢待自己,次日一早便不辞而别。李鸿章第二天去安徽会馆寻他不见,才知已回山东,气得顿足叹气。

傅淦自此不再外游,或教塾馆挣钱养家糊口,或靠卖字画换些润笔贴补家计。无奈杯水车薪,加上不善谋计,随意使用,不够便典卖夫人嫁妆,夫人嫁妆虽丰,但不到几年也几乎典卖一空,从此更是入不敷出,家境进一步衰落。

傅斯年出生时,虽其相府宅第还巍峨壮观,其院落尚相当齐整,标志门第显赫的“相府”与“状元及第”两块金字匾额依然高悬,二重门上的御笔“圣朝元老”横书金匾、门框上浮雕精刻的金字对联“传胪姓名无双士,开代文章第一家”依然引人注目,但这些装饰已无法遮掩日趋衰败的景象,只不过如《红楼梦》所说: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已。尽管如此,傅斯年的出生依然给这个日益破落的世家带来了喜悦。

傅旭安得此贵子,喜不待言,傅淦52岁得此长孙,更是分外高兴。据记载,傅淦自傅斯年出生,就不再远出,以含饴弄孙为乐。在傅斯年3、4岁时,就开始教其识字,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童读物。傅斯年同乡、同学聂湘溪曾介绍傅斯年祖孙二人生活情况说:“孟真4岁即和其祖父同床共寝,每到破晓,尚未起床,便口授以历史故事,从盘古开天辟地,系统地讲到明朝,历时四年,一部二十四史就口授完毕,在他的幼小心灵里就埋下了研究历史的兴趣,其后能成为历史学家,委以历史研究所所长的职务而有成就,是与其家学渊源分不开的。”

傅淦自己痛恨清末政治黑暗,不愿入仕,颇有疾恶如仇的正义感,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他的政治态度。他有一次出外游历,行至山西介休,有两个宦官充军西北,道经此地,其中一个忽染重病,求傅淦诊治,他拒绝说:“生平不为无鸟之人看病!”另一宦官长跪哀求,他不得已答应。病愈后,宦官赠他银两,他把银子从门中掷出,并且说:“生平不要无鸟者之钱。”之所以如此,他以为历代弊政,许多是因宦官干政而致,而明清两代后期尤甚,因此痛恨宦官。由此事看出,痛恨宦官干政是傅淦淡泊功名的原因之一,不满清王朝后期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不愿为之效力,恐怕是更深层的原因。他对傅斯年讲述的二十四史历史故事,也必然带有自己的感情,对历史人物进行别择与褒贬,在傅斯年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影响。

傅淦自甘淡泊,但对傅斯年的教育毫不放松。傅斯年不满五岁,傅淦便迫不及待地送他入了私塾,并且选了最好的塾馆。傅斯年的启蒙先生孙达宸,也是一名拔贡,学问好,有文才,教书认真且教学有方,他一生教出的学生获取秀才以上功名者多达40余人。其塾馆设在聊城古楼北街路东,距傅斯年家约四五百米,步行上学比较方便。在孙氏塾馆就读一段时间后,与傅家有世谊的朱家出资请另一位塾师马殿仁到家开馆授徒,因朱家离傅家更近,加上世交,于是傅斯年与朱家子弟朱笠升等人一起,转入朱家塾馆就读。傅斯年放学回家后,其祖父则在家课读,督导他读书习字,不准其有丝毫懈怠。

傅淦的教诲,对傅斯年一生影响甚巨。傅斯年成年后曾对弟弟傅斯岩深情地说:“祖父生前所教我兄弟的,尽是忠孝节义,从未灌输丝毫不洁不正的思想。我兄弟得有今日,都是祖父所赐。”傅斯年一生坚持参政而不从政,为人常怀侠义之心,率直而有豪气等人品与作风都深受其祖父影响。

对傅斯年影响较大的另一位亲人是傅斯年的母亲。傅斯年母亲姓李,闺名叔音,聊城城西南郊贺家海人。李夫人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虽然识字不多,但却接受了严格的家庭教育,贤孝识大体。傅斯年父亲中年病逝,李夫人既要孝养高年公婆,又要抚育幼年双子,家境日趋贫寒,可以说克勤克俭,备尝艰辛。但李夫人颇有器识,一身承荷家庭重担,百般筹划,维持全家生活。由于傅旭安生前为人仁厚,待遇友朋学生以恩义相接,去世后,友朋学生对傅家颇为关心。他们共同凑集一部分钱,托傅旭安的两个学生周祖澜、范玉波二先生代存生息,维持傅氏家计。弟子们感念傅旭安生前恩德,每年春节前,相约派一人来聊城,给师母送来一些春节所需食物用品,并在聊城的商号里为傅斯年存一些银两以贴补来年家用。李夫人一家五口,没有其他生活来源,单靠这些实不敷家用,尽管她精打细算,百般节省,生活仍日益窘迫,难以维持。有时万不得已,她便从颓垣断壁中拆一些砖瓦变卖,但这些都只能解决一时急需,不能作为长久的生活来源。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如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到了后来,房屋破旧损坏,亦无力修补。据记载,每逢下雨,李夫人便抱着幼子,头上撑着一把雨伞遮盖,其家庭状况可见一斑。即便如此,李夫人仍严格督促傅斯年兄弟二人读书,一切费用无论如何困难自己也一力承担,不使兄弟二人失学,并母兼父职,督责甚严,斯年兄弟如有过错,立予责罚,形成了无上的权威,据傅斯年夫人俞大綵回忆:直到傅斯年成名以后,李夫人一旦发怒,傅斯年便长跪不起,李夫人息怒后,傅斯年才温言劝说解释。

同类推荐
  • 绝代风华

    绝代风华

    从萧红到林徽因。从关露到张爱玲…….阐述光鲜表面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女性故事。,2013年度,最为女性读者热衷的精品读物!收录民国最全最完备知识女性生平事迹的畅销力作!揭开民国时期那些神秘莫测的女性们面纱下的真实容颜。讲述民国时期具有影响的知识女性,讲述其事迹、著述及影响
  • 曾国藩3:黑雨

    曾国藩3:黑雨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介绍马上皇帝——赵匡胤的有关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明日之花别样红(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明日之花别样红(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马皇后:大脚马皇后,资深贤内助。秦良玉:名将秦良玉,巾帼女豪杰。李香君:侠肝义胆李香君。陈圆圆:倾国天香陈圆圆。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至死方休无关记忆:忘爱

    至死方休无关记忆:忘爱

    失忆后的恋爱,能否还能得到神的祝福,放开爱的手还能否有再次牵起来的机会?伊澈失忆后四年,邂逅了程安。她不知道程安是否真的是自己命中的恋人,她只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她只爱程安一人……仅此而已。——灰姑娘的故事如果到了真实的世界,究竟是荒谬的假说,还是从头至尾的骗局?程安如果真的是他的命定情人,到最后她能得到她的爱情吗?
  • 通天武神

    通天武神

    破落家族废柴弟子江南,不甘为人后,逆天崛起!身怀宝塔,独尊十二力,披荆斩棘,终成通天之道。手握金石,帝尊十二诀,乾坤苍穹,妖魔仙道,我通天武神之怒,谁人敢接!
  • 妈咪快跑,爹地追来啦!

    妈咪快跑,爹地追来啦!

    【文章已半价!】浪漫温馨,治愈系乖巧‘宠物’情人!女主温柔干练,成熟稳重,男主乖巧懂事,忠心专情。非复仇文,非弃妇文,非女强文,非小白文。牵扯女总裁,明星,黑道,豪门,却是不一样的故事。多元化点缀的温馨小菜一盘,有老牛吃嫩草的嫌疑。在这NP丛生的年代,本文坚持一对一!【看文前可以先看看书评~据说温馨中带点忧伤~~(╯﹏╰)b8过俺的主旨还是温馨的说--】八年前——“浩然,我怀孕了,你要做爸爸了!”“…听话,这个孩子不能要。”…“医生,你…什么意思?”“你的子宫壁太薄,以后可能很难再怀孕了…”…“我们分手吧…”“你这个狠毒的男人!你骗我…”“对不起…雨迟”“住嘴!你不配叫我!”八年后——“雨迟…我还以为你不会来。”“怎么会?祝福你们。”“这位是…”“我男人。”女人挽住身边的男人,男人绝美的双眸含着浓浓的深情,始终紧紧落在女人的身上沧海桑田……【暮雨迟】:一个历经爱情挫折,却心净如莲,沉静如水的女人。她不报复,因为她永远相信自己拥有的,比失去的多。(女主不无敌,平生有三怕。)【辛冶】:他唯一所求,不过是一个温暖的窝,哪怕只放得下一张床,床上只躺得下两个人,他,和真正爱他,在乎他的人…这辈子,就算在最幸福的时候死去,都毫无怨言。(男主不懦弱,隐藏优点多。)一个幸运到让人眼红的凤凰女,周旋在一群缺爱的孔雀男之中。带着人们各种嫉妒艳羡的目光,却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不过也只是个爱而不得,绝望后破釜沉舟的女人……她在心中划下一道无边的冰墙,阻隔与爱情沾边的一切,却无意中吸引了那么多优秀的目光。而他,却如甘露一般,以一种几近虔诚的守候,无声无息的渗入冰墙,融化严冬……命运始终不肯眷顾一些人,比如他。尘埃般的地位,浮萍般的人生。偏偏上天赐予了他俊美绝伦的样貌,究竟是福?是祸?肮脏险恶的人性,总是带着占有、鄙夷、贪婪的目光投向他。只有她,会单纯的伸出双臂,安抚他的脆弱。让他的世界充满希望和阳光,他拼命想要抓住苦苦祈求来的温暖……完全不同的人生,却在一次撞击后,奇妙的契合。他和她,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迷茫自卑的他究竟用怎样的勇气,挑战她身旁那些高高在上的男人?又是怎样用自己近乎卑微的爱情,感化她心中那扇无形的屏障……这场爱情较量里,她始走不出自己划下的牢狱,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她是渣男他妹

    她是渣男他妹

    一觉醒来,她穿越进了一篇言情小说里,她不是女主,而是成了文中渣男他妹。小说中渣男的作用:衬托男主的各种强大;渣男他妹:配角中的配角,炮灰中的炮灰。为了改变自己在小说里家破人亡的炮灰命,乖乖女奋起,首先改造渣男哥哥,坚决要把渣男变好男。想挖主角墙角者,不死即伤!珍爱生命,赶紧远离女主和男主。本文所提作品为作者虚构。
  •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人类的文明漫长而悠远,想要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了解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只有掌握了历史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才能增进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潮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礼仪实用百科(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礼仪实用百科(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礼仪文化:礼仪风俗概论、礼节民间风俗、称谓传统风俗、仪表礼仪风俗、言谈礼仪风俗、工作礼仪风俗、会议礼仪风俗、谈判礼仪风俗、宴会礼仪风俗、宴会礼仪风俗、出行礼仪风俗、外礼仪风俗、通讯礼仪风俗、文书礼仪风俗等。
  • 铜雀春深

    铜雀春深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流光飛舞】编辑旗下出品千金系列之一<铜雀春深>如果不让她直面那些血腥伤口,也许她有一天真的能当他手心里的豌豆公主;如果不是自己亲手种下这些仇恨,也许他真的能心安理得霸占她一辈子。他们是倒霉的演员,剧本泡在两代人的恩怨里几经篡改,剧里的爱情故事终于面目全非,走投无路。也许,公主和王子撕破脸后,还不如烟花与恩客的故事干脆利落。于是,豪门公子的铜雀台,再也锁不住她安小樵了。书友和读者可加雍樨QQ群168178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