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1000000005

第5章 宣统王朝:旧帝制的末日和新变革的背景(5)

袁世凯在河南乡下隐居期间,表现得醉情田园无所作为,暗地里却与旧部以及北京、天津地区保持密切联系。当时还十分罕见的电报设备,在袁世凯的乡间居所就有一部。徐世昌、冯国璋等旧部还专程去乡间听袁世凯传授机宜。袁世凯也许在受载沣迫害之前尚且算是清朝的忠臣,起码没有暴露出不臣的举动,然而在侥幸存命后逐渐与清王朝离心离德了。在满汉矛盾紧张时刻,袁世凯被罢官难免对朝野汉族官吏的心理变化产生微妙的影响。

载沣斥退袁世凯,没有收到消灭仇家政敌的目的,反而助长了袁世凯在渴望变革的人群心中的影响和在西方势力头脑中的分量,失败至极。载沣下了一步臭棋。

新政是清朝最后的机会

载沣主政,做的第二件事情是继续推动“新政”。

所谓的“新政”是相对于传统王朝的政策而言的。清朝面临着传统王朝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一只脚踏进了近代另一只脚还踩在古代。一方面,王朝末世的内忧外患、财政窘迫、权贵无能、政治黑暗,清朝都遇到了;另一方面,近代的器物、制度、思想乃至社会形态,随着西方势力的进入,扑面而来。后者既是对清朝的严峻挑战,也给清朝提供了硕大的历史机遇,一个近代化的机遇,一个运用近代资源实现社会进步和王朝长治久安的良机。

八国联军用刺刀强迫清廷完全屈服的同时,清廷也在思想上被迫接受了西方压倒东方的事实,承认西方列强的优越与进步。之前清朝体制内部人士“开眼看世界”也好,洋务运动也好,都是坚持中国文化和制度的优越性,只是学习西方器物的皮毛。1901年后,中国从上到下都承认了西方的进步是全方面的进步,要全方位地学习西方的经济、社会和制度。慈禧太后高调宣布要奉行新政,希望通过向西方学习化解内外矛盾,维持统治。之后,新政在全国铺开,走得比慈禧太后亲手镇压的戊戌变法想走的还要远。

首先是清朝在外交制度和国际法上向西方靠拢——虽然这是被迫的;接着在国内“育才兴学”、“整顿中法”、“吸收西法”:奉行千年的重农抑商政策被更改,清廷鼓励工商业,尤其是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制定了专门的商业法律,消除了部分障碍。国内掀起了一股官办和商办企业的高潮。1911年,中国的商税超过了20700万两,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经济改革的成效。在教育上,科举制度于1905年在张之洞和袁世凯的联合奏请下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全国推广的新式教育体制,朝廷还鼓励留学,对“海归”人士量才录用。在社会领域,清廷进行了内政改革,设置巡警,改革司法。原先一本《大清律》囊括一切的局面被各种专业的法律所分割,并起码在审判程序上做到公平公正,让监狱看起来不再像是地狱。

改革,在中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清政府的最后十年在重重阻难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一座座近代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武汉等拔地而起;一座座矿山、工厂、码头和车站得到了开发。中国社会出现了些许宽容、自由和发展的空气。1902年清廷发出上谕,劝诫女子不要缠足。同年开放满汉通婚的禁令,随后对汉人开放了原先只能由满人担任的职位,如将军和都统等。对于满族人被封固在某地只能驻防不能从事其他生产的“驻防制度”,清政府也废除了,授予旗人土地,责令耕种,让普通旗人们自谋生计。满人入关后驻防在各地,两百多年来世代为兵,大多数人连满语都不会说,和汉人已无区别。清政府破除满汉隔阂,对缓和社会矛盾大有益处。1906年,清廷下令禁烟,还派出使臣与英国交涉禁止输入鸦片事宜。1909年,上海召开了万国禁烟会,中国的禁烟运动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同情。在经济和社会改革快速推进的同时,清朝对传统的内阁和六部官制进行了改革。虽然袁世凯等人倡导的废除军机处,施行责任内阁的主张被慈禧太后否决,但原来的六部被彻底重组,并裁撤了部分中央和地方机构——这在官本位现象严重的中国,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民政部、度支部、陆军部、邮传部、商部等新衙门纷纷成立,以便与新政相适应,也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

难能可贵的是,清政府在社会、经济改革之后,把变革的矛头对准核心的权力结构,启动了政治改革。在一片立宪声中,1905年清朝大臣满世界考察宪政,1906年清政府颁发上谕,宣布“预备立宪”。虽然预备立宪的实质内容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这句话,而且预备期长达9年,表明最高统治者不愿意放弃绝对权力,可毕竟国家权力如何构建、如何制约在神州大地上第一次成为可以讨论的话题。很多国民热烈地参与权力话题的讨论。慈禧太后在逝世前的几个月还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在政治改革道路上迈出了更大的一步。

载沣上台的1908年末,新政事业已经进入到第七个年头,政治改革也已经开启了长达3年之久。容易改革的、能改的,都改革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被隐藏的问题和新冒出的问题也都粉墨登场。整个改革进程进入到最为关键、也最艰难的阶段。

问题的根源和改革的焦点都指向专制皇权,专制政体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改革派认为要破除专制政体,皇权实现自我限制,希望仿效当时世界上多数国家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新政到底是王朝复兴的机会,还是将王朝推入覆灭深渊的凶手,就要看载沣等人怎么做了。

非常遗憾,载沣虽然有出洋经历,却对世界局势和洋务蒙昧不通。溥仪回忆说父亲载沣对那些曾被老臣们称为奇技淫巧的东西,倒是不采取排斥的态度,可他对新事物的态度也只是停留在不排斥的阶段,要他采用、推广新事物、新制度就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了。一次,太福晋患乳疮,请中医总不见好,载沣就听从兄弟们的意见,请来了一位法国医生。医生打算开刀,遭到了醇王府上上下下的反对,只好采取敷药的办法。敷药之前,医生点上了酒精灯准备给用具消毒,载沣吓坏了,忙问翻译道:“这、这、这干么?烧老太太?”载洵看他这样外行,忙对翻译摇头咧嘴,不让翻给洋医生听。因为载沣不同意,医生留下药就走了。后来,医生发现老太太的病情毫无好转,觉得十分奇怪,就叫把用过的药膏盒子拿来看看。载沣亲自把药盒都拿来了,一看,原封未动,根本没给老太太敷过。由此可见,载沣对新事物的态度和接受程度,对待新政也是如此,只是把它看作是慈禧既定的大政方针而已,照办就是了,很难谈到真正的理解,至于如何把新政办好、如何创新,就更加茫然无知了。

改革已经触及了核心权力结构问题,载沣等人却还在固执地追逐绝对权力。宪政的许多事务,比如国会、宪法和选举等,在载沣看来只是形式的不同而已,目的都是要保持天赋皇权万世不变。载沣表面上继续推进慈禧开启的新政改革,不紧不慢地推动着,内心里却呈现出复杂的矛盾心态。一方面,载沣集团也承认国事糜烂,必须变革;另一方面,变革必然要放弃部分既得利益,对新兴力量甚至敌人妥协,他们不肯妥协退让,不肯将祖宗留传下来的权力、制度和政权付诸茫然不确定的变革洪流中。他们觉得可以妥协的内容,之前已经被慈禧做了,剩下来的他们不愿意妥协。比如,他们觉得慈禧已经把消除满汉隔阂的改革都已经做了,至于剩下来的彻底废除八旗军队在全国要塞和重要城市的驻防、完全取消满族人的政治和经济特权,是不能碰的内容。也就是说,载沣集团守护着改革的硬骨头,自己不去碰也不希望别人碰。改革进入了停滞徘徊阶段。

慈禧在启动新政改革的时候,曾说:“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之后的改革表明,“例”倒是不断被破掉了,但“私”字一直存在满族亲贵的脑海中。

除了晚清末代统治阶层的顽固、保守外,新政改革还有两大硬伤。

首先,成功的改革必须是可控的,不能成为脱缰野马。遗憾的是,1901年开始的新政,是激烈的全面改革。由于近代历次对外战争的失败导致政治权威极速衰落的情况下,清王朝在保守了几个世纪后,突然走上了激烈的全面改革道路,经济、社会、文化、军事、法制和官职等各种改革齐头并进,新旧矛盾像火山熔岩喷发一般暴露了出来。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不具备控制这场大变革的能力。这就像一条漏洞百出的航船,一边在茫茫深海中航行一边进行大刀阔斧的整修,不断出现新的裂缝和漏洞。可以说,大刀阔斧的整修是不明智的——但是不大修又不行,这是晚清政府主导改革的悖论所在。

载沣等人的集权思路,是让久已散在地方的权力收回中央,扭转太平天国运动时就开始的地方壮大中央衰落、实权归于汉族督抚的局面。比如载涛管理的军谘府剥夺了地方督抚的调兵权,练兵处收集全国之力编练北洋新军。又比如载泽掌握财权后推行两大政策:一是在各省设监理财政官,尽夺当地布政使的财权;一是在北京设立盐政处,尽夺各地盐运使之权。政策的本意是加强中央集权,尤其是为中央谋财,可无端助长了朝廷和地方的矛盾,让原本就不和谐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紧张了起来。再比如官制改革中的设立责任内阁,虽然废除了每部各有一套满汉班子的制度,每部以一个尚书为最高长官,但新设立的十一个部中,汉人尚书只占五人,比以前六部满、汉各一的比例还小了。朝廷本意可能是想改变满轻汉重的局面,结果是激起了汉族官员的不满。

其次,改革要想成功,必须让多数人受惠。一个剥夺百姓权益来推进的改革势必不能长久。不幸的是,清政府是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国家衰微至极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战争赔款和日常开支就让它喘不过气来了,国库中的现银屈指可数。新政所需的费用只能靠征收额外的苛捐杂税来筹集。在镇压太平天国时期兴起的厘金制度,不仅没有随战争结束而撤销,反而越征越多。当时清廷和地方政府在传统的税收外,又增加了许多新的税捐,如粮捐、房捐、新捐、学捐、铺捐、膏捐、统捐、摊捐等等,这都是以前所没有的,如今却是清末新政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如袁世凯督抚直隶期间规定,“每户售酒百斤,抽捐制钱一千六百文,并准其于常价之外,每斤增加十六文发售”。新政成了套在老百姓头上的一条新的紧箍咒——尽管它的长远效果对老百姓是有益的。

多数情况下,金钱成了新政推进缓慢的主要因素。为了推进新政,更为了维持统治,新旧官府一心向“钱”。比如商部本应该是扶持工商业的衙门,但有人愤而指出:“自商部设立,而当事诸公,纷纷聚议,不曰开统捐,即曰加关税,不曰劝募绅富慨助巨金,即曰招来南洋巨贾责令报效……自有商部,而吾市井乃转增无数剥肤吸髓之痛。”“自有商部,而吾商人乃转增无数剥肤吸髓之痛。”商部变成了向商铺和工厂强行摊牌、纳捐的衙门,学部成了向学生和家长征收额外捐税的部门,于是各地涌现的百姓抗捐抗税、冲击新式学堂的行为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在看似轰轰烈烈的清末新政中,占据人口90%以上的农民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对于新思想毫无认识,但对日渐恶化的生活状态感触尤深。人口的增长导致资源供给更加紧张,生活一天比一天艰难。国内官府的压迫和外国势力的侵入使得农村旧秩序正在消退,农民们渴望在动荡中寻得安定的新秩序。然而新政并没有带来新的秩序,带来的只有新的负担。没有人给广大农民在残酷的现实中提供生活的避风港,他们就等着陈胜吴广来挑头揭竿而起了。同样,占城市人口多数的贫民,也和广大农民一样,没有分享到新政的雨露,只看到多一项新政就多一重压迫。于是,人们对新政的反感就被体制外的力量所利用,成了攻击新政的理由。比如1909年1月,清政府计划进行全国人口普查。这是预备立宪的需要。从技术层面来说,人口统计是推行选举的基础。应该说这是一件好事,很有必要。在革命党人的鼓动下,普通老百姓理解清朝此举是清查“黑户”,是增加赋税的前奏。各地出现了抵制人口普查的骚动。

总之,新政对清王朝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是它的救命稻草,也可能是它的催命咒符。从晚清的实践来看,新政的作用是后者。

孙中山先生在1904年指出:“满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这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清政府的衰亡不是小修小补的新政就可以轻易拯救的。载沣等人要想复兴祖宗基业,必须对王朝进行伤筋动骨的深度“新政”,遗憾的是他们不具备这个能力。

普通老百姓可不管你是新政还是旧把戏,他们关心的是日子怎么过下去、能不能过下去。现实是: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到1910年前后,清朝建立已经超过270年了,评书和演义中的朝代兴亡让中国人知道,现在是“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同类推荐
  •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这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千百年来,各代学者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将各代学者的不同观点汇总起来详加介绍,可视为一种学术上的总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对一些学者的相同观点和相反观点兼收并蓄。不同学者手中掌握的材料,有的重复,有的有出入,有的截然相反,但都言之有据,值得重视。
  • 幕后新闻

    幕后新闻

    本书包括天下故事第一村揭秘,郑板桥真迹神秘失踪案,钟伟将军走红湖南民间口头文学,海瑞印章四百年流浪史,太极拳故乡遍地武林佳话,替毛泽东待客的韶山老妇等神秘篇章,满足天下读者对历史之谜的求解之心……
  • 晋王吕布传

    晋王吕布传

    他武勇盖世,骑马中赤兔,拥美女貂蝉,却命丧白门楼,堪称三国第一悲催;百世轮回,穿越重生,熊熊大火中,吕布无声咆哮,誓要改变命运;乱世,如期来临;吕布骑赤兔马,持方天画戟,豪情万丈,欲与当世枭雄们,一较长短,布武天下……………………………………………………………………………………………………………………【已百万字完本,新书《贩卖地球》,敬请关注收藏,谢谢!】
  • 人文成都

    人文成都

    以掌故和成语中的成都为切入角度,分“入蜀”和“出蜀”两篇讲述成都的历史人物故事。本书对以成都地域文化为典型代表的巴蜀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并在占有翔实史料的基础上加以富有才情的文学化想象叙述,兼具学术性与文学可读性,对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具有较大意义,出版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热门推荐
  • 雄霸西洋

    雄霸西洋

    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的特种兵文朔在大明朝混的风生水起,泡美女、杀倭寇、造船出海、征服蛮夷、数银票数到手软……就连皇帝的妹妹竟然是也不放过,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个假太监呢?
  •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大星术师1:恶魔之花蓝焰火

    大星术师1:恶魔之花蓝焰火

    史上最不靠谱的小队集结!蠢萌逗比巨兀大人VS秀逗星光小队,与黑灵军团的冲突首次开启!小队成员奇葩身份逐渐揭开。原来,我的同学都是怪物……
  • 至尊狂宠:妖孽逆天大小姐

    至尊狂宠:妖孽逆天大小姐

    她,21世纪S级异能杀手,穿越成慕家废柴弃女丑八怪。父母被杀,她和弟弟被家族抛弃,堂妹为夺她婚约逼她决斗,在决斗场上任她苦苦哀求,却依然要置她于死地,未婚夫却冷眼旁观无动于衷!他,邪肆霸道的冰山宸王,帝国第一天才。不近女色,惟独对她霸缠溺宠绝不放手。不料废柴竟是天才,欺她辱她者必百倍奉还。别人对她敬而远之,他却为她倾尽一切绝不罢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富爸爸家训2

    富爸爸家训2

    最近,美国某州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向家长提出以下十条建议,让父母不仅拥有“慈爱的目光”,更能拥有“长远的眼光”! 本书观点新颖、行文流畅,是极具现代教育理念的家庭教育手册,或许也能给新时期的家庭教育带来一次方法与理念的革新,是父母们的首选读物。
  • 匪王传奇

    匪王传奇

    威望是杀出来的,抢掠行动胡子四梁八柱冲锋在前,危险时刻方显英雄本色。生死换来荣誉、成就、地位、板力,流贼草寇论功行封,前打后别,立功要用鲜血换。小胡子的话令她震撼:不死几回当得上大爷?她竟然爱上了匪首,警察局长逼婚不成害死铁匠铺掌柜,在嫁给土匪头子和警察局长的选择上,不然不配做四粱八柱,她毅然决定做压寨夫人,后做上土匿大当家的……
  • 名门庶女残君嫡王很妖孽

    名门庶女残君嫡王很妖孽

    人家穿越当公主王妃,而她穿越了却只是个小小的不受宠的庶女。庶女也就罢了,为何嫡母会想着法子来害她?为何嫡姐总是欺负她?连她的嫁妆也要抢去?好吧,既然好不容易重生了一回,她决定要抡圆了再活一把。嫡母虐待是吧,不要紧,你用阴谋,我就用阳谋来让你没脸。嫡姐抢我嫁妆是吧,没关系,穿越女岂能由你们来揉圆搓扁?在娘家,她看似柔弱但小,实则狡诈如狐,智机百出,硬是将自己姨娘身份的母亲抬为了平妻,更是让嫡姐一嫁后便成怨妇。不能怪她心狠,她向来禀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不能怪她太会耍手段,在这个人吃人的封建社会里,你不用手段,便会被他人生吞活剥了。但再机智百出,她还是遵循家族安排,嫁给了一个身有残疾的亲王嫡子。、新婚之衣,盖头揭开那一瞬,她看着自己的新郎错不开眼,天下还有更美的人么?怎么会有人长得如此美艳又妖孽啊……嫁入王府后,她斗姨娘,保相公,揭阴谋,更是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辅助这个国家的重任。
  • 去你丫的泡沫爱情

    去你丫的泡沫爱情

    这是被利益金钱侵袭的2030年,剽悍单纯的钱沫沫始终遇见的都是泡沫一样的爱情,看起来美好透明五彩缤纷,其实不堪一击。因为利益,或是因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