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3200000016

第16章 实战技巧篇(1)

抱牢成长股。

--菲利普·A费舍

你不用什么都懂,但你必须在某一方面懂得比别人多。

--索罗斯

如果某只股票能够长期站稳于某一价位之上,那一价位即为合理价位。

--罗伊·纽伯格

比尔·米勒被华尔街誉为彼得·林奇的接班人,和彼得·林奇一样,他也是一个完全的价值投资者。

比尔·米勒最关注的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的因素:市盈率、市净率和市现率等。他的投资原则被证明是20世纪80年代初那个特定时期里最佳的选股方式。

比尔·米勒及其投资伙伴选择的投资目标是那些定价不高、基本面良好的股票,结果,当经济发展逐渐走出衰退的阴霾时,这些股票表现得非常好。在这之后的4年里,比尔·米勒所在的莱格·曼森价值基金一跃成为全美业绩排名第一的基金,其投资业绩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

除了在数据分析上视角独特之外,比尔·米勒也像其他价值投资者一样研究过程。就像巴菲特和彼得·林奇所做的那样,他也把兴趣放在寻找交易价格相对其内在价值大打折扣的公司股票上。要做到这一点,他必须对市场进行细心梳理。

不同于大多数价值投资者,比尔·米勒衡量价值的方法不在于查看公司的市盈率,他认为这些数字并无实际意义。比尔·米勒的方法是:对相关公司的经营策略进行全面的、详尽的经济价值分析,这一研究过程包括范围广泛的一系列分析,如私有股本市场分析、清算分析和杠杆收购分析等。比尔·米勒及其研究团队还关注这些公司产生高于资本成本之收益率的能力。

在研究一家公司时,比尔·米勒及其研究团队会进行“场景分析”,即分析在一系列不同情况下该企业会有怎样的表现,每一场景包含对一个预测期内的现金流量的详尽分析,以得出一个数据,这些数据越接近,研究团队对该企业的预测价值就越有信心。比尔·米勒及其研究团队当然也关注市盈率、市净率和市现率,但他们认为,当发生改变公司商业环境的事件时,财务标准是需要加以修正的。

通过与公司管理层、供应商、竞争者和分析师的不断对话,比尔·米勒及其团队建立了投资对象的详细档案,将研究拓展到了超越传统的领域之外,最终他们发现了更多未被挖掘到的价值和机会。

作为完全的价值投资者,比尔·米勒擅长透过表象发现公司和股票的潜在价值。经过研究,他很快发现:“有些股票真的很贵,但有些并不是。”如果一家公司业绩良好,股票基本面非常优秀,完全能撑起其股票的高价,那么它就一点都不贵。而如果一家公司浮华不实,弄虚作假,又或在市场的追涨之下水涨船高,股票离其内在价值十万八千里,那么它就真的很贵了。如果你盲目跟风,那么,那些“真的很贵”的股票可能会让你交出昂贵的“学费”。不进行研究的投资,就像打扑克从不看牌一样,必然 失败。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曾成功购买过福特公司的股票。

1982年,福特公司的股价为4美元,1988年升至38美元,彼得·林奇大赚了一笔。

但此时华尔街的专业投资者们却持消极的看法,一直高喊福特股票已被高估,并认为这家周期性公司已达到繁荣的顶峰,再往下发展只会转入衰退期。

这种看法使得彼得·林奇好几次都差点把福特股票卖出变现。但是在查阅年报时,他注意到,福特公司每股现金扣除负债后的净值是16.3美元,这表明福特股票每股在公司账上都有16.3美元的一个小红包,相当于在买入股票的价格中暗含了16.3美元的折扣。

彼得·林奇通过研究还发现,这16.3美元的折扣改变了一切,它意味着买入股票的真正价格并不是当前的市价--每股38美元,而是每股21.7美元。分析师预测福特公司的汽车业务可以获得每股7美元的收益,这样一来,用38美元的市价计算出来的市盈率是5.4倍,而用21.7美元的实际股价计算出来的市盈率是3.1倍。

彼得·林奇还发现,1987年福特公司仅其金融服务集团--包括福特信贷公司、第一国民银行、美国租赁公司及其他公司的收益就达到了每股1.66美元,其中仅福特信贷公司一家的收益就达到了每股1.33美元,而且那是“第13年实现收益连续增长”。

通过仔细认真的研究,彼得·林奇确信应该继续持有福特公司的股票,这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更何况人们非常喜爱新款的福特牌轿车和载货汽车,于是彼得·林奇作出了决不卖出福特公司股票的决定。

事实上,后来福特公司的股票又上涨超过了40%。

在投资之前,投资者首先要做好研究功课,许多人买股票只凭预感或小道消息,而不作任何研究,彼得·林奇认为:“不进行研究的投资,就像打扑克从不看牌一样,必然失败。”

投资者一定要研究公司的年度报告,做好财务分析,注意分析公司的某种产品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市盈率、现金头寸、负债因素、股息等一系列因素。每隔几个月还应该重新核查公司的基本面,研究公司有没有出现新情况,这就像玩扑克牌时看看摊开了什么新牌一样。

许多人盲目投资,等于是通宵玩牌,却从未看清自己手中的牌。这样的投资者,永远都如同最盲目的赌徒,从市场上收获的只有教训。

我一向不关心大盘涨跌,我只关心市场中有没有符合我的投资标准的公司。

--吉姆·罗杰斯

众所周知,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是查理·芒格,而吉姆·罗杰斯是索罗斯的黄金搭档。那么巴菲特和吉姆·罗杰斯会有哪些相同之处呢?

如果你看到吉姆·罗杰斯的选股标准,那么答案就不言自明了。吉姆·罗杰斯的选股标准是:只投资符合自己选股标准的公司。他曾经宣称:“我一向不关心大盘涨跌,我只关心市场中有没有符合我的投资标准的公司。”

这话听起来很熟悉?没错,这也正是巴菲特一直持有的态度。这足以证明,无论是伯克希尔·哈撒韦,还是量子基金,其重要领导者都是按照“选公司”的路子来选股票的。

这一点,中国有名的投资者林园也算得其三昧。

1989年年底,林园以每股8845元的价格买入了5股深发展,这是他第一次“亲密接触”股市。此后,林园反复炒卖这只股票,他会为了100元的差价,骑自行车穿梭于不同的营业部之间。结果几个月下来,林园足足赚了12万元。

随后两三年,林园大量收集别人不愿意要的原野、锦兴、琼民源、深华新等的原始股,而这些股票都为林园带来了十几二十倍的利润。到1992年的时候,林园手中的股票市值已经超过了1000万元。

在十几年的投资生涯中,林园买来买去的就只是那么三五个行业,他说:“赚钱的机会多的是,所以搞不懂的公司我从不买,那种钱我不打算赚,谁有本事谁赚,我只看好我了解的几十家公司就行了。”

林园还有个原则,那就是他买的企业一定是他能够算得清账,且能算到此后3年内的。投资茅台的时候,林园就算了一笔账:“它一年的产量就那么多,产多少销多少,又不会降价,所以每年能赚多少钱很好算。2003年,我以23元钱(每股)买它的时候,PE(市盈率)是17倍。不过,我不嫌它高。我算过它未来3年的账,每年都有15%的复合增长,按当时的价格算,到2006年,PE就降到10倍了,这还不算提价的因素,根本不算高。”

林园还比较钟爱医药股。因为他就是学医出身,对医药企业比较了解。他持有的医药股包括同仁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马应龙等。

林园在演讲中一直强调投资的理念之一是:不问现时股指是多少,不作大盘走势预测,只注重选股因素。

林园认为,投资者应注重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包括:每股每年赢利至少应该有0.2~0.3元;公司市盈率水平不要超过25倍;企业现金流充裕,企业毛利率至少应在18%以上。

投资者要选择能持续赢利的公司;选择知名品牌、老字号公司;选择没有竞争对手的公司,如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

选对了企业,投资者大可不必日日盯着盘面看,为股市的涨涨跌跌而患得患失了。如果投资者能够选对目标,同时选对时机,那么投资就已成功了一大半。

抱牢成长股。

--菲利普·A费舍

菲利普·A费舍是可以被称为大师的投资者。当今世界的“股神”巴菲特说:“看完《怎样选择成长股》一书后,我便去找菲利普·A费舍……见过面之后,他的理论令人折服。运用他的技巧,可以彻底了解一个行业……这有助于一个人作出聪明的投资决定。”

菲利普·A费舍说:“不管基于什么样的理由,或者用什么样的方法,你买股票都是为了获取利润。所以,有个合乎逻辑的做法,那就是在买股票之前,第一步先看看过去以什么方式最好赚钱。”他的研究结论概括起来就是:抱牢成长股。

终其一生,菲利普·A费舍将他的热情都投入在成长股中。他以敏锐的眼光,时时刻刻都在寻找一只能在几年内增值数倍,或在十几二十年内增值几十倍的股票。摩托罗拉和德州仪器就是他找到的两只这样的股票。对摩托罗拉,菲利普·A费舍抱持了21年,结果其股价总计上涨了20倍。

要想抱牢成长股,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成长股。成长股指的是这样一些股票:它们所属的公司销售额和利润额持续增长,而且其速度快于整个国家和本行业的增长速度。优质成长股则是指那些无论公司业绩还是市场潜力都极好的股票。

苏宁电器就是一只极佳的成长股。假设一个投资者在2004年7月21日,即苏宁电器上市首日以收盘价每股32.7元买入,然后于2007年9月21日以收盘价每股6128元抛出,那么这3年内收益翻了几十倍。即使当初你只投入了几万元,到2007年的时候也已坐拥上百万元了。

追寻成长股的“成长型投资”已成为美国股市多年来的主流投资理念之一。菲利普·A费舍的投资理论提出已经有数十年了,他在《怎样选择成长股》中写道:

“即使最出色的成长型公司,也不能期望它每年的营业额都高于前一年。不应以年为基础判断营业额,而应以好几年为一个单位。有些公司不仅未来几年的成长可望高于正常水准,更长的时间内也可望如此。数十年来始终如一,不断有突出成长率的公司可以分为两类。由于没有更好的用语,我称其中一类为‘幸运且能干’的,另一类为‘能干所以幸运’的。两类公司的管理阶层都必须很能干才行,没有一家公司光靠运气就能长期成长。它必须拥有而且持续拥有杰出的经营才能,否则将无法妥善把握好运气,并保卫自己的优势竞争地位不受他人侵蚀。”

在书中,他还列举了美国铝业、杜邦、摩托罗拉等公司的实例。几十年后,这3家公司都成了世界行业巨头,当年菲利普·A费舍独到的投资眼光实在令人惊叹。那么,这样的高成长公司会不会在中国出现?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你努力发掘。

在股市中从事波段操作是神做的事,而不是人做的事。

--巴菲特

许多“股市秘笈”、“股市圣经”都告诉我们:峰顶是卖出的机会,波谷是买入的机会,投资者对一些个股进行仔细研判,确定个股的价值区域后,等股价远在价值区域之上,市场出现回调压力之时就果断卖出;等股价进入价值低估区域后再于低位买入,耐心持有,等待机会。这样就能获取较大收益。

但“股神”巴菲特告诉我们:“在股市中从事波段操作是神做的事,而不是人做的事。”巴菲特也从来不期望这样“获利”,但他在市场上变成了超级大富翁。

华尔街有一句经典格言,把准确地踩点入市比喻成接飞刀。想接飞刀的人能接住飞刀的概率是多少呢?恐怕更多的人最后只是“挨飞刀”而已。

巴菲特曾引用过这句格言,同时表示投资者若想变成“挨飞刀”的人,最好的途径莫过于不断预测、频繁买卖。

1987年10月19日,标普500指数狂降20.47%,道琼斯指数暴跌 22.61%,世界股市迎来又一个“黑色星期一”。

这是一场没有预兆的集体骚乱,此前股市平静无波,没有一丝风暴将临的端倪,但它就是这样发生了。

在恐慌中,人们纷纷清仓抛售。巴菲特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坚持保留可口可乐、GEICO保险和华盛顿邮报这三只“死了也不卖”的股票,还趁着低价机会进行增仓操作。

结果,这次引起全球股市动荡的下跌居然很快就结束了,并在不久之后就开始强劲反弹,到年底为止还平均上涨 2%,迎来新一轮牛市。

这一年,巴菲特整整赚了6亿多美元。

巴菲特的成功靠的不是神乎其神的波段操作,而是长久持有优秀公司的股票。这正是投资者与投机者的差别所在。

投机者总希望高抛低吸,抓住市场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他们常常频繁地交易,付出的不仅仅是高额的手续费,还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结果,收益不见得好,心态却变得越来越浮躁,追涨杀跌的热情也高涨,迷失方向是常有的事。

可见,相较于投机者每天心神劳累、惴惴不安地频繁操作,妄图抓住波段的方法,选择价格相对于其内在价值大打折扣的优秀公司的股票,并长期持有,应该说是一种更理性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投资者抵御市场动荡,获得持续的回报。

短期的股市预测是毒药,应该把它摆在最安全的地方,远离儿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资者。

--巴菲特

有人曾作过统计,巴菲特对每只股票的投资都超过了8年。

我们在股市中经常看到的情形是,许多人追涨杀跌,到头来只是为券商贡献了手续费,自己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不妨算个账,按巴菲特的持股时间底限,假定持有某只股票8年,买进卖出手续费是1.5%。如果在这8年中,每个月换一次股,支出1.5%的费用,一年12个月则支出费用18%,不算复利,8年静态支出也达到了144%!

投资史上以预测准确闻名的当数威廉·江恩。威廉·江恩是20世纪著名的投资家之一。1909年,威廉·江恩接受当时著名的《股票行情与投资文摘》杂志采访,在杂志编辑的监督下,威廉·江恩在25个交易日里进行了286次交易,平均交易间隔是20分钟,其中264次获利,其余22次亏损,胜算高达92.3%,而其资本则增值了10倍。

据说威廉·江恩可以把道琼斯指数提前一年画出来,而且误差很小。威廉·江恩还曾准确预测1929年的美股大崩盘。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威廉·江恩于1902年开始从事交易后,就像其他人一样,也曾损失过成千上万美元。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理财学

    每天学点理财学

    说到投资理财,无非有两个方面:一是积累财富,二是运用财富,简单说就是如何赚钱和如何花钱。只要对自己拥有的钱财作了运用和处理,就是理财。《每天学点理财学》的宗旨就是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成为精明的理财高手,运用简单而有效的投资理财策略,最大限度地获得回报。
  • 幸福一生的理财规划

    幸福一生的理财规划

    理财就是“生财、聚财、用财”之道。理财不等同于投资,应包括开源,即不断寻求合法赚钱门道,将个人资产不断升值;也包括节流,也就是科学地消费,不让个人资产无谓地流失。理财的精髓在于用财之道,赚取钱财并妥善运用钱财。本书根据家庭理财的特点,详细阐述了人们的理财目标及侧重点。书中既有概念介绍又有提示建议,既有理论讲解又有案例分析,力求将知识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是家庭理财必备的书籍。
  • 薪水族理财致富36计

    薪水族理财致富36计

    善用领薪黄金期,聪明理财加速致富在这样一个微利时代,中产阶级沦落为新贫阶级,期待老板加薪,不如自己帮自己赚薪水。运用投资理财杠杆原理,定期定额,分摊风险;保险基金,策略挑选;股市房产,趋势投注。赚完薪水,再赚投资,财富年年翻,你也可以从月光族变新富!善用领薪黄金期,聪明理财加速致富。中产阶级只靠领薪水过日子,其实你的财富已经在缩水,如果你不投资理财,将成为最大输家。学会掌控6件事,你也可以是新富人!
  • 这样做就会有钱

    这样做就会有钱

    本书阐释的是一种赚钱的心态,一种支配和驾驭财富的智慧,一个可行的致富秘经。但愿通过阅读《这样做就会有钱》,你能够成为创造财富的佼佼者,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思路决定贫富,人的贫穷主要是在于思想的贫穷,所以,要想富起来,就要让你的头脑灵活起来,靠智慧和头脑赚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成功和财富离你并不遥远,也许这样做你就会有钱——要保持致富心态。不同的心态会演绎不同的命运,导致不同的结果。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人生的活力,为创造财富带来巨大的动力源泉。要有良好的人品。良好的品德不仅是每个人立足社会、创造财富的基础,更是让他人与你合作、赢得财富的前提,财富必然会跟着美德来。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理财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理财课

    学会最好的理财黄金法则,人生三十而立,30岁是人生的一道关口,是人生的分水岭。你生活的状态和质量如何,取决于30岁前你对财富的认识,以及在理财的各个方面所做的选择和努力。30岁前的理财思维和理财蓝图,决定了30岁后你生活的基调。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要趁早行动。本书立足于30岁这一特定的人生年龄段,精心讲授了33堂最重要、最前沿的理财课,提供了最有效的理财技巧,揭示了最实用的理财策略,指明了最便捷的理财途径,让你成功跳过理财误区,快速成为理财高手,在30岁后真正实现财富梦!
热门推荐
  • 机会是拼出来的: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机会是拼出来的: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对于人的一生而言,职场生涯几乎占据了人生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每个人在职场中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可以折射出他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职场上的挫折,大约只有10%可以归结为个人不可控制的环境因素,其余的90%都源于我们自身的不足。这些不足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抓不住机会,二是我们形成了错误的观念以及不成熟的为人处世之道。
  • 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止转动,变迁的是时代,更迭的是王朝,唯有那兴衰得失的历史规律亘古不变,在每一个王朝身上重复上演。本书从历史上的25个王朝出发,深入探讨王朝兴衰的原因,揭示朝代更迭的秘密,向读者全方位展示各个帝国从崛起到淹没的历程。
  • 星际废材:低调冷妻高调夫

    星际废材:低调冷妻高调夫

    未来星际存在着不同等级文明,却不知道危险已经在靠近;以为有着前世的经验。她必为强者,渡劫失败,从古修真界穿到未来星际,却不知道有猛虎在身后;星系内部斗争,父母不疼,兄长不恭,未婚夫退婚,星系外的文明等级斗争,表面平静,暗中波涛汹涌;异能、精神力、体术成了这个时代的标志;云斯琴又发现了今生的这个世界和她前世的修真界有着极多的相似之处,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呢?本以为生活很平淡很顺利,她一步步的陷入其中。,修真天才成了低等级基因废材,只好守着几位老人过活
  • 随身空间农女也要修成仙

    随身空间农女也要修成仙

    实用版:空间好处多1功能:能身携带,里面有房,有田,有山,有水,有花,有果,空间在手,隐形地主婆等着你。2饮食:你还在担忧,如今杂乱不堪的食品卫生,害怕防腐剂添加剂吗?空间在手,食物含有灵气,延年益寿,滋养皮肤,水润动人。3储物:你还在扛着行李赶火车?汽车,飞机,轮船吗,你落伍了。空间在手,重行李不用扛,随时随地任你装,轻松方便,旅行必备。4房子:你还在辛辛苦苦攒钱买房?空间物品随便出手一件,都够你用一辈子,还会担心没钱花?5重点:你还在担忧世界末日的烦恼,赶紧囤积物姿吧。末日那天,咱根本不害怕,带着家人,直接躲空间就成。修真好处多1容貌:修士吸收天地灵气,滋养身体,无论男女,皮肤绝对是吹弹可破。你还在化妆美容,早不流行了。你说还会老?照样不好看?定颜丹解决你的后顾之忧,根本不用愁。2饮食:饭呢想吃就吃,不想吃可不吃。金丹期,可不用食用五谷。你担心他们会饿死吗,想多了。他们照样活的好好的,这样的身材能不好吗?这样的女人,男人能不心动吗?还怕成为剩女吗?3出行:这年头谁还坐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飞剑多爽,驰骋天地,御风而行。咳咳,最主要不用付路费,省钱啊。好吧,去国外也没有问题,护照是什么东西,做修士的真不知道。4寿命:小菜鸟修士,上百年太容易。筑基期八百年小意思。金丹期两千岁别惊讶。元婴期一万岁别害怕。大成期十万岁是标杆。5出气:遇到恶霸,根本不是问题,咱轻轻一挥手,混蛋遍地不起。再喂颗忘尘丹,保准没有后顾之忧。5修行:超越人类极限,修炼有成,一朝飞升成功,与天地齐寿。你就是天,天就是你,你就是规则,规则由你来定。简单版:本文男主,清冷俊逸,腹黑闷骚,本文女主,倾国倾城,内心强大。前世今生,今朝重逢,再度携手,笑傲与天地之间。文艺版:农家女娃叶明明,从梦境中得到提示,得到先祖留下的随身空间--幻灵镜。从此改变平淡人生,走上不平凡的漫漫修真之路。叶明明结丹丹圆满的时候,她的识海中又闪现过这样的画面。画面一:那个总是让她摸不清头绪的,曾经在识海中出现过的女孩子,在一个满是繁花的谷中,躺在一株开满桃花的树下,还是那块岩石上面睡觉。她突然醒悟,那个女孩,会不会是前世的自己?前世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也许只有在结婴的时候,她才能完完整整地,想起属于自己的过往,想起自己的前世今生吧。
  • 第一狂妃华曦篇

    第一狂妃华曦篇

    当腹黑轻狂的她,【完结】腹黑女主,强大绝色,遇到风华绝代的他,天生废柴,弑神之刃,眼眸再次睁开,她是21世纪的王牌武器代号L!神魔同体,挑开他衣服,她有大boss做相公,轻薄放肆,一朝惨死,天地不容?不怕,没想到却惹了一只天底下最尊贵的无耻之徒……,仙逆天下!她是将军府嫡女。还有神兽当小弟
  • 心灵鸡汤精粹版6

    心灵鸡汤精粹版6

    也许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放弃,又不断得到的过程。关键是要学会放弃,因为放弃,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放弃意味着什么?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着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那历史巅峰发出的宏音,应该让他们永垂青史,英名长存,永远记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作为我们的楷模,以使我们未来的时代拥有更多的出类拔萃者。
  • 第一狂妄娘亲

    第一狂妄娘亲

    穿越便遇上了临盆产子,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生出来的是个肉球?还是三年怀孕所致。肉球里跑出粉嫩小萌宝,岂料腹黑而强大!杀手成为异世界天生煞体,无法修炼?NO!NO!NO!越是无法修炼,她还是就偏偏修炼给你们看!娘亲嚣张,萌宝腹黑,且看母子俩是如何把这异世界闹的天翻地覆的!“娘亲,那人长的好像我,是爹爹吗?”“NO,你爹是太监!”“太监是什么?”“太监就是太监!”某男幽幽道,“你见过这么美的太监么?”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超越快乐原则》修正了弗洛伊德早期的本能学说,第一次提出人存在着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视为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者。《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系统论述了关于“群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联系”的理论。《自我与本我》谈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阐述了自我从本我、超我从自我分化的过程。《抑制、症状与焦虑》是弗洛伊德对压抑与焦虑及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主要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