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500000015

第15章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6)

***不遗余力地宣传社会主义,并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如《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由经济上解释近代中国思想变动的原因》、《由纵的组织向横的组织》、《中国的社会主义及其实行方法的考察》、《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下之实业》、《由平民政治到工人政治》、《社会主义下的经济组织》、《平民主义》、《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社会主义释疑》等。***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理论探索,在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等问题上,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而且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他从政治、法律和经济三个方面对这种制度进行了分析,“照政治方面言,必须无产阶级专政,方合其目的”;“照法律方面言,必须将旧的经济生活与秩序,废止之,扫除之,如私有权及遗产制,另规定一种新的经济生活与秩序,将资本财产法、私有者改为公有者之一种制度”;“从经济方面言,必须使劳动的人,满足欲望,得全收利益”。显然,***实际上初步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三个基本特征。为了澄清当时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种种误解,***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结合自己对它的理解,对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见解。如:有人误解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为一物;有人误解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为一物;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消灭了竞争;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家庭;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是穷苦的,不是享福的,等等。***针对人们的误解,一一作了明确回答。他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绝对相反,“社会主义者是要求政府有一种权力,使之伸张,以保障每人享受极大量的平等、自由”;“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所用的手段与范围等均不同”;“社会主义亦有相当的竞争”;“社会主义并非破坏家庭,实欲立国家内的家庭,比现在之家庭两趋完美”;“社会主义是使生产品为有计划的增殖,为极公平的分配,要整理生产的方法。这样一来,能够使我们人人都能安逸享福,过那一种很好的精神和物质的生活”;“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坏生产的”。这里,***对未来社会主义蓝图进行了描绘。他的很多论断,到今天看来,仍然是非常有见地的。“***通过撰写和发表的一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章,对在全社会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氛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为创建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奋斗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在思想上奠定了必要基础。

***利用指导进步社团的机会,极力向青年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组织青年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他注重系统地收集马克思主义著作,以满足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需求;还利用高等院校讲坛和在北京大学校内外演讲的机会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起,***在北京大学史学系、经济系和法律系同时开课,开设《唯物史观研究》、《社会主义史》、《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课程,举办《现代政治讲座》,主讲《工人的国际运动》、《印度问题》、《人种问题》、《现代普选运动》等专题。他还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等校兼课,积极向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利用讲坛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由于以***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及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积极活动,特别是经过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日盛一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十分突出地传播起来。这一方面是由于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处在国际争端的焦点,国内矛盾激化的社会里,社会历史观更容易被人接受,并运用它解决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

然而,十分难能可贵的是,***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和宣传层面上,而是及时将其所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运动用于中国社会变革的伟大实践,使这一先进的思想理论转变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改造中国社会的重要手段。而后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他对中国革命面临的一些系列重大问题所作的富有成效的探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全力推动中国工农运动和国民革命。所以说,以***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从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起,就是将其视为理论与方法统一的世界观,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将其作为观察和改造国家的工具”。

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在《废娼问题》一文中,初步提出了“根本解决”中国问题的主张,“根本解决的办法,还是非把这个社会现象背后逼着一部分妇女不去卖淫不能生活的社会组织根本改造不可”。他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在理论上又进一步论证了根本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组织不良的缘故,经济组织一经改造,一切精神上的现象都跟着改造,于是否认现在的经济组织,而主张根本改造。”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再次明确阐述了“根本解决”思想,“‘根本解决’这个话,很容易使人闲却了现在不去努力,这实在是一个危险”,“依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社会上法律、政治、伦理等精神的构造,都是表面的构造。他的下面,有经济的构造作他们一切的基础。经济组织一有变动,他们都跟着变动。换一句话说,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制度问题、女子解放问题、工人解放问题,都可以解决”;“我们应该承认:遇着时机,因着情形,或须取一个根本解决的方法,而在根本解决以前,还须有相当的准备活动才是”。这就是***“根本解决”的思想,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也反映了他的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思想特征。这一思想“构成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根据马克思原理而提出来的改造中国的最初方案,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早的理论建树”。

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在其1967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的《***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序言》中阐述***在现代中国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时指出,“***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解释者”,“最先承担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使它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他不仅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而且还对未来即将发生的变化作出了预言”。***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就极富创见地产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必须与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同时指出马克思主义“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所以现代的社会主义,包含着许多把他的精神变作实际的形式使合于现在需要的企图”。

1924年,他再次明确提出:“应该细细的研考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详细一点说,就是依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研究怎样成了中国今日政治经济的情状,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民族独立的运动,把中国从列强压迫之下救济出来。”***的“根本解决”和从中国“实境”出发的思想,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奠基的意义。虽然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毛泽东最早于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报告中提出的,但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看,它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是合一的,即首先来自于***所主张的从中国的“实境”出发,实行社会“根本解决”的思想与主张之中。它不仅规定了中国社会革命的最终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榜样,对中国社会经济组织进行根本改造,实现社会主义。同时也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基本途径,即以阶级竞争为政治手段,以“直接行动”取得最终的解放。显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是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中最早的先行者,如他较早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问题,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及作用,等等。换言之,正是***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之路向,并为创建马克思主义政党奠定了思想基础。

同类推荐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

    ,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展现了雷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本德、陈云、邓小平的题字。同时,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全部日记,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演变,书中精选的与雷锋有关的一些珍贵题词图片,社会对于雷锋精神的报道和评价、雷锋精神内容的书包括雷锋生平、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及其在现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等内容,讲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给读者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最新最完整的诠释
  • 日子里的中国

    日子里的中国

    本书是袁岳协同他零点的同事,以及众多社会学专家、资深媒体人、企业家和普通民众,从零点公司积累20年的调查中精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数据,结合我们这20年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变迁的种种趣事、热点、辛酸,梳理清楚了这段人们无暇思想的时光。本书对影响中国人生活质量的现存的许多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其解决前景作了预判。全书围绕着“上紧发条的中国人”“向上奋斗的中国人”“等不及的中国人”“拆除藩篱的中国人”,还有“不离方圆的中国人”“‘花’儿怒放的中国人”“被网住的中国人”等话题,用翔实的数据、精辟的分析、生动的文字,勾勒了一串今日中国背后的足迹,这是一份既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又有着真实生动的触感的珍贵记录。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
热门推荐
  • 龙胖子历险记

    龙胖子历险记

    三流写手龙胖子穿越到了自己写的网文。本该一路发达成为主角,结果却是别人家的老爷爷?昔日三流写手笔下的原著主角龙傲天又将何去何从。写手PK逆天主角。将会是谁的胜利?看了你们就知道了。
  • 爆笑:魔兽儿子贪睡娘亲

    爆笑:魔兽儿子贪睡娘亲

    她在梦中生下一个长着尾巴的宝宝。爆笑母子屡屡奇遇,得空谈个小恋爱,没事戏弄六界诸王。一天,宝宝摇醒正在睡懒觉的某女:“娘,不好了,皇帝、魔尊、妖王、仙尊和鬼王在外打起来了,控诉娘对他们始乱终弃!”女人淡声回道:“这样的小事都搞不定,我跟你断绝母子关系!”
  • 最近的花朵最香(原创经典作品)

    最近的花朵最香(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陕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雨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爱后余生

    爱后余生

    顾潇潇觉着,掌管人间姻缘的某位老神仙定是看自己十分的不爽。活了小半辈子,好容易心动一次,没成想,对方还是个身患“面瘫症晚期”的洋葱男!一路披荆斩棘,差点拼了小命,最终修成了正果,心满意足的抱得美男归,却发现原来自己只是充当了别人的替身……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华盛顿大传

    华盛顿大传

    美国文学奠基人,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以自己真实的笔触,历经数年创作出了《华盛顿传》。这本书的内容详尽、文笔朴实,全面而又清晰地将美国国父的一生向世人娓娓道来。除此之外,它还贯注着作者伴随美国76年的人生体验,所以它不只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伟大而又光荣的“美国建国史”。
  • 绝色魔尊

    绝色魔尊

    她是魔武大陆的第一美人,同时也是公认的第一废材,堂堂的国舅千金却无法修武,更别说修魔了,不止是凤家,整个云阳国的人都以她为耻。她是魔幻大陆的奇葩,亦是魔界的公主,在她光芒正盛的时候,却被自己的妹妹设计陷害,不幸陨落。天降异象,两个不同的时空发生交融,当奇葩的她与废材的她灵魂融合时,一个完整的、新生的她横空出世。原来她和她本是同一个灵魂,她是魔武大陆的第一废材,她也是魔幻大陆的难得一见的奇才。神宠惊现,空间之谜随之而来,又会面对什么样的危险、挑战,又该如何去面对、解决。
  • 后厨

    后厨

    在这片天地里,人人都怕这位女主厨,徐冰被迫要处理这一堆从天而降的麻烦事儿。而且是个老处女。直到某一天,徐冰的命运发生了倾斜,身为女性,年过三十,统帅着一个上百人的大厨房,关起门来,她就是这个厨房的女王。,待人苛刻,五星级酒店的行政总厨徐冰,若干三厨,她业务精良。她的女同学在路上出车祸死掉了。她的孩子冬冬是车祸中唯一生存下来的孩子。冬冬的父亲远在国外,若干帮厨,从他们的服色,领巾,以及帽子的高度上就能轻易的辨认出来。她下面有若干二厨,有人给她送来一个满脸脏乎乎的小男孩冬冬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如何纪

    如何纪

    农村出身的一介书生张向北,阴差阳错地娶了副市长苏剑的女儿苏书慧,此后一路青云直上。妻子的“优雅、端凝、雍容”在他看来只“适于堂皇的客厅”,缺少他要的“闺帷中的旖旎情致”。苏剑的妻子,这个“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市长夫人”趁着每月到郊外圆月寺上香,奔赴与情人的约会,她渴望的是激情,是“疯狂的,惊艳的,生命的华彩章节”。作者将笔触深入个体家庭“幽暗的内核”,从副市长苏剑父女两代人表面光鲜的婚姻中探幽发微,直击暗疾丛生的人性。